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艺术家》-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顾洛北回头看了看,安妮·海瑟薇双脚盘腿坐在床上,一点淑女的自觉都没有,发现顾洛北的眼光,她也只是嘿嘿笑了笑,“放心,我也就在你面前如此,在外面都不会这样坐的。”这个姿势实在太过男孩子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妮·海瑟薇已经在慢慢改正过来了。不过在顾洛北面前,实在是太过熟悉了,安妮·海瑟薇以前的老毛病还是容易再次闪现。

        顾洛北一副习惯了的表情,嘴里却是回答到,“泰迪每次出去都用拳头威胁人家,那些小子估计都是被吓怕了。”说完,顾洛北自己就呵呵地笑了起来,对于泰迪·贝尔的如此“霸行”,觉得十分有趣。

        安妮·海瑟薇却是撇了撇嘴,“泰迪也就是逼迫他们去你网站看看而已,人家喜欢不喜欢就不是泰迪可以管的了。我看那些小子都自发地哼你的歌,绝对是真心喜欢的。”别的不说,对于顾洛北的才华,安妮·海瑟薇是绝对百分百佩服的。

        顾洛北不置可否,乐呵呵地说到,“那是。算他们有眼光。”

        自从顾洛北开始在个人音乐博客上传音乐,泰迪·贝尔出去的时候总喜欢帮忙他做宣传,不出几天,几条街的隔壁邻居都知道了贝尔家的小儿子开始自己做音乐了。其实顾洛北登上百老汇舞台的事大家都是知道的,现在知道这位小才子在音乐上也扬帆启程了,街坊们还是很支持的。“十一音乐工作室”网页上那一千多名访客,至少有两百名是泰迪·贝尔拳头威胁来的。

        “你这次参加的面试,感觉如何?”顾洛北把邮件发送出去之后,转过身问到。前两天,安妮·海瑟薇到洛杉矶去参加了一部电影的面试,昨天才刚刚回来,顾洛北还没有来得及了解情况。

        “才仅仅是第一次面试,人山人海的。”安妮·海瑟薇双手往上挥了挥,描绘出一座大山的模样,以此来形容现场的人数之多,“我看至少有两三百人。”

        “什么电影?如此大手笔!”顾洛北眉头不由自主就挑了挑,能够号召到如此多演员去面试,看来制作阵容估计不会小。

        “根据狄更斯的名著改编的剧本,叫‘尼古拉斯·尼克贝’。”安妮·海瑟薇的话让顾洛北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这种有时代底蕴的电影,不管投资多少,对演员的需求绝对不会小,大大小小二三十个配角肯定是需要的。

        这部电影顾洛北也只是听过名字而已,中文译作“少爷返乡”,电影名字直译的话就是“尼古拉斯·尼克贝”,和“死亡幻觉”一样,就是用男主角的名字做电影标题的。顾洛北记得当初这部电影对导演的赞誉还是比较多的,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印象了。

        顾洛北也就点了点头,对这部电影不是很上心,“见见那种面试的大场面,也算是特别的经验了。”至少顾洛北目前两次面试,就都是小范围面试,“圣诞节的时候,你不是说有一部电影要开拍了嘛?什么时候?”

        比起顾洛北这个半吊子的演员,安妮·海瑟薇显然是比较合格的,“公主日记”之后,她就先后参加了四五个面试,最后成功地拿下了“天堂的彼端”的女主角。虽然这部电影顾洛北没有听过更没有看过,但每一部作品对于演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前面的铺垫,安妮·海瑟薇也就不会有未来演技上的成长。

        “下周,估计这次要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待在爱达荷州了。”安妮·海瑟薇的眼底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看得出来,她对于演技的确抱有极大的热情。

        “那学校呢?”安妮·海瑟薇现在正在纽约的瓦萨大学读书,主修英文,兼修妇女研究,上学期她就因为拍摄“公主日记”,耽误了不少学业,所以顾洛北才会有如此一问。

        “我请求了邮件授课,到时候会和教授通过邮件进行学习,期末的课题如果顺利通过,一样是可以拿学分的。”安妮·海瑟薇早就安排好了,她也不希望大学的课业一拖再拖,“在这点上我还是最佩服你。最近毕业设计准备得怎么样?”顾洛北上学期也抽出了一个月拍摄“死亡幻觉”,但课业一点都没有耽误,这次回来依旧是全A的好成绩。

        顾洛北正准备回答时,电脑桌上的手机就响了起来,顾洛北回头拿过了手机,“你好,这里是贝尔。”

        “你好,这里是芬恩,马里·芬恩。”电话另一端传来了一个稍显陌生的声音,顾洛北在脑海里回想了一下这个名字,猛然就回想起了不久前的百老汇剧场,对方接下来的话验证了顾洛北的想法,“请问那里是埃文·贝尔吗?我是‘狙击电话亭’的选角导演。很荣幸通知你,你被选为电影的男主角了。我们郑重地邀请你出演‘狙击电话亭’的男主角斯图·谢泼德一角。能否将你经纪人的联系方式告知我,我们会具体商量签约和拍摄事宜。”

        被选上了?顾洛北只来得及接受这个信息,心中刹那就被喜悦所充斥,眼中绽放出无限的光彩。

        安妮·海瑟薇看到了顾洛北眼底的喜悦,顿时好奇起来,半坐起来,跪着爬过了床铺,整个人凑到顾洛北的手机旁边,正好听到最后一句话,也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安妮·海瑟薇直接就想开心地高声呼喊,但声音才从嗓子里泄露出来,就意识到顾洛北还在电话中,连忙抿住嘴唇,这还不够,接着又用双手捂住了嘴巴,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盯着顾洛北,喜悦的神采再明显不过了。

        顾洛北的大脑也只出现了短暂的一秒空白,很快就明白了整件事,也明白了这个电话的意义。

        他战胜了科林·法瑞尔,“狙击电话亭”原本的男主角,堂堂正正地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乔·舒马赫的认可,赢得了这个角色。当初“死亡幻觉”的时候,顾洛北是领先了杰克·吉伦哈尔一步,把这个角色率先抢到了手里,但这一次不同,顾洛北是在和科林·法瑞尔、瑞恩·高斯林的直接对抗中,成为了剧组的第一选择。无疑,这对于顾洛北绝对是极大的肯定。

        当然,这一次科林·法瑞尔并没有直接出现在面试现场,之后乔·舒马赫是否再次单独和科林·法瑞尔见面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顾洛北成为了乔·舒马赫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太棒了!”反应过来之后,顾洛北直接就把内心的喜悦呼喊了出来。电话另一端的马里·芬恩不由笑了笑,果然还是十八岁的孩子,如此大胆直接。但马里·芬恩不知道的是,顾洛北反应如此诚实,并不是因为年幼,他的心理年龄可绝对不是一个孩子,仅仅是因为他性格本就如此。

        拿到了泰迪·贝尔的联系方式之后——现在泰迪·贝尔不在家,不然顾洛北直接把手机拿给他接听就可以了,马里·芬恩就把电话挂了。看着眼前的座机,马里·芬恩有些出神。不可否认的是,顾洛北当天面试中的表现的确十分惊艳,远远超出了预期,无论是眼神表情,还是动作台词,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但马里·芬恩对于乔·舒马赫最后的选择,还是有一些疑惑的。

        斯图·谢泼德这个角色,在电影中是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已经结婚了,并且背着妻子在外面还有一个情人。斯图·谢泼德每天都会到公共电话亭里去打电话给情人,只为了防止妻子查询手机电话清单,正是因为这个习惯,才让斯图·谢泼德被困在了那个小小的电话亭里,制造出了这部电影。

        而顾洛北才不过十八岁而已,能否把斯图·谢泼德这个中年男子的心理揣摩到位,就是马里·芬恩此时心中的疑虑。特别是刚才电话里对方表现出来的直接纯真,让马里·芬恩越发不确定起来。

        不过,选择顾洛北这个决定,是乔·舒马赫说服了制作人、自己之后,一起做出的,所以马里·芬恩虽然心中还有疑虑,但还是再次拿起电话,拨通了泰迪·贝尔的手机。他只希望,顾洛北在电影拍摄中,还能展现出面试当天的状态,那就没有问题了。

        电话挂断之后,安妮·海瑟薇终于放下了遮挡住嘴巴的双手,开心地大叫起来,就好像赢得了几千万的大奖一般,声音不可遏制地尖叫了起来,“成功了,你成功了!”

        顾洛北看着眼前比自己还要高兴的安妮·海瑟薇,嘴角的笑容也大大地绽放了开来。

      第066章 开机仪式

        这条西五十三街顾洛北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两侧分别是百老汇大道和第八大道,百老汇的排练结束之后,顾洛北经常就和朋友们沿着西五十三街往前走,寻找吃饭的地方。这一次,顾洛北在西五十三街却不是来百老汇大道排练的,而是来这里拍戏的。

        “狙击电话亭”全片的拍摄场地就在这条西五十三街,这也是电影唯一的拍摄场所,在靠近百老汇大道那端的街口有一个红色的电话亭,就是男主角被困的地方。在熟悉的地方进行拍摄,对顾洛北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天都可以回家了,泰迪·贝尔和凯瑟琳·贝尔想来现场观看拍摄的话,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接到面试通过的电话一周之后,顾洛北就进入了“狙击电话亭”的剧组,这是乔·舒马赫原本就拟定好的计划,速度之快超出了顾洛北的想象。最后顾洛北居然比安妮·海瑟薇还早几天投入了电影的拍摄之中,这也算是意料之外了。

        来到剧组暂时休息的房间,在上街头准备开机之前,大家都愿意呆在房间里,二月份的纽约依旧是寒风凛冽,可不是什么风和日丽的郊游日子,还是房间里温暖些。

        顾洛北在泰迪·贝尔的陪同下走进了房间里,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场面看起来很不错。工作人员都朝顾洛北微微点头示意,表示欢迎。虽然大家的脸上都带着微笑,但顾洛北却敏感地察觉到了大家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冷淡,比起“死亡幻觉”的剧组来说,感觉的确不同。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一来大家今天才刚刚见面,要多热情也不可能;二来顾洛北就一无名小卒:知道“死亡幻觉”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的,要大家给予太多关注也是无理的要求;三来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要挑战斯图·谢泼德这个角色,而且还是电影唯一的主角,独挑大梁,大家心里还是没有什么底,都抱着观望的想法,态度冷淡一点才是正常的。

        如果要再加上第四个理由,剧组工作人员不冷不热的态度就更好解释了。房间里很快又来了几位演员,虽然“狙击电话亭”就是男主角斯图·谢泼德一个人的舞台,但还是有几个重要配角的,比如电话另一端的狙击手,比如男主角的妻子和情人,再比如警察的领头人。

        福里斯特·惠特克,这位实力派演员在【创建和谐家园】年就赢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绝对是好莱坞重量级的男配角。顾洛北还知道,这位在男配角上几乎赢得所有喝彩声的黑人演员,在2006年凭借这“末日独裁”中的精彩表演,拿下了奥斯卡影帝的小金人奖杯。这一次,福里斯特·惠特克将扮演剧中的警察队长。

        因为“恋爱时代”而红遍美国的凯蒂·赫尔姆斯入围了去年全世界的最性感女星排行榜,在“狙击电话亭”中她将饰演男主角的情人。对于凯蒂·赫尔姆斯,顾洛北却更清楚她的另一个身份,全美偶像汤姆·克鲁斯的妻子。汤姆·克鲁斯在2001年结束了和妮可·基德曼金童玉女的十年婚姻之后,于2005年和凯蒂·赫尔姆斯喜结连理,他们漂亮的女儿苏瑞·克鲁斯也成为了全球最受瞩目的儿童。

        饰演隐藏在黑暗中的变态电话狙击手的是基弗·萨瑟兰,他至今最著名的电影莫过于1987年的“迷路的男孩”,巧合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乔·舒马赫。虽然基弗·萨瑟兰现在算不上一线大明星,但顾洛北对他却十分了解,因为基弗·萨瑟兰就是经典美剧“24小时”男主角杰克·鲍尔的扮演者,这部剧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在中国国内也拥有众多影迷。不过此时“24小时”还没有开拍,所以基弗·萨瑟兰也尚未声名鹊起。

        再加上饰演斯图·谢泼德妻子的演员拉妲·米契尔也是演戏经验十分丰富的中坚演员,顾洛北这个仅仅出演第二部电影的菜鸟,得不到工作人员的信心也是再正常不过了。“死亡幻觉”是独立电影,大家一起从零开始努力奋斗,所以气氛十分良好;但“狙击电话亭”却是二十世纪福克斯投资了八百万进行拍摄的电影,剧组气氛自然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顾洛北目前拍摄的两部电影,居然都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发行,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顾洛北知道了剧组工作人员不冷不热的原因,也知道解决办法:用自己的实力、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那就足够了。所以顾洛北也没有在意,直接在座位上坐下,拿出剧本就翻了起来,丝毫没有主动社交的自觉。在顾洛北看来,如果要顾全所有人的心情,如果要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好感,那活着就太累了。每个人都是有自己喜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有一件事一个人会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即使是金钱,喜爱的人再多也有视之为粪土的,所以不要奢望可以照顾到所有人的感觉,自己觉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顾洛北的行为,在强调个性、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并不算稀奇。所以房间里的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一点异常都没有。神经相对大条一些的泰迪·贝尔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但他之前也没有去过“死亡幻觉”剧组,又看顾洛北一副泰然的模样,所以也就没有多想了。

        乔·舒马赫进入房间时,看到的就是如此一番景象,大家三三两两地或坐或站,把房间挤得满满当当,但却没有热闹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尚未融洽的生涩感。这对于乔·舒马赫来说并不稀奇,他拍摄过多部周期十分短的电影,剧组工作人员之间完全就是工作关系,还没有来得及熟悉的时候,电影拍摄完成、剧组就解散了。所以,这种浓厚的工作氛围,乔·舒马赫十分习惯。

        当然,乔·舒马赫也知道,选择了顾洛北作为男主角,也就意味着电影票房的压力全部都压到了他的身上。作为一个著名的商业电影导演,乔·舒马赫再清楚不过自己如此选择的后果。但他不后悔,反而觉得自己很明智,他在顾洛北的身上看到了对演技的热情,也看到了演技的灵气,有天赋有执着又有努力,他相信顾洛北会给他一个巨大的惊喜,比面试当天的表演还更大的惊喜。

        “大家出去准备开机仪式了,主要演员们留下。”乔·舒马赫大声地说到,房间里的工作人员刹那间都开始往外涌去,原本懒洋洋的大家迅速变得麻利起来。

        开机仪式,这个风俗在世界各地都有,在亚洲地区,开机仪式就是拜神、讨彩头,希望电影的拍摄能够一切顺利;而在欧美,开机仪式则更加侧重电影宣传。所以,工作人员十分重视,这可是“狙击电话亭”面对媒体的第一印象。

        乔·舒马赫把演员留下,却不是要训话什么,而是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毕竟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就要在一起合作了。顾洛北对基弗·萨瑟兰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上一辈子“24小时”的影响,也因为基弗·萨瑟兰在这部电影中角色的特别。

        从剧本中就可以看到,基弗·萨瑟兰饰演的狙击手从头开始就只有声音出镜,一直到结尾时才出来闪现一下,若要从镜头的戏份上来说可以算是一个龙套了,但从角色的重要程度来说,却是和顾洛北一起对戏的重要配角。所以,顾洛北对基弗·萨瑟兰的声音十分敏感,带着中年人的沉稳,音调偏低,却意外地有一些深沉的感觉。不知道是顾洛北进入角色了,想当然如此;还是基弗·萨瑟兰的声音原本就是如此。但不管如何,这对于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所谓开机仪式,其实就是一个公开的记者见面会,在所有记者面前,电影的主创人员一一登场,接受拍照采访,为电影做第一波的宣传。

        这一次二十世纪福克斯对乔·舒马赫的信心并不是很足,前期投资八百万,其后因为在男主角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最后乔·舒马赫说服了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保留了后期继续追加投资的希望。所以,顾洛北有幸参加了他人生第一个正式的开机仪式。

        眼前的记者们并不友好,不要说和圣丹斯电影节上相比了,就和刚才房间里工作人员的态度相比,现场记者都恶劣了不少。就算记者们做了采访功课,知道“死亡幻觉”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受到的赞誉,顾洛北对于他们来说依旧是“没有任何噱头的新人”,甚至许多记者都开始构思“舒马赫老眼昏花,采用男花瓶独挑大梁”的标题了。

        “舒马赫,金·凯瑞不是说有希望出演斯图吗?”

        “我得到的消息是威尔·史密斯对斯图这个角色十分感兴趣。”

        “科林·法瑞尔不是一直都是你名单上斯图的第一扮演者吗?难道你们之间闹不和了?”

        所有的问题都在朝乔·舒马赫飞射,站在旁边的顾洛北就好像隐形人一般,直接被所有记者忽略了。

      第067章 不容忽视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此时心里肯定很失落,毕竟他才是正牌的男主角,这就是最后确定下来的结果,他顾洛北就是男主角,而不是所谓捕风捉影的威尔·史密斯或者金·凯瑞。

        但事实就是如此,记者宁愿把视线投向了其他可能饰演男主角的大牌演员,针对那些莫名其妙的传闻提些尖锐的问题,制造出一些观众感兴趣的话题,也不想把问题浪费在一个籍籍无名的新人身上。

        但顾洛北却不一样,他很清楚这套程序是如何走的。上一辈子,他就是站在前面无视新人演员的记者,如果换做他站在底下,他估计也会如此,希望能够利用那些大牌的名字制作出一些爆料。要不然就是尖锐地询问新人演员,“你觉得你能够胜任这个角色吗?比威尔·史密斯、金·凯瑞还更适合?”毕竟,做媒体这一行的,没有爆点就没有销量、没有点击、没有关注,作为记者必须如此。所以顾洛北很淡定,反而细细地在琢磨这些记者问题的刁钻程度,觉得十分有趣。

        结果,报应来了。

        “贝尔先生,请问你觉得你凭什么资格获得这个角色的?你对这次在电影中独挑大梁有信心吗?你是否认为你比威尔·史密斯、金·凯瑞更适合这个角色?”记者从老道的乔·舒马赫那里没有获得任何噱头,都是一些官方的回答,十分无趣。看到顾洛北这个菜鸟,就有记者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希望可以从顾洛北的脸上看到慌乱的表情,当然,如果能够听到一些火花十足的回答那就更好了。

        顾洛北听到这个问题,不仅没有慌乱,反而还露出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笑容,弄得下面记者全部都是一头雾水。但对于少数女性记者来说,心跳不由加速了,撇开所有偏见来说,面前这个挺拔俊朗的少年的确拥有让人心动的资本。

        “谢谢这位记者,你们终于意识到我的存在了。”顾洛北的第一句话就让不少记者【创建和谐家园】了,顾洛北这话不是埋怨也不是生气,而是带着温温的笑意,彷佛只是朋友之间的调侃罢了。这种自如随意,让提问的记者不由有些尴尬,讪讪地笑了笑。顾洛北却是接着说到,“你刚才的问题可是有好几个,你是希望我一一回答呢?还是总体一起回答呢?下次提问的时候,记得把问题条理分清楚,一个一个地问,不然让我这样的新人很为难的。”顾洛北还在“新人”两个字上加了重音,十分清晰。

        站在记者中间的威廉·伍德已经忍不住了,扑哧一下就笑了起来,身边的同事记者的表情着实太过搞笑了。在圣丹斯电影节就下定决心要抱住顾洛北这棵大树往上爬的威廉·伍德,就连“十一音乐工作室”网页的上线都十分清楚,何况是“狙击电话亭”开机仪式这种大事呢。

        刚才大家都把箭头朝向乔·舒马赫时,威廉·伍德并没有着急向顾洛北提问,而是认真地在观察这位少年的表情。顾洛北再一次让他感觉到神奇。

        十八岁的年纪,面对这样的大场面——“死亡幻觉”接受采访时的场面绝对是温馨得不能再温馨了,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寥寥几名记者而已,现在的开机仪式面前超过三十名记者的阵容当然是大场面了。但顾洛北无论是表情还是眼神都十分沉稳,不要说怯场了,就连所有记者明目张胆地忽视他这个男主角,在他的面前就问出一个个让他这个男主角感觉尴尬的问题,顾洛北也还是稳如泰山。

        而顾洛北眼底间或闪过的戏谑感,更是让威廉·伍德有种荒谬的感觉:自己周围的记者同事就像是马戏团里表演杂技的动物一般,前面的顾洛北作为观众对这场马戏表示满意。威廉·伍德这种奇怪的感觉,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面对刚才那个直接而刁钻的问题,顾洛北一点慌乱也没有,只是从容不迫地回了两句,就把提问的记者赤果果地调戏了。所以威廉·伍德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就笑了出来。

        其他记者也都憋笑憋得十分辛苦。明天的新闻又有新标题了,“新人贝尔大战【创建和谐家园】记者?”虽然是同行,但只要可以成为新闻,任何事都可以成为素材的。

        “你可以……”提问的记者下意识地回到,但话还没有说出来,就看到台上的顾洛北摇了摇头,一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样子,“还好我是新人,年纪尚青,记忆力不错,刚才的问题我都记下了,我会一一回答的。经纪人告诉我,我是一个新人,要和记者处好关系,不能随意得罪记者的,不是吗?不然就像刚才那样,在旁边一声不吭地坐个十几分钟,到时候新闻出来我就直接消失了,我经纪人可是会很生气的。所以刚才的问题,我会认真回答的。”

        顾洛北这话说得台下所有记者都憋屈得很。刚才大家集体故意冷落顾洛北,可是所有人都有份的;现在顾洛北如此明目张胆地就回说“不能得罪记者”,这不是直接让记者们伸出自己的脸,让顾洛北抬手就给挥了一个耳光嘛。偏偏,记者还不能发火,因为顾洛北可谓是“态度谦逊,礼貌有加”了。而且,大家还等着顾洛北回答刚才的问题呢,估计之后还有更多的爆料。

        威廉·伍德却是笑得更灿烂了,这个顾洛北果然老道。骂人不带脏字不算境界,让自诩见过无数风浪的记者们明知道是个坑还主动去跳,有怨言还说不出来,这才厉害!

        虽然一直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但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记者的身份已经逐渐完成了转换。一方面,艺人的确需要和记者搞好关系,否则记者联手封杀,或者故意出负面新闻把艺人名声搞臭,算不上什么难事;另一方面,记者也需要和艺人处好关系,他们的新闻他们的爆料都是来自于艺人,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年代,独家就是金钱、时间就是金钱,能够从艺人那里拿到第一手资料、拿到最劲爆的资料,对记者来说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说,记者已经不是单方面的强势了。记者和艺人之间是互相牵制、互相帮助、互相赖以生存的关系,谁也说不上占绝对上风,倒更像是制衡的关系。谁能够把握好这段关系中的平衡点,谁就会占上风。在今天,顾洛北无疑把握住了平衡点,轻易地就让全场记者吃瘪,却又无话可说。

        乔·舒马赫站在旁边,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顾洛北的表现他十分满意,看来今天开机仪式的宣传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二十世纪福克斯那方面的压力又会减轻了不少。

        顾洛北却好像没有看到记者们憋屈的表情一般,笑了笑,“在回答刚才的几个问题之前,我有一个疑问需要解答,我从来不知道威尔·史密斯、金·凯瑞也是男主角的候选人,至少我在面试现场就没有看到他们。这位记者确定你的情报没有错?”

        顾洛北清楚地知道这些记者是如此断章取义、捕风捉影的,所以一开始就把这种可能性抛了出来,让记者顿时哑口无言。在娱乐圈,一切都有证据、尘埃落定的话,也不需要他们在那里叫嚣了。威尔·史密斯、金·凯瑞是候选人的事,一直都是记者在那里自娱自乐的,可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展示的。

        但顾洛北也知道,事后肯定有记者会写,“新人贝尔无视威尔·史密斯、金·凯瑞,堂堂正正向两位顶级演员发出挑战”。虽然顾洛北一点这个意思都没有,但他的话要扭曲地理解,也的确有这种意思。所以,记者要如何指鹿为马,顾洛北还真没有办法。即使如此,顾洛北也不在乎,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接着说了下去。

        “其次,我是通过正规面试的选拔,获得了这个角色的。这位记者似乎一直在质疑我的资格问题。难道你在质疑导演、制作人和演员工会的眼光吗?还是说,你在暗示这部电影内部有猫腻?”顾洛北的话寒光一闪,让台下那名记者背后出了不少虚汗。但其他记者却兴奋起来,这个新人的回答可谓是意外连连,但不正是他们需要的新闻素材嘛。“你在质疑我的资格,质疑我的能力,我就可以理解为:你在质疑舒马赫的选择,在质疑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选择,甚至在质疑演员工会的选择。”这话一下就严重起来了,牵扯到黑幕、潜规则什么的,记者其实都知道,在现在好莱坞的环境下,演员选角的黑幕其实并不多,至少有演员工会的参与,可能性就被降到了最低,那么按顾洛北如此一说,牵扯就广了,虽然有些危言耸听,毕竟这样的提问在美国每天都在发生,每个人都有发言的自由,算不上什么严重的事件。但重点不在于后果如何,而在于顾洛北一番话愣是把记者们噎到无话可说了。

        但顾洛北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记者跌破了眼睛,“如果是这样的,我保留追究你法律责任的权力,我认为我的名誉受到了损失。”顾洛北刚才把事情都扯到了演员工会层面上、黑幕潜规则层面上了,最后居然又回到了个人名誉上,让人有一种头重脚轻之感。

        但威廉·伍德却是立刻明白了过来,这就是顾洛北的狡猾之处。记者在捕风捉影,顾洛北就在扯皮拉筋,事情往严重里说,最后却轻描淡写地化解了,让记者感到尴尬郁闷之时,他自己又没有搅合进去,果然高明!

        这个新人,不容忽视!几乎是在场所有记者心中一致的想法。

      第068章 拍摄准备

        开机仪式已经结束了,记者们都兴奋地展开了议论,顾洛北的出现,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一个肯说敢说的艺人,记者是举双手双脚欢迎的。想起刚才顾洛北最后说的一段话,记者们不由都对顾洛北这个新人产生了好感。

        “最后,我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角色,不是由我说的算的,而是由观众来评论的。如果这位记者到时候也进入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到时候,你也有资格评价这部电影。至于你现在问我,‘我觉得我能否胜任这个角色’,我当然说我能了,不然你期待我会有其他答案吗?”

        充满自信,锋芒毕露,但十分清楚自己的位置,并不自大自满。语言幽默机智,仅仅用三言两语就制造了今天开机仪式的最【创建和谐家园】。如此一个新人,的确是让人眼前一亮。

        但对于艾略特·卡特来说,今天的开机仪式就没有那么有趣了。艾略特·卡特就是刚才提问的记者,作为“首映”今天的特派记者,艾略特·卡特可算是丢脸丢尽了。虽然顾洛北话语里并没有针对他,但谁都知道他就是这个可怜的靶子。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问题,让艾略特·卡特亲身体验了冷嘲热讽的强大威力,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青涩新人,居然让他栽了一个如此大的跟头!艾略特·卡特心情十分十分恶劣。

        “首映”最为美国有名的电影杂志之一,虽然在影响力上略逊“电影评论”一筹,但销量也很是不错的。顾洛北今天算是的得罪了艾略特·卡特:他可绝对算不上一个心胸广大的人,再说了,在记者这个职业上,斤斤计较反而容易挖掘出大新闻,所以,艾略特·卡特决定,今天开机仪式的稿子上,他要狠狠地教训一下顾洛北。

        “狙击电话亭”开机之后不久,各个媒体杂志都纷纷刊登了相关新闻。威廉·伍德在“娱乐周刊”上出版的新闻稿中,大力赞扬了顾洛北面对记者的临危不乱和妙语连珠,又再次提到了顾洛北在“死亡幻觉”中的出色表现,对于这次“狙击电话亭”表示出极大的期待。

        与威廉·伍德相反,由艾略特·卡特撰写的“首映”的稿子就显得负面了许多。

        “目中无人、骄傲自大,这是贝尔给人的第一印象。威尔·史密斯、金·凯瑞在他的口中也仅仅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已;当选一部电影的主演,就把美国演员工会牵扯进来,好似那就是他家后花园一般;面对新闻记者,他就把自己当做了上帝,满口胡言。贝尔的实力究竟如何,暂且不得而知,至少在‘狙击电话亭’上映之前,我们无法得知真相。但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好莱坞又多了一个愚蠢自大的花瓶。”

        这只是关于开机仪式的一段文字而已,文章还对乔·舒马赫、福里斯特·惠特克等人的采访进行了阐述,不过语言也偏压抑。显然,“首映”在艾略特·卡特的笔下,对“狙击电话亭”是不看好的。

        顾洛北看到“首映”的稿子时,阻止了愤怒的泰迪·贝尔,“没有必要,和这种小丑生气只会让我们显得像一个【创建和谐家园】。”泰迪·贝尔想要把整本“首映”都给撕烂了,如果艾略特·卡特在他的面前,泰迪·贝尔会毫不犹豫地挥舞自己的拳头。“至少他也承认了我是一个花瓶,算是全文中唯一的正面信息吧。”要成为花瓶,没有外貌可是不行的。顾洛北欣喜地发现了文章中的唯一亮点。

        “北!”泰迪·贝尔都快郁闷死了,看到这篇文章时他感觉自己刹那间就被愤怒的火焰包围了,可顾洛北居然还有心情在这里说笑。

        “亲爱的泰迪。”每次顾洛北如此呼唤泰迪·贝尔时,这个拿弟弟没辙的哥哥,总是会露出无奈的笑容,“你撕了杂志,或者打了那个【创建和谐家园】记者,不会有任何用处的,只会让你在警察局待上一个晚上。我想,我用电影中的出色表现折服观众,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够让‘首映’把看走眼的卡特炒鱿鱼了,那就更好了。那么,下次再见面时,我不介意我们再继续给他二次打击。”

        泰迪·贝尔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就知道顾洛北不是好欺负的,两兄弟以前一直都是拳头在前,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发现了,在这个社会,拳头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反,很多时候,智慧才是最可怕的。

        看到顾洛北脸上不怀好意的笑容,泰迪·贝尔这才想起弟弟是多么腹黑的一个人,这才把杂志扔在了一旁,“我对和卡特先生的下次见面表示期待。”泰迪·贝尔扭了扭自己的拳头,如果可以给予艾略特·卡特精神和肢体上的双重打击,泰迪·贝尔很乐意亲自上阵。

        除去“娱乐周刊”和“首映”,其实大部分媒体都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报道开机仪式的,语言有褒有贬,但大家都对顾洛北这名口才出色的新人表示了期待:能够在如此大场面上镇定自如,还把老道的记者摆了一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开机仪式之后,“狙击电话亭”就进入了拍摄模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8: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