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合伙人》-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在想,如果我大明的城墙上布满一圈铁丝网,只要城墙不塌,任你多少人恐怕都难以攻入。”

      “或者,在城外绕城布满铁丝网,挖上这种战壕。”

      听到这里,崇祯的眼睛不由一亮,这个好。

      沈浪将进度条向前拖动了一些,突然,一匹精壮的战马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飞奔,它很强壮,速度也很快。

      但动物始终不如人聪明,又是夜晚,它没能避开前面拦截的铁丝网,硬生生的撞了上去。

      它凭借强壮和速度,硬生生的将固定铁丝网的桩子拔了起来,然后拖着缠在身上的铁丝网继续向前跑。

      又突破了一道,还带起了桩子一起疯跑,可是桩子突然挂在了另一个桩子上面,铁丝网巨大的牵扯力量直接将它掀翻。

      它想奋力站起,拼命挣扎,但全身被铁丝网缠绕,终于精疲力尽的倒下。

      崇祯可以感受到这匹优良战马的痛苦和无奈。

      他可以想象,如果大明军队的阵地上也布满这种铁丝网,建虏的骑兵和数量巨大的流寇,除了围困之外,恐怕也只能望洋兴叹吧。

      电影继续播放,天亮了之后,有士兵去救这匹可怜的战马,崇祯看到了它身上捆满了带尖刺的铁丝网。

      如果这是要缠在人身上,应该会更痛苦吧。

      铁丝网这东西很容易导致进攻方的人员受伤,这个时代受外伤可不是一件小事,一旦伤口感染,很可能就直接导致人员死亡。

      可是,崇祯又有些想不通,沈浪说电影都是人演的,可这明明是马呀,马怎么也演得这么好?

      这铁丝网是真的捆在它身上,还是通过什么手段假的捆在它身上,它有没有受伤?

      崇祯这个问题把沈浪也有些难住了,其实他也想知道是怎么做到的,让动物那么配合。

      沈浪实话实说,他也不知道那些导演是怎么做到的,也许这匹马是训练过的,能够听懂人类一些简单的指令。

      崇祯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这个也没有一点用处。

      沈浪再度拖动进度条,英军在花费巨大代价之后终于攻进德军的一条战壕中,崇祯发现那里的德军居然都带着一个面具。

      沈浪告诉他,这个叫防毒面具,人类为了消灭对手,也发明了不少邪恶的武器,毒气弹就是其中之一。

      毒气弹释放出来,如果没有佩戴防毒面具,一会儿就会失去战斗力。

      轻则毒瞎眼睛,皮肤溃烂,重则痛苦的死去。

      刚解释完,毒气弹就来了,将进入战壕的英军淹没。

      然后,不少英军的眼睛被毒得看不见了,用布蒙住,还有很多人身体也出了问题,连走路都没有办法,需要战友扶着。

      关掉《战马》,沈浪又打开一部二战的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

      沈浪先给崇祯讲解了一下电影的背景,正是二战,然后将进度条直接拖到登陆诺曼底的镜头。

      只看到电脑屏幕上,一艘艘船中载满了士兵,向着滩头快速冲击而去,紧张和晕船让一些士兵忍不住吐了出来。

      终于到了岸边,船只无法再前进。

      突然,一艘船前侧的门打开,还未待这些士兵冲出,他们的身上便爆起一团团血花。

      镜头一转,只听到哒哒哒的连续声响,一种和鸟铳有些像的火器疯狂的喷吐着火舌。

      子弹飞射而出,打在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打在士兵身上,一个个士兵惨叫着倒进海里,被海水淹没。

      观察敏锐的崇祯迅速发现不对,“这机枪和之前的机枪是不是有些不一样?”

      沈浪夸赞道:“陛下果然好眼力,之前使用马克沁机枪的也是这个国家的人,但现在马克沁已经跟不上时代,不再被重用了。”

      崇祯一惊,“可是,按照你说出的时间,一战和二战之间,也就相隔二十年,如此威能的机枪,这么快就……”

      崇祯都有些结巴了,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了,这变化速度太快了。

      “因为这款机枪更轻便,更容易冷却,威能也更大,它最快一分钟可以发射一千五百发子弹。”

      “一千五百?”才过二十年,机枪的射击速度就增加了一倍不止,这太疯狂了。

      大明在火器的工艺上,几百年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可是在后世二十年就有如此恐怕的变化,这太可怕了。

      这要是反应慢一点,不思进取耽搁几十年,岂不是要被别人甩到看不见影子?

      沈浪严肃的点点头,再次补充道:

      “这电影中放的是1944年的一场大战,据现在的大明三百年,却是我那时代之前的七十多年。”

      “即便是这款机枪,在我那个时候早已经过时了,我那时代最快的机枪,一分钟可以射出超过6000发子弹。”

      刚好,沈浪下载过134型速射机枪的射击视频,于是切换一下视频。

      当看到134速射机枪六根枪管疯狂转动的射击视频,弹壳如雨点一般哗哗的抛射飞出时,崇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只感觉脑袋一阵嗡嗡作响,觉得后世人太疯狂了,感觉没什么是后世人造不出来的。

      第二十七章 神仙视角,重拾信心

      沈浪拖动进度条,让坦克出场,一个大铁疙瘩横冲直撞,坑坑洼洼的路面和各种障碍物都无法阻挡,又是开炮又是开枪扫射。

      而之前比较厉害的机枪打在它身上,除了擦出一些火星,一点毁伤效果都没有造成,让人震惊不已。

      “这叫坦克,在一战最后时段便出现了,但工艺不成熟,所以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款可以影响整个战场的恐怖兵器。”

      “坦克的作用类似于现在的重甲骑兵,只不过士兵不是骑在上面,而是躲在里面的。”

      “几百上千辆坦克一起快速推进,简直势不可挡,准备不足的防线,很容易被突破。”

      “一天突进几十上百里,打得对手溃不成军。”

      “如此这般,岂非无敌?”崇祯惊骇的问道。

      “一物降一物,没有最锋利的矛,也没有最坚实的盾,能够击毁坦克的武器也有不少。”

      “比如反坦克枪,反坦克炮,反坦克地雷,火箭筒等等,都有不错的破甲效果。”

      刚好这时,有两个米军士兵将炸药粘在轮子上,随着轰轰的两声,坦克履带被炸断了。

      沈浪指着屏幕道:“像这样也行,将它的履带炸断,它就动不了了,失去了大半威力。”

      崇祯立即明白,“这就像重甲骑兵,用破甲重箭击杀。或是让他们的战马失去作用,这个骑兵也就失去了大半战力。”

      “正是如此。”沈浪附和道。

      沈浪继续快进,突然,一辆坦克毫无征逃的爆炸,镜头一转,天上仿佛飞过一只大鸟,还发出嗡嗡的声响。

      “这是?”

      “飞机,这是最厉害的兵器之一。”

      “飞在天上,可以向下方投掷大量的炸弹,还可以从空中用重机枪进行扫射,所以对地面目标威胁非常大。”

      “对付飞机最好的方式,也是用飞机。实在不行,地面上可以用高射炮对其打击,但效率不高。”

      崇祯除了惊叹还是惊叹,“真是天上地下,难怪这样一座城池,几乎成为废墟,这些兵器都太可怕了。”

      “陛下所言极是,那时讲究立体战争,就是海上,陆地,空中力量全方位配合,以最强力的攻击,以最快的速度歼灭敌人。”

      “发动二战的这个国家。”沈浪在地图上指出德国的位置。

      “在战争初期,他们集中几千架飞机,几千辆坦克,突然发动攻击。”

      “在不到二十天内,向前推进了一千多里,打得同样强大的对手措手不及,溃不成军。”

      “最大的一次战果,是在其中一次战役中就消灭了上百万敌军。”

      “不到二十天内,消灭上百万人?”崇祯感觉自己要疯了,那岂不是像大明这样的帝国,瞬间就被灭了。

      虽然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在大明身上,但崇祯的心里还是一阵狂跳。

      “这种战术,我们叫做闪电战。”

      “闪电战,果然如同闪电一般迅捷,干净利落的消灭敌人。好可怕。”崇祯惊叹不已。

      “是的陛下,这是一种在几百年后都很先进的战术,我大明也可以按照这种战术思想打造一支军队。”

      “如果有一支攻击力强大,速度又极快的部队,定是一支可以发起闪电战,所向披靡的强军。”

      崇祯心头一动,兴奋的同时,又有些小心的道:“沈卿,可大明没有坦克,也没有飞机,这样真的可以吗?”

      沈浪认真的点点头道:“可以的陛下,我心中已经有一些想法。”

      于是,沈浪立即将自己的一些构思讲给崇祯听,崇祯不时的点头,神色也越发愉悦。

      最后,激动的道:“好,好。沈卿,唯你担当此任。”

      崇祯非常的兴奋,因为沈浪不但给他提供了组建一支这样军队的思路,还给他提供了解决后勤的办法,甚至花费不了多少国库里的资源。

      要是大明有一支这样的强军,何愁流寇不灭?何惧建虏犯边?

      这才是朕的左膀右臂,真正的帮助朕解决大问题,还不需要多大的好处。

      随后,沈浪又先后点开了《偷袭珍珠港》《血战钢锯岭》等等电影,还有几部战争纪录片。

      当然,都是快进看的,专门看战争场面,一个比一个震撼,一个比一个血腥,海陆空武器全方位展示。

      这样的战斗方式,完全颠覆了崇祯的认知,因为和如今大明发生的战争场面完全不一样了。

      沈浪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崇祯的自信心,而是要告诉他。

      此后两三百年,是科技的时代,是海权的时代,是资本积累的时代。

      人类科技的发展超乎想象,乃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谁能够早先一步走上正确的道路,在未来就能够掌握整个世界的话语权。

      而从大明之后到二战结束,其中影响人类世界巨大变化的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沈浪刚才给崇祯看的所有这些,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让他清晰的感受到了工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而后世的中国,正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赶上,才落后挨打。

      倭寇也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但却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通过二十年的发展,就成为了世界强国。

      沈浪就是要告诉崇祯,大明想要强大,就要提前推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谁赶上了谁就强。

      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那是二战后的事,涉及的技术太高端,没有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作铺垫,根本够不着。

      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紧密联系,甚至可以同时发展,交叉进行,后世的倭寇就是如此。

      这一夜,开阔眼界,开放思想是沈浪带给这个封建皇帝的最终目的。

      崇祯的心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三观都重塑了,心中曾经的抱负不由自主的一点点释放出来。

      如今的大明,虽然也是内忧外患,但与几百年后的世界局势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3: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