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合伙人》-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起加起来差不多卖了六百万,沈浪转头就一次次几十万、百万的花出去了,也不心疼。

      既然东西已经做出来了,沈浪立即拨通过去对接后续事宜。

      他在这两个工厂下的订单,分别是木制枪托和刺刀,用的理由都是拍戏的道具。

      两个老板除了感叹制作方舍得下本之外,就没有再多问什么了。

      当然,刺刀是没有开锋的,免得惹上麻烦,沈浪准备拿到大明再开锋。

      随即,沈浪又打开微信,有好几个联系人发来了信息,点开一开,随即露出喜色。

      果然,只要钱到位,很多事情办起来太简单了。

      前段时间回来一次,沈浪就在几个科技论坛上悬赏求购燧发机,他自己提供了一张照片,提了一些技术上的要求。

      只要谁能够按一比一的比例做出来,他就出一万元。

      帖子扩散之后,立即有不少技术宅蜂拥而至。

      沈浪精心的筛选了五个人加了联系方式,每人先转了三千的订金,他们做好之后,将视频和细节图拍好发给他看看。

      通过验收之后,沈浪就会将剩余的钱转过去,而他们则通过快递将东西发过来。

      其实,对懂一些技术的人来说,燧发机的技术难度并不高。

      沈浪之前就是做零件加工的,他自己都可以做出来,只是懒得花这个时间,毕竟现在时间比较紧,能用钱解决就用钱解决。

      哪怕是订做,一个燧发机也要不了一万块钱,但现在沈浪有钱,千儿万儿的算是小钱了。

      重赏之下把名气打出去了,多认识几个技术宅,以后处理问题也会简单方便不少。

      沈浪开始仔细的验收一下他们发来的视频和图片,因为有模版图片做参考,所以他们做出来的成品都大同小异。

      为了证明自己做出的燧发机可以使用,他们还在视频中测试了一下。

      不过,没有亲自拿到手进行对比,也无法看出好坏。

      但是沈浪看到了他们的用心和细心,这几人都将燧发机打磨得非常光亮,而且还展示了每一个零件,以及组装的过程。

      既然他们这般用心,沈浪也很大方,痛快的将余款转账过去,提供了一个收货地址,让他们把货发来。

      果然是技术宅,沈浪的信息刚一发完,几条信息就排队来了。

      “好的,沈总。”

      “沈老板,收到,期待下次合作。”

      “沈老板大气,收到货后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终身保修。”

      “谢谢沈总,现在、立刻、马上、顺丰特快。”

      “沈老板以后有活儿随叫随到,价格好商量,马上快递去喽……”

      第五十一章 燧发枪量产(中)

      接下来两天之内,沈浪便陆续收到了五个燧发机,一万个枪托和六千把未开锋的刺刀,以及一万六千根通条。

      因为那间旧仓库太小,所以沈浪还特意清理了一个车间出来,专门放这些东西,反正工厂也停厂了。

      其实,沈浪还订了一万根枪管,分一短一长两种,长的795毫米,短的215毫米,各五千根,是准备用来做长枪和短枪枪管用的。

      当然,订的时候不会说是当枪管用的,只是让工厂在铁棒中心钻孔。

      铁棒是沈浪自己从别的地方订的,直径248毫米,要求是在中间钻通一个148毫米的孔,壁厚留5毫米厚。

      然后在枪管的某几个特定位置打孔、划线。

      再在打孔那一头开出一截螺纹,到时候这里会用一个大螺母给堵上,以达到密封的目的。

      如果沈浪不明说的话,一般人也很难知道是用来作枪管的。

      沈浪可不是胡乱下的订单,而是做了一翻研究的,特别是用材上面。

      刺刀的材料是用的1095高碳钢,这种钢材价格不贵的同时,韧性也非常好,传统的军刀也喜欢用这种钢材。

      但这种钢材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容易生锈,所以沈浪还特意做了防锈处理。

      当然,站在上帝视角,沈浪自然不会选择什么塞入式刺刀、套筒式刺刀,直接选用了最实用的长剑形刺刀。

      装上步枪可以当刺刀用,不装在枪上时也可以当成军刀单独使用,所以连刀鞘也一并配好了。

      不过,刺刀在沈浪这个时代已经不适用了,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所以沈浪是按照二战时的一款刺刀的标准下的订单。

      但没有多久,沈浪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刺刀和通条好像有些冲突了,装了刺刀,通条就没有空间了。

      因为长剑形刺刀流行的时候,通条已经消失了,所以就不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

      可现在沈浪要造的燧发枪,不是按照历史正常顺序来发展的,他是能用先进工艺的尽量用先进工艺,这一不小心就冲突了。

      最终,沈浪自己改良了一下工艺,在枪口下方和刺刀刀柄之间扩大了一些间隙,给通条留出空间。

      同时,刀格加长,原本刀格上只有一个枪口环,用来将刺刀的一头固定在枪口上的。

      而现在要在枪口环上再打一个孔,方便通条能够从这个孔中穿过。

      所幸,通条占用的空间并不大,所以沈浪才能够相对简单的完成这个改良。

      而通条的材料,沈浪直接用的不锈钢,也分一长一短两种,每种的数量还特意多订做了三千根。

      为何?是因为他在资料中看到,在激烈的战斗过后,总会有一些士兵由于紧张和慌乱遗失了自己的通条。

      当然,一部分会通过打扫战场找回来,但还是会有一部分找不回来。

      如果战败了,那遗失就更多了,所以这东西要多准备一些。

      枪管则是用的铬钼钢,具有非常不错的耐高温和耐高压的性能,现代的一些军用枪管也是用的此类钢材。

      枪托选择的材料就更多了,比如胡桃木、白桦木、榆木等都可以,沈浪直接选择了胡桃木。

      当然,枪托也有两种形制,因为长枪和短枪的枪托还是有区别的。

      在等枪管的同时,沈浪自己也动起手来,因为最重要的燧发机还只有五个样品,他也要尽快量产出来。

      不然的话,其他东西准备就绪,没有燧发机,燧发枪也是烧火棍。

      燧发机虽然不大,但是零件相对较多。

      沈浪仔细的比较了一下五个燧发机,从中选出感觉最好的那个。

      他将这个燧发机拆成零件,为了谨慎起见,他准备将零件分成几部分,然后再多找几家加工厂生产。

      另外还有枪上的一些其他金属件,如瞄准具、扳机、弹簧等,一并分开下单。

      如果别人嫌零件少又小,不愿意接单,他可以加钱。

      钱到位,一切好说,再加钱,哪怕有的没有模具,24小时轮班赶工,用手工都要给你搞出来。

      就这样,一堆堆零件陆续进入了沈浪的车间内,一共有一万套,他不想自己组装,也不想请人组装,准备带到大明让崇祯安排人。

      枪管终于在交货期一天前完成了,在收到枪管后,沈浪连夜在工厂内开始组装,看是否有什么遗漏。

      各零部件都到位的话,组装一支枪花不了多长时间,何况沈浪本身也是军人出身,对枪的感觉也比较熟悉。

      果然,通过模版和标准生产出来的零部件,问题不大,沈浪成功的将一支燧发枪组装好了。

      没装填弹药,他在击锤上装好淘来的燧石,随意的瞄准了下,抠动了扳机。

      随着噌的一声脆响,在弹簧的作用下,击锤砸向击砧,强烈的撞击力让燧石擦在击砧上发出一串火星。

      沈浪又组装了一把短枪,试了一下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目前来看,枪没有多大问题了,已经算是合格的滑膛枪了。

      但是,沈浪的目的是造出线膛枪,那就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膛线,另一个是瞄准具。

      瞄准具还好,主要是膛线,如果没有膛线,这枪的威力就下降一大截。

      而膛线整好了,才能再确定子弹的标准。

      膛线的事,沈浪不准备假借他人之手了,因为他不确定这是不是违法。

      万一请人制作,然后被举报了,要蹲监狱就麻烦了。

      所以,他自己在网上搜索了大量资料,又注册其他号在科技论坛、贴吧之类的和别人探讨。

      最终找到了几种还可以接受的方法,一种是纯手动,这种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主要是把钻头弄出来就可以钻了。

      有拉削法、顶锥挤压法等,但这种方式放在现代社会效率是比较低的,以后将技术传授到大明去还不错。

      而作为现代人,沈浪自然希望是用机械来完成,他找到了一个国外的150年前膛线机的工作视频。

      视频里面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台膛线机的构造及工作方式,稍微研究了一番之后,沈浪觉得不算难,自己应该可以胜任。

      毕竟这是一台150多年前的老玩意儿,相对来说没那么复杂,主要部件就是发动机、滑轮、传动带、齿轮、推杆、钻头。

      这些东西都算是机械方面常见的东西,所以不难找到。

      而且沈浪也算是个技术宅,家里的工厂之前也是搞零件加工的,经常和各种机械打交道,手上也掌握了一些人脉和资源。

      沈浪先将视频中的机器各部分都截取出来,然后自己到就近的机械配件市场去找。

      毕竟他自己懂这个东西,亲眼看到摸到也更能确认合不合适,而且市场里的老板对各零部件也比较精通。

      就算他自己店里没有,问他哪里有,他知道一般也会说的。

      由于这些东西比较常见,沈浪都没有动用人际关系,自己就在市场上搞定了。

      将一堆零部件都收集全了之后,沈浪觉得自己一个人能够组装,就没有请人。

      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沈浪终于将机器组装出来了。

      当然,这中间好几次因为零件尺寸不对,而不得不往返市场再去寻找,所以耽误了不少时间

      仔细的检查了一下,没发现什么问题之后,沈浪将需要上油的地方上好了油,他就要开始试机了。

      第五十二章 燧发枪量产(下)

      “嗵嗵嗵……”发动机正常转动起来,通过传动带、齿轮将力量传送出去。

      操作台一侧,齿轮跟着匀速转动,带动一个可以弯折的推杆不停的伸缩。

      这是这台机械做活塞运动的主要部件,也是代替人力的作用。

      后面的部分才是拉出螺旋膛线的关键,需要钻头能够360度逆时针、顺时针来回旋转。

      因此在推杆的一头用齿杆、齿轮做成另一套装置,将长长的钻头安装在上面。

      在推杆的作用下,它就可以带动钻头一边做活塞运动,一边逆时针顺时针的旋转。

      从而带动钻头在枪管内一点点的拉出膛线,原理并不复杂。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4: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