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得养狗护身,防兵造反啊!”

      “好吧!好吧!”陈衷纪无可奈何,发现每次反对时,颜大少总有一套大道理来说服他。

      总而言之,颜常武养军很特别,军队工资高,居住得好,吃得也好!

      军营设在镇西防着东边海岸,宽敞整洁,烧了青砖建起围墙,头一年军官住大瓦房,士兵住木棚,每人单床而不是大通铺,第二年就尽数住起了水泥楼,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漱间!

      嗯嗯,所有的官兵都发给青盐洁牙,免费的!

      你得知道,那时盐商最有钱,特别的暴利,也可想而知盐价的高企,这颜大少居然发盐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刷牙!

      支出当然是哗哗的,令陈衷纪瞠目结舌!

      第9节 初建军(二)

      让他更是吃惊的是军人们伙食之好!

      伙食管饱,吃得又好!

      在营里吃热食!

      早餐式样不少,有包子、馒头、面条、菜干肉粥、油条豆浆等,最令人感慨的是必备一个鸡蛋!

      正餐则是米饭、青菜还有海边的鱼、猪肉、鸡肉!

      遇大佬阅兵和节日时有加餐,往往是羊肉和海产品,有一次陈衷纪跟随颜大少阅兵,居然吃到了牛肉生蚝!

      得明白,牛是农家宝,农民们爱牛如命,民间想吃牛只有非经官方同意的私宰牛但也很少或者是病死牛。

      头二年没有水果吃,后来正餐必备水果、早餐有牛奶喝!

      部队出动时,则有米饭有条件时或者饼干无条件时,菜式主要是干蔬菜,腌制的鱼肉,鱼干和猪肉干,饭后有干果,三年后有了茶喝,发给糖果一年后的事。

      在明朝的大陆民间普遍贫困,普通民众平时也就吃吃杂粮饭和自家产的青菜农民才有,各种节日期间才能吃糙米饭和肉类,至于鲜肉,鸡蛋和精米无糠皮的大米很少吃到,鸡蛋舍不得吃,拿到集市上换铜板。

      所以民间吃一个鸡蛋,绝对是改善生活。某湾湾说大陆吃不起茶叶蛋,他没说错,指的是明朝时的大陆

      而在颜常武的兵营里,新兵完成训练以后,比没参军之前强壮很多,体力也有很大提高。

      一个个块头壮硕得吓人!

      本来南兵不如北兵壮实,但北港兵比起北方兵来不遑多让,体力高企,跑步可以赶上马匹!

      士兵的伙食标准明显高于普罗大众,基本相当大陆中小康之家的水平,米饭管够,每天都有肉吃,副食也相当丰富。

      为了给军队提供稳定的伙食,建立起一个养鸡场、一个养猪场、一个养牛场和一个养羊场,还有菜场这些场子很快就随着军队扩张而变多扩大了,自营自销,大员们的日常肉食也从给。

      但是,大员们得自己给钱,按价给钱,颜常武也不例外!

      而军队却是免费,陈衷纪悻悻地道:“我们还不如大头兵值钱!”

      那当然,军队是颜常武的立脚点,宝贝疙瘩,关心得无微不至。

      除此之外,军人发给作训服、常服、礼服。。。令人发指的是军人出营一定要漂亮,穿着漂亮,身体干净,刮过脸,头发弄好,由军官、宪兵检查过才放行出营。

      为此,军队又发给肥皂!

      哦,还发草纸!

      对于颜大少花钱如流水的行径,陈衷纪和张伯颇有微词,只是不能扭转。

      当然,颜常武绝对不会让他的军队成为少爷兵,每天也操练得他们成为死狗。

      五公里长跑!

      烈日下暴晒!

      千米游泳!

      扛着大木什么的负重跑!

      一百个俯卧撑!

      没完没了的站队!

      每天早上,军号一响,军人们就争先恐后地跳起来。。。万一迟到,那就罚跑!

      颜大少的军队主观性体罚不重,军官顶多喝斥或者拳打脚踢,平时和训练中出了岔子,要不罚跑,要不就是关XHW,给粗茶淡饭。

      战斗中如犯错那就会挨打军棍了,仅此而已。

      严重的则有军事法庭处置。

      内务几分钟之内就要完成,然后喝水。。。很奇怪地,军队要求喝开水,然后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清晨时光,喊着号子进行长跑的军人们是北港一大特色。

      回到军营里,军官气势汹汹地操练,从早到晚。

      训练大纲来自颜常武,他说来自西人,别人就听之任之。。。后来有西人看过这样的训练大纲,说在西方从来没有见过!

      当然,具体的训练过程还得靠大家进行设计和补充,但精华还是颜常武的。

      有时累到虚脱,还得集队,一起进饭堂吃饭,吃之前得唱歌!

      得,军歌来了!

      说句心里话、打靶归来、十五的月亮、我是一个兵等等不少有更改和删除,终日军歌嘹亮又是颜大少的兵的一大特色。

      等到火枪火炮运来,终日砰砰开枪,轰轰放炮。

      火药要钱、弹丸要钱、火枪火炮要折旧。

      管帐的陈衷纪木然,来什么帐单都签字,看都不看一眼!

      他与颜常武有争执,认为他对兵们太好了,然而颜常武说了:“我的兵,就是与众不同!”

      话说回来,颜大少的兵,吃的舒服、住的惬意,拿的满足,虽说得也开心,但他们也用心。

      颜常武得到的报告是军队在在训练上到是当真出力的很。

      一月体能训练、二月打靶、三月合练模拟上战场合练,还真的是三月初成军了。

      令行禁止,眼带杀气。。。为了训练他们,就在他们头顶放枪!

      部队开薪水了!

      这是大日子,所有的军人都穿上干净的礼服,由颜常武亲自发钱!

      喊着名字,一个个上前在颜大少手里接过钱。

      军人们就明白,钱是颜大少给的,不是别人的,别效忠错对象了!

      真金白银,按工资条上实发,绝无克扣。

      当然,颜大少事务繁忙,也不是每月都到,但必有管财的陈衷纪派人来监管,还有“中国特色”,颜大少派出一个家奴也来监管,确保钱一定发到军人们的手里,除此之外,家奴还监管军务不出岔子。

      家国天下,大家习以为常。

      别看家奴在外威风,但要是敢蒙骗主子,颜大少说了:“把他装进麻袋丢海里去!”

      嗯,他可是大海盗之子,说到做到!

      这样的监管下,军人们收入是杠杠的,打仗时只要参战,便有赏赐。训练出力者,一样可计功。每月从训练高手和团队里选出头三名,各赏白银若干,实拿到手。

      比起大陆明军要好得多了,要说到明军有饷银,可朝廷拖欠、长官克扣、户部银两成色不足,到后来军队军人几乎成为乞丐兵,惨不可言。

      第10节 修路风波

      北港事务展开,蓬勃发展。

      地不断被开垦,大陆【创建和谐家园】每丁授田百亩,给每户耕牛一头,除了免费给每户盖房之外,其余农具、籽种皆由组合发出。现在还是合股,杨天生说的是贸易占四成,而北港地则是颜大少独得一半

      广积农家肥,水肥多,光照强,作物生长得快且好。

      种田、修路、修房子、修港口,所有的人很勤快,大干快上,还真的有了基建狂魔的雏形

      日日新,月月有变化。

      修路上千壮劳力拿着铁铲、锄头、箩筐和小推车等工具集中在北港码头上,那里的空地多,除了他们,还有家中的妇孺跑来看热闹,大家熙熙攘攘,吵吵嚷嚷,大人们在交头接耳,小孩子叫着吵着,还有哭的,热闹如同赶集。

      要说到国人的嘴巴杂,可怜那些管事到处叫着“静一静,静一静,听大龙头训示!”根本无济于事。

      没办法,站在堆砌木方上的大龙头颜常武象个邻家的大男孩,他年龄太轻了,实在不能引人敬畏!

      欺负大龙头耶!

      这样的场面任谁见了都不爽,他脸上带着笑,有的看热闹的人认为他这是强颜欢笑呢。

      旁边的张守云黑着脸,抓着一条马鞭,大步扑出,啪的打了一个响亮的鞭花,这才让民众们停息,颜常武方能讲话。

      “各位,我是大龙头颜常武,今天召集你们来,就是要修路,修一条康庄大道,从码头通向镇里,这条路修好了,能够为大家带来很多的方便!”

      下面窃窃私语:“大龙头还真的是年轻啊,行不行的?”

      “当老大就不知行不行,但他那方面肯定行,俊得很呢”说话的人好生促狭,毫无敬畏之心,周围的人发出了一阵哄笑声。

      当地人粗野不文,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别有动机。

      我忍!

      颜常武也听到了,但是他没有吱声。

      “这次修路,我们排了十二个队,每队百人,分头进行工作,都安排下管事负责指挥,等到当天工作完成,我们还安排伙食,管饱管够!”颜常武耐心地道。

      这话的后面倒是受到欢迎,大家冲他欢迎,结果秩序又乱了!

      张守云不得不再次挥鞭虚打,好不容易才让大家安静下来。

      说话颇不容易,时时被打断,人们简直当他不到!

      旁观的陈衷纪观察得出:“大龙头威望不足,但敢于站在千人面前侃侃而谈,有勇气,这是他可取之处!”

      不是什么人都敢在大庭广众下发表演讲,上千人的目光望来时,许多人不一定抵挡得住。

      颜常武知道多讲无益,保不准人家是左耳进右耳出,可是不得不讲!

      “一定要公开亮相,这是你的必由之路。”

      他对自己说道,深吸了一口气,叫道:“拿上来!”

      横幅亮开,赫然是:“要想富,先修路!”

      看到的民众居然是哄堂大笑!

      “想富就修路?哈哈哈,笑死我了!”

      “想富就要跑船,船开到,一船货一船银子!”那是见识过船货的人说的。

      老农则说:“要想富,就要多耕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