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作为农民军出身,张献忠占据四川之后,没有选择对地主阶级进行彻底的清算,而是选择了妥协和安抚。

        同时严明军纪,不让军队扰民,整治吏治,力求政治清明。

        但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现如今的明末各种矛盾早就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四川需要的不是整治官吏,而是改革,一场从上到下轰轰烈烈的改革。

        可惜,张献忠没有这样的魄力,或者说身为农民起义者,让他打仗杀人行,让他治理地方却十分抓瞎。

        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士绅不满意,因为他们觉得张献忠乃贼寇出身,现在却站在他们头上拉屎撒尿,这是一种羞辱。

        百姓也不满意,因为满心欢喜期待的农民军掌权后,他们依然还是老样子,依然受到地主压迫,依然吃不饱肚子,依然没有田种。

        他麾下的军队同样不满意,因为之前攻城略地后可以烧杀抢掠,但现在大西王都称帝了,却不让自家兄弟这么做了,敢做的甚至要被杀头。

        这特么的不是卸磨杀驴吗?

        每一个人都有怨气,每一个人的利益都没有得到满足,其结果不用想都知道会怎么样?

        历史上清军打来的时候,张献忠只经历了一场败仗,转眼间整个四川反抗他的力量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甚至还有他手下的起义军将领直接反叛,转头当了清廷【创建和谐家园】的带路党。

        朱元璋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把下一个对手瞄准张献忠的。

        因为他很清楚,这个对手看似强大,其实脆弱的不堪一击。

        只要能找准最关键的那个点,然后轻轻一推,这个让崇祯朝上至皇帝,下到百官头痛了十几年的流寇集团就会顷刻间土崩瓦解。

        半个月后。

        依然还是奉天殿。

      ¡¡¡¡Ã«æøÇÄÎÞÉùÏ¢µÄ×ßÁ˽øÀ´¡£

        “陛下,四川有消息传回来了。”他轻声开口。

        “哦……!”朱元璋停下手中的工作,接过毛骧呈上来的密信,只扫了一眼,脸上就忍不住露出笑意。

        “张献忠死了?”他问道。

        “是!”

      ¡¡¡¡Ã«æøÒ²Ð¦ÁËÆðÀ´£º¡°ÊDZ»Ò»¸ö»õÕæ¼ÛʵµÄ÷²×Ӵ̿͵±½Ö´ÌËÀµÄ£¬µ±È»ÔÛÃÇÓм¸¸öÐÖµÜÒ²ÔÚÆäÖÐÆðµ½ÁËһЩССµÄ×÷Óᣡ±

      ¡¡¡¡¡°µ«ËûËÀÓÚ÷²×ÓÃÜ֮̽ÊÖµÄÊÂʵȷÔäÎÞÒÉ¡£¡±

        “好!”

        “大西王虽是流寇出身,但却也是咱大明承认的一方势力之主,【创建和谐家园】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当街刺杀大西王,此事咱无法坐视不管!”

        “传咱的旨意,把前几天抓到的所有【创建和谐家园】探子还有那些想要投靠【创建和谐家园】的狗汉奸全部抓起来凌迟处死,以告慰大西王的在天之灵。”

        “另外,你亲自走一趟四川,代表我向大西王的手下们表示慰问,带上两份侯爵诏书,两份伯爵诏书,问问他们有谁愿继续打【创建和谐家园】为大西王报仇的,可以直接封了他们。”

        “还有,借着他们的手,把四川的官绅阶层好好的犁一遍。”朱元璋眼中闪烁出一丝寒光开口道。

      ¡¡¡¡¡°×ñÃü£¡¡±Ã«æø´ðÓ¦Ò»Éù£¬¾ÍÒªÍË×ß¡£

        “对了,带上老四,让他也跟着你们去涨涨见识!”朱元璋又道。

        “这……四川现在正是乱局,四殿下身份尊贵,要不缓一缓?”毛骧犹豫道。

        “咱的儿子岂有不经历磨难的道理,此去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他去做,不要因为他姓朱就区别对待,要不然就真要被养成猪了!”

        “看看现在这些姓朱的宗室,一个个的都是任人宰杀的肥猪,哪还有半点皇家威严。”

        “老四!”

        朱元璋说完又扭头看向朱棣道:“无论你最终的选择如何,但想要以后过得顺心如意,就要长本事,明白吗……。”

      第五十章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奉天殿之内,一个模样干瘦的老头被侍卫领着走了进来。

        老头叫宋应星,是个屡试不第,没考上进士的老举人。

        他自问没什么名气,所会的也不过是一些奇技淫巧之类的东西,不值得被朝堂大佬看中。

        他是真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被带到这里来。

      ¡¡¡¡ËûÓÐЩìþìýµÄÏòËÄÖÜ´òÁ¿ÁËһȦ£¬×îÖÕÄ¿¹âÂäÔÚÁËÕý×øÔÚ¸ß̨ÉÏÅú¸Ä×àÊèµÄÖìÔªè°ÉíÉÏ¡£

        他目光中有些惊奇,但更多的还是一种对于真相的探寻。

        早在大半年前,江南地区就开始有一则传言广为流传。

        “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朱元璋不忍百姓困苦,不忍异族铁蹄踏破汉家河山,掀开棺材板从孝陵里跑出来拯救大明朝来了。”

        这则流言被人刻意散播,上至八十岁老翁,下到刚上蒙学的孩童,甚至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都言之凿凿。

        宋应星甚至听说,前段时间还有人特意跑去南京东郊的紫金山去看明孝陵是否真被掀开了。

        对于这些滑天下之大稽的言论和行为,宋应星一向是不屑一顾的。

        什么朱元璋复生,这绝对是一场惊天大骗局,是有人在刻意利用洪武大帝的名号在朝堂上搅弄风雨。

        但直到三天前,有锦衣卫突然找上门来,言称洪武大帝指名道姓要见他,这顿时让宋应星吓了一跳。

        本以为自己身在江湖可以随意指点江山,但没想到这些锦衣卫这么神通广大,自己只是在没人的时候发几句牢骚而已,这就事发了?

        “难道自己真是因为那些私下吐糟洪武大帝的言论被抓到这里来的?”

        “这也太兴师动众了吧?”直到此刻站在奉天殿里,宋应星依然有些难以置信。

        “你就是宋应星?”

        终于,批改完最后一份奏疏的朱元璋抬起头来,看向面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问道。

        “是,草民就是宋应星!”

        “这本《天工开物》是你写的?”朱元璋从高台上下来,手里拿着一本书问道。

        “是……是草民崇祯十年的时候发行的。”

        “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奇技淫巧,陛……陛下见笑了!”宋应星颇为忐忑道。

        “胡扯!”

        “以后谁再敢说这是奇技淫巧,咱就砍他的脑袋!”

        朱元璋怒意勃发:“一本利在千秋,能造福万亿子民的奇书就这样被这群尸位餐素的家伙视而不见,每次想起来咱就气的牙痛。”

        扭过头,看到被自己吓的脸都有些发白的宋应星,朱元璋一脸怒容瞬间融化,换成了和善的笑意。

        “先生见笑了,咱不是说你,是说那些当官的呢!”

        “先生大才,《天工开物》咱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但现在再读依然觉得受益匪浅。”

        “这是本奇书,能写出这本书的自然也就是奇人。”

        “先生可愿入朝为官,咱想让你做咱大明的工部尚书,替咱造火枪大炮、改良水稻、小麦的良种,改进织机,发展……先生书中提到的工业体系。”朱元璋满脸都是期待道。

        “陛下认可草民书中所言?”

        宋应星眼圈微红,他这大半辈子的研究,没有得到半个人的认可,所有人都斥责他玩物丧志,说他研究的这些东西乃是奇技淫巧。

        但今天他终于获得了一个知音,而且这个知音还是皇帝,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这是多大的殊荣啊!

        “当然!”

        “先生在这本书中说,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

        “这句话对于土地、作物、动物演变规律的总结咱深以为然,咱也当过农民,自然明白先生书中说的都是对的。”

        “大明需要先生这样的大才,咱让先生做这个工部尚书,还请先生千万不要推辞。”朱元璋一脸认真。

        “可草民连进士都没考上,按照规矩只能做一些不入流的杂官,如何做的了六部天官!”宋应星脸上露出苦涩,这是他一辈子的痛。

        “呵……!”

        “先生既然知道咱是洪武大帝,那自然应该明白,文官定下的规矩在咱面前连一张废纸都不如,咱让谁做工部尚书,谁就是工部尚书,没人敢和咱呲牙!”朱元璋满脸平淡,笑呵呵的开口。

        这一刻宋应星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皇者的霸气。

        虽然严格算起来的话,他其实也是士大夫中的一员,但此时此刻他是真的被朱元璋的气度折服了。

        他心中产生了一丝明悟。

        “看来洪武大帝复生这件事的确是真的,不可能作假。”

        “因为根本就没必要。”

        “虽然才刚刚接触面前这位陛下,但宋应星觉得这样枭雄一般的人物,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是注定要成为皇者的,根本就不需要打洪武大帝的名号行事,所以真相只有一个……。”

        但很快他又有些迷茫。

        “已经死了两百多年的人,怎么可能复生呢?”

        “这很不科学啊……!”

        不过世界上不科学的事情多了,宋应星虽然有探寻真相的求知欲,但他更想把自己一身所学学以致用,一展抱负,为天下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的黎民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而现在朱元璋给了他这个机会。

        “草民能得陛下看中,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陛下放心,草民定然把毕生所学拿出来,为大明帝国添砖加瓦!”

        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要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去了,没想到临老临老,自己竟然还会焕发出第二春,宋应星此刻激动的心情可以说无以复加。

        等把宋应星送走,朱元璋身后一直站在那里充当侍卫的沐英忍不住疑惑问道:“陛下,此人真有那么大能耐?”

        他可是还记得,上一个被义父如此推崇的还是刘基刘伯温来投靠的时候。

        此人能和刘伯温相提并论?

        “呵呵,若论起来的话,李善长、刘基只能称一句宰相之才,而这位宋应星宋老先生却可以称上一句国士!”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之光。

        可以让农民在土地里多产粮食,让桑农养的蚕织出更多的蚕丝,让老百姓吃饱穿暖的人可不就是国士吗?

        “只是可惜,这个世界的人好像无法带回明初去。”

        “若是有可能,自己一定要把这个宋应星带回去,而且尽可能的寻找延寿之法,让他长命百岁。”朱元璋暗暗下定决心。

      第五十一章 左良玉暴毙

        崇祯二十年是一个并不存在于历史上的年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2: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