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还算不错。”
“但做兵部尚书不合适,倒是都察院很适合你,你就做咱的左都御史如何?”朱元璋饶有兴致道。
史可法:“……!”
“接下来咱准备改革!”
“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拾起张居正的考成法!”
“张居正是个很有魄力的臣子,只是生不逢时,可惜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又道:“你虽然比起张居正差的还远,但也算有一股子蛮劲,倒是也可以用一用。”
史可法:“……!”
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了。
面前这人给他的感觉很诡异,虽然他穿着布衣,但相比起旁边身穿龙袍的崇祯皇帝,反倒是他更像那个一言定人生死的帝王。
此人身上是真的有一股王霸之气存在的。
这让史可法越发惊疑不定起来。
一个时辰后,当史可法从奉天殿走出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依然有些恍惚。
这一次朱元璋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所以史可法最终还是知道了大明的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在大明朝大厦将倾之时,掀翻棺材板从棺材里爬出来拯救大明朝来了。
这种事情虽然荒谬之极,但若是连崇祯皇帝都一脸笃定的认同,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至于替那二百多个口出狂言的士子讨回公道……,开玩笑,如果这些人真是朱元璋杀的,那还讨个屁的公道啊!
史可法又不是没读过洪武朝的历史。
对于崇祯皇帝他可以随便怼,甚至可以说除了老朱,其余的大明十五帝无论谁出现在史可法身前,他都敢据理力争。
但老朱……,史可法觉得自己还是要再稍微考虑考虑。
毕竟要给这位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一点面子不是?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位杀起人来,是真的不眨眼。
史可法觉得自己还是稍稍从心一点的好。
接下来一段时间,各地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就偃旗息鼓了。
这让那些为了自己家族、家乡父老奔走的各部大员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开始陆续回京。
不过当他们回到京师之后,却惊奇的发现只是几个月时间,南京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来已经略显萧条的街市再次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往常欺行霸市的那些勋贵、恶霸全部消失不见了,甚至很多国公、侯爷府都已经被封了。
城墙上出现了衣着红甲的士兵,街道上不时的就能看到兵丁巡逻,一切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但同时整个南京城却又隐隐透着一股子肃杀之气。
“这几个月,南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马士英喃喃自语。
他暗暗有些后悔,后悔自己不该为了兵权离开南京城这么长时间。
毕竟这里才是现如今整个大明帝国的绝对权利核心。
现在好了,葫芦口一战,他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一支军队彻底溃散,兵权没捞到半点不说,南京城也貌似失去了控制。
想到这里,马士英略显烦躁。
“去皇城,我要先觐见陛下!”他开口吩咐外面赶车的长随。
不过很快,马士英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连皇城都进不去了。
“回府!”他冷哼一声,再次吩咐。
然后更让他难堪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府邸也被人给占去了。
“岂有此理!”马士英大怒。
作为当朝首辅,谁敢如此欺他?
“瑶草。”正在马士英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办的时候,一道声音突然在他身后响起。
这瑶草是马士英的字。
听到有人喊自己,马士英回过头,发现是他留在南京城内的党羽,任职兵部侍郎的阮大铖,眉头不由稍稍松了一点。
“集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问道。
“唉……!”
“洪武大帝活过来了,现如今整个南京都在洪武皇帝的掌控之中,我、包括你还有钱谦益等人都已经被他老人家罢黜了。”
“现在朝中启用的人基本上都是从北边过来的,首辅范景文、次辅张慎言,兵部尚书李邦华。”
“你这房子,包括我家,都是曾经的官邸,所以被收回去了!”阮大铖满脸沉重道。
马士英:“……!”
他实在不能接受,自己堂堂内阁首辅,竟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被罢黜了。
而且罢黜他的人还是洪武大帝……。
这种事也太荒谬了吧!
直到阮大铖把这一个月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之后,马士英才总算彻底认清了现实。
“洪武大帝真的活了?”马士英喃喃自语,脸上的表情不知道是惊还是喜。
和马士英一样,回到南京发现自己不但官丢了,而且连宅子也丢了的官员不在少数。
有人对这样的结果很不服气,鼓动士子想要制造舆论压力,结果还没等他们开始行动,就被锦衣卫找上门来,直接关入了昭狱之中。
有人打着求情的幌子想要求见崇祯皇帝,结果朱元璋表示既然你们感情好,那就一起进昭狱陪他去吧,然后又把这几个求情的官员也抓了起来……。
¡¡¡¡ÕâÒ»ÏÂËùÓб»°Õ÷í¡¢»òÕßÈÔÔÚÈÎÉϵĹÙÔ±¶¼ÀÏʵÁËÏÂÀ´¡£
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来自洪武大帝的压力。
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更没有什么高妙的政治拉扯,在朱元璋这里就是简单粗暴,能干事的就上,不能干事的就滚。
不能干事,还特么跟老子扯犊子,玩花活的,不好意思,昭狱里老实待着吧您。
若是还敢呲牙,那不好意思,老朱已经开始磨刀了。
说实话崇祯朝的官儿就没见过这样的皇帝,一时间是真的难以适应老朱的工作节奏。
但这对老朱来说完全不是问题,适应不了的直接罢黜,安排吏部直接再选官就是了,在这个时代什么都缺,但还就是不缺愿意为朝廷效力的读书人。
第三十八章 崇祯:我又懂了
奉天殿内。
内阁首辅范景文,次辅张慎言,兵部尚书李邦华、吏部尚书吕大器,左都御史史可法,一共五位现如今大明朝最当权的重臣略显局促不安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而在他们上首位置是正在看密信的朱元璋,以及吃瓜群众朱由检。
“没什么大事,是锦衣卫秘报,福建有官员不愿服从新政,想要引倭寇上岸作乱,已经被镇压了。”
朱元璋轻描淡写的把手中来自锦衣卫的密信看完,递给崇祯皇帝,示意他拿给在座的几位重臣看。
崇祯皇帝嘴角抽了抽,不过看到朱元璋凌厉的目光,最终还是乖乖的照做了。
范景文等人恭敬的从崇祯皇帝手中接过密信,看过其上的内容之后,眼角都忍不住一阵跳动。
涉及到整个福建三司长官,以及七个千户所的大案。
这还叫没什么大事?
如果不是锦衣卫发现的早,而且朱元璋在福建等地早有布置,恐怕现在福建已经一片糜烂了。
甚至整个福建彻底脱离大明朝的统治都有可能。
“陛下,这刚刚实行了一个考成法,地方上就有如此反应,后面的商税是不是缓一缓再实行?”首辅范景文沉吟片刻,开口道。
他两年前就跟着朱元璋做过一段时间的事,对朱元璋的行事风格很熟悉,知道这位其实并非那种滥杀之人。
虽然他杀人很多,但他杀每一个人都是有理由,有目的的。
两年前他就已经见识过朱元璋的手段了。
可以这样说,大明朝能有现如今的局面,还能勉强凝成一股绳一致对外,和朱元璋一直在杀人有直接的关系。
“缓不得,而且还要尽快!”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这个时候若是不趁着天下士绅元气大伤尽快快刀斩乱麻,把税收这一块理清,收商税这件事咱们就永远也做不成。”
朱元璋笑道:“放心吧,咱可不是只推行商税的,同时咱还要免去朝廷征收的所有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包括户丁税和地亩税,可以这样说,除了商税,未来五年,别的税咱一分也不会向老百姓征收了。”
“这样阻力是不是一下子就小很多了?”
“这当然是极好!”
“天下老百姓有福了。”史可法满脸赞同的点头。
“可如果不收税,朝廷养兵的银子哪里来?”次辅张慎言犹豫了一下,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毕竟他除了是次辅之外,可是还担着户部尚书呢,朝廷若是没钱,最终还是要找他来解决的。
“银子这一块你们不用担心,咱有的是。”
“很快,第一批一千万两白银、二十万石粮食就会押解进京了。”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道。
几位重臣闻言不着痕迹的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定然是之前灭了上百江南豪族,抄家抄出来的银子。
当然这件事是无法宣之于众的,毕竟这是那个自称义王的乱贼做出来的事情,和英明神武的洪武大帝又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自然看到了几人的小动作,他也不在意,继续吩咐道:“现在朝廷的首要的任务还是商税和考成法这一块,只靠咱一个人是不成的,你们都要担起担子来。”
“另外,在用人这一块咱要提醒你们,现在是非常时期,不用拘泥以前的各种规则制度,只要能做事的人,只管推荐给咱,咱这里现在不看出身,只看能力。”
“要说出身,咱自己就是泥腿子出身,你们出身可都比咱强多了,明白吗?”
几人闻言颇为尴尬的站在那里,一时间都不知道该点头还是摇头。
若在元末,朱元璋这话是对的。
但现在大明朝已经统治这一片大地将近三百年了,朱家作为皇室,身份已经深入人心,朱姓就是这个时代最尊贵的姓氏,没有之一。
“定不负陛下所托!”最终还是李邦华最先开口,缓解了此刻的尴尬局面。
看着几位大臣鱼贯离去,崇祯皇帝犹豫了半天还是问道:“皇祖,他们真的会用心做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