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影侯》-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北方的军队,已经在山东附近转悠了很长时间,说不上人困马乏,北伐大军的部队,也没有松懈,几次遭遇战也是各有胜负,朱四急了,嘱咐军师快速让应天府里的密谍把军事信息传过来。

      兵部与大都督府已经重新制订了计划,但是一些重要的关隘与驻军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不管怎么调整,都是重中之重,所以,那份情报依然有用。

      京师里京营调动频繁,演练加深,人们已经对排查抽检的京营士兵习惯了,所以没什么二样。

      人群中有些人,走来走去,东看看,西瞅瞅,哪里人多哪里去。

      回家的勋贵之后,读书少爷,都将自己在中愈那里看到的事情告知了身边最亲的人,有自己袭职的父亲,有大门不出的母亲,有忠心耿耿的跟班,有一奶同胞的兄弟,总之,他们在像他们身边的人宣传廖镛的想法,来决定最后是否成为其中的一员,这就是人心。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人与人之间有亲情,友情,爱情,兄弟情,但是,人心难料,不知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于是有了规则,只是规则之内,便是道德伦理,道德伦理也是最大的却是效用最奇怪的规则。

      一个大学生白天去上课晚上去夜店里做【创建和谐家园】,人们会骂她不要脸,丢人。可是一个夜店女晚上上班,白天去学校听课,人们会说,这孩子真不错,虽然生活所迫,但是人家肯努力,不想那谁谁谁,一点都不努力,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建帝现在遇到的情况就是这样,削藩早期的错误抉择,致使四位王爷被贬为庶民,一位王爷身死,现在还有最强大的燕藩作乱,暗地里也有百姓责怪建帝残忍,对自己的叔叔们都不放过。

      建帝只好说,不要杀我的叔叔,虽然还有一句,不改,就还是杀了吧,可人们还是一句,真虚伪,刀子都伸到别人脖子上了,还说这样的话,太不要脸了。

      可是,谁又知道,作为皇帝,臣子造反,难道不该诛吗?纵然这个臣子,是他的叔叔,就这样把皇位白送给他?谁又能确定,朱家四子就没有造反的心,他就不想当皇帝?

      朱棣要真是好的话,他为何在攻破应天府后,大肆屠戮建朝的忠臣,还祸及家人好友?

      道德底线,是需要维护的,中愈决定要好好运用这个底线,觉不让更多的人败坏良心。

      国子监祭酒陈适学陈老大人今天来到了方府,方孝孺和中愈在书斋与他相见。

      老大人是方孝孺的熟人,之前方孝孺第一次进京的时候,也就是洪武十五年,因吴沉、揭枢的推荐,被太祖高皇帝召见的时候。老大人就已经在国子监任职了,那时候见过。

      洪武二十五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老大人在国子监任职十多年了,是远近闻名的博士,大儒了。方孝孺给中愈讲了这段往事,惹得大家是唏嘘感叹,都感觉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

      “今日上门一为见见故人,自打希直进京,也没有几次正式的见面,二嘛,也是为贤侄的句读之法而来。”老大人开门见山,即是对方孝孺所说,也是对中愈所说。

      “方贤侄,之前大明报和逊志报上的那个句读之法可否传授?老夫和博士,助教等讨论了许久,终不得其法,还请贤侄赐教。”

      “不敢当,不敢当,可以”,中愈当着老大人的面,写下句读之法的用处,也就是标点符号。

      前面写的是标点,后面是他相应的用法,当然,都选择了相对简单的用法,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中愈大学后自己手写的长篇大论已经很少了,很多具体的用法已经不记得了。

      第二是,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那么多用法,中愈不想一口气吃个大胖子,今日他给了这些用法,也是希望他们能根据这个时代做以延伸和改变,不能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大人,您可曾想过,为什么太祖高皇帝定都应天后,选择了应天一代的语言作为官话?”

      中愈记得前世和同学们讨论普通话的时候了解到,明代以后,由于语音演变的原因,中国北方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元代所编的蒙古字韵仅存十五韵,失去了传统汉语的特点;但是当时的语音距离唐宋的二百零六音韵体系甚远,明太祖误以为宋代的广韵是出于江浙一带。

      于是即位第八年,朱元璋命乐韶凤、宋濂参考典籍中的中原音韵和当时的南京话,编著洪武正韵作为官方韵书。因此,南京话也是官话的代表之一,只是后来迁都北京,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北移,北方方言渐渐取代了南方官语,至此,北方官话反而成了正统。

      老大人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当年太祖高皇帝,命溪廉先生,聚音改正,花费良久,成书洪武正韵,可惜的是,中原人口太多,各地方的言语也不一样,洪武正韵并未推广开来,只是在应天府江浙一带盛行,现在嘛,朝廷开科取士,官员也各执方言旧语,推广甚为缓慢,效果不好。”

      中愈心里想到,当然不好了,学校这么少,人员不流通,能好才怪呢?

      第0080章 立万世之功(求收藏)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愈也没有跟老大人和父亲绕弯子,看着他们,用尽量平和的语气说道:“老大人,父亲,不知您二位想过没有,若是大明疆域内,人人都说官语又会怎样?”

      这话一出,方孝孺和陈老大人心中一惊,脸上也渐露诧异之色,两人都在安静的思索。

      “若此事可成,便是教化万民之功,有如始皇帝车同轨,书同,行同伦之效。”

      “希直言之有理,不仅如此,若真是那样的话,我华夏明定然不灭,可保后世子孙万年不绝。”

      真的是霸气啊,保后世子孙万年不灭,这话可真敢说啊!

      方孝孺和老大人对视一眼,眼光明亮,似乎看见了一条延绵汉室江山的康庄大道,毕竟他们两人都是经历了外族统治的时期,知晓【创建和谐家园】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惨,如今有个方向,当然要狠狠的抓住。

      中愈也不吝啬自己的夸耀之语,立马一顶大帽子扣上,“老大人果然心思敏捷,目光高远,一语中的,学生还有其他想法,愿与老大人和父亲讨论。”

      “哦?愿听高见。”陈大人是愈发的喜欢这个年轻后生了,之前只以为他年少轻狂,不遵礼法,放荡不羁,如今看来,心中自有韬壑,常人有所不及啊。

      “倘若朝廷全力推广官语,那么各个地区就都会有懂官语的人,如此交流的障碍就不会存在,至少会减弱,纷争就会减少。为什么唐宋元三朝不能有我大明现在的疆域之广大,西域和河西走廊为何得而复失,数次易手,那是因为语言不通,就算一时占领,也不是长久之计,无法维持正常的统治。

      倘若人人都讲官语,那么民族间,地域间的隔阂也会大大减少,老大人想必知晓,云南国公府,沐国公为何常年镇守云南,皆因民族不同,语言不通,人心不齐,倘若在尊重他们本族语言以后,号召他们学习官语,消除隔阂,凝聚人心,我大明岂会再有边患,当然用在其他地域也是如此的道理。

      倘若此事成功,老大人当名垂千古,青史留名,这也是教化万民的功绩,老大人当为当代孔师啊!”中愈自己也知道,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是总要有个开头,不是吗?

      中愈说的是老大人和方孝孺是心情澎湃,只是二人高兴之余,还是想到了此事的弊端。

      老大人平复了一下心情,还是说道,“贤侄所言,老夫也甚为赞同,只怕此事难度不小,太祖高皇帝花了那么长时间没有成功,这恐怕老夫做不到。”

      “老大人何须自谦,学生这里还有一套语音学习之法,方便推广官语,我将他称之为大明普通话学习法,取普遍共通之意。老大人您先看看。”

      中愈取出了后世的汉语拼音方案,递给了老大人,“您看一下。”当然也递给了方孝孺一份,中愈做什么事,只要是不需要保密的,老爹手里肯定得有一份。

      这可是中愈花了三个晚上才整理出来的,没办法,他只记得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还有一些简单的标记法,能想起来一大部分已经很了不起了,还要把发音的拟声改为繁体字,还是花费了一番功夫。

      中愈在一旁慢慢喝着茶,等着老大人慢慢看完,只见老大人脸上笑着的表情,渐渐散去,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时而惊奇,时而郑重,

      最后他笑了,是的,很兴奋。

      “贤侄,从哪里得来的?”到现在他还不相信这是中愈的杰作,毕竟这是在后世耗尽无数人的心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才制定出来的,后来又花费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广泛推广开来,如今中愈一个未冠少年,拿出如此惊人的方法,换谁来也不会相信。

      方孝孺到是没那么惊讶,现在他已经对自己的儿子千奇百怪的想法习以为常,不管他拿出什么,都不会让他奇怪。

      “哈哈,老大人,这也是胡思乱想的,没想到就那么的顺口,就记下来了,这么多年慢慢修改,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不过还不是很成熟,还是需要老大人和其他的博士们一起研究研究,增减修订,适合传播为好。”中愈知道,这毕竟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汉语拼音,现在南方话是官话,当然要做调整,不过中愈肯定是希望越方便越好。

      “贤侄,这些表格,看着简单,却有些玄机,老夫暂时看得有些吃力,可否教老朽读一遍?”

      “长者意,不敢辞,倍感荣幸。”

      “老大人,跟着我念,b波,p坡,m摸,f佛,zh知,ch吃”方孝孺也在一旁跟读,自己试一下,居然能用得上,的确不错。

      中愈一字字的解释,一个符号一个符号的介绍,老大人也认真的听着,不愧是博学鸿儒,虽然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是,在中愈不断的领读和解释下,也能渐渐的读起来了,自己也尝试写了几遍,感觉还真不错。

      “确实不错,比我们当初的洪武正韵要好的多。”老大人发自内心的赞赏。

      “老大人过奖了,小侄怎能比肩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才是年轻人的楷模。”虽然嘴上说的好听,可是中愈的脸上却是一片笑容,哪有谦虚的样子。

      “老夫回去了,会组织国子监的博士,助教讨论,看看能不能优化一些,如果到时需要贤侄去教学教学这个普通话,希望贤侄不要推辞啊。”

      最高学府啊,中愈当然想去看看了,“老大人说笑了,您只要说一声,小侄一定到,这是小侄的荣幸啊。”

      “老朽看贤侄想法新颖,涉广泛,不知有没有兴趣去国子监讲学一次,给学生们讲讲,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天高地厚。”

      “啊,讲学啊,这个,小侄恐怕胜任不了。”中愈一脸的为难,关键是去给一群地地道道的,学过多年儒学的学子们讲课,开玩笑,他可是知道上回父亲发布新言论的时候,国子监的学生闹的有多欢。

      “呵呵,贤侄过谦了,老朽说你能你就能,现在朝廷就缺少你这样的年轻人,就这样说定了,你准备一下,过几天,我这边准备好了,就请你去,想讲什么你自己定,总要让他们长长见识。”

      推辞不过,中愈答应有时间会去串讲一堂课,老大人这才放过他,中愈还送了他几份自己之前抄写的手稿。

      方孝孺和中愈最后送老大人离开,老大人很是高兴啊,国家有幸,朝廷有福啊!哈哈

      第0081章 失败的试验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早春的风不大也不小,吹在脸上还有一丝舒适,中愈有些感叹,幸亏是在这个节骨眼来到了这里,若是时间往前或者往后,自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来这里越久,中愈就发现,现在的儒学还没有完全固化,各个流派也还在宣传自己的思想,也有一定的传播,只是自己还没找到是哪些人。

      新招进来的锦衣卫的训练一直没有落下,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他们变成真正的锦衣卫,任重而道远,好在,中愈愿意砸钱,锦衣卫内部居然也拨了经费下来,这倒是令中愈没想到。

      上回中愈来看过之后,工地也是一边训练,一边在按图纸修建,已经初步能看出来是个不错的地方了,再加上外面有锦衣卫看管,闲杂人等也不会进入。中愈的身份现在是百户了,可以名正言顺的拥有这一批人。

      这段时间他也去过锦衣卫衙门点卯,面对着曹大人,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让人难受,或者说是害怕,这是中愈最奇怪的地方,但是却感知不到他的情绪变化,中愈因此也特别警惕,这是一个奇怪的人,至少中愈看不透。

      中愈换上了便装,收拾整齐后,说道:“阿良,今天去将作监看一下。”

      “是。”方良应声后便离开去做准备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那么回事,很多人讲圈子,挤不进去,非要挤,就算挤进去了,也会有一层隔膜在。

      其实,如果你自己牛逼了,那以你为中心就可以成为一个圈子。

      中愈没有刻意的去营造圈子,也没有想过必须当老大,但是,人的期望往往与事实相反,跟在他周围的人,就把他当老大。

      暗卫的将作直辖司,现在正在为中愈研发新的东西,那就是肥皂和牙刷。

      中愈已经非常想念前世的牙刷和肥皂了,用皂角洗刷,难受,冬天还好,次数不多,夏天就要来了,一天不洗,哪能接受?

      牙刷更是如此,虽说家里用双指和棉布刷牙,哪比得上牙刷啊。就算不为了赚钱,为了自己生活的舒服点,也得造出来。

      中愈很清楚的记得古代的人们最早是用草木灰作洗涤剂的。礼记内则篇说:“冠带垢,和灰清漱。”这句话就是说:系帽子的带子脏了,就和着草木灰洗。这是因为草木灰中的碳酸钾能去除油污。

      又据考工记记载,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后,放入贝壳烧成的灰古人称之为“蜃”,加水浸泡。这是因为草木灰和贝壳灰可以发生反应,产生强碱氢氧化钾。

      到汉代的时候,人们已知道用天然石碱洗涤衣物了。只是天然的产量少,不好处理,所以并未大量的推广。现在中愈做的就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和原料,做出划时代的产品。

      直辖司的负责人是李大悟,也是方家的老人了,是中愈的远房亲戚,以前干过木匠,后来家里出了变故,孑身一人,来到了方府投靠,那时候还在陕西,方孝孺见他懂些木匠活,就让他在府里干着,修修补补的工作。

      来了京师,中愈差人的时候,就把他调到将作直辖司了。

      看着,一片一片的民房,现在都被搬空,分为了实验房,一号仓库,二号仓库,管理房,废料房,物料房,休息房等等,这也初步算作一个工厂了吧,除了一部分是修建改造的以外,其他的都是直接买下的,当然田契在自己手上,地主拿钱没有意见。

      李大悟带着中愈到处看了看,中愈还是很开心的,至少像模像样,就是效率有点低,不过也能理解,刚起步,我没好比啥都没有。

      中愈看着负责的李大悟,心里还是很庆幸用了他,“皂角胰子做的怎么样?”

      “少爷,您过来看。”李大悟指着桌上的几块成品说道。

      捡起来几块递给中愈,“这是咱们最新做出来的几块,您看看。”

      中愈接过来一看,入手还算滑,捏了一下有点硬,闻着还有一股味道。

      “少爷我们按照您给的操作步骤,我们都一一做了,关键的几步都是我亲自上手的,只带了两个师傅,现在这个效果就是这样的。这还是不断调整数据慢慢试出来的,现在也就只能达到这个效果,您说的可以做成很稳定不碎的小块,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中愈详细检查了试验过程,不论是原料的选取,还是中间环节的处理,目前都没有发生问题,那就还是配料得份比出了问题。

      这算是失败了,不过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中愈安慰这在场的每一个付出的工人,还好中愈给了他们很高的薪水,希望他们能做的更快更好一些。

      古代纺织业的漂洗用的洗涤剂更进了一步。将贝壳烧成灰,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石灰。它与栏灰碳酸钾在水中相作用就生成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钾是强碱,不仅清除油污的能力强,而且能与木质纤维作用使之胶化,增加其光泽和强度。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麻织品的纤维表面也显示出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痕迹。虽然现在织布的作坊也有自己的技艺,但是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所以他们也没有将其放在实验室里试验。

      没有哪一次的成功是偶然得来的,都是要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得来的,还好东西已经有了,只是不稳定,相信再给点时间,他们一定会做出来的。

      其他的实验中愈没有去看,他不想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今天来,相信他们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期许,所以无压胜有压,让他们自己去猜,中愈已经发现,这个时代的人们不需要自己去说很多,他们自己就会考虑的很清楚,只是这样的态度有时是好事,有时却不一定。

      说的太明白容易让他们忽视,只有让他们自己领悟出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中愈一行人,骑马奔腾,中愈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为了保住这样的日子,决不允许任何人来破坏,要不是怕影响不好,中愈早就在进城的时候就快马奔腾了。

      第0082章 天价藏宝图(求评论)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愈本来想将锦衣卫的训练场地建设的和后世的学校一样,但是建筑材料的程度比不上那就算了,还没有水泥,石头房子在南方的识别率还是很低,中愈放弃了这个选择,在最后图纸送上来的时候,还是选择了他们的方案,不过有一点,钱的预算的确少了许多,他暗自计量,等手里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要准备研发研发水泥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0: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