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道争锋_校对版by:误道者》-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得是上古蛮荒时期,镐山脚下有一群村民,由于水源稀少,村里人全赖一条灵溪生存,只是这条灵溪每日时断时续,村民苦不堪言。因为常见十头大象在溪中嬉戏,所以认为是象的过错,屡次驱赶不果后,就将这十只象捕杀了事,于是溪水通畅。

        可是村民不知道其实上游还有一条巨蛇修炼,每次巨蛇下来喝水,大象都是上前将其驱赶,群象一死,巨蛇便无人可制,修炼成精后便下山每日食人,村民因此尽散。

        道姑盯着张衍的双眼,道:“既然知道,我再问你,若你是那村民,你该如何?”

        这则这篇故事本意是告诫修道人,修道途中莫要被眼前表象所迷惑,而是要追查本因,找出妥善处理的方法,因此也有师长拿来查验考校后辈【创建和谐家园】的心性气度。

        有【创建和谐家园】认为,象在,虽然水流时断时续,但村民总能生存,因此应该维持现状忍受下去;也有【创建和谐家园】认为,村民既能杀象,也应该能杀巨蛇,应该去上游斩杀巨蛇;更有【创建和谐家园】认为村人不知前因,只能事后补救,所以应该每日推一人出来喂蛇。

        总之答案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张衍略略一想,当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杀一象即可。”

        道姑目光一闪,追问道:“为何?”

        张衍沉声道:“今日虽是十象,但若任其繁衍,安知明日仍是如此?象群一多,终有一日灵溪会就此断绝,所以象不能不杀;十象能逐大蛇,说明族群身处强势,多一头少一头无关大局,水流原本时断时续,少一头自会畅通不少,村民可活,又不至使大蛇出来吞人。”

        这故事本没有标准答案,道姑面无表情,让开了通路,道:“你可以进去了。”

        张衍拱了拱手,将道袍下摆一撩,跨过门槛,大步向里走去。

        他走后没多久,从道姑身旁侧门中闪出一名少女,正是赵元的妹妹赵英。

        她抓住道姑的胳膊摇晃,抱怨道:“师叔,你怎么这么容易放那小贼过关了?上次他害我大兄吐血,我还没和找他好好算账呢!”

        道姑摸了摸赵英脑袋,溺爱道:“知道当年师祖问你师父这个问题时,你师父是怎么回答的么?”

        赵英被勾起了好奇心,道:“师父怎么说?”

        “杀一象。”

        赵英惊讶道:“我师父也是这么回答的?”

        “当时你师祖也很满意,后来我问你师父缘由,你师父说这么回答是因为九乃数之极,十则多矣,多则满溢,少则圆满,这是天道,所以要杀一象。”道姑叹了口气,道,“张衍之念,暗合天道,这样的人未来成就不可计量,若不现在就除了他,便不可轻易得罪,你明白了么?”

        赵英似懂非懂地点头。

        道姑凝神望向远处,似乎在深思着什么。

        其实当日赵英师傅所说不是“杀一象”,而是“留九象”,这“一杀”,“一留”之间虽然没有本质区别,但是所流露出来的心性气度却完全不一样,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张衍心性果断,但又不失谨慎,但说出这句话语时,他杀机盈胸,眼神如芒如电,这股气势令她也不觉胆寒。

        她虽然不如自己师兄那般精通易理术数,但也能看出张衍身上有大因果,不禁叹了一声,不知道这样一个人留在苍梧山上究竟是福是祸?

        张衍踏入山门后,一路往二山门走去。可是他并不知道,这三日来,溟沧派的入门【创建和谐家园】都被广源派一名少年堵在“天门”道上进退不得,没有一人能登顶三山门,偏偏他们还自知理亏,不敢用强。

        三年前,南华派下院为【创建和谐家园】东主,溟沧派当时有一名入门【创建和谐家园】名为陈枫,其胞妹十年前拜入一位南华派上师门下,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惨遭横死,其中内情已经不得而知,总之两家从此之后互生仇隙。

        陈枫趁【创建和谐家园】举行之际,堵在“天门”道上,口口声声扬言要与南华派【创建和谐家园】一较高下。

        本来过山门就有过关之说,只要觉得自己本领过人,可在过山门的路上拦住任意一位同道较技切磋,借此扬名,无论输赢都是一桩美谈,所以南华派【创建和谐家园】并不在意。

        之后无论是解读蚀文还是比斗技击,南华派众【创建和谐家园】都一一败在陈枫手下,本来他见好就收也不会有人责怪,哪知道此人还是执意不肯让开山路,说是要将南华派诸【创建和谐家园】堵死在山路上,直至【创建和谐家园】结束。

        这样一来,就有人看不过眼了,广源派向来与南华派交好,有十几名【创建和谐家园】上来理论,最后终于忍不住动手,谁知陈枫虽只一人,却以一敌众,非但不落下风,还将他们打得头破血流,最后更是放言广源派【创建和谐家园】也一并不许通过。

        一月过后,南华派连带广源派【创建和谐家园】果真无一人能登顶三山门,导致两派下院大失颜面,因此一直怀恨在心,今次轮到溟沧派做东主,这是两派【创建和谐家园】这是特意来找回脸面,而那些知道其中过节的门派则故意装聋作哑,只作不知。

        三年前陈枫回山之后就开了仙脉,去了上院修行,以他如今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再来这里,可他走了,却把这恶果留给了下院。

        山门偏殿之中,现在汇聚了溟沧派下院二十多位入门【创建和谐家园】,这些人都是玄门世家出身,平时自有一个圈子,所以在苍梧山众【创建和谐家园】眼中各个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此时坐在上首名叫郑循,是德修观下院大【创建和谐家园】,在一众人中年龄最大,修为最高,不过这个人性格平和,不善与人争斗。

        头两天莫远阻路,说是要比斗蚀文时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中,可直到今日仍旧没有【创建和谐家园】能登顶三山门,他才发现不对,知道这是广源派来报复了,再等下去,溟沧派身为东主却无一人在峰顶,那可真是要丢脸丢大了。于是他将所有入门【创建和谐家园】都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议对策。

        郑循叹了一声,道:“广源派的莫远莫师弟虽说年纪还小,但听说解读蚀文只在指顾之间,眼下我已派出马师弟和甄师弟与其对阵,是否能胜,且待结果吧。”

        不多时,一个年轻人从偏殿后走进来,向周围众【创建和谐家园】俯身一礼,神色黯然道:“师弟我技不如人,只能寄望于甄师兄了,惭愧。”

        众人默然不语。

        大概一刻后,一个童子进来禀报道:“诸位师兄,甄师兄晕厥过去了。”

        众【创建和谐家园】面面相觑,其中一人站起来,冷森森道:“莫非是那莫远见不能胜,所以动武?”

        童子忙说:“莫师兄晕厥,只因心神耗尽。”

        那人哼了一声,又坐了下去,他们倒是巴不得动手,只是广源派这次派了个十三岁的少年来,用强的话,这名声说出去也不太好听。

        郑循目光落在一名白衣少年身上,道:“陈师弟,你……”

        那位陈师弟连连摆手,道:“郑师兄不必说了,师弟我也是陈氏子弟,此事不方便出面。”

        陈枫出自登扬陈氏,陈师弟出自洛川陈氏,虽然同出一脉,但百年前早已分家,他这么说虽然是为不想出面而找借口,但也不算是强辩,郑循不好逼迫过甚,目光又转向另一名面目冷峻的男子身上。

        “林远林师弟……”

        林远摇摇头,道:“莫远只有十三岁,胜之不武,师兄知道我一向爱惜羽毛,不要勉强于我了。”

        郑循面露苦笑,又接连问了几名【创建和谐家园】,有的推说莫远只是一个记名【创建和谐家园】,自己去了没得落了身份,赢了也被人耻笑;有的推说顾忌名声,不愿以大欺小;有的推说近日练功过勤,导致心神虚耗,不堪一斗。

        总之一句话,没人愿去。

        实际上他们也知道莫远神童之名,刚才那两个【创建和谐家园】败下阵来他们也看到了,自己未必能赢不说,输了更是连带家族一起丢脸,至于门派荣辱,自然是比不过家族名声的,因此宁愿干耗在这里也不肯出头。

        艾仲文此时正做在下首末座,听到这些话不禁摇头,这样僵持,什么时候是个了结?难道溟沧派的脸面还真不要了?

        他想了想,站起来大声道:“郑师兄,我知道善渊观中有一人,在蚀文上造诣精深,定可胜过莫远!”

      第十一章 荡云峰上争天门(二)

        听闻艾仲文推荐一人能胜过莫远,郑循面露喜色,道:“不知道艾师弟所说是哪位师弟,现在何处?”

        艾仲文回道:“此人名叫张衍,乃是善渊观【创建和谐家园】,由于近期闭关修炼,不曾来到【创建和谐家园】,想必此时还在居处潜修,还望师兄赐下啸泽金剑,将此人请来。”

        啸泽金剑,是五行金剑的一种,修道者可以用来遥遥传递信息,是上院【创建和谐家园】常用的联络手段,不过下院也备有一些,只是都掌握在大【创建和谐家园】郑循手中,一般非急事不用。

        郑循有些奇怪,道:“我知善渊观【创建和谐家园】多居住在捉月峰,与荡云峰有三条索道相连,距此不过一刻路程,何须动用金剑?”

        艾仲文又道:“一来此人居于十五峰望星峰,唤人去请,至荡云峰一来一回恐需几个时辰,怕要拖到明日,二来此人并非普通【创建和谐家园】可比,不可随意呼来喝去,动用金剑,是以示郑重,望他中断闭关,速速赶来。”

        郑循面露疑惑,第十五峰望星峰虽然也在善渊观名下,但平时都是一些没有根底的【创建和谐家园】在那里修炼,艾仲文推荐的人怎么会住在那里?

        他沉吟了一下,又问道:“此【创建和谐家园】姓张?不知道是封延张氏,还是亘昆张氏,抑或是绵泽张氏?”

        艾仲文缓缓摇了摇头。

        他并不知道张衍真正出身,虽然知道他是周家女婿,不过看张衍似乎并不想张扬自己的背景,他也不好到处宣扬,弄得朋友做不成还成仇人,所以这个问题他不好回答。

        郑循还想问什么时,突然有人插话道:“此人可是我玄门世家出身?”

        艾仲文不好明言,只好委婉说道:“诸位师兄不必疑虑,此人来历不凡,不可以常理度之。”

        那人冷笑一声,道:“什么不可以常理度之,只是一个不知所谓的记名【创建和谐家园】罢了,居然还用金剑去请,我看艾师兄是久在污泥塘,忘了本来出身,近墨者黑了吧。”他向郑循拱了拱手,道,“郑师兄,我知道这个张衍,约半月前,他将胡师兄的管事狠狠羞辱了一顿,赌斗时又骗去了一页经诗密册,胡师兄,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他转而将目光瞥向胡胜余,目光中隐隐有讥笑之意。

        坐在郑循左侧第一位的是善渊观林远,他悠悠开口道:“我也听族弟林通说起过此人,据传只是一个无根脚的记名【创建和谐家园】,只是仗着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蚀文推演法蒙混一些愚昧之人罢了。”

        两侧【创建和谐家园】坐序都是按照修为排列,胡胜余也坐在右侧靠前的位置上,他性格阴沉,为人又孤傲,与众【创建和谐家园】来往不多,还不知道卞桥和张衍之事,听闻这句话后,脸色顿时变得阴晴不定,眼中隐隐有杀机闪过。

        艾仲文暗暗叫糟,他本来想举张衍出来赢下莫远,没想到反而惹了麻烦,仔细一想,他又不禁后悔,也是自己关心则乱,明知道这些人只在乎自身名声,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

        郑循听众人这么一说,顿时面露失望之色,摇摇头不再说话。

        底下众【创建和谐家园】更是不以为然,原本不是世家【创建和谐家园】,根本不在他们眼中,甚至一些人还有些人出言冷嘲热讽艾仲文不顾自家身份,结交下等之人。

        本来艾仲文出来说话只是为门派名声考虑,历来【创建和谐家园】东主都是先到峰顶,而他听闻广源派和南华派众【创建和谐家园】已经到了苍梧山山脚下,正结伴而来,若是等他们先一步到达峰顶,溟沧派还有什么脸面可言?所以不能再磨蹭推诿,应当速下决断。

        没想到一片好心好意,却遭来言语羞辱,在座诸人全然不把门派荣辱放在心上,只在乎家门身份,他心头微恼,道:“师弟我也是记名【创建和谐家园】,看来也是多余之人了?那么也不便在此多留,诸位师兄,告辞了!”他拱了拱手,袍袖一甩,就此摔门而出。

        走到偏殿门外,他抬头看两侧松柏郁郁葱葱,傲骨峥嵘,心想我艾仲文也精擅蚀文,离了这群目光短浅之辈难道就不能成事?且待我亲自去会会莫远,看看神童之名是否属实,想到这里,心中升起一股豪气,一个人大步往二山门走去。

        ……

        张衍走出不到百步后,脚步却不由放缓,琢磨道:“那个道姑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筑元之后,他耳目聪敏,道姑与赵英对话他当然也听得清楚,而且那番话……好像就是有意说给他听的?

        对方看上去像是前来故意寻衅,但张衍直觉认为对方不会这么肤浅,无缘无故的就来问上自己这么一句话,必定有什么原因在内。

        “象河,象河,过则溢,少则圆……”

        张衍皱眉沉思,反复琢磨,突然,他脚下一顿,想到一个可能,莫非,她说得是自己的修为?

        想到了这一点,他越想越有可能。

        按理说,有《临耀问法》在手,修炼即便不如之前那般一帆风顺,也应该有所增进。可他觉得自己虽然内气壮厚,却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更进一步,踏入“元成入真”的门槛。他原本一直以为是自己功候未到,现在想想那名道姑所言,再反观己身,心中不由升起一丝明悟,看来不是功候未到,而是太过!

        问题这就在“过犹不及”四个字上!

        仿佛一道电光从眼前乍闪过,张衍恍然大悟,眼前的迷障一时尽散,不由放声大笑起来,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转过身,冲着道姑那个方向遥遥一拜。

        玄门道法的境界层次虽然人人皆知,但其实也留有暗坑诡门。

        比如筑元这一步,明说有两重境界,分别是“凝元显意”和“元成入真”,但其实当中还有一关,名为“淬元去芜”。

        “凝元显意”之后,要想更进一步,深藏在内窍中的元气不在于多寡,而在于精纯与否。

        不懂其中关窍的修道者,往往会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埋头苦修,随着时日推移,元气中的火性躁气也会渐渐自消,最终凝练如一,踏入“元成入真”的境界,进而登关开脉。

        只是这样一来,却耗费了更多时间,无形中就被那些知道窍诀的【创建和谐家园】远远甩在身后。

        要知道,开脉之后所修习的法诀与开脉前不同,上下高低之间完全不可以道里计,一步慢,则步步慢,若无大机缘,也无出众资质,那么几无希望追赶先行一步的同道。

        而不是玄门世家,绝无可能知道这其中的关窍。

        “淬元去芜”这一步只在师徒之间私下秘授,口耳相传,从不在道书上写明,就算有过,这类书册在千数年的时间里被玄门世家封存销毁了。

        正是这样处心积虑,彼此心照不宣的控制,各大世家才在一个个门派中把持住了修道的上进之路。

        其实,玄门世家在这方面的手脚远远不止这一处,不是世家出身的修道者,修炼之途当真是如履薄冰,一步踏错就再也没有回头之路。

        张衍胸中自有城府,略略一想后,便模糊猜到其中可能的原委。

        那道姑一定是看到自己修为正处在这一门槛上,又不好直接明言,所以通过一个典故来点醒自己,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这么做,但是这份人情他却是记下了。

        虽然张衍不知道如何淬炼元气,但往日他通读玄典,大致推断出自己遇上了什么问题,心中已经有了些许想法,且他自信有残玉在手,只要知道原因出在那里,只要多番尝试,总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想到这里,他恨不得立刻找个地方打坐参详一番。

        正在这时,他若有所觉般回头一望,却见一个熟人身影步入眼中。

        艾仲文正在山道上愤愤而行,迎面一抬头,却意外看见张衍,眉目间顿现喜色,急急上前几步,拱手道:“张师兄原来早已到此,可也是听闻了莫远之事,这才赶来的么?”

        张衍不解道:“艾师兄,何事?”

        见张衍似乎并不知晓,艾仲文叹了一声,道:“唉,一言难尽,张师兄且随我来,我慢慢说与你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