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1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氏迫不及待地伸手便夺过了书信,急急忙忙地展开来看。

      她的脸颊因憿动而泛红,一边看、一边露出了笑容。她抬头看了一眼郭淮,神情又是一变,忽然强行收住了笑意。

      其实根本没必要装作不在意,妻子虽然早已是郭家人,但王凌永远都是她的亲人,心里向着王家很正常。

      王氏顫声问道:“二哥、令狐愚、秦亮都没事了?”

      郭淮道:“何止没事,在他们被别人取代之前,整个大魏不就是这三家说了算?”

      王氏又问:“司马家完了?”

      郭淮点头道:“必然之事,他能那样对待曹爽,别人再这么对待他,天下人都不会说什么。”

      王氏道:“秦仲明年纪轻轻,太厉害了!王家全靠了他,才能免于灭顶之灾阿。”

      她的声音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双手捧着信纸,抬头看着屋顶念念有词:“谢天谢地,感谢秦仲明。”

      郭淮随口道:“仲明也是占了先机,司马懿在洛阳应该没准备好。”

      王氏抹了一把眼泪,撇嘴道:“仲明三天攻下许昌,君说他靠了马钧。他断然进军洛阳,君说他轻敌冒进。如今赢了,君又说司马懿没准备好。君是不是希望王家倒霉!”

      郭淮忙摆手道:“我只是说军事,罢了、罢了。秦仲明能抓住难得的战机,且有胆识,确实难能可贵,现在谁敢轻视他?王彦云这个孙女,嫁得不亏。我怎么可能希望王家败北?王家与我们郭家是亲戚,王家赢了不是皆大欢喜吗?”

      郭淮观察出来了,自己与秦亮有旧怨间隙,然而妇人不管战场上的事、可能也不太懂,妻子王氏与秦亮夫妇的关系却似乎没有什么隔阂,如今这是好事!

      “卿不是说、很多年没见过舅兄王彦云了?”郭淮不动声色地说道,“最近王彦云必定会到洛阳,卿想不想去看望他?”

      王氏怔了一下,接着有点不情愿地说道:“之前君不让我去寿春,现在兵荒马乱的、又让我远门?”

      郭淮忙道:“雍凉之地是夏侯玄与我的人马,司州现在是秦仲明的人,仗打完了,不会再有兵荒马乱。”

      他接着又欠身沉声道:“卿去探视一下秦仲明对郭家的态度,以便从中周旋。”

      王氏的眼睛微微一转,恍然道:“他还记得秦川中事?”

      郭淮道:“自是记得,但不知是否仍然计较。”他的神情渐渐凝重,“郭配那女婿贾充,一直是司马家的人;我们的大郎在洛阳为官,恐怕也受了不少司马家的恩惠。这回舅兄、仲明都写信来邀约起兵,我也没帮上忙。事情不可掉以轻心,想想我们孩子的前程!”

      儿子们姓郭,可也是王氏自己生的孩子阿。

      王氏听到这里,态度果然马上变了,立刻点头道:“那我便去一趟洛阳?”

      郭淮松了口气道:“仲明早年丧母,汝是妇人、也是他的长辈,对他多些嘘寒问暖。小事往往能起到大用。”

      王氏微微点头,轻声道,“妾虽是他祖母辈的人,但年纪大概只与他母亲差不多。”

      郭淮道:“正是如此。”

      他想了想道:“裴秀说仲明完全不好女色,不然府上还有两个侍女长得不错。”

      王氏瞪了他一眼,“长辈哪能送这种人?何况王令君非常美貌,那些凡脂俗粉,仲明怎么看得上?”

      郭淮道:“仍不如新鲜的人。”

      王氏撇了一下嘴。

      就在这时,一个侍女急匆匆地走到门口,说道:“有个将领在门楼外,他很着急,说有急事要亲自禀报。”

      郭淮便道:“叫他进来。”

      侍女道:“喏。”

      郭淮起身走出门口,听了禀报之后,返回厅堂、忽然仰头大笑起来。

      王氏见状忙问:“什么事?”

      “抓到了司马昭!”郭淮一张脸都快笑烂了,接着不禁感慨道,“司马懿是好人阿!到这种时候,又把儿子送到了我这里。”

      王氏困惑道:“夫君打算如何处置?”

      郭淮与司马家也没有姻亲关系,遂毫不犹豫道:“当然是绑了押解回洛阳。”

      ===第二百四十八章 落井下石===

      王家宅邸并没有被抄家,据白夫人说、不见了几个庄客,可能被抓住关到哪里去了。

      白夫人、四叔母等人都好好的,甚至连府邸上的那群歌伎都没掉一根汗毛。

      王广父子和王明山跑了之后,王家宅邸只剩些妇人奴仆,在敌人看来、显然不是什么高价值目标,司马家面临军事威胁、估计还没顾得上她们。

      这座宅邸是私宅、本不是官府,与庐江郡府不一样。

      这两天是人来人往,不仅是找秦亮的人要进府门,还有一些人来王家、是找秦亮的部将属官,使得不甚宽敞的角门内外一直都有人进出。秦亮等人住在这里其实不太方便。

      中午之前,秦亮正与最后一个客人见面,便是蒋济。

      两人在前厅阁楼里的厅堂中,已经谈论了一会无关紧要的话题。

      秦亮有点饿了,便干脆直接说道:“洛阳兵変时,除了司马家的主谋,司空高公是最先参与进去的人之一,他拿着诏令去统摄了曹爽府。若要论与司马家的关系,高文惠(高柔)比蒋公、陈公(陈泰)等人都要近,现在高文惠都还好好的。

      后来为了劝说曹爽回来,蒋公、陈公等人才署名写了信,如此而已。”

      蒋济有点意外道:“高文惠没事?”

      秦亮道:“应该问题不大,我会尽量劝说其他人。”

      蒋济有点憿动道:“秦将军比起司马家,真的太宽容了。”

      当初高柔就是倾向司马懿的人,但高柔去了宣阳门迎接勤王军,便是他的态度。正好可以高柔为榜样,让众人心里有数,高柔这种人都没动,其他人还担心什么?

      这些三公级别的人、多少都对曹魏有功劳,杀他们确实影响不太好。

      但更重要的是,即便现在一下子诛灭了很多家,那些士族豪族霸占的土地、农奴也收不回来,多半又被新的士族豪族给兼并了。

      那有什么用?白忙活一阵子,自己手上沾满血、却便宜了别人,这种事谁踏马的愿意干?

      以后就算要对付那帮人,也得先做好万全准备,好把土地人口给拿回来!

      秦亮叹了口道:“司马家是谋反的罪魁祸首,无法饶恕,而司马一族的人

      丁兴旺、有许多家;还有那些私兵,干的事也是罪大恶极。单是杀这些人,便会血流成河。若是再扩大范围,我们大魏的人都被自己人杀光了。”

      蒋济一脸感慨道:“今日方知,秦将军之仁阿。”

      秦亮道:“朝中重臣的关系,本来就盘根错节、结交甚广,只诛灭明确犯下了罪行的人、便够了。”

      蒋济欲言又止,沉吟片刻终于道:“之前勤王之役期间,我想托病而不得。碍于情面,我曾照司马懿之意,写信给胡文德(胡质),劝他出兵。”

      秦亮愣了一下。不过这种事蒋济最好自己先说,不然等到审讯司马懿等人时、多半也能审出来。

      寻思片刻,秦亮便道:“蒋公现在去信,送给胡文德(胡质),叫他把石苞劝回徐州。按理胡文德都督青徐诸军事,能对石苞的部下直接下令,想想办法、便能掣肘石苞。”

      蒋济点头道:“我回去就办。”

      秦亮赞道:“蒋公以国家为念,此乃善举。石苞那点人马,负隅顽抗,不过只是徒增死伤而已,改变不了任何事。”

      蒋济道:“确如所言。”

      秦亮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暂时这样处理是最好的,那胡质与蒋济的关系非同一般;等胡质知道、秦亮开始与蒋济合作了,他也能安心。

      这些都督一方的诸侯,都是聪明人,胡质一旦开始听秦亮的建议做事,自然就成了友善关系。

      秦亮看了一眼门外,说道:“蒋公留下来用膳罢。”

      蒋济摆手道:“下次,那我先告辞了。”

      秦亮也不多客气,笑道:“没有宾客宴席,只有粗茶淡饭,着实不好待客。”

      他把蒋济送出门外,遂谢客、准备吃饭。

      此时习惯是分餐制,常见餐桌就是筵席上的这种小木案,又矮又小,放不了多少东西。侍女把秦亮吃的饭菜端了上来。

      白氏也走了进来,殷勤地问道:“仲明尝尝,不合口味我去重新做。”

      她说话的时候,好像捏着嗓子,说得非常轻柔。

      秦亮听在耳里,莫名感觉十分奇怪,一时间真的不太适应。人们的态度骤然变化太大,弄得秦亮这两天觉得、洛阳已经

      变得陌生了,以前的熟人、都好像不认识了似的。

      尤其是白夫人,好像已经连续变成了几个人。从一开始的豹纹贵妇,再到现在一脸欣喜亲热和讨好的样子,感觉非常陌生。

      “姨婆吃了吗?”秦亮问道。

      白氏点了点头,又做出抹眼泪的动作,说道:“日盼夜盼,仲明可回来了,之前卿不知道我是怎么过的。”

      秦亮心情复杂地抬头看了她一眼。

      别说,白氏虽然已到中年,其实长得挺好,五官多少与玄姬有点像,毕竟有血缘关系。她要是没有姿色,也怀不上当时青州刺史一方大员王凌的孩子、虽然孩子最后夭折了。

      秦亮心里反感她,主要还是她之前想把玄姬嫁给何家。这是心理上的抵触,与白氏的相貌无关。

      一个让秦亮很厌恶的人、此刻他也留意到了姿色,还是因为他太久没沾女色,确实很容易被妇人吸引。

      就在这时,门口忽然出现了个人影。秦亮抬头看时,白氏也转头看了一眼。

      来人是丈母诸葛淑,诸葛淑见到白氏也在屋里,竟然径直逃走了!连招呼也没打一声。

      这丈母的性格、真的是太没大族的气派了,比她姐姐的大方差得远。

      白氏愣了一下,回过头来,沉声说道:“墙头草!她之前不在王家,早就被她父亲接回去了。仲明回来的当天,她父亲才又把她送回来!”

      秦亮看了白氏一眼,心道:关你屁事!

      别人诸葛家与白氏又没有利益冲突,白氏非得要落井下石。这娘们既没见识,又很刻薄。

      不过诸葛淑确实是犯了错误,她根本不该在恶人面前示弱、那样会遭受更多攻击的。

      白氏自然不知道秦亮心里的想法,继续道:“诸葛诞知道洛阳军败了,便着急忙慌地把女儿送了回来,笑死人!王公渊还没休她,我们也不能拦着,只能让她继续住在王家。”

      这时秦亮心里忽然醒悟,也许白氏落井下石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凸显她自己对王家的忠诚。

      实际上白氏是因为根本没地方可去,而且王家也没人在乎她、除了玄姬。简直是可怜又可恨。

      ===第二百四十九章 尽兴的庆幸===

      午膳之后,秦亮准备再去各处巡视一遍驻军。明早他便出发,去把迎郭太后回来。

      此时洛阳城中,原来那些新五营兵已经成俘虏,虽然依旧驻在军营、但没有铠甲兵器。有武备的兵马,只有勤王军那五六万精锐、包括庐江兵屯。

      典兵的人是令狐愚、王飞枭、王金虎、杨威等人,所以问题不大。

      秦亮率军进城后,在权力使用上非常克制,没有急着向地方发过哪怕一份皇帝诏令。因为从洛阳到地方的文武都知道,之前的诏令是司马懿的意思,现在的诏令就是秦亮的主意。

      只有先把郭太后迎回皇宫,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皇权、稳固局面。郭太后是皇帝的养母,身份是皇太后殿下,由她出面,吃相会好看得多。

      自从打完了伊阙关之战,秦亮整日很忙碌,见了很多人、也时常去各处看情况。但他并没有觉得累,大概还是活动强度不够大。出门都是骑马或乘车,见客时受限于说话的信息量、也不紧张。

      那天在伊阙关战场,他确实非常憿动,但总觉得开心与庆幸并没有尽兴。

      他倒想起了除夕的时候,人们非要熬通宵守夜、在佳节里把自己弄得很疲惫。或许那样做、真的是一种庆祝方式,人要在消耗完体力之后,才能感到尽兴、当作佳节的完美结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17: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