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孙礼眼下很容易懂:秦亮绝不只是因为敬重他孙礼,所以才送这么贵重的盒子来装一首诗。敬重一个人,不需要付出全部身家。
孙礼也不是秦朗,收了钱却不办事。所以他在琢磨,秦亮究竟想要自己办什么事?
……第二天一早,秦亮照常去大将军府上班。最近孙礼已经离职,正在准备南行的诸多事务,所以不再管长史的事。秦亮自然也不用每天早上去拜见孙礼了。
而主公曹爽并不是每天都能见到,秦亮这样的官需要等通知、或召见。
今日秦亮刚走到前院西侧的官署门口,还没进去,便撞见了个吏员。吏员道,大将军召见,一早到前厅谋事。
秦亮不敢怠慢,连门也不进,直接跟着吏员走,去往前厅。
前厅的位置,就在那座正对着门楼方向的双层、或三层大阁楼(台基里面还有一层券洞式宫室),秦亮很快就到了。他走进大厅时,发现曹爽还没来,何晏、桓范等三四个人先到了。
何晏和桓范一向看秦亮不爽,所以只有行礼,连寒暄都省了。秦亮也不想与这些大官激化矛盾,所以与另外两个关系还行的大臣也没多说话。
等了一阵,曹爽终于顶着腹部高高上翘的绶带,摇摆着走到了上位的席位上。
他走起路来,肩膀和手臂的摆动幅度非常大。大概是因为身体太胖不好掌握平衡、需要更大的摆动才能走稳,曹爽不是故意的,但姿态给人看起来真的非常嚣张。所谓的大摇大摆,就是这个味。
众人见礼,然后各自落座。
秦亮自然坐在末尾。此时该来的人、大概都来了,今天到前厅的人几乎都是大员,只有他一个掾属小官,诸如待事史陈安等同僚并没有来。
那么秦亮在小官里有什么特别之处?秦亮自然地猜测可能与孙礼有关,但孙礼已经确定好了行程、马上就要离京了,秦亮的事还完全没谱,就算有戏也不至于这么快。
秦亮不动声色,也不想在大官们面前表现什么,低调地沉住气看看情况。
就在这时,曹爽开口径直唤道:“仲明。”
秦亮忙抬起双手到面门,“亮在。”
曹爽的声音道:“你到大将军府已有数月了吧?可有何谏言?”
几个人纷纷侧目,毕竟是大将军专门问别人的建议、秦亮还只是个小谋士,人们便比较关注。
秦亮做曹爽的谋士几个月了,并没有吃白饭不干事。他只要有机会,总会想办法提一些建设性的看法,且注意说话方式委婉、不激怒曹爽,并没有像有些文人一样,沽名卖直,故意【创建和谐家园】主公以表现自己敢言。
但是曹爽从来不听,完全无视小官的意见,秦亮能有什么办法?
今天不一样,曹爽特意问起,秦亮马上重视起来,想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仆为军谋掾,欲说兵法之见。”
曹爽点头道:“善。”
秦亮道:“仆以为,三军对敌,应从长计议,明确目标、周密部署,不可只看一时之得失。”
大将军并未外出带兵打仗,秦亮却说兵法,当然是暗指别事。毕竟司马家与曹爽同朝为官、明面上还没撕破脸,要是秦亮直呼司马家如何如何,有点不太恰当。
而秦亮是曹爽府正儿八经的掾属,为曹爽出谋划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稍微帮曹爽出点计谋、提醒得失,并没有什么问题。
曹爽的声音道:“我听说,亮尤爱读兵书,果不出其然矣。”
秦亮默然,心道:感觉曹爽压根没听明白。
秦亮只希望他过后再想想,能明白这种话题必须是某种暗示才合理。今日在前厅这种地方、在场又有好几个人,秦亮确实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
明皇帝驾崩后,洛阳发生了政|变,秦朗就是政|变失败者之一。当今朝政,实际是曹爽和司马家二者分享。一山不容二虎,曹爽起手就表现出了对司马家的强烈敌意、双方定要分出个胜负死活。
这样没有什么问题,曹爽如果愿意退让和放权,今年初就不会发动政|变了。
秦亮认为大将军府最主要的问题、便是具体策略上缺少“系统性”。说从长计议也是同一个意思,不如系统这个词准确罢了。
譬如,秦亮就曾听陈安悄悄说,曹爽府派遣过刺客、直接去杀司马懿,当然没有成功。事情都干到这个地步了,后来曹爽却又换了方式,开始拉拢一些不在中枢的边缘人物。不知道曹爽和他的心腹们,究竟要采用哪种策略进行斗|争。
缺乏周密的、明确的、系统性的设计,他就是赢了一百次,只要在关键的时候输一次就得玩完。
而且秦亮相信陈安的密言有一定真实性,因为有别的迹象佐证其说法。
司马懿的人孙资、刘放在朝堂上,便曾强烈反对给司马懿加封“大司马”的官职,并且直言不讳地说大司马这个官不吉利,容易被人刺杀。
在没有证据指责曹爽派刺客的情况下,孙资刘放的话已经非常刺耳了。却不知道曹爽怎么想的。
===第二十六章 天高任鸟飞===
厅内安静了下来,冬日寒意从敞开的大门侵袭而入。还能听到时起时落的风声,仿佛是某种隐喻之音。
曹爽忽然再度开口道:“仲明与别的士人不同,卿愿受我征辟而来,我亦愿卿为国家所用。不管卿是否在大将军府中任职。”
秦亮没有马上回应,琢磨了片刻,才谨慎地说道:“仆感大将军知遇之恩。”
曹爽点头道:“卿回官署去罢。”
秦亮从席位上站了起来,就在原地揖拜,弯腰停留了一会儿,才说道:“仆请告退。”他说罢转身向大门走去,刚走两步,却忽然又听到了曹爽的声音“对了”。
秦亮再度转身向上位看去,曹爽道:“仲明回去准备一番,可以随孙德达(孙礼)前往扬州。卿亦可待年后出发。”
“喏。”秦亮怔了一下才应道。
刚才在厅堂里的最后几句话、让秦亮有点意外,本来别的事说得好好的,曹爽竟忽然说可以去扬州了?秦亮沿着石阶走下台基,这才慢慢回过味来。
为何曹爽会无名无故地、说那一番有提醒意味的话?
秦亮估计孙礼和曹爽之间有点不和,虽未彻底翻脸,但曹爽似乎不太高兴。所以曹爽可能是在提醒和敲打秦亮:你和别的士人不一样,跟孙礼也没法比,你对自己的出身和身份、心里要有比数,背叛我没有人会接纳。
秦亮不用曹爽提醒,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残酷的实事。当初确实只有依靠曹爽才能做官,说知遇之恩也不为过,秦亮这样的人不太容易指靠士族。
没过一会儿,今天曹爽忽然主动问策的原因、秦亮也有所猜想。
估计曹爽有点纳闷,平时没怎么注意秦亮这个人、为何孙礼会专门向他要人,说不定秦亮有啥过人之处?于是没忍住在此问策试探一下。
可惜秦亮事先也没猜到、曹爽是出于这么个目的问策!早知道的话,刚才不妨把话再说明白一点,他也不用过分隐晦了。
现在可好,曹爽看来是完全没明白那个建议,相当于说了几句废话。
“唉!”秦亮不禁轻轻叹出一口气。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展,往往只在看似风平浪静的瞬间、已决定了缘分深浅。错过就是错过了,就很难再找回那种稍纵即逝的时机。
曹爽这人,别看他现在权势滔天风头无两,然而望之不似人主。秦亮从来不讨厌他、甚至有时候觉得他胖胖的躯体里不乏一点率真可爱,却也不敢把太多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偏偏秦亮没办法,身份已是拾取绑定。有曹爽的属官身份,却无实力无声望,那不就是一只秋后蚂蚱?现在秦亮也不愿意想太多,只想先找机会、让自己有更大的分量,到时候路子才能更宽,有更多选择余地,这确实是唯一有用的计较了。
渐渐地,秦亮的心情开始回转,因为外放本就是他的所求。
他这时才察觉,回廊外的雪早已停了。
雪停之后,太阳便露出了面容,在薄薄的白色积雪反射下,此刻天地间的光线非常明亮、仿若比夏日晴天还要亮。太阳出来,气温仍然不高,所以积雪还没来得及融化,地面上没有那么多污泥,诸般景色看起来明净非常。
秦亮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心中的气闷一下子好像缓解了很多。
洛阳这地方,现在还不适合自己,简直是处处碰壁,心情沉闷异常。而今虽然仍没有什么起色,但秦亮想到可以很快可以离开这里,霎时间已生出了一种天高任鸟飞的畅快。
秦亮脚下步履轻快,先回到自己办公的署房,接着就收拾自己的私人物品和一些有用的案牍。此刻他仿若想起了、前世在公司离职时收拾东西走人的场面。但不同的是,这次不是被开除,也不用担心失业,更没有负债,只有一身轻松。
他叫来一个小吏搬东西,走出署房时,不禁又深深吸了一口气。带着寒意的空气,给人更加清新的错觉。
等在门楼外的王康上来拿东西,看到这个场面、王康没有吭声,但神情有点复杂。
秦亮看了他一眼,开口道:“我不做大将军军谋掾了,不过会有新的差事,扬州的差事。”
王康好奇地问道:“秦君得到了什么新官位?”
“暂且不太清楚,明天再来大将军府一趟。”秦亮从车尾走上马车,半躺在上面做了个舒服的姿势。他接着往前面挪了一下,对着竹篾挡板道,“卿与饶大山等三人,都跟我一起南下,洛河南岸的庄园另外找个人管。一会儿就举荐个人来见个面。”
王康挥了一下马鞭,回应道:“喏。”
大将军府在洛阳送的院子、两百多亩地,属于私产,并没有记录为公物,应该不会因为离职而收回去。主要是那两百多亩地和依附土地的附农,还能有些产出,秦亮不要的话、很快就会有人接手。
饶大山和王康都是平原郡老家出来的庄客,两家人在秦家庄园苦熬生计已经很多年了,出身没有问题,算是可以信任的人。秦亮当然不会让他们留在洛阳看管那点财产,根本不值得。
随便找个人就行了,不管临时任命的庄客贪不贪,多少他总得剩点。
当天下午,王康就带回家了一个年轻壮汉。秦亮在上房面试,先看了一眼,只见此人长得额头窄、下颔大,至少身材挺壮实。大冬天的,拿麻绳束缚的羊皮没能完全遮住身体、锁骨位置的粗糙皮肤都还【创建和谐家园】着,隐约还有胸肌。
秦亮问道:“识字吗?”
壮汉道:“斗大的字,只识两箩筐。”
秦亮笑道:“那就是一二三啰。叫啥?”
壮汉道:“有人叫俺阿黄,有人叫俺狗子。俺姓黄。”
秦亮心说既然叫田园犬,那还不简单?他立刻说道:“我给你取个稍微能上点台面的名字,就叫黄远,远近的远。就你了,往后管庄田上的事,等我回来时,要报知诸事,开销、收成等都要说清楚。切记勿要太苛刻附农。”
壮汉鞠了一躬,“俺会办好秦君的事。”
秦亮挥了一下手道:“去罢。”
接着秦亮看了一眼饶大山,又随口道:“正巧说起了这事,我也给大山取个名,你以后就名崇。大山被人叫习惯了,可以做字。”
饶大山笑道:“俺还有字,那不成文雅人了?”
王康在旁边道:“这不是字,是前程。”
饶大山顿时收住了笑,秦亮却笑了,心道:识字的人就是更有见识。
===第二十七章 萍水相逢===
孙礼应该已想起秦亮平日说过的诉求,给他的官职是兵曹从事。秦亮在大将军府库房中查简牍,找到了短短一句话:刺史、司隶校尉置佐官,主兵事。
兵事这个概念很宽泛,训练、召集或遣散、作战部署等等都可以叫兵事。秦亮按照自己的理解,可能类似于参谋长。他也是第一次做这个官,便暗里寻思,大概按照参谋长的职权来做事即可。
刺史的佐官可以由刺史自行征辟,所以孙礼能直接任命秦亮为兵曹从事,只需要曹爽放人就行。
刺史的佐官、相比大将军的佐官,级别应该是稍有下降。但这是秦亮自己要的结果,所以他能欣然接受,觉得自己到了地方主兵事,可以做的事肯定更多。
秦亮临时受征辟为扬州刺史部兵曹从事,行程准备十分仓促。
仓促之下,既没有送别宴,也没有几个人来依依惜别,不过这些他都不在乎。洛阳结识的人,吕巽、何骏、钟会等人,基本没有片言只语。而那个秦亮起初觉得很好相处、很热情的大将军府武将孙谦,也没有啥表示,时间越长关系越淡。
另外疑似细作的朝云,声称仰慕秦亮的文才,不仅不给碰、最近干脆连人也很久没出现了。她估计是觉得,在秦亮身上投入太大并不值得。
反而是待事史陈安找了间酒肆,请秦亮去喝了顿酒,说些离别的话语。
酒过三巡,秦亮便忍不住说了一句话:“仆来洛阳时,起初以为陈兄不好相处,同行半月有余,交情也很清淡。不料几个月后,反倒与君相善。”
陈安回应:“庄子言,君子之交淡如水。”
原来陈安也不能免俗,开口就是三玄的内容。谈老庄周三玄最近在洛阳确实比较流行,算是时髦话题。
临行前秦亮又去过大将军府等处,办理一些公文,领一些东西,甚至到洛阳东北角的武库、领到了一副两当铠甲。刺史这样主政官员的佐官也能领到盔甲,可见淮南真是战区……
孙礼赴任的路上,并非一行数人那么简单,实际上是很大一群人,多达数千、浩浩荡荡仿佛大军出征。
大魏的边境上,有好几种兵马。有地方主官私兵和募兵组成的州郡兵;还有兵屯的兵员,平时种地,需要打仗和训练时才集结。这些兵员着甲率低、训练不足、待遇差,总之战斗力不太行。
装备最好、最能打的还是隶属大魏国中|央的中外军,跟着孙礼南下的数千人马中,主要就是各营调遣给他的中外军。否则孙礼到了淮南就是光杆,干不了什么事。
除了官军,孙礼也带着一些由门客、庄客组成的私兵。
于是加起来人马甚众,人一多,走得也非常慢。大约一千多里路,按照每天的行进路程计算,秦亮估计今年过年之前、大伙儿是别想到寿春了。
秦亮便去见孙礼,提出要脱离大队,先去淮南周围熟悉一下情况,到时候好给孙礼出谋划策。孙礼派出百人将张虓,以便随行护卫,另有骑兵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