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楚怀王》-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回君上,秦楚还没有交战,而是另一件事。楚国百姓热议的事,是昨日楚王在楚国朝会上提出废除肉刑,宣称要”

      钟午将在路上听到的消息说出来。

      公孙衍眼睛一亮,再次确认问道:“你是说楚王因为魏美人的缘故,决定废肉刑?”

      “是的,君上,现在楚国的人都在传说,楚王对魏美人的感情,超过了周幽王对褒姒的感情,千古以来,没有谁的感情超过楚王对魏美人的感情。”

      公孙衍露出欣喜之色,道:“废肉刑,废的好,之前我一直迟疑究竟是改道去齐国还是继续前往郢都,现在楚王已经替我下定决心了。”

      看到公孙衍的神色,钟午惊讶道:“君上,你决定前往郢都了?”

      公孙衍笑道:“不错,我已经打算前往楚国了。”

      钟午好奇道:“君上难道认为楚王废肉刑,是一个仁君值得辅佐吗?”

      “并不是这样,楚王是不是仁君我不知道,对我来说同样也不重要,但是我知道楚王对魏美人的态度,对于楚魏联盟是极为有利的。”公孙衍顿了顿,继续道:“如今魏国希望和楚国结盟,而楚王为了魏美人废除流传数千年的肉刑,如果这个消息一旦传到魏国,你想,魏王会怎么想!”

      钟午恍然大悟,原来公孙衍所想的是这个原因。

      的确,楚王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至少对公孙衍来说并不重要。

      楚王即位十几年来,楚国基本上还保持着较为强势的姿势,并不像公孙衍所投靠的第二位国君魏惠王那么糊涂,好端端将一个霸主强国,弄成了一个二流国家。

      既然公孙衍能投靠糊涂的魏惠王,那么现在投靠这个一向较为贤明的楚王,更加没有心理压力。

      公孙衍只要求楚王能对抗秦国就好。

      至于对于楚王和魏美人的事情,魏王会怎么想?

      钟午笑道:“君上,在魏王眼中,楚王对魏美人的感情,只会传达一个态度,那就楚王亲近魏美人就是在亲近魏国,对魏美人有好感,那就是对魏国有好感。”

      公孙衍点了点头:“不错,对于魏王来说,只需要有这个态度就足够了。”

      如果楚国和魏国交好,这对公孙衍来说,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有很大的机会,可以借助楚国的力量,重新回到魏国。

      这个时候的犀首,依然心向魏国,只打算和楚国互利共助。

      这就是他听到楚王和魏美人的事情后,立即决定继续前往郢都的原因。

      心中有了决定,公孙衍开始思考接下来的出路。

      究竟应该如何说服楚王和魏国结盟,且不会破化攻齐的大局。

      公孙衍立即想起了魏美人。

      或许这就是一个突破口。

      墨家。

      就在苦获和已齿商量前去拜访那位贵客之时,外面传来一片喧哗之声。

      又在他俩的疑惑间,有门人前来禀告:“先生,邓陵师兄回来了。”

      “小光回来了!”已齿惊喜问道。

      “是的,先生。”

      苦获和已齿立即从地上站起来,向外面走去。

      走到大门时,只见一个剑眉星目,身穿黑色劲装,背负长剑的年轻男子,在人群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学生邓陵光,拜见两位先生,累及两位先生担忧,是光之过。”邓陵光走到苦获已齿面前下拜道。

      已齿扶起邓陵光,高兴道:“能安然归来就好。只是小光,为何你能这么快就回来呢?”

      “回先生话,我听司败周密说,发生事故的那位贵人,派人去司败哪里解说,不追究我的责任了。”

      苦获若有所思道:“奥,看来这位贵人虽然没有见我们墨家的人,但是也并不是对我们墨家抱有敌意啊。”

      “师兄,既如此,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前去拜访那位贵人?”

      苦获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既然那位贵人不愿意见我们墨家,肯定有所苦衷,需要隐藏身份。”

      “好了,既然小光回来了,那么我们立即前往郢都,参加令尹昭阳的丧礼。”

      昭阳去世和楚王废肉刑的消息传到宋国。

      远在宋国的庄子,正在和一个帽子上插着两根鸟毛的人告别。

      第五十三章 景鲤请谥

      庄子看着前方齐国的方向,道:“齐国的稷下学宫,乃是天下道家的中心,小友若是想要在道家的治国理念上再进一步,恐怕也只有稷下学宫能帮助你了。”

      “我之所学,对你来说,恐怕帮不上忙。可惜,要是我的好友惠子未死,倒是可以将惠子介绍给你,你和惠子倒是有很多相通之处。”

      庄子是宋国蒙城人,是当代道家学派的名人,名传天下,昔日楚威王听闻庄子的名声,曾经派遣三位大夫邀请庄子出山相助,但是被庄子拒绝了。

      庄子和惠子惠施是好友,两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相反,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两人就成了至交好友。

      头上插鸟毛的人,是楚国道家学派的鹖冠子。

      鹖冠子闻言惋惜道:“惠子之名,学生早有耳闻,可惜缘分不足,学生数年前赶到魏国时,惠子已然故去,未能得缘一见。”

      鹖冠子具体叫啥,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因为他喜欢在自己的头上的帽子上插两根鹖鸡的羽毛,加上他本人师从于道家学派,而被周围的人取了一个外号鹖冠子,他自己也认为这个名号不错,在外游历时就自称鹖冠子。

      鹖冠子早年从楚国出来外出游历,不久前经过宋国,知道庄子的名声,就前来拜访道家的前辈庄子。

      这一次的拜访,对鹖冠子来说,算是长见识了,庄子的思想和他所学的道家入世理念,是两种截然相反的道家思想。

      庄子崇尚自由天道,思想天马行空,讲究天人合一,发展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和当前道家的主流不同,庄子是一个隐士派。

      和庄子交流一段时间后,鹖冠子深深的被庄子所折服,甚至在和庄子交谈中,有那么一瞬间,想要和庄子一般,归隐山林的念头。

      可能因为鹖冠子还年轻,还没有施展胸中抱负的缘故,鹖冠子立即掐灭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不好的苗头。

      庄子自然看出了鹖冠子内心的矛盾,而且在交流中察觉鹖冠子在道家、兵家、法家、墨家的学说上,都已经有了极高的造诣,加上初见鹖冠子时,他那种积极入世的态度,于是让鹖冠子前往齐国稷下学宫一游。

      现在的稷下学宫,邹衍、田骈、接子、环渊等人,都是稷下学宫道家的宗师。其中邹衍脱胎于道家,发展出阴阳家。加上不久前去世的慎子慎到,这个同样脱胎于道家,但是却是法家创始人之一的道家宗师商鞅申不害慎到,分别是法家法术势的大宗师。

      稷下学宫的道家,可谓是人才济济兼容并蓄,各种学说全都有孟子已哭晕在厕所,面对这一票道家宗师,自己本事再强,单嘴难敌众口,哪怕极得齐宣王信任,儒家在齐国始终打不开局面,齐宣王对孟子的建议,总是觉得孟子说的极有道理,但是从来不采纳。。

      正是因为如此,庄子才劝鹖冠子启程前往齐国。

      因为虽然同属道家,但是鹖冠子和庄子道路却是不同的两条路。

      鹖冠子所学全是出世治国的道理,是关于治国的策略和方法,而他本人已经游历过秦楚韩魏四国,刚刚从魏国出来,打算借道宋国拜访庄子后,前往齐国。

      结果遇到庄子后,鹖冠子就被庄子带偏,陷入迷茫之中。

      直到一天前,庄子劝说鹖冠子前往稷下学宫,才让鹖冠子下定决心。

      鹖冠子拱手行礼道:“送人千里,终有一别,先生请止步,学生告辞了。”

      “好,一路小心。”

      庄子目送鹖冠子离去后不久,庄子的儿子气喘吁吁的跑过来。

      庄子问道:“出了什么事?”

      “父亲,刚刚从楚国传来的消息,楚国令尹昭阳不久前去世了。”

      “昭阳去世了?”

      “是的,父亲,是昭阳之子派人通告的消息。”

      得到儿子的肯定回答,庄子向鹖冠子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见鹖冠子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视野中,不由摇头道:“可惜了。”

      “走吧,准备一下,我们回楚国参加令尹昭阳的丧礼。”

      楚国。

      熊槐因为昭阳之死,罢朝三日,并且在楚宫中全面禁止歌舞,以表示自己的哀悼之情。

      第四天,朝议再次召开,因为不是大朝议,只有几个重臣参加。

      今天的朝议内容,大臣们都心中有数。

      “拜见大王。”楚王到来后,群臣礼毕。

      景鲤第一个出列,向楚王进言。

      “大王,令尹昭阳伐魏攻齐,战功显赫,举贤任能,于国有功。今令尹昭阳已死,但此情不可灭,请大王赐谥号。”

      `谥号形成于西周,是天子死后,继位国君对前任的评价。

      而在西周晚期,诸侯以及重臣死后也开始有谥号,诸侯谥号很常见,但是大臣拥有谥号就很少见,一般都要有大功劳才可以。

      昭阳对楚国的功劳,已经足够获得一个谥号,故而这几天来,景鲤一直在思考究竟给昭阳什么谥号。

      关于谥号,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很重要的,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评价,需要十分慎重。

      对于谥号的重要性,楚国以前就发生了一起很出名的事情,可以进行说明。

      昔日楚成王年老病重,打算把自己的太子换掉,不想太子商臣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要做掉楚成王。

      面对太子的武力相逼,强行给自己送终,楚成王只好去死,但是临死之前,想问问太子给自己谥号是什么,以了却自己最后的心愿。

      商臣回复楚成王,谥号是灵德之精明曰灵,乱而不损曰灵,这是一个好坏各占一半偏向恶谥的谥号。

      死亡进行到一半的楚成王,一听是这个谥号,就停止【创建和谐家园】,瞪大眼睛看着商臣,不肯去死。

      商臣见自己父王不肯【创建和谐家园】,自己也不愿意动手亲手弑父,最后没办法,只好改谥号,改成谥号成安民立政曰成,通达强立曰成,这是一个上等谥号。

      楚成王得知自己的谥号是“成”时,终于松了一口气,最后遗憾的自缢而死。

      楚成王是唯一一个还没有死,就知道自己谥号的国君自己给自己起谥号的不算。

      从这里可以知道,在春秋战国,人们对谥号,是十分重视的。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人死之后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坟墓,也就只有谥号了。

      所以令尹景鲤,才会率先向楚王提出,替令尹昭阳请谥号。

      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

      对于这一点,熊槐自然是理解的。

      “贤卿之言有理,不知贤卿以为,可以赐予令尹昭阳什么谥号。”

      景鲤回答:“臣以为山子可以。”

      山子是周穆王八骏之一,名马的象征。

      和屈原将楚怀王比作美人不同,现在大家都喜欢用名马来比作人才,不久后燕昭王为了吸引人才,用的千金买骨的典故,就是将优秀人才比作千里马。

      而山子,就是名传天下的千里马。

      用山子作为昭阳的谥号,这是一个美谥。

      熊槐点点头,这个谥号来评价昭阳,也算是对昭阳为楚国立下的功劳的认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