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1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卢氏见何骏坐下来了,便又大胆地劝了一声:“想想臧艾,他的事传得满城风雨,不也好好地当着官?我们不用做得那么难堪,只是服个气而已。”

      金乡公主道:“你还不如妻子识大体。今后不能再那么放浪形骸了,该怎么办,自己想想!”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将军府不错===

      郭太后回京后,便依秦亮的进言,任命陈安为中书郎,立刻用皇帝的名义发了诏令。令四方都督刺史,就地安守本职,防备外敌。

      勤王军已经控制了洛阳,此时诸侯们再起兵、起不到任何作用;司马懿就擒,他们若再聚兵发动,应该对付谁?

      次日郭太后又诏令,以王飞枭为都督扬州诸军事,选中外军两万余众,南下寿春接替王凌、及时主持东线主战场的局面。

      并召太尉王凌到洛阳议事。之前任命王凌为太尉的诏令、是皇帝的名义,故王凌暂且仍是太尉。朝中的人事要等王凌到了之后,一同商量。

      这样的安排,秦亮、令狐愚、王飞枭、王金虎都没有意见,秦亮也说服了郭太后。

      此时只有把王凌召回来做辅政,才能尽可能地巩固战场上夺来的果实!

      權力要顺利行使,需要一些佂治共识。目前的大魏国,能被认同的当權者,大概只有两种:一是宗室(远亲也算,比如曹爽等人),二是士族。

      认可宗室的人,多半就是曹魏封赏的那些诸侯和官员,譬如毌丘俭,孙礼也算。所谓的大魏忠臣就是这些人,他们不是士族出身,但因效忠曹魏而起家。拥护曹魏、便是在保护自己既得的一切,除非新的执政者重新给他们保障。

      不过这些人里,如果能得到新的上位者认可,他们也可能改投门面。就像孙礼,在曹爽没倒之前,就与曹爽等人生隙了,有投靠司马家的可能。

      而东汉以来的士族豪族,累世为官,已经形成士族,那些士族控制了大量人口、自然也比较认可大士族辅政。即便是强势的皇帝曹丕、曹叡为了得到拥护,也在不断向士族让权。

      司马懿倒了,簇拥王凌做辅政之一,至少可以团结后者。不动皇帝,则能暂时稳住前者。

      秦亮只要不想立刻与天下所有势力为敌,目前也要遵守大魏已经形成的權力规矩。否则局势必定安稳不下来,会有很多人想方设法搞事,阴谋必定少不了。

      而且以魏吴蜀三方打了几十年的情况来看,魏国刚发生了内战,吴蜀两国可能要有动作了,不得不防。

      此时秦亮来到了大将军府巡视。大将军府已经腾空,里面只有庐江郡兵屯的驻军。

      部校尉熊寿迎接上来见礼,说道:“仆等布置兵马

      ,日夜有人当值,盯着北去武库的大路,这几天一直平静无事。”

      秦亮点头回应了一声:“很好。”

      他说罢便走进前厅门楼,观赏这座熟悉的府邸。

      天井中的假山水池、花草树木依旧,不过春天的草木长出了新的枝叶,因无人修剪,不如以前那么好看了。

      曹爽这地方确实修得不错,而且位置选得也很好,坐在府上就能守住武库、太仓。尤其是武库,只要那地方不丢,想在洛阳发动兵変的难度极大。

      前任大将军曹爽虽然是败于兵変,但并非因为这座府邸的布置不好。

      而且秦亮出仕后的第一份工作,就在这里,每天进出大将军府,干了好几个月。前厅各处署房、库房的位置,他都很熟悉。后来他也时不时会来这里办事,常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只是如今物是人非,亭台楼阁没变,原先这里熟悉的人看不见了。

      熊寿等人跟在秦亮的身边,一行人沿着前厅廊芜走了一圈。

      来到西侧的一间署房门前时,秦亮不禁又探头往里面看了一眼。几年前他做大将军府军谋掾,每天干的最多的事、便是在这间屋子里阅读各种文书卷宗。

      秦亮没再进去,径直返回了大将军府的大门,见到西侧的望楼,他便往楼上爬。

      熊寿也跟着爬了上来。秦亮观望外面的大路,随口道:“曹昭伯麾下有个帐下督,便是在此地、想用强弩射杀夺武库的司马懿,被司马懿的奸细孙谦给阻止了。”

      浑身都是肌肉的熊寿看了一眼、便能射中路上的人。”

      秦亮笑了一声,不置可否。

      这时熊寿收住笑容,沉声道:“君侯能否做大将军?”

      秦亮摇头道:“现在不能急,不过这大将军府确实不错。”

      就在这时,几个骑马的人往府门外来了。熊寿看了一眼道:“是饶大山。”

      秦亮道:“这里没什么好看的,我们下去罢。”

      走下望楼,秦亮正好与饶大山见面。饶大山揖拜道:“仆正要出门,便收到了何家的信。”他说罢拿出了一卷竹简递上来。

      秦亮看了他一眼道

      :“‘何’字汝也认识,大山识了不少字阿。”

      饶大山“嘿嘿”笑道:“俺还在学。”

      秦亮展开竹卷一看,原来是金乡公主的落笔,邀请秦亮到何府别院一叙。

      这时秦亮才又想起来、之前对卢氏说过的话。与金乡公主相见,本来就是秦亮的意思,卢氏应该把话带到了。金乡公主此时只是在做出回应。

      那何骏确实可恶,但终究不是什么有实力的敌人,秦亮回洛阳之后,根本没想起这个人。秦亮琢磨那些见过、或没见过面的都督刺史还来不及。

      卢氏自己来到王家宅邸见面,秦亮才临时想起了何骏的事。想到何骏为了他表弟的婚事、积极从中奔走,寻思那其中龌龊的用心,秦亮便气不打一处来!

      有关何骏多次与自己过不去的旧事,秦亮也一并想起来了。所以秦亮在卢氏面前说,要报復何骏、让他痛哭讨饶悔不该当初,便是当时想出口气的真实情绪。

      但卢氏临走时,秦亮忽然之间想起了金乡公主,心境也立刻随之一变。心情的复杂并不重要,他主要是一下子想到了其中的关系!

      秦亮家以前是并州人,后来才迁徙到了冀州落户。秦亮的族兄是秦朗,因为不再居住于同一个地方、身份地位也差距大,以前两家没什么来往,但确实是隔得不远的同族。

      而秦朗的父亲是秦宜禄,母亲便是杜夫人。

      秦宜禄还没死的时候,妻子杜夫人就被曹操抢走了。杜夫人后来又给曹操生了儿女,沛王曹豹、金乡公主。

      金乡公主与秦朗,便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妹!秦亮与秦朗又是族兄弟,这不就是亲戚关系吗?

      只不过秦朗与金乡公主的血缘关系是母系;秦亮与秦朗的族兄弟关系是父系。所以秦亮与金乡公主没有血缘关系,但确实是亲戚。

      秦亮想到这里,不禁转头看了一眼古色古香的大将军府。

      此时秦亮再次感受到了复杂的心情。

      报復何骏,已不能做得太过分,起码不能伤他的性命。这些出身好的人,真的是更有保障。何家一连站错了两次队,得罪的人无数,何骏居然还能活得好好的!

      司马懿没杀他,秦亮也不能杀,不就是因为何家与宗室联姻的缘故?

      ===第二百五十七章 经久不衰===

      何晏死了没多久,府上还在服丧,按礼不该会客,更不能宴饮。这个时间秦亮以同僚的身份跑去吊唁、也不太妥当,因此金乡公主才邀约在何府别院。

      秦亮遂叫饶大山把何家奴仆叫来,便带着随从前往。到了地方,一行人进了宅邸,已有侍女在大门里面的庭院门楼迎接。

      饶大山等随从披坚执锐,跟着秦亮进了门楼,沿着走廊往北走。何家侍女却拦住了饶大山等,说公主不便与太多人相见,只请了秦将军。

      于是秦亮转头说道:“没事,在这里等我。”

      因为刚打完仗进洛阳,秦亮这几天身边总是有侍卫,王家府邸也驻扎了人马。

      不过危险还是看场合,金乡公主的宅邸里、不太可能有什么不相干的人。秦亮与金乡公主、甚至何家根本没有深仇大恨,反倒是司马家杀了何晏,那才是仇恨。

      秦亮与太学同窗何骏有矛盾,但秦亮认识何骏那么多年,知道此人比较废物,不是能豁得出性命的人。杀父仇人司马懿、是何骏最应该复仇的对象,这么久了何骏却屁都没放一个。

      秦亮带剑入内,也没人叫他交出兵器。一会见了面,观察一下金乡公主的态度、就知道什么情况了。

      他走上台基,进了面前敞开的房门,却见屋内一个人也没有。

      里面有一道蒙着锦缎的屏风。秦亮便对着屏风说了一声:“中领军秦亮,请见公主。”

      终于有人远远地回应道:“将军入内说话。”

      秦亮循着声音,绕过屏风,见里面还有道门,门上挂着珠帘。毕竟是大魏国的公主,这派头跟皇宫里的殿下似的。既然金乡公主叫他进去了,秦亮便伸手掀开珠帘,往里屋走。

      果然里面有个妇人站在那里、背对着门口,应该就是金乡公主,因为没有别人了。连个侍女也没有一个,这第一次见面就孤男寡女的,秦亮顿时感觉有点奇怪。

      但他不动声色地回顾周围,这房间一目了然,不像有刺客的样子。

      秦亮沉住气,揖拜道:“仆秦亮,拜见公主。”

      穿着宽松长袍的金乡公主转过身来,也不还礼,目光盯着秦亮道:“汝便是秦仲明。”

      秦亮微微一怔,因为他发现金乡公主长得非常美貌,而且年龄并不太大。

      一般人不会去打听妇人的年龄。因为同窗何骏比秦亮小不了两岁,加上金乡公主的父亲、那都是什么时代的人了,曹操那时候还是汉朝!

      秦亮下意识里,自然认为金乡公主是个中老年妇人。这是很正常的想法。

      但显然秦亮又猜错了,此时的妇人出嫁生子好像比较早,金乡公主可能十三四岁就嫁了人。以至于孙子都有了,眼前站着的她竟然一点也不显老,连半老徐娘都谈不上,看起来也就三十几岁的样子。

      而且金乡公主的生活一直是锦衣玉食,保养得非常好。那脸上玉白的肌肤还隐约有光泽,头发乌黑,额头稍显饱满、十分光滑,一双眼睛很有韵味,带着些许迷离的幽幽哀怨,仿佛有着婉约的古典诗意。匀称的鹅蛋脸下方,嘴唇略厚的嘴型也非常漂亮,朱红柔软,简直叫人想亲一口。

      秦亮看得有点出神,心道金乡公主更年轻的时候,单看容貌、恐怕比王令君玄姬也差不了太多。

      没想到何骏这种人,生母居然长得如此美貌。但秦亮很快明白,自己厌恶何骏父子、所以有偏见,客观地看,何骏的相貌其实挺英俊、而且长得很白。

      秦亮此时又想到,金乡公主的生母杜夫人,也是个闻名天下的美人,而且因为曹操、关羽等名人争抢,杜夫人的美色名气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金乡公主的容貌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讲究的是骨骼匀称、身体健康、肌肤不胖不瘦、皮肤玉润、气质端庄,才能称为美人……如同诗赋里的描述。其实这样的标准,在秦亮这个现代人眼光下,也是美人。反倒是明清那种病态瘦弱的美人、不见得能符合现代人的眼光。

      金乡公主观察着秦亮的目光,终于幽幽地开口道:“我这个年纪了,还能入将军眼吗?”

      秦亮这才回过神来,说道:“公主风采,仆有幸得见。”

      金乡公主的目光一直在秦亮脸上,犹豫了一下,竟然把修长的手指放在了衣带上。然后秦亮便一脸愕然,眼睁睁地看着浅色的丝绢袍服落到了地板上。

      这是什么情况?秦亮仿佛听到脑子里“嗡”地一声,心中短暂地一片空白。

      他瞪大眼睛看着金乡公主,怔了好一会,感官却比思维要直接得多,脑子还没转过来,身上的浩然正气已经克制不住。

      渐渐地、秦亮终于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当时卢氏上门,便有一种予取予求的意思,秦亮虽然说的是“想拜见公主一面”,只是字面意思而已。但在当时的情形下,确实可能让卢氏想到另一层意思。秦亮也没解释清楚,他以为卢氏的婆婆应该年纪不小了,没必要多说,解释反而尴尬。

      见过金乡公主的人、比如卢氏,自然知道金乡公主风韵依旧。但秦亮真不是想要欺负金乡公主,这回算是忙中出错。

      金乡不是司马懿家的人、算不上战利品,而且她是大魏宗室,现在的朝廷还姓曹!秦亮若是想干这种事,那他不就是效仿董卓吗?

      难堪的是,眼前的金乡公主主动变成了这副模样。秦亮一时间想起了那天的情况,卢氏暗示被婉拒后、眼神中露出的屈辱羞愤,已经有点恼羞成怒了。

      妇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心态很微妙,常常会让人进退两难。

      秦亮在原地呆了一会,忽然觉得自己无法控制浩然正气的表现,可能反而能安抚一下金乡公主。事到如今,得让她觉得自己不是被嫌弃。

      于是秦亮走路有点不方便地艰难向前走去。金乡公主诧异地看着他的袍服,她的脸颊绯红,眼神中依旧含着屈辱幽怨,但脖子仍然挺拔,直视着秦亮。贵族妇人,果然不会表现得那么怯弱。

      秦亮走到她身边,弯腰捡起了地上的丝绸长袍,然后亲手给金乡公主披上。趁着把双手伸到她后背展开袍服时,秦亮几乎是一种拥抱的姿势,身体前部也緊緊貼住了金乡,让她明白被婉拒、实在是另有缘故。

      他的动作很慢,让拥抱一般的姿态持续了一会,然后才把衣襟给她拉拢、合在前面。

      金乡公主的神色中又夹杂了困惑,她站在原地,仍由秦亮抱她、将袍服给她穿好。

      她乌黑的挽鬓但未接触,好言道:“仆今日不能那样做,否则说不清楚了,公主必然认定为【创建和谐家园】。”

      金乡公主沉声道:“汝不想【创建和谐家园】我?”

      秦亮道:“卢夫人来见我,我只是说想见公主一面,说的是拜见、公主召见。仆若有【创建和谐家园】之心,会用这样的词吗?公主可再问卢夫人,原话是怎么说的。”

      金乡公主听到这里,忽然快速地转过身,慌慌张张地开始系衣带,耳朵也马上变红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23: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