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恩公,刚刚剩下的几位粮商给少帅送了一千石粮食。”张希孟把在街上打听的消息说了出来。
朱重八一阵错愕,终于明白了,郭子兴这是给那几位粮商看的。只要他们交出一些粮食就好,至于百姓,郭子兴是没放在眼里的。
草民吗,无所谓的!
“这些粮食没有算作军粮,也没有分给城中百姓?”
张希孟摇头。
朱重八脸涨得通红,他当了猴无所谓,可是仅仅满足郭天叙的私人荷包,这就显得太欺负人了!老朱从委屈,变得愤怒起来,郭子兴做事不公道!
张希孟看在眼里,笑道:“恩公用不着气恼,刚刚我把恩公赏赐的金豆子花了出去,这时候应该城中到处都在传颂朱公子铁腕除奸商的美名了!”
你要粮食,我要民心,各取所需!
朱重八愕然片刻,这是要借着民意压郭子兴啊,能行得通吗?
第九章 论地主豪强的软弱性
朱重八虽然心中愤怒憋屈,但他到底清楚,自己和郭子兴身份差别巨大,人家又对自己有大恩。如果真的惹恼了郭子兴,怪罪下来,可就不好办了。
注意到朱重八面色渐渐凝重,似有不悦之意,张希孟生怕老朱责怪,连忙解释道:“恩公,小子也是觉得民心为重,机会难得。故此才斗胆去安排了,至于恩公担心的事情,小子以为或许不会发生。”
朱重八皱着眉头,当真不会吗?
“说说看,咱想听听小先生的高论。”
“嗯!”张希孟点头道:“恩公,知人论事,大帅今年五十岁,又是濠州本地的豪强地主,颇有家财,以往的日子还算不错。”
朱重八点头道:“小先生,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说的?”
张希孟笑了,说穿了,郭子兴不就是濠州的地主吗!这种人想什么,还难猜吗?当然了,张希孟不能直接下定论,他还是要把锅甩给死去的老爹……对不起了!
“恩公,家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总结了历代开国君主,秦始皇承袭祖宗基业不论……楚汉相争,说穿了就是三个强盗和六国贵胄后裔在争,最后是出身低微的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汉光武帝刘秀虽然是宗室后裔,但到了他这一辈,已经和平民无异。再往下算,隋唐的开国之主,都是门阀出身。宋太祖赵匡胤,也勉强算是武夫吧,元廷则是外族。”张希孟笑呵呵道:“恩公可是品出什么滋味了?”
朱重八想了想,才缓缓道:“小先生是想说豪强地主,难以成事?”
张希孟点头,给老朱竖起了大拇指,敏捷!
“恩公,就拿这一次的红巾起义来说,刘福通出身低微,最先举起义旗,其余芝麻李、布王三、孟海马等人,都算是穷苦人。唯独郭大帅,他比别人都晚了几个月举事,占据濠州之后,又裹足不前,举棋不定,这里面的学问可是不小啊!”
朱重八思忖片刻,似有所悟,连忙追问,“小先生快讲!”
张希孟道:“这道理也简单,大帅日子过得下去,他从来没想过鱼死网破。前面见红巾军势头凶猛,有了机会。他就趁虚而入,拿下了濠州。可接下来红巾遇到了难题,大帅也知道一方之主不是那么好当的,他就想守着濠州,不思进取了。”
地主豪强和资产阶级还是有些相同之处的,都是衣食无忧的体面人,他们往上爬,获得更多权力的野心是有的,可是让他们改天换日,打碎一个旧天地,再造新乾坤。对不起,他们可没有这个胆子。这个情况或许可以称之为有产阶级的软弱性。
所以在历次改朝换代之中,地主豪强都是很重要的力量,但是几乎没有哪一朝的开国集团是这帮人……不过好像有个例外,那就是西晋的司马家……不提也罢!
朱重八认真思索,他比张希孟更了解郭子兴,顺着思路想下去,还真是这么回事。郭子兴固然有礼贤下士的时候,废话,不然怎么会把养女嫁给朱重八。
但是在很多时候,郭子兴是不爱搭理下面将士的,总有一种疏离感。以至于孙德崖等人能侵夺郭子兴的权力,靠着士兵的支持,挑战这位大帅的权威。
“小先生,你觉得郭大帅不能成事?让咱单干?”朱重八直接摇头了,恼怒道:“咱不能答应,郭大帅对咱有恩,这个关头,官兵压境,咱要是跑了,那岂不是成了逃兵?无论如何,也不行!”
张希孟并不意外,他笑道:“恩公说得对,现在的确不是离开郭大帅的时候,相反,需要拿出全部的本事,帮郭大帅守住濠州。只有报答了郭大帅的恩情,恩公才能图谋下一步!”
他说的斩钉截铁,反而让朱重八迟疑了,不是劝自己走……那又是怎么回事?
“恩公,刚刚咱们说了郭大帅的性格。这一次处理粮食的问题,也看得出来。既然是一方之主,理当自己站出来,断然处置粮商,聚拢民心,守城抗敌,这才是一位雄主该有的作为。可是大帅不敢得罪城中豪商,总想着借刀杀人,两不得罪。他这种性格,日后只怕连濠州都保不住。”
张希孟还真没胡说,稍微看看史料,如果不是有朱元璋这么个女婿,郭子兴在史册上,只会被列到“其他”里面,和刘福通,徐寿辉等人,完全没法比。
“恩公,你辅佐大帅,守护濠州,这是最正确不过的,你现在还需要积累人望才干,也要等待时机。可若是因此,你就愚忠愚孝,老老实实当大帅的一枚棋子。我实在是担心,有朝一日,大帅会把你弃了。毕竟大帅的格局不够,又好弄权术,实在危险。”
老朱一振,张希孟的话算是大逆不道,挑拨他和大帅的关系。
但偏偏说到了朱重八的心坎里,他在郭子兴手下,处境算不得多好,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出在郭天叙身上,这位少帅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就是看不上朱重八,处处为难。万一郭子兴听了儿子的话,自己就麻烦了。
而且濠州城里,其他几位大帅也彼此勾心斗角,根本不是干大事的样子。
独自出去发展,就是最好的出路。
老朱不能不心动,只不过时机还不成熟罢了。
张希孟完美抓住了朱重八的心。
“小先生,你的意思咱明白了……你是说咱给大帅办事,自然要尽心尽力。但是也不能当个傻子,要让大帅知道咱的份量!所以你才替咱在百姓中间扬名!”
张希孟笑着道:“恩公明鉴,大帅心机手段都有,但却不是杀伐果决的雄主,一味听话,未必有什么好处,适当展示头角峥嵘,正好让大帅敬畏三分。总的来说,该争的一定要争,该出的气,就不要忍着!”
朱重八不由得为之一振,他很快明白了张希孟的意思,就像他在皇觉寺,一味的老实干活,根本换不了上面的疼惜,只会觉得你好欺负,谁都会摆弄你。
这一次郭子兴赏罚不公,把他当刀使,那索性就展示力量,给郭子兴看。想来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郭子兴也不能自断臂膀!
朱重八想通了,“小先生,咱再请教,你说大帅会低头吗?”
“会!很快就会!要对付贾鲁,守住濠州,非恩公不可,郭大帅必定来请你!”
朱重八又道:“那咱该怎么办?”
“自然是答应了,还要十分欣喜感激。”
朱重八摇头,“咱是问你接下来要怎么办?用不用收敛?”
“收敛?为什么收敛?恩公该更加果断决绝,一往无前才是。这濠州城的军心民心,可都在恩公的一念之间。你要是唯唯诺诺,循规蹈矩起来,那些刚刚对恩公有了期盼的百姓,岂不是该失望了?归结起来,就是高调做事,小心做人!”
老朱再度心头一振,露出惊喜的神色。他权衡再三,完全明白了张希孟的思路,这小子既看穿了郭子兴,也知道大敌当前,老百姓急需一个指望,所以才让自己站出来,承担起这份重担。
果然是厉害!
“小先生,这都是令尊文章所写吗?”老朱突然问了一句。
张希孟一怔,差点失态,急忙道:“小子不过是根据文章,自己揣摩的,不见得就是对的……”
朱重八只是笑,不说什么。
正在这时候,突然院门外有了响动,郭子兴带着几个护卫,居然亲自来了。
朱重八心中一惊,“小先生料事如神。”转身,他就急匆匆跑了出去……
第十章 夫人在行动
郭子兴的突然驾临,让张希孟也措手不及。
他虽然看出了郭子兴的软弱本质,只要朱重八本事够大,郭子兴还是会低头。唯一的问题就是跪得太快了,弄得张希孟有点懵。
难道这位也是老到了绷不住的时候,是真绷不住的那种?
张希孟胡乱猜测,老朱不在,他也没有什么消息来源,不过让人庆幸的是还有马氏。
许是这位脚大,走得快,消息也灵通,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把外面的事情弄清楚了,她面带忧虑,匆匆回来和张希孟商议。
“小先生,这一次元兵来得足有十几万,比前面的消息多了两倍不止!”马氏的声音都颤抖了。
“这么多?”张希孟大惊,连忙询问,马氏面色苍白,点了点头,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见过几万人聚集在一起的恐怖场景,更何况是十多万如狼似虎的官军!
和这些相比,那几个粮商的破事,郭子兴的小算盘,全都不值一提。故此又迫不及待,和朱重八女婿岳父,相亲相爱一家人了。
张希孟也放弃了和郭子兴斗法的打算,一门心思,扑在了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上。
眼下是元至正十二年年底,距离刘福通起义已经过去了一年半,起义军在初期气势如虹,攻城略地,遍地开花。
可是随着元廷反应过来,凌厉的反扑就来了,前面提到过,北锁红巾的布王三被杀了,南锁红巾也陷入了苦战。
其中最惨的要数占据徐州的芝麻李李二。
之所以被叫做芝麻李,是因为在灾年的时候,拿出了家里一个仓库的芝麻,救济灾民,因此名声传开,得到了百姓的拥戴。
芝麻李是响应刘福通举事,可他万万没有料到,朝廷居然派遣重兵,放着刘福通不打,先打他芝麻李,更要命的还是领兵的居然是丞相脱脱!
芝麻李守了一个多月,就被脱脱攻破城池,砍了脑袋,全家都死了。
只有彭大和赵均用等人带着残部,跑到了濠州,投靠郭子兴。
到死,芝麻李都是个糊涂鬼。
他不明白,不代表别人也不明白。
脱脱以丞相之尊,率领几十万人,大动干戈,攻击徐州,道理也很简单,此地是运河要冲,北方灾害不断,黄河决口,大元朝就指着南方的粮食供应,让芝麻李切断了运河,元廷还不跟他拼命!
脱脱一战成功,大都的皇帝非常满意,不但给脱脱加了太师衔,还下旨在徐州修建生祠,表彰脱脱的功绩。
¡¡¡¡Èç¹û˵£¬´Ë¿ÌµÄÍÑÍÑ»ÓʦÄÏÏ£¬å©Öݼ¸ºõûÓеֿ¹µÄ±¾Ç®£¬Ò»¹Ä×÷Æø£¬¼ÌÐøÄÏÏ£¬ÌìÍê´óµÛÐìÊÙ»ÔÒ²»áá§á§¿ÉΣ¡£
偏偏大都的元朝皇帝完颜构附体,立刻下旨,把脱脱召回了京师。
这时的元朝皇帝还不明白此举意味着什么,就在不久之后,还会在高邮城再来一次,而那一次的后果,就不是元朝能承受的了……
脱脱虽然返回了大都,但剿匪工作继续要搞。
有人围攻刘福通,有人和徐寿辉拉锯,打得不亦乐乎。
濠州这一伙不算太大的红巾军,元廷派遣了两位大臣,一个【创建和谐家园】,一个蒙古人,就是贾鲁和月哥察儿。
通常认为的汉蒙不和,会互相明争暗斗不同,贾鲁此人治水了得,德高望重,竟然能压制住月哥察儿。
他们拟定了比较稳妥的进军方案。
首先大军自徐州南下,经宿州,浩浩荡荡,直取濠州。
一路上贾鲁招降纳叛,对待遍地的土匪草寇,采取了招抚的措施,只要归顺朝廷,既往不咎。
这样一来,贾鲁手上聚集了几万杂兵,使得兵力膨胀了足足一倍!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贾鲁非常清楚,没有足够的兵力,是不可能打下濠州的。
除了收编山贼水寇之外,贾鲁还下令严厉斥责了彻里不花,同时让他领兵响应,一起围攻濠州,戴罪立功。
这个彻里不花就是最初来剿灭郭子兴的。只不过他胆子小,没敢直接攻击濠州城,反而纵兵抢掠百姓,杀良冒功,欺瞒元廷。
当然了,要说彻里不花没有功劳也是假的,他的人马好巧不巧就烧了皇觉寺,让朱重八失去了最后的立足之地,不得不投奔濠州,成为了红巾一员。
从某种角度来看,彻里不花算是大元朝的介错人了。
“根据最新的消息,贾鲁有五万兵马,月哥察儿有一万蒙古精骑,他们还收拢了不下五万人,加上彻里不花的三万人,敌兵总数超过了十万!”马氏说这话的时候,脸色苍白,眼皮不住跳动。
就连张希孟都跟着心跳加速,浑身冰凉。
都说人上一万,无边无沿,十几万人压过来,如山如海,岂是等闲!
而且贾鲁还不是寻常文官,他能调动十几万人,有条不紊修河,就能调动同样的人,攻击濠州。
虽然领兵和治河不能等同,但是也不能小觑贾鲁的本事。
张希孟思忖再三,都觉得心惊肉跳,汗毛倒竖。
“夫人,眼下恩公在大帅那里,夫人能不能领着小子围着城墙瞧瞧,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马氏立刻答应,她很清楚张希孟的本事,也甚至他一心替自家谋划,不是外人。马氏就给张希孟准备了一件战袄,带着他上了濠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