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魏芳华》-第1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司马懿回过神来,沉声问道:“诸葛靓尚在?”

      诸葛靓便是诸葛诞的儿子,也在洛阳为质。

      师道:“诸葛靓眼下还在家中。”

      沉默了一会。司马懿转头看了一眼窗外,天色已经渐渐黯淡,这时候城门都已经关了。如果王广等人已经跑掉,此时必定追之莫及。

      师沉声问道:“王凌会不会准备反了?”

      司马懿不置可否,一时没有吭声。

      因为确实存在这种可能。这要怪曹爽在地方上的奇怪安排,王凌都督扬州,曹爽竟然又让王凌的外甥令狐愚在平阿县典兵,而且庐江郡守也是王凌的孙女婿。

      淮南全是王凌的亲戚,而且兵屯没有实行错役,要谋返的话、王凌比别的诸侯都容易。

      师的声音又道:“明日一早,我便去抓两个王家奴仆审问。”

      司马懿轻轻点头,开口道:“等到邓艾一到洛阳、即刻给他封侯,任命为颍川郡守。另外要尽快选一些可靠的将士,派往乐嘉。”

      师听到安排,不禁问道:“王凌真的要反?”

      司马懿看了儿子一眼:“我觉得不会这么快,令狐愚先要说服王凌。但现在王广跑了,不得不防。”

      师点头道:“阿父所言极是。”

      一晚上司马懿都没怎么睡好,天没亮

      就起来了,顿感有些疲惫。之前他的病是装的,但确实是岁数不饶人,精神身体比年轻时候差远了,身体也常常有些不适。

      师再次前来时,已是上午。

      确定了消息,王广带着他的儿子、弟弟都跑了!不过新妇诸葛氏等人还在王家宅邸。同时王沈等人也回到了洛阳复命,据报寿春并没有起兵谋反的迹象。

      两个矛盾的消息,让司马懿不能完全确定、王凌究竟想干什么。

      司马懿早就对豫州的地形了然于心,但此时仍旧把一副地图摆在几案上,看着地图怔怔出神。

      此时司马师显然也无法确定,又问道:“王凌要谋返了?”

      司马懿抬头沉吟道:“可能还有一段时间,王凌只靠寿春、平阿的中外军,人太少,他要先召集一些屯卫。但凡事应早作打算,汝以巡视屯田的名义、先驻军乐嘉,提前做好防备。”

      师沉吟道:“儿在洛阳还有很多事。王广会不会因为受到惊吓、擅自离开洛阳,而非王凌的意思?”

      司马懿果断道:“不管怎样,料敌先机、才能有更大的优势。诸事交给汝弟与叔父,现在最重要的是防备王凌。”

      师点了点头。

      司马懿把手掌放在地图上,又念了一句:“乐嘉。”

      ……沘水上下,此时的阵仗极大。

      数千人马在大路上行进,这只是秦亮的兵屯第二部、郡守部曲的人马,更多的将士正在向六安聚集。最终庐江郡所有的兵力、都将出动,城防会交给淮南郡的屯兵。

      另外舒水流域的屯田也将被放弃,郡守部曲的家眷、正在向芍陂渎西岸的安城各庄园迁徙,庐江郡的地盘在全线收缩。虽然吴军不太可能北上,但秦亮也事先做好了安排。

      秦亮的军队要从六安附近开拔,所以此时位置在后面。前面有王飞枭率领的中外军约两万人,已经离开淮河、进入颍水流域,比秦亮走得更快。

      而令狐愚马上能调集的中外军一万余众、是从平阿县出发。秦亮估计、自己能先于令狐愚进入颍水,到时候会位于三路军队的中间。

      前锋军总兵力近四万人,这也是扬州兵力中的精锐大部。

      秦亮的兵马几乎全是兵屯,但他仍自认为属于精锐;因为自己这些兵马的组织与战术、比魏军先进,另外这几年粮食供应充足,出操训练的时间也远远超

      过普通兵屯。南边的铁城打造了更多的新甲、以前府库的旧甲也还在,着甲率亦有所提升。

      王凌手里还有一万人中外军精锐、尚未出动,目前在寿春。剩下的就是淮河南北的兵屯,聚集起来需要时间。

      (诸葛诞等几个大将丢下了麾下的兵力,直接逃跑了,兵马到了王凌麾下、毕竟王凌才是都督扬州诸军事。不过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正如秦亮所言,谁能赢、他们帮谁。)

      王凌是全军统帅,而前锋军的指挥权则在秦亮这里。郭太后给他封了都督豫州诸军事、持节之后,秦亮的官位已比令狐愚和王飞枭高。

      令狐愚等二人虽然是长辈,但他们都信任秦亮的军事能耐,在这种时候没有意见、已表示愿意接受秦亮的调遣。毕竟此时的官位和地位都是虚的,打赢了战争之后才有用,王凌也支持秦亮执掌前军兵权。

      秦亮又从王凌那里,为文钦要了一千骑兵、让文钦带领,并归于自己麾下指挥。文钦从寿春出发,已经先走了。

      大路上的纵队军容十分整齐,各种训练的效果明显,粮食没白花。

      到了傍晚,各部校尉便自己寻找营地,构筑军营,连溷厕也修得十分规整。这些行军布阵的基础要求,连屯长都会,因为这几年秦亮在派人教他们识字、以及教授各种常规的行军布阵知识。

      河水上下,景象十分壮观。庐江郡几乎从未出现过如此热闹的场。

      马钧设计建造的水车船只、此时也抛锚了,正停靠在河里修整,等明早与陆军一起出发、水陆并进。

      陆地上的营地里,升起了寥寥炊烟。行军饭食十分简单,大伙正从大块饭板上、掰东西下来,放在水里泡,然后与肉干菜肴一起煮熟就能吃,挺省事。

      一块块的饭板又硬又干、很结实,比没有加工过的大米体积小几倍,只是不太好吃,但方便运输。加工也很简单,煮了之后暴晒晾干,反复十来次,便成了这副模样。

      秦亮仍在军营外的马背上,眺望着傍晚的北方。

      起兵确实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知道是否做到了出其不意、能否顺利抵达讨虏渠附近。秦亮现在脑子里连大势也不怎么想了,只有一个念头:先占住乐嘉等地。

      乐嘉那个小城、位置却也很巧合,差不多正在洛阳和寿春的中间。距离上谁也不占便宜,看谁动作快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等几个月===

      豫州刺史韩观忽然送奏书入京,奏书是写给皇帝的,但立刻送到了太傅府。扬州大军过境,沿颍水进入慎县境内!

      事情发生、至少已在两天两夜之前,这还得信使不顾疲惫,沿途换马、昼夜兼行才行。

      不多时,诸葛诞在太傅府外求见,没一会便与司马昭一起进来了。

      司马懿在邸阁中见到诸葛诞时,诸葛诞说话也不太利索:“皇太后殿下正在寿春,王凌、王飞枭、秦亮细诉太傅罪状,已经起兵谋返了!”

      平素司马懿的神情举止一向很沉稳,但此时眼睛竟然瞪得很大,眼中神色十分复杂,用难以置信的口气道:“郭太后?”

      诸葛诞忙点头道:“是。”

      这不可能!

      情况越来越离奇。从郭太后失踪起,事情便开始让人难以想像,如今她居然出现在了寿春!而且王凌这么快就出兵了?

      算一下日子,王凌必须要在得知洛阳兵変的时候、马上就下定决心反叛,就这样时间也很紧迫、几乎办不到……然而司马懿在发动兵変前夕,只有父子二人知道谋划,王凌不可能提早知道兵変。

      只能是王凌的动作太快,快得出人意料。

      王凌!汝就不能等几个月吗?

      郭太后、王凌、王飞枭、令狐愚等人的脸纷纷在司马懿脑海里闪过,此时的人与事,完全脱离了司马懿的经验和想像。不过秦亮的面孔却有些模糊。

      莫非是对秦亮看走了眼?这个在洛阳最高做到五品官、到了扬州做郡守的人,司马懿确实没怎么在意。

      司马昭的目光看向了父亲的袍袖。司马懿立刻伸手进宽袖,用力抓住了轻微发抖的手。

      不管怎样,司马懿凭借丰富的经验,第一时间已直觉到、情况十分严重!

      因为此时中外军要完全受掌控,还比较困难。昨天司马师凑了一营兵马出发,已是相当不易,这还亏得司马师做了护军将军几年、并拉拢了不少被曹爽裁掉的将领。

      否则没有几个月时间、很难掌控成营的军队,那些人至少会精神消沉把军务搞得一团糟,或者会想逃跑,拿到了铠甲兵器后、在武将的煽動下发生哗变也说一定。

      以前司马懿面对的对手,像曹爽、公孙渊等人,几乎都能琢磨透,对方大概也会按照司马懿的想法行动,毕竟以各人的性情来看、选择不多。只有这一回,情况却相当奇怪。

      直到现在,司马懿也觉得、王凌不应该这么快出兵。刚给他封了太尉,与王凌有关的人、一个都没动。

      司马懿沉思了一会,问道:“他们在寿春说我有什么罪?”

      诸葛诞一脸难色:“这……”

      司马懿不动声色道:“说。”

      于是诸葛诞把当时的言论、叙述了一番,大概是司马懿把发誓当儿戏,屠戮辅政宗室大臣,还歼杀曹爽妻、先帝妃嫔,让大魏公主下跪磕头、想称帝云云。

      司马懿气得差点没吐出血来,在原地踱来踱去。 虽然大部分事他都干过,但被人当众说一遍、确实很气人!

      司马师养的那些私兵,只效忠于司马家,用的时候好用,但对军法的敬畏、确实不如中外军将士,不好约束。何况大魏的中外军,以前也经常干屠城之类的事,奸婬掳掠啥没干过?这种事还拿出来说什么?

      诸葛诞道:“仆本不敢说。”

      司马懿看了他一眼,强忍着恼怒,沉住气道:“反贼无非是在栽赃嫁祸。汝能忠于朝廷,甚好。”

      诸葛诞忙道:“王凌等歃血为盟的前一天,我还不知道他们要谋反,否则绝不会把小女嫁给王广!”

      司马懿没理会,心里却十分明白:诸葛诞跑回洛阳,无非是觉得王凌打不过自己。

      司马懿一生打了很多胜仗,威望极高。很多人都惧怕和相信他的能力,他只要不死,大多人都不敢与他为敌。譬如诸葛诞,对强者和权威的敬畏、是人之本性,十分正常。

      不过现在司马懿的心还是有点乱了,事情出现了一些他始料未及的奇怪变化。这种完全的意外,十分打击自信心。

      司马懿看着窗外思索了一会,忽然转身对司马昭道:“汝立刻派人去传令子元,叫他不用再去乐嘉,应即刻派轻骑到南顿、陈县,监督当地官员,把囤积的粮草烧掉!”

      诸葛诞与司马昭都是一怔。片刻后,司马昭才揖拜道:“喏!”

      “先去要一份诏令。”司马懿又说了一声,便走到了几案前,拿起毛笔准备写信。他要劝说某些人,如果无法当面交谈,至少也得亲笔信。

      诸葛诞站定揖拜,忽然又道:“庐江郡守秦亮,虽然年纪不大,却不可小觑。盟誓起兵那天,就他说的话最多。说不定此事就是秦亮的主意,扬州很多人、还有王彦云,都对他十分欣赏。”

      司马懿拿着毛笔,抬头道:“芍陂之役?”

      诸葛诞道:“不止如此,此人在扬州有儒虎之称。”

      司马懿点了点头,心道:我与此人没有什么来往,子元或许更了解。

      这时诸葛诞再次揖拜道:“仆请告退。”

      人们都退走后,司马懿忽然把手里的毛笔“啪”地一声摔在木案上!六十多岁的他力气还不小,笔杆立刻撞成了两截。

      王凌!司马懿还没成年的时候,便跟着大哥在河东郡认识了王凌,王凌几乎是看着司马懿长大的,以前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几十年的交情,王凌却一点情面也不讲,竟然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直接起兵,马上就要你死我活!

      没想到王凌才是那只最能装腔作势的老鳖,活得长又狡猾,几十年也没看透他?

      有些大事,便是一步迟,步步迟,从一开始就非常被动。

      但事到如今,司马懿肯定不会轻易把豫州那么多粮食给叛军,无论如何也要尝试挽回一下,那可是叛军的命!不从豫州搶劫粮食,王凌那么多人、只靠扬州两郡的调运,拖下去就等屍罢!

      就在这时,侍女闻声来到了门口,却一脸畏惧地不敢进来。 司马懿一拂袍袖道:“重新拿一枝笔来。”

      侍女道:“喏。”

      ……司马师收到消息后,已立刻派出了轻骑前往南顿、陈县两城。

      最近这几年,颍水、渠水流域兴修水利,开辟了很多屯田,积攒了大量粮食,都存放在豫州各地的城池中。其中南顿、陈县,靠近百尺堰,存粮最多。

      无数军民省吃俭用、辛苦了几年的存粮,就要这么一把火烧掉,确实有些可惜。但总好过落入叛军之手!

      一队轻骑沿着颍水西畔的大路南下,直扑南顿县。

      忽然,前面传来一声马的嘶鸣!片刻间便有数马向前跪倒,马背上的人几乎从半空扑了出去,接着就是“哐当”沉重的摔地声音,惊呼惨叫随之而来。

      “嘶……”后面的坐骑总算是被紧紧勒住了,数骑的前蹄已高高扬起。有人大喊:“糟了,有伏兵!”

      就在这时,路边的草丛里冒出了几个士卒,端起弩就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8 00: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