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郎君还是年轻气盛罢了,不知道便不如不说。”
刘三吾得到朱烨的否认,有些不悦,打断了朱烨的话。
“听他怎么说。”朱元璋看了一眼站起身的刘三吾,不怒自威。
刘三吾被朱元璋的眼神吓住,自己真是马尿喝多了,忘了朱元璋的存在,险些就失礼失敬了。
见自己爷爷发话,朱烨继续解释道。
“如今国家太平,农民安居乐业,自然可以种田耕地,屯粮赋税,但是大人,您想过没有,若是连年灾害,或者战争四起。”
“这些百姓颠沛流离,哪里还能种田种粮,到时候,国库依仗的农税税收,又从何而来。”
“到时候,要粮没粮,要钱没钱,拿什么充作军需,让边防战士无后顾之忧。”
刘三吾和朱元璋听到朱烨的话,心知朱烨说的是实话,两人脸色都是猛的一变。
朱元璋还好,但是刘三吾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
让他来想,根本就没想过,这些农民离开了土地,不能种粮,国库的粮草和银子要从哪里得来。
可是,他还是不肯承认,不死心的问道:“那关商贾何事,若真的连年战争,这些商贾就有钱缴税填充国库了吗?”
“对呀。百姓离开了土地不能种粮,不能秋收。他们是指着种地生活的。指着粮食生活的。”
“可是商贾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止可以贩卖粮食。”
“布帛,兵器,瓷器,茶叶,甚至是工具,柴米油盐,只要人们需要的,他们就可以贩卖。”
“就算没有土地,他们也可以从别国弄来粮食,只要资源在,他们的钱财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入自己的腰包。”
“盆满钵满的,拿出来些真金白银供给国库军需,岂不是轻而易举。”
朱烨看向刘三吾,耐心的说道,身为商贾,他自然知道经商之道的暴利到底有多惊人。
“这……这……”
刘三吾此时依旧想要反驳,但是却开口说不出话来。
“就拿我提炼精盐来说,仅仅是送到盐使司,一斤精盐收价五成,大人您知道我一天可以挣多少钱吗?”
“按照我现在的产量,我一天可以拿到千两白银。待我扩大规模,增加人手,日入万两都是少的。”
朱烨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将刘三吾心中最后一丝抵抗斩杀殆尽。
“万……万两。”
刘三吾在听到朱烨的话后,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颓了下去。
朱元璋此时也是震撼不已,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注重的农耕发展努力百年,都不如一个商人一月的收入。
此时朱元璋的心中惊起惊涛骇浪。
第25章 收我为徒
若不是今日朱烨的话,自己可能会答应那群大臣们提高农税的附议。
还好自己今日询问了朱烨,还好……还好……
若是今日没有自己孙儿一番见解的提醒,恐怕自己真的酿下大错而不自知了。
还没等朱元璋回过神来,刘三吾倒是自己站起身,后退三步,整理了衣袍,对着朱烨便跪下来,深深一个叩首。
这个跪拜,是他发自内心的佩服。
他没想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从来没有接触过朝堂纷争,竟然可以把一件困扰众人多日的事情分析的如此透彻。
他,一个为官多年的儒臣!
竟然还不及一个少年这般看的通透,他实在是愧对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官位。
“大人不可……”
刘三吾的举动,吓了朱烨一跳,朱烨忙去拉扯,刘三吾就如同钉在了地上一般,就是不肯起身。
“老……在下实在无颜面对郎君,郎君这般见解,在下自愧不如。”
“在下明日便辞去官职,是我老了,已经不能为皇上解忧,为天下苍生而谋幸,我实在是无用呀。”
刘三吾老泪纵横,他是真的觉得自己没用,觉得自己那么多年读的书都喂了狗了,竟然,还不如一个孩子视野开阔。
“大人哪的话,只是大人站在高位,一些事情看不透彻罢了。”
“在下也是在生活中摸索出来的,再说,我也说的不一定对呀。”
朱烨实在受不起刘三吾的大礼,硬是将刘三吾拽起身来。
“不,您说的对,说的太对了。我,我实在是愧为帝师,您才应该是我的老师才对,还请您收下我这个学生。”
刚被朱烨拉起来的刘三吾,又顺势跪倒在朱烨的面前,一副朱烨不答应,他就不起来的模样。
“这……”朱烨为难的看向朱元璋,希望自己的爷爷可以帮自己开脱一下。
“哈哈哈,刘三吾,你个老东西,收起你这一套,你看咱孙儿给你吓的。”
“你要认咱孙儿为师,咱替咱孙儿应下就是,你别在这丢人了,咱都替你害臊。”
知道刘三吾是个一旦认准一件事情,不达目的不作罢的老迂腐,朱元璋虽然震惊刘三吾竟然心甘情愿臣服自己的孙儿,但此时也是哭笑不得。
这个迂腐劲头连自己都深受其害的刘三吾,如今也是在自己眼前吃瘪了。
朱元璋心中难题已解,此时龙颜大悦,他本意就是想要刘三吾为朱烨所用,虽然超出自己的预想,但是不管怎么说,朱烨也是变相收服了刘三吾的心。
刘三吾闻言大喜过望,立马站起身来想要谢过朱元璋,但是收到朱元璋的示意,这才硬是将行了一半的君臣之礼,改成了儒礼。
朱元璋心中高兴,又拉着朱烨问了一些问题以及意见。
刘三吾坐在一旁看着相谈甚欢的两个人,仿佛看到了两代君王的隔空切磋。
看着自信满满侃侃而谈的朱烨,刘三吾仿佛看到了太子朱标一般。
朱烨的一些见解,虽然不是完全和他一样,但是哪怕是意见相左,朱烨的解说都能让他心服口服,佩服不已。
他越发的喜欢和佩服眼前的年轻郎君了,如果这郎君真的如同他所猜测就是朱雄英一般。
那么……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将这人辅佐上那个至尊之位,让他成为万人敬仰的存在。
他相信,眼前的这个少年,会带给他震惊天下的惊喜和意外,造福于百姓,造福于大明天下。
朱元璋随着与朱烨的谈话,对这个孙儿愈发的满意,眼神都不自觉地变得分外溺爱。
“刘三吾,你在外面等着咱,咱跟咱孙儿说些私话。”
朱元璋冲着刘三吾摆摆手,将刘三吾赶出院落。
此时屋内只剩下朱元璋和朱烨两人。
“爷爷,您对刘大人是不是也太不客气了。”
朱烨看着刘三吾如同过街老鼠一般,被自己爷爷赶出了家门,有点觉得爷爷是不是太过嚣张了。
也真是把刘三吾当成了自己人,说赶就赶,说骂就骂。
“哈哈哈,你想多了,咱跟刘三吾,不过是私交过甚罢了。你都成他的老师了,我还不能沾点光吗。”
朱元璋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跟朱烨多扯,直截了当的问道:“你觉得刘三吾这个老东西怎么样?”
“刘大人,学识渊博,为人儒雅,确实是个受人尊崇之人。”
朱烨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虽然刘三吾的迂腐性格,自己确实招架不住,但是不妨碍他心中对刘三吾的评价甚高。
“刘三吾要拜你为师,孙儿怎么看?”朱元璋继续笑着问道。
“爷爷,那不过是玩笑话了。刘大人这等位高权重的人,怎能真的拜我为师。”
朱烨嘀咕自己爷爷真是听风就是雨。
“依照咱对那老东西的了解,他是真的臣服于你,不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刘大人并没有因为我的商籍身份而看不起,对孙儿来说,已经是高看一眼了。而且在我指出问题以后,刘大人也是虚心接受,不像一些达官贵人,狗眼看人低。”
朱烨想起来田仁和盐使司的那些官吏,再对比刘三吾,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不要这样妄自菲薄,哪怕你现在是商籍,也是人中龙凤,是要干大事的人。”
朱元璋正色,按住朱烨的肩膀,继续说。
“不要因为刘三吾对你毕恭毕敬,就去认可一个人,你不知道他在背地里是不是表里如一。”
“更不能因为一个人对你总是你出言教训,而去厌恶,甚至远离他。”
“我明白,就像良药苦口的道理一样。”朱烨知道爷爷的意思,将爷爷的话谨记于心。
“人心叵测,日子久了才能看出来。甚至,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你要适时而度,不要一味地意气用事。”
“身为一个男人,你要不怕事,也要做到可以承担住所做之事的代价。”
“更不要因为自己才学超然,而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听不进劝诫。”
“你现在……虽然愿意从商,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站到了可以俯瞰天下的时候,如果你身边深交之人,他说的话不对,你该当如何?”
第26章 坚守本心
“所有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考虑的事情永远都是自己的利益。”
“哪怕刘三吾这些人他们满口仁义,动不动就说为了国家,为了社稷,为了苍生黎民。”
“但是,就像你说的,无关他们痛痒的事情,他们永远不会感同身受。”
“等到你飞黄腾达以后,你身边会不由自主的围绕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会费尽心思的说服你去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去扩大他们的利益。”
“希望你,到那一日,能坚守本心,不要想置身之外,因为怕得罪人或者讨好他们的心情而放弃自己的选择。”
朱元璋身上气势大作,眼中的坚定,感染了朱烨。
当初他起义造反,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
丈量土地也好,颁发赋税律法也好,不知道触动了多少人的利益。
但是他怕了那些人吗,若是怕的话,他朱元璋不会在位这么多年。
他平了多少反对意见,掰着那些文臣武将的嘴,让他们改变想法,附和自己,这才将大明的赋税律法推行开来。
身为帝王,既要有自己的想法,也要能听取合适的建议,哪怕他不喜欢这些反对意见,但是不得不承认,他需要这些意见作为参考,作为鞭策。
所以,他隐忍和包容。
但是,这不对代表他什么事情都可以妥协。
为了造福黎明百姓,巩固大明江山的事情,他可以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