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影侯》-第4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中愈掀开门帘,下了车,刚刚他都有些睡着了,此时睡眼朦胧,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前面带路吧。”

      其他军士都没见过中愈这个样子,很是懒散,就盯着多看了一会,“大人,您请。”

      中愈跟着他去了他的书房,应天府衙修的还是挺气派的,里面看着还是比外面的强,看来在这里办公还是挺惬意的。

      七鹰走得很慢,细细打量着这里的一切,亭台楼阁,一砖一瓦,一廊一栏,总之,只要是看得见的,都在他的眼中扫了一遍。

      中愈很是满意他的表现,现在他们是越来越专业了,虽说七鹰几乎没有离开过中愈的身边,但是训练可是没有落下,中愈抽空给他们编制的最新的课程他都有学习,这是在观察周围的环境,记住可能的逃生通道,为了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准备。

      中愈甚至在想,他会不会培养出一批职业的特工或者是间谍,看这个样子,似乎能够成功。进了书房,七鹰在门外守着,在书房里,中愈看见了莫大人的收藏,当真是藏书众多,府衙里是住着高级官员的家眷的,更何况他是京官,所以,中愈对莫大人把家安在这里,有这么多藏书也就不奇怪了。

      桌上放着不少逊志报和大明报,上面还用毛笔做了些许评价,分布在报纸各处,这蝇头小楷倒是写的很好,中愈看了后笑了,这老小子,还是挺有眼光的嘛,知道分析分析自己写在上面的评论与故事。

      说的还像是那么回事,确实是用了心思。

      只见报纸上写着:大唐西游传向百姓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里面写了神魔,确实是让人想起了流传已久的神话,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只是这故事似乎离唐朝颇远,多有不符,与前宋也难以契合,不知为哪一朝旧事,每每读来,似曾相识,却总是觉得差一股气息,不知为何?

      只见另一份上又写道:此段过于凶狠残忍,恐有伤风化,不妥不妥,应改之。

      中愈当然知道,缺的是啥,前世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通过高中三年的摸爬滚打,他早就知道,任何一部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

      他还记得,当年老师说,不要以为你们看的电视剧就是西游记了,那只是小儿科,只是为了让你们看的过瘾罢了,有时间,多看看原著。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语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自己那时候还不以为然,总觉得先生们都夸大了,不过真正的在这里生活后,他知道,他们都说得没错。

      因此,中愈在写出这个故事的时候,多多用了修改,真是难为了他,不仅要回想起以前的故事情节,行铺就,还得不漏痕迹的将那些犯忌讳的东西去掉,让他纯粹一点,变得更像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史家的春秋笔法现在他用的是可溜了,所以还好,大家也并不是揪着这些小问题不放,不过像莫大人这种在儒道章上浸淫已久的大家来说,还是觉得有问题的,所以他还是给出了自己的评价,甚至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第0124章 皇帝轮流做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洪武二十年的时候,京师十二上直卫之一的锦衣卫遭受了自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隶属其下的两大强权机构南北镇抚司被开国皇帝皇帝朱元璋强令裁撤,只剩下了正常值守的锦衣亲军卫士,遍布天下的强大侦缉于一旦,众多密谍失去联系,时间一长,便消散在茫茫长河之中了。

      自此之后,一些突发的事情再也没有那样及时的传入天家耳中,宫里的消息,只能来源于前朝,朱元璋感受到了失去锦衣卫的困窘,却因种种原因,无法起复锦衣卫南北镇抚司,此事也就搁置。

      到了建帝朱允炆登基,获取消息的渠道只能是几位主要的大臣,天子的眼光顿时只有这紫禁城里的一亩三分地,再也没有睥睨天下的雄心,做出那些糊涂的决定也不是什么令人奇怪的事情了。

      锦衣卫里还是有些老人的,当年的荣光也只是存在他们的记忆之中,或许会有儿孙听过他们的故事,那年的威武霸气,那年的锦衣荣耀,那年的缇骑威慑天下。

      虽然在那年裁撤之后,校尉转为普通军士,再也没有往日的风光,但卫所下属的屯田还是能养活他们的,中愈曾去看过那些年老的军户,虽然长子袭了职,次子自谋生路,却依然改变不了军户的命运。

      中愈跟他们聊过,在京师里办事,最重要的是什么。

      卫所里有一位被奉养的老兵,敲敲手里的旱烟锅,眼里的光芒一闪一闪,却又迅速的黯淡下去,告诉他:在这座都城里,最重要的就是活着,好好活着。

      京师里机构很多,你看着那大街上,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堂,每一个职位都有自己的办事规则。

      不管是明或是暗,是真还是假,第一步是学会它,不过好多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很简单,自以为是。

      第二步,就是在这个规则里面把线头找出来,学会如何不去犯规,懂得如何在线球里面玩,这样才能勉强保持性命。

      中愈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他的心一震,想到了一个词:潜规则,大明王朝的潜规则。

      自以为是的毛病他也有,或者说,那个长在新中国世纪之交的年轻人,哪个不狂妄,哪个不自以为是,想要改变,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

      他也曾怀疑,这样的话语出自一个老兵之口,是不是不太合适,当得知这位老兵以前干的是密探后,他就不怎么怀疑了,这样的人有资格这样教导他,谍者,有的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

      不过,至于为什么要给他讲这番话,背后的理由就值得深思了,那时的中愈想要多问问,老兵却再也不愿意开口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之后的办事中,中愈多了几分谨慎,他突然发现,大明,或许不是史书上记载的大明,而这里,也不是记忆中的故土,他的故事,很多很多,只是不在原来的轨迹上滑行。

      在以后的日子里,中愈对自己的每一项行动策划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评估,那种意外的拍脑袋的决定基本上已经杜绝,他手下的幕僚团队也越来越大,手里的人才也越来越多,落榜书生雨辰在这段时间成长的很快,现在手下的人都尊称他一声“雨辰先生”,他带领的第一幕僚团队正在中愈的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愈看着府尹莫大人桌上的报纸,看着他的评价,中愈突然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只是,一想起上回他在剪彩大会上的表现,中愈都有些迟疑,他的心思太活了,也许那只是他为官多年的经验,但是,中愈还是有些别扭,或许,那是一种双标,自己好像也做了他做的事情。

      中愈还是想起了很多,西游记里,特别值得一提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齐天大圣孙悟空打上天去,大闹天宫时,当着满天神仙,天兵天将的面,向玉皇大帝提出“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的大胆言论,戳痛了玉皇大帝的心,这玩意儿要是在这里出现了,自己一家的脑袋就要搬家了,根本就不用等到朱家四子打进京师里,抄家灭族了。

      所以中愈很是庆幸,自己之前做了那些修改,也确实如莫大人所说,改了之后,少了些精气神,一股难言的委屈在里面延伸。

      不过,对于中愈来说,那并不重要,修改过后的大唐西游传成不成为名著没有关系,通过它改变一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思想理念,给小孩子讲讲故事,开发一下他们的想象力,也是挺不错的,他是相信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

      在书房里等了片刻,一人从门外跨进来,明显的看出他加快了自己的脚步,上前就说:“哎呀,贤侄,什么风又把你吹到我这里来啦?咱们这里又有人犯事了?”

      只见这人,一身官袍,颜色鲜艳,整饬着利利索索,看来是刚从公务室中过来,不过最显眼的倒是他的那双大耳朵,正是应天府因莫大人。

      中愈很是坦然的扭过头来,拱手一拜:“中愈见过世叔,并没有世叔所说之事,小子来是有其他的事情,想与世叔商量。”

      “哈哈,贤侄不必客气,坐。”莫大人自己走到书桌旁主位坐下了,招呼中愈坐,府里的下人赶忙上了茶叶,也给中愈重新换了一杯茶。

      莫大人坐下后,看见桌上的报纸,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问了一句:“贤侄刚刚看了我在大明报和逊志报上写的评论?”

      “呵呵,刚刚闲着无事,便看了一眼,世叔不会怪罪吧?”中愈拨了拨飘在杯内的茶叶,一边喝茶,一边回答道。

      府尹大人看着中愈,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却发现中愈的脸上一片平静,“额,不会不会,世侄说的哪里话,不知老夫评价的如何?”

      “世叔老成之言,评价中肯,直指重点,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倒是小子想的差了,没有世叔看得远。”

      “呵呵,小子耍滑头啊,拍世叔的马屁可是不成的。”不过他的嘴角一弯,露出浅浅的笑容,似乎放下了一番心事。

      就在刚刚,中愈感知到了,大耳朵世叔似乎很是高兴,中愈想不出什么事值得他这么高兴,回想起刚刚的对话,脑中灵光一闪,原来如此,怕就是故意让我看到的吧,这个逼装的我给满分。

      “哪有哪有,世叔当得当得。”中愈还是狠狠的夸了他一遍。

      第0125章 当面打闷棍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应天府衙里,来来往往的官员小吏,都知道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方中愈方大人来到了府里,正在跟府尹老爷谈事情,上回他来的时候,还是之前京师出灭门惨案的时候,倒是弄得大家好一阵忙活,如今这般过来,不知是为了什么,可千万别给咱们找事干了。

      他们可是听说了,方大人挑人的方法可不一般,去了的人,被淘汰的一大把,在酒楼里骂娘的可不少,非说方大人瞧不起他们,这都是让大家好奇了一把,这选人的方式到底是咋样的。

      书房里这般机锋打过,两人似乎都很满意之前的谈话,基础都打得不错,中愈开口说道:“今日小子过来,是想麻烦世叔一件事情,还请世叔万勿推辞。”

      “额,世侄官运亨通,交友广阔,又深受陛下恩宠,执掌天子亲卫,近日在京师也是声名远扬,今日更是在国子监亲临讲课更是热闹非凡,让我等好生羡慕,这天下还有你办不到的事情,这倒有些奇怪了。世侄倒是说说看,不二话,能帮的我一定帮。”

      莫大人换了个姿势,微微地靠在了座椅上,似乎更舒服了些,等待着中愈的下,不怕你有事,就怕你没事,只要你有事,咱们就有得谈了,莫大人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借这个机会,再多拉拉交情。

      “世叔,事情也不是很麻烦,但是想到世叔来办的话或许会轻松许多。第一,我需要应天府内近十年失踪人员的详细资料,能找多少找多少;第二,锦衣卫需要洪武二十五年之后在京师落籍的人的资料,不管他是匠户还是民户亦或是军户,只要是新落籍的都要;第三,我需要上回灭门惨案和其他同时发生案件的调查卷宗。”

      中愈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要求,缓缓的舒了一口气,只是看见莫大人的脸色从舒展慢慢变为了慎重,到最后铁青一片,眼睛里似乎能够喷出火来,身子也紧绷了起来,背部也离开了椅背。

      刚刚的好心情被中愈的一番话破坏殆尽,这也叫轻松的事情,感情刚刚在你那里下的套,你立马就还给我了,大耳朵一阵气结。

      莫大人盯着中愈看了一会儿,看着他认真的表情,确认中愈是真的没有开玩笑后,他说道:“世侄是想雇佣整个应天府衙吗?”

      “世叔,为何如此说法?难道此事竟有难处?”中愈一脸的好奇,户籍资料,官府档,派人查阅便可,府衙有的是人,为何有如此之说。

      况且要是雇佣,那我还得给你发银子,我可没有闲钱,在退一步来说,锦衣卫的银子,你和你手下的人敢收吗

      莫大人低头喝了口茶,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句,还是太年轻啊,年轻人太浮躁啊,这规矩还得练练。

      再次抬起头的时候,看向中愈的目光里多了些谨慎,“世侄,你可知京师每年有多少人死去,多少婴儿出生,多少人隐瞒户籍,你要查十年之内的失踪人口,这得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况且,府衙的记录不一定全面,你还要查户部的,后湖皇册库的,这每一个部门都需要复杂的手续,花费的时间可不是一点半点,你确定要做?”

      中愈愣了,却没有想到会是这么的麻烦,他心有愧疚的说道:“世叔考虑的对,是我没有了解清楚,但是,这个非常重要,正因为难办,所以才想要世叔帮忙,时间大概是十天。

      “噗”莫大人一口茶水喷出来,顾不得失仪,站起身来,双手撑在桌面上,“你不仅要做,还要让我十天内帮你做好?”

      “是的,世叔没有听错,至于需要的人力物力,我可以承担一部分,叔父帮我办手续,督促办事即可。”

      “这我办不到,你另请高明吧。”莫大人平静了下来,这个要求太过难为人了,十天时间,要在浩如烟海里找出这么多资料,无异于大海老针,并不划算。

      “倘若,我可以因此破了之前的灭人案呢?”中愈饶有趣味的说到,他相信,这个会让莫大人改变想法。

      “这”莫大耳朵慢慢的作为位子上,脸上的表情变换,心里在做着挣扎,他确实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在他的任期里,京师发生了如此恶性的案件,而且迟迟破不了案子,让他在众多的同人面前感到面上无光,各大部堂也对他颇有微词。

      之前为什么要答应出席食品行业协会的剪彩仪式,除了出一下风头,展示一下自己亲民的一面,不就是想转移一下百姓的目光,给自己争取点时间嘛。

      中愈也不着急,有些时候,不来点实际的,是打不动人心的,做官,谁不想留一个好名声,贪官没被发现之前,他也是百姓眼中的父母官啊。

      中愈不是要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一切按照程序来,只是需要一个出面的人罢了。

      “好,这件事情我办了,不过,咱们可说好了,之前关联的几件案子,你要尽快帮忙破案,朝廷一直等着我交差呢。我知道,锦衣卫肯定有不少咱们不知道的事情,可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京师里的水很深,你要是做不到根除的话,还是要忍着点,把大家伙都卷进去,并不是好事,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他说的异常郑重,或许他从来未曾这样的跟一个人说话,并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首领,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年轻人。

      中愈心里咯噔一声,看来这位世叔是知道些什么,他刚刚是在暗示自己吗?他说的秘密跟自己手里捏着的那个是不是一个呢,要不要再继续问问,中愈心理还是挺纠结的。

      “既然世叔如此干脆,之前答应的我会提前做好准备,送过来,还望世叔最好准备。”中愈也不跟他墨迹,说出自己的想法。

      “既如此,老夫就不留世侄了,世侄请便。”似乎对中愈之前的做法,有些不满,莫大人下了逐客令。

      中愈告谢,转身走了,在出门口时,他扭头说了一句:“世叔,谢谢你的提醒,小子会注意的,若是世叔愿意,可送二公子锦业到北镇抚司,我的幕僚还差不少人。”说完,转身离开。

      这是打一棒子,又给一大枣吃啊,莫大人听懂了他的意思,这是要告诉他,可以走进他的阵营了,他却有些害怕,是的,之前他的确有这样的想法,就算不能成为核心,靠近套套近乎也行啊,如今这样的好事送上门来,他却有些迟疑了,这样真的好吗。

      第0126章 皇帝的癖好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愈说完转身离去,慢慢踱步走出了应天府衙,抬头看了看天,这阳光似乎有些刺眼,有些惹人烦。

      “走吧,咱们去宫里。”中愈吩咐了一声,有些事他要跟皇帝好好谈谈,听听他的意思,中愈慢慢的钻进车里,马车出发了。

      大门口的军士看着中愈的背影,满脸的崇拜,这是一位真正的牛人,之前在国子监的演讲,刚刚他们已经知晓了,那些知识,或多或少的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要不是他们身为军户,不然他们也会去听听,甚至去学习,为自己谋一个更好的出路,毕竟这是目前最能体现价值的职业,读书人。

      方家的马车晃晃悠悠,慢慢驶向了宫中,一旁的护卫跟随,并未引起来来往往的人们的注意,大街上的勋贵坐车的也不少,所以并不是特别突出。

      应天府衙,书房里的莫大人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着桌上自己写下的那几行字,突然眉毛一皱,眼睛一瞪,双手一抬,抓起桌上的报纸,来回揉搓,将那几张报纸,揉的个稀巴烂,扔了出去,慢慢的散落在地上。

      抬头看着书房墙上的那幅画,山高水远,一人登山眺望,背手而立,双袖鼓胀,天边云间飘逸,风起风落,远处鹤鸣声声,溪水潺潺,久久不能平静。

      “唉,罢了罢了。”一声慨叹,无处安放,似乎过了许久,又似乎只是一瞬间,他从位子上走出,俯身,捡起刚刚扔掉的报纸,放在桌面上,慢慢抚平揉皱的地方,看着报纸上自己的评语,久久不语,沉默的样子让人害怕。

      书房里发生的这一幕,中愈不会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有些时候,想要得到,总要付出些什么,这个定律,从来就没有人能够打破。

      儒家的经义解释万千,只要你想,只要你愿意,总能在繁多的经典著作中,找出一些东西说服自己,说服大家,说服那些可能挡在自己前方的人。

      此时的莫大人,正在仔细的研读儒家经典,陶醉在其中,似乎已然忘了,身边的是是非非,也不知,与中愈商量的事情什么时候能做。

      马车通过宫禁,守门的军士依然按照规矩查验身份,马车的门帘上伸出一只手,白【创建和谐家园】嫩的手,不像是男人的手,一块锦衣卫北镇抚司令牌伸了出来。

      “卑职参见大人,快快放行。”手一伸,招呼着身边的人放行,马车缓慢的进了宫门,没有人勒令他下车,这一道门禁也确实是没有这个规矩,但都是默认下车的。

      在行进之后,到了第二道门禁时,中愈下了马车,一身常服的他,并不是很惹人注意,但是依然有军士看见了他,待他经过时,那些人向他行礼,“见过大人。”

      中愈也向他们微笑示意,不管是不是锦衣卫,只要是皇宫值守,看品级,中愈也比他们高,所以,行礼也是很正常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崇拜强者是没有错误的,他们已经知晓很多兄弟被淘汰了,不管是哪个上直卫去的,能想出那样的主意,选拔人才的方式,已经足以证明他不是常人了,况且,这一位也并不是寻常的人物,在京师的威望也不小,当然是在那些二代,纨绔里面。

      中愈也很清楚,现在那些人都是因为他做的事情,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利益,就让自家孩子们过来玩玩,不过是套个近乎,至于能走多远,那就得靠本事了,站队这个问题,在每个朝代,都是很慎重的事情,所以孩子淘气出来玩玩,和咱们家关系不大,年轻人的事情,咱们就不要牵扯广了吧,这也是建皇帝心软,如果是朱元璋,那就,嘿嘿

      宫城中愈来了不少次了,却从没有如此的心情沉重,他的想法太多太多了。

      “陛下,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百户方中愈方大人在殿外求见。”一个小太监跑进来禀告到。

      建皇帝头也不抬,还在批着自己的题本,“方卿来了,让他进来吧。”

      “是。”小太监赶忙跑出去宣中愈进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9: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