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打发走了沈万三,朱标刚喝口茶休息一下,贴身太监孙小宝就提醒他,今天亲军卫有人入劲成功,还要在晚饭前赶回去。

        这件事朱标交代过孙小宝,是必须要去的。

        毕竟是他亲军卫中第一个入劲之人,适当的勉励必须给到位。

        现在得到提醒,朱标也就不再耽搁,一口把杯中茶干了,准备出城。

        “这一天天的……!”

        “自己作为朱元璋的太子,不是应该躺赢的吗?”

        “为何不知不觉就跟着老朱忙起来了?”走在路上,看着道路两边飞驰而过的杂草,朱标突然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

        而另外一边,奉天殿里的朱元璋同样也没有闲着。

        他正在接见徐达、李文忠和沐英。

        昨天大朝会上,六公、二十八侯、一伯的名单终于宣布,名单和原本的历史出入并不大。

        只不过曾经排在第二位的魏国公徐达更进一步变成了中山王,汤和提前八年被封信国公,排在六公爵第六位。

        而本来只是诚意伯的刘基却是补了汤和的缺,被封诚意侯。

        朱元璋给这三人提升爵位的缘由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是为了限制李善长。

        这位在原本的历史上既是勋贵之首,又是文臣领袖,可谓荣宠之极。

        但最终却是在洪武二十三年被抄家灭族。

        朱元璋现在可没有任何要杀李善长的意思,甚至那些和他一起打拼的淮西老兄弟他也没有任何想法,要不然也不会给免死铁卷了。

        但仔细看过洪武本纪,特别是北平城宫内留下的秘本之后,朱元璋发现自己这位老伙计还真不简单,之后的二十年里【创建和谐家园】受贿、欺上瞒下,纵容下属,结党营私可以说狂妄、胆大之极。

        而且他虽没有造反,但却纵容了胡惟庸。

        看到这些记载,朱元璋又觉得二十年后自己杀他也不算是枉杀。

        不过现在李善长还有用,而且原本历史上那些罪过他还都没犯,朱元璋觉得这位老伙计还可以抢救一下。

        徐达封王就是为了限制李善长在勋臣之中的影响力,刘基封侯则是为了让他有和李善长进行政治斗争的资本。

        朱元璋做这些,既是为了打压李善长,也是不想让他像前世那样,越来越过分,到最后弄到自己不得不杀他的地步。

        当然李善长杀还是不杀,最终还是要看他自己怎么做了。

        若还像明末史书记载那样,那等自己举起屠刀时,他也莫要怨自己。

        朱元璋脑海里闪过这次封爵的始末,很快又把这件事压下,转头看向徐达三人。

        “这次叫你们来,是有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要你们跟咱去做!”朱元璋一脸认真的开口。

        徐达三人面面相觑,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朱元璋如此凝重的神情了。

        “陛下只管吩咐便是,我等愿为陛下效死!”徐达领头,三人半跪于地给朱元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其实也没那么严重!”

        “只是让你们做一做自己的老本行而已,跟咱一起去造一造大明朝的反!”朱元璋笑呵呵的道。

        这话落在徐达三人耳中,却是如同炸雷,本来半跪于地的三人,噗通一声齐刷刷的五体投地跪了下来。

        “陛下,臣对大明忠心耿耿,绝没有半点造反的念头!”徐达颤抖着声音道。

        他身后李文忠和沐英也是一脸惊恐,两人虽一个是朱元璋外甥,一个是养子,但老朱的话实在太诛心了,他们是真的有点承受不住。

        “呵呵!”

        朱元璋发出一声意味难明的轻笑道:“跟我来吧!”

        三人战战兢兢的起身,这才发现面前早已没有了朱元璋的身影,却是多出了一个深邃、诡异的黑色通道。

        “这是什么?”三人心中齐齐闪过疑惑。

        “三位将军,陛下就在里面,请进吧!”毛骧站在通道之前,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虽然心中惊疑不定,但三人哪敢违抗朱元璋的意志,只得满是谨慎的踏入了这诡异通道之内。

        等三人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一座酒楼的二楼,外面是人声鼎沸的大街,从窗口甚至能看到远处巍峨的皇城。

        “这里是……?”

        徐达有些吃惊的看着窗外的景象,感觉外面无论是街道还是建筑都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里是南京城,二百多年后的南京城!”身后响起朱元璋的声音。

        徐达三人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他们有些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咱两年前得了一个机缘,获得了一个神奇的传送门,然后就传送到了这里!”

        “起初咱也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经过探查之后才知道这里竟然是明末!”

        “咱大明朝的王朝末年。”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徐达,你不信可以自己去南京城问问,魏国公府世镇南京,传到如今这一代的魏国公应该叫徐文爵,看看你这位重了不知多少代的孙子还认不认你这个老祖宗。”

        徐达:“……!”

        朱元璋不理徐达脸上的怪异,又扭头看向李文忠和沐英。

        “还有你们两个,旁边就放着记载有咱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书籍,你们可以去看看各自家族的情况,咱现在什么也不说,先等你们了解情况之后再说事情。”

        三人一脸怪异的跑去翻书。

        显然朱元璋早有准备,这里的史书记载的大都是和三人家族有关的事情,就是为三人精心准备的。

        不看不知道,这一看三人差点没被吓死。

        特别是徐达和李文忠。

        刚翻了没几页,徐达就看到了惊骇欲绝的一段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甍,洪武三十一年其子允炆继位,后四年,皇四子朱棣发动靖难,徐增寿私通朱棣,被斩,后被朱棣追封定国公。”

        “徐增寿……,这不是自己新添的小儿子名字吗?”徐达想到这里一张脸唰的一下就白了。

        旁边李文忠也在看靖难之役,不过他看的是他儿子李景隆的光辉事迹。

        刚开始他还看的战战兢兢,但渐渐的李文忠一张脸就开始发烧了。

        等看到李景隆率兵四十万仍被朱棣打败,又在朱棣围困南京城时率先开城投降,他脸已经红成了猴【创建和谐家园】。

        再到后面李景隆被朱棣圈禁,宣布绝食,结果前后绝食十天依然活蹦乱跳,反而一直活到永乐末年的时候,他彻底破防了。

        “这逆子,老子回去就一刀砍死他,免得他以后辱没了老子的一世英名。”

      第三十章 大明没救了

        “陛下,臣有罪,请陛下降罪责罚!”徐达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以头触底。

        旁边李文忠刹那从羞恼中惊醒,赶忙也跪了下来。

        他终于反应了过来,自己儿子这一通骚操作,依老朱的处事风格恐怕活不了,而老朱的性格他作为外甥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若是李景隆真被朱元璋降罪,那他这个手握兵权的父亲恐怕也讨不到好,抄家灭祖不至于,毕竟朱元璋还是他亲舅舅呢,不过被圈禁恐怕是逃不掉的。

        后边正津津有味的看自家儿孙英雄事迹的沐英被两人这动作吓了一跳,他茫然的看了一眼朱元璋,又看了看徐达和李文忠,不明白两人为何突然这么大反应,不过想了想也赶紧跪了下来。

        “你们何罪之有?”

        “这里虽然也叫大明,但和咱们的大明朝却并不在一个时空,未来的事情也并不会真的就按照这个世界记载的历史发展下去。”

        “就比如标儿,你们觉得他真的只能活到洪武二十五年吗?”

        “绝对不可能!”徐达摇头。

        他这话可不是在单纯的拍马屁,朱标修炼五禽戏入化劲宗师境,基本上可以保证活到八十岁依然活蹦乱跳了,这里史书上记载的所谓重病身亡,纯属无稽之谈。

        内家化劲大宗师就没见过得病的。

        如果能再进一步,那朱标活个一百岁,甚至一百二十岁都绰绰有余。

        张三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既然如此,你们为何要让我降罪?”

        朱元璋脸上带着笑意,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三人。

        “难道在你们眼中,咱是那种为了一些尚未发生的事情,甚至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就迁怒军中大将的愚蠢之人吗?”

        徐达、李文忠两人脑袋压的更低,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起来吧!”

        “你们应该只看到咱那个逆子发动靖难前后各自家族的事迹,咱叫你们来可不是为了问罪,而是要商议国家大事的。”

        “你们接着往下看,除了自己家的事情也可以看看这两年锦衣卫对整个大明朝现在的勋贵、文官群体的暗中调查结果,恐怕会更让你们惊讶。”

        朱元璋淡淡开口。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李文忠、徐达此刻的表现,朱元璋突然感觉心情舒畅了一些。

        毕竟不光自己儿子、孙子、重孙子混账,他们的儿孙貌似也好不到哪去。

        大家彼此彼此。

        徐达和李文忠闻言,心中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听朱元璋这口气的确不像是要弄死他们的节奏。

        两人稳住心神,继续看下去。

        很快桌子上摆放的书几人都看了一遍,这一次三人脸上的表情显得更加怪异。

        大明原来真的要亡了。

        “陛下,文官集团无人能制是亡国之根!”沐英第一个开口。

        “确切的说应该是士族、乡绅、商人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徐达也若有所思的道。

        朱元璋走到窗边,看向外面依旧繁华的南京城,默然无语。

        其实造成这样的后果,归根结底还是在他。

        如果不是他把商人的地位压到了极致,商税又收的极低,让他们变得既有钱政治地位又低下,推着他们倒向士绅,大明朝也不会活生生的被穷死。

        这也是他准许朱标经营皇家钢铁商行的原因。

        如果没来过明末,没看过明朝二百多年历史,朱标告诉他要去经商,那他一定把这逆子的腿打断。

        “咱接到了一个任务!”

        朱元璋突然开口:“任务名字叫再造大明,现如今的局面你们应该也有一点了解了,你们说说这个任务应该怎么完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