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合伙人》-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红衫军吹着笛子,敲着鼓,踏着欢快的曲子整齐的前进,任由炮火连天也丝毫不显慌乱。

      对面的米国人显然也学会了这种战术。

      双方竖着枪,都没有射击,而是保持队形拉近距离。

      米国人首先忍受不住,停下脚步,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先行开枪射击。

      一个个行进的红衫军被射倒,但他们没有任何要还击的意思,继续保持前进。

      直到红衫军靠近到了足够近的距离,指挥官这才下令立停,然后举枪,射击。

      此时的米国人正在装填,随着砰砰砰的一阵密集声响,米军鲜血飞溅,成片的倒下,一阵慌乱。

      而随着行进,红衫军的炮兵也向前推进了一大段距离,在线列步兵后方射击。

      突然,一个大铁球直扑镜头而来,仿佛要从屏幕中飞出来一般。

      吓得正全神贯注盯着屏幕的崇祯一大跳,身子本能向后仰。

      沈浪和王承恩皆是大惊,连忙护驾。

      s:感谢“轻衫白衣”的千币打赏,万分感谢_

      第二十二章 和崇祯一起看电影之《八里桥之战》

      从惊吓中恢复过来之后,崇祯迅速的恢复神情。

      看到崇祯只是稍微受到惊吓,沈浪连忙告罪。

      他真不是故意的,他看这部电影已经有好多年了,忘记有这个镜头,所以才没有事先提醒。

      崇祯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怪罪沈浪,毕竟沈浪也早就和他说了,电影中发生的一切都是演出来的。

      里面的子弹炮弹,更不可能从这个叫电脑的东西里面跑出来杀人。

      但崇祯还是有些爱面子的,为了挽回刚才的面子,他让沈浪把刚才的镜头再放一遍。

      于是,沈浪将进度条向前拖了一点,然后再点播放。

      一个大铁球落地后,一个弹跳,飞快的直扑镜头而来,好像真的马上要砸到自己脑袋上了。

      看着真挺吓人的,哪怕是沈浪第一次看,准备不足之下也被吓了一跳。

      镜头迅速一转,铁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上了一个士兵的脑袋,他的脑袋直接消失。

      这次崇祯的神情平静了很多,也没有被吓一跳,但看到这般血腥的场面,他还是有些不可思议的道:“这如何演?”

      于是,沈浪暂停播放,临时给他科普了一下拍摄这种镜头的方法。

      当然,这也只是他自己的理解,导演究竟是不是这样拍的,他自己也不知道。

      说白了,就是镜头转换,剪辑,在铁球飞过来之前,那个士兵是真人。

      但是在头掉之前的一刹那和之后,应该就是假人了。

      再把这些剪辑的镜头拼接起来,就是电影中表现出的样子了。

      不管是不是这样,沈浪觉得这种解释还算合理。

      崇祯这个几百年前的人,更无法找到什么破绽了,再加上他对沈浪的信任,自然不会怀疑。

      电影继续播放,随着红衫军的骑兵从两翼包抄攻击,已经伤亡巨大的米军彻底崩溃,士兵们转身就逃,有的连武器都扔了。

      这次战斗,红衫军再次毫不费力的取得了胜利。

      崇祯也亲眼见识到了,同样的战术,不同的人使用出来,取得的效果真的完全不同。

      电影继续播放,沈浪一直快进到两个半小时的位置,双方正准备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大战。

      还是和之前一样,双方排列成整齐的队形互相靠近,米国人先一步停下,然后射击。

      随后,红衫军还击,双方都有不小的伤亡。

      但是,在士气方面,米国人与红衫军有不小的差距。

      一些士兵承受不了残酷的战争压力,心里防线崩溃,开始出现逃亡现象。

      而随着红衫军骑兵出动,米国人主动撤退。

      红衫军不再保持阵形,持枪在后追击,米国人疯狂逃蹿。

      直到,红衫军看到前方有敌军的完整阵形,而之前逃蹿的民兵迅速的趴伏在己方正规军的前面。

      红衫军指挥官当即发现不妙,下令停止追击已然不及。

      米国人迅速射击,阵形混乱的红衫军顿时伤亡惨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线式战术阵形的重要性。

      米国人重创了追击的红衫军,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红衫军第一时间投入了预备军,并且排着整齐的队形追了上来。

      看到红衫军整齐的队形,米国人的指挥官明显的有些慌乱,可以看出在他心里对阵形完整的红衫军是有些畏惧的。

      事实也证明,有准备的红衫军战力强大,米国人再次被击败,士兵开始溃退。

      这时,作为民兵主将的主角站了起来,接过旗帜又冲锋回去,正规军指挥官也响应,命令溃退的军队再杀回去。

      这一段的剧情,沈浪觉得有些不太合理。

      战场上,已经开始溃退的军队,真的这么容易就能组织起反击吗?

      脱离战斗拉开一段距离,重新整队再战还说得过去。

      可电影中双方并没有脱离战斗,红衫军还在大杀四方。

      主角摇旗呐喊两声,指挥官喊两声,米国人就像打了激血一般,反将阵形相对完整的红衫军打得措手不及。

      击破他们的阵形,并将其击溃,红衫军指挥官撤退。

      这应该是主角光环在起作用,沈浪也将自己的观点讲了出来,崇祯听罢非常赞同,真实的战场上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极低。

      溃退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大溃败还差不多。

      大明和建虏的战斗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大明军真正在战斗中的伤亡反而不是很大,最大的伤亡是在溃败之后。

      而这种溃败也不是一开始就大溃败,而是少部分士兵和队伍带头逃亡,从而引起剩下部队的军心不稳,然后以点带面的迅速崩溃。

      【创建和谐家园】抓住机会掩杀而来,从而引起明军更大的溃败,伤亡也就急剧上升。

      电影后面就没什么可看的了,随着米国人取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在战略上就取得了优势,开始反攻直至英国人战败投降。

      电影看完了,沈浪再度总结要点:

      线列步兵战术,非常讲究阵形和士气。

      火绳枪淘汰,燧发枪成为主要单兵火器,定装子弹成标准配置,并装配刺刀。

      近距离接战时,士兵直接手持带刺刀的火枪战斗,所以拼刺刀的技术很重要。

      骑兵装备手铳,并配备马刀。

      崇祯不时的点头,默默的将沈浪的这些总结记在心里。

      沈浪又笑着道:“陛下,这部影片中所使用的武器及战术,虽然是一百多年后的,但只要知晓其中奥妙,仿制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我大明完全可以借鉴过来。”

      崇祯听到不由一喜,也完全能够理解,很多事情没有挑明之前显得很高深,但一旦点拨通了,就非常简单了。

      就像火药,在发明之前,可能觉得非常的神奇,但在发明之后,也就那么回事了,仅仅几种东西混合而已。

      这就体现出了沈浪的巨大价值,他以后世人的角度,可以提前将一些技艺和知识告诉你,让你少走弯路,以更快的完成对别人的超越。

      就相当于拿着答案去参加科举一样。

      显然,沈浪想要灌输给崇祯的知识点并不只这些,他继续补充道:

      “陛下,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战术,电影上没有反应出来。就是步兵如何来对付骑兵。”

      “电影中骑兵虽然有几次短暂的亮相,但还未战斗,对方就迅速的崩溃了,没有体现步兵对付骑兵的战术。”

      “其实,这时的步兵在对付骑兵中,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堪一击,反而可以做到对骑兵的全面压制。”

      听到沈浪这般说,崇祯很是惊奇,有些迫不及待的道:“还有这种战术?那是何种战术?”

      要知道,骑兵一直是步兵的恶梦,他还从未听说过有步兵能够全面压制骑兵的战术。

      对付骑兵,最好的方法还是骑兵。

      而骑兵,恰恰是大明军队的最大短板,别说比之建虏,比之蒙古也比不上。

      步兵完胜骑兵的战例有不少,接下来的这场战斗,沈浪其实很不想说,因为直接牵扯到自己的感情。

      但是,为了让崇祯认识到后世军事在各个方面的走向,也有必要让他看一看这场战斗。

      从而能够认知到己方与敌人的差距,然后作出改变。

      这,就是悲惨的八里桥之战。

      “八里桥?”听到这个名字,崇祯有些熟悉,因为在通州外面就有一座八里桥。

      原名叫永通桥,因距离通州八里,所以也叫八里桥。

      崇祯之所以知道这座桥,是因为该桥是京师周围重要的桥梁之一,是通往京师的必经之处。

      沈浪点点头道:“正是这里。”

      看到沈浪神色凝重,崇祯心里也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二十三章 和崇祯一起看电影之《救国同盟》

      沈浪只找到了几个有关八里桥之战的片段,没有找到完整的电影,而且这些片段的时间比较久,没有那么高清。

      影片开始播放,直接就是八里桥之战的那一段。

      英法联军布置好阵线严整以待,指挥官拿起望远镜。

      望远镜的视野中出现了崇祯熟悉的身影,通过装扮他一眼便认了出来,“建虏?”

      沈浪点点头道:“这是大概两百二十年后发生在八里桥的战役,而这时正是满清建立的清朝晚期,西方诸强入侵我华夏。”

      “此战,就是刚才的红衫军联合取代佛朗机成为欧洲大陆霸主的法西兰,组成联军与清军发生的战斗。”

      崇祯的脸色有些凝重,不知心里有何感想。

      因为不管是满清,还是英法联军,对此时的他来说,都算是外族。

      但不管如何,这片土地是华夏子孙生活了几千年的,他们在京师附近战斗,作为【创建和谐家园】皇帝,他的心里绝对不会好受。

      随着清军指挥官举刀一声大吼,成百上千的骑兵主动发起了冲锋,他们手上几乎都拿着长矛。

      英法联军立即进行炮击,清军骑兵成片的倒下,但是他们依然在冒死进攻。

      而联军步兵已经趴在战壕后面举枪瞄准,随着一声令下,步兵齐射,清军再次大量倒在了冲锋的路线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7: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