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训练,然后打仗,不用想什么,不用担心什么。

      吃得相当好,大米加肉!

      薪水也高,军官不克扣,不肉刑体罚下属。

      他们不象大陆,东南府军人都是一式小平头,军服帅毙了!

      除了硬货,还有软实力:让福建水师官兵们大开眼界,那就是东南府的奖惩及优抚条例!

      明文规定,军官和士兵的晋升之道,伤残军人的待遇,阵亡将士的抚恤条例,白纸黑字。。。不是说说的,明军代表们曾经跟随东南府的公务员去过新建的荣军院,那里专门收养伤残军人,看过之后无话可说!

      环境优美、服务周到、伙食良好!

      难怪东南府的军人们敢拼,福建水师败得还是不冤!

      一整套“宣传”,颜常武在立万之后扬名,终将收获他想要的:借明军官兵的嘴回到大陆宣传东南府、明军官兵转职成为东南府军人!

      此为之后的事,现在李德继续道:“我军战绩辉煌,请督军示下!”

      颜常武开声说话道:“我们打赢了,不过呢,我不喜欢这样的战争。”

      “这是内战!”颜常武不爽地道:“看到尸遍大海,要是给我选择,我真不想打这场战争,他们与我们同族、同宗,大家去扯一扯关系,很可能是我们的远亲,甚至近亲!”

      “不过也不能不打!”颜常武遗憾地道:“好在我们打赢这一场之后,应该不会再有不长眼的家伙来送死了。”

      “好吧,我来布置一下。”颜常武宣布道:

      “我们派出去的舰队,将占领澎湖、金门,以作我东南府屏障!”

      “所有闽省出海贸易船只及到闽省贸易船只,都须持我东南府令旗,每面令旗二千银元,有令旗者方可出海贸易,无令旗出海者,扣船,给赎金方可放行,如若抵抗,杀我军者换命,伤我军者服苦役赎罪!”

      第93节 喜与悲

      得,大家的心弦被拨动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象道霹雳般落入了众人的心田。

      吃惊、振奋!

      东南府终究伸出了他的獠牙,澎湖是台海防御中占据中心地位,所谓守台湾必守澎湖,只要占领澎湖,东南府就有了安全保障。

      占领金门,则东南府将控制范围大举推进,有利于“出海持令旗”之举。

      此举意味着东南府可以坐地守税了!

      想想每年闽省往幕府、菲律宾、巴达维亚有多少的贸易船只,再有经过闽省海域的船只,每条船收他们两千银元,收获的银元可想而知!

      发达了!

      东南府的军政大员们兴奋无比,头尾三年1625年底颜起家,到目前的1627年夏至,大家都在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达到了人坐家中,天上掉银元。

      过路船敢不给银元?!

      那就扣船扣人!

      敢与我们对抗?

      请看福建水师的下场!

      太棒了!陈衷纪霍然起立,向颜常武拱手道:“督军,我立即拟定收费章程!”

      “甚好,不过你首要工作的是准备庆功宴还有军人们的奖励!”

      “遵令!”

      接下去的三天,整个东南府一片喜乐,连放三天假,连贺三天。

      首先是还神,在海边祭祀妈祖,感谢妈祖娘娘的保佑。

      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表彰有功之臣。

      受到表扬最多的是副提督李英指挥的第三打击群,他们与强敌面对面的硬碰硬,不堕下风,为主力舰队赶来歼敌打了雄厚的根基。、

      因此李英为列为军功第一等。

      他在领奖发言自然学会了颜常武的国朝特色,感谢妈祖的保佑、感谢年轻督军的英明领导、感谢忠勇的将士们、感谢枪和炮、感谢军舰、感谢东南府民众、感谢家人

      大家这边给他拍掌,那边有点晕晕欲睡了,想问他感谢完没有,好在没出现感谢CCTV。

      第三打击群的成员们许多人都得到了近战突击勋章,获得奖金和证书,颜常武给他们发奖。

      然后是第一第二打击群的舰长和舰员们,大赢家是荷人西雷斯马,他指挥得当,速度最快,成为战列线的领头羊,所有战舰都跟随他行动,也不负重望,把战列线带得相当好,因此功劳最大!

      再有各舰的官兵们,表现突出的一一获奖。

      参战人员几乎人人有份,最差的没有军功章也有证书表扬。

      然后开宴,大吃大喝,颜常武亲自给功臣们敬酒,众皆喝醉而归。

      表彰大会是在北港军港内进行,第二天,各支部队几乎放大假,留了三分之一的舰队成员留守,人人放假了。

      而颜常武则率重要官员进谒北港“思齐阁”。

      东南府开山老祖是颜常武的便宜父亲颜思齐,颜思齐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却在台湾发展史上写下了璀璨而亮丽的史页,奠定了东南府的基业!他的开台业绩,受到后人世代缅怀。为表达对这位开台英雄的敬仰之情,东南府在北港镇兴建了“颜讳思齐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然后在北港朝天宫的左右两侧兴建了“思齐阁”和“怀笨楼”。

      高达三层后加到五层的“思齐阁”已经建成,其金碧辉煌,一楼正中乃颜思基坐像,各处有壁画,记载他的传奇经历,从他反幕府开始,到达台湾北港,然后建寨开荒,成就了东南府的根基。

      其自日本逃抵台湾时,在此登陆,带领十三艘船在台湾岛西南岸的笨港后被其改为北港登陆,并在此规划建筑了井字型营寨,使之成为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与此是时,多次派人到漳、泉两地招募【创建和谐家园】入台开垦,前后约有3千多人,并将垦民分为十寨,台湾开发始于颜思齐。

      可以说,没颜思齐,也就没东南府。

      北港朝天宫,乃颜常武下令大兴土木的妈祖神庙,颜常武计划将此宫作为台湾妈祖神庙的总庙,目前还没有建成。

      便宜了颜思齐,在朝天宫开光后,他也将享受四时祭祀,被人永志不望。

      只要东南府不倒,那思齐阁就妥妥的。

      至于怀笨楼,将作为史料展馆,主要记录开发之后的情况。

      官兵归家,民众大肆庆贺,热闹无比,不必细表。

      相比于东南府的欢乐顶天,福建诸州县则悲恸到地!

      攻台的两万多人是从各州县征调,兵败之后,只得区区千余人回来,官场大哗、民间大悲!

      巡抚朱一冯、总兵俞咨皐和副总兵陈希范被放一马回来,颜面扫地,羞愧无比,皆归家闭门不出,政事不敢再理,委与下属,在家写请罪表章。

      朱一冯还好,总兵俞咨皐府门都给菜头和臭鸡蛋洗礼,其家人出门皆挨骂被揍!

      二万多条活生生的性命丢在了海上,尸骨无存!

      加上东南府情报局连夜在大街上遍发禀贴,说明事情真相:台湾本是无主之地,东南府率化外之民在此屯垦,这朱一冯和俞咨皐贪功,自来招惹东南府,以致大败!

      在福建水师到来之前,东南府自得其乐,没空理会大陆,乃朱一冯和俞咨皐自讨苦吃,罪大恶极,可怜的是他们手下的无辜官兵!

      不几天,东南府有使节上岸,带去了第一批遣返人员,同时还带去了得生官兵的名单。

      福建布政使司根据出兵攻台人员名单和得生官兵的名单对照,得出了阵亡将士名单,约阵亡了一万六千人,将有一万人被遣返回大陆。

      数字有水份,大概三千福建水师的青壮加入了东南府!

      不过他们不敢公然宣布自己是东南府的人,只好隐姓埋名诈死了实际是一万三千多人生还,遣返了一万人,后来这三千人秘密通知了他们的家庭。

      阵亡将士名单出来,各州县都有人死,民间一片素缟,恸哭可达九霄云外!

      随着遣返人员陆续归来,福建民众更加知晓事情真相,清楚东南府是怎么个仁义法子,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幸福之地,东南府的名声传遍八闽大地,民众愈加痛恨朱一冯和俞咨皐!

      福建各地士绅,有资格的直接上本,无资格的请人当【创建和谐家园】,弹劾朱一冯和俞咨皐贪国误国,害了福建水师上万人的性命,毫无建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一个半月后,朝廷圣旨下达:朱一冯去职,俞咨皐和陈希范皆锒铛入狱。再经廷臣会议,两将皆被送上断头台!

      至此,能够制约东南府的福建水师一蹶不振,东南府的崛起势不可当!

      第94节 甜蜜的事业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东南府的秋收格外的甜蜜!

      台南平原上,有如置身于甘蔗田的海洋里。翠绿的甘蔗园一片连着一片,茂密的蔗叶随风婆娑起舞。

      在收获的季节里,甘蔗田里一片繁忙。蔗农们手持镰刀忙着收割,一捆捆去头砍尾的甘蔗堆满了田垅。

      颜常武亲自动手,开割了第一镰,斩下的甘蔗洗干净,咬一口,真甜啊!

      早有准备的陈衷纪开设制糖厂,将甘蔗制糖!

      此时,台南平原上,一个个高耸的烟囱开始喷吐浓浓的黑烟,榨糖机日夜不停地转动,空气中弥漫着蔗糖的甜香。

      以甘蔗为原料,经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和干燥等工序制成白砂糖、粗糖等产品的过程、东南府制作三糖!

      哪三糖?

      红糖、白糖和冰糖!

      国人制糖由来已久,北宋王灼于 1130年间撰写出中国第一部制糖专著──糖霜谱。全书共分7篇,内容丰富,分别记述了中国制糖发展的历史、甘蔗的种植方法、制糖的设备包括压榨及煮炼设备、工艺过程、糖霜性味、用途、糖业经济等。

      土糖的选料和制作

      一、选料:选择甘蔗成熟季节的熟蔗,选料后需去除甘蔗叶、尾端及杂质。

      二、榨汁:用两个大石碾为土榨蔗机,大石碾上方凿有18个凹槽,插入木楔,相当于齿轮,上面有木桩固定,相当于轴心,轴心木桩顶端横接一大梁俗称“篙桅”,靠畜力一般用一头牛拉动“篙桅”,带动两个大石碾互为滚动,甘蔗被碾压成汁,蔗汁顺着大石碾底下的石槽,过滤后流入贮汁池。

      三、过滤:糖工用木瓢将贮汁池里的蔗汁舀进木桶,再倒进装有纤细过滤水缸中进行过滤。最后,通过竹制导管将过滤干净的蔗汁引进糖锅。

      四、煮熬:将过滤后的甘蔗汁加热煮沸至280℃300℃,并不停地搅拌,去掉泡沫及杂质,让水分不断地蒸发。加热原料一般用木材或甘蔗渣。

      五、凝固:用少量的甘蔗汁和海石灰起凝固、中和的作用混合搅匀,待糖锅里的甘蔗汁煮沸24小时后,将沉淀后的海石灰水倒进糖锅,并不停搅拌,糖浆逐渐形成。

      六、起糖:由最初的甘蔗汁糖水糖浆整个过程610小时。整个过程要注意时间、火候、色泽、黏度等。

      七、成糖:坨糖起糖后稍微比糖条起糖早些时间将糖浆装入铁锅中,用预先备好的木棒不停搅拌,要求力度均衡,速度适中。大约20分钟后,熬到汁水变成金黄色的糖浆。翻着气泡的糖浆被倒进铺上竹席的平台上,糖浆一边冷却,人们一边用工具把糖汁铺均匀。过了一会儿,糖浆便成了色泽黄白的红糖。

      专门从福建各地请来的制糖师傅,由他们动手操作,在制作过程中,火候非常重要。例如起糖时的火候,起糖早了火候轻,糖难以凝固,晚了火候重,糖有苦味,只有火候到位才能保证糖的外表漂亮,口感香甜。

      除了火候,还要有耐心。在火坑上,蔗糖水要经过四五个小时不停地翻滚,让大部分水分蒸发后,甘蔗糖香味才最浓。师傅们说道:“在熬制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清理杂质、不停地搅拌,所以说制糖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哪怕是甘蔗水,都要进行多次过滤才能放到锅里煮。”

      新鲜制作好原汁原味的红糖,在当时绝对没有添加任何色素香精,入口甘甜、回、味无穷。

      这一团团红糖是民众辛勤劳动的结晶,正值红糖飘香的好时节。使用古法制作的红糖保留了较多甘蔗的营养成分,能快速补充体力,其中含有可提供热能的碳水化合物,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锰、锌、铬等各种元素。

      营养丰富,味道又香,颜常武品尝后大悦!

      国人喜欢吃红糖,但要卖给红毛番,则要白糖。

      白沙糖由红沙糖脱色而来,怎样脱色就成了技术的关键。

      明代嘉靖中期,南安有一位黄姓的制糖人家,家里的房子因为绵绵不断的春雨塌了。那时候的房子多是泥土夯筑,倒塌的黄泥墙体压住了他家的红沙糖。谁料漫长的雨季结束后,这家人把土移走,竟发现家里的红沙糖全部变白了!

      意外事故瞬间变成喜剧,白沙糖的秘密就这样被揭开了。于是,按南安人这种“黄泥脱色法”,福建的白沙糖终于可以量化生产了。

      不过当时的白沙糖充其量只是颜色淡一点,更鲜亮一些而已,没办法做到纯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