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疯皇》-第4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南直隶小朝廷真不愧有名的养老圣地,可堪重用的能臣干吏真没几个。

        他当面考察了二十多个官员,大多也都只是因为本身清正廉洁,不跟他人同流合污,所以被人划归好人一类,要真论能力,根本就不堪重用。

        这些人,稍微提拔一下也就算了,他也懒得引为亲信,当面提拔了。

        真正被他引为亲信,当面提拔的除了熊明遇也就吏部考功司郎中王象春和都察院监察御史黄公辅,这两人也是难得的能臣干吏。

        他是毫不犹豫,当面将两人提拔为吏部左侍郎和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以示恩宠。

        两人也相当的识趣,当即便展露出拳拳忠心,要做誓死追随他的亲信。

        至于剩下的六十来个人,大多都是庸碌无为之辈,混吃等死的居多,根本没有提拔的必要。

        这还只是没被他画叉的,被他划叉的那几个,还真都有问题,这些人胆还真不小,竟然敢当面欺君,说不得,又要拿他们立立威了。

        他正站那里揉着酸痛的肩膀呢,吴婉儿突然蹦了进来。

        她一看泰昌都起身了,忍不住惊喜道:“皇上,您忙完了啊!”

        泰昌微笑着点头道:“是啊,今天总算是忙完了。”

        吴婉儿忍不住拍手道:“好啊,好啊,我以为又要把饭菜给您端过来呢。”

        泰昌微笑着走过去,轻拍她的后背,宠溺道:“怎么,饭菜做好了啊?走吧,我们一起去用膳,对了,晚上做了什么好吃的?”

        吴婉儿微微有些脸红道:“皇上,您知道的,我拿手的也就是炖菜,中午炖了鸡和鳖,晚上就只能炖鱼和肉了。不过鱼里面我加了羊肉,肉里面我加了竹笋,都是我们徽州特殊的炖法,可香了。”

        她的确就擅长炖菜,因为炖菜重点是配料,火候的掌握没有炒菜那么难,基本上只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将主料和辅料依次放进锅里炖就行了。

        泰昌其实也喜欢吃吴婉儿做的炖菜,因为他们老朱家的发源地凤阳府离徽州府并不远,做菜用料其实差不多,而朱元璋发迹之前可是穷得经常饿肚子,炒菜的油那基本没有,只能炖。

        所以,朱元璋也喜欢吃炖菜,这个习惯一直在他的后代中流传了下来。

        泰昌忙活了一天也的确饿了,听闻还有鱼肉炖羊肉,他口水都差点流下来了。

        这些天他们吃得其实并不是很好,在苏州府的时候,能买到好食材,但是,遇上了危险,小命都要没了,他们哪还有心思去买好吃的菜,在镇海卫的时候倒是安全了,但是卫城里面就是些河鱼海鲜,并没有太多食材,这金陵城就不一样了,要什么有什么,安全也没有什么问题了,吴婉儿自然要命人买齐食材,好好露一手。

        两人在一起吃饭那是相当的温馨,不过,这吃饭的地方着实有点太大了。

        吃着吃着,吴婉儿便忍不住叹息道:“皇上,这皇宫里房子的确够大,就是人太少了,住里面都感觉有点瘆得慌。”

        呃,皇宫里人其实不少,不过,金陵皇宫里的确没什么人。

        因为京城皇宫里的宫女都是万历朝留下来的,基本都是郑贵妃【创建和谐家园】出来的,泰昌压根就不敢带出来,而他手底下可用的亲信太监也不多,所以,这趟出来,除了曹化淳也刘时有,他也就带了几个原来慈庆宫里的小太监。

        要知道,这金陵皇宫可不是一般的大,不说别的地方,光是这乾清宫就是九纵五横大大小小三四十个房间,几个人住里面,大部分房间都空着,的确瘆得慌。

        唉,京城。

        京城官场要是有金陵官场这么好收拾就好了。

        金陵这边的官场好收拾是因为这边的官员权力并不大,管的基本也就是这南直隶一省,而且这边没有正规的边军,一万禁军足以吓得他们不敢动弹。

        京城那边就不一样了,朝廷官员的权力比这边大十倍都不止,而且,他们还掌控着边军,搞不好就会玩什么“清君侧”的把戏。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历史上魏忠贤大肆屠杀东林党人的时候蓟辽督师孙承宗差点就率军回京“清君侧”了。

        还好,孙承宗是东林里面罕有的为国为民之辈,天启一道圣旨,他便退回去了,要是换其他任何一个东林掌控辽东兵权,那次东林怕就真要“清君侧”了。

        唉,没办法,只能先让他们狗咬狗,等魏忠贤这条疯狗胜出了,再来个兔死狗烹!

        这会儿魏忠贤这条疯狗虽然还没胜出却已经张狂的不行了,他竟然忽悠太子朱由校,让其什么事都不要往南直隶这边请示。

        泰昌拿着吴孟明发过来的密报,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冷笑。

        魏忠贤这条疯狗,还真以为他能如同天启朝那般只手遮天呢!

        这家伙仗着太子朱由校的信任,独掌批红和印玺大权,逼的东林党不得不向他妥协。

        东林党的确拿这家伙没辙,因为不管任何政令,任何任命,没有皇帝批红印玺,那都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作用。

        这会儿是东林要提拔一个官员,魏忠贤就要提拔一个官员,要东林不肯,他就不批红印玺,让东林也提拔不成。

        东林没有一点办法,只能与这魔鬼做交易,你一个,我一个,大家轮着来。

        当然,魏忠贤在没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还是很会忽悠的,他甚至还在帮着东林收拾齐楚浙党呢。

        东林被他忽悠的,竟然一点警惕性都没有了。

        活该东林倒霉,这种与虎谋皮的事能干吗?

        历史上魏忠贤怎么起来的,这家伙可是踩着自己人的尸体一步步爬上来的。

        他为了进宫巴结魏朝,进宫之后巴结上魏朝的顶头上司王安之后,他又抢了魏朝的对食夫人客氏,将魏朝一脚踹到凤阳去守陵,等他巴结上比王安更有权势的西李和天启之后,他又弄死王安,掌控了东厂和司礼监!

        天启还捏在西李手里的时候,他就改名李进忠巴结西李,天启登基之后,他又改名魏忠贤,像丢垃圾一样,亲手把西李丢出了乾清宫。

        这种人,你们还敢跟他做交易,你们不死谁死!

        当然,泰昌是不可能去提醒东林党的,他就是要让魏忠贤收拾东林党。

        不过,魏忠贤这会儿貌似有点太飘了,竟然连他都算计上了,这可不行。

        为了防止魏忠贤一顿乱咬,他不远千里给魏忠贤丢过去一个严重警告,让魏忠贤亲自去诛了陈增和邵辅忠的九族。

        陈增可是早就投靠魏忠贤了,邵辅忠通过阉党新秀姚宗文的介绍也已经向魏忠贤投去了拜帖,这些吴孟明的密报里都有。

        他让魏忠贤去诛自己党羽的九族,就是要让魏忠贤明白,咬齐楚浙党可以,咬东林也可以,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咬,你要是想咬朕,小心朕敲掉你满嘴的狗牙!

      第058章 不服就干

        御书房中,泰昌看着眼前这一堆《论我肮脏的官场生涯》,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愠怒之色。

        这帮肮脏的狗东西还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啊!

        南直隶官员大多贪腐,这点他早就料到了,自认贪腐的在这些官员里面也占了大半,户部更是全员贪腐,全部都认罪了。

        但是,贪腐在这些人所犯的事里面貌似还不算什么。

        这帮狗东西,什么任人唯亲胡乱安插亲信,强抢民女甚至抢属下女人,抢商户银子,抢农户良田,逼着匠户为自己干活,霸占别人宅院,纵奴行凶,纵亲杀人,横行乡里等等,不知道干了多少坏事!

        就这,肯定还不是全部,他们应该只是将遮掩不了的事给交待了,要真正去查,还不知道能查出多少肮脏事来呢。

      ¡¡¡¡¼òÖ±ÎÚÑÌÕÎÆø£¬ÎÞ·¨ÎÞÌ죡

        这帮狗东西,他真想一把全拖出去砍了!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咬牙忍了。

        他并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杀人,只是为了立威,为了整顿南直隶官场,一把将南直隶官场将近七成的官员全砍了,那就太荒唐了,洪武和永乐二祖都没这么干过。

        再说了,当初为了快刀斩乱麻,尽快将南直隶官场整饬好,他可是承诺只要这些人能自己认罪就从轻发落。

        人,要言而有信,不能自食其言,特别是他这个当皇帝的。

        如果他这个当皇帝的说话都跟放屁一样,今天许下承诺,明天便自食其言,那下面官员肯定会争相效仿,到时候大家说话都跟放屁一样,岂不滑天下之大稽,让番邦属国都笑掉大牙!

        唉,算了,还是饶这些狗东西一命。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泰昌又拿起这些罪状大致看了看,眼前不由一亮,这些个贪官污吏,贪不少啊,如果让他们全吐出来,最少也有一百多万两。

        就算这不是全部,那也不少了。

        嗯,必须让他们吐出来,招了的全吐出来就免了他们的刑罚,只罢官削籍,如果不吐出来,那就去牢里花吧!

        至于其他的,唉,这乱七八糟的也太多了,怎么搞?

        他想了想,还是对着门口朗声道:“去,让师皋过来一趟。”

        看样子当皇帝的还真得有阁臣才行,他这都忙活半天了,才把所有罪状看一遍呢,如果剩下的让他来一一决定怎么处罚,恐怕今天就忙不完了,还是叫毕懋良来帮忙吧。

        毕懋良这会儿着实闲着没事,因为他本就不是金陵官员,在这边没有任何职司,皇上不找他,他就是闲人一个。

        不过,他也没有到处乱逛,毕竟,他可是皇上带来的亲随,要皇上有事找不到他就不好了。

        所以,他干脆坐在文华殿里看书,哪儿都没去。

        皇上相召,他自然是来得飞快。

        泰昌也没啰嗦,直接就把除了贪腐之外的罪状全丢给他,让他坐一边的小条桌上一个一个写票拟,就按《大明律》来,减罪一等就行了。

        毕懋良曾经做过南京府尹,《大明律》背的肯定比他熟,处理起来应该比他快的多。

        果然,毕懋良那处理速度相当的快,几乎是提笔就写,刷刷刷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都不带停下来想的。

        这些人处理完就该考虑重组南京小朝廷的问题了,金陵官员,十成去了七成,南京都察院和六部尚书这些手握大权的官员正好都犯了事,罢官削籍那是肯定的,正好省去他不少麻烦。

        问题,他好像没这么多亲信来接替啊,怎么办呢?

        接下来他还要在南直隶试验一番新套路呢,这些重要衙门当然是掌控在自己亲信手里最好。

        他想了想,便提笔开始写起来。

        南京镇守太监,这个好办,只需忠心就行,就选魏朝。

        南京守备勋贵,这个必须是自己人。

        问题,金陵这边基本上都是洪武勋贵,没什么自己人啊,怎么办呢?

        这次徐允祯的表现还不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让定国公府搬南京来算了。

        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不用考虑,早定好了,毕自肃。

        南京户部尚书,这个也不用考虑,早就定好了,毕自严。

        南京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很重要,肯定得自己人来,问题他亲信就那么几个啊!

        看样子,只有把孙传庭调过来了。

        南京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也很重要,毕竟金陵的官员都去了七成了,接下来还要补充两百多名官员呢,如果让别人来胡乱安排,他这次整饬差不多就白干了。

        问题,没有合适人选啊!

        他的亲信里面好像就没有在吏部任过职的。

        不对,有一个,刚破格提拔的吏部左侍郎王象春!

        吏部左侍郎晋升吏部尚书,正合适,虽然此人才刚破格提拔,再破格提拔一回又如何。

        南京礼部尚书,这个,就让徽州知府石万程来吧。

        南京工部尚书,这个,呃,这个,选谁呢,好像没人了啊!

        算了,让卢象升也来锻炼一下,大不了到时候再转兵部尚书。

        南京刑部尚书,这个,实在没人了啊!

        那就只能让熊明遇来了,熊明遇掌刑部,黄公辅再破格提升一回,擢为都察院左副都御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8: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