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要太过称赞我,因为我都会很认真地收到心底的。”顾洛北嘴角又扯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不过这次有些得意忘形了,笑得太开心了,有感觉到右脚一阵抽痛,笑容不由就变成了纠结。
这活灵活现的表情变化,让泰迪·贝尔也不由觉得好笑。
第138章 未来规划
“白夜追凶”的杀青宴,比预期早了十天举行,在六月的第一个周末就正式杀青了。最艰难的戏份,顾洛北一鼓作气拍摄完成之后,之后就是一片坦途了。虽然右脚有些伤势,但并没有对拍摄造成太大的影响。
当克里斯托弗·诺兰最后一声“卡”落音的时候,顾洛北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终于可以离开这该死的地方了。以前还一直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太阳永不落,应该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和传统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相悖。但实际体验过后,顾洛北才知道其中对精神的考验。
虽然在阿拉斯加晚上也会睡觉,把遮阳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室内也一样有睡觉的环境,就和在波士顿、纽约偶尔也会不顾夜幕的降临通宵狂欢一样,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习惯了白天黑夜的交替,这里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光彩夺目的太阳,确实容易让人情绪焦躁。
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壮观唯美的日出日落,生活总是少了一些情趣,不是吗?
待顾洛北回到波士顿的时候,右脚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但多年的百老汇生涯,还有街头巷尾的打架生活,顾洛北身上看不见的伤也不少,泰迪·贝尔还是三天两头往顾洛北的宿舍跑,一直确定完全没事之后,才把精神都放在了自己的学业上。
顾洛北回来的时候,伊登·哈德逊并不在宿舍,冰冷的房间像是有段时间没人住了。顾洛北却是知道的,这个星期伊登·哈德逊去纽约的两家律师事务所面试,作为全美最好法学院的优秀大三学生,伊登·哈德逊这样的实习生可是有许多律师事务所争抢的对象。当然,同样的,伊登·哈德逊能够进入一家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实习,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顾洛北回来的时间还算及时,距离六月十八号的课题提交时间,还有两周。课题倒是其次,已经修改好的建筑系毕业设计二稿,还有挤时间写完的心理学毕业论文初稿,都必须在暑假到来之前,再见一次指导教授才行。只有这样,顾洛北才能在暑假抽出时间做修改,在大四秋季学期开学时,把修改过的稿子再次提交。
大四,转眼就要大四了。顾洛北上辈子就是一个书呆子,建筑系读到了研究生才毕业,虽然读书比较早,但毕业时也已经二十六岁了。没有想到,这辈子速度如此之快,二十岁之前就可以大学毕业了。
坐在穆勒·兰斯的办公室里,六月初夏的炎热似乎还未涉足这里,穿堂的自然风让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暑气和书香,倒显得安静祥和。
“十分出色。”穆勒·兰斯只翻了翻前面几页,还有倒数的那几页。顾洛北知道,教授是在阅读导言部分和研究问题的部分,包括研究方法,这就是一篇论文的基本框架了。“不过,背景资料太少,你的参考文献才看了三十篇?应该不够吧。”
穆勒·兰斯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那副酒红色的镜框,视线从镜框之上朝顾洛北看了过来。顾洛北不由扯了扯嘴角,低呼一声“眼睛真利”,“是的,参考文献还有二十篇没有看完。”“白夜追凶”拍摄期间,他不止看完了两本大部头,还上网阅读了超过二十篇论文,才把毕业论文初稿写了出来,结果还是一下就被穆勒·兰斯看出来了:理论背景资料不足。
顾洛北的毕业论文选择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人格分裂是否能够成为犯罪的判定标准。简单陈述来说,就是一个人犯罪了,但他是人格分裂者,犯罪的是邪恶人格,而他另外一个人格却是善良的。人格分裂虽然属于精神病的一种,但相对来说特殊一些。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邪恶人格是有消灭的可能的。那么,如果在权威鉴定之下,这名犯人的邪恶人格消失了,留下的是善良人格,是否能够成为这名犯人脱罪的证据,就是顾洛北论文讨论的核心问题。
这个课题涉及到了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还有法律、伦理等各个方面。如果只是作为学期末的课题,顾洛北可以用探讨的方式进行论证。但作为一篇论文,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顾洛北必须查询各个学科的背景资料,将整个论文的背景、研究问题和方向的框架都构建起来,确认一个核心点,然后展开讨论。
不过因为涉及的学科范围过于广泛,顾洛北目前查的资料还是远远不足,目前交给穆勒·兰斯的只能算是框架。即使如此,顾洛北这篇论文的研究价值还是很出色的。不仅涵盖了心理学学科里较为复杂的人格分裂课题,还对社会犯罪问题起到了讨论的作用,如果往大里说,有可能对类似案件法庭审判时的评审团、甚至是法律产生影响。
所以,当初穆勒·兰斯看到【创建和谐家园】所选的几个课题,就曾经表示过赞扬。最后顾洛北选择了这个最难的课题——因为涉及到社会伦理问题,还有人格分裂能否治愈都尚未有所定论的问题,都是似是而非的判断,要在论文里探讨清楚可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穆勒·兰斯对于【创建和谐家园】迎难而上的精神,表示十分欣赏和满意。
当然,这一切都是空口说白话,目前顾洛北的论文都还没有写完。框架的出色,并不意味着整篇论文的出色。就目前来说,顾洛北准备的参考文献才五十篇,就远远不够支撑这篇论文的宏伟框架。有可能的话,顾洛北还要求助伊登·哈德逊,查询相关案例的资料,所以穆勒·兰斯一眼就看出了这篇论文的不足之处,要将论文出色地完成,现有的理论背景资料是绝对不够的!
“回去列一个一百五十篇的文献列表给我,我帮你挑选一下吧。”穆勒·兰斯把视线收了回去,淡淡地说到。顾洛北眼角却是开始抽搐了,一百五十篇,单是列清单就要消耗许多时间了,估计穆勒·兰斯挑挑拣拣,参考文献至少要八十篇以上才够,这个暑假有得是折腾了。“不过这个研究问题的确很有意思,而且很有社会意义。”穆勒·兰斯撇完了重磅炸弹以后,托着下巴,对顾洛北的论文露出了笑容,显然对于得意【创建和谐家园】论文的框架十分满意,“这方面的资料我也帮你找找,写出来会是一篇出色的论文。”
穆勒·兰斯一抬头,就看到了顾洛北那张苦瓜脸,知道【创建和谐家园】是对参考资料太多提出了抱怨,他不由莞尔,“你这篇论文写得好,说不定可以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刊登,多用点心。”“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是全美心理学的核心期刊之一,学术性十分高,顾洛北上课时没有少分析上面的论文。
众所周知,要在专业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水准绝对是经过严格审核的,这也标志着论文作者的专业水平。所以,一般来说,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毕业条件之中,都包含了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一项,这与学士就彻底拉开了专业距离。
顾洛北以一个本科生的身份,获得了穆勒·兰斯的如此认可,虽然不一定就能成真,但也是至高的肯定了,但他此时脸上却一点欣喜的表情也没有,反而耷拉着肩膀,“我会尽力的。”倒不是顾洛北不兴奋,只是能否刊登完全就是虚无缥缈的事,现在论文都没有写出来,他才不会为了一个没有确定下来的事开心呢。眼前就有一百五十篇以上的论文需要看,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工程,顾洛北还是先担心这个比较实际。
顾洛北当初选择这个课题,一方面是兴趣,一方面也的确是想将论文写好。可现在看来,这个课题十分深奥,就连穆勒·兰斯都要郑重其事地对待。最后,顾洛北也只有叫苦不迭了,不过,虽然可以预示到辛苦,但顾洛北也不是随意放弃的人,叫苦归一码事,回去他肯定还是会努力将论文完成的,而且不仅是完成,还要出色!
穆勒·兰斯看到顾洛北垂头丧气的模样,嘴角笑容却是更大了一些,“下学期没课了吧,有什么打算?”顾洛北的学分这学期就会全部修完,按照常规的思路,自然是一边写论文,一边去实习、找工作,但顾洛北不一样,所以穆勒·兰斯才有此一问。
“正在考虑是否继续深造。”顾洛北很认真地说到,这个回答却让穆勒·兰斯有些意外。
顾洛北这两个学期兼顾事业和学业,显然十分辛苦,蜡烛两头烧,铁人也扛不住。现在,顾洛北的音乐事业已经走上了轨道,之后只会更加忙碌,要兼顾学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听到顾洛北的如此回答,穆勒·兰斯确实有些意外,不过转眼想想,其实也不意外。
就算事业上的事情再忙,顾洛北这两个学期依旧没有把学业拉下来,上学期全A的成绩单很是亮眼,这学期成绩还没有出来,但从眼前的毕业论文来看,穆勒·兰斯就可以知道,顾洛北依旧十分努力。
“很好,如果你继续深造,我愿意为你写推荐信,全奖应该没有任何问题。”穆勒·兰斯也只是顿了一会而已,就微笑着说到。这话的潜台词就是,只要顾洛北有继续深造的想法,穆勒·兰斯就愿意收他做自己的研究生【创建和谐家园】。如果被其他那些挤破门槛希望成为穆勒·兰斯门下【创建和谐家园】的申请者们知道,那投射过来的嫉妒目光就足以把他淹没了。
穆勒·兰斯看着顾洛北的眼中还有一些犹豫,就知道他还在思考衡量,毕竟这也是关系到未来发展的问题,穆勒·兰斯再理解不过了。眼珠一转,穆勒·兰斯就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怎么,理查那个家伙也希望你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穆勒·兰斯所说的理查,正是哈佛大学建筑系的老大,理查·温迪。
顾洛北在建筑系得到理查·温迪的另眼相看,并不是什么新闻,穆勒·兰斯和理查·温迪也是朋友,自然更加清楚了。
顾洛北点了点头,承认了穆勒·兰斯的推测。昨天去见理查·温迪的时候,他的毕业设计基本没有问题了,只是一些细节上的修改,估计三稿就可以算是定稿了,接下来去见副指导教授,准备答辩就可以了。理查·温迪主动提了出来,询问顾洛北是否有继续深造的想法,如果有的话,他愿意收顾洛北做【创建和谐家园】,并且提供全额奖学金。
对于未来,顾洛北理所当然有想过,无论是建筑系还是心理学系,顾洛北都希望能够继续深造,不仅仅是为了体验学校生活,也是因为在学习中确实得到了许多快乐。而研究生对于时间的安排,也更加宽泛合理。美国的研究生依旧是学分制,并且可以通过撰写论文来获得学分,这对于需要兼顾学业和事业的人来说,无疑是更加人性化的,就算长时间不在学校,只要定期有课题提交,就可以获得学分。
所以,时间的安排不是顾洛北考虑的点,重点是,“温迪教授希望我能够帮忙带大一的基础设计课。”这门课是有专业老师的,但很多时候也是有高年级的硕士或者博士来带,并不稀奇。理查·温迪在上学期就打过这个主意,让大三的顾洛北去带这门课,不过忙碌到脚不沾地的顾洛北拒绝了。如果有授课的任务在身,忙碌起来比大学期间还会更累。
“呵呵,这很正常。”穆勒·兰斯确实一点都不惊讶,“如果你进修心理学硕士学位的话,大一的基础心理学估计也会让你去带。”美国向来是开放式教育,并不会因为研究生资历浅就有所担心,相反,许多基础课程都会委托给硕士博士来教授,让他们学以致用。
穆勒·兰斯的话,让顾洛北露出了一抹苦笑,“兰斯教授,请问我应该感觉到受宠若惊吗?”这自我调侃,让穆勒·兰斯也呵呵地笑了起来。
第139章 友情以上
对于是否继续深造的问题,顾洛北并没有犹豫太久,一周之后他就递交了建筑系和心理学系的研究生申请,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过他还是拒绝了理查·温迪关于教授建筑系基础设计课的提议,因为那会让他忙得天昏地暗,至于心理学系的基础心理学,顾洛北则答应在研一的时候带一学期试试看。
由于上头有两位权威教授罩着,再加上顾洛北成绩优异,履历表出色,研究生录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由于大四没课了,所以顾洛北决定暑假把论文搞定,大四开始选修研究生的部分课程,并取得了理查·温迪和穆勒·兰斯的同意,以协助教授撰写论文的方式修学分。这样一来,顾洛北就能够更加充裕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顾洛北决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之前,泰迪·贝尔就已经提交了研究生申请,不过泰迪·贝尔只继续攻读管理学的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可谓是世界鼎鼎有名,从这毕业的管理人才,大多都进入了世界五百强,年薪优渥,可谓是强手云集。但泰迪·贝尔依旧轻松地拿到了推荐信,获得了全额奖学金,顺利被录取了。
泰迪·贝尔选择继续攻读管理学的硕士学位,也是有自己考量的。无论是顾洛北的音乐工作室,还是目前处于策划中的凯瑟琳·贝尔设计工作室,都是需要管理人才的,与其把公司交给外人,不如由自己这个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所以泰迪·贝尔才做出了如此决定。
至于凯瑟琳·贝尔,两个儿子早就独立自主了,不仅不需要家里负担,还有余钱资助家用,她有什么好担心的,自然是全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三结束之前,伊登·哈德逊也顺利为自己的实习生活找到了安排。他将进入纽约莱瑟姆·沃特金斯国际律师事务所(Latham&Watkins),成为一名律师助理,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
莱瑟姆·沃特金斯国际律师事务所,是达纳·莱瑟姆和保尔·沃特金斯两个人于1934年在洛杉矶成立的律师事务所,公司的名字正是两位合作人的姓氏组成的。这间经过了近七十年发展的律师事务所,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性律师事务所,2000年全美律师事务所排名第四,世界律师事务所排名第七,仅仅在美国国内就拥有超过两千名员工。
伊登·哈德逊进入的,正式目前莱瑟姆·沃特金斯国际律师事务所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办公室,纽约办公室。这次实习机会,毫无疑问是一个高起点,伊登·哈德逊的未来前途无量。
在进入大四之前,大家的生活就开始加快了节奏,随时扑面而来的社会生活开始挤进波澜不惊的校园生活之中,就算是继续深造的学生,也有意识地开始寻找实习机会,或者协助教授进行研究,这些都是为未来加码的行为。
去图书馆把租借的书都还回去,离开的时候,顾洛北在门口遇见了海蒂·蒙哥马利。自从返校舞会之后,两个人就没有见面了,一方面是两个人上课的地点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顾洛北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学校。
两个人站在门口聊了约莫有十分钟,顾洛北露出一个抱歉的微笑,“我和朋友有约了,她已经过来了。希望下次有机会再见吧。”说完就和海蒂·蒙哥马利挥手告别了,海蒂·蒙哥马利只看到顾洛北那优雅的转身,耳边还听到那优雅的嗓音呼唤了一句,“娜塔莉。”
娜塔莉·波特曼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看了过去,当顾洛北慢慢地靠近时,就看到了他脸上那松了一口气的表情,不由觉得好笑,“怎么,今天没有心情?”潜台词是有良好的搭讪机会,为什么白白浪费了。
顾洛北看着娜塔莉·波特曼那略带幸灾乐祸的笑容在一片青葱之间发光,撇了撇嘴,“呼……还好你出现了。”宛若海蒂·蒙哥马利是一个麻烦似的。
事实上,的确如此。海蒂·蒙哥马利似乎对于在奥普拉脱口秀上横空出世的顾洛北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言语之间都透露着对娱乐圈的向往。这让顾洛北唯恐避之不及,他对于成为别人进入娱乐圈的踏脚石可没有兴趣,但出于对女士的绅士,他才没有直接转身就走,正好看见了路过图书馆的娜塔莉·波特曼,自然是找到了救星。
这是上次酒吧酒后意外之后,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但两个人丝毫没有任何的尴尬,依旧谈笑风生,不仅没有因为那个吻而变得生疏起来,反而因为拉近了一些距离,变得亲近了起来。顾洛北和娜塔莉·波特曼都是睿智理性的,知道酒后失误在所难免,双方既然对对方都没有意思,也就没有必要因为一次酒后插曲而疏远了这个朋友。同时,也正是因为那个晚上的秉烛夜谈,两个人找到了聪明人之间的共同语言,变得熟悉了不少。
“最近你不在学校,可是新闻上你的身影可是随处可见。”娜塔莉·波特曼自然而然地往女生宿舍方向前行,仰起头细细地打量了顾洛北一番。两个月没见,这个男人又消瘦了一些,脸上还有些许疲惫残余下来,不过依旧散发着沉稳优雅的气质,似乎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产生任何变化。
顾洛北把娜塔莉·波特曼手中的书拿了两本在手上,为女士分担一些重量,却没有把书全部拿过来,这也是对男女平等的另一种理解,娜塔莉·波特曼显然很喜欢。“上次酒吧相聚之后,就接到了一部电影的邀请,先是去了芝加哥,然后又去了阿拉斯加的一个小镇,所以远离学校生活的确有段时间了。”
顾洛北并没有刻意避开那一个晚上的话题,十分自然地就如此说了出来。娜塔莉·波特曼也十分平静,一点意外都没有,“难怪你上次要询问我如何兼顾事业和学业了,看来你现在也进入繁忙的时期了。之后应该还是会在新闻上不断见到你的身影了,这对于女生来说,可是一个福音啊。”
听着娜塔莉·波特曼的调侃,她丝毫没有避讳承认顾洛北的魅力,因为这是事实,没有否认的必要,顾洛北不由再次扯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那也说不定,之后我还是会控制自己作品数量的,接下来研究生的生活也不会太过轻松。”
娜塔莉·波特曼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你决定继续读硕士了?”顾洛北点了点头,“双学位?”顾洛北但笑不语。娜塔莉·波特曼顿了顿,心中虽然震惊非凡,这个男人又再一次出乎了她的预料,这种事着实不太多见。“哇哦,那我是应该祝贺哈佛大学吗?又即将拥有一位优秀硕士毕业生。”
“哈哈!”顾洛北不由拍掌大笑,娜塔莉·波特曼的反应着实特别。笑声之后,接着说到,“你就如此确定我能够顺利毕业?”艺人拥有大学文凭不是稀奇事,许多名人拥有大学的荣誉学位也是屡见不鲜,但通过真枪实弹的努力获得高学位的艺人,却绝对不多。更不要说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了。
哈佛大学盛产总统、诺贝尔奖得主、顶级富豪,但艺人?这里的确是一块贫瘠的土地。目前为止,娜塔莉·波特曼就是哈佛大学最有名的才女艺人了。所以,顾洛北要继续深造的想法,的确是十分稀奇了。
对于顾洛北的问题,娜塔莉·波特曼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翻了一个白眼,表示“还需要问吗?”对顾洛北的毕业问题呈现出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信心。这一个风情万种的白眼,让顾洛北哈哈大笑起来。
“晚上要一起共进晚餐吗?”站在女生宿舍楼下,顾洛北把书交还给了娜塔莉·波特曼,“我知道波士顿下城新开了一家中国料理,那里的斋菜宴听说十分不错。”顾洛北自然而然地就提出了邀请。
娜塔莉·波特曼只感觉手里一沉,抬头看着眼前的男子,或者说少年,那薄薄的嘴唇勾出一个很性感的弧度,带着坏坏的优雅,即使娜塔莉·波特曼对他没有感觉,此时也不由怦然心动,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真的很有魅力。
斋菜,娜塔莉·波特曼记得,自己上次在酒吧只是提过一句自己是素食主义者,没有想到他就记住了,而且还是在半醉之下。
那被隐藏在薄雾之后的蓝色眼眸,透露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让人想起三月清晨暖洋洋的阳光,“不了,还是下次吧。”娜塔莉·波特曼轻轻摇了摇头,“明天还有一份课题要交。”她举了举自己手里刚刚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书,“这一餐就留到下一次吧,你要记得,今天你欠我一次。”指的是刚才为顾洛北解围的事。
顾洛北双手举到了两侧,做投降状,“没问题,这一餐,随时恭候女王的召唤。”说完,就朝娜塔莉·波特曼挥了挥手表示再见,潇洒地转身就离开了。
娜塔莉·波特曼站在原地,看着顾洛北走出了两步,嘴角不由笑了笑,而后也转身走上了台阶,往宿舍走去。
第140章 远客来访
学校的生活节奏,对于顾洛北来说,再习惯不过了。虽然因为要赶期末课题,通宵也是常事,但比起拍戏的费脑子,顾洛北觉得学习反而轻松了不少。
因为伊登·哈德逊去纽约了,顾洛北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了十一工作室里,这里安静舒适,十分适合静下心来学习,或者创作。再者,夏天已经悄然来到了波士顿,十一工作室这个地下室显然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初夏的暑气并不算重,空气中淡淡的丁香在流动,偶尔还夹杂一两句早叫的知了声,倒显得安静了许多。经过春天的洗礼,翠绿的植物沿着河边肆意滋长,潺潺溪水从水生植物边上流淌而过,让这大片大片的绿色变得水汽盎然起来。隔开波士顿和剑桥镇的查尔斯河,在初夏略显透明的阳光下缓缓而流,河岸边的法国梧桐将阳光切割着各式各样的光点,映照在河面和地面上,像是孩童手中的万花筒,色彩斑斓。
哈佛大学除了学术气息十分浓厚之外,静谧缓和的环境也透着百年前的端庄。从哈佛大学的后门走出来,沿着查尔斯河一路前行,就算是再急迫的步伐也不由自主放缓下来。空气中生生的水汽,视野里连成一片的绿色,褐色青色圆形石块组成的小道,更不要说头顶上遮天盖地的树荫了,在这里就连夏天的脚步都放缓了,让人误以为这是还是春光明媚的四月,扑面而来的凉爽,整个人都沉静了下来。
在一片浓绿的爬山虎之后,米色鹅卵石堆砌成的墙面包围着一扇铁门,黑色的铁门还有斑斑铁锈,显得岁月久远。这扇门的门口站着一位年轻的男子,五点八英尺左右的身高,眉清目秀。这位男子站在铁门前面左右瞻望了一番,似乎在确认门牌的样子,犹豫之后,他敲响了铁门,哐当哐当的声音在巷子里回响。这块安静的区域回荡着铁门的哐当声,知了间或应和两句,倒多出了两分悠闲来。
没有人应门,男子往巷子里走进去看了看,确认了隔壁的门牌号之后,又再次走到了那扇黑色铁门之前,再次敲了敲,铁门依旧孤寂地作响着,没有任何回应。男子嘟囔了一句,“难道不在?”似乎房子里此时空无一人的模样。
男子踮起脚尖,透过铁门上方的镂空花纹往里面望去,只看到一扇原木色的木门,木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11”两个【创建和谐家园】数字,“就是这里,难道真的没人?”男子低声说到,那晶莹剔透的嗓音在四周悄然弥漫的绿色之中,显得清爽宜人。
就在男子犹豫是否应该离开的时候,木门吱呀地打开了,不过速度很慢,可以看出来木门十分厚重的模样。“贝尔,埃文·贝尔?我是杰森·玛耶兹。”男子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铁门很快就被打开了,顾洛北那消瘦的俊脸出现在了凉爽的树荫之下,“玛耶兹?上帝,你怎么出现在这里?”顾洛北揉了揉略显疲倦的眼睛,地下室里的确是避暑的好去处,但就是对时间的把握性差了一点,他刚刚睡了一会,才起来准备接着忙碌,就听到了敲门声,上来的速度自然慢了一会。
“耶,你不是建议我说,可以过来波士顿看看的嘛,所以我就过来了。”来人正是顾洛北在纳什维尔碰到的男巫杰森·玛耶兹。当初两个人只是在“午夜”酒吧有过一次很愉快的交谈罢了,之后顾洛北去了大烟山脉,回来就没有再碰见杰森·玛耶兹了。
顾洛北当然记得自己当初的戏言,说杰森·玛耶兹可以过来波士顿体验一下音乐之旅,今天见到男巫真的上门了,顾洛北显得十分开心,“进来,进来。”顾洛北一边将杰森·玛耶兹迎进了门,一边介绍到,“这里就是我的音乐工作室,比较简陋一些。不过话说,你怎么找过来的?”
杰森·玛耶兹沿着楼梯往下走,映入眼帘的米色系房间,干净整洁,桌子上的音乐器材在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而地面上放着一张设计图,看样子应该是建筑图纸,靠墙的沙发上放着一张毛毯,略显凌乱,“看来我打扰你午休了。”杰森·玛耶兹站在楼梯口,似乎不知道应该坐哪。
顾洛北走到旁边的饮水机倒了一杯水,“随意坐哪都可以,看你觉得怎么样舒服吧,就算你要席地而坐也是没有问题的。”
杰森·玛耶兹看到了灰色沙发旁边的拖鞋,就知道这里应该是需要换鞋子的,也就入乡随俗地把鞋子脱了,然后换上了拖鞋,“在剑桥镇,我只是询问了一下埃文·贝尔在哪,一路上就有人指引着我过来了。”杰森·玛耶兹的话让顾洛北哈哈大笑起来,不过他也不敢笑得太厉害,避免手里的水洒了。
其实杰森·玛耶兹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是事实。到达波士顿之后,杰森·玛耶兹倒是知道顾洛北是就读于哈佛大学的,毕竟近几个月来,顾洛北也是一位人气新人了,所以他就直接来到了学校。到了哈佛大学,他的确就是一路询问着“埃文·贝尔”的名字,寻找过来的。
随着奥普拉脱口秀的走红,不仅十一音乐博客受到了无数瞩目,位于哈佛大学后门十一工作室的存在也早就不是秘密了。还好,哈佛大学里疯狂的粉丝并不多,所以这里还是保留了一丝清净。
顾洛北将水递给了杰森·玛耶兹,然后把地面上的建筑系毕业设计收拾了起来,“最近过得如何?有去新奥尔良看看吗?”
说起音乐上的事,杰森·玛耶兹显然心情就雀跃了起来,“当然。”说完了一遍之后,他又说了一遍“当然”加重语气,“我在新奥尔良住了一个月,那真是一个神奇的城市。”
“我就说过你会喜欢那儿的。”作为爵士的发源地,新奥尔良有着绝对不逊于纳什维尔的音乐氛围,的确让人很享受,顾洛北曾经去过一次,至今难忘。
“之后我又到了加利福尼亚,在圣地亚哥待了一段时间,相信我,那绝对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杰森·玛耶兹喝了一口水,语气激动地说到。
“圣地亚哥?我还真没去过,都发生了什么事?”顾洛北十分感兴趣,不由放下了手里的毛毯,看着杰森·玛耶兹,一副求知的模样。
严格说来,顾洛北和杰森·玛耶兹连朋友都不算,只是有过一次音乐的交流而已。但今天这第二次见面,两个人依旧没有其他的话题,只是围绕着音乐侃侃而谈。但对于真正的朋友来说,话题不需要多,反而是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话题,能够促进友谊。这两个人就是如此。
待杰森·玛耶兹说到他曾经在三百名观众面前表演独立小型演唱会时,让顾洛北露出了渴望的羡慕表情。虽然顾洛北通过奥普拉脱口秀已经小有名气了,但他依旧没有独立演唱会的经历,在这点上,杰森·玛耶兹的生活让顾洛北羡慕不已。
独立音乐人,制作自己喜欢的音乐为生,这是顾洛北的生活。流浪音乐人,在各个城市以音乐交友、以音乐谋生,这是杰森·玛耶兹的生活。各有优点各有长处,但无疑,流浪的生活,很符合顾洛北的性格。
“哇哦,我真应该找个机会,抱着吉他就开始流浪去。”顾洛北笑呵呵地说到,虽然会很辛苦,但绝对会是一次难忘的旅程。
“不不,我觉得流浪只是一个旅程,积累经验,积累见识,到最后我们还是会回归独立音乐人的道路。”杰森·玛耶兹发现自己说的喉咙有些冒烟了,一口气就把杯中的水喝完了,顾洛北想接过杯子再倒的时候,杰森·玛耶兹却笑了笑,“你不介意的话,我自己来就好。”顾洛北当然不介意。
“作为一名音乐人,当然还是希望自己制作的音乐能够找到喜欢它的人,这是我们的生命,也是我们的灵感,能够找到读懂我们音乐的人,绝对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杰森·玛耶兹站在饮水机前面,接着说到,“所以,流浪之后,经验累积够了,我们还是会希望把自己的音乐传播开来。”
听到杰森·玛耶兹这话,顾洛北似乎明白了什么,但他也不着急,更不介意,依旧是带着微笑继续倾听着。
“我记得上次你说过,你是通过音乐博客传播自己音乐的,而且还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在这方面,我希望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所以就到波士顿来找你了。”杰森·玛耶兹没有任何的掩饰,直接就把目的说了出来。
毕竟,两个人只能算音乐朋友,算不上真正的朋友,对于对方的了解几乎趋近于零。倒是因为媒体的狂轰乱炸,杰森·玛耶兹对于顾洛北有一些了解。奥普拉脱口秀中,顾洛北作为独立音乐人奋斗的故事,可是再清晰不过了。所以,杰森·玛耶兹会找到波士顿来,也是情有可原的。
听到杰森·玛耶兹的话,顾洛北脸上的笑容更大了一些,“你能够来找我,是我的荣幸,至少说明,我现在也算是独立音乐人的代表之一了,呵呵。”顾洛北的自我调侃,让杰森·玛耶兹也不由呵呵地笑了起来。
第141章 牵线搭桥
“你现在是希望有一个平台宣传自己的音乐,还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创作录制成辑,然后在市场上发行呢?”知道了杰森·玛耶兹的来意,顾洛北很热心地开始询问起来。
交朋友本来就是如此,也许一开始是酒肉朋友,也许一开始是点头之交,也许一开始是利益关系,但之后的发展却不是固定模式,有相同兴趣的两个人完全可以成为好朋友。对于杰森·玛耶兹因为求助自己才找上门的行为,顾洛北的确是不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