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若是蓝玉在这,非得把兵部尚书那老家伙的胡子给薅下来不可。”
“如果你是咱的话,照你看,这运输边关军需的事情,交给五军都事府可行?”
朱元璋的视线从奏折上转移到朱烨的脸上。
“何必呢,孙儿以为,这件事没必要动用军队力量,明明有更便捷的途径。”
朱烨一乐,想起来了现代的快递运输事业,计上心头。
“其实大明境内,每个地方都有相对应的驿站,其实皇上可以派各地驿站的负责官员成立相应的运输地点,进行接力运输。”
“比如应天府的运输使把货物运输到扬州城,由扬州城的驿站官员接收后,再用当地的运输使负责将军需运送到下一个地点。”
“依次运送,直到将粮草运送到边关将士的手中。”
“也不只是军需,甚至赈灾的粮草,往年的朝奉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方法来运送。”
“甚至,爷爷,这项业务还可以推广至民间,开展民间的运送业务。”
“这样哪怕是百姓都可以把自己想要寄送的东西,委托官府驿站进行运送。”
朱烨越讲越来兴趣,兴致盎然的跟朱元璋解释着快递的一系列成型方案。
朱元璋乍一听的时候还颇有兴趣,但是越听下去越觉得朱烨离谱。
怎么还给百姓捎带什么咸鱼杂菜的,这……传出去,还让人家以为官府无能。
毕竟官家还是要有官家的威严,若是真的这般服务于百姓,岂不是自降身价。
朱元璋思考片刻,觉得朱烨的提议既有可行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
不过见朱烨兴致勃勃,也觉得自己孙儿也是一番好意,只是想帮自己分忧解难罢了。
也就没有反驳朱烨的好意。
朱烨见爷爷逐渐失去了兴趣,脸上多了一丝疲惫之意,才察觉自己可能是说的太多了。
毕竟这种想法过于先进,可能爷爷还得需要些时间去消化。
“还有这么多奏折没看完呢,爷爷,我再继续给您念吧。”
见自己爷爷点头,朱烨这才继续拿起桌上的奏折,轻声给朱元璋朗诵起来。
夜色渐渐浓厚起来,爷孙俩一个读,一个批,也是到了深夜才批阅完一桌子的奏折。
朱烨口干舌燥,喝了三壶茶水都还觉得嘴干的要命。
看了看外面微亮的天色,再看看还在那捧着杯子狂喝水的朱烨,朱元璋无奈又宠溺的笑道:“好了,陪朕累了一夜了,快回去睡吧。”
“爷爷您不回去吗?”朱烨放下手中的杯子,看向朱元璋问道。
“回去干啥,马上就要上朝了,咱在这眯会便是了。”
朱元璋指了指屋内的软塌,朝着朱烨说道。
“爷爷,您老是这样可不行,您年纪大了,这样熬夜可不成。累坏身体了怎么办。”
朱烨的语气中有些不满:“皇上也真是不体恤下属,怎么也该派几个年轻力壮的干这活才是。”
朱元璋想了想那些替自己审阅奏折的中书省人,好像还真是没一个年轻的,都是一把老家伙。
“也是,是该让老家伙们歇歇了,不过,要是这帮年轻人各个都像咱孙似的,咱这种老骨头,才不用这般忧心国事呢。”
朱元璋倒是也想歇歇,但是奈何自己手下的这些年轻人,没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他也很无奈。
“好了,快回去吧,若是被人看到了就不好了。”
朱元璋眼见着快要到了上朝的时间,怕有大臣提前到来,见到朱烨,引起没必要的麻烦。
“好,爷爷,那我先走了。”朱烨又给爷爷倒了杯热茶,这才随着蒋瓛走出了公事房。
刚走出门不远,正遇上了前来找朱元璋的户部尚书福生源。
看着蒋瓛亲自带着朱烨离开,福生源像是活见鬼了一般。
“这,什么情况。”福生源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还怀疑自己是没睡醒,看花了眼。
可是看着远处越走越远的两个身影,福生源知道自己没有看错。
心中惊讶,原本刘三吾那日带着自己见过朱烨之后,虽然震惊朱烨的才华,但是福生源并未太将朱烨放在心上。
可是如今亲眼看着朱烨从公事房中走出来,福生源怎么能不惊讶。
公事房,那是朱元璋批阅奏章的地方。
就连他们这群大臣,没有特许都不准进去的地方。
一个无名无分的商籍小郎君,竟然进去了?
而且看样子似乎待的时间不短,况且,还是由蒋瓛亲自送了出去。
那可是蒋瓛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锦衣卫使,除了皇上没对旁人恭敬过的蒋瓛。
竟然低头哈腰,恭恭敬敬的将朱烨送出了宫门。
福生源现在对朱烨的身份越发的好奇了,到底朱烨是什么人,竟然能让皇上如此看重。
第92章 佛曰不可说
“福大人在这里站着作甚?”蒋瓛送完朱烨回来,看见福生源还傻站在原地,面无表情的看了福生源一眼,出声问道。
福生源想起自己的正事,这才压下自己心中的惊诧,连忙恭敬客气道:“无事,还劳烦蒋大人通传一声,微臣有事觐见。”
蒋瓛斜眼看了福生源一眼,这才踏步走进公事房,很快便折返回来,将福生源带进了公事房。
“微臣见过皇上。”福生源见过礼之后,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朱元璋。
“皇上,这是今年户部收上来的赋税。自从推广降低农税,提高商税之后,今年收上来的银子高达八千五百万两白银。”
福生源说到这里,又想起来自己刚才看见的那抹身影。
难怪朱元璋看中那少年,这更改赋税的方案才刚刚推行开来,竟然就收到了如此多的银两。
且这些银两,是往年五年乃至六年都看不到了成效。
“这么多?”朱元璋也惊呆了,虽然心中有所期许,但是如今真的听到这个数字,他也不敢相信。
认真的翻了翻户部尚书递上来的奏折和账本,朱元璋猛地爆笑道:“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
这些银子的上缴,充实了朱元璋的国库,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过如此充实的国库了。
朱元璋想到了朱烨,好像自从自己见到了朱烨之后,这国库和灾情都没有再让他犯过难。
果然,他的大孙儿就是他们大明的福星。
突然,朱元璋又想到了朱烨刚才跟他讲过的所谓“快递”的想法。
将朱烨的言论告诉福生源,朱元璋问道:“此事你怎么看?”
福生源的双眼都快放光了,这等好法子也不知道是谁想的。
如果真的像皇上所说,在各个驿站设置站点,运输军需粮草,甚至发展到民间,开展民间业务。
那,这可是一笔大的收入呀。
只要是赚钱的事情,福生源都格外有兴趣,更是十分支持。
况且,这种盈利获得的银两,可都是要上缴国库的,福生源当然乐意了。
“臣觉得,十分可行。”福生源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朱元璋,眼神中的兴奋,难以掩盖。
朱元璋看到福生源这个样子,知道这点子简直是说到了福生源的心里。
看着福生源满脸财迷的样子,朱元璋不由的气笑了起来:“你们两个,真该认识认识,一各两个都钻到钱眼子里去了。”
“嗯?”福生源一愣,不知道朱元璋说什么的意思。
“哈哈哈,没什么,陪朕上朝去。”朱元璋也没多说,直接去换了龙袍,带着蒋瓛和福生源去了前朝殿。
直到上完朝,福生源在回去的路上,这才后知后觉朱元璋说的那个人是谁。
福生源一拍自己的脑袋,刚明白过来朱元璋说的那驿站运输的注意,肯定就是出自朱烨无疑了。
皇上都已经重用朱烨到如此地步了吗?
就连粮草运输这种国家大事,都已经开始征求朱烨的意见了吗。
这朱烨……到底是何方神圣。
看着刘三吾慢慢悠悠走在自己前方,福生源可忍不住了,立马冲上去抓住刘三吾。
“哎哟哎呦,将军哟……”
刘三吾被猛不腾出来的福生源吓了一跳,上次蓝玉拦住自己的经历还历历在目。
一时间刘三吾还以为蓝玉又来威胁自己,吓的腿都颤抖了。
看到来人是福生源,刘三吾这才恍然蓝玉出征还没归来,顿时气急败坏道:“福生源,你个狗东西,吓死老夫了。”
“刘大人,你咋骂人了。”福生源有些委屈,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见刘三吾骂人呢。
自己不过是抓了刘三吾一把,至于骂自己吗。
“你,你……”刘三吾一口老气差点没提上来,冲着福生源说道:“你哪只耳朵听见老夫骂人了,老夫没骂人。你找老夫何事,快说。”
福生源看着老脸通红的刘三吾,也不愿意在他骂人这件事情上计较,直接问出了心中所想。
“刘大人,上次你带我见过的那位朱郎君,到底是何人?”
“嗯?”刘三吾看着福生源,不知道为什么福生源会突然这样问。
“昨日,那郎君陪着皇上在公书房批阅了一晚上的奏折。”福生源凑近刘三吾小声谨慎的说道。
“真的?”刘三吾猛然一愣。
见福生源点头,刘三吾接着大笑起来:“竟然如此,竟然如此,好事呀,好事呀。”
福生源一脸茫然的看着刘三吾,不知道刘三吾在高兴什么。
“刘大人,您笑什么?”福生源不解的问道。
“哈哈哈,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刘三吾摇摇脑袋,依旧笑意连连的离开了去。
留下福生源一个人一头雾水,还以为刘三吾疯了。
朱烨此时已经回到家中,熬了一夜,他也有些吃不消。
蒙着头睡了一觉,醒来便看到马三保已经张罗着一车一车的草药,卸在了家中。
“这么快?”朱烨连忙爬起身穿好衣服走到马三保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