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合伙人》-第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从而带动钻头在枪管内一点点的拉出膛线,原理并不复杂。

      既然机器运转没有问题,沈浪便拿出一根枪管安装上去,进行实践操作。

      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暂停一下,用小刷子将钻头上的小毛刺刷干净,同时再加些润滑油。

      花了二十几分钟,沈浪才钻好一根枪管,这个效率有点慢,一万根要自己一个人钻到猴年马月去。

      沈浪决定好了,自己要做出几套手动的膛线机出来,然后带到大明去,让崇祯安排人去做。

      手动的结构就更简单了,就相当于把发动机和推杆的那一部分去掉,换上一个用人力拉动的装置就可以了。

      比如用手轮,用人力摇。

      再简单粗暴一些的,直接就加个把手,力气够大,用蛮力直接推拉就可以。

      不过,喜欢机械的沈浪,就算不用发动机,怎么也得想个省力的法子。

      把这个事情记在心中,他继续拉膛线,花了一个多小时钻好了五根枪管,每根枪膛里面有四根膛线。

      对比了一下,都成流畅的螺旋形,看起来蛮不错的。

      沈浪又用拉好膛线的枪管组装了一支枪,然后开始用尺子和电子秤测量各种数据。

      全枪长1276毫米,加装刺刀后,长1662毫米。

      全枪重412公斤,弹丸重量、直径、弹长、初速之类的暂时都还不确定。

      不过这支枪倒是独一无二,是的,独一无二,人类史上都没有列装过这种枪。

      为何?因为使用米涅弹的线膛枪,早已经是火帽击发枪,燧发机已经被火帽替代了。

      而现在的沈浪暂时整不出火帽,便搞出了这种燧发线膛枪,并准备用米涅弹,所以才这么的独一无二。

      虽然在射速、发火率上可能与火帽击发枪有些差距,但沈浪知道,这支枪放在大明那个时代,绝对冠绝全球。

      枪造好了,接下来就要解决子弹的问题了。

      作为现代人,肯定是怎么先进怎么来。

      而前装线膛枪最好的【创建和谐家园】也就是米涅弹了,能够更好的发挥线膛枪的威力。

      米涅弹的造型,网上有很多图片,但是要将其【创建和谐家园】出来,甚至是量产,还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

      米涅弹和大明正在用的圆形【创建和谐家园】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锥形,底部是空心的弹头。

      而且弹径比枪的口径略小,以方便装填。

      但是,弹径比口径略小的话,子弹与枪膛之间就会有空隙。

      这样一来,在发射时就会导致火药燃气泄漏,从而导致膛压降低,威力大为下降。

      而米涅弹底部空心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发明者想到在发射时,让火药燃气的能量进入弹体的空心底部,利用强大的膛压将其撑开,将空隙堵住。

      这种设想是可行的,因为弹体是由铅组成的,铅相对较软,延展性比较好。

      在火药燃气的巨大冲击下,【创建和谐家园】空心的底部会迅速的膨胀,从而让膨胀后的弹体能够很好的贴合膛线。

      再在火药燃气的推力下,子弹会跟随膛线飞速旋转,既而产生巨大的动能,最终形成巨大的杀伤力。

      随后,又有人对米涅弹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改进,就是在空心的底部加了一个小小的软木塞。

      虽然只增加了这样一个小小的东西,但却可以显著的增强其扩张效果,让弹体更贴合膛线,从而产生更大的动能。

      再后来,又有人对弹体空心的内腔形状进行了改进,发现不用软木塞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于是又把软木塞去掉了,简化了生产米涅弹的工序。

      当然,对米涅弹的改进不止这一点。

      在锥形弹头使用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子弹在装填时容易发生偏转,导致弹体卡在枪膛内,很是麻烦。

      最终,人们将弹体的侧边线条改成垂直的,便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沈浪还看到网上一些米涅弹的图片弹体外壁上会有几圈环形凹槽,起初他不知道这个的用处是什么,查了不少资料才弄清楚了。

      原来这几道小小的凹槽,还有不小的作用呢,一方面它可以减小弹头的重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小子弹与枪膛内壁的摩擦。

      更重要的是,它对弹头的稳定飞行有不小的帮助,类似箭羽对箭矢的作用,增加了精度和射程。

      为了这几圈凹槽,发明者还申请了专利。

      可见,仅仅是一颗小小的弹丸,里面就充满了各种技术含量。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从而发明出最适合的产品。

      但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有时候甚至很漫长。

      可站在历史长河下游的沈浪,就占尽了优势,所以他就可以很好的规避各种问题,一步到位,直接做出最好的米涅弹。

      现在米涅弹里面的技术要点掌握了,那对沈浪来说,就是要确定好米涅弹的尺寸,然后制作出模具,并进行量产。

      做机械零件加工的沈浪,只是在心中稍一盘算,就对模具的大概结构有了定计,他准备选择压铸模,而且是手工操作的那种。

      毕竟,他不想因为生产这玩意而让自己惹上什么麻烦,而拿到大明去,就要考虑以手工为主了。

      至于以后会不会将发电机、发动机也买一些送到大明,进行机械生产,沈浪还没有考虑好。

      因为他是真心想帮助大明强大,而不是为了捞一票就走。

      可想要大明真正强大起来,就不能靠这种表面形式上的拿来主义。

      这种拿来主义无法让大明吸收到有用的技术,也无法让大明持久的强大,只能让大明暂时的摆脱危机。

      从长远来看,对大明甚至是一种伤害。

      只有大明形成了自己的工业基础,什么东西都能够自己制造,那才是真正的强大。

      不然的话,他沈浪要是万一出个什么意外,大明迅速会被打回原形。

      当然,现在说这些有些扯远了,眼下肯定还是以帮助大明摆脱危机为主。

      所以沈浪才动用现代的科技帮助崇祯处理各种问题,比如这万支燧发枪。

      如果靠大明自己去造,以大明眼下的境况,就是到大明灭亡了造不出来。

      第五十三章 钻孔机、膛线机、米涅弹模具

      拉膛线看来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沈浪便不再继续钻枪管了,开始想办法制造人力线膛机、米涅弹模具。

      于是,沈浪没有继续在车间里呆下去,而是回到家构思和查资料。

      经过一晚上的琢磨和查资料,沈浪想到了一个不错的法子可以制造一种比较省力的膛线机,那就是将老式脚踩缝纫机的技术运用上来。

      既可以用来钻枪管,再改进一下也可以用来拉膛线。

      说干就干,沈浪首先将构思出的机械图画出来,然后标明各部件用什么代替。

      第二天就到市场上去淘缝纫机的零件,脚踏板、传动轮、传动带、木架、木板、皮带等等。

      花了两天时间将东西搜罗齐之后,沈浪一晚上就将这玩意儿捣鼓了出来,将准备好的一根空心铁棒和一根长长的钻头安装了上去。

      沈浪就站在机器前,一脚踩下去,不需要太费力,传动轮就开始转了起来。

      经过层层传递就带动操作台上的钻头转动起来,将铁棒内壁不平整的地方给绞平。

      操作台右手边有一个小手轮,转动这个手轮可以将铁棒向左侧缓慢推动。

      就相当于铁棒受到了来自钻头和手轮左右两边的夹击力,从而能更快速的将铁棒钻通。

      沈浪看过国外早期的视频,大概是西方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枪管钻孔工艺。

      其中一人拼命的摇着手轮钻枪管,另一人则从另一头用力推着枪管,虽然也用到了机械,但两人依然有些吃力。

      而沈浪这台机械的原理和他们那个车床大同小异,但显然比他们那个更省力。

      不过,这台机械现在只能用来钻孔,无法拉膛线,如果要让它变成一台膛线机,还需要加几个零部件。

      沈浪在之前的脚踏板上面又加了一个脚踏板,然后在枪管的垂直方向加了齿条和齿轮,并与固定枪管的装置连接起来。

      最后,将上面脚踏板用传动结构与齿条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动力循环。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将脚踏板向前踩,齿条会随之下降高度并带动齿轮转动,从而控制枪管向顺时针方向转。

      将脚踏板向后踩,齿条会随之上升高度并带动齿轮转动,从而控制枪管向逆时针方向转。

      这样的话,这台人力膛线机的原理,就和车间内的那台用发动机动力的膛线机的原理差不多了。

      沈浪拿出一根枪管试了下,虽然比那台发动机动力的要吃力一些,效率也慢上不少,但证明是可以拉出膛线的。

      既然如此,钻孔机和膛线机就先这么定下来了,后期如果想到什么好的改进办法再说。

      他准备再多采购一些配套的零部件,然后拿到大明去组装。

      接下来就是米涅弹模具了,这个就比钻孔机、膛线机的技术含量要一些。

      毕竟这是造子弹,虽然是一百多年前的米涅弹,但是其公差等各项数据同样要控制好,不然肯定会出问题。

      沈浪懒得多想,对着下载的照片就准备先手工打磨一颗米涅弹出来。

      他甚至不需要太复杂的工具,电磨机、钻头、锉刀、砂纸之类的就可以将它削出来,然后再一点点的打磨。

      一个人在车间里忙碌了近两个小时左右,沈浪将一颗实心的米涅弹做了出来。

      用卡尺记录了各项数据,沈浪拿出一支钻好孔的枪管,然后准备试着装填。

      为此,他还准备好了油纸,制作出了米涅弹专用的纸质弹药筒,当然,里面没有装填火药。

      省去了从枪口倒火药的步骤,直接将米涅弹底部朝下的部分塞入枪口中,撕掉外露的弹药筒。

      抽出通条,一顿猛戳,子弹就从枪膛滑了下去,而带油性的弹药筒也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沈浪感受了一下,没感觉出有什么大问题,下去的过程也还算顺畅。

      沈浪又将封闭枪管底部的大螺母拧了下来,往里面看了看,由于有纸筒包裹着,看不出来正不正。

      沈浪直接找来一点酒精倒进去,然后将枪管放平,点上火将纸筒烧掉。

      仔细观察,发现米涅弹在枪膛里的位置还是蛮正的,看不出有什么偏斜。

      究竟好不好用,最终还是要看其发射情况,现在是没办法试了,沈浪只能按照这颗米涅弹的模版做出模具。

      沈浪准备先造一个压模钳出来,这个东西比量产的压铸模具肯定要容易一些,到时候子弹有什么问题对压模钳修改也相对容易。

      这个压模钳在电影《爱国者》中出现过,但那种压模钳是生产球形弹丸的,在钳头部分有一个球形模具。

      先将铝熔化成液态,再倒进这个小模具中,冷却成型后就是球形弹丸的大小了,再将毛边给磨掉,就是可以使用的弹丸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6: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