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1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私兵部将的声音道:“太傅,恐怕大事不好,快走罢!”

      司马懿无言以对,更没有动弹,只是仰头看着风起云涌的天空。他睁着眼睛,看见雨点像利箭似的迎面飞来。

      “走哪里去?”司马懿终于随口问了一声。

      他脸上凝重的神情已经消失不见,悲苦的眼神里、竟然有一丝莫名的轻松。因为此时此刻,无论再思虑什么、确实都没有用了。他整个人仿佛被掏空了魂魄一样。

      部将的声音道:“太傅先回洛阳罢?”

      司马懿没吭声,忽然发觉手在颤抖,便急忙用力伸手抓住。身体也不太灵活了,忽然一歪从马背上倾斜下去。身边的将士们急忙托住他的身体,将其慢慢放了下来。

      他扶住旁边的人,总算是站住了脚。

      就在这时,稀疏的雨点之中,司马师带着几个人从东南边骑马飞奔而来。

      师翻身下马,拱手也说出了同样的建议:“阿父,先走罢。”

      “唉!”司马懿叹出第二声,依旧仰头看着天,“为何会如此?我河内司马氏,就这样吗?”

      他的心里充斥着一股恨意,不仅恨敌人,更狠苍天!

      这时,儿子司马师沉声劝道:“阿父举世之英雄、德高望重之人,岂能当着这么多将士的面受辱?尤其是在一个竖子面前受辱!”

      司马懿听到这里,很快就从刚才放下一切般的心境中、回过神来。他点头道:“回洛阳。”

      于是他便扶住马背,作势要上马。司马师与将士们急忙上去扶着,终于把他扶上了马背。

      没一会,卫瓘等文武也向这边寻了过来。于是众人一起骑马先向东北方向、往伊水那边走,一会找到阳渠,便能沿着阳渠西行、走洛水浮桥回去。

      左侧的巨大的人马嘈杂声依旧,但司马懿没有再回头看哪怕一眼。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阳雨===

      成群的勤王军骑兵,已经从敌阵北侧的缺口、径直冲到了其后,轰鸣的马蹄声中,人们齐声大喊:“司马懿跑了!”“扔兵器、举双手,不杀不杀!”

      经过敌军改过的词、变得更简单,连勤王军将士也学会了。便仿佛过了几手的谣言,与起初的话总有点出入。

      还有些马兵举着长矛,一边驰骋、一边欢呼,其中还夹杂着“哈哈”大笑。勤王军将士的欢呼,便好像在提醒着那些身在庐山中的敌军、胜负已定。

      被包抄在北侧的一片敌军方阵,不管是已经溃散的人群,还是仍然保持着阵列的步骑,不断有人扔掉了兵器。有的人听着那魔性的喊声举起了双手,有的人只是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宏大宽阔的战场上,因为大量敌兵成建制地扔掉武器投降,战斗烈度逐渐降低,许多地方都停止了厮杀。

      嘈杂声依旧,此时各处还多了一阵阵哄然的欢声喊叫,仿若正在伊阙山南北回响。

      头顶下着淅沥稀疏的小雨,但偏东的伊水方向,太阳竟然从云层之间冒出了头。阳光洒在湿漉漉的山水之间,天地中骤然亮堂了几分!雨点让人马踩踏起的尘土减少,四下的景物也隐约更通透了。

      这大概就是太阳雨罢,少见的奇观。

      秦亮观望着眼前的光景,一张脸上,全是志得意满的笑容,白生生的牙齿都露了出来、笑得嘴也闭不拢。

      刚开战的时候,他就知道能赢。但是不到这一刻,他是笑不出来的、焦虑的心仍然悬着,因为战场上的因素很复杂,并非一两个人能完全控制,主将只能决定大方向,谁也没法确定、是否会出现什么意外。

      但到了此时,各处都有成千上万的敌军溃散、投降,一切当然已经尘埃落定。雨水让尘埃落地,太阳的光辉洒满大地,战争的迷雾彻底消散了!

      秦亮不顾部下劝阻,骑着马靠近投降的敌军阵前,仔细看着那些人。他们的眼神惊恐、迷茫,隐约还有一种希望不被杀戮的恭敬姿态,人们脸上的胡须、甚至长的疙瘩都能清晰可见。这是真实的时刻,不是在做梦!

      “哈哈!”秦亮不禁仰头大笑了几声。他把手从剑柄上拿开,挥手大声道,“别担心,中外军士卒肯定没事,尔等只是被反贼胁迫,不杀无罪!”

      众降兵一阵哗然,七嘴八舌地吵吵着,隐约中有“多谢将军不杀之恩”“将军宽容仆等”之类的话。

      秦亮拍马离开阵前,一队人马在平地上奔跑。

      一时间秦亮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身边的骑兵将士也管不了他,只能跟着奔跑护住左右。秦亮大概并不是想去哪里,他就是想这样自由自在地跑马,感受着潮濕清凉的风、以及迎面扑来的雨点,就像在兜风一样!

      没一会便遇到了令狐愚、王金虎、熊寿等将领,秦亮这才勒马停下来,坐下的战马“嘶……”地叫唤了一声,仿佛马儿也在欢呼似的。

      三人也是满脸春风,向秦亮揖拜。秦亮矫健地从马背上翻身跳下来回礼。

      令狐愚大声道:“儒虎厉害了,算算日子,应该还不到一个月,秦将军便带着大伙,从扬州一路杀

      到洛阳!”他伸手指着北侧的大片人群,“司马懿十余万大军败于旗下!”

      “儒虎!儒虎……”远近有希望封侯的武将们大声喊叫,十分疯狂。众军也跟着呐喊,儒虎之名响彻天地。

      秦亮毫不矜持地再次仰头大笑,脸都笑烂了,嘴上却道:“全赖殿下、外祖信任,以及诸位将士奋勇杀敌。”

      他接着看向自己的部下熊寿,说道:“伯松必定封侯的。”

      熊寿瞪着眼睛,拱手道:“能追随秦将军,仆感三生有幸!”

      王金虎道:“若无秦将军运筹帷幄,没人敢这么干!”

      秦亮又笑了一声,站在原地。

      这时他转过头,观望了一番北面偏东的方向。洛阳就在那个方位,离得很近了,但此时仍然看不到洛阳的城楼。

      他忽然想起了之前在洛阳时、第一次见过郭太后之后,站在门口的阳光下,仿佛有一种权掌天下般的错觉。那时他几乎没什么权势,但感觉很真实。

      如今在万军欢呼之下,依旧沐浴在阳光中,他忽然发觉、自己真的要拥有权柄了,感受却有点如梦似幻!

      春日的阳光更柔和,但大概因为春天穿得更厚,阳光下暖洋洋的,叫人渐渐有了点倦意。

      也或许是意气风发的憿烈情绪,确实不能持续太久。渐渐地,秦亮稍微冷静一点了。

      四方督军的制度、士族豪族的强大,还有吴蜀两国,依旧不能掉以轻心。但不管怎样,如今面临的压迫感,当然没法与司马懿在碾压优势下的威胁相提并论。

      秦亮脸上的笑容稍微收敛,缓缓地呼出一口气,把目光从洛阳方向收回,回顾左右道:“我们彻底赢了!不过善后之事也不能马虎,待战斗完全结束,首要的事情、便是处理好降兵。先收缴他们的兵器、甲胄,全部运往武库。”

      他看向熊寿道:“汝入城之后,率本部人马驻扎大将军府,守在武库的必经之路上;并分兵驻扎到武库。”

      熊寿也收住了笑容,正色抱歉道:“得令!”

      秦亮对周围的将领道:“殿下、王都督等人还没到洛阳,我们须继续保持行军扎营的部署,暂时仍由我代为决策。”

      众将纷纷点头道:“如此甚好。”令狐愚也道:“仲明谨慎,我们都听汝安排。”

      “好!”秦亮回应了一声,继续对熊寿道,“解除【创建和谐家园】之前,没有我的手令,无论谁带人去武库,拒捕则杀!责任我担。”

      熊寿道:“喏!”

      秦亮沉声强调道:“不管是谁。奸臣尚未清除,可能蛊惑他人。”

      熊寿正色道:“仆明白。”

      秦亮点了点头,又道:“司马家在今年任命的那些武将,全部罢职。除此之外的五营将士,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军营,诸将安排人手看着便可。

      罢职后的将领,以及司马家养的那些私兵,暂时羁押到洛阳的空宅中。曹爽心腹有好几家人被诛三族了,必定能找到闲置的府邸。”

      众将纷纷应喏。

      秦亮想了想又道:“司马门等宫门驻军,暂由我的部下杨威驻扎,比较可靠一些。诸位以为如何?”

      大伙儿都没有意见。

      秦亮左右看了一下,没发现文钦,便对王康道:“一会告诉文钦,他原来是城门校尉,先官复原职,封赏要等殿下回宫之后再议。我们从扬州带过来的中外军、庐江兵屯,暂不解除甲胄兵器,分驻到洛阳各门。”

      众人都点头答应,王康道:“遵命。”

      洛阳有十二道城门,但城内大多兵马平时是没有武器甲胄的,所以城门并不是最重要的地方。除非外镇大军又杀过来了。

      秦亮看向王康接着说道:“叫各部将领、把死伤将士的名单报上来,你选一些佐吏士卒,负责清查人数名目,不要漏掉了、让将士们寒心。失踪的人算阵亡。”

      王康道:“喏!”

      秦亮道:“整军入城之前,叫诸将到中军议事。我们确定好、进洛阳后的具体布兵位置。”

      令狐愚投来了欣慰的目光:“有仲明主持局面,应该不会有什么疏漏。”

      秦亮笑道:“现在刚打完仗,我们做好一些准备,免得生出混乱。将来仍要殿下、外祖来主持大局。”

      令狐愚却道:“我们别变成第二个司马懿,又他嬢的被别人勤王了。当此乱局,我们几家人,还得有个人出面,辅佐陛下,稳住形势。”

      不吃毗霜了的令狐愚,脑子好像更清醒了一点。

      王金虎也道:“表兄说到了实处。”

      秦亮不置可否。

      因为这次勤王是秦亮在掌兵,而且一路大胜,洛阳中外军也亲历了战阵,所以秦亮在军中应该能服众。但士族豪族必定更认王凌,王凌才是大士族。

      秦亮地位上升之后,隐约与曹魏皇室攀得上一点亲戚关系了。不过他本质上不是士族,而算将门。世人可不会看你、是不是会写文写诗,或者在太学读过书,主要还是看家世以及起家的途径。秦亮这种人,抄诗写文只得到虚名,起家全靠打仗、尤其是打内战,不是将门是什么?

      无论如何,对于王、秦、令狐三家来说,谁主持大局都比司马懿、甚至曹爽要好。至少三家人是同甘共苦、一起冒着灭族危险走过来的亲戚,信任程度和唇亡齿寒的同盟关系、不可同日而语。

      秦亮便道:“我们先做好眼前的事,长远的事以后再说。此时尚需齐心协力。”

      他想了想,终于忍不住把话说得更清楚,小声提醒道:“不管谁家主政,都不能犯糊涂、让辅政之权被别家夺去了。”

      几个人的神情一凛,笑容也几乎消失。令狐愚与王金虎都点头道:“仲明言之有理。”

      秦亮见状,觉得自己有点搅兴致,便笑道:“不过那些都是长远问题,不急于一时。”

      王金虎道:“半个月滴酒不沾了,进洛阳,先喝个痛快!”

      “哈哈……”众将顿时哄然大笑。

      ……

      ……

      (感谢书友“卢氏的玉珠串”的盟主..)

      ===第二百四十四章 壮丽依旧===

      在云层里时隐时现的太阳、刚过头顶西移。

      秦亮与王金虎、文钦、杨威等将领,以及属官们一起,带着三万余众大军,以及一部分洛阳军俘虏一起,往洛阳进军!

      王飞枭与令狐愚还在后面收拾残局,他们随后会把洛阳东城的船只调过去,走阳渠入伊水,把洛阳军的甲胄兵器、辎重等物运回城里。

      洛水上有浮桥,此时连浮桥也没有烧掉,大伙也省得重新架桥了。

      远远看去,西侧的津阳门、东侧的平昌门都城门紧闭,唯有正南门宣阳门开着。

      宣阳门外已经有许多人等在那里。显然那些人是为了迎接勤王军,不可能还会抵抗。

      伊阙关之役,司马懿显然调集了洛阳附近绝大部分能用的兵马,现在司马懿的军队已经被解除了武装,洛阳的官员脑子进了水才想守城,想守也没人帮他。

      头顶的阳光并不强烈,但有点刺眼。秦亮微微眯着眼睛,坐在马背上一直观赏着宣阳门,他忽然有一种冲动,真想大喊一声:洛阳,我又回来了!

      宣阳门的城楼轮廓以直线为主,古朴依旧,两侧的阙楼气势壮丽。

      自从去年回来接了郭太后之后,秦亮阔别洛阳已有将近一年,此时观望,觉得洛阳的景象与去年差不多,但似乎哪里又不太一样了。

      或许只是心境不同了。

      秦亮刚到浮桥,便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人,示意兵屯第一部的部校尉潘忠。潘忠拍马靠近过来,抱拳见礼。

      “进城之后,潘将军先分兵把司马懿的府邸围了,将里面的私兵、奴仆分开看押。”秦亮沉声交代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13: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