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第一臣》-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希孟又给他们普及了卫生条例,讲了军中行走坐卧,吃喝拉撒,全都要有规矩,众人欣然记下。

        然后就是操练。

        这事朱重八亲自抓,打着大家伙打熬力气,练习弓马骑射,半点不含糊。

        张希孟还想把后世的军训内容推荐给老朱,结果他一看,老朱练得比军训狠多了。他的手里捏着一根竹棍,看谁做错了,不说别的,先是一棍子。

        用他的话讲,必须打疼了,才能记得住,疼得时间越长,记得越清楚。

        张希孟一缩脖子,赶快离开了营区,他还是不凑热闹了,老老实实当掌书记挺好,他小胳膊小腿,可架不住老朱的棍子。

        张希孟的主要任务还是算账,好的权谋,从一开始,各派就拉开场子,为了预算争得头破血流,几十集下来,事情根本无法解决,只剩下一地鸡毛,这才是现实。

        幻想中的权谋,公子出山,身边高手无数,钱财无数,情报无数,挥手之间,扳倒朝廷重臣,架空皇权,果然是才子无双。

        很显然,张希孟处在现实之中,每天都要为柴米油盐发愁。

        趁着大破元军,抢了一大笔。

        张希孟本以为能支撑一年半载的,可是真正开始运作起来,他就发现了,最多也就一两个月。

        这帮大肚汉,简直是无底洞。

        就拿最斯文的徐达来说,一顿拳头大的馒头,能吃五六个,还能喝两大碗菜汤,其他人更是从来不知道饱……

        士卒如此,那些俘虏也不是好打发的。

        尤其是要安排他们挖壕沟,修营垒,一天最少两顿饭……当然了,也可以少给一点,甚至干脆把人饿死累死算了。

        只不过张希孟有自己的打算,俘虏用好了,就是最强的补充兵源,他要在劳动中观察,挑选出那些老实肯干的,等下一步扩充军队,就把他们顶上去。

        基本属于储备兵了。

        算来算去,已经没法节省,那就只有开源了。

        目前除了查抄豪强之外,就剩下从怀远弄粮食了。

        朱重八从郭子兴那里要来了两千石食盐,然后由汤和带着,去怀远换粮食,这个生意已经有日子了。

        汤和的收获怎么样呢?

        “足足换回了两万三千石!”

        汤和像张希孟报喜,张希孟也吓了一跳,“一倍还多的利润,镇得住这么赚?”

        汤和点头……怀远就在后世的蚌埠境内,紧挨着淮河,土地肥沃,灌溉充足,粮食产量相当大。

      ¡¡¡¡Ïà±È֮ϣ¬å©ÖÝÊ®ÄêÓÐÆßÄêÄÖÔֻ쬴ò×Å»¨¹ÄÈ¥ÌÖ·¹£¬×Åʵ±È²»ÉÏ»³Ô¶¡£²»¹ýå©ÖÝÒ²ÓÐÓÅÊÆ£¬ÄǾÍÊÇ˳×Å»´ºÓÔËÉÏÀ´µÄʳÑΣ¬ÍùÍù»á¼¯ÖÐÔÚå©ÖÝ£¬È»ºóÔÙÏòÉÏÓη·ÔË¡£

      ¡¡¡¡Õâ¾Í³öÏÖÁËÒ»¸öÇé¿ö£¬å©ÖÝÒÔʳÑλ»È¡»³Ô¶µÄÁ¸Ê³¡£

        可由于红巾崛起,这个生意被打断了。

        两边都憋得够呛。

        汤和带着盐过去,自然就能换来比以往还多的粮食。

        “上位在外面流浪三年……他是心知肚明,这才管郭大帅要了两千石盐巴,咱们可占了大便宜!”

        张希孟一笑,“主公深谋远虑,自不必说。只是怀远也有元军驻守,他们真的愿意把粮食放过来?”

        汤和突然笑了,“小先生,你算是问到了要害,你知道现在是谁在守怀远不?”

        “谁?”

        “彻里不花!”

        听到这四个字,张希孟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怎么还在啊?元廷就没把他怎么样?还留着这位,继续挖大元朝的墙角?

        张希孟还真错怪了元廷,不是元廷不想处置彻里不花,而是没有人能收拾残局……贾鲁十万大军溃散,他跟卢安民被抓了。

        月哥察儿倒是奋力死战,结果他被彭大父子包围,一番苦战,丢了性命。彭大砍了月哥察儿的人头,这才耀武扬威,打算称王。

        反倒是彻里不花,这货跑得最快,他发觉不对,就领着心腹先跑了,而后又陆续收拢人马。

        等他到了怀远的时候,竟然差不多聚拢了两万人。

        他琢磨了一阵子,就给元廷上书,说贾鲁病重,月哥察儿有勇无谋,致使惨败。虽然如此,但是他力挽狂澜,拼死血战,保住了五万精兵。

      ¡¡¡¡ÑÛÏÂÕýÔÚ»³Ô¶ÐÝÑøÉúÏ¢£¬»ýÐîÁ¦Á¿£¬ÒÔͼ¹â¸´å©ÖÝ£¡

        当然了,他的力量有限,如果朝廷能支援些兵马粮草,不胜感激涕零。

        从贾鲁兵败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的光景,元廷那边也闹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虽然彻里不花的话不那么可信。

        但是毕竟他还活着,不信他信谁啊?

        所以元廷就给彻里不花下令,要求他严防死守,不许丢了怀远。

        保住了一条狗命,彻里不花大喜过望。

        可转念一想,他又害怕了。

        朝廷不怪罪,红巾军那帮大爷可不好惹啊?

        万一他们杀过来,自己怎么办?

        他跟元廷宣称有五万人,实际有两万不到。

        可仔细推敲,你就会发现,这两万人,也就是纸面上的。

        他们来源复杂,谁的部下都有,还有不少民夫,这帮人根本不听彻里不花的号令。

        如果红巾杀来,他们肯定会逃跑。

        弄不好还会把自己给抓了,送去红巾领赏。

        “小先生,这次我去做生意,倒是有彻里不花的手下送来了一封信。”

        他说着把信给了张希孟。

        张希孟顿了顿,“你跟主公说了?”

        汤和一笑,“敢不说吗?上位的意思现在也无力攻打彻里不花,就打算把他扔在一边。只要还能继续做生意就好。”

        “哦!”

        张希孟这才打开了信,仔细看了又看。

        彻里不花的态度很谦卑,大致就是说世界如此美好,何必大功干戈,一起拥抱,和平歌唱到饱,你说好不好……

        张希孟看了半天,眼珠转了转,突然冒出一个主意来。

        “汤千户,你说咱们能不能把生意扩大一点?”

        “扩大,怎么扩大?”

        “就是告诉彻里不花,想要和平相处没有问题,给咱们送点兵器铠甲,不然咱们就打他。”

        汤和皱着眉头,“小先生,他给了兵器铠甲,岂不是挨打更疼了?他又不傻,如何答应?”

        张希孟淡定分析道;“彻里不花这个东西,最是不要脸。他哪来那么长远的想法。濠州惨败,我看他最担心的是元廷,咱们就吓唬他,老老实实送兵器过来,咱们就假意打败仗,给他立功的机会,让他能跟元廷交代,不至于丢了性命。如果他不答应,咱们就调兵,攻打怀远!”

        汤和眨巴了一下眼睛,貌似不错啊!

        “这是要把彻里不花当成武器库了?”

        张希孟微笑道:“我更愿意称之为运输大队长!”

        汤和斜着眼,肚子里坏水翻滚,突然来了主意。

        “我这就去找上位,这事可行!”说完,他就急吼吼跑了……

      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伤的世界

        汤和向朱元璋说了设想。

        老朱十分忙碌,他的事情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是练兵,选拔将领;第二就是处理临淮镇的主要事务,扎下根基;第三则是学习。

        没错,就是张希孟给他开列的那些书单。

        原本老朱是弄不起的,但是自从破了贾鲁大军之后,从军营弄到一些书,后来又抄了卢家,狠狠丰富了收藏。

        朱元璋成天带着书本,只要有空,就阅读一段,晚饭之后,还会请教张希孟,解答疑难,随后继续读书到半夜,然后天不亮就起来练兵……一天睡觉也就两个时辰,至多不超过三个时辰。

        让人绝望的是明明睡得这么少,还神采奕奕,每天精力饱满,丝毫不见疲惫。

        大抵能成就大事的,首先都是时间管理【创建和谐家园】吧!

        反正张希孟是不成了,不管多忙碌,他晚上必须睡够四个时辰,绝不熬夜。而且中午还要午睡,睡不够就头晕脑胀,一天都打不起精神。

        奈何今天晚上他注定要晚睡了,因为朱元璋亲自过来,把张希孟叫过去,商议事情。

        “先生提议敲诈彻里不花,这事咱赞同,只是咱还想和大家伙商议一下,下一步要怎么走,这可是关系到咱们未来的大事,还请先生多多指点。”

        张希孟哈气连天,勉力点头,“我知道了,请主公放心。”

        等张希孟赶来,他这才发现,原来还有客人,正是那位彭少帅彭早住。

        打过招呼之后,彭早住就直接说道:“朱公子,家父和赵大帅商议过了,准备向东进兵,攻取泗州。”

        彭早住神采飞扬,自信满满,“咱们大破元【创建和谐家园】,声威大振,正好乘胜追击,向东攻取泗州,盱眙等地,这里钱粮充沛,百姓也多,聚拢兵马,再攻取淮安,整个两淮之地,都是咱们的!坐拥两淮,北上攻取山东,南下江南,都大有可为!”

        彭早住画了一张大饼,而后很恳切道:“朱公子,你文武全才,家父对你非常看重,就算你不愿意归附家父,咱们联手向东,打下了地盘,绝对不会亏待你的。家父已经准备了三千石粮食,一万两白银,还有其他礼物,只要朱公子答应一起东进,这些都是你的!”

        彭家父子一直对老朱观感不错,知道他是个人才,偏偏郭子兴为了自己的儿子,嫉贤妒能,把老朱逼得离开了濠州,要是能趁机拉拢过来,绝对是如虎添翼,龙飞九天。

        朱元璋知道彭家父子的心思,却也不想真的投靠他们,大丈夫既然决定了独立发展,那就要自己说了算。

        而且朱元璋注意到,彭早住提出向东进发的时候,张希孟垂着眼皮,睡意更浓了。

        “彭少帅,承蒙看得起,咱不敢拒绝,可咱还是郭大帅的人,该怎么进兵,需要请示郭大帅,也需要跟弟兄们商议,总而言之,彭帅看得起咱,咱感激不尽!”

        彭早住也知道老朱不会轻易答应,要是那么容易上头,何至于等到今天。

        “好!我现在就去告诉家父,还是那句话,朱公子有什么吩咐,只要我们力所能及的,必定鼎力相助!”

        留下了这句话,彭早住就走了。

        这回只剩下自己人了,张希孟打了个激灵。

        “主公,彭少帅的心是好的,但是他们眼光太差了,向东进,不是好路子。”

        朱元璋眉头微皱,他也在思忖,“先生何以这么说?”

        “主公忘了彭大他们是怎么被赶出徐州的吗?”

        朱元璋想了想,突然道:“先生觉得彭大帅还想攻击徐州?”

        张希孟点头,“没错,他们意在染指泗州,然后攻取淮安,兵锋所指,必然是徐州。”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5: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