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咱要交给你一项差事!”

        “你需要即刻出京,带着三万京营兵,支援武宁关的周遇吉。”

        “粮草、银子咱给你准备充足。”

        朱元璋看着李邦华继续认真道:“咱给你秘旨、封你做兵部尚书,你此去有两个任务,第一告诉周遇吉,不要死守,且战且退,如果战事不利就退守大同、宣府!”

        “第二把沿途的太监监军统统给咱撤回来,不听话的直接杀了!”

        “咱只要你再争取半年的时间,如果半年后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你有功!”朱元璋道。

        李邦华听到这道旨意,眼睛不由一亮。

        虽然他同样不看好朱元璋的某些政策,但这种雷厉风行的性格却让他很喜欢。

        大明现在缺的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皇帝。

        虽然这位神秘的朱三不是皇帝,但不可否认他现在就是在行使皇帝的权利。

        而且还是崇祯皇帝亲自授予的,这并不算违背他的忠君思想。

        李邦华最终也离开了,皇极殿内只剩下朱由检和朱元璋两个人。

        朱由检脸上满满的都是担心。

        “皇祖,这样让所有人交出田产,恐怕会生出乱子来!”

        “我当然知道!”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我就是要整个北直隶先乱起来,不乱起来咱怎么杀人!”

        “今日在堂上的所有人,咱都派人跟着呢,他们翻不起什么浪来。”

        “杀人?”崇祯皇帝悚然一惊,被朱元璋盯着心底有些发凉。

        朱元璋瞥了自己这个不知道多少辈的后代子孙一眼道:“知道为什么你让那些官儿捐银子,半个月却只募捐了两万两白银吗?”

        “因为你的刀不够利!”

        “杀的不够狠!”

        “他们自然不会畏惧你!”

        说实话此刻崇祯皇帝内心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杀人谁不会啊,他杀人同样从不眨眼,但没用啊!

        从崇祯初年杀魏忠贤,到现在,他杀的人自己都记不清了,但朝廷依然走到了如今这种地步。

        他觉得即便是太祖,面对现如今一片糜烂的大明朝,恐怕也是回天乏术。

        “不是朕无能,实在是这个天下……这些文官武将,太过辜负朕的期望了!”崇祯皇帝此刻内心戏十足。

        不过很快,短短三个月时间,他的三观就被颠覆了。

        北平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竟然一点点的恢复了活力。

        城内的瘟疫被控制,一直居高不下的粮食价格被平抑,城内城外流窜的流民被妥善安置,民心彻底安定下来。

        本来一团乱麻的北平城好像一下子就井井有条了。

        更让崇祯皇帝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些在他手里一直碌碌无为的官员们突然变得能干起来,各种政务处理的又快又好。

        如果不是整个北平城依然被官兵【创建和谐家园】着,皇极门外每天无数勋臣【创建和谐家园】被压过来,然后被朱元璋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他还真有一种大明朝已经天下承平的错觉。

        不要说崇祯皇帝,就连一直隔着时空门,身处大明初年的朱标同样被镇住了。

        要知道老朱现在可是身兼两职,他隔着一道空间门掌控着两个大明朝的走向,依然能把所有事情处理的丝毫不乱,井然有序。

        对此朱标是真的服气的。

        他也很庆幸,自己当初把空间门借给朱元璋的举动。

        就明末那个烂摊子,让他去处理,他恐怕还真处理不了。

      第八章 一统江山刘伯温

        菩萨心肠,雷霆手段。

        这是朱标看到朱元璋在明末的一系列手段之后对他的整体评价。

        他杀人的确很多,这短短几个月时间他杀的官绅勋贵数量甚至比崇祯当皇帝十几年都要多。

        但在他的治理下,北平城里不再随处可见冻饿而死的难民,不再瘟疫肆掠,他同样也救活了无数老百姓。

        朱标觉得这是一个好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当然这些事情他也就在心里评价一下,然后默默为老朱加油助威,期待他早日完成试炼任务。

        毕竟他现在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除了加油助威也做不了什么了。

        他现在每天的行程如下。

        每天早上七点起床,跑步、锻炼一个小时,然后吃早饭,上午跟着宋濂等文臣学习文化知识,中午午休两个小时,下午跟着朱元璋派来的嫡系武将学习兵法韬略。

        晚上八点就能躺进侍女已经暖好的被窝休息。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吃什么,一句话就有人给你安排的妥妥当当,想玩什么,一个眼神立马就有人给你去找。

        可以说这几个月,对于朱标来说,每天除了学习,别的什么也不用担心。

        而且他也并不抗拒学习,虽然他是从现代穿越来的,但古人的智慧同样不容小觑,自己现在才十三四岁,正是需要学习的时候,无论是文学还是兵法韬略都是他的短板,作为大明帝国的太子,多学一点没有任何坏处。

        这样的生活,除了没有手机、电脑娱乐,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可奢望的了。

        这一天,正常的学习结束,朱标刚刚吃过晚饭,突然听说有大臣上门求见自己。

        这可是新鲜事,自从他被封太子之后,因为一些忌讳,很少有大臣会私自来东宫拜访自己,特别是在晚上。

        “殿下,老臣刘基拜上!”

        等人进来,开口报上自己名号,朱标心中又是一动。

        这位就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中的刘伯温?

        他仔细打量刘基,发现这位还真有些神异,此时的刘基应该已经五十多了,但看起来却还如同三四十岁一般。

        “殿下,老臣是奉了陛下的皇命,来此教授殿下一些强身健体的内练法门的。”

        “从今天起,每天吃过晚饭,老臣都会前来教授殿下一个时辰。”刘基不等朱标问话,直接道明了来意。

        朱标心中一动,根据原先的历史走向,朱元璋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他对自己继承人定下的标准就是文皇帝,是要带着国家休养生息的。

        而练武之人难免喜欢妄动刀兵,所以他一直没有让朱标习武。

        但现在历史改变了。

        这应该是老朱看过大明朝历史,特别是知道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病死之后,做出的第一个影响历史走向的决定。

        “看来老朱还是关心我身体的!”朱标心中生出一丝暖意。

        “不过老朱竟然让刘基来教自己功夫,刘基不是文臣吗?”

        朱标心中闪过一丝疑惑。

        “先生会功夫?”朱标也懒得绕弯子,直接就问了出来。

        刘基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傲然,捋了捋嘴角的胡子笑道:“殿下有所不知,老臣年轻时曾修过十年道法,也曾拜过武道名师,功夫还看的过去,算是国朝三位武道宗师之一。”

        武道宗师就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根据朱标这段时间得到的情报,整个大明朝明面上的一流高手绝对不超过十个。

        他没想到刘基竟然就是其中一个。

        这就有些挑战他的三观了。

        难怪后世对刘基的描述带有那么多的神秘色彩,原来这还真是一个神人啊!

        “原来先生不但学富五车,而且还是武道大宗师,太厉害了!”朱标毫不吝啬的送上溢美之词。

        然后他又有些好奇道:“先生说国朝有三位武道宗师,但据我所知除了先生之外,就只有常遇春常将军啊,还有一个是谁?”

        “徐达,徐天德!”

        “只不过徐达为人低调,而且很少出手,没多少人知道罢了!”刘基道。

        朱标恍然的点了点头。

        果然,整个大明徐达应该是最能苟的。

        “不过他们二人和老夫又有所不同!”

        刘基捋着胡须继续给朱标科普:“他们修炼的都是硬功,靠的是战场拼杀增长力气,这样练功修炼速度虽然快,但容易留下暗伤,如果不仔细调养身体,晚年必定伤病缠身。”

        “而老臣修炼的是内家功夫,只要掌握门窍,不但不会伤身,甚至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就如武当山的张真人,内家功夫登峰造极,现如今据说已经一百多岁了,依然健在。”

        “哦……!”朱标果然来了兴趣。

        穿越到古代,他又怎么可能不对功夫感兴趣。

        之前他就跟自己那两个算是二流高手的近卫讨教过,也胡乱练过几次,但自己侍卫练的基本都是硬功,是从战场上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朱标根本就学不了。

        正如刘基说的,硬功练着伤身,特别是对现在还在长身体的朱标来说,所以他也忍耐住了。

        他在等老朱帮他完成资格试炼任务,到时候奖励的既有【创建和谐家园】,又有武道资质,再加上他身为太子能调动的庞大资源,还怕练不成武道高手?

        不过现在一个内家大宗师就在身边,又是朱元璋特意派过来教自己练武的,那他也就不用等了。

        “那怎么样才算掌握了门窍呢?”

        “先生是不是有什么绝世【创建和谐家园】要传给我?”朱标满脸期待的看着刘基问道。

        “糟糕!”

        刘基看到朱标的表情,心里陡然惊醒,忍不住暗暗叫苦。

        他虽然是武道大宗师,但相比较起来,他更是一个文官,而且也更认同自己文人的身份。

        作为一个文官,特别是一个希望施展自己抱负的文官,他可不希望接替朱元璋的皇帝是一个喜好练武、痴迷修道之人!

        所以他虽然接下了朱元璋教导太子练武的差事,但内心却是准备说服朱标,让他明白练武没前途,读书习文才是正道。

        到时候,朱元璋问起,自己就可以说太子自己不愿意,这件事也就过了。

        但刚才被朱标稍微夸奖两句,顿时老毛病又犯了,人有些飘,一不留神把练武的好处说了个遍,倒是把朱标的好奇心激起来了。

        “不过不慌,太子殿下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而已,自己想要让他回心转意厌恶练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想到这里,刘基脸上微微一笑,顿觉胸有成竹起来。

      第九章 五禽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1: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