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合伙人》-第4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前提是,我沈浪让你占的好处你才能占,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高一川对宫中的规矩是懂的,知道像王承恩、沈浪这样的人物要处理自己,随手就可以捏死,自然是吓得连表忠心。

      之后沈浪让王承恩的人试探了几次,发现这高一川也确实老实了。

      给多大的好处也不敢伸手,并且第一时间会向沈浪汇报,沈浪自然满意。

      想到他之前就是尚膳监的监工出身,对监管的流程和事项是很熟悉的,而兵仗局的二把手提督军器库太监还没有,便直接选了他。

      从一个小小的监工,一下子成为八局之一的二把手,高一川可谓是一步登天,欣喜若狂的同时,对沈浪更加敬畏。

      沈浪随手就可以将他提升到这个位置,可见能量之大。

      再想到沈浪和王承恩的关系,他深知这将是自己最大的靠山,以后的飞黄腾达全系于沈浪沈大人一身了,不卖力怎么行。

      因为之前沈浪有燧发枪的事要忙,所以让高一川先到任,并交代给他一个重要任务。

      让他从兵仗局的工匠中将那些熟悉火器的熟手挑出来,他将会有大用。

      兵仗局最多的时候,有超过三千的工匠,现在在籍的工匠只剩下一千五百人左右了,少了一半。

      可即使如此,还是养不活,因为人多活少,为了减轻宫中的负担,也为了工匠的生计,便允许工匠自行在京师自谋生计。

      所以,大部分工匠已经不在兵仗局中,但是兵仗局一旦有事,是可以随时召他们回来的。

      而高一川这阵子就负责将在外的那些熟悉火器的工匠召回来,这是沈浪交给他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为了表现自己,他自然分外的卖力。

      在几天之内,除了因为在京师生存不下去,已经私自逃离的,他召回了近两百个熟悉火器的工匠。

      以防万一,他还筛查了一番,确保是熟手,同时身体没染上什么病,这是沈大人特意交代过的。

      因为京师正在闹疙瘩瘟,沈大人对这个非常重视,万万不能让染上了疙瘩瘟的人混入皇城中。

      现在,经过他检验的这些工匠就在兵仗局中,等待沈浪前来验收。

      沈浪倒是没有着急,而是扫视了一圈眼前除了高一川之外的大小太监和宦官。

      沈浪的目光并没有显露出杀伐、狠辣之气,但是与他对视的太监宦官皆不自觉的低下脑袋。

      沈浪转过头,对一旁的高一川道:“一川,这段时间你在兵仗局,可有人忤逆?或不听差遣?”

      高一川微微一怔,连忙道:“回禀大人,这段时间一川在兵仗局颇为顺心,诸位同僚也甚是照顾,无人不听差遣,也无人忤逆。望大人明察。”

      高一川这话,沈浪自然是不信的,不过,这也说明高一川还挺会做人的,没有趁机打击报复。

      所以,他也没有深究,而是淡淡的语气中透出威严的道:“没有最好,以后我未必经常在兵仗局,我不在的话,这里就要靠你来打理。”

      “以后但凡有人忤逆或不听差遣,和我说一声,我让他倒一辈子马桶去。”

      说罢,还扫视向面前的众太监宦官,没人敢吭声。

      高一川心中大喜的同时,连忙道:“谢大人。”

      显示了一番权威和威严,沈浪直接道:“走,带我去火器工坊。”

      “大人请。”高一川连忙在前带路,沈浪跟上,其他一些大小太监、宦官也亦步亦趋的跟上。

      也许是高一川特意安排,工坊内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敲敲打打的声响不绝入耳。

      几个匠头看到一群大人物进来,连忙一脸谄媚的上前。

      沈浪下令道:“让他们都暂停一下,召集过来,我有话要说。”

      几个匠头连忙应令,高一川上前大声喝道:“掌监沈大人要训话,都放下手中的活儿过来。”

      听到掌监大人来到,众工匠皆是大惊,一个个惶恐不已,他们连小小的监工都生怕得罪,万一不小心冲撞了掌监大人该怎么办?

      一个个连忙丢下手中的活计,有些手足无措,像做了坏事一般,畏首畏尾的不敢太靠前。

      一些被挤到最前排的人更是像要上刑场一般,死死的用脚掌扒住地面,不让自己再挪前哪怕一丝。

      近两百人,鸦雀无声,只能听到工坊中火炉燃烧的噼啪声。

      看到掌握技术的人被驯化得这般温顺,沈浪心中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他主动走上前,却明显感觉到前排的那些工匠甚是畏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逃跑。

      但是他们的后路被堵,退无可退。

      沈浪随即出声安抚道:“诸位,我来此不是来找你们麻烦的,更不是来治你们罪的,反而是有好消息要带给你们的。”

      工匠们听到,依然一脸的麻木。

      沈浪继续道:“皇上深知兵仗局腐化深重,内府太监、工部吏员甚至是匠头,大肆破冒,对普通工匠层层剥削,把兵仗局弄得乌烟瘴气,普通工匠生计难以为继。”

      “有多少大明军士是因兵仗局造出的兵器太差而丢掉性命,又有多少军士是伤在自己的火枪之下。”

      “这些蛀虫,他们祸害的不只是几百几千的普通工匠,他们祸害的是我大明的忠勇军士,祸害的是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我不管尔等太监管理、掌司、监工、甚至匠头等之前如何,但从今往后,任何破冒、侵削、扣除等不法之事皆不许再出现。”

      “否则,一律抄家灭族。”

      沈浪最后一句话说出来,那些有做过这些事的人不由心头一颤。

      但有些人也不太当回事,更觉得沈浪是新官上任想立立威,所以才故意如此说,说不定到时候就自己带头贪了。

      沈浪不管他们怎么想,继续道:“以后兵仗局的差事,不管是存留工匠还是班匠,皆按工计筹,每月足额准时发放。”

      “我深知,如今普通工匠月银能拿到手的可能还不足一两,这种情形以后不会再出现。”

      “以后只要能完成陛下交待下来的任务,月银三两以上不难,若表现好者,一月五两十两甚至更多,皆不是问题。”

      “为了保证工匠能够足额拿到自己的月饷,这个月就会成立账房司,由账房司统一发放至每个工匠手中。”

      “另,账房司每月五日公示上月每个工匠之工时、产出数量等明细,让所有工匠知晓自己的月饷为何是这么多?有无差错。”

      “若有差错,可向账房司申诉处置。”

      “另,陛下特旨批准,每年年底会对兵仗局所有工匠进行考核评选,评选出最优秀的工匠三十人,可免其匠籍,改为民籍,并重赏。”

      ……

      第五十九章 燧发枪组装(上)

      随着沈浪的述说,工匠们终于听得越来越认真。

      以前谁关心过他们这些普通工匠的死活,更没有这么大的大人物一次和他们说这么多的话。

      沈大人这些话,哪怕是假的,他们听着也舒坦。

      慢慢的,他们甚至忘记了害怕,即使是站在最前排的工匠,也忘记了要后退。

      可若这些是真的,那对他们这些工匠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音。

      要知道他们大部分的工匠是班匠,也就是服徭役的工匠,劳动是无偿的,就连往返的路费都要自己准备。

      而所谓的月银,也只是聊以慰藉的些许补助,靠这个根本生存不下去,而且很多时候还要受到层层剥削。

      拿到手的,即使省吃俭用,也不够十天半月花销的。

      至于存留工匠,待遇也好不了多少,同样是社会的最底层。

      可现在沈大人说,以后月银至少能拿到三两以上,而且是真正可以拿到手的,那简直是好上太多倍了。

      更别说五两十两了,他们做梦也不敢想自己一月能拿这么多月银。

      当然,这还不是最吸引他们的,最吸引他们的是可以脱离匠籍。

      匠籍是贱籍,地位比民籍都要低,一旦为匠,世代为匠,且不准参加科举。

      除了极少数最顶尖的工匠凭手艺出头,绝大部分都永无出头之日。

      士农工商,按排序,工匠应该比同样是贱籍的商人地位还要高一点,但今时不同往日了,如今的工匠比商人差多了。

      很多商人凭借财富让自己的地位大幅提升,而且很多达官显贵也不再排斥经商,商人相对匠人也更容易与达官显贵交际。

      所以,不知道有多少匠人想要脱离匠籍,但苦无门路,如今沈大人指出了一条明路,他们怎能不动心?

      其实,匠籍的废除是时代的趋势,正史中顺治二年就废除了匠籍制度,废匠籍改为民籍。

      不过现在还没人想到这个四百多年的制度会被废除,所以脱离匠籍对普通工匠绝对有很大的吸引力。

      好处讲完了,沈浪自然就要开始安排活了。

      近两百个工匠,有六个匠头,他将这近两百人以三十人左右编为一组,每个匠头带领一组。

      沈浪让人将外面的木箱都抬进来,一一打开,然后道:“所有匠头过来。”

      六个匠头一惊,匆匆对视一眼,连忙小心翼翼的走上前。

      沈浪让人抬来一张大桌子,将燧发枪的各部件全部摆出来,让几人辨认。

      几人战战兢兢的认出了大部分部件,但拆散的燧发枪零件显然不认识,一个个紧张得额头直冒冷汗。

      沈浪也没有怪罪他们,亲自将一个燧发机组装好,然后解释道:“这是燧发枪的燧发机,用燧石代替之前的火绳发火。”

      “崇祯八年,毕懋康毕大人的《军器图说》中便有记载。”

      说罢,沈浪还拿出一本《军器图说》,翻到记载燧发枪的那一页。

      沈浪又继续道:“燧发枪与鸟铳等火器最大的不同便是这燧发机,而这燧发机也改良了火绳的各种缺陷。”

      “因此,燧发枪将会逐步的取代鸟铳等使用火绳的火器,你等若不想丢了饭碗,须尽快掌握燧发枪的技艺。”

      六个匠头忙不迭的应喝道:“谨记大人教诲。”

      沈浪继续道:“现在,我教你们如何将这散乱的燧发机组合起来,你们认真看好了。”

      几个匠头实在想不到,这么大的人物会亲自教授自己这只有工匠才做的低贱活计。

      他们想说什么,但又不知如何开口,其他宦官看到高一川没什么表示,也都沉默不语,静观其变。

      高一川虽然跟着沈浪的时间不长,但他深知大人的秉性,很多事情喜欢自己动手。

      我大明不是还出现了天启那样的木匠皇帝吗?大人喜欢这些匠活也正常,所以他识趣的没有多说什么。

      沈浪从几个装燧发机零件的木箱中拿出一个个零件摆好,然后开始按顺序组装。

      他还刻意的放缓了动作,以便这些匠头能看清楚并记住。

      装完一个,沈浪给了他们一点记忆时间,然后又继续组装第二个,他一连组装了三个,也就是组装了三遍让他们记住。

      六个匠头没想到沈大人这般用心,心里紧张的同时,也是拼命的记,生怕没记住会受到什么责罚。

      “好了,给他们每人搬来一张桌子。”演示完之后,沈浪下令道。

      高一川连忙让人搬来六张桌子,并按沈浪的要求分开一段距离。

      沈浪让六个匠头各站在一张桌子前,然后道:“现在,你们每人组三个燧发机出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