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艺术家》-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就是媒体。

        对于“死亡幻觉”用脚趾头想都可以预见,最先兴起的必然是骂声,想想顾洛北当初在圣丹斯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时的情况:他这位男主角都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电影在讲什么。可想而知,其他观众,还有媒体们会如何了。

        “首映”在第一时间就发布影评,“白开水的剧情,糟糕的演技,乱成一团。”这一句话影评来自“倒贝尔派”的先驱记者,艾略特·卡特。

        前有“狙击电话亭”开机仪式的侮辱,后有“白夜追凶”拍摄时期在阿拉斯加的嘲笑,艾略特·卡特对于顾洛北是真心不喜欢,用词准确一点,应该是厌恶。这一次,终于到了艾略特·卡特的领域,“死亡幻觉”的上映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表达对顾洛北的“意见”了。

        当然,艾略特·卡特不可能代表“首映”整个杂志的声音,毕竟“首映”是一本颇有权威性的杂志,他们的每一条官方评论都要有依据才行,否则就乱套了。不过,艾略特·卡特以他个人名义发表评论的话,就没有任何问题了:毕竟美国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不是吗?

        除此之外,艾略特·卡特还发表了一篇关于“死亡幻觉”的长篇影评,虽然他不是专业影评人,但作为资深记者,他的评论也算是有分量的。

        在长评之中,艾略特·卡特延伸了一句话评论中的语句,对“死亡幻觉”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批评。从拍摄手法、剪辑、布局,再延伸到核心思想、升华立意,从头批判到脚,将电影批评的一无是处。

        虽然艾略特·卡特带有个人感【创建和谐家园】彩,但他也是要吃饭的、要工作的,不可能颠倒黑白,在那里胡扯。所以,艾略特·卡特是经过了仔细的钻研,才开始动笔的,倒也不是在那里空口说白话,而且多年的记者直觉,这一篇长评下来,的确是头头是道、分析详尽,居然得到了不少观众的支持。

        万事本就是如此,一体两面,有正面就必然有负面。艾略特·卡特虽然是“倒贝尔派”,但他的长评分析有理,却的确是说到了许多观众的心坎里。

        不知道艾略特·卡特的评论究竟有多大影响,总之结果就是,连带着“首映”对“死亡幻觉”的评论也是偏负面的,准确地形容,是贬大于褒,总体评分仅仅是五点五分,满分十分中刚刚过半,甚至没有及格。

        但事实证明,艾略特·卡特和顾洛北应该命中八字犯冲。一部再普通不过的Cult影片,大多时候都是有褒有贬,十分正常的,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角度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但这一次,各家媒体对于“死亡幻觉”似乎都很看好,赞扬的评论占据了绝大多数。

        一向对独立电影关注度偏低的“电影评论”,这一次居然在第一时间就对“死亡幻觉”进行评论了,这显然是一个不太常见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电影评论”居然将“死亡幻觉”放在了推荐栏里,向读者力荐,这就更加不寻常了。

        “这是一部诗意的电影。当然不是指史诗般的宏伟,而是指悲剧底子上的那一抹亮色,让人陶醉的意境。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冥冥中被卷入另一个世界,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在一个让人心碎的‘疯狂世界(Mad.World)’里体验着存在的意义和蔼的温暖。最后,一切回到从前,彷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是,故事的结尾并非‘什么都没有发生’,这个十六岁的少年看到了太多的疯狂和黑暗,终究是离开了这个疯狂的世界(Mad.World)。当我们看到生活依旧如旧,继续前行时,心灵的震撼却不会随着电影的落幕而结束。

        对于一个导演的处女作来说,‘死亡幻觉’已经不是简单的出色了,简直就是让人惊艳的!理查德·凯利在有限的预算之下,用几个演员,就把一个故事讲完整:可能已经不能用完整来形容,应该说讲得太精彩了。

        东尼·达克的扮演者埃文·贝尔,闪耀了整个大屏幕。他所具有的那种怀疑精神,黑暗的内心以及一点点的神经质,还有些许的暴力倾向,甚至包括和女友在一起时的敏感内向,就像是一本精彩的著作,简直让人着迷。埃文·贝尔的身上,既有小男孩的无知好奇,又有青春期男生的阴郁和低沉,还有肩负上他这个年纪所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闪耀了整部电影,也点亮了这个夏天。

        电影结尾的一句‘疯狂的世界(Mad.World)’,在埃文·贝尔略带沙哑的嗓音之中,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浅浅低吟,那种忧伤,深入骨髓。那一句‘疯狂的世界’,东尼不可抗拒的命运,还有从头至尾的孤独,让我们泪流满面。

        ‘死亡幻觉’有太多太多的惊艳之处,也有太多太多的个性之处,决定了它是一部风格化的Cult电影,不可能被大多数观众所喜爱,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经典。”

        这篇来自“电影评论”的影评,是由在圣丹斯电影节上为顾洛北而惊艳的克里斯·范朋克执笔的,上一次他并没有撰写相关影评,只是单独写了一篇关于顾洛北的影评。但这一次,克里斯·范朋克却执笔写了电影的评论,显然代表了杂志的官方立场,并给予了满分十分的八点五分推荐,足见这本顶级电影杂志对这部电影的推崇了。

        而威廉·伍德所在的“娱乐周刊”也再次专门撰写了电影评论,不同于威廉·伍德之前把焦点集中在顾洛北身上,“娱乐周刊”这次对电影本身的风格大加赞赏。

        “‘死亡幻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八十年代,同时也是对八十年代电影和音乐的一次回顾,影片的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致命的魅力。

        理查德·凯利通过本片表达了对八十年代电影的致敬。首先是赞米基斯的‘回到未来2’,本篇借了一点平行宇宙的概念;其次是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月下单车那一段的回忆;再次是詹姆斯·卡梅隆的‘深渊’,借了一点点水蛇的特效造型。

        最经典的莫过于东尼和格雷琴去看夜场电影,是萨姆·雷米的‘人玩鬼’。偌大的电影院里,只有两个年轻人,格雷琴靠着椅背睡着了。银幕上黎明降临,旭日初升,悲凉的咏叹调在低吟,太阳幻化为中标,画面扭曲,光芒万丈,竟是开了一道时空之门,这一场景就能让人目瞪口呆,只觉得眼前所见是一出为冥冥宇宙上演的希腊杯具。

        而东尼走出电影院时,门口的霓虹灯牌上是‘【创建和谐家园】的最后诱惑’,‘死亡幻觉’和这部电影不仅在结构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东尼简直就是八十年代的再生耶稣。另外,弗兰克这只兔子显然是受到‘闪灵’的启发。

        八十年代的致命魅力,还体现在那一曲‘疯狂的世界’,悠扬的旋律响起,埃文·贝尔清澈略带沙哑的声音,忧伤而宁静。我们这个世界,的确是疯狂的,却也是孤独的。

        故事,技术,主题,演员,‘死亡幻觉’堪称完美!”

        “娱乐周刊”的这篇影评,显然也是对“死亡幻觉”倍加推崇。

        除此之外,“好莱坞报道”称,“奥逊·威尔斯拍‘公民凯恩’的时候二十五岁,理查德·凯利拍‘死亡幻觉’的时候也是二十五岁,天才的出现!”

        “综艺”的评论则在顾洛北身上,“埃文·贝尔,在音乐之后,再次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他的光芒照亮了‘东尼·达克(双关语,既指电影又指主角)’。”

        “名利场”的评论相对沉稳一些,“圣丹斯电影节的赞誉,名副其实。”

        除此之外,“芝加哥读者”、“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滚石”、“【创建和谐家园】”等杂志全部都撰文表达了对“死亡幻觉”的赞扬。

        从媒体对“死亡幻觉”的评论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此时已经和历史的轨迹不同了,因为顾洛北的关系,“死亡幻觉”受到了超出上一辈子数倍的关注,特别是纽约媒体的狂轰滥炸,让这部电影的关注度远远超出预期。

        唯一和上辈子契合的就是对电影的评论了,有褒有贬,但依旧是赞扬声音占据了上风,以“首映”为首的批评声音实在是为数不多;当然还有对顾洛北的欣赏,称之为“天才”的声音的确可以算是此起彼伏了。

      第179章 票房惊喜

        “死亡幻觉”公映之后,前后有三十家媒体发布了影评,其中三分之二都对这部电影赞赏有加。更有十二家媒体给出了高达八点五的评分,五星推荐的媒体数量则是十六家。由此可见,“死亡幻觉”的口碑如同圣丹斯电影节一般,受到了专业影评人们的喜爱。

        在观众评分之中,烂番茄网站的新鲜度达到了65%,可见也是称赞声占据上风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IMDB的评分系统中,超过五万名观众投票之后,评分一时居然达到了八点一分,勇猛地闯进了TOP250,位列两百二十七名。

        与电影在媒体、专业影评人、观众之中的好评不同,就算“死亡幻觉”的口碑通天了,这部电影在票房上也注定难有作为,这就是Cult电影特性做决定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就算口碑再好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所以,虽然公映时间选择在了北美票房兵家必争之地——暑期档,但“死亡幻觉”对同期的竞争者没有丝毫的关心,而其他电影对于“死亡幻觉”也没有给予任何关注。就算最近有“尖峰时刻2”、“珍珠港”、“侏罗纪公园3”、“美国派2”、“人猿星球”等票房巨鳄上映,还有“公主日记”这匹票房黑马驰骋暑期档,“死亡幻觉”的剧组上下也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八月十六日,周四,“死亡幻觉”在一百九十八间电影院举行公映,首日票房六十万,连一百万都没有过,只是其他票房大片零头的零头。周末三天的累积票房,逼近了两百万,来到了一百九十万这个数字。

        比起别的电影,首周票房就动则破千万,甚至上亿的成绩,“死亡幻觉”一百九十万的票房成绩实在是拿不出手,在竞争白热化的北美暑期档票房排行榜里,甚至连前二十都没有挤进去。

        但对于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对于“死亡幻觉”剧组来说,却是喜出望外,德鲁·巴里摩尔甚至提议要召开庆功宴,如此行为绝对称得上反常。

        可事实上,不仅“死亡幻觉”上下,就连媒体都对这个成绩大跌眼镜,并不是因为票房成绩实在太低,而是因为这个成绩好到出乎意料!虽然电影本身的口碑十分优异,但对于如此一部晦涩难懂的Cult影片、甚至要登陆电影官方网站去阅读“时空旅行奥义书”才能理解的电影来说,口碑和票房是绝对没有办法划上等号的。所以,这个成绩,让人跌破眼镜。

        做两组简单的数据对比,就知道这个成绩的出色了。

        首先,“死亡幻觉”投资四百五十万美元,加上宣传费用,至多也不超过五百万美元的成本。原本二十世纪福克斯对票房已经不抱希望了,主要寄希望于DVD发行之后能够回收成本,进而创造收益。但没有想到,公映首周,就劲收一百九十万美元的票房,成本的三分之一就回收了。这自然是让二十世纪福克斯和理查德·凯利欣喜的成绩了。

        其次,一百九十八间场馆,一百九十万的票房成绩,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家电影院的单馆票房达到了九千五百九十六美元。单馆票房逼近一万美元,如此成绩比不上票房巨鳄,但也绝对是观众反应十分出色的电影成绩了。这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电影的好口碑对观众还是有影响的,使得观众都纷纷走入了电影院去观看这部电影。

        首周票房的出色,还有影评人和观众褒大于贬的反应,让二十世纪福克斯不由急忙更改了放映计划,在全美进行扩大放映。任何一个电影发行商,都希望手中的电影能够挣钱——他们可不是为了亏本才买下发行权的。之前二十世纪福克斯对“死亡幻觉”的定位就是DVD市场,可没有想到举行了公映之后,居然有了意外惊喜,所以,扩大放映也就顺理成章了。第二周全美播放“死亡幻觉”的电影院增加到了两百五十家。

        第二周“死亡幻觉”周末三天再次取得了一百五十万的票房,跌幅十分小,而累积票房已经成功地突破了三百万,来到了三百二十万这个数字。

        到了第三周,Cult电影难以融入大众的后遗症终于显现了出来,票房开始一路往下滑,跌幅十分明显。而接下来的第四周继续下跌,这导致二十世纪福克斯不得不提前将上映的场馆开始逐渐回收:主要还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消耗。

        尽管第三周和第四周稍显后劲不足,但“死亡幻觉”一个月的累积票房跌跌撞撞地突破了四百万,最终取得了四百六十万的成绩。

        虽然“死亡幻觉”在票房上的成绩绝对称不奇迹,但依旧为理查德·凯利、二十世纪福克斯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四周过后,理查德·凯利在媒体面前正式宣布,“死亡幻觉”成本已经完全回收,超出预期。

        可以说,在上映之前甚至被决定限定放映的“死亡幻觉”,在票房上没有任何人看好,即使是好评频频的专业媒体,也清楚地知道,这部电影因为题材的关系很难广泛传播开来,但会在专业影迷,特别是对Cult电影着迷的群体之中获得支持。

        但电影公映之后,依靠顾洛北的影响力带动了关注,又以好口碑带动了票房,最后给出了惊喜的票房数字。上映四周就回收成本,这是理查德·凯利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而二十世纪福克斯更是意外连连,也称自己看走了眼。所幸,在理查德·凯利的坚持之下,二十世纪福克斯最后还是决定对电影举行公映,而后又在顾洛北的劝说下,提前了公映时间。能够取得如此票房,的确称得上是一场喜悦的胜利!

        到了第五周,震惊全世界的九一一事件发生了,整个娱乐业都受到了打击,“死亡幻觉”的票房也没有任何意外,直线下跌。虽然“死亡幻觉”其中本就涉及了救世主情结,使得这部电影意外又获得了一些观众的追捧,让票房有了一个诡异的上升小曲线,但在全民情绪低落的大环境之下,任何娱乐都急剧收缩,观影人数依旧下降的速度丝毫得不到缓解,很快二十世纪福克斯就当机立断,将“死亡幻觉”从电影院里撤下了屏幕。

        最终,“死亡幻觉”公映七周,累积票房勘勘过了五百万美元。

        这个票房成绩在年终票房排行榜上,肯定是不会有任何作为的,估计连前一百名都困难。但对于理查德·凯利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却已经超出预期了;而对于顾洛北来说,电影的好口碑,专业影迷的认可,这就已经足够了。

        事实已经证明,顾洛北在演员这个位置上,也会有一番作为的,这才是顾洛北之前一直关注的部分。至于年终票房排行榜的位置,从来就不是顾洛北在意的。

        之后,“死亡幻觉”的发行权也由理查德·凯利贩卖到了其他国家,不过如同预期一样,票房依旧未能有太大作为。最好的英国,也不过是八十万美元票房而已。尽管如此,全球七百万美元的票房,依旧让理查德·凯利实现了盈利。

        顾洛北知道,历史的确已经改变了。上一辈子,“死亡幻觉”在票房上的成绩,不过才五十万美元而已。但这一次,北美五百万、全球七百万的成绩,已然让顾洛北在电影方面跨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

        “死亡幻觉”真正的辉煌,无论是前世还是今世,都一样来自于DVD发行之后。

        二十世纪福克斯看电影的口碑好评如潮,在十月份很快就发行了“死亡幻觉”的DVD,与电影市场的衰落无关,DVD市场受到九一一事件的影响并不大,虽然说不上火热,但至少没有急剧凋零。如同大多数Cult影片一般,热烈追捧的专业影迷们对“死亡幻觉”的DVD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好,使得“死亡幻觉”在DVD市场彻底火爆了起来。

        根据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统计,截止到2002年年底,“死亡幻觉”在美国的DVD销售、租赁市场,取得了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盈利,让二十世纪福克斯挣得盆钵满盈。

        这对于已经在公映过程中回收成本的理查德·凯利来说,绝对是又一次的惊喜!

        与DVD市场火爆相对应的,就是在IMDB系统上,对“死亡幻觉”投票的观众越来越多,之后有超过二十五万名观众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评分——这个投票数字也从侧面说明了电影在DVD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而二十五万名观众的评分来到了八点三分,居然比刚刚公映之时还上升了,成功跻身TOP250的前两百名,位列一百二十五名,这对于“死亡幻觉”来说绝对是一个最大的肯定。

        口碑上的大受好评;票房上的意外惊喜;DVD市场上的乘风破浪。“死亡幻觉”公映之后,势头是一步一步往上走,成为了独立电影、Cult电影之中的代表作!

        伴随着“死亡幻觉”的成功,顾洛北也以演员身份正式走入了公众的视线之内。在IMDB系统之内,顾洛北的资料里职业一栏,添加上“演员”,如今是“演员、歌手”并列。

      第180章 三波攻势

        音乐人,电影人;歌手,演员。这是两份差异十分大的职业,但追根究底,两份职业都是通过表演展现情感,传达热情的艺术形式。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份职业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古往今来,在音乐和电影两个行业都有卓越表现的人,绝对不在少数,甚至还有更加全能全才的人,在歌剧、出版、体育等多行业都焕发了耀眼的光芒。但一般来说,跨行业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媒体总是会无尽的质疑,包括普通观众也会用挑剔的眼光去评价。最重要的人,要同时拥有多种天赋,可不是一件高概率事件,那么在不同领域取得好成绩,绝对是难上加难的事了。

        之于顾洛北,媒体们发现,很难界定他到底是一名歌手还是一名演员。虽然顾洛北是以“死亡幻觉”在圣丹斯电影节上率先出现的,但“埃文·贝尔”这个名字却是因为“只是一个梦”而以歌手的身份为大众所知的。在音乐上受到了不小的关注三个月之后,“死亡幻觉”公映了,再次获得了一片叫好声。因缘巧合之下,媒体并没有过多的挑剔、犯难,就对顾洛北在音乐和电影方面的成绩表示了期待。

        音乐人,媒体称他为天才;电影人,媒体也称他为天才。2001年,音乐界和电影界都有无数新人闪现,其中自然有夺人眼球之辈。恰巧,埃文·贝尔同时成为了新人歌手和新人演员之中备受瞩目的那个名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似乎有一个全能艺人在悄然诞生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天才,有无数,能够不成为“伤仲永”,真正登上巅峰的,却只有仅仅数人。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顾洛北的路都才刚刚起步而已。

        “死亡幻觉”公映首周的好成绩还在报刊杂志上铺天盖地,八月十九日,周日,十一音乐博客又爆出了让所有人瞩目的消息。

        “专辑‘1’即将发行,首波单曲试听。”这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引发了媒体之间的热议。

        四月一日发行首张单曲“只是一个梦”,五月中旬“海阔天空”和“最后”同步发行,如今炎热的八月份还没有过完,顾洛北的首张专辑又即将发行,这个消息就是盛夏中的一把火,在媒体和观众之间熊熊燃烧起来。

        在美国,专辑和单曲的销售阵线一般都拉得比较长,顾洛北记得单曲滞留公告牌榜单的最长记录是由杰森·玛耶兹的“我是你的(I'm.Yours)”在未来创造的,七十六周;而公告牌专辑榜停留最长记录是由英国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于1973年发行的专辑“月之暗面”创造的,这张专辑在公告牌的专辑榜上足足停留了十四年,七百四十一周,这个记录到顾洛北记忆中的2012年也没有人打破。

        不仅如此,公告牌历史记录榜单上,在榜单里停留超过两百七十周的专辑就足足有十张,在冠军宝座上停留超过二十周的专辑也超过了十张,在排行榜前十名之内停留超过六十周的专辑也上了两位数。

        距离顾洛北记忆最近的强势人物,就是2009年横空出世的嘎嘎小姐(Lady.Gaga),她的首张专辑改版“名气怪物(The.Fame.Monster)”在公告牌上的滞留时间就超过了一百五十周。

        因为美国专辑和单曲的销售都是长期销售的,所以导致歌手发行专辑的频率普遍不会太快,而是发行了一张专辑之后,通过单曲的形式对专辑进行宣传。相应的,单曲的宣传期也不会太短,特别是在歌迷反应良好的情况下。

        但这一次,顾洛北显然再次打破了大家的想法。“只是一个梦”在奥普拉脱口秀之后名扬全美,顾洛北不仅不趁胜追击继续扩大宣传,反而接着就同时推出了二单和三单,让人大跌眼镜。此时,三张单曲都在公告牌上成绩出色,顾洛北却又宣布专辑即将发行,并且会推出他的第四张单曲,简直让所有专业们瞠目结舌。

        不管大家如何震惊,“一”迅速成为了实时搜索排行榜冠军,不同于电影方面“死亡幻觉”是初试啼声,音乐方面顾洛北已经珠玉在前了,获得的关注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另外,“死亡幻觉”公映的热闹,顾洛北首张专辑即将发行,这两件事也互相促进,让“埃文·贝尔”这个名字继上个月月底“公主日记”上映之时的火热,再次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热烈讨论的话题。

        三十秒的“今晚今晚(Tonight.Tonight)”试听,一夜之间在十一音乐博客上的点击率就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万,而十一音乐博客的访问率的增加额度则是突破了两百万这个数字。

        虽然只是试听版本,乐评人自然不急着发表言论,但听众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在网络上讨论起来。就是十一音乐博客的留言看来,大多数歌迷都十分推崇。而尚恩·梅耶尔更是发现,在各大网站上都有了“今晚今晚”的推荐贴,不少歌迷都认为,这将会是顾洛北的有一次惊艳之作。这也使得“今晚今晚”尚未正式发布,就已经期待值破表了。

        八月二十日,周一,“海阔天空”的MV统一在各大电视台播放。虽然这次不是顾洛北亲自导演的,但依旧在公告牌前十名徘徊的“海阔天空”MV也还是迅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这一支MV采用了全黑白的拍摄方式,比“只是一个梦”还要怀旧。故事很简单,顾洛北饰演的男主角从自己家里杂物间开始学吉他,到街头表演的经验累积,再到大学同好会的努力,其间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成功登上了音乐节的表演舞台。显然,这个故事就是顾洛北在奥普拉脱口秀上讲述的自己经历,不过他没有参杂任何的乐队色彩,没有讽刺或暗示任何内容。只是一个简单的为了梦想而拼搏的故事。

        但“海阔天空”的MV最精彩的部分显然就在于最后的表演舞台。这段舞台是两周之前,顾洛北参加时代广场小型拼盘演唱会时实况录制的。演唱会上,顾洛北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着吉他,撑起了整片舞台,当演唱到副歌部分时,全场所有人都为之疯狂。

        “原谅我这一生的不羁和放纵,即使担心前途坎坷艰辛,我也会等待属于我的海阔天空。人生不怕风浪,只怕自己没有勇气;人生不怕挫折,只怕自己没有希望。就算头破血流,我也要拼出一片属于我的海阔天空。”

        台下的观众们,泪流满面地狂升呐喊,那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拼出一片属于我的海阔天空”这句歌词甚至让顾洛北自己都眼眶发红。追逐梦想的道路,从来就没有坦途。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究竟是生活迁就我们,还是我们适应生活,一直都是一个选择。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少数人选择了前者。选择前者的人,也许莽撞,也许冲动,也许热血,也许坚持,这些人的结果不一定都是好的,但他们身上那种叫做“勇敢”的光芒,依旧足以感动所有人。

        顾洛北,就是勇敢的。那一片海阔天空,在所有听歌的人心中扩展开来。

        当顾洛北演唱完最后一句时,右手在吉他上轻轻一刷,就好像魔法棒轻轻一点,从吉他弦开始,颜色一点点回来了,直到把整个世界都点亮了。台下观众依旧满脸泪痕,舞台上的顾洛北笑容灿烂。

        这个MV的结尾,也被成为点睛之笔,让MV受到了歌迷们的盛赞。与之相对应的,“海阔天空”这首歌的真谛也在歌迷之间广泛传播开来,让单曲的实体销量和数字音乐下载量又上扬了不少。

        八月二十一日,周二,“最后”的MV紧接着开封。相比于顾洛北一单和二单的MV,“最后”的MV就简单了不少,是在一件【创建和谐家园】里拍摄的。拍摄时邀请到了一支乐队到现场为顾洛北进行伴奏,随着顾洛北的演唱,仓库的建筑一点点剥落,看到外面的天空,阴云密布。一直到副歌中那句“我拨开云雾,窥见阳光,到了最后,才发现那根本不值一提。”出现时,天空就好像被乐队的震撼劈开一般,阳光洒落下来。

        虽然情节简单,但质量依旧受到了不少好评。这也使得目前顾洛北三张单曲的MV公开之后,过硬的质量和优秀的单曲一并成为了“埃文·贝尔”的招牌之一。

        连续三天,接连的攻势,让网络上、媒体之间关于“一”这张专辑的讨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火热。顾洛北的才华犹如冰山一角,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众人面前一点一点揭开面纱,显现出里面的内容,也让大家越来越兴奋。

        八月二十二日,周三,十一音乐博客上正式公布,“专辑将于明日正式上架,iTunes和实体同步销售。”而此时此刻,“今晚今晚”的试听版本点击率已经突破了五百万,成为了本周最受关注的新歌。

      第181章 一辑面世

        八月二十四日,周四,“死亡幻觉”正式公映满一周,声势正隆,口碑和票房双线带来了捷报,而就在今天,顾洛北的首张专辑“一”正式发行,上午九点,实体专辑和数字音乐同时上架!

        与专辑同步公布的,还有主打曲“今晚今晚”的MV,这也是顾洛北以独立音乐人出道之后,首次单曲和MV同步推出,有了之前三支MV的高质量,这次的MV也自然备受瞩目。

        在莲花酒吧进行拍摄的“今晚今晚”MV,故事主要内容就是一个狂欢的夜晚,一群俊男美女尽情享受的夜晚,顾洛北在人群之中发现了艳光四射的梅根·福克斯,两个人也享受了一个愉快的狂欢之夜。在其间,不断穿插天台上的乐队演奏,一直到最后,天色泛明,这一夜的疯狂才算是结束,天际的朝阳,照亮了整个城市。

        “今晚今晚”的MV也受到了颇多的赞誉,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纽约绚丽的夜景和酒吧尽情的狂欢交相辉映,顾洛北和梅根·福克斯的帅哥美女效应,再加上盛大浓厚的演唱会气氛,的确让MV呈现出了精良的高质量。

        在安妮·海瑟薇之后,梅根·福克斯成为新版的“贝尔女郎”,在媒体面前首次亮相,获得了不少的关注,特别是梅根·福克斯和顾洛北在吧台、在舞池里的两回合互动,受到了许多赞许。

        虽然这次没有绯闻闹出,但顾洛北还是听说,依靠MV的出色表现,梅根·福克斯接到了她演员生涯的第一个角色,正式踏入了电影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3: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