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疯皇》-第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些官员里面,别说是犯重罪的了,犯死罪的都有不少,他们会坦白才怪!

        泰昌坐那等了大约一刻钟,整个奉天殿广场依然没有一丝声响,几百官员,没一个出来认罪的。

        这个他早就预料到了,人总是有侥幸心理的,想让这些人自己出来认罪基本是不大可能的。

        没关系,这只是一个前奏而已,好戏还没开场呢。

        他又威严的扫视了一圈,随即冷冷的道:“都不吭气是吧?行,朕让你们看看,被朕揪出来是什么结果,骆养性,把人押上来。”

        “哗啦”一声,二十多个锦衣卫突然拖着十余个太监从广场两侧的文武楼里窜出来,直接把人全拖到御道中间。

        这些太监里面,领头的正是南京镇守太监陈增。

        这会儿陈增都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了,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泰昌却是故意问道:“陈增,你还不老实交待是吧?”

        陈增也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没力气说话,反正就是没吭气。

        泰昌冷哼一声,不屑道:“你以为朕不知道吗?南直隶的矿监税使贪腐所得最少得给你孝敬三成,还有,朕在苏州的时候,你先是密令陈以瑞封锁苏州城,全力围杀朕,又以围剿海盗为由,支开张元芳,断了朕的后路!光是这两样,就够诛你九族了!”

        诛九族!

        很多官员已经吓得腿肚子打颤了。

        泰昌却是毫不留情的大喝道:“把陈增拖下去,千刀万剐!传旨,令魏忠贤诛其九族!其余一干从犯,全部拖下去砍了!”

        太监有九族吗?

        当然是有的,要不然他怎么生出来的,自永乐朝以来,太监大多出自京畿,也就是顺天府和周边地区,这陈增就是顺天府人,让身在京城的东厂提督魏忠贤去诛其九族好像挺正常的,但是,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皇上这是在警告他们,不要试图隐瞒,不要妄想侥幸过关。

        陈增已经转投魏忠贤门下了啊!

        皇上让魏忠贤去诛其九族,不是摆明了告诉他们,皇上什么都知道!

        陈增和一众太监被拖下去的时候,有人已经开始动摇了,不过,还是没人主动出来认罪。

        这招就叫杀鸡儆猴,一只鸡不够就再来一只,杀到你们怕为止!

        泰昌又威严的扫视了一圈,随即冷冷的道:“兵部尚书邵辅忠!”

        “叭叽”一声,六部的班列前方有一个人突然瘫倒。

        此人正是南京兵部尚书邵辅忠!

        他当然知道自己干了什么,皇上都点名了,这下全完了!

        有种下令杀朕,没种承认吗?

        泰昌冷哼道:“拖过来。”

        立马有两个锦衣卫上去把夹起他的胳膊往中间的御道上一拖。

        泰昌盯着他冷冷的道:“密谋杀朕,你也有份吧?”

        没想到,邵辅忠竟然疯狂大喊道:“皇上,冤枉啊,是苏州知府孙之獬上报,有反贼杀了税使孙隆,微臣才下令让陈以瑞去围剿反贼的。”

        哦,原来背锅的都选好了。

        有用吗?

        泰昌掏出怀里的公文,展开了,对着他抖了抖,随即冷冷的问道:“那这个呢,你为什么又下令让张元芳去围剿海盗?”

        邵辅忠胡扯道:“微臣是收到密报,海盗甲必丹要从崇明海外经过,这才下令让张元芳去围剿海盗啊!”

        哦,你当朕三岁小孩啊?

        泰昌毫不留情道:“把邵辅忠拖下去,千刀万剐,传旨,令魏忠贤诛其九族!”

        啊!

        这就定罪了?

        在场的官员都傻眼了。

        谋逆之罪仅凭一纸公文和几句话就能定吗?

        没这规矩吧?

        很多人都偷偷咬了咬牙,准备出来劝谏,但是,这些人偷偷抬头一看,都不敢动了,因为皇上正冷冷的盯着他们呢!

        皇上这眼神,太吓人了。

        这时候窜出去劝谏,恐怕咔嚓就是一刀!

        泰昌的确是这么想的,谁敢站出来唧唧歪歪,他就敢砍!

        他已经发狠了,今天,他就要杀到这些人怕为止!

        他不狠不行啊,这些人都已经胆大包天了,动不动就想弑君!

      第054章 杀破胆

        大明自正统朝以后,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太监还是宫女,胆子那都越来越肥。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明英宗把皇室赖以震慑天下的禁军差不多嚯嚯光了。

        要是皇帝手里还有十多万禁军精锐,谁敢动不动就夺权,谁敢动不动就弑君?

        一开始,这些人还不敢太张狂,就算想弑君,那也是偷偷摸摸来,生怕被人知道。

        但是,到了万历朝之后,这些人胆子就大到欺天了,因为万历在国本之争中没斗过文官集团,干脆就自暴自弃,不上朝了!

        大明皇帝都如此窝囊了,各种狠人还不肆无忌惮啊!

        万历一死,郑贵妃干脆就联合文官集团把泰昌给做了!

        结果,还真一点事没。

        西李也胆肥了,竟然把天启捏手里,不让人家见朝臣。

        李选侍,说白了就是个宫女身份,她都敢如此胆大包天,更助长了其他人的嚣张气焰。

        所以,天启就做了七年有名无实的皇帝,闹了个“天下只知有九千岁不知有皇上”的笑话,然后就被人稀里糊涂的弄死了。

        崇祯其实是想重振皇室声威的,奈何能力有限,再加上内忧外患,天灾不断,他也无力回天。

        至于后面的什么弘光帝,隆武帝,永历帝,那基本都是捏在文臣武将手里的傀儡,没一点权力。

        历史一幕幕在泰昌脑海闪过,他的眼神是越来越冷,越来越狠,冷的都有点渗人,狠得都有点吓人。

        你们这帮狗东西,还不把朕放眼里是吧?

        来,今天朕就看看,有多少胆大包天的!

        邵辅忠被拖下去之后,他直接头一转,冷冷的看着魏国公徐弘基。

        陪都南京小朝廷若是想调动屯卫干什么,那就得镇守太监、守备勋贵和南京兵部尚书一起签字画押才行,这是规矩。

        现在,镇守太监陈增和南京兵部尚书邵辅忠都被揪出来了,就剩下南京守备勋贵徐弘基了。

        这个人,诛他九族是不可能的。

        因为永乐帝的皇后徐氏就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也是仁宗朱高炽的亲生母亲。

        也就是说,永乐帝以后的皇帝其实都有徐家的血脉。

        而且皇亲国戚就算是造反也不可能诛九族的,因为九族里面就包括皇帝自己。

        所以,亲王就算是造反也只是贬为庶民去凤阳守陵,不会杀头。

        这点,自洪武朝开始就是如此。

        至于其他皇亲国戚,谋逆造反,一般也不会杀头,最多软禁至死。

        六亲不认,自古就是大忌,明朝的皇帝虽狠,杀自己人的却不多。

        老朱家内部闹的最凶的一次也就是燕王靖难了,明成祖之所以对允文帝发狠那也是因为削藩,两叔侄变成了仇人,双方都不把对方当自己人看了。

        其实,明成祖对自己人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好比魏国公这一系的老祖宗徐辉祖,这家伙,几次大败燕军,害得成祖朱棣差点靖难失败,就这,成祖最后也只是将他削了爵位,软禁起来。

        这魏国公徐弘基泰昌原本也是不准备杀的,因为一直杀也不行,他总不能把金陵所有官员全杀光,然后,一直杀,一直杀,杀光金陵的杀京城的,杀光京城的杀地方的,那就纯属脑子有病了。

        他总得给人看到点希望不是,要不然,人家怎么敢主动认罪,万一主动认罪也是杀呢?

        正好,按祖宗规矩来说,这个徐弘基是可以饶过一回的。

        所以,泰昌准备给他个机会,让他做个从轻发落的榜样。

        当然,如果徐弘基不识趣,那就没办法了,还是一个字,杀!

        既然你们狗胆包天,那就杀破你们的狗胆!

        徐弘基看着泰昌那冷的渗人的眼神扫过来,顿时肝胆俱寒。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踉踉跄跄的走出班列,趴御道上颤声道:“微臣该死,意图谋害皇上,微臣认罪,求皇上从轻发落。“

        算你识相。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冷冷的道:“朕不能食言,你既然主动认罪,朕就从轻发落,你自己回去面壁思过,此生不得踏出府邸半步,传旨,削去魏国公爵位,徐弘基一脉全部贬为庶民。”

        徐弘基闻言,不由趴在地上痛哭道:“微臣该死啊,微臣的良心真是被狗吃了,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微臣对不起皇上啊,微臣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搁这哭什么呢,没见朕在办正事吗?

        泰昌无奈挥手道:“拖下去。”

        两个锦衣卫立马上前架着徐弘基就走。

        接下来,这些人会不会老实交待呢?

        这杀鸡都杀了两窝了,从轻发落也做了次示范了,这些人该识趣了吧?

        泰昌故意停了约莫一盏茶功夫没吭气,结果,竟然还没有人站出来认罪!

        难道,朕做了个错误的示范吗?

        那行,朕就继续做正确的示范,继续杀!

        他忍不住冷哼道:“朕给你们机会了,你们既然不知道珍惜,那行,咱就继续,下一个,李弘济。”

        “叭叽”一声,公侯勋贵队列里有一人突然瘫软在地,不用问,自然是临淮侯李弘济。

        泰昌使了个眼色,立马有两个锦衣卫上前把李弘济拖到中间的御道上。

        紧接着,他便冷冷的道:“李弘济,朕的行踪是你暴露的吧?”

        李弘济哆嗦道:“皇上,冤枉啊!”

        泰昌嘲讽道:“冤枉?那你为什么这副模样?”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9: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