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拱卫司收集情报的能力很强,再次来到明末不到一天,他就找到了他想要找的关键人物。

        北平城最大的地下帮会,青山堂的扛把子严九爷。

        “阁下是谁?”

        “我好像和阁下没有什么恩怨吧?”严九昂着头硬气道。

        “你想死还是想活?”朱元璋懒得和他废话,直接开口。

        严九闻言嘴角忍不住一抽,他从十多岁就开始混迹市井,到现在几十年,见过的人物不知道有多少,面前这位一开口他就知道是个狠茬子。

        在这种人面前你千万不能装。

        因为你若是惹怒了他,杀你,他连眼都不会眨一下。

        “想活!”所以严九很从心的,态度瞬间就软了下来。

        “很好,先告诉我你的后台是谁?”朱元璋又问。

        “是御马监的王德化王太监!”

        “现在把他做过的脏事都写下来,包括犯的罪,收的贿赂以及杀的人。”朱元璋让人拿来一张纸给严九。

        严九不知道朱元璋想干什么,但他不敢不写。

        等他写好,朱元璋拿起来看了看,很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手交给一旁的毛骧:“带人把这太监杀了,罪状贴在他脑门上,他家囤的银子和粮食想办法弄回来,另外把这件事在北平城传扬开,告诉所有人这是侠盗张三所为。”

      ¡¡¡¡¡°ÊÇ£¡¡±Ã«æø¹§¾´Ó¦Ï£¬Ñ¸ËÙ´øÈ˰ìÊÂÈ¥ÁË¡£

        严九一脸惊骇的看着朱元璋,觉得这人一定是疯了。

        明目张胆的杀害御马监太监。

        从大明朝建立到现在,两百多年就没见过这么猖狂的人。

        “你、你想干什么?”严九哆哆嗦嗦的道。

        “造反!”

        朱元璋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干?”

        严九不说话,也不敢说话。

        “不说话就当你默认了!”

        “以后你继续当青山堂堂主,咱做你的军师,咱们一起造反做皇帝!”朱元璋道。

        严九两眼一翻,直接吓晕了过去。

        “这……还混江湖的呢,心理素质咋这么低!”朱元璋撇了撇嘴,也不理这家伙是装晕还是真晕,继续看手中的明太祖实录。

        话说这东西看着还挺有意思的。

        除了偶尔有些脑溢血之外,挺好。

        北平城三天前发生了一件大事,御马监提督太监王德化被人杀死在自己家里,脑袋上贴着他的罪状,据说罪状多达三十六条,每一条都足够触目惊心。

        这件事最受震动的是崇祯皇帝。

        因为这三十六条罪状中有一多半都和【创建和谐家园】宫中银子有关。

        他派人稍一追查,发现全部属实。

        这顿时让崇祯皇帝恨的牙痒痒,自己穷的都要穿补丁龙袍了,这个杀千刀的竟然还贪自己银子。

      ¡¡¡¡»î¸Ãǧµ¶Íò¹Ð¡£

        只是可惜,那些他贪掉的银子都被那个侠盗张三弄走了。

        “查!”

        “给朕查清楚侠盗张三到底是谁?”崇祯坐在自己御座上咆哮。

        但很可惜,事情只追查了三天就不了了之了。

        这个时候根本就没人在意侠盗张三是谁,官员们在意的是闯王李自成什么时候打过来。

        到时候自己以什么姿态投降才能既不失气节,又表达了对闯王的尊敬。

        没有人意识到,市井之中,一些事情已经悄然起了变化。

        那些欺行霸市的流氓恶霸们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纪律严明的青山堂帮众。

        正是这些青山堂帮众,对这段时间北平城底层的秩序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同时,在朱元璋出台每月三两银子,管两顿饭的政策之后,青山堂的人手也开始急剧膨胀。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青山堂就增加到了八千人。

        当然这其中有一千是他从原世界带来的百战老卒,这些人被他作为小队长散在这八千人之中。

        同时一则流言开始在整个北平城流传,那位已经杀了十多位贪官、奸商的侠盗张三同样出自青山堂。

        这则流言一出,一下子就让本就在民间拥有极高声望的青山堂再次名声鹊起。

        当然此刻青山堂的名声依然还只在江湖市井中传播,庙堂之上暂时还没有人注意到,或者说注意到了,但当官的已经懒得去管了。

      第四章 夺门之战

        有一句话叫庙堂之高,江湖之远。

        对于既混过江湖,也入过庙堂的朱元璋来说,感觉这句话纯属扯淡。

        庙堂既不高,江湖也不远。

        两者从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就是为什么他这次进入这个位面之后,会选择最底层的帮派作为切入点的原因。

        别看这些帮会不起眼,但有时候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混混们却能起到巨大作用。

        比如那一句极具威慑力的歌谣。

        “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句歌谣打开了北平城的大门。

        在这个位面,这句歌谣在半个月前就有人开始刻意在北平城里散播了。

        但刚刚生出一点苗头,就被耳目早已遍布整个北平城的朱元璋直接掐灭,顺便还顺藤摸瓜弄死了两个已经和李自成勾结在一起的官员。

        这也导致直到现在,这句话还没有被北平城的老百姓熟知,反而关于李自成爱吃小孩儿,每次破城必定屠城的传闻开始在城中悄然流传。

        “这里就是军械库房,里面是现在北平所有的军械储存。”深夜,一处库房门口,毛骧带着人挟持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官员来到一处库房门口。

      ¡¡¡¡¡°´ò¿ª£¡¡±Ã«æø³ÁÉùµÀ¡£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军械是守卫北平的关键,如果……!”

        “啪!”这官员还没说完,毛骧已经一巴掌甩过来了。

        “赶快开门,再废话,老子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毛骧满脸杀气的狞笑。

        那官员脸上一阵儿红,一阵儿白,最终还是乖乖开门。

        “呵,读书人都特么的是贱骨头!”毛骧一声冷笑,一挥手身后一队队纪律严明的青山堂帮众开始进入库房,搬运军械。

        “老子不杀你,至于这里的事情,你自己想办法圆。”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向皇帝告发,放心,到时候我不会杀你满门,甚至还会给你留个全尸。”

        等库房内的军械搬光,毛骧嘿嘿笑着拍了拍一直呆呆站在那里的官员,扭身消失在黑夜里。

        说起来这位还是个大官,正三品的兵部侍郎。

        但在崇祯朝,特别是到现在的崇祯十七年,能做事、敢做事的不是已经死了,就是心灰意冷辞官回乡了,留下来的除了混日子的就是吃干饭的。

        这里的官儿和毛骧所在的大明开国元年的官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皇爷,北平城储备的军械全部转移回来了!”回到住处,毛骧已经完全收起了之前的嚣张嘴脸,小心翼翼的向朱元璋禀报。

        “嗯!”

        “办的很好!”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却没有离开手中的明英宗实录。

        他已经看完了太祖、建文、成祖,仁宗、宣宗的本记,现在正好看到明英宗,而且已经到了最精彩之处,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土木堡之变,实在没心思想别的。

        之前看到朱棣造反,朱允炆的一系列骚操作的时候就把他气的不轻,虽然现在他这位乖孙还没有出生,但他已经决定,未来朱标绝不能纳妾吕氏为妾,他绝对不想在活着的时候看到朱允炆。

        因为他害怕到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把这位乖孙捏死。

        “混账东西!”突然正在安静看书的朱元璋猛地站起身,一脚把旁边的桌子踢翻。

        “老子活了四十年,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东西!”朱元璋一把把手中的明英宗实录摔在地上,气的胸口发颤。

        “噗通!”站在门口的毛骧吓的脸色惨白,一言不发直接就跪下了。

        他跟着朱元璋十多年了,从未见过老朱发过这么大的火。

        他早已知道现在他们所处的时空是明末,也知道朱元璋在看他子孙后代们的本记,说实话毛骧对此也很好奇,特别是关于他自己,他很想知道自己最后封的什么爵位,到底活了多少岁。

        但理智告诉他,自己还是少打听为妙。

        在朱元璋手下办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听话。

        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的道理他比谁都懂。

        他敢肯定,自己若是敢私自探查明初历史,绝对活不到历史书上记载的自己的年纪。

        发了一通邪火,朱元璋最终又沉默着把明英宗实录捡了起来,继续看。

        他倒要看看,自己这些子孙后代下限是不是一个比一个低。

      ¡¡¡¡¡°¼ÌÐøÉ±ÈË£¬ÄÇЩ¶Ú»ýÁ¸Ê³µÄ¼éÉÌ£¬¶¼¸øÎÒ¿ØÖÆ×¡£¡¡±

        “我要在半个月内掌握北平城八成的粮食储备。”朱元璋的声音在毛骧耳边响起,让他浑身一个激灵,猛地跳了起来。

        “我这就去办!”他脚步匆匆,逃也似的离开。

        这里的气压实在太低,毛骧虽然也是见过大风浪的人,但此刻实在有些受不了了。

        又是半个月过去,北平城依然平静,甚至平静的有些诡异。

        此刻闯王李自成正在攻打武宁关,根据朱元璋近段时间得到的消息,武宁关守将周遇吉已经守了一个多月。

        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恐怕要不了多久武宁关就要失守。

        说实话现在明眼人都能明看出大明朝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8: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