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艺术家》-第6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所以,说到击剑,埃文·贝尔也就是会一些基本步法,有一个帅气的花架子,说到实力还真是往后站的。这个学期虽然说不上空闲,但也比之前几个学期多了一份清闲,偶尔去俱乐部一下也是不错的消遣。

        十月份就在繁忙之中揭了过去,十一月一日,泰迪·贝尔正式达到了可以喝酒的年龄,不过伊登·哈德逊也还差九天就二十一岁了,所以大家约定到十日那天再一起狂欢,到酒吧里喝得酩酊大醉。至于悲催的埃文·贝尔,他还有两年时间才能光明正大地在酒吧喝酒。

        波士顿的十一月份冬天早早就来临了,宿舍的暖气已经打开,即使如此,依旧让人冷得直跺脚。许久没有专心致志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这一个月以来,各个科目的进展也是显著的。

        最开心的,莫过于穆勒·兰斯了,埃文·贝尔注意力的回归,直接的结果就是论文的完成进度加快了好几倍。目前,心理系的毕业论文已经接近了完稿阶段,至多再一周时间,就可以开始动手检查格式、错别字等收尾工作了。

        从图书馆里走出来,埃文·贝尔和伊登·哈德逊互相告别,今天是轮到伊登·哈德逊当埃文·贝尔的德语家教,泰迪·贝尔本来也要来的,结果因为系里临时有事无法到场,所以两个人也将学习的地点从校外的咖啡屋转移到了图书馆。家教结束之后,伊登·哈德逊要去系里见教授,埃文·贝尔则打算去击剑俱乐部热热身。

        抬头看看已经变成灰蓝色的天空,埃文·贝尔长长舒了一口气,估计今年的初雪要提早来了,看这天气,也许就在这几天了。走在前往俱乐部的路上,不少学校见到埃文·贝尔都会露出一个微笑友好地点头打打招呼,如今埃文·贝尔的认知度上来了,在学校里虽然没有碰到什么疯狂粉丝,但点头之交倒是多了不少。

        距离击剑馆还有不到一百码时,就可以看到门口聚集的两三个女生,作为从古希腊时期就发展出来的运动,击剑如今是许多贵族和上流社会的流行运动,这里总是不缺乏王子、贵族的身影,当然帅哥更是随处可见。所以,虽然哈佛大学花痴不多,但偶尔还是可以看到门口热闹的景象,也不排除是游客们在这里驻足。

        那三个女生回头一看,就发现了正在往这里前进的埃文·贝尔,顿时骚动了起来,“上帝,那是他,他真的让我窒息。”如此惊呼的声音由远及近,伴随着埃文·贝尔的靠近越发兴奋起来。只是不知道是歌迷还是游客。

        埃文·贝尔朝女生们露出了一抹微笑,所谓杀人微笑就是此时的效果,因为其中一个女生居然差点就昏厥过去了,直接往后仰倒,跌坐在地。这也是埃文·贝尔第一次看到如此直接的表现,好笑之余还有一些窘迫,他真算是一笑倾城吗?这个想法让埃文·贝尔不由觉得荒谬搞笑。

        迈开步伐走进击剑馆,迎面就有一个人从里面退了出来,大门一打开,击剑馆内部的热气迎面扑来,随后门就被关上,热气再次被决断。眼前那个人走了出来,站在原地顿了顿,就往外走来。

        埃文·贝尔往侧边让了让,示意让来人先走,不过眼前那人的脚步却在埃文·贝尔的身边停了下来,紧接着就有一个惊喜的声音冒了出来,“上帝,贝尔,终于找到你了。”

        通道里的光线并不是很明亮,再加上今天天气又有些阴,埃文·贝尔愣了愣,仔细打量了一番才认了出来,“玛耶兹?”埃文·贝尔和杰森·玛耶兹开心地拥抱了一下,距离上次慈善表演也才不过一个多月而已,杰森·玛耶兹居然又再次来了波士顿。

        “怎么,刚刚学习完?我去图书馆找你,没有看到你啊。”杰森·玛耶兹今天来找埃文·贝尔,可是一路折腾,先是去了十一音乐工作室,而后去了图书馆,最后来击剑馆,要不是碰巧遇上了埃文·贝尔,估计他今天就要无功而返了。

        “哈佛图书馆那么多,而且那么大,你遇不到我,正常。”埃文·贝尔今天没有去威德纳图书馆,而是在法学院图书馆,不仅是跟随伊登·哈德逊学习德语,同时也在为心理学系的毕业论文咨询法律方面的问题。

        既然遇到了杰森·玛耶兹,看来今天击剑消遣生活是要推迟了,埃文·贝尔转身就和杰森·玛耶兹一起往外走去。门口的三个女生已经又站了起来,刚才那个疑似昏倒的女生依旧浑身颤抖地看着埃文·贝尔,显然是激动得无法自已。

        埃文·贝尔和杰森·玛耶兹一路往外走,看方向是去食堂了,这个时间点就算走到校外的咖啡馆去,估计也是满座的,还不如食堂方便一些。

        “你最近在学德语?”杰森·玛耶兹看到了埃文·贝尔怀里的中级德语,不由好奇地问到。

        “怎么,你也会说德语?”埃文·贝尔将书朝杰森·玛耶兹展示了一下,询问到。结果杰森·玛耶兹摇了摇头,只是指了指书封面上“德语”这个单词,笑着说“我就认识这个”,埃文·贝尔也笑了起来,解释了起来,“最近写论文需要看一些原文书,觉得总是看英文译本不够专业,所以就翻出来学学。”

        在空旷的食堂随意坐下来,此时距离晚餐时间还早,所以整个食堂空荡荡的,此时“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虽然红遍全世界,但电影尚未上映,所以哈佛大学的食堂和霍格华兹学院很像的事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今天找我有事吗?”将厚重的书放在了桌面上,除了德语书之外,还有法律相关书籍,重量不小,埃文·贝尔抬头随意地问到。他和杰森·玛耶兹算是不错的朋友,但两个人的联系的确算不上多,今天杰森·玛耶兹会找上门,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难道是又想出专辑了?”有埃文·贝尔这一调侃,原本略显严肃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

        杰森·玛耶兹也不由呵呵地笑了起来,“今天找你的确是有点事。”不过他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太多尴尬,不同于上次有求于埃文·贝尔,今天杰森·玛耶兹反而是有些羞涩的模样,让埃文·贝尔不由好奇事情的缘由,“贝尔,作为一名独立音乐人,你觉得我如何?”

        听到问题,埃文·贝尔几乎没有太多的犹豫,就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你很出色。”话语虽然短,但却很坚定。上一辈子埃文·贝尔仅仅通过音乐就对杰森·玛耶兹很欣赏了,何况这一次,埃文·贝尔不仅有和杰森·玛耶兹合奏的经历,也亲眼体验了这位音乐男巫出色的现场。

        杰森·玛耶兹对于埃文·贝尔的回答显然很开心,这个回答没有夹杂奉承的虚伪和应付,他听得出来语气的真诚,“那么,如果我希望加入你的十一音乐工作室,不知道你是否会欢迎呢?”

        杰森·玛耶兹的“请求”,让埃文·贝尔愣了愣,就听见杰森·玛耶兹接着说到,“呵呵,十一音乐工作室可是独立音乐人的代表,而且你的音乐质量让我佩服不已。更何况,十一音乐工作室俨然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抱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的向往之地。所以,如果能够成为你工作室旗下的一员,我想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第209章 选秀鼻祖

        听到杰森·玛耶兹之后的话,埃文·贝尔顿时恍然大悟起来,不由露出了笑容。在不知不觉中,“埃文·贝尔”这个名字不仅成为了美国独立音乐人的代表人物,他的首张专辑也证明了他音乐的高质量,更重要的是,“十一音乐工作室”伴随着英国“流行偶像”的热播,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选秀鼻祖,也成为了杰森·玛耶兹口中那个“全世界抱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的向往之地”。

        理解了杰森·玛耶兹话里的意思,将最近发生的事串联起来,也就不难理解杰森·玛耶兹今天前来的目的了:自荐,这就是杰森·玛耶兹今天拜访埃文·贝尔的想法。

        “流行偶像”在八月底开始展开海选,虽然期间还遭遇了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英国也进入了【创建和谐家园】期,但这并不影响这场全民狂欢选秀的如火如荼。

        “闹剧”,这是海选开始之初,欧美主流媒体对“流行偶像”的定义,就算是埃文·贝尔钦点的评委西蒙·考威尔,也对选秀没有足够的自信。毕竟这可是开创时代的第一步,除了埃文·贝尔,没有人抱有绝对的自信。但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海选还是按照计划拉开了帷幕。“流行偶像”就在媒体等着看笑话的嘲笑、哄笑之中,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海选开始之后,在英伦三岛吸引了超过十万名的报名者,如此宏大的气势倒是让媒体们有些意外。此时,已经有小部分媒体开始怀疑之前的判断:难道如此选秀方式真的可行?

        不过,即使报名人数过了十万,但从普通人之中筛选出一位“明星”,听起来依旧是一个笑话,毕竟在现有的造星体系中,就连埃文·贝尔、林肯公园这样取得成功的独立音乐人都凤毛麟角,何况是从没有经过任何训练,没有任何包装打造的普通人。

        随着海选的结束,“流行偶像”在一片嘲讽之中迎来了节目的正式播放。不少媒体都承认,即使这场闹剧最终无法选出一位明星歌手,但至少是一场合格的“秀”。毕竟,做节目者,娱乐大众娱乐自己争取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而“流行偶像”在海选期间造成的巨大影响力,无疑证明了,所谓选秀,的确是拥有让全民疯狂的效应。

        “你,就是明日之星。”

        这让无数抱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也拥有了登上舞台展示才华的机会,这也让无数渴望展现自己的普通人拥有了出现在电视机面前的机会,于是,这就成为了全民狂欢的舞台。

        十月初,“流行偶像”海选已经完全结束,选出了最后的十强选手。十强选手在接受训练改造的同时,英国独立电视台也正式开始了海选部分的播放。

        “流行偶像”历史性地播出第一期时,居然吸引了超过六百万观众,这让这档备受争议的真人秀节目瞬间就成为了英国娱乐节目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员,踏着一个个历史记录大步向前迈进。

        如此表现,跌破了所有“砖家们”的眼镜,难道,这个所谓选秀,真的要改变历史了?

        “选出你心目中的‘流行偶像’。”这个噱头让越来越多观众投入其中,观众们对进入半决赛圈的五十名选手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自己的邻居,每一场比赛选手的发挥成为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

        观众的热情,让媒体也不得不调转了风向。“流行偶像”成为一出全民的真人秀,已经毋庸置疑。而此时此刻,媒体也发现,进入半决赛选手中的确有几位拥有巨星潜质。也许,打造出一位明星,不再是纸上谈兵那么遥远空虚了。

        节目投入播放之后,观众的热情越来越高,每周六不到六点,每个家庭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打开电视,坐在电视机面前期待“流行偶像”的直播,为自己喜欢的选手加油助威。即使他们和选手素不相识,即使仅仅只是一个电视节目而已,但所有人都乐于讨论他们、关心他们,让这些选手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果有人说“这是什么节目”,绝对会被旁人鄙视,甚至有人会说“你真可怜,连最流行的电视节目都不看”,一副你就是山顶洞人、与世隔绝的模样。当然,这些忠实观众们也不会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好好地为“可怜的无知者”上课教育一番。

        当十月份最后一个星期六,十强选手首次登上决赛舞台进行表演时,有超过一千万名观众收看了当晚的直播。而当天晚上选手去留的决定权也历史性地首次交给了观众,最后有超过三百万的观众参与了投票,得到投票数最少的那名选手被淘汰了。

        这一系列的数字,无不在表明,“流行偶像”创造了历史,也证明了平民选秀所带来的巨大效应。几乎在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对所谓的选秀节目投以了关注。

        整个欧洲大陆、北美大陆暂且不论,包括非洲、澳洲、亚洲的主流电视台居然也都纷纷向英国独立电视台购买了转播权,单单是转播权的收入,就让独立电视台将成本全部收回之余,还大挣了一笔,这也成为独立电视台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最明智的买卖。

        选秀,这个全新的名字进入大众视野,平民也可以成为明星!也许,昨天他还是你每天途径超市里的收银员,但今天他就站在全英国瞩目的舞台上放声高歌,视线自己的梦想。这个噱头,几乎让所有怀抱梦想的人疯狂。原本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居然触手可及。

        其实大家都知道,十万人,但冠军只有一个。但人总是有这种心理,自己也许就是那个幸运儿,或者自己就有那个实力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至少,比起虚无缥缈的【创建和谐家园】来说,“流行偶像”的机会反而脚踏实地一些,毕竟这不是依靠概率来计算的,而是依靠自己的实力、自己的魅力、甚至是自己的人脉取得的胜利!

        “流行偶像”从十月最后一周以来,在各大报刊杂志上都成为了议论的焦点。“闹剧”如此的判定,早就被媒体们抛到了九霄云外,所有的歌颂之词纷纷送上,只差没有将“流行偶像”捧为现今乐坛缺少天才的救世主了。

        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比利时,挪威,法国等近十个国家,都联系了英国独立电视台,希望能够买下节目制作的版权。简而言之,就是他们希望制作属于自己的偶像选秀节目,比如“印度偶像”,就很符合印度现在急切的心理。

        可惜,“流行偶像”的版权不在英国独立电视台手里,顺藤摸瓜,大家轻而易举就找到了弗里曼特尔媒体那里,开始商谈购买节目制作版权的协议。这对于弗里曼特尔媒体来说,完全就是坐地起价,他们只需要对每个国家的情况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这个情况标价就可以了。

        就在上周三,英国最大的星期日周报“世界新闻报”就爆出,“流行偶像”的真正策划者,不是弗里曼特尔媒体,而是近来在美国风生水起的埃文·贝尔。随后,这条新闻得到了弗里曼特尔媒体的证实,毕竟埃文·贝尔本来就拥有节目的版权,这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瞬间,九月份之后就销声匿迹的埃文·贝尔,再次成为了各大媒体瞩目的焦点:选秀鼻祖埃文·贝尔,这是媒体送给埃文·贝尔最新的称号。

        “世界新闻报”称,埃文·贝尔策划了“流行偶像”,视线了全世界所有怀抱音乐梦想普通人的心愿,他就是一个梦想缔造者和实现者。

        再结合埃文·贝尔之前在奥普拉脱口秀上的言论,独立音乐人道路上的坚持,十一音乐工作室和音乐博客的创建,无不彰显着埃文·贝尔在自己音乐道路上的坚持。再加上最近依旧停留在公告牌专辑排行榜前五名位置里的“一”,证明了埃文·贝尔惊艳的才华。

        所以,就有了杰森·玛耶兹刚才的那句“全世界抱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的向往之地”出现,成为了十一音乐工作室最新的修饰语。

        值得一提的是,华纳唱片于九月底将“一”这张专辑在英国也正式发行了,截止到杰森·玛耶兹和埃文·贝尔谈话的时候,已经取得了八十万的销量,目前在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UK.Charts)的英国专辑排行榜上拿下了两周的冠军;而单曲“今晚今晚”销量已经突破百万,来到了一百二十万张,也在英国单曲排行榜上停留了两周,声势惊人。

        其实最近发生的事,埃文·贝尔都是知道的,弗里曼特尔媒体在接受采访之前就有只会过埃文·贝尔,而“世界新闻报”的新闻出来之后,威廉·伍德第一时间就给泰迪·贝尔去了电话。

        埃文·贝尔当然知道“流行偶像”出来之后,在全世界引发了一系列的风暴,只是他忽略了,他在独立音乐人道路上一路走来的成绩,如今已经受到了无数瞩目,再加上选秀鼻祖的名头,事情也就制造出了更加夸张的效果。

        “难怪,难怪最近希望我接受采访的媒体络绎不绝。”埃文·贝尔不由笑了起来,其实记者们都说了是关于“流行偶像”的采访,但埃文·贝尔最近学习生活实在是太过忙碌,对新闻的更新缓慢了不少,也没有反应过来,“流行偶像”已经制造出比前世汹涌了好几倍的影响力。

      第210章 谋生之道

        媒体采访邀约络绎不绝,但出道还未满一年的埃文·贝尔,就是如此大牌,硬是将所有邀约都拒绝了。这让媒体记者们对于这位个性少年的脾性又有了一些更为直接的体验。

        当然,这次事件能够采访埃文·贝尔是锦上添花,没有采访到也无伤大雅,毕竟有英国独立电视台、有“流行偶像”正在播出、还有不吝啬大力宣传的弗里曼特尔媒体,这足够让媒体热闹非常了。更何况,目前没有任何记者采访到埃文·贝尔,这也是公平的。包括和埃文·贝尔团队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威廉·伍德也铩羽而归,这无疑缓解了媒体的竞争。

        众所周知,记者,就是依靠新闻吃饭的,没有新闻,准确来说,是没有具备爆点的新闻,对于记者来说就是灾难,而对于娱乐记者来说,更是意味着丧失求生手段。

        这一次埃文·贝尔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也算是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所有记者都是同样待遇。但事实上,他的拒绝还是惹怒了不少记者,毕竟一个新人就如此大牌,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一直以来,记者就被成为“无冕之王”,虽然现在随着新闻业的发展,包括博客的兴起让普通人也拥有了成为记者的资格,导致记者“无冕之王”的头衔已经有名无实。但事实上,娱乐记者和艺人之间共生共死的依赖关系,还是让记者可以挺直腰板。

        埃文·贝尔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记者底线,有记者看他不顺眼,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比如“首映”记者艾略特·卡特就是其中一员,再比如肖恩·霍尔也是其中一员。

        肖恩·霍尔,今年三十五岁,在“世界新闻报”已经拥有了超过十年记者经历,可谓是记者中的中坚力量了。这一次,“世界新闻报”爆料“流行偶像”真正策划者是埃文·贝尔的消息,就是肖恩·霍尔撰写的新闻!

        “世界新闻报”,是媒体大亨基思·鲁珀特·默多克收购的第一份报纸,也是其媒体王国的一个开端。这份报纸隶属于全英国销量最高的报刊“太阳报”,星期日版的“太阳报”就叫做“世界新闻报”,其日发行量在三百万份左右,可以说是全英国大街小巷最广为人知的小报。当然,“世界新闻报”长达一百六十年的历史,在报业的历史上也是堪称悠久级别的。

        肖恩·霍尔在“世界新闻报”已经待了十余年,在记者的岗位上,堪称是如鱼得水。其实这些年职业生涯中,他有过两次机会可以做到副主编的位置上,但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才能是在跑新闻上,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指挥。所以,肖恩·霍尔拒绝了办公室“享清福”的职位,依旧在一线上跑新闻。如此一来,无论是经验还是能力,肖恩·霍尔都算是“世界新闻报”里顶尖的人物,他和现任副主编安迪·库尔森关系也十分融洽。

        肖恩·霍尔不是某领域的专项记者,包括娱乐、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略有涉足,这也是他在“世界新闻报”老资历的一个小侧面了。这一次挖掘出埃文·贝尔和“流行偶像”的新闻,说来还真有些机缘巧合。不过,事情爆料出来了,却没有后续,这可是让报纸十分为难。

        此时,肖恩·霍尔就坐在他的办公桌面前,看着空白的电脑屏幕发呆,当然发呆只是外貌的状态,其实他的大脑正在快速运转着。

        埃文·贝尔之名,肖恩·霍尔自然是听说过的,不过之前只是从“Q杂志”的介绍上,更多还是因为奥普拉脱口秀,对这位新出道的歌手有那么一些印象罢了。这次在挖掘风靡英伦三岛的选秀节目“流行偶像”时,意外发现了埃文·贝尔的名字居然出现在制作人名单之中。旁敲侧击之后,轻易就发现了这个让上期“世界新闻报”狂销两百六十万份的好消息。

        作为记者老资格,肖恩·霍尔很清楚,一个有价值的消息,不在于它能够爆发出一次能量,而在于它的后续报道依旧有价值。在他看来,以“流行偶像”如今延伸的态势,未来肯定是会继续高走的。所以,埃文·贝尔身上势必还可以挖掘出更多让报纸销量上涨的新闻点。但此时,这位新人居然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这让肖恩·霍尔顿感棘手。

        就个人而言,肖恩·霍尔已经多年没有碰到如此有个性的新人了,似乎这个叫埃文·贝尔的年轻人根本不在乎是否得罪媒体,这让肖恩·霍尔感觉很有趣。要说生气郁闷,倒还好,虽然有些看不顺眼,毕竟他也是记者中的老人了,不过总体来说,肖恩·霍尔只是觉得这个年轻人有趣罢了。

        同样的“有趣”,身为记者的肖恩·霍尔也会对埃文·贝尔下这个评语的。原因很简单,如此有个性的人,才容易和媒体碰撞出火花,才会有爆点出现,这对于报纸的销量无疑就是催化剂,他自然再喜欢不过了。

        不过,现在埃文·贝尔既然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肖恩·霍尔倒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办法还不止一个,还可以顺便教训一下这位年轻人,告诉他什么叫做“社会现实”,想必这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点燃一只香烟,肖恩·霍尔坐在位置上吞云吐雾,仔细构思着关于埃文·贝尔的这篇稿子应该如何写,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目前,媒体对于埃文·贝尔有褒有贬,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褒大于贬的。肖恩·霍尔查阅了一下过去几个月关于埃文·贝尔的新闻,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包括这一次“流行偶像”自己的爆料,都是赞扬大于贬损的。这也显然是人气正当红的一种标志。

        肖恩·霍尔知道,要引爆焦点,爆料负面新闻是最直接的,不过目前埃文·贝尔销声匿迹,这个办法自然是不管用的;另外,和媒体主流声音唱反调,也是一个办法,目前美国著名的电影杂志“首映”似乎就在执行这种方法,不过目前效果不是很显著。

        想到这里,肖恩·霍尔忽的就有主意了,将指尖的烟头放在嘴里狠狠地吸了一口,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娱乐新闻中,最挣钱的往往是绯闻、打架、吸毒、反目等负面新闻,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看到电影电视剧里的冲突在现实中发生,既然目前埃文·贝尔消失了,他完全可以对现有的消息进行别样解读,制造矛盾冲突,那么爆发就出现了。

        非恶意,并不是讨厌埃文·贝尔,纯粹是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本能,肖恩·霍尔对此的解释是,“谋生之道”。

        第二天,“世界新闻报”刊登了一篇“流行偶像”幕后策划者是埃文·贝尔的后续评论,作者赫然就是肖恩·霍尔。

        在这篇报道中,与前两天“世界新闻报”赞扬的基调完全相反,将埃文·贝尔成为了一个阴谋论者。

        “一个利用‘流行偶像’狂扫版权费的人,一个成立了工作室手握参赛选手优先签约权的人,却在节目上自称为‘独立音乐人’的人。如果一个腰缠五百万英镑,手握十个歌手合约的人可以称之为‘一贫如洗’,那么这个社会就已经乱了。”

        肖恩·霍尔的这篇报道将焦点放在了埃文·贝尔的身份之上,几个月之前,埃文·贝尔在奥普拉脱口秀上独立音乐人道路上艰苦奋斗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同时他也以独立音乐人的身份横空出世。而现在,埃文·贝尔摇身一变成为了“流行偶像”的幕后策划者,原本贫穷艰难的形象一夜之间发生了完全的转变,这与之前的“艰苦奋斗”完全走向不同的极端。

        所以,肖恩·霍尔称埃文·贝尔为“可耻的投机者”,利用独立音乐人大打苦情牌,然后再利用怀抱音乐梦想的年轻人策划了“流行偶像”,依靠这个途径来圈钱。

        这个评论出来之后,英伦三岛和美国一片哗然。

        这个话题绝对是可大可小的,往小里说也就是歌手自己开创事业的事,在娱乐圈里再常见不过了;往大里说却是埃文·贝尔以谎言欺骗大众感情,那么奥普拉脱口秀上所说的独立音乐人成名之路完全就是一个笑话了。更重要的是,这牵扯到了“流行偶像”的问题,这个节目一向是打着实现平民音乐梦想的旗号在运营的,这个话题对于“流行偶像”可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甚至比对埃文·贝尔本人的影响还要严重。

        此番言论一面世,“世界新闻报”瞬间就成为了瞩目的焦点。

        一夜之间,肖恩·霍尔的这篇评论在网络上的转载量就高达六百多,也就是说在世界范围内有六百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而点击量可是惊人地突破了五百万,彰显威力。

        不过还没有等媒体的舆论完全热闹起来,弗里曼特尔媒体和英国独立电视台就站出来说话了——这关系到了“流行偶像”的名声,坐以待毙可就是真的等死了。

      第211章 网络热议

        在弗里曼特尔媒体和英国独立电视台做出反应之前,网络上的骂战就已经开始了。

        支持肖恩·霍尔的网友认为,不管埃文·贝尔之前是如何奋斗过来的,他现在依靠“流行偶像”挣钱就已经丢弃了当初的梦想,没有了自己的气节和坚持,这是可耻的行为。至于埃文·贝尔利用广大青少年的梦想制作节目,博取关注,更是哗众取宠的行为。有过激的网友甚至认为,“流行偶像”这档节目就应该废除。

        同样,反对肖恩·霍尔的网友认为,他的观点完全就是牵强附会。难道独立音乐人就不能挣钱了?难道独立音乐人就应该自己在家玩音乐,然后最后饿死在家里,只有一只垂死的老猫在身边陪伴?难道独立音乐人通过自己的智慧挣钱就是可耻的?

        这批持反对意见的网友,也对埃文·贝尔表示出了强力的支持。他们认为埃文·贝尔才是真正独立音乐人的典范,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在了舞台上,将自己的音乐唱给所有人听;他成功之后,却没有忘记那些和他一样经历过挣扎苦痛的年轻人,所以创造出了“流行偶像”,提供给大家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

        这些网友认为,埃文·贝尔堪称“伟大”,而通过“流行偶像”挣到的钱更是他劳动所得,再合理不过了。如果换做一家大公司,只怕根本不会想到这样一个选秀节目,根本不会顾忌独立音乐人们的挣扎。

        在支持和反对两股声音的中间,还有一批冷静的中立网友。

        占据大部分的中立网友,倒是对这件事进行了客观分析,他们认为,按照肖恩·霍尔的话来说,这篇评论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肖恩·霍尔就是自相矛盾的家伙。因为现在就是一个物质社会,所有东西都必然需要用金钱来衡量。

        独立音乐人坚持梦想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没有物质基础,所谓梦想终究抵不过生理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独立音乐人无法坚持下去的根本原因,因为年少轻狂的倔强在现实面前,很难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

        梦想,它的精神是无价的,但它的实现途径必然是有价的。比如说“流行偶像”这个平台,比如说十一音乐博客这个渠道,再比如说独立唱片公司。所以,如果按照肖恩·霍尔的言论,世界上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包括梦想,包括爱情,包括个人情感。

        这批中立的网友认为,肖恩·霍尔完全就是在曲解事实。埃文·贝尔独立音乐人的道路无可厚非;他通过“流行偶像”的方案带给了无数普通青少年音乐梦想的实现平台,这也是事实;他顺便通过这个渠道挣钱,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就算是十一工作室为冠军选手出专辑了,也势必是需要回报的。等价交换,这个道理谁都懂。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5: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