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现在朱元璋想想自己当初放话绝不杀言官的豪言壮语,还真是恨不得咬了自己的舌头。
没多时,一位老夫子便被黄狗儿带到朱元璋面前。
“臣中书舍人刘三吾,参见陛下!”刘三吾跪地俯首,
“有屁快放!”朱元璋眉头一皱。
刘三吾听到朱元璋的语气,心中叫苦不堪。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臣是来询问储君一事,不知殿下心中是否已经有了人选,还请陛下明示!以安众臣子之心!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黄狗儿闻言见朱元璋面色不佳,小心翼翼往后推了几步,脑袋往脖子里面能缩多少便缩多少,生怕刘三吾的话得罪了朱元璋,自己被朱元璋拿来出气。
“好你个刘三吾!安群臣之心!安百姓之心!话说的圆满!咱要立谁为储君,用得着你为咱操心?”
“咱儿子刚走!你们便频频逼迫咱立储!到底是何居心!”朱元璋气得杯子都砸了个细碎!
“陛下!太子故去!臣等也痛心疾首!”
“但太子已去,现在朝堂不稳,人心惶惶!臣也只是希望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早日立储,将朝堂人心稳固下来!”
刘三吾跪在地上,大声进谏道。
“立储立储!你以为立储之事如你们三言两语说话般简单!”
“咱倒是想立!你倒是说说,咱要立谁为储!是谁能扛起这大明的江山社稷!你倒是说啊!”
朱元璋怒目圆睁,浑身散发着威慑之气。
刘三吾感受着殿内的杀意,说不怂那是假的!但是自己若是说错话,就算知道朱元璋不杀言官,但是活罪也难逃。
“太子病故,自然要立其子为储!其膝下之子立其一继承父位,为大明明君!”
刘三吾头上的冷汗就没停过,他一介书生怎能承受着朱元璋这种上位者的怒气。
“老家伙!你这是在跟咱耍心眼呀!”
朱元璋冷哼一声:“咱不见你,你威胁咱!咱见了你,你又在这给咱说没用的话!”
“你以为咱真不敢动你脖子上的那颗球是吗!”
“今日,你还非得给咱说道说道!太子膝下的儿子,哪个入了你中书舍人刘三吾的眼!”朱元璋冷笑道。
第6章 朱元璋生气了
“臣不敢!”
刘三吾心中暗道糟糕,看来朱元璋是真的生气了!
“不敢!好个不敢!你逼咱立储的时候咱也没看出来你有何不敢!今天你要不给咱说出来个一二!咱叫人砸碎你的老骨头!”
朱元璋看着趴在地上的刘三吾,怒极反笑。
他倒想听听刘三吾是怎么评价自己另两个皇孙的。
刘三吾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见朱元璋如此,也豁出去了,
自己虽然一介书生出身,但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朝堂稳固,就算掉了脑袋又如何!
索性趴在地上双眼一闭:
“臣斗胆,臣以为皇孙淮王朱允文性情温良,为人儒雅,与已故太子最为相像,定是个爱民如子的一代明君。”
朱标膝下五子,除去八岁病故的嫡子朱雄英,就只剩下常氏所出的嫡子朱允通和吕氏所出的朱允炆二人有资格竞争储君之位了。
相较性格怯懦,话都说不连贯的朱允通,最起码饱读名典,心性宽容,待人宽厚的朱允炆更为贤明。
刘三吾思虑再三,还是觉得朱允炆更胜一筹。
“呵,性情温良!为人儒雅!”
朱元璋先是冷笑又无奈道:“身为君王,必不可少的品质便是温良、儒雅!可是单凭这些,咱就算给他皇位,他又真的能稳固住这如此轻易得来的位置吗!”
说到这里,朱元璋又想起了院落中的少年,那些豪言壮语,那些一语中的肺腑之言。
如果不曾见到朱烨,也许朱元璋真的也就听从刘三吾的建议,立朱允炆为储君。
可是,既然见到了身具帝王之才的朱烨!自己怎甘心退求其次,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给一个不争气的孙子继承。
“臣,臣惶恐。是臣思虑不周。”
刘三吾听朱元璋的意思,好像并未有传位给朱允炆的意思,不免疑虑,难道朱元璋心中另有所选?
“允炆还太年轻,在深宫中被保护的太好……”
朱元璋也不把话说死,毕竟现在朱烨的身份还不能暴露。
“咱的身子骨,还能多活几年,待咱,好好教教他罢。立储之事,乃国之重事,不可随意。让咱,再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刘三吾知道此事今日是没有结果了,心中叹气:“今日是臣斗胆?还望陛下赎罪……”
“罢了,咱知道你也是一片忠心。咱累了,你退下吧……”朱元璋此时怒气退去,淡然道。
“是,臣告退。”刘三吾俯首,退身而去。
看着刘三吾离开,朱元璋此时此刻心中思绪万千。
朱元璋知道立储之事迫在眉睫,只是他现在心中还有所希望,不想那么早下定论。
送走刘三吾的黄狗儿回到殿中,也感觉到了明显的压抑气息,自知朱元璋此时心情不善,只能恭顺的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
许久,朱元璋才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但愿,你能不负所望。”
言毕,朱元璋便起身,在黄狗儿的伺候下入寝。
……
第二日,朱元璋因着前一晚休息的不好,精神有些不济。
强打精神在下人的伺候下换好了衣物,这才缓步踏入奉天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大臣一早便等待在奉天殿中,此时见朱元璋出现,众人纷纷跪地朝拜。
“起。”朱元璋今日心情不好,也懒得多说话。
“陛下,臣有事启禀。”
江夏侯周德兴已经蠢蠢欲动多时,站在淮王朱允炆一派的他,早就在私下被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多次催促。
眼看立储之事没有着落,他们这些站队朱允炆的人自然也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只要立储之事一日不定,他们这些人都不能安下心来。
虽然吴王朱允熥有语结的毛病,但是嫡子的身份以及淮西武将的支持,就是对朱允炆最大的威胁。
今日无论如何,周德兴等站队朱允炆的官员,都想从朱元璋的最终得到一份心安的答案。
就算是朱元璋心中有立朱允熥为储君的想法,周德兴相信凭借自己等文臣的唇舌之才,必定能说服朱元璋废吴立淮。
“臣以为,太子故去,立储乃……”周德兴心中打算仔细,信誓旦旦的开口。
“你以为个屁!昨个刘三吾来逼咱立储,今日你就来接着问,你们商量好,诚心来逼咱是吧!”
刚听到周德兴声音的朱元璋眉头微挑。
待周德兴开口,朱元璋已经了然周德兴想说之事,不由心中气甚。
这些大臣,一个个的不把心思用在朝政上,倒是在自己身上用起了车轮战术,真是一群好臣子。
周德兴闻声赶紧跪下,骂娘的心都有了,他哪知道刘三吾那个老东西竟然昨日找过朱元璋说立储之事。
若是他知道,肯定不会在今日的朝上当出头之鸟。
此时正撞在朱元璋的枪口之上,周德兴叫苦不迭,只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臣……臣不敢……臣绝无此意……”周德兴颤颤巍巍的说道。
见周德兴此时的样子,众大臣心中了然,朱元璋这是不想提立储之事。
虽然大家都心中惦记,但是也知道此时不是开口的时机,万一此时开口,弄巧成拙,连累了自己就麻烦了。
朱元璋不搭理跪在地上的周德兴,继续朝向众人问道。
“还有什么事情要报,无事你们都给咱滚下去,谁在给咱提立储之事,咱敲碎你们的狗头!”
朱元璋怒不可遏,冲着殿内的一干人等骂道。
众人见状,报上几件不痛不痒之事,纷纷在心底可怜依旧跪在地上不敢动弹的周德兴。
一直到退朝,朱元璋都没让周德兴起身,待众人离去,周德兴依然独自一人跪在殿上。
刘三吾最后离开大殿的时候,还不禁看了一眼周德兴,暗叹一口气,终是没说什么,独自退去。
徒留周德兴自己一个人,可怜兮兮的跪在殿上,一直跪到了晚上,朱元璋才命人放他出宫。
刘三吾刚出了殿门,便被等待许久的凉国公大将军蓝玉堵了个正着。
“蓝大将军。”刘三吾见到蓝玉,便知道了他的来意,自知躲不过去,只能由着蓝玉将他扯到了角落里。
第7章 改农从商
“蓝将军,慢些……慢些……”刘三吾毕竟年纪大了,本来文人就身弱,哪能受得了蓝玉这等武将的蛮力。
“别给咱废话,昨日你去见陛下,陛下咋说?”蓝玉也懒得废话,找到个四下无人的地方,便直问道。
“没咋说,陛下只说还待考量。”刘三吾揉了揉自己被拽痛了的老胳膊,心中暗骂这蓝玉还真是莽撞。
“考量?考量什么,难不成陛下还真想立一个庶子当储君不成?”蓝玉闻言不满。
“将军慎言,慎言,那……那……淮王岂是庶子……”刘三吾接受不了蓝玉这直来直往的性子。
这话若是让旁人听了去,哪句都够掉脑袋的了,这武人莽撞,刘三吾可不想被连累遭殃。
蓝玉看不惯刘三吾的怂样,但是又不屑跟他争辩。
“依你看,陛下到底心中的人选是谁?”蓝玉看向刘三吾,目光炯炯。
“将军,陛下心中的人选,岂是我等可以揣测的……”刘三吾苦笑,暗道这蓝玉还真的是什么都敢说。
“你别给老子卖关子,跟你们这些文臣说话,真是费劲。”
蓝玉烦躁,又抵住刘三吾语气带着些许威胁:“陛下真没说立储君的事?”
“哎呦,将军,将军……老臣怎敢骗您呀。”刘三吾被蓝玉的巴掌按住,仿佛被钉在了铁板上,疼的他直吸凉气。
蓝玉又仔细盯着刘三吾片刻,知道刘三吾没有说谎,这才放开了他,头也不回的走了。
刘三吾疼的脸上的皮肉都皱在一起,虽然生气,但是也拿蓝玉这种杀神没有办法,只能自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