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第一臣》-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贾大人,家父以云庄先生的字给我取名,却也不是他荒唐,而是他要告诉后人,如云庄先生一般,一心救民,也不过是落一个活活累死的凄惨下场。家父是想让子孙后代,永远不要给元廷做官,大元朝不需要第二个张希孟!只是谁也没有料到,元廷短命至此,已经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了。”

        贾鲁默默听着,张养浩的死,的确让不少【创建和谐家园】官吏伤感……老头是去陕西赈济灾荒,一路上遇到活人就给吃的,遇到尸体,就掩埋起来。

        筹措粮食,救济灾民,还要去庙里祈雨,哭求上天,又要和元廷的贪官污吏,地主豪绅周旋,几个月下来,雨下了,民活了,老头也彻底累垮了,死在了任上。

        那一首著名的山坡羊,就是张养浩在前往陕西的路上,经过潼关,奋笔书写。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师如此下场,他的侄子死在了元兵手里,他的侄孙落到了红巾贼中……面对此情此景,贾鲁是真的没法装蒜了。

        他可以跟朱重八不假辞色,但是他不能对张希孟板起面孔,毕竟还要看那位老人的面子!

        “哎,老夫不是不识抬举,实在是病体沉重,死在旦夕。我一生所学,七成都在治水之上,只是我奉旨开河,弄得【创建和谐家园】人怨,到底是有功,还是有过,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了。如今天下大乱,没有几十年,如何能重归太平?就算老夫能挺过这一场病,恐怕也没几年好活。”

        贾鲁仰起头,看了眼朱重八,而后微微叹息,“你口口声声说黎民苍生,可你们反叛朝廷,引起无边战乱,天下刀兵不断,又怎么对得起苍生百姓?”

        朱重八绷着脸,怒视贾鲁。

        贾鲁半点没有害怕的意思,只是淡淡一笑,“既然无言以对,就不要多说了。”

        张希孟不爱听,还想驳斥,朱重八却摆了摆手。

        他走到了贾鲁的面前,冷冷一笑,“老先生以为咱不知道苍生疾苦吗?告诉你,咱不但知道,咱就是黄连水里面泡出来的!”

        朱重八凝视着前方,微微咬着牙齿。

        “八年前,闹旱灾,又有瘟疫……田里颗粒无收,官府地主,登门崔粮,咱爹又是染病,又是害怕……死了。随后咱大哥也死了,大哥的长子,还有咱娘!”朱重八握紧了拳头,“不到二十天,四位至亲死了,就剩下咱和二哥,想要安葬爹娘,没有棺材,只能捡了块破布。可要安葬,总要有块地吧,咱和二哥挨家挨户磕头,跪求!就为了爹娘能入土为安!”

        朱重八诉说自己的经历,贾鲁听得目瞪口呆,瞬息之间,家破人亡,也真是够惨的。

        “难怪你会反叛朝廷,也是情有可原啊!”

        “错!”朱重八突然厉声道:“没有!咱没有!那时候咱只想着活着,咱去了庙里,给僧人当奴仆,就为了一口饭吃!”

        贾鲁一怔,困惑道:“佛门广阔,也容不下你吗?”

        朱重八冷笑,“佛门?不过是穿了僧袍的豪强罢了!咱只吃了一个月的米,就被赶出来……在外面流浪三年,露宿荒野,给野狗抢吃的。后来咱又回了寺庙,继续干苦力,又是四年多。”

        贾鲁认真听着,心中也升起一丝同情,这人运气也太差了。

        “你的确是受苦了,可你到底是随着红巾造反,看起来还是天生反骨啊!”

        “你又错了!”

        朱重八冷笑道:“咱到了那时候,也没想造反……可官兵四处抢掠,就是那个彻里不花,他领着人马,烧了咱的庙,把咱最后的落脚之地都给毁了,你让咱怎么办?”

        贾鲁骤然一惊,随后露出惊骇的神色,忍不住咳嗽起来……好半晌,贾鲁才恢复了平静,只是脸色苍白,越发憔悴。

      ¡¡¡¡ËûãȻҡͷ£¬ÞÑÐÄ×ÔÎÊ£¬»»³ÉËû£¬¹À¼ÆÒ²Ôç¾Í·´ÁË¡£

        都说遍地红巾,可有多少是朱重八这种,让元廷逼出来的?

        自作孽不可活啊!

        元廷是真的走到头了,该亡!

        “是老夫浅薄了。”贾鲁感叹道:“只不过你们杀人造反,就能救百姓,致太平?”一群土贼,能有什么作为?

        朱重八朗声道:“咱已经想好了,要练强兵,予百姓田亩,废除苛捐杂税,强兵救民!”

        贾鲁为之一振,话虽不多,但背后的意义却是非比寻常!

        他看了看张希孟,突然道:“这是你说的?”

        张希孟一笑,“如何?”

        贾鲁呵呵冷笑,“不过是人云亦云,看不出什么高明之处。”

        “是吗?”张希孟轻笑道:“那若是仔细甄别,凡是和元廷合作,承包税收,盘剥百姓的豪强,一律处死……其余小地主限制田租,不许持有土地过三百亩。将收上来的田亩,悉数均分给百姓,让家家户户,都有田耕,都有饭吃呢?”

        贾鲁怔住了,这个方法好像可行啊!

        张希孟又道:“分田之后,以每人五石粮食为口粮,超过五石的部分,累计征收田赋,余粮越多的,交得就越多。除了向农户征收田赋,还要从商人手里征收商税,反正是生意越大,负担就越大。”

        “在分田之后,从良家子弟当中,吸收青壮,充当兵源,如此下来,十年之内,发展出几十万的精锐之师,不难吧?到了那时候,元廷还能苟延残喘吗?”

        话说到了这里,贾鲁已经是惊骇不已,痴痴看着张希孟,整个人都傻了。

        泛泛谈论救济百姓,这谁都会。

        可真正触及实际,却不是一般人能讲得出来的。

        张希孟不但讲了,而且还拿出了一整套方略……钱粮的问题解决了,兵源也解决了,真要沿着这条路下去,元廷万万没有活路了。

        “好啊!不愧是云庄先生的后辈,当真是厉害!”贾鲁仰头慨叹,无奈道:“是老夫小觑了天下英雄,看来能灭大元的,必定是你们了。”

        朱重八还在思忖张希孟刚刚的那番话,现在见贾鲁已经低头了,便迫不及待道:“老大人可愿意帮咱一把?”

        贾鲁抬头,苦笑道:“老夫已经是半个死人,只怕……”

        还没等他说完,马氏就从外面进来,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位郎中。

        很凑巧,当初张希孟奄奄一息,就是他给救活了。

        “烦请尽心尽力,一定要仔细救治。”

        郎中点头,也没多说什么,就过来诊脉,随即转身去熬药了。

        贾鲁躺在病床上,突然笑了,“老夫当过工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又是中书左丞。你们想让老夫效力,总要给老夫个官职吧!”

        朱重八一下子就愣住了,官职?他也想要啊!

        张希孟直接笑道:“老大人做了这么多官职,理当不在乎这个了。不过主公不会亏待老大人的,原本我是恩公的掌书记,从今往后,老大人就是掌书记,我给你当副手。”

        贾鲁怔了怔,掌书记这个官本是辅佐节度使的,北宋的宰相赵普就是以掌书记起家,算是一方诸侯的亲信属官,地位非比寻常。

        这么说也不算是亏待自己了。

        贾鲁又想了想,突然不解道:“老夫怎么记得郭子兴自称元帅?他在元帅之下,设了几个节度使?”

        朱重八老老实实道:“没有设置节度使,只是有五位大帅!”

        贾鲁觉得好笑,“没有节度使,那老夫这个节度使掌书记是怎么回事?”

        朱重八瞠目结舌,张希孟却是从容不迫,笑呵呵道:“老大人迂腐了,谁说一定要在节度使之下设立掌书记?咱们俩就是九夫长掌书记,难道不好吗?”

        贾鲁眉头微皱,瞬间就不好了。

        九夫长,管了不到十个人,弄两个掌书记,亏你说的出口?

        “那要不要再来一位九夫副长,九夫司马,九夫判官啊?”

        张希孟笑嘻嘻赞道:“妙极,主公,你可要赶快把人手找齐,将咱们的门面撑起来。”

      第二十八章 粮和人

        贾鲁被扔给了郎中,这位能救得活张希孟,想来也有希望救活贾鲁,至少让这老家伙多活几年。

        或许有人会怀疑,一个半死的老匹夫,能有什么用?

        当真指望着天下一统,让他再来治黄河啊?

        贾鲁都五十多了,就算他能活到七十,还有力气探查河道,制定修河计划吗?再说了黄河年年泛滥决堤,河道变化很大,若干年后,肯定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治河可不能刻舟求剑。

        所以说日后治河,那只是心胸格局,美好愿景。

        在当下,贾鲁最大的价值,就是他在元朝的为官经历……这位从最底层,一直爬到了中书左丞,拥有从地方到中枢的完整经历,治过水,领过兵。

        如今要想从头创业,有这么一个人在,大约就是戒指里的白胡子老爷爷,属于开了挂,顶着主角光环的那种。

        张希孟在后世也不过是个普通得不能更普通的大学生,他也不是真的明白一个体系要如何健康运作。

        靠着自己摸索,还不知道要多少时间精力。

        有贾鲁在,必定能少走许多弯路。

        当然了,前提是老东西能活下来。

        “重八,贾老大人那边我看着,还有,这临淮镇的房舍太少了,未必够用,寻个妥当的位置,修建营房。暂时就用帐篷,你们可要把缴获的东西都拿过来才是。”马氏嘱咐朱重八,都说男主外,女主内。

        可身为老朱的贤内助,马氏负责的不只是家里的瓶瓶罐罐,军中的事情也有她的份儿。

        衣服铠甲,伤员家眷,以至于饭伙住宿,林林总总,马氏都要过问。

        幸运的是在守城期间,马氏率领城中的老弱妇孺,拆房子,挖壕沟,积累了丰富经验,此刻指挥起来,从容不迫,半点不慌。

        她吸收了当时守城的失败经验,首先就在最外面修一道壕沟,用来防备敌人袭击。然后修第二条壕沟,两条壕沟之间,用来安放马匹牲畜。

        然后是第三条壕沟,这里和第二条壕沟的空地,就修建一些临时营地,用来安顿民夫、俘虏,最里面就是正规的军营,存粮的仓库。

        由于短时间之内,还修不起来城墙,就要把壕沟挖得深一些,宽一些,每条壕沟都要建一道羊马墙,用来加强防御。

        马氏有条不紊地安排,朱重八也算放下了心,他立刻吩咐汤和跟费聚,各自领兵,去抢运物资。

        朱重八也亲自率领一队人马接应,遇到了事情,他就去处理。

        所有人都忙了起来,唯独剩下张希孟。

        他更闲不着了,张希孟需要将所有的人员物资,登记造册,条分缕析。

        说白了,现在能抢到多少东西,他们的创业本钱就有多厚,可是马虎不得。

        张希孟来的时候,就卷了好些宣纸,此刻急忙剪裁,然后打孔,用麻绳穿好,写上诸如粮食、布匹、牲畜、车马、兵器一类的条目,整整齐齐堆在了村口。

        就等着大家伙满载而归了。

        张希孟刚忙活完,第一批东西就送来了,不是别的,就是最宝贵的粮食。

        一共是二百辆马车,每辆运了二十个麻包,差不多就是二十石粮食,这就是四千石。

        离着老远就能看到车夫驮马,身上都冒着白气,大家伙都拼了老命。

        汤和指挥着二百骑兵,保护粮车,而这些战马的背上,居然也有一些麻包,有点骑兵实在是舍不得心爱的战马,只能下来,用两条腿奔跑,累的浑身热汗淋漓。

        “汤爷,这回咱能吃上白面馒头不?”

        汤和笑骂道:“饭桶!瞧你那点出息,等粮食都运回来,给你吃大包子,肉馅的!”

        “那敢情好!”

      ¡¡¡¡Ê¿×äÈÈÇé´ðÓ¦£¬à»à»½Ð×Å£¬³åµ½ÁËÁÙ»´Õò¡£

        张希孟赶快挥笔记录,指挥着人员帮忙卸车,将粮食一袋一袋送进去。

        汤和也跟着扯着嗓子指挥,还用袖子抹了一把脸上的汗。

        “小先生,你可快着点,现在赵均用,孙德崖,还有咱们郭大帅,都在派人抢夺,晚一点可就落到他们手里了。”

        张希孟点头,他也发了狠:“今天彻夜不休,所有人都动起来。汤千户,什么都不如粮食宝贵,一定要多抢回来,这可是咱们的命根子。濠州被围,要不是及时打破了围困,城里就要饿死了人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2: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