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疯皇》-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泰昌不由好奇道:“许国大学士乃是一品大员,当世能与之匹敌的官宦世家也就那么几个,人家许志吉来提亲,你为什么不同意呢?”

        吴养春看了毕懋良一眼,随即叹息道:“许国大学士乃是我们徽州地方的骄傲,下官自然仰慕的紧,奈何这许志吉未能继承许国大学士的衣钵,不但科举无名还是我们徽州有名的浪荡公子,他家里妻妾成群不说,还经常呼朋唤友去金陵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许家硕大的家业都快被他给败光了,我若同意这门亲事,吴家的家底怕是也要被他给败光了,我将婉儿许配给这样的人去做小妾,岂不是害了她。”

        毕懋良亦是微微点头道:“这许志吉的确不是个东西,许大学士的脸都被他给丢光了。”

        呃,好吧,原来是这么个货色。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那许志吉又是怎么找你麻烦的呢?”

        吴养春忍不住叹息道:“那许志吉虽然人品不行,狐朋【创建和谐家园】却是一堆,他也不知是怎么搭上了南京刑部尚书张朴,他一状告到南京刑部,说什么我侵吞黄山,如此荒唐之事,刑部竟然也接了,这官司一打起来,什么牛鬼神蛇都来了。昔有恶奴吴荣,害死我二弟养泽,吞了我二弟的家产,霸占了我二弟的妾室,又投入我吴氏对头吴孔嘉门下,撺掇其状告我霸占十二楼,唉,这两场官司打起来,着实让我焦头烂额啊!”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泰昌追问道:“吴孔嘉又是什么人,怎么成你对头的?”

        吴养春解释道:“吴孔嘉就是原来十二楼主人吴天行的远亲,此子还是颇有些能耐的,县试、府试、乡试皆名列前三,而且已然拜入南京礼部左侍郎魏广薇门下,将来金榜题名肯定不在话下。他成为举人之后便说十二楼是他家的,与我闹了好几次了,大致是想讹钱。”

        原来是考了个举人就张狂了。

        哼,就算他县试、府试、乡试皆名列前三又如何,就算你金榜题名朕收拾你也是一句话的事!

        现在看来也就一个南京刑部尚书和南京礼部左侍郎,几个闲散官员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惹毛了朕,朕弄死他们都是小事一桩。

        泰昌淡淡的道:“就这些吗?”

        这都不放在心上,看样子成国公府果然厉害。

        吴养春想了想,又尴尬道:“还有南京户部尚书范济世,原本我每年都已经按规矩给他孝敬十多万两以换取盐引了,这会儿他又趁机勒索开了。”

        盐引!

        泰昌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

        他这次来江南探查的东西里面就包括盐科税赋,而盐引就是收取盐科税赋的关键,盐商是要交了盐科税赋才能获取相应数量盐引的,也就是说,有多少盐引其实就代表着能收取多少盐科税赋。

        原本两淮盐政和四川盐政收取的盐科税赋足有一百多万两,现在却连五十万两都不到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泰昌忍不住问道:“你交了多少盐科税,分了多少盐引?”

        吴养春不假思索道:“我每年都是交十万两,换五万引。”

        二两换一引,没问题啊!

        原本两淮盐政发放的盐引是四十多万引,四川盐政发放的是二十多万引,加起来就是七十万引左右,盐科税赋总计应该是一百四十余万两左右,但是,现在就剩四十余万两了,还有一百万两呢?

        泰昌想了想,随即问道:“你交盐科税才交了十万两,为什么要孝敬范济世十多万两?”

        这!

        坏事了,这个不该提的。

      ¡¡¡¡ÎâÑø´ºÆÄΪ¼Éµ¬¿´Ïò±Ïí®Á¼£¬»°¶¼²»¸Ò˵ÁË¡£

        泰昌猛然反应过来,转头一看,毕懋良竟然朝他尴尬的笑了笑。

        这家伙,深藏不露啊!

        他终于明白了,毕懋良应该大致知道盐科税赋里面的猫腻了,也知道吴养春做的就是这门生意,故而特意将他带来这里。

        这是在不着痕迹的帮他办事啊!

        嗯,不错,是个可用之才。

        泰昌转过头来,对吴养春道:“有什么你就说,不要怕,毕大人是自己人。”

        这话说的,毕懋良心里不由一暖,看样子,皇上已经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了。

        他连忙附和道:“吴大人,你说你的,放心,这事我不会去管的。”

        这事他的确不会去管,因为皇上要亲自去管。

        吴养春闻言,不由一愣,他原本是害怕毕懋良这个有名的清官知道了里面的猫腻他这盐引生意就做不成了,没想到毕懋良竟然会这样说。

      ¡¡¡¡ÕâʱÏí®Á¼Èç¹û²»¹Ü£¬Ëû¾Í²»Óõ£ÐÄÁË¡£

        他看了看外面,随即小声道:“其实,现在的盐引跟原来的盐引不一样了,原来一引是三百斤,现在一引是六百斤,而多出的三百斤等于是他们让我代卖的,所以,我必须每年孝敬他们十多万两。”

        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么一搞,盐科税赋直接就少了一半,只剩下七十余万两了。

        咦,不对啊,现在的盐科税赋明明只有四十余万两了。

        泰昌又追问道:“你意思,现在的盐引比原来少了一半?不对吧,我在京城听闻,现在的盐科税赋都不足原来的三成了。”

        呃,这个。

        吴养春又小心的看了一眼毕懋良,见其没有任何反应,这才把心一横,咬牙道:“这盐引里的收入只是分给南京户部官员的,盐场那边盐科提举司的人也会招些盐商帮他们贩卖私盐,反正大家都贪了,谁也不会去检举谁,对上面只说天气不好,盐田减产了就行了。”

        好啊,得来全不费工夫,盐科税赋的事终于弄明白了。

        你们这些贪官污吏,给朕等着!

      第022章 猴急

        吴养春的事算是弄明白了,两个尚书一个侍郎,而且都是陪都南京的闲散官员,对于泰昌来说自然没什么问题。

        如果是京城里的尚书和侍郎他或许还要费点心思,陪都南京的,直接拿下也只有那么大的事。

        不过他这会儿还不能暴露身份,因为他来江南查的都是涉及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的贪腐大案,涉及到的官员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一旦让人家知道他在查,这些人肯定会千方百计遮掩甚至想办法弄死他都有可能。

        他可不想打草惊蛇,所以,他让禁军将龙辇封的严严实实抬进南都皇宫,同时放出重病不起的消息,让人误以为他躺床上什么都干不了。

        这样一来江南的官员就不会严密防范了,虽然这些人也会有所收敛,但总会有蛛丝马迹可循。

        如果他暴露了,那可就不好查了。

        他想了想,随即问道:“吴大人,如果光是这几个尚书侍郎什么的,我还是有办法帮你解决的,不过,我需要点时间去准备,你还能扛的住吗?或者说,你还能扛多久?”

        能解决就好啊!

        吴养春激动道:“多谢公子出手相助,我这其实也一直托人在金陵打点,再加上我们歙县知县和徽州知府都是难得的好官,我扛个一年半载还是没有问题的,就是有点费钱而已。”

        好官?

        这年头还有纯粹的好官吗?

        泰昌好奇道:“你说歙县知县和徽州知府都是好官?有多好?”

        吴养春感慨道:“知县倪大人和知府石大人的确是爱民如子的好官,他们为了维护我们吴家,那真是不遗余力,倪大人都说了,想要动我们吴家,除非把他撤了,知府石大人也发话了,如果那些人敢胡来,他就辞职出家,归隐山林!唉,为了我们吴家,他们真的尽力了,那些人多少有点投鼠忌器,不敢撕破脸,所以,我才能撑这么久。“

        【创建和谐家园】,这么拼命的吗?

        泰昌下意识道:“这两人竟然如此拼命维护你,你给他们塞了多少银子啊?”

        呃,这话说的。

        吴养春连忙解释道:“我是想感谢他们来着,奈何他们分文不收啊!他们真是难得的好官,我平时也就响应他们的号召,捐了些钱粮修了修路,筑了筑河堤,便慢慢跟他们熟络了,这次他们帮忙真是为了维护治下老百姓,不是为了钱,真要是为了钱的贪官污吏也不会为了我们吴家去得罪那些金陵【创建和谐家园】不是。”

        这世上还真有这么廉洁奉公,爱民如子的好官!

        泰昌想了想,随即转头问道:“东林?”

      ¡¡¡¡±Ïí®Á¼Á¬Á¬Ò¡Í·µÀ£º¡°²»ÊÇ¡£¡±

        那就行,这样的好官难得,一定要重用。

        紧接着,他又转过头来问吴养春:“倪大人和石大人的全名是什么?”

        吴养春这个莫名其妙啊,这两人说什么呢?

        他略带诧异道:“知县倪大人叫倪元珙,知府石大人叫石万程。”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认真的道:“我这次还带来些珍宝、古玩和字画,吴大人,你能帮我变卖成现银吗?”

        这个就是他本行啊,自己的女婿,这忙肯定得帮啊!

        吴养春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没问题。”

        这珍宝、古玩和字画交给吴养春,泰昌貌似就可以去其他地方查探了,这么多货一两天肯定是卖不完的,他可没这么多时间在这里等。

        他只需派一队锦衣卫在此候着就行了,到时候银子自然有人运回京城去。

        问题,吴婉儿怎么办呢?

        他这一走估计就不会再回徽州了,这么个娇滴滴的美人,难道让人家自己去京城?

        泰昌想了想,随即附在毕懋良耳边低声问道:“民间成亲是怎么个章程?”

        毕懋康愣了一下,随即附耳低声道:“如果是达官显贵按古礼,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一般老百姓成亲则分提亲、定亲、成亲、看嫁资、坐花轿、开面、上轿、拜堂、贺郎酒、入洞房。”

        晕,这么麻烦?

        泰昌又附耳问道:“那得多少天?”

      ¡¡¡¡±Ïí®¿µ¹ÀÃþµÀ£º¡°×îÉÙÒ²µÃ°ë¸öÔ°ɡ£¡±

        开玩笑呢!

        泰昌想了想,随即又附耳道:“你跟囯丈商议一下,看能不能简单点,三天给朕把这亲事办了。”

        囯丈都叫上了,皇上,您这么猴急的吗?

        再说了,这是媒婆的事好不?

        您让我一个堂堂的朝廷正三品户部侍郎给您当媒婆!

      ¡¡¡¡±Ïí®¿µÕâ¸ö¾À½á°¡£¬Ëû¿Éûµ±¹ýýÆÅ¡£

        不过,皇上有旨,他不敢不从啊!

        他纠结了一阵,最终还是无奈道:“皇上,您准备下多少聘礼啊?”

        聘礼好说。

        泰昌直接转头对吴养春道:“要不这样,这批珍宝、古玩和字画留一成做聘礼,你看如何?”

        这感情好,聘礼一下,男方基本就不会反悔了。

        吴养春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

        他可不知道一成是多少,他就是想把这门亲事定下来而已。

        这事情也谈的差不多了,也该把外面的珍宝、古玩和字画拉进来了交给吴养春了,泰昌直接道:“要不你命人腾个地方,先把货卸了。”

        还要腾地方?

        吴养春忍不住好奇道:“你带来多少珍宝、古玩和字画啊?”

        泰昌不假思索道:“就外面那二十多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8: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