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叶向高在万历年开始做首辅直到现在,当时没有副手,被称为独相,他的地位还是相当尊崇的,他这样说,当然是代表了内阁的意思。
但天启知道,叶向高是有能力的,也是对大明忠贞不二的,但在经抚不和里,叶向高是心向熊廷弼的,这次这样说,就有了他私人偏见在的。
尤其大家都知道,王化贞是东林门下,他能当上这个辽东巡抚,也是东林大力支持的结果,要不以一个书生,连军营编制都闹不明白的家伙,怎么就能担当着复辽大任呢?
舅舅沈光柞当然立刻站出来,朝天启施礼后焦急的启奏:“万岁,毛文龙孤悬辽东,先有镇江大捷,提振了大明军心士气,现在兵败,已经危如累卵,若是不救,便让有功有为的将士寒心,还请圣上下旨,速速发天津水师救援,只要这个毛文龙不死,就是对后金的一个巨大的打击,就是对大明的一个提振啊。”
沈光柞说的是对的,现在天下皆黯的时候,毛文龙镇江大捷,那就是在为大明竖起了一杆大旗,给大明将士,尤其是失陷在辽东的百姓一个希望,如果这杆大旗最终还是被后金砍倒了,那对军民士气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这一点上,沈光柞倒不是单单的为自己的那个不怎么得意的外甥【创建和谐家园】,这也是在为朝廷大局着想。至于同为东林,现在还说这个干什么,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家打得,别人是打不得的,都这个时候了,亲情大于党派,先把自己早逝妹妹的孩子保下再说吧。
结果正所谓歪打正着,正是今日和叶向高的一番对答,让站在天启身后的魏忠贤看到,沈光柞也不是顽固的东林,将来可以利用,最终阉党势力占据朝堂的时候,这个沈光柞却没被阉党打倒,依旧安安稳稳的坐在了顺天府尹的位置,一直到终老。
第072章 朝堂纷争
朝堂上,为对毛文龙救援不救援,慢慢的又变成了经抚之争上去了,给事中王万隆站出来驳斥沈光柞:“毛文龙虽然先有大功,但功不能震动全局,不过是偷袭得手的侥幸罢了,而现在他的一败,却让天下震动,将前线军心士气打击殆尽,如此不杀,怎么让人知道丢城失地的罪状?你不要因为毛文龙是你的外甥,就要罔顾朝廷大局,如此就有失做为朝臣的节操了。”
兵部路明显就出来辩驳:“丢失城池当然大罪,但请注意,这镇江孤悬辽东外地,可是怎么被我们得到的呢,是毛文龙突袭得回来的,然前功还没奖赏,却因外地丢失处罚有功,这是不是朝廷有些不厚道?”
沈光柞就点头赞同:“就是吗,前面的大功,因为大家吱吱喳喳瞎说,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奖赏,结果这失去了一个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城池,却要行罪,这天下怎么有这样的道理?如此不但让百姓将士感觉朝廷对有功将士不公,而且还会让将士们误解,一个夺取却不能建功,而失去却又立刻获罪的地方,那以后谁还会去夺取攻占?如此辽东如何能收复?”
这事情按照这么说,的确有道理,大家拼死得城,但谁又能保证在强敌环视下不丢失?如此有功不赏,有罪却不问青红皂白的处罚,那以后谁还想着进取?
“王化贞巡抚安排毛文龙入辽东,本就是兵行险招,目的就是牵扯后金建奴的兵力,扰乱其军心民心,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毛文龙即便丢了镇江飞地,其实也是无过有功,这样英雄若是任由其被建奴所害,不但于大战略不符合,也让天下将士寒心,还是请皇上下旨发兵救援吧。”路明显大声疾呼。
“皇上不可。”礼部侍郎赵玉川站出来大声反对:“皇上,毛文龙跑到辽东敌后,这本来就是王化贞想要转移朝廷视线,推脱战事不利的办法,这时候毛文龙战败,却让朝廷再派援军救援,怎么救援?他王化贞不出一兵一卒,而让天津山东出兵。而天津山东,却是防卫建奴偷袭我京畿的关键,一旦动了,万一建奴出兵偷渡两地,那就会动摇我们根本,再说了,即便是救援毛文龙,那也不过是疲劳远征,真的是得不偿失啊。”
杨涟站出来,对着天启大声疾呼:“王化贞徐图之法,本是老成谋国之策,而熊廷弼三方进取,却是急功冒进,今见王化贞派出牵制后金偏师稍有小挫便要杀不救,乃是坐看复辽大业颓废,此私心也,当罢黜熊廷弼,杀之以正视听。”
黄爌立刻站出来怒吼:“杨涟,小人也,王化贞徐图,不过是耗费国家钱粮,却无一事成,如此辽东何时能复?而熊经略三方进取,当是积极进攻之法。”
当时路明显慷慨激昂的道:“熊廷弼,三方之法,但我却看到他靡费百万钱粮,却不见一兵一卒出辽东,却是为何?反观王化贞,稳固广宁,派奇兵以收镇江,牵制了建奴,如此谁胜谁劣难道不是一目了然吗?”
王万隆立刻站出来反对:“正是这样,才让后金震怒,贻害镇江一城百姓,可怜镇江百姓,死的岂不冤枉。”说罢,竟然为镇江百姓嚎啕大哭,比死了他娘老子还要凄惨,然后义正词严的大声疾呼:“一城百姓,上万死难,这都是毛文龙贪功急进所至,臣请为镇江百姓冤魂,杀毛文龙以谢罪。”
这个说法,简直让大部分人惊呆的是瞠目结舌,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这么说?还可以这么解释?
“镇江一城百姓死难,不是毛文龙之罪,都是熊廷弼不救援,所以,罪在熊廷弼,不在毛文龙,请杀熊廷弼以慰镇江冤魂之灵,”
“王化贞乃是罪魁祸首,没有他,这么有镇江几万百姓死难,都是他都罪过,杀王化贞才是正本。”
“杀熊廷弼——”
“杀王化贞——”
“停——”一声断喝,在建极殿里响起。
但这时候还有谁听这个声音,你让我停我就停啊,现在大家正脑洞打开,找了对方的痛脚,大家总算又有了将对方那个祸国殃民的家伙至于死地的机会,谁还会停,所以,大家根本就不理会那个喊停的,大家继续争吵,最终认为,大家都是文人,这样争争吵吵下去,有失文人体面,那就能动手还是不吵吵为好,咱们闷头打过就是。
于是,一个文官抡起了手中的牙笏,拍向了反对者。
你有牙笏我没有吗?废话当然不必,大家都有,那就迎战吧。
于是建极殿当时就成了武斗场,诸位大臣打的是那样的酣畅淋漓。
躲过一个飞来的帽子,天启连连的敲打着桌子:“停,停,都给我停下。”
正在打斗正酣的叶向高突然想起了,还有一个皇帝呢,于是,推开一个自己一伙,但正晕头转向向自己开火的家伙,大声吼道:“停,听皇帝说。”
在大明,其实内阁首辅的威望比皇帝要高,诸位朝臣都以顶撞皇帝为荣耀,要不也不出现一个大臣上书,将皇帝的祖宗八代不带脏字的骂了一个遍,皇帝却痛苦的下了定语:“这家伙就是要让我打他的【创建和谐家园】,然后回去向同僚和天下显呗他的刚正不阿,我却坚决不随了他心愿。”然后就咽下这口气,甩袖子走人了。
在这个内阁大于皇权的年代,顶撞皇帝,拒绝皇帝的圣旨,那就是一夜成名的捷径,只要你这么做了,你一下朝,立刻就有无数士子文人将你包围,一起赞颂你的刚正不阿,你的名声在士林里一夜家喻户晓。
至于你为什么顶撞皇帝,为什么违抗了皇帝的中旨,那是没有人问的,还是那句,东林的原则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管他狗屎是香是臭。其实,这也是大明恩荣养士几百年的结果,对文化是一种进步,但对社会和执政却是一种倒退和悲哀。
所以,在天启大喊大叫的时候,人们是没有怎么上心的,但首辅一声断喝,却起到了绝对的作用,于是,大家中场休息,听裁判怎么说。
第073章 皇权内阁
天启气呼呼的坐在上面,看着下面这些大臣,真的是已经欲哭无泪了,本来是一个救援不救援毛文龙的事情,最终还是绕到了经抚之争上去了,虽然有关联,但也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舍本求末啊。
同时看看这个趾高气扬的独相叶向高,看看唯内阁马首是瞻的百官,天启深深的感觉自己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悲哀。
不要说是朝廷乾纲独断,就连制止一场朝廷武斗自己都没有这个权利,那自己还坐在这里干什么?自己还不如躲到后宫去,不看你们狗咬狗,也不看你们对自己的轻视,反正就让你们折腾去吧。
不过这时候,毛文龙的事情还要解决,因为毕竟毛文龙在自己的心中还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毛文龙所行所处的地位在战略上,还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点上,倒不是天启多么的睿智有战略眼光,其实就算是一个三岁孩子,都可以看到这个关窍。但可惜,有些人就看不到,或者是根本是看到的,但坚决的闭上了眼睛。
一个为了自己集团利益而罔顾事实,坚决的闭上眼睛的人,你是不能让他们睁开眼睛的。
看到总算平息下的朝堂,天启兴趣缺失的长叹一声,一身疲惫无聊的道:“诸位爱卿所陈述的,朕已经听到了,但今日所说的,只是救援毛文龙的事情,大家不要把事情扯远了。”
然后看一眼那些不以为然的大臣,天启再次苦口婆心的道:“复辽一事。国家靡费千万钱粮,在全国各地不惜征召二十万之兵,然无论经抚,却不损奴酋一兵一卒,不得一城一地,而文龙不过带着二百猛士,不要——”然后捂住脑袋摇摇头,有气无力的继续道“没有,是的,是没有得到朝廷一文钱粮军饷,没折损朝廷一弓一矢,没耗户部一米一束,就取得本来我们失去的镇江,杀奴多少且不论,但擒获三十五个建奴,包括后金世袭游击,建大明对奴酋努尔哈赤以来从没有过的大功,这难道不是大功吗?功虽然到现在还没论述。”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明确的表示了自己这个皇帝的看法和不满,就看向了叶向高。
结果叶向高根本就没有一点羞愧的意思,反倒认为自己是明智的,要不当初奖赏了毛文龙大功,那现在毛文龙大罪就没法说了,到时候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但镇江本来就是孤悬飞地,四面皆敌,丢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这丢失了,怎么能按照丢失大明固有之地算呢?”天启多少还是知道点兵事的,这样的论断,绝对是公允的。
看到下面还有要争辩的,天启突然正色道:“各位臣工,毛文龙开疆拓土收复失地,如果将镇江交给诸位臣工,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哪位能说可以守住?请你站出来,朕现在就给你加官三级,也不吝惜封候以待,诸位,哪位领命愿为大明尽忠?”
加官三级,封侯以待,这绝对是天大的恩賞,这样的恩賞就应该有人去为之拼命了,但所有的臣工就一起闭嘴,没人去接这个绝对不能实现,并且绝对会要了自己命的任务。
论人事不关自己而夸夸其谈,论自己利益为先斤斤计较,这就是大明的官员。
天启长叹一声,还是要做些决断的。于是就对首辅道:“我现在就下旨,命令登莱水师出兵。”然后想了想,最终痛苦的道:“最少,将毛文龙给我接回来,要不就让天下人寒心了。”
叶向高却站出来,神态坚定的道:“臣不敢署理万岁旨意,臣绝对不能为一人而坏一军,臣绝对不敢因一人而坏熊经略制定的复辽三方之策。”
“臣反对。”又一个大臣站出来反对。
大明就是这样,皇帝的圣旨不是通行天下的,没有内阁署理,除非是皇家内部事情,外朝没有内阁署理也不过是放屁,根本就不做数的。
天启就张张嘴,却是什么话也没说,最终孤独的摇摇头,站起来。你们吵着吧,朕现在就安排晚饭,大家不吵出个章程就都别走来。”
这话一出,满堂大臣无不目瞪口呆,这是皇帝要让大家难看啊。这就是说,让大家就这么争吵到地老天荒,但好在他还不至于饿死大家。但违抗中旨什么的大家都可以,但皇帝让大家这么工作下去,却没有一个人敢不遵循。
不管臣工们尴尬的表情,天启突然有了一种捉弄人得逞的小窃喜,“朕乏了,你们就谈吧,总得谈出个结果来吧。等有了结果,通知一下朕。”但还是最终说道:“杀毛文龙,想也别想。”斩杀大臣,哪怕是一个百姓,都要皇帝亲决的,没有皇帝批准,内阁也做不了主,这就是大明的双方掣肘制约的政治格局。当内阁强势的时候,皇权就弱了,当皇帝强势的时候,内阁也就退了。
说完这话,天启就丢下所有的臣工,带着几个陪读的太监向后宫走去。
走到半路的时候,不由得唉声长叹:“既然我说的话你们根本不在乎,那么,还要我这个皇帝做什么?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然后就神情无比落寞的对着身后一个太监道:“魏大伴,你现在就拟一个中旨,准备一笔内帑钱,等毛文龙战死的消息传来,就加封毛文龙大明守备总兵官,抚恤一万两,荫蔽他的儿子进太学读书。”然后坚定的道:“如果叶向高敢不署理,那么我就可以将他赶出内阁,这个权利我还有。”
跟在后面的魏忠贤就只能长叹无语了。
天启望了望天,眼角不由得有些湿润:“让毛文龙去辽东,我也是同意的,但不能救他,我也是无可奈何的,只能这样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了。”然后低头弯腰,佝偻着身子往前走,一行太监宫女就只能跟着这个寂寞的皇帝前行。
“对了,明日我不上朝了,反正有我无我都是一样的,魏大伴,你听着点,如果内阁群臣有了关于毛文龙的,就给我,如果不是这个,也就不必烦我了,你就看着办吧。”
第074章 后金处断
阿敏镶蓝旗战败的消息传到了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当时大惊:“毛文龙竟然得到了朝鲜和山东的援军?这样岂不让我们的后路断绝,让我们两面受敌?”这是战略大事,真要是如此,那大金可就危险了,焦急的在地上走了两圈之后,对着外面大吼:“来啊,传朕的旨意,整顿正黄旗,朕要御驾亲征。”
传旨的小太监一个千下去,立刻往外就跑,结果刚刚跑出去,迎面正撞上进来的皇太极,小太监赶紧给八阿哥请安,皇太极就挥挥手:“小公公且慢传旨去,等一下再说。”然后就站在帘子外面对着里面禀报:“儿臣太极请见皇上阿玛。”
其实努尔哈赤早就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在那淡淡的语音里,也知道是自己的这个老八来了。
现在自己已经尊为皇帝了,但在那班一起厮杀出来的兄弟们眼里,似乎自己这个皇帝还没有什么特殊,谁要想见自己,通传一声也就进来了,根本没有老八这种规规矩矩的做派。
在这一点上,皇太极对这个儿子相当的满意。
七大恨起兵,大家都是为了活命,风雪里一起摸爬滚打,当然没必要讲究这些东西。
但是现在总算打出了一片大好的江山,自己也开元称帝了。
既然成了皇帝,当然就应该有成了皇帝的威仪,不能高高在上独自独行,那自己这个皇帝还做得有什么意思?
可是事情就这么让人痛苦,都是老人,在一起摸爬滚打习惯了,这突然间自己端起架子来,而下面的人就没有看出来,一个个依旧我行我素,而有时候自己在他们面前摆一摆皇帝的谱,反倒让他们纷纷有了怨言。
所以现在努尔哈赤感觉到自己的位置非常尴尬,但慢慢也开始推行皇太极建议的【创建和谐家园】法度礼仪,对那些不尊重自己的,也悄悄的加以剪除。
懂得【创建和谐家园】里礼仪但八子皇太极,不但对自己按照皇帝的礼仪恭恭敬敬,而且在下面不断的教导着其他的那些莽撞的儿子和大臣,来遵守这个规矩。虽然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变得被所有的儿子和臣工们不待见,但他依旧坚决执行着自己的想法,也是自己这个皇帝的想法。
对于这个儿子皇太极,努尔哈赤内心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喜欢这个儿子的睿智沉稳,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所以在内心,是准备将这个皇位传给他的。
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喜欢这个儿子,他过于倾向【创建和谐家园】的想法,在他认为,皇太极一直向自己提出的对【创建和谐家园】怀柔政策,那就是不通时物妇人之仁。
努尔哈赤也明白,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但现在,绝对不是马下治天下的时候。
且不说现在,不过占据了一个辽东,和整个大明朝廷相比,那是远远不够,尤其还没有占据大统,自己的这个皇帝,根本就不是名正言顺。
在亚洲这块地方有个坏思想,那就是不管是什么民族,都认为占据中原才是真正的大统,才是真正的皇帝,其他的都是上不得席面的。
就比如说当初大元,横扫了欧亚大陆,成吉思汗的儿子们掌握的任何一个属国,都要比当时南宋面积要大的多,但是在忽必烈灭了南宋,他死之后,在外面已经是呼风唤雨的儿子兄弟都一起放弃了欧洲东亚的广大地区,纷纷挥军抢夺中原这个屁大点儿的地方,其内心的原因就是,在外面,无论多大的权力和地方,都不如中原这个小小的位置,那才是正统。
本着这种莫名其妙的心态,努尔哈赤也认为自己不是正统,要想做到正统,就必须打下北京,坐到那个位置上去。
但大金的人口太少了,全族上下的【创建和谐家园】真(女真族现在分作两部分,一部分是努尔哈赤领导的这一部分女真人称为【创建和谐家园】真,还有一部分就是,依旧躲在山林里,坚持他们祖宗传下来的渔猎生活的,被人们称为生女真)不过区区三十几万不到50万,而现在单单辽东的【创建和谐家园】百姓就有多少了,不下500万,用50万去统治500万,而且这500万还是绝对敌对的,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别人可以感受不到,但是努尔哈赤却随时感受自己就是坐在火山口上,【创建和谐家园】底下随时可能爆发出焚毁自己一切的熔岩。
所以现在对这些【创建和谐家园】统治取什么办法?怀柔是绝对不行的,那会让这些【创建和谐家园】更加有恃无恐,只有用高压杀戮的办法,杀到让所有的【创建和谐家园】一提到女真的名字就瑟瑟发抖,再也生不出一点反抗的想法念头才成。
所以努尔哈赤就在内心里决定,自己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给这个儿子,打下一片江山让他去治理。
而在这片江山没有打下来之前,自己的候选人,只能依旧是勇猛善战的一个。
这就是努尔哈赤不止一次在众人面前表示,皇太极是自己的眼珠子,并且有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这个儿子的表示。但最终,在他临死的时候,他没能打到山海关,和大明谈判获取对等地位的希望破灭之后,他将自己的镶黄旗拆分开来,加强了自己其他儿子的实力,给自己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多尔衮打下伏笔,而不是坚定的将皇位传给自己最看好的后继之人皇太极。
当然,最后皇太极还是坐上了这个位子,取得了比努尔哈赤更辉煌的成就,那就是老天的事情了,其实努尔哈赤是没有做错的。
听到了外面皇太极求见的声音,努尔哈赤就笑着道:“来了就来了,总是这么弄一些虚头巴脑的礼节,外面冷着呢,进来吧。”
皇太极就在外面谢了恩,然后进来,不管努尔哈赤怎么说,依旧在地上跪下磕头请安,然后站起来,对着努尔哈赤道:“刚刚我看皇阿玛派人准备整顿正黄旗,这是准备向辽西动兵吗?”
其实这次皇太极的明知故问。
努尔哈赤就将手中阿敏的战报递给他:“阿敏战败了,战败的原因是山东水师出兵,而朝鲜也倒向了大明,即将发动的对辽西广宁的战争先要放一放了,我必须先稳定住后方,所以我准备出动我的主力,帮助阿明打胜这一仗。”然后想起来了:“对了,你的正白旗也准备一下,随时准备和我出征。”
皇太极却淡然一笑,根本没有看那个战报,就对努尔哈赤道:“皇阿玛,您被阿敏骗了,事情根本没有这么严重。”
努尔哈赤就一愣,然后沉思了一下:“你说说看。”对于这个睿智的儿子,努尔哈赤还是非常重视的。
皇太极就笑着分析道:“大明经抚不和,这是天下皆知的,而毛文龙是王化贞派出来的,管着山东登莱和天津的熊廷弼是不会出兵增援毛文龙的,他巴不得毛文龙战死呢,这是人心,这是大明官场的习惯。”
被这么一提醒,努尔哈赤不由得哈哈大笑:“对了对了,我把这个茬口给忘了,明朝的官员就是这样,最喜欢做也做得非常熟练的,就是互相拆台,怎么能够互相帮助呢?”说完这话,还是有些不放心:“但万一呢?”
皇太极就云淡风轻的笑道:“不存在万一的,如果真的是山东登莱增援,真的是朝鲜加入,那么他们在歼灭了阿敏的援军之后,就应该趁着阿敏只有两千不到,没有了后勤补给的时候,全力进攻,最少重新夺回镇江做基地,反而一路逃跑进了朝鲜,也就是说,山东的援军没有,朝鲜的军队也没有,不过是阿敏在推诿过失罢了。”
被这么简单的一分析,努尔哈赤就恍然大悟了,敲打着战报道:“阿敏这个东西,战败了,竟然想找理由搪塞,这个先例不能开,我一定要处分他。”
皇太极就笑着劝解:“这件事情不关他的事,我想应该是那个李永芳和佟养性做的,都是【创建和谐家园】,就会玩这个套路。”
对于【创建和谐家园】通的儿子判断,努尔哈赤就坚信了。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做?”
皇太极就道:“我们继续筹备攻击广宁的战事,阿敏的事情由他阿敏自己解决就是了。”
努尔哈赤就一拳砸在了桌子上:“好个毛文龙,差点让你坏了我攻略广宁的大计。”然后传令:“命令阿敏,无论如何将这个总是扯我后腿的家伙消灭掉。”
这就是大明和大金办事的方式,真的不同啊。
第075章 紧急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