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艺术家》-第9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埃文·贝尔耸了耸肩,将视线投向了瑞恩·高斯林,作为演员交流演技这再正常不过了,“我觉得你敲门应该再结实一点,语气可以稍微内敛一些。你知道的,所有的怒火都在心头烧,但是为了吸引基妮出来,你不得不压抑自己,那种深藏在心底的怒火。”其实瑞恩·高斯林刚才的表演已经很不错了,埃文·贝尔也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罢了。

        说完,埃文·贝尔又看向了娜塔莉·波特曼,只说了一句话,“我觉得你应该泪流满面。”这句话就让娜塔莉·波特曼仔细思考了起来,在这部电影之中,十一个角色都是代表了麦肯·瑞夫的一个人格,这个人格必然有深刻的内部含义。比如说基妮这个人格,年轻的妻子,撒谎告诉丈夫说自己有孩子,试图利用孩子挽救婚姻,这是一个希望成为母亲却遗憾没有怀孕的角色,同时她又有点神经质,惶惶不安。这是麦肯·瑞夫对他【创建和谐家园】母亲性格侧面的一个投影。

        所以,基妮这个角色应该是充满母爱的,神经质的,疯狂的,对丈夫言听计从的,面临此时的情况,因为假怀孕的谎言被拆穿,又因为生命受到了威胁,同时还有对新婚丈夫的害怕,让基妮陷入了疯狂。同时,泪流满面又是基妮这个角色内心矛盾、懦弱、疯狂的一个发泄渠道。

        娜塔莉·波特曼不由看了埃文·贝尔一眼,包括他刚才指点瑞恩·高斯林的一句话,都显示出了埃文·贝尔对演技的深刻理解,再放大一些看,就是埃文·贝尔站在制片、导演的角度,对于演员之于全剧的影响力有很清晰的认识,【创建和谐家园】演员很有自己的想法。

        娜塔莉·波特曼和瑞恩·高斯林都明白了这一点,看向埃文·贝尔的眼神都略显不同。瑞恩·高斯林是笑着朝埃文·贝尔点了点头,表示感谢;娜塔莉·波特曼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埃文·贝尔一眼,似乎对于埃文·贝尔在演技上的进步表示了钦佩。

        詹姆斯·曼高德看向埃文·贝尔的眼神则兴致盎然,“埃文,那如果站在导演的立场,你觉得这场戏应该如何拍?”

        埃文·贝尔有些吃惊地看向了詹姆斯·曼高德,发现对方的眼底带着浓浓的兴趣,完全是一副乐于交流的模样,他也就让语气轻快一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毕竟从拍摄MV之后,他就对导演这个位置颇有些兴趣了,“如果是我,我会把摄像机放在卫生间的门板这里,以门板为中线,将实现分为两半,左边是路易斯,右边是基妮。”

        一边说着,埃文·贝尔一边用手势比划着,要成为一名导演,对于分镜头必然要有清晰的认识,埃文·贝尔正在培养自己的这种意识,“路易斯捶动门板时,画面可以发生轻微震动,你知道我的意思。”埃文·贝尔看了詹姆斯·曼高德一眼,这位胖乎乎的大叔点了点头,“利用这种直接的画面对比,还有镜头语言,将对峙感和恐惧感传达出来。”

        “那么接下来路易斯被谋杀的画面你要如何拍摄呢?”詹姆斯·曼高德带着引导的语气,接着问到。詹姆斯·曼高德发现了埃文·贝尔对于掌控镜头的想法,而往往很多时候两个人的思想碰撞可以带来火花,同时埃文·贝尔对于自己的工作又是全力支持,即使有分歧,埃文·贝尔也必然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拍摄。所以,詹姆斯·曼高德很乐于与埃文·贝尔交流。

        埃文·贝尔的左手又覆盖到右手无名指上了,思考了一小会,“路易斯没有动静的时候,基妮可以贴在门板上听,随后路易斯再次敲响门板,基妮被吓得跌坐到了马桶上,镜头自然而然带到卫生间的全景。”说完之后,埃文·贝尔的脑海里就开始在构建画面,这种拍摄方法虽然可行,但埃文·贝尔还是感觉到了不足,摇了摇头,“不不不,这种拍摄方法固然可以,但在路易斯没有动静的这一两秒时间里,惊悚的悬疑感就消失了,气氛的渲染就会显得太仓促。”说完之后,埃文·贝尔自己点了点头,“詹姆斯,你不要理会我了,就按照你的想法拍下去就好。”

        詹姆斯·曼高德哈哈地笑了起来,“不,埃文,你的想法很正确。其实你的构思很新颖,和我原本的分镜头想法各有优势,我的想法对于惊悚气氛的渲染有逐渐推进的效果,但你的想法对于对峙气氛的营造有着突出的效果。”说到这里,詹姆斯·曼高德若有所思地看了埃文·贝尔一眼,说到,“每一场戏让不同的导演来拍,都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这就是导演的魅力。没有绝对正确,只有围绕导演的想法展开拍摄,才是最正确的。”

        埃文·贝尔缓缓地点了点头,脑袋里显然还在消化这番话,嘴里却是说到,“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你,当然是按照你的思路进行。”

      第292章 悬念制造

        “啊,噢……埃文,你公报私仇!”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捂着自己的腮帮子,一脸哼哼唧唧的模样。

        “拜托,约瑟夫,打戏本来就容易有失手,你不能这样污蔑我。”埃文·贝尔摊手,一脸的无辜。

        “哦,不!”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地上坐了起来,满脸都是打抱不平的表情,只不过搭配刚才化妆师添加的人工血渍,模样着实有些滑稽,“你肯定是在报复我最近到处说你和莱弗利的绯闻……”

        “伙计,你看我是那种人吗?有绯闻,我向来都很坦然的。”埃文·贝尔在那里哧哧笑个不停,因为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表情着实搞笑。

        刚才拍摄一场戏,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饰演的罪犯罗伯特,他被认为是汽车旅馆中犯下了杀人罪行的嫌疑犯,他在潜逃之后又兜回了汽车旅馆,被艾德和警察罗德斯捕获,两个人狠狠地将罗伯特毒打了一顿,然后用绳子将他绑了起来。

        结果就是,埃文·贝尔在挥拳打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时候,两个人配合出了一点差错,埃文·贝尔的拳头结实地砸在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脸上,看到现场大家担心的表情,这两位好友才有了上述的对话。

        “致命身份”的拍摄一切都很顺利,昨天瑞恩·高斯林也结束了他的戏份,他饰演的路易斯已经死了,因为詹姆斯·曼高德完全是按照时间线进行拍摄的,所以瑞恩·高斯林已经可以离开剧组了。不过,目前结束拍摄的演员们都没有离开,用瑞恩·高斯林的话来说,就是“我想看看结局是什么?”这显然是惊悚电影最终揭秘的重头戏。

        麦肯·瑞夫分裂的人格一个个死去,最终剩下了四个主要角色,前职警察艾德,现任警察罗德斯、汽车旅馆老板拉里,【创建和谐家园】帕丽斯。这时,帕丽斯发现,罗德斯其实并不是真的警察,他将警车的无线电切断了,而且警车后面还藏着真正警察的尸体,这一切都说明,罗德斯其实和罗伯特一样,都是罪犯。

        帕丽斯急忙想寻找艾德和拉里的帮忙,因为她认定罗德斯就是杀死了另外七个人的凶手。但在争斗中,罗德斯杀死了拉里,帕丽斯仓皇逃窜,终于遇到了艾德。

        此时,艾德已经明白了真相,这个旅馆里的所有人都是麦肯·瑞夫的人格,他们的互相厮杀就是为了让善良人格留下来,让四年前指挥麦肯·瑞夫残忍的杀死六个人的那个邪恶人格毁灭。现在只剩下了艾德、罗德斯和帕丽斯三个人,所以艾德认为善良人格就是帕丽斯,这个希望洗心革面的【创建和谐家园】,她正在准备回家乡去购买一片橙子果园,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艾德决定与罗德斯同归于尽。

        在过道里,艾德和罗德斯狭路相逢,艾德不畏惧罗德斯的子弹,挨着枪眼往前走,罗德斯的【创建和谐家园】已经弹尽粮绝,艾德身上已经中了四枪,他走到了罗德斯的面前,狠狠地朝着罗德斯连开了三枪。

        在临死前,罗德斯惊恐地说到,“不是我做的。”

        在电闪雷鸣之下,艾德淡定的表情在深夜之中显现了出来,“我知道。”

        “暂停!”詹姆斯·曼高德心满意足地喊下了“CUT”,拍摄总算是进入了尾声,整个剧组的合作让詹姆斯·曼高德再满意不过了。

        埃文·贝尔拒绝了化妆师上前为自己的衬衫上制造中弹的血花效果,走到詹姆斯·曼高德身边,低声说了一句,“詹姆斯,可以借一步说话吗?”

        詹姆斯·曼高德看了埃文·贝尔一眼,经过这一个月的合作,他对于埃文·贝尔算是有不错的了解了,两个人在导演和制作人、导演和演员的合作都是十分愉快的。看到埃文·贝尔眼底询问的眼神,詹姆斯·曼高德就知道埃文·贝尔有意见要提了,他知道,埃文·贝尔肯定不会无的放矢,所以他就放心地说到,“没事,就在这里说吧。”

        埃文·贝尔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知道导演和制作人有话要谈,周围的工作人员都稍微拉开了一些距离,埃文·贝尔这才开口说道,“詹姆斯,我认为罗德斯和艾德最后的对话不必要,有些画蛇添足。”

        詹姆斯·曼高德托着下巴,用疑惑的眼神表示了自己的期待。埃文·贝尔接着说了下去,“通过这两句对话,就说明了,艾德知道罗德斯不是凶手,而且他自己也要死了,就剩下一个帕丽斯,那么难道帕丽斯是凶手吗?如果电影中出现这番对话,观众势必会对凶手做出自己的判断,结局的魅力势必就逊色不少。”

        埃文·贝尔简短的三四句话,就让詹姆斯·曼高德醒悟了过来。“致命身份”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麦肯·瑞夫中犯下杀人罪的邪恶人格是谁,如果在临近结尾之前,罗德斯说“自己不是凶手”,而艾德居然还表示了同意,那就意味着凶手另有其人。

        原本,詹姆斯·曼高德如此安排,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死去的人之中,其实有真正的凶手。但是,一旦这个意思表达出来之后,结局的惊喜首先就消失了,其次真正凶手的面目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埃文……”詹姆斯·曼高德想了想,也找不出表达自己想法的话,最后只是捶了捶埃文·贝尔的肩膀,“你说得真的是太对了!”这罗德斯和艾德最后的对话的确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完全将结局的魅力损失了大半。

        埃文·贝尔也露出了笑容,在权衡制作人和导演关系的方面,作为新手他一直在努力尝试,目前看来,他和詹姆斯·曼高德的合作还是很不错的。

        “那就要重新拍摄一次了。”詹姆斯·曼高德无奈地对埃文·贝尔说到,“你不会怪我浪费胶片吧?”

        埃文·贝尔双手插腰,“这个嘛,我一向是很大方的,只要对电影好,请用,随便用。”摇头晃脑地说完之后,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不过浪费能够避免当然还是最好的。”让詹姆斯·曼高德哈哈大笑起来。

        “对了,詹姆斯,你不觉得,我们应该将悬念隐藏到底吗?”埃文·贝尔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既然罗德斯和艾德的对话删除了,就是为了隐藏结局的悬念,那我们为何不再坚决一点,让剧组成员也都无法分辨出真正的结局。”

        “致命身份”的这个剧本,在交给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时,就是残缺不全的,每个人都只有自己负责部分的剧本,而所有人都缺失了结局部分,这也是编剧迈克尔·科尼的要求。所以,目前真正的结局只有埃文·贝尔、詹姆斯·曼高德、迈克尔·科尼三个人知道。

        “要隐瞒所有工作人员?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詹姆斯·曼高德对这个提案十分感兴趣的样子,一脸跃跃欲试的表情。

        “迈克尔?迈克尔在哪?”埃文·贝尔没有先回答詹姆斯·曼高德的问题,而是抬头开始漫长寻找编剧迈克尔·科尼,片场虽然大,但也就是一个局限的空间,埃文·贝尔很快就找到了目标,拉开嗓子大喊,“迈克尔,这儿,这儿!”这一大嗓子,整个片场的人都看了过来,埃文·贝尔连忙挥了挥手,“你们看这里干什么,该干什么干什么去。”片场也响起了一片“切”的不屑声音。

        迈克尔·科尼一路小跑着过来,三位剧组巨头就围在一起开始了密谋。

        很快,剧组工作人员发现,制作人埃文·贝尔开始在陆续赶人了,越接近结局留下来的工作人员就越少。演员们是最先离开剧组的,这导致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和瑞恩·高斯林两个人都是一脸欲求不满地抱怨,倒是娜塔莉·波特曼,即使埃文·贝尔不赶她,她也有工作行程,必须先走,爽快地离开了。

        在拍摄完第一个版本的结局时,剧组已经只剩下不到三十号人了;接下来这三十号人又分为两组拍摄了两个不同的结局,然后又有一批工作人员离开。剩下二十个人的剧组,居然再次分为两个团队,又拍摄了两个不同的结局。这前后拍摄的五个结局,都是迈克尔·科尼处心积虑临时写的,其中有两个结局是埃文·贝尔的点子,埃文·贝尔和迈克尔·科尼一起撰写的,这也让埃文·贝尔第一次尝试了编剧的瘾。

        待五个结局全部拍摄完毕之后,所有工作人员都一头雾水,大家都觉得自己拍摄的将会成为电影的真正结局,但没有人能够确定。最终知道结局的,只有埃文·贝尔、詹姆斯·曼高德、迈克尔·科尼,以及真正结局的两名参演演员。其他所有人,都只能等待电影上映时寻找答案了。

        面对工作人员们的怨声载道,埃文·贝尔觉得很有成就感,将一部惊悚悬疑电影的悬念留到最后,这无疑对电影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直到此时此刻,埃文·贝尔才觉得,自己在制作人的位置上其实也是不错的。

      第293章 一票难求

        “致命身份”结束拍摄时,2002年的盛夏已经悄然来临。七月份,一年之中最火热的时刻,空气中已经实体化的高温,总是让人望而生怯。洛杉矶的七月平均温度只有二十三度,比起迈阿密来说,这里的夏天已经很“温和”了。

        对于北美电影市场来说,暑期档的炙热到达了最高峰,但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热闹之余总是缺少了一点什么,因为埃文·贝尔再次销声匿迹。

        首先,埃文·贝尔缺席了今年六月七日的哈佛大学毕业典礼,获得了建筑设计和心理学双学位的埃文·贝尔,没有出现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其次,埃文·贝尔缺席了六月三十日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重新竞标会首轮结果的说明会,埃文·贝尔设计的“自由塔三号”通过首轮筛选,与其他二十名设计师一起进入了第二轮的公开说明会环节。

        前者是全美第一学府的双学位毕业典礼,已经够重要了;而后者更是从四百多份设计图中脱颖而出,进入最后二十名的公开说明会环节,证明了埃文·贝尔在建筑设计方面惊人的天赋。这两个新闻都引爆了媒体的热点,但埃文·贝尔却蜷缩在华纳兄弟第二十七号摄影棚中完全封闭拍摄,不仅缺席了两次重要的露面,对于“致命身份”也是遮遮掩掩,让媒体好不失望。

        所幸,结束了“致命身份”的拍摄之后,埃文·贝尔终于露面了。

        离开了前后滞留接近两个月的洛杉矶,埃文·贝尔没有回去波士顿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而是直接来到了纽约。埃文·贝尔先是参与了去年九月份才开播的“艾伦秀(The.Ellen.Show)”,这档由艾伦·德杰尼勒斯主持的节目目前还声名不显,但两年后重新调整再次播出之后,却成为了可以和奥普拉脱口秀相抗衡的顶级综艺节目。

        在这期节目上,埃文·贝尔主要聊了他的学校里的情形,这也是近两个月来让所有人最为好奇的事。在艾伦秀播出之后,“不务正业的天才”这个名号正式落到了埃文·贝尔的头上,也让所有人对他源源不断的活力而感到惊奇。

        紧接着,埃文·贝尔又接受了威廉·伍德的采访,谈到了即将开始海选的“美国偶像”。在评委的人选上,埃文·贝尔再次推荐了西蒙·考威尔,主持人方面则选择了此时还处于无名期的瑞安·西克雷斯特,这让媒体兴致勃勃,也开始挖掘“美国偶像”的周边新闻。

        然后埃文·贝尔就出现在了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在这里参加一场拼盘演唱会的演出。事实上,距离“胜过哈雷路亚”的发行已经三个月过去了,而此时埃文·贝尔才展开了宣传,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还好,这三个月之中,虽然埃文·贝尔没有直接进行宣传,但频频见诸报端的新闻,还是让“胜过哈雷路亚”卖出了惊人的好成绩。

        麦迪逊广场花园,作为纽约的标志之一,大家都喜欢简称它为“花园”,不过这座球馆可不是坐落在麦迪逊广场的,而是位于第三十三大街和第七大道之间。这是第四座以麦迪逊花园广场命名的球馆,最早的两个球馆都是建在麦迪逊广场的,不过之后第三个和第四个都已经迁移到了新的场地,但是“麦迪逊广场花园”这个名字留下的记忆实在太深刻,所以也作为一种纪念意义传承了下来。

        这座球馆,不仅是诸多球队的主场,也是纽约最具标志性的活动举办场地之一。九一一重创之后,第一场官方励志演唱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这一次,埃文·贝尔参加麦迪逊广场花园演出的消息一传出,媒体立刻热闹了起来,这也是格莱美颁奖典礼之后,其间经历了“冰河世纪”、“白夜追凶”的上映,十一设计的出现,“不务正业天才”名号的崛起,然后这是埃文·贝尔首次在公开场合进行演唱。

        格莱美颁奖典礼当晚直播的天籁依旧在耳边萦绕,自然没有人愿意错过这次机会。更何况,十一音乐博客上公布,“埃文·贝尔将和一位特别嘉宾奉上一次特别舞台,敬请期待”,这也将所有人的好奇心都带到了最高点。

        麦迪逊广场花园可以容纳两万名观众,由于这是一场拼盘演唱会,除了埃文·贝尔之外,还有生命之屋、林肯公园、简单计划等歌手参加,所以之前虽然一直没有公布埃文·贝尔会参加演出,但两万张门票还是立刻被一抢而光。

        在拼盘演唱会要举行的一周前,十一音乐博客和“娱乐周刊”同时宣布了这个消息,埃文·贝尔将参加这次拼盘演唱会的演出,顿时让门票身价倍增。原本一张一百九十九美元的门票,现在网络上已经炒到了四千美元,令人咋舌。

        原本,这只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拼盘演唱会而已,却因为埃文·贝尔的加入,而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撇开去年战绩不说,单说2002年,格莱美颁奖典礼的成功,还有随后发行的两张单曲“你好,冰冷世界”、“胜过哈雷路亚”,就已经让埃文·贝尔作为歌手达到了出道以来的一个崭新高峰。在去年出道的新人之中,原本还能和埃文·贝尔相抗衡的艾丽西亚·凯斯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之后掉队,再也无法跟上埃文·贝尔的步伐,只能看着埃文·贝尔一骑绝尘的背影。

        “你好,冰冷世界”仅仅一个三月份横扫一百三十万的出彩,在“胜过哈雷路亚”首月两百三十万销量的彪悍面前,也黯然失色。毫无疑问,如今的埃文·贝尔,在音乐方面,已经成功跻身一线行列,相信成为顶级歌手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歌手的胜利是延续了2001年的优势,而演员的出色则是比去年更高了一个台阶,“冰河世纪”埃文·贝尔活灵活现的配音,获赞无数,也让他取得了自己第一部票房过两亿的作品。“白夜追凶”虽然最终票房未能过亿,卡在了门槛边上,但这个票房成绩依旧让媒体、华纳兄弟都竖起了大拇指,更何况埃文·贝尔的表现被称赞“惊为天人”,打破年龄壁垒的成熟表演,让埃文·贝尔在学院派口中成了香馍馍。

        根据泰迪·贝尔手上的最新报价,埃文·贝尔主演电影的片酬已经上涨到了七百万,越过了五百万这个门槛,直接进入七百万级别。埃文·贝尔仅仅用三部电影就实现了这个跨越,说明电影公司本身对于他的前途也是看好的。

        歌手和演员在2002年上半年的双丰收,还只是一个开始,埃文·贝尔在建筑设计和心理学学术方面的才华让他身上的光环更加耀眼,如果还要加上时尚界对他的赞不绝口,那么2002年上半年最火热的艺人说是埃文·贝尔,也绝不为过。

        在这种情况下,埃文·贝尔露面的次数又屈指可数,往往大家在苦苦等待他的新闻之际,他又销声匿迹去忙其他事了,这也让观众更加渴望见到埃文·贝尔。所以,当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拼盘演唱会嘉宾名单上出现埃文·贝尔的名字时,观众们疯狂了,特别是埃文·贝尔还有“特别演出”,大家就完全失去理智了。

        一票难求。此话用来形容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拼盘演唱会,已经算是小儿科了,千金难求都难以形容出热烈的状况。在演唱会开始的一天之前,网络上出现了最可怕的报价,一万美元,这个价钱成功地拿下了一张演唱会门票,这让买家和卖家双方都兴奋得无法自已;而第二个一万美元报价出现时,却没有能够再次实现奇迹,因为没有人愿意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用金钱来衡量。

        埃文·贝尔和泰迪·贝尔离开王子街十一号时,身后就跟着四辆狗仔队的【创建和谐家园】,这让埃文·贝尔很不适应,虽然上个月在洛杉矶时就已经如此了。但狗仔队跟踪到了王子街十一号,埃文·贝尔还是觉得自己的领地受到了侵犯,因为这有可能影响到凯瑟琳·贝尔的生活,这让他的心情颇为不爽。可惜,这本就是名声所带来的副产品,无法拒绝,这让贝尔两兄弟都十分无奈。

        埃文·贝尔到达麦迪逊花园广场时,是早晨八点多,演唱会可是晚上八点才开始,可场外已经聚集了有七八百人的模样。泰迪·贝尔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直接让出租车车停在了体育馆的门口,导致所有歌迷如同蝗虫一般涌了上来,将黄色的出租车包围地严严实实。

        埃文·贝尔看到眼前这个夸张的局面,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事实也是如此,他最近都在低头忙自己的事,有怎么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如此快,他的人气已经飙升到“如日中天”的形势。

        看着激动地敲打着车窗的粉丝,埃文·贝尔皱着眉头说到,“泰迪,如此一来连门都打不开了。”外面密密麻麻的歌迷不断前涌,要不是两个侧面都有人包围,埃文·贝尔甚至觉得车子会被掀翻。

        泰迪·贝尔也是露出了苦笑,“坐出租车让我体会到了轮渡的感觉,实在难得。”

        这黄色的出租车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左右颠簸着,似乎随时都有颠覆的危险。

      第294章 永不独行

        在停车场里下车之后,贝尔两兄弟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刚才出租车司机见自己的车子有危险,不由怒了,一边按着喇叭,一边发动油门,一点一点地往前移动。前后花了十分钟,才把距离停车场不到一百码的距离完成。

        坐在车子里,往后望去,满满的人头疯狂地追着车尾,乍一看至少有四五百人,却给人一种千军万马的压迫感。好不容易从车子里下来了,居然有一种死里逃生的荒谬感觉,让贝尔两兄弟面面相觑。

        现在即使在停车场里了,外面的喧闹声还是清晰地传来,让埃文·贝尔切身感受到,如今粉丝们对他的疯狂着迷。

        “我们是不是应该买一辆车了?”泰迪·贝尔认真地考虑到,由于“流行偶像”在全世界都传播了开来,十一工作室仅仅在版权一块就可以有七亿九千万美元的收入,目前已经有部分款项到账,十一工作室的资金总算充裕了起来,“凯瑟琳也要有一辆车才行,不然天天出去都不方便。”

        目前十一设计的名头正在一点点传播开来,过去三个月,凯瑟琳·贝尔找到了三名学徒,接到了十三个全定制的订单,还有十个半定制的订单,她的生活也是充实而快活的。

        “还有,你不是一直想要一个自己的录音室嘛,也可以开始筹备了。”泰迪·贝尔接着补充到,“十一工作室也应该在纽约设一个办事处才行,剑桥镇的地下室可不算数的。”

        听着泰迪·贝尔细琐的想法,埃文·贝尔笑呵呵地听着,间或提一两个意见。对于埃文·贝尔来说,钱挣了就是要来花的,如果挣钱不是为了享受生活,那么挣钱本身也就失去意义了。所以,无论是买车还是录音室,还是公司办事处,埃文·贝尔都举手赞成,甚至提出不少自己的想法,比如,“我觉得我们应该在王子街十一号附近找一间办公室,就是不知道隔壁的十号允不允许出租。”

        泰迪·贝尔看了弟弟一眼,发觉弟弟居然不是在开玩笑,也认真地思考起这种可能性来。

        进入舞台之后,埃文·贝尔就投入了彩排之中,体育馆外的喧闹被高墙隔在了外面,要不是间或有工作人员出去之后,再进来汇报外面的盛况,埃文·贝尔几乎要以为这就是他一个人的舞台了。

        空旷的舞台放在体育馆正中央,四周的座位完全显露出来,体育馆空荡荡的,甚至可以听到回音作响。闭上眼睛,想象着观众一点点将座位填满的模样,脚底下舞台进入掌控之中,这种久违了的满足感让埃文·贝尔干劲十足。

        这几个月实在太忙了,忙到让埃文·贝尔甚至忘记了舞台上表现时的热血沸腾。接下来似乎应该放缓一些节奏,多花一些时间在表演之上。不是为了宣传专辑、单曲,只是单纯地享受舞台表演所带来的快乐,也享受着观众们因为舞台而幸福的模样。

        晚上七点不到,观众就开始陆续入场了,两万名观众将麦迪逊广场花园装点的热闹非凡,七月的暑气因为室内的空调而被隔离在了外面,但室内也因为观众们的热情而再次升温,干燥的空气彷佛一点就燃。这注定是一个狂欢的夜晚。

        今天的拼盘演唱会,歌手不多,加上埃文·贝尔前后也就五组歌手,但各个实力坚挺,简单计划的开场表演就掀起了狂潮,让所有观众深切体会到了七月夏日里的炙热。

        到林肯公园上场时,已经九点过半了,观众一下就明白了过来,林肯公园唱压轴,而尚未出场的埃文·贝尔自然是唱大轴了。

        过去一年,林肯公园以巡演的方式展开了首张专辑的宣传,除了受邀参加其他艺人的巡演之外,林肯公园也组织了自己的定期巡演“工程革命”,如今,林肯公园全美最优秀的现场表演金属核团团体之一的名号已经广泛地传播了开来。可以说,现在的林肯公园完全是光芒万丈,掀起一阵阵只属于林肯公园的摇滚热浪。

        现场的气氛,也因为林肯公园的表演而达到了今夜的最【创建和谐家园】!

        当林肯公园表演以“更进一步”结束之时,查斯特·贝宁顿离开了舞台。整片舞台刹那间陷入了黑暗之中,所有观众都意识到,埃文·贝尔要出场了。

        “埃文·贝尔!埃文·贝尔!埃文·贝尔!”的呼喊声有节奏地在黑暗之中铺陈开来。呼吸着空气之中几乎实质化的欢呼,那是一种让人都可以燃烧起来的热情,舞台的魅力,之于观众之于表演者都是如此,只要尽情享受其中,就可以感受到繁琐生活之中却缺乏的【创建和谐家园】。

        灯光再次亮起来时,赫然出现了两盏聚光灯,所有观众顿时有些糊涂了,定睛一看,才发现,一个正是埃文·贝尔,一个赫然是去而复返的查斯特·贝宁顿。难道,埃文·贝尔所提到的特别表演,就是和查斯特·贝宁顿一起的?两位现场表演【创建和谐家园】的合作,仅仅是在脑海之中想象一下,就血脉沸腾。

        清澈的键盘音在耳边响起,轻缓而奇幻的旋律,一下一下击打着节奏,宛若进入一个幻想世界。

        “我已崩溃,恐惧犹如潮水般涌进;寒风迎面,从我肌肤上急速掠过,寻找着一个能进入你内心的出口,冲破这场浩劫。”埃文·贝尔清澈的嗓音通过话筒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每个角落响起,声音之中淡淡的沙哑声让旋律变得十分有质感,在每位听众的肌肤表面反复摩挲,那种触感让鸡皮疙瘩不由自主就冒了出来。

        “走吧,放弃原有的家;走吧,离开这熟悉的一切,你不是孤单的(You.Are.Not.Alone)!”埃文·贝尔动人的嗓音将诗歌一般的歌词演绎了出来,那一句“走吧”,那一句“不是孤单的”,就将鸡皮疙瘩全部抚平,取而代之的是心湖的涟漪,一圈又一圈。

        电子键盘的旋律音在现场中显得有些空旷而空灵,反击的基调却带着莫名的伤感。此时,查斯特·贝宁顿拿起了话筒,他声音之中的沙哑更加明显,带着迷人的磁性,制作出一种直入心底的明亮感。

        “举起双臂,将他们伸向天空;把眼睛擦亮,犹如在黑夜闪亮的萤火虫。隐藏着,你们经历过地狱般痛苦的这个事实,安静下来。走吧,放弃原有的家;走吧,离开这熟悉的一切,你不是孤单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9 07: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