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清弊主》-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康熙将折子放在案头,笑道:“先跪安吧,这事,朕再议议。”

        待得胤祯退出后,康熙将‘倡农书’细细看了一遍,在康熙眼里,这份倡农书稍显激进,有些地方明显存在不足,沉思良久,才开口道:“李德全,将这折子送内阁,转发六科,公开发抄,在邸报上全文刊发。”

        在邸报上刊发,康熙一是想堂堂正正示之以公,探探各地督抚的反应。第二个想法却是不好明说,经过半年的清洗整顿,朝廷上下凡是参与到皇子党争的大臣都惶恐不安,借这份肯定会引起争议的倡农书吸引朝廷上下的眼球,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稳人心。

        什么叫一石激起千层浪?倡农书在邸报上一刊登,立时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轰动,农学院什么的,倒没几个人关心,但是农学院的学员一出来就授予八品官身,这就有点骇人听闻了,要知道每三年一届的科考,三甲同进士出身的也不过三百来人,外放一般也不过是从七品左右。

        最根本的是天下的读书人从此又多了一条晋身之路,同时朝廷官员也将多出几千来,这意味着朝廷的开支将大幅增加。

        所以倡农书在邸报上一刊出,朝野上下登时就一片沸腾,叫好的有之,谩骂的当然也不少,但更多的则是议论。

      第6章 都是精英

        毓庆宫,詹事府少詹事颜图匆匆将这一消息禀报给皇太子胤礽,出乎他的意料,胤礽听了之后并没发火,反而嘴角微微一弯,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

        颜图原本在皇太子面前并不被重视,但是在去年一废太子的风波中,胤礽的亲信、党羽大多被杀,关押,流放的也不在少数,这就使的刚刚复位的胤礽身边出现了大量的空缺,身为少詹事的颜图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的机会,眼见的胤礽神请有点反常,颜图小心的说道:“太子爷,十四阿哥这时候捣鼓出这什子‘倡农书’,会不会是别有居心?”

        胤礽笑道:“爷还就怕他没有别的居心,平时还真没看出,老十四居然也野心不小,有野心就好,爷现在正好要养精蓄锐,没精力赔他们玩。”

        “太子爷,这话奴才怎么就没听明白呢?”颜图眨巴着眼睛,一脸迷茫的问道。

        “你不懂就对了,去把朱天保叫来。”胤礽笑着转身进了书房。

        没有尝到权力滋味的人,很难理解丧失权力的痛苦,被废黜的耻辱,无助,惶恐无时不萦绕在胤礽的心头,在圈禁的几个月时间里,胤礽一次又一次的反省,为什么自己面对康熙的打压毫无还手之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掌握足够的兵权,兵权,才是立身之本,立国之本。

        哼,什么父子亲情,君臣纲常,都是狗屁,说穿了,就是一个字,权!不就怕我分你的权夺你的位吗?以前真是太天真了,什么恭敏诚善孝,在权利面前,屁都不是。

        胤礽正自在心里发狠,朱天保面色凝重的走了进来,躬身见礼之后,便垂手肃立一旁。这朱天保字九如,是兵部侍郎朱都讷之子,东宫侍读,颇为精明,善揣摩上意,胤礽复位后对他颇为赏识,见他进来,胤礽笑道:“九如,对这倡农书,你有何看法?”

        朱天保肃然道:“太子爷,皇上历来重视农业,这倡农书纯为迎合,其中有致命的缺陷,想要推行,困难重重。”

        “哦?”胤礽一听来了精神,他身为太子,到时候,康熙肯定是要就此事询问他的,若是能够反驳,不仅可以博的康熙的好感也可顺势打击八爷党的气势,当下便道:“快说说,怎么回事。”

        朱天保“太子爷请想,我大清有近两千府县,如按倡农书所设想的每个县都增加一个劝农官,层层下来,这得增加多少官员?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国库而言,岂不是雪上加霜。最根本的是,学农即可出仕,谁还愿意寒窗苦读?士心不稳,则国将不国。”

        是有道理,胤礽缓缓的点了点头,不过这个时候,却不能将刚刚冒头的老十四一棒子打的缩回去,此时上折子弹劾,固然能博得康熙赞赏,可对自己却没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对十四还是捧杀的好!现在将十四高高捧起,在短期可以离间八爷党,加速八爷党的分化,长期来说,当然是捧的越高,摔的越惨,就凭十四的根基和人脉,要玩死他,还不是轻而易举。

        胤礽正要发话,突然又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康熙一生最为重视农业,而且在农业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十四竟然在农业上出风头显能耐,岂不是把康熙比下去了,这让素来好面子的康熙情何以堪?

        “九如,找人给我夸,拼命的夸‘倡农书’,要夸的前无古人,绝无仅有。”

        东城区,铁狮子胡同东口,九贝子府。

        胤禟看到邸报,顿时就楞了,老十四什么时候对农业这么关注了?要说他在兵事上能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这还说的过去,这倡农书真是他写的?再有,在众皇子都小心翼翼的静观其变的时候,十四突然唱这么一出,他是什么意思?

        想到这里,胤禟坐不住了,拨脚便直奔崇文门内大街的八贝勒府。

      ¡¡¡¡Ø·¶KµÄ¸®Û¡Óë°Ë¸çØ·¶TµÄ¸®Û¡ÅþÁÚ£¬×ß¹ýÈ¥£¬»¨µÄʱ¼äÒ²²»³¤£¬Ø·¶T¼ûØ·¶K¼¸´Ò´ÒµÄ×ß¹ýÀ´£¬Ã¦°ÑËûÓ­½øÁËÊé·¿£¬ÆÁÍËÁËÏÂÈË£¬Ø·¶T²ÅЦµÀ£º¡°Ê²Ã´Ê£¬ÖµµÃÄãÁ³É«ÕâôÄÑ¿´£¿¡±

        胤禟道:“八哥难道没看邸报?十四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他什么爱好,脾性,我们不知道?这倡农书难道你不觉的奇怪?”

        “这有什么奇怪的?”胤禩徐徐说道:“十四一直居住在宫中,跟皇阿玛在一起的时间也多,许是受了皇阿玛的熏陶,也不一定。”

        “可这么多年来,他在我们面前从来都没流露出一点有关农业方面的兴趣。”胤禟犹自不服的说道,“再有,这时节,他搞出这般动静来,是有什么想法?怎么也不跟我们通通气。”

        “十四弟长大了……”胤禩悠悠的叹道。

        胤禟急道:“八哥,十四不会是见到八哥眼前失势,有了其他想法吧。”

        胤禩脸色一凛,沉声道:“九弟,你忘了当初怎么说的?咱们四兄弟,不管谁上位,其他三个都要倾力相助。”

      ¡¡¡¡¡°Õâ²»»¹Ã»ÉÏλÂï¡£¡±Ø·¶K²»ÂúµÄàÖ¹¾¡£

        胤禩脸上愠怒之色一闪,但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语重心长的开解道:“咱们四兄弟,谁有能耐谁上,可不能够相互拆台,那样谁也上不了,白白便宜别人,你明白不?再说了,十四又不是不能容人。”

        胤禟有些泄气的道:“八哥,我不是那意思,只是我们兄弟这么多年来辛苦打拼……,想起这些,我这心里就堵的慌。”

        “九弟,我今儿把话给你撂在这儿。”胤禩郑重的说道:“属于我的,我不会放弃,不属于我的,我胤禩也要拼尽全力去争。这么多年的心血,我岂会轻易让它付之东流。”说着,他话风一转,语气也略为低沉,“老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多一个兄弟相争,咱们四兄弟也就多一份胜算,你知道不?自打决定走上这条路,我就没想过留退路,一旦我们失败,结局将是什么?皇阿玛春秋正盛,我们的路还很长,所有的阴谋都只能蒙蔽一时,若是将十四逼走,别人怎么看我们?一个连兄弟都不能相容的人,还会有人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最后这句话份量极重,胤禟也不笨,急忙说道“八哥,我是一时糊涂,但也不是分不清轻重的人,我真的没别的意思。”

        胤禩含笑道:“好了,你记住,我们四兄弟,不管是谁,只要愿意争,我们都要全力襄助,帮他就是帮自己。”

      ¡¡¡¡Ø·¶KÓÃÁ¦µãÁ˵ãÍ·£¬¡°°Ë¸ç£¬ÎÒ»áµÄ¡£¡±

        接下来的两天,不管是【创建和谐家园】还是八爷党的众位阿哥,就象是走马灯一般频频造访胤祯的西四所,就连皇太子胤礽也来了一次。

        胤祯起始没在意,来的多了就感到了奇怪,细细一寻思,他才明白过来,这些个哥哥们,没一个是省油的灯,自己上‘倡农书’的行为肯定是被他们误以为争皇位的表现。

        【创建和谐家园】频频登门,这是想离间自己和八爷党,希望八爷党能够出现窝里斗。而八爷党的三个死党上门,一是力挺自己,再一个也是籍此向大臣们展示,八爷党遭此打击,并没就此偃旗息鼓,我们不会就此放弃。

        明白过来的胤祯颇有点哭笑不得,自己不过是想借着这事能够达到分府的目的,却被他们借机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不知道康熙现在对自己是什么看法?果然都是精英,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第7章 分府

        自从废而复立皇太子之后,康熙就分外的留意一众成年阿哥的行为,西四所的异常自然瞒不过他的耳报,以他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自然是一眼就看穿了诸位阿哥们的心思,他不知道应该欣慰还是难受。

        起初,康熙还怀疑十四的倡农书是老八一党泡制的,现在看来完全是十四独自完成的,这让他大感欣慰,老十四向来只对兵事感兴趣,遭受打击后竟然关心起民生来,而且在短短时间内,能提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建议,这充分说明了老十四的才干。

        只是老十四在目前这种情形下还敢迈出自立门户的一步,就连康熙也微感错愕,这究竟是胆识过人还是眼光独到?抑或是窥破了朕的意图?

        想到这些,康熙便觉烦闷,皇子的教育是他一手亲抓,就为怕养出象前明那样猪狗不如的皇子来,看着儿子们一个个长大,一个个或文或武又或者是文武全才,还未及欣慰,便赫然发觉,这些个才华横溢的儿子们竟然都是野心勃勃之辈,为窥视大宝,相互勾结,串连大臣,不仅搅的朝野不安也严重的危及到皇权的安危。

      ¡¡¡¡ËÄÔ³õ¾Å£¬¿µÎõÕÙØ·ìõêî¼û¡£

        还是乾清宫,胤祯见过礼后,康熙开门见山的说道:“朕已决定在江宁建农学院,对于首任主官,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胤祯暗自嘀咕,官员任命,历来是圣心默定,这么问是什么意思?试探?还是挖坑?管你什么意思,我不接这茬。他当即恭谨的回道:“儿臣少与官员交往,这人选儿臣不敢妄言,不过儿臣希望这首任主官细致谨慎,求真务实、性情坚韧,而且最好熟悉农业,在江南士子中有一定人望。”

        康熙微微点头,胤祯所言暗合他的心意,犹为难得的是最后一条,有声望才有号召力。

        眼见康熙心情还不错,胤祯抓住机会接着说道:“皇阿玛,儿臣恳请前往江宁督建农学院,还望皇阿玛恩准。”

        康熙稍稍沉吟便道:“如此甚好,这农学院你是首倡者,朕原本也担心,他们给朕弄出个四不象来,有你在旁协助督建,朕也就放心了。”

        “谢皇阿玛恩准。”

        “恩,这事不急。”康熙如拉家常一般缓缓而道:“朕本想多留你在宫中几年,不过,你现在既已封了爵位,又开始办差历事,再住宫中就不方便了,朕三年前在西城就给你预留了一处宅子,按贝子规格几经修缮,你这几日就搬过去吧,宫中一应宫物仍旧按例支取。”

        终于分府了,胤祯按下心头的兴奋,沉声道:“儿臣恭谢皇阿玛隆恩。”

        “起来吧。”康熙抬了抬手,继续道:“过几日,朕要巡视塞外,你就不必跟去了,把府邸安顿好,朕一回京,你就该起程去江宁了。”

        目送胤祯离去的背影,康熙微不可察的轻叹了一声,随手拾起‘倡农书’的折子,又轻轻放下,诸皇子分成两党,窥视大宝,他岂能不知,不过为了朝局的平稳和平衡,他才佯做不知。

        胤祯才具出众,长于务实,有胆识有担当,却性情直率,这个时候自立门户岂能见容于他那几位羽翼丰满的兄弟,原本他就打算将胤祯派去江宁,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没想到胤祯却自个先提了出来,看来,自己对这个老十四的评价有点局限了,多加磨砺,未尝不是良才。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µÎõѲÐÒÈûÍ⣬Ãü»ÊÌ«×ÓØ·µi¡¢»ÊÈý×ÓºÍ˶³ÏÇ×ÍõØ·ìí¡¢»ÊÆß×Ó¶àÂÞ´¾¿¤ÍõØ·ÓÓ¡¢»Ê°Ë×Ó¶àÂÞ±´ÀÕØ·¶T¡¢»ÊÊ®Èý×ÓØ·Ïé¡¢»ÊÊ®Îå×ÓØ·µŸ¡¢»ÊÊ®Áù×ÓØ·Â»Ëæ¼Ý¡£Ãü»ÊËÄ×ÓØ·¶G¡¢»ÊÎå×ÓØ·ì÷¼à¹ú¡£

        康熙一离京,在京的皇子和大臣们都在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五月初二,胤祯正式迁入西城区西直门大后半壁街的恂贝子府。

        皇子分府可是大事,这是自立门户的标志,在京的两个死党,胤禟、胤誐自是赶来庆贺,四哥胤禛、五哥胤祺也派人送了礼单,胤祯的亲朋好友当然不可能错这个拉近关系的机会,就是一般的笔帖式,小吏自认跟胤祯有点交情的,有过一面之缘的都纷纷前来凑热闹,不求别的,但求混个脸熟,在人前也有吹嘘的资本。

        一些大臣,六部官员虽然不好亲身前往,却也纷纷差人随礼,开玩笑,谁知道这位十四阿哥日后会不会到自己部里来办差,为这种小事得罪一个开府的阿哥,脑袋不是被驴踢了就是被门板夹了。

        胤祯事后统计了下,所收礼单折银约合二万多两,加上分府时,康熙按例赏赐的二十三万两安家银,胤祯有种一夜暴富的感觉。

        难得睡了个懒觉,胤祯起床时已是日上三竿,用过早餐,陪着海若在新院子里散步,胤祯的心思不自觉的转到了建立自己的班底上面来,想到班底,胤祯倒想到一个好人选,海若的哥哥完颜海锋,海锋从小就是自己的伴读,又是自己的大舅子,虽说人品才学只是中上,但忠诚方面没问题。瞟了海若一眼,他漫不经心的道:“海锋今年二十五了吧。”

        “恩。”海若瞥了十四一眼,略为兴奋的道:“昨儿来见过我了。”

        “他还在礼部?”

        “是的,昨儿他在我面前抱怨呢。”

        “呵呵,在礼部苦巴巴熬资历确实难为他了。”胤祯轻笑道:“你让人去给他传个话,叫他今儿过来见我。”

        “谢爷提携。”海若没想到平白得了诺大个彩头,登时欣喜的道了个万福,也难怪她高兴,能够跟着十四,几年之后放出去,怎么也能混个四品,五品的,比他自个在礼部熬资历要强上十倍。

        胤祯轻扶了海若一把,笑道:“跟我还这么客气,你先去安排吧。”说完,转身朝站得老远的包福全招了招手。

        进了书房,胤祯便对包福全道:“新迁府邸,一应都没走上正规,你要多担当一点。凡是府里新进的人,不管是怎么进来的,你都得给我仔细甄别,一律不得安排要职,我这书房,更是防范的重点。另外,你记住一点,以后府里进人,凡是方圆百里的都不要,而且必须要知根知底,有家有口的,听明白没?”

        “喳,奴才记住了。”包福全兴奋的回道,有了这句话,这十四贝子府,除了主子,可就数他最大了。

        胤祯挥手道:“恩,下去吧,把达春叫进来。”

        达春本就守在院外,马上就跑了进来,漂亮的扎了千儿,“主子,有吩咐?”

        达春是胤祯奶娘的大儿子,从五品的三等护卫,也是他的随身侍卫,十六岁起就一直跟着他,对他可谓是忠心耿耿,胤祯点了点头,“府邸大了,你们的人手太少,你去爷的包衣佐领和旗分佐领挑三、五百人过来,编入护军,训练之后再从中挑选优异者充作爷的随护宿卫。”

      第8章 传教士

        达春退出后,胤祯才轻叹了口气,这年头不小心谨慎点可不行,康熙的密探,胤禛的粘竿处都不可不防,小心驶的万年船。好在皇子分府后的福利不错,不仅有大量的各式庄园还有数目不小的仆役和佐领,而且,去年年底,康熙还把老大胤禔所属的佐领和浑托和人口的一半全部给予自己,这倒让他不至为人手发愁。

        午后,胤祯在书房一边练字一边整理抄录,就听包福全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主子,大舅爷完颜海锋在外求见。”

        “知道了,带他到书房来。”

        不一会儿,便听到完颜海锋略显兴奋的声音,“奴才海锋叩见十四爷。”

        “进来吧。”胤祯说着站起身来。

        完颜海锋进来后见了胤祯,干净俐落的扎了个千儿,“见过十四爷。”

        这完颜海锋身形挺拔,长的极为俊朗,两人自小一起上学读书,极是熟稔,胤祯微笑道:“起来吧,这里又没外人,无须多礼。”

        海锋起身便笑道:“十四爷,我今后可是跟着你了,这礼可不敢废。”

        “坐吧。”胤祯笑道:“早就想叫你过来,可一直没什么正经的差事,再说,在礼部历练几年对你也有好处。”见海锋规规矩矩在站着,一副全神聆听的样子,胤祯暗道,看样子在礼部这几年没白呆,成熟稳重多了。

        心里满意,胤祯也就没心思客套,开门见山的道:“你明天去部里把差事交了,以后就跟我办事吧。”

        “谢十四爷提携。”海锋说着又漂亮的扎了个千儿。

        宣武门有座天主教堂,京城人都习惯叫它南堂。

        不过,此时展现在胤祯和海锋面前的南堂只是一栋主体即将完工的建筑。

        虽然还没完工,但从它的拉丁十字平面,拱券结构,中殿侧廊,殿中起塔,入口处的双座钟楼等等特征来看,已经是地道的西欧巴洛克式风格。

        胤祯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眼前这栋充满了异国风情的建筑,海锋却想不通,十四爷怎会对这种怪异的屋子感兴趣。

        虽然想不通,海锋还是凑趣的说道:“十四爷,这南堂听说是皇上特赐十万两国库银,命工部建造的。”

        胤祯点了点头,对海锋道:“去,亮明爷身份,把这教堂的神父找来。”

        听说是十四皇子来了,在场监工的传教士自知身份太低,急忙跑去禀告主持修建的神父闵明我。

        闵明我是意大利耶稣会士,已经六十八岁了,曾经出任过钦天监监士,正五品官员,听说十四阿哥参观南堂,他急忙迎了出来。

        “拜见十四皇子殿下。”闵明我说着便要下跪。

        胤祯没料想出来的神父是闵明我,急忙一手搀扶起他,笑道:“我随便看看,打搅你了。”

        闵明我笑的满脸都是皱纹,“十四皇子殿下前来视察,那是我们所有天主【创建和谐家园】的福音。”说着侧身一让,道:“殿下如不嫌弃,请到室内小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1: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