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艺术家》-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贝尔,很高兴再次见到你。”克里斯托弗·诺兰在顾洛北的面前坐了下来,不过他并不擅长交际,一句话说来颇为简单生硬,只是语气里还是透着淡淡的喜悦,让人知道他心情的确不错。

        “能够让导演亲自前来,是我的荣幸。”说起客套话,顾洛北显然就流畅顺利多了。不过这可不是简单客套话,顾洛北是真心觉得荣幸。对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才华,顾洛北是佩服不已的。

        侍应生这才上前询问点餐事宜,克里斯托弗·诺兰显然也不是这里的常客,毕竟他也才从英国过来美国发展,“白夜追凶”仅仅是他第三部电影,实在算不上富有。顾洛北看到克里斯托弗·诺兰投过来的目光,朝侍应生露出一个微笑,“一份烘饼,一杯橙汁。”

        说完,顾洛北看了克里斯托弗·诺兰一眼,他点了点头,“一样。”于是顾洛北又追加说了一句,“两杯橙汁。”烘饼并不小份,要一份就足够了,毕竟不是午饭时间。

        “你怎么会想到要面试威尔·多莫这个角色呢?”克里斯托弗·诺兰着实不是一个交际能手,和顾洛北来回才说了两句话,就直奔主题了。顾洛北却是想到,如今想要在奥斯卡上有所斩获,必须和学院派的评委们多多交际才行,也许正是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样不善于交际,所以一直在顾洛北重生之前,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学院派眼里依旧是不讨好的。连奥斯卡提名都十分吝啬,更不用说获奖了。

        “自然是想要挑战看看。”顾洛北脑海里的想法一闪而逝,很快就回答到。

        克里斯托弗·诺兰看着顾洛北眼底的自信,不由莞尔。其实选角导演之所以会同意顾洛北的面试,就是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当时就在旁边,听说是十八岁的埃文·贝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帕克城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身影。对于“白夜追凶”剧中这个老练敏锐的中年警察,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居然会产生兴趣,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至于面试中对方会拿出什么样的表现说服自己,克里斯托弗·诺兰就更加感兴趣了。

        当然,克里斯托弗·诺兰做出接受面试的决定,也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直觉,觉得顾洛北不是一个空口说白话的人,更不是一个无聊找事来消遣的人,肯定是有把握有想法才会希望参加面试的。所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好奇心升了起来。

        当顾洛北说需要调整时间时,克里斯托弗·诺兰更是二话不说,就取代了今天没有空的选角导演,亲自来“新月”餐厅了。

        顾洛北却不知道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想法,只是按照自己想法接着说到,“当然,如果你要我去演绎一个四五十岁的警官,我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如果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警官,经验丰富老道,却受困于严重失眠症而导致精神混乱,那么我还是有些自信的。”

        顾洛北这番话说得很有技巧,也很真实。他没有避讳自己的缺点,也没有压抑自己的优点,只是清晰地做出了判断。

        克里斯托弗·诺兰却没有给予任何回应,只是认真地盯着顾洛北的双眼,似乎在钻研什么,只见他双手交叉地放在桌面上,轻缓而有节奏地一下一下敲打着,并没有发出声响,只是看到阳光投射在双手上映下的影子忽长忽短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态度反而让顾洛北有些不确定了,这种非典型的面试,要如何展示如何确定是否通过面试,顾洛北一无所知。

        想想刚才自己的一番话,顾洛北却反而笑了起来,往后靠了靠。他刚才说话的方式不像是来面试的,反而像是来谈判的人,让顾洛北想起了和苹果公司、华纳唱片谈合约的时候。估计克里斯托弗·诺兰也被自己这种态度弄糊涂了吧。

        “我很好奇。”过了好一会,克里斯托弗·诺兰才开口说道,似乎是终于完成脑海里的思考,“工会里关于这个角色的信息并不是很详尽,你却能如此清晰把握到这个角色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话让顾洛北表情僵了僵,千算万算,顾洛北却忽略了这一点。美国演员工会里,对于“白夜追凶”里威尔·多莫这个角色,描述十分简单:一个老练的洛杉矶警察局探员,到阿拉斯加小镇去调查谋杀案,被动陷入了巨大压力中,失去了判断力和控制力。而顾洛北却提到了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年龄,一个是失眠症。难怪克里斯托弗·诺兰会有如此长的思考时间了。

        顾洛北嘴角有些抽搐,总不能告诉克里斯托弗·诺兰,“嘿,其实我是重生回来的。”不过顾洛北也没有停顿太久,只是微笑地说到,“我曾经在1997年看过一部挪威电影,也叫做‘白夜追凶’,威尔·多莫这个角色的设定似乎和那部电影的主角一模一样。”

        顾洛北没有做其他解释,但仅仅是这一句话,却泄露了许多信息。克里斯托弗·诺兰嘴角勾勒起一个淡淡的笑容,眼神里多了一分认同。

      第108章 记者追逐

        “白夜追凶”,是一部翻拍片,1997年根据作家尼克雷·弗罗宾尼斯的剧本创作的同名挪威电影改编而成。片名源自近北极圈地狱的“白夜”现象,即极昼,二十四小时都没有黑夜的季节,让睡眠变得十分困难。

        克里斯托弗·诺兰其实原本就不是质疑的语气,只是单纯好奇而已。听到顾洛北如此解释,他不由恍然大悟,心情也雀跃起来,既然顾洛北已经看过了原著电影,那就是对角色已经有一定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说出了那番诚恳的话,就更加有可信性了。

        “那么,我只需要你给我一个眼神,像你所说,三十多岁经验老到的中年警察正在办案,沉浸于思考时的眼神。”克里斯托弗·诺兰并没有对顾洛北刚才的推测做出任何评价,不过也没有再好奇了,而是直接进入了面试内容,可以算是默认了这个推测。

        这就是考验顾洛北临场发挥的时候了,演过两部电影以后,虽然不能说演技精湛,但顾洛北也的确是进步了许多。今天从美国演员工会到“新月”餐厅,时间本就短暂;和克里斯托弗·诺兰见面之后,才不过几句话就直接进入了面试,更是快速,没有给顾洛北太多的思考时间。

        顾洛北垂下眼睑,大脑在快速地运转着。要演出克里斯托弗·诺兰要求的眼神,顾洛北并不是做不到,只是他有些犹豫。如果现在就要表演出三十多岁的感觉,就意味着他又要回忆起上辈子的事,这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感觉,随着在这里十八年的生活,已经深深地隐藏到了骨子里,只有在偶尔惊鸿一瞥时,才会在眼神中和气质里发现这种沉淀感。而现在,顾洛北却要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在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个陌生人面前表现出来,这让顾洛北有些不安。

        不过,在选择踏入电影这一行的时候,其实顾洛北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演技,本来就是演绎另一段的人生,没有上一辈子积累下来的记忆,他顾洛北在演技上不可能有如此大进步的。现在回头看,上一辈子就好像是顾洛北的另一段人生一般,只是那一段人生实在太过真实。

        深深地呼吸一下,顾洛北抬起了眼睛,望向了克里斯托弗·诺兰。

        这双眼睛就好像幽深的潭水一般,眼底的蓝色深不可测,只是隐约可以看到岁月的沧桑,这种沧桑不仅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经历了无数坎坷之后才能留下的刻痕。眼光闪了闪,那抹睿智的光芒清晰可见。眼睛上方的那双剑眉往中间聚拢了一些,虽然只是微微皱了起来,但这一皱之间,那种冥思苦想的艰涩就立刻在脑海里浮现出来。

        仅仅是眉头一皱,就让克里斯托弗·诺兰想拍手叫好。这种眼神,不是历尽千帆的岁月沉淀,是绝对不可能有的。虽然刚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只是一个眼神罢了,但克里斯托弗·诺兰却清晰地看到了顾洛北的进步,这比“死亡幻觉”中的表演绝对是更上了一个台阶的。

        当顾洛北眼睛一眨,一切就又恢复了过来,虽然眼底依旧有些隐隐绰绰的沧桑,但十八岁的明亮却是一点一点回到了眼眸里。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才发现,如果只看眼睛,顾洛北的确可以展现出岁月的感觉;但只要一看整张脸,十八岁的年轻瞬间光彩夺目。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脸部可以用妆容掩饰,展现出年龄差距的是眼神,而这点顾洛北显然说服了克里斯托弗·诺兰。

        就在这时,烘饼就端了上来。顾洛北也不着急,拿起刀叉,就示意让克里斯托弗·诺兰吃点心垫肚子。

        克里斯托弗·诺兰看着正在切烘饼的顾洛北,并没有拿起刀叉,用认真琢磨的眼神盯着顾洛北,仿若可以从这张俊朗的脸上看出一朵花似的。“贝尔,你很出色。”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打破沉默之后的第一句话。

        顾洛北没有抬头,依旧在切烘饼,嘴角勾勒起一个痞痞的笑容,刹那间又成为了一个不羁的少年,“这句话我可以当做是我通过面试的喜讯吗?”

        这话成功地让克里斯托弗·诺兰笑出了声,但他却没有回答,只是拿起了刀叉开始吃烘饼。一直到面谈结束时,克里斯托弗·诺兰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只是说了一句公式化的回答,“请等待通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听到这话,顾洛北说不失望,那肯定是假的。毕竟参加面试,还是希望出演这部电影。但一般来说,克里斯托弗·诺兰说了这句话,那就是黄了的意思。不过顾洛北很快就把心态调整了过来,面试原本都有成功有失败的,就算是奥斯卡影帝,就算是最大牌的演员也有被拒绝的时候,这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我很期待你的通知。”顾洛北笑呵呵地回了一句,调侃意思十分清晰,让不擅应酬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居然有些尴尬起来。

        回到旅馆的时候,已经是十二点多了,泰迪·贝尔和伊登·哈德逊已经办好退房手续,拿着简单的行李在一楼等待着。吃过午饭,随后在附近逛了逛,三点多才出发前往机场。

        乘坐巴士在机场的停靠站下了车,一行三人每人一个小背包就往机场的方向前行。和到达时一样,尚恩·梅耶尔也没有来送机,顾洛北单曲刚刚发行,自由选择资源又十分有限,所以必须忙碌起来,尽最大的能力把单曲宣传起来才是王道。

        还没有来得及走进机场大厅,就看到机场门口聚集了十几名背着相机的专业人士,那阵势一看就知道是记者。

        “又有大明星出现了?”顾洛北回头对着身侧的泰迪·贝尔说到。

        “估计是追逐最近有新绯闻对象的裘德·洛吧。”回答的是伊登·哈德逊,他只是低低地把自己了解的八卦说出来而已,仅有顾洛北和泰迪·贝尔听得到。泰迪·贝尔嘴角的笑容就勾勒了起来,对于伊登·哈德逊的八卦性格,他还在适应当中。

        “就算不是裘德·洛,在洛杉矶这里见到狗仔也是再正常不过了。”顾洛北有说有笑地看着身侧的泰迪·贝尔往前走,可还没有等话说完,泰迪·贝尔就拉住了顾洛北的右手,“小心。”

        顾洛北把视线收了回来往前看,就看到面前有两三个人涌了过来,差一点就要撞上了。顾洛北知道是自己走路不看路,所以“抱歉”下意识地就说了出来。

        但这句“抱歉”却被眼前人的问话直接吞没了,准确地说,应该是两三个零星的闪光灯和说话声一起把顾洛北的道歉打断了,“请问你对于帕西诺的行径如何看?”

        “请问你和诺兰相谈甚欢,是不是意味着你就要取代帕西诺的位置了?”

        “关于电影主角两次商谈都失败,你有什么看法?是不是给你了一次乘虚而入的机会?”

        这七嘴八舌的问话,互相交错在一起,顾洛北耳朵倒是都接收到了,可一时却没有反应过来:这什么情况?

        刚才在机场大厅聚集的十几名记者瞬间都涌了过来,一下就把顾洛北一行三人包围住了。泰迪·贝尔下意识地就站到了顾洛北的前面,挡住了不断往前挤的人群。其实一共也就十二三名记者而已,但大家都堆在顾洛北的面前,所以给人一种被包围了的错觉。

        “停!”顾洛北大声喊了一句,眼睛却因为闪光灯瞬间袭来,不太适应,而变得模糊起来。闭上眼睛,一片黑暗之中还可以看到无数个银色的星星在闪烁,眼睛略微有些刺痛。上一辈顾洛北围堵艺人的时候,按快门技术也十分强悍,现在成为受害者之后,顾洛北才不由佩服那些艺人超群的定力。

        顾洛北的阻止并没有起到对应的作用,记者们还是不断在按着快门,问话声也此起彼伏的,要不是泰迪·贝尔那壮实的身体挡在面前,还有伊登·哈德逊站在身侧挡住了好几名记者,估计记者都已经往顾洛北身上扑上来了。

        顾洛北只好再次扬起声音,“请安静!我可以回答你们的问题。”这句话总算有点威力,让提问的声音逐渐小了下去,毕竟提问就是为了得到问答。

        看着十几双注视自己的眼睛,顾洛北脑海却在过滤这些问题,他清了清嗓子,“有谁能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还没有弄清楚情况呢。”

        这下眼前记者集体额头冒汗了,感情刚才完全就是对瞎子抛媚眼了。伊登·哈德逊看着眼前记者纠结的表情了,心中不由升起了恶趣味,看顾洛北调侃自诩是无冕之王的记者,其实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虽然记者之中没有领头人,但还是有几个比较积极的,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解释清楚了。

        上午顾洛北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会面已经被记者拍照存证了,而这个节骨眼又传出了阿尔·帕西诺和“白夜追凶”剧组第二次谈判破裂,双方对于片酬的问题存在一些分歧。而身为导演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在这个时候亲自去见一名新人演员——虽然是一位离谱的十八岁少年,但媒体还是不由捕风捉影。

        就在这个关头,有记者从美国演员工会得到一条八卦的小消息:有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今天接到了“白夜追凶”的面试通知,还闹了一点小乌龙。

        记者最擅长的就是看图说话、连连看了,把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事都可以联系起来的功力,此时发挥了最高水准!

        难道,“白夜追凶”男主角要抛弃阿尔·帕西诺,采用十八岁的新人?

      第109章 借势而起

        三天前,在洛杉矶国际机场,无人问津;三天后,同样是在洛杉矶国际机场,成为主角。顾洛北这次洛杉矶之行颇为奇妙。

        在新月餐厅被拍照了?顾洛北还真没有反应过来,当时可是一点察觉都没有。顾洛北不由苦笑,看来自己警觉心还是太低了,觉得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自己都不算是名人,所以没有注意周围。

        可事实上,通过“记忆碎片”,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是小有名气了,这次牵扯到阿尔·帕西诺,“白夜追凶”选角受关注也是自然的事。再者,圣丹斯电影节上的“死亡幻觉”和纽约街头的“狙击电话亭”已然让顾洛北的演员身份略微有些认知度了。

        之前没有记者上门,包括发行单曲时都没有记者关注,主要还是因为两部电影都尚未正式公映,认知度还不够高,而且顾洛北身上也没有“新闻”——所谓新闻就是负面新闻,包括绯闻、打架、酗酒、吸毒等,记者自然不会对顾洛北投以太多的注意力。

        但今天却不同,在阿尔·帕西诺和“白夜追凶”剧组谈判二次破裂的关键时刻,顾洛北出现在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对桌,联想力丰富的记者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这才有了刚才不着边际的提问。

        原本在餐厅外直接围堵克里斯托弗·诺兰和顾洛北,是一个绝佳机会。但当时拍到照片的几位记者并没有认出顾洛北,还在往私生子的方向猜测两个人的关系,十分离谱。离开时,顾洛北大大方方地走前门,克里斯托弗·诺兰却是接着去卫生间的机会消失在后门了,这才引起了嗅觉灵敏的记者们的警觉。

        顾洛北听完记者的阐述之后,第一个想法是回忆新月餐厅的细节,似乎没有回忆起来被拍照的时间点;第二个想法是对记者们的效率表示佩服,从离开餐厅到此刻机场的碰面,也就不到三个小时,果然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狗仔队!

        如果记者们知道顾洛北此时居然在腹诽他们,估计会吐血吧。记者只是想当然地以为顾洛北在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承认呢?还是强词狡辩呢?

        “你是想询问我关于诺兰新电影的主角人选吗?”顾洛北开口说话了,让记者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不少人还点头给予了回应,顾洛北却扯开了一个颠倒众生的笑容——至少在记者眼中是可以用这个形容词的,颠倒众生。“你们真是抬举我了,我只是诺兰的朋友而已,并不是诺兰新电影的投资商,你们问我这个消息,真的是问错人了。”

        什么情况?顾洛北居然是一无所知的表情!这怎么可能!

        顾洛北的话音才落,追问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诺兰和你早晨的见面不是关于‘白夜追凶’男主角的面试吗?”这个问题就够直接了。

        顾洛北嘴角的笑容依旧挂着,眼底却是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不是,我们只是聚了聚而已。”

        顾洛北的回答很简单,没有太多漏洞,似乎对“白夜追凶”一点都不了解。看着顾洛北的表情,记者们有些犹豫了,难道真的乌龙了?

        其实这时候只要顾洛北提出任何关于“白夜追凶”角色、阿尔·帕西诺的话题,记者都可以敏锐地察觉到顾洛北是在说谎。虽然他们也拿顾洛北没有办法,但也肯定会继续纠缠下去的。但顾洛北没有,什么都没有提到。所以,记者只能看着顾洛北一脸绅士的笑容,“抱歉,请让让”,然后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不迫的扬长而去。

        等身后的记者都在视线里消失之后,伊登·哈德逊才在顾洛北耳边轻声说到,“你欠我一个解释。”

        “白夜追凶”选角的事,顾洛北还没有和泰迪·贝尔、伊登·哈德逊提,本想着回到波士顿之后再说,没有想到记者还先上门了。不得不说,记者真的是神通广大,特别是在洛杉矶这一亩三分田,更是经营的缜密无比。

        虽然在机场的围堵一无所获,但还是有记者铤而走险,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报道,看图说故事,再简单不过了。新闻就写:

        新人演员埃文·贝尔和新晋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新月餐厅相谈甚欢。而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两天正因为“白夜追凶”的选角问题备受困扰,相传阿尔·帕西诺和剧组两次会面都不欢而散。埃文·贝尔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通过“死亡幻觉”好评如潮,其后又因为在纽约街头拍摄“狙击电话亭”时的出色表现,成为了网络上热烈讨论的话题。

        任何一名读者阅读完这条新闻,都会想到,这克里斯托弗·诺兰选角遇到了问题,这埃文·贝尔又是潜力演员,两个人相谈甚欢,那估计埃文·贝尔就是男主角的候选人了,而且当选几率十分大。再加上标题“贝尔解诺兰燃眉之急,欢快会面”,就更加有误导性了。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条新闻,有三个部分,一个是会面,一个是诺兰近况,一个是贝尔简介,三个部分都是事实,互相之间也没有联系。但故意的拼接,误导的标题,欺骗性的配图,就迅速把读者引入了记者所希望的轨道。

        这种方法在新闻之中,屡见不鲜。通过几个事实的拼接,制造引导性的结果,让读者按照记者设想的猜测进行想象。这就是记者的厉害之处了,还让当事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难怪爆出负面新闻的艺人和记者之间,总是难以心平气和地相处。

        原本,如此写新闻的记者只有三四名而已,但不想这条新闻意外获得了热烈反应,引发了范围性的讨论。转发的记者,讨论的网友越来越多,也让这条新闻想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当顾洛北星期二出现在课堂上时,网络上已经铺天盖地都是他要出演“白夜追凶”的新闻了,让顾洛北颇为哭笑不得。幸运的是,哈佛学子虽然对这些八卦有所了解,但向来不会太热心,至少从哈佛学子对于娜塔莉·波特曼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了。所以,顾洛北只是感觉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多了一些罢了,其余一切如常。

        按常理来说,顾洛北是应该给克里斯托弗·诺兰解释一下情况,避免导演产生误会,认为是顾洛北故意放出新闻制造氛围,让“白夜追凶”剧组顺水推舟,就采用顾洛北当主角。这种事并不稀奇,在娱乐圈,为了上位制造一些新闻、利用一些潜规则再正常不过了。

        但顾洛北是不在意,觉得顺其自然就好,如果克里斯托弗·诺兰要误会,就算他解释了,对方心里也会有疙瘩的;泰迪·贝尔是觉得理所当然,在他看来,弟弟就是最好的,就应该得到这个角色,所以也没有提醒顾洛北要打电话;伊登·哈德逊不仅不介意,还兴致勃勃地在网络上留言推波助澜,让顾洛北颇有些无奈。

        顾洛北到最后也没有给克里斯托弗·诺兰去电话,不知道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

        意外的是,泰迪·贝尔却等到了尚恩·梅耶尔的电话,“贝尔,我知道一个消息,两周之后,‘奥普拉脱口秀’正在寻找一位新人歌手上台进行访谈,她青睐于找一位独立歌手,经过自己的奋斗拼搏得以出现在公众面前。原本的候选人是艾丽西亚·凯斯、林肯公园和忧郁心境,但因为埃文这两天的消息遍布网络,也进入了节目制作人杰森·瑞尔的视线之中。不过目前也仅仅是进入视线而已,所以我想问问你,是否有什么好办法,或者好渠道,为埃文加加砝码。”

        一个关于电影选角空穴来风的新闻,却让单曲仅仅发行一天的顾洛北,意外成为近一天之内的网络焦点,这才进入了奥普拉脱口秀制作人的视线之中,这算不算是意外惊喜呢?娱乐圈向来如此,机会天天都有,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更有惊喜,但能够把握住机会鱼跃龙门,就各凭本事了。

        借势而起,这是泰迪·贝尔想到的第一句话。这次机会是绝顶的机会!就算是错失了“白夜追凶”的机会,只要能够借助这次机会,提高顾洛北的知名度,就是一件好事。

        现在问题就在于,“势”已经起来了,网络上热烈讨论的信息就是这个“势”,如何把这个“势”继续扩大化,如何借这个“势”推波助澜起来。

        面对这个问题,任何人的回答都是“出演奥普拉脱口秀”!

        奥普拉脱口秀,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的当家之作,连续十六年雄踞同类节目收视率冠军,包括妮可·基德曼、茱莉亚·罗伯茨、汤姆·克鲁斯等顶级明星都曾经出演过该节目。奥普拉·温弗瑞的主持风格更是在全世界范围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如果能够出现在这档风靡全美、平均收视人数超过三千万的节目上,无疑才是最大的“势”。

        泰迪·贝尔脑海里纷纷杂杂地一堆想法,他最后也只是先回了尚恩·梅耶尔一句,“我也去打听打听。”

      第110章 机会主义

        机会,就如同巨大的馅饼从天而降一般,下面的人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才能接住馅饼。否则,要么被馅饼砸死,要么慢一步看着别人抢走了馅饼。

        尚恩·梅耶尔也是太过激动了,顾洛北能够走进奥普拉脱口秀制作人杰森·瑞尔视线的事,实在是一个天大的惊喜。虽然他心里也知道,估计杰森·瑞尔手头的名单少有七八个,多有二三十个选择。

        顾洛北仅仅是凭借这两天新闻的新鲜度勉强入选而已,估计还是因为一名有前途的演员,同时还在音乐上迈开了挑战的步伐,也算是一个小话题了,这才进入了制作人的视线。但等这两天新闻的热度下来了,或者新闻被“白夜追凶”剧组澄清了,那一切就烟消云散了。

        一夜之间,顾洛北可以走入天堂,站在奥普拉脱口秀这个巨大机遇的面前;同样,一夜之间,顾洛北也可以打回凡间,重新回到独立音乐人的位置上,继续打拼。

        这让尚恩·梅耶尔有些患得患失,果然惊喜太大也让人惴惴不安。所以,混乱之中,尚恩·梅耶尔给泰迪·贝尔去了电话,下意识认为泰迪·贝尔是经纪人,也要一起想办法比较合适。当等电话挂了之后,尚恩·梅耶尔才意识到,泰迪·贝尔也是一个光杆司令,资源甚至比自由选择还局限,要不然“只是一个梦”的发行也轮不到自由选择来做了。给泰迪·贝尔打电话,完全就是一个白费劲的动作。

        意识到这一点,尚恩·梅耶尔有些虚脱。看来,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还是要看自由选择自己的了。

        事实上,泰迪·贝尔挂了电话之后,把手机放在桌面上,陷入了沉思之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7: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