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时代》-第9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们的核武器数量远远超过苏联,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财政部长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开口道,“我不认为苏联会因为一个古巴和美国开战。”

        “美国核武器的数量是两万七千颗,对不对?这能说明什么呢?”谢洛夫一开口让眼前的三个人神色大变,核武器数量的多少绝对是一个重大机密,肯尼迪也是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后才知道的。谢洛夫则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是美国最大敌人的情报头子,他竟然知道美国的核武器数量是多少,这不是表明美国内部出现了奸细么?

        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几乎一下子跳起来,其实他可以算是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两个情报局的上级,他深知谢洛夫清楚爆出来的数字到底保密程度有多高。作为一个联想能力还不错的司法部长,他甚至怀疑美国情报系统在苏联的线人总是被逮捕,也和这个内鬼都极大的关系,这个内鬼肯定级别很高。

        这可不管我的事情!谢洛夫距离罗伯特肯尼迪距离并不远,清楚的探查到了这位司法部长的想法,如果罗伯特肯尼迪想要请教的话,他还可以交售一个名为大清洗的秘技,帮助罗伯特肯尼迪寻找一下这个不存在的内鬼。

        谢洛夫再一次感谢克格勃给他的神秘光辉,这个身份太有用了,作为一个情报头子他说点东西,就能让自己的敌人心慌意乱,更何况他说的还是真实的信息。

        有间谍!这几乎是三人立刻的想法,不然就没有理由解释谢洛夫为何一口说出了美国核武器的数量,看着表情一直不变的谢洛夫,三个人越来越觉得谢洛夫是知道很多事情,才被苏联的赫鲁晓夫派过来,专门和多勃雷宁一起来谈判的。

        “既然你知道美国的核武器数量,就应该明白我们的实力!”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故作傲慢地说道,心中已经决定一定要危机结束之后进行清查。

        “那有什么,美国的核武器数量又不是秘密!”至少在五十年后不是秘密,随处可见。谢洛夫这种轻松的口气,让眼前的三个部门长官有些摸不准了。

      第365章 挟中自重

        一切尽在掌握中!对,就是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人看着一群蚂蚁,或者是一个普通人突然有了上帝视角,罗伯特肯尼迪三个人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被剥光的美女,而谢洛夫就是一个跃跃欲试准备上阵的禽兽一般,这个比喻虽然低俗,但却非常贴切。

        “两万七千颗核弹头很多,足够把地球上所有的城市都炸上好几遍,但那有怎么样呢?苏联的核导弹不需要对准这么多的国家,我们只需要对准美国就行了。我们灭了美国,美国会替我们消灭世界,这就是现实!所以目前我们投入的力量已经足够了,就凭借在古巴的核导弹,我就有资格代表苏联谈判……”谢洛夫用一种冷嘲的表情,审视着眼前的三个美国大人物,司法部长、国防部长、财政部长,真是好大的阵仗。看起来高高在上,其实美国真正说的算的人是谁?想想就知道……

        肯尼迪兄弟够强大了,一个是总统一个是司法部长,换成苏联就相当于一个是总书记一个是内务部部长,但就是这对兄弟档全部惨死。所以呢,必须是真正的幕后主事者知道,和平不是白白而来,和平自然就会降临。

        这就是现实,只要核战争开始,被核打击的国家就绝不会局限在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英国、法国、中国、德国、只要稍微有一点价值的国家全部都逃脱不了。苏联够的到的国家苏联会消灭,美国够得到的国家美国会消灭,美苏都够得到的国家会迎来两个超级大国的问候,没有盟友,核战争开始之后都是敌人。

        “自从上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还是第一个威胁美国的国家。”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把目光放在多勃雷宁身上道,“作为一个大使,多勃雷宁先生,你不说一点什么么?”

        “自从革命以来,也没有一个国家动动嘴皮子就让苏联后退,你们美国也是第一个。”把双手放在腿上的谢洛夫,冷幽幽的嘲讽道,“不要把自己的敌人当成蠢货,我希望我的敌人可以做到这点,因为我从来没有把你们当做蠢货……”

        谢洛夫抢在多勃雷宁说话之前开口,是保证多勃雷宁以后的工作,恶人总是要有人来做的,作为秘密警察头子的谢洛夫显然比多勃雷宁更加合适这个位置。

        整个办公室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中,用落针可闻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双方都没有说话,在这种死寂一般的沉默中,只有无声的对抗,简单来说,双方在大眼瞪小眼。在他们的外面,加勒比海周围是美国三军的数十万军事力量把古巴团团包围,古巴岛上则是苏联驻古巴集群的全体战士,以及动员起来的数十万古巴革命军。

        而视线放到世界上,从欧洲大陆到东亚三八线、从横须贺到苏比克湾,苏联和美国各自的盟国全部处在戒备状态,耳朵则在随时收听古巴那边的消息。只要听到古巴方面的风吹草动,两大军事集团以千万数量为单位的士兵迅速就能进入战斗状态,越过边界捉对厮杀。

        随着苏联和美国先后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作为美苏对峙的最前线,欧洲大陆处在一片悲观的气氛中,苏联这边的盟友一边倒的进行战争宣传不同。被苏联的庞大的坦克集团军群顶在脑门上的西欧国家,只要想到一望无际的坦克向自己冲过来,心中就充满了绝望。

        这点谢洛夫是知道的,从苏联解体的解密资料来看,从冷战开始到结束,苏联和华约从来没有制定过一个以防守为核心的方案,所制定的都是进攻方案。而美国和北约从来没有制定过一个进攻苏联的方案,所制定的都是防御方案。也许有过,但美国没有解体,没人知道。

        双方的谈判没有让任何方面的人知道,但就是涉及到五个人的谈判,他们的结果却可以涉及到全世界的安危,明天早上看到的是遍地核污染和辐射线的世界,还是像今天一样祥和的世界,就要看他们谈判的结果如何。但至少在现在,双方都没有后退的打算。美国自认为实力强大,苏联则已经投入了过多的资源,如果现在屁都不放一个就撤回本土,可以骗过普通民众,但绝对不会让苏联的各级干部接受。

        勃列日涅夫之所以能政变成功,除了说服控制苏联安全部门的克格勃掌控者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之外,国防部的默认也是一个重大因素,除了赫鲁晓夫裁军的举动遭致国防部不满之外,耗费巨资投入的核工业没有发挥作用,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让那些经过卫国战争的军人非常不满,才在政变的时候对赫鲁晓夫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如果苏联不后退的话,美国很可能会发生政变,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军们不会对古巴的局势默认的,谢洛夫将军,要知道一旦让军人来解决问题,事情就不好办了!”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语重心长的道,“相信你也知道这个后果!”

        “这个后果是我正想要对你们说的,苏联国防部的一群元帅,在我出国之前已经制定好了全球大战的作战计划,相信你们也知道,苏联军方的态度对政府的影响,要远远比他们的美国同行要大,如果我不能带回去令军方满意的结果,我都无法估计那些军人会干什么!”谢洛夫嘴角牵扯出来一丝苦笑,相当的声情并茂。

        他绝对不相信美国军方有胆子政变,退一步说政变更好,美国的军事政变可以让美国的声望受到重大损失,这是多少谋划都不可能获得的收获。就算美国成了军政府,他们就会和苏联开战?这仍然不可能。

        所以对于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话,他是一万个不相信,美国的国力正处在巅峰状态,会闲的没事去作死?要是美国真的变成军政府,苏联会很愿意扛起解放全人类的大旗的。在美国军政府的衬托之下,苏联的牌子会更加光鲜亮丽。

        “说实话,马上就要国会选举了,肯尼迪总统肯定很想快速而漂亮的把问题解决吧,你们没有时间再拖了,不然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谢洛夫老神在在地说道。

        “你认为总统会因为国会选举就让步,你似乎不太了解我们美国。”肯尼迪总统的弟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冷漠的反问道。

        “不会,我的意思是你们缺乏时间,比如在美国和苏联在古巴对抗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可没有闲着,那些不安分的国家正在利用这个机会完成自己的战略布局,而我们没有时间去干涉。”谢洛夫双手一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

        “你们在同时支持中国进攻印度?”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脸色相当难看地说道。

        “中国在利用苏联和美国的对抗,完成他们自己的目的。这个时间点苏联的支持或是反对都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需要他们的力量。”多勃雷宁找到适时地机会发言道,“事先中国没有通知苏联他们发动战争的举动!”

        多勃雷宁的话从侧面上否定了美国人的猜测,那就是苏联没有支持中国的动作。而谢洛夫从一边补充道,“但现在苏联已经被利用了,就必须让中印战争体现出来自己的价值。相信你们也知道了目前的进展,印度军方已经一败涂地,你们如果不让步的话,再过一个月,你们可能面对的就不是一个苏联了,而是更加困难的局面。如果你们能坐视印度被灭国,我们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反正中国是我们的盟国,到时候我们可以把迟来的祝贺给补上,相信中国同志会原谅我们的……”

        中国可以假装对苏联的古巴导弹危机进行声援,苏联也可以假装祝贺中国的胜利成果,至于印度,哼,打赢了他是有声有色的大国,打输了他就什么都不是。这招就叫做挟中自重,至少在明面上,苏联和中国目前还是牢不可破的联盟,而且中国的口号比苏联喊的还要响亮,动作比苏联还要大,而且更加不加掩饰。

        “可波兰指挥的阿尔及利亚人民军已经被包围了,你们能坐视波兰的失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提醒着谢洛夫,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苏联占据优势,亚洲方面虽然中国进展很大,但非洲方面的情势可是非常危急的。

        “和中国一样,阿尔及利亚方面也是波兰一个国家的举动,苏联抱着成功很好,不成功也没什么的心态,我们的盟国没有你们的盟国这么听话,你们美国人训狗技术确实比我们苏联要强得多。”谢洛夫心中冷笑,他会管波兰人去死?一个中国已经够苏联头疼的了,难道还要在东欧再出一个不听话的国家么?

        “我们需要一点时间!”罗伯特肯尼迪三人对视一眼,就像是谢洛夫说的那样,如果不把目光局限在加勒比海,其实现在局势并不怎么好。就算苏联说的是真话,没有支持中国,但到时候并不担负苏联去握住中国同志的双手锦上添花。政治就是这么现实……

      第366章 美苏摊牌

        谢洛夫和多勃雷宁回到苏联大使馆,还有几个小时,理论上苏联的所有准备就会全部到位,这就是说,最多还有一天的时间,就到了摊牌的时刻。明天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次对抗的结果应该会揭晓了。为了这次的对抗,美国和苏联都已经把全世界搞得鸡飞狗跳,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这个问题上或明或暗的表态。

        欧洲的态度上基本上是处在中立态度,当然一旦开战那些老牌帝国主义仍然会义无反顾的和美国合作,苏联获得的支持主要集中在亚非那些刚独立的国家,加上中东的亲苏国家。美国在美洲的权威一统天下,在亚洲的亲美国家也得到了鼎力支持。但因为关塔那摩是否有殖民地色彩的问题,西欧国家不太好意思明面上支持美苏的任何一个国家。

        “苏联的态度非常强硬,一定要美国废除和古巴租借关塔那摩的条约。这和他们主张撤出土耳其导弹的态度是这次和解的底线,谢洛夫那个秘密警察头子根本就不让多勃雷宁说话,可想而知他是莫斯科这次专门派出来的谈判代表。”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对着没有出现在谈判中的美国军方将领说道。

        “问题不在这个上面,谢洛夫他清楚的知道我们到底有多少核弹,我的问题是我们的核弹头数量是如何暴漏的。”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脸色难看的看着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看着这个自称保护美国的局长,以谢洛夫那种肯定的口吻,美国知晓核弹头数量的层面中肯定出现了一个叛徒,而且级别非常高。

        “谢洛夫知道美国核弹头的数量?这不可能!”胡佛恍如花岗岩一样僵硬的脸上充满了惊讶之色,这不符合常理,胡佛没有发现任何一点值得怀疑的地方,以知晓这个问题的层面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怎么不可能,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和克拉伦斯财政部长都听到了,那个秘密警察头子清楚的知道我们美国核弹的数量,难道是我们出现幻听了么?”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焦虑。

        他的焦虑当然是有理由的,在这种谈判的时候,你的敌人忽然把你最大的底牌毫不掩饰的说出来,那个口气就像是你们家有多少钱一样的态度,换做任何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就好像有一个人每天在暗中默默盯着你一样。

        这不是一般的数据,这是美国的核弹数量,这是一般人能泄露的东西么?如果美国连这种数据都能泄露出去,那还有什么是不能泄露的,最重要的核保护伞都没了,那还有什么可以相信?

        承受着罗伯特肯尼迪指责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脸上阴晴不定,通过三个部长的同时认证,可以确定美国的核武器数量确实是泄露出去了。但问题是谁泄露的?这是个问题。胡佛怀疑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面前是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甚至是他的哥哥肯尼迪总统。

        他怀疑的可能性,则是从一个女人身上,胡佛和谢洛夫早先的谈话中,已经知道玛丽莲梦露在谢洛夫的手上,刚开始胡佛并没有当做一回事。一个女人知道一些东西又能怎么样呢?但现在他不这么想了,可能那个女人的日记里面确实记载了很多美国的秘密。

        这么想的胡佛,看着有些烦躁的罗伯特肯尼迪也有些不太对劲,人就是这样,一旦加入自己的主观感情,看什么都是带着怀疑的态度。普通人是这样,胡佛也是一个人,在这个爆炸性的消息面前,也开始对周围产生了怀疑。不是胡佛不够老练,换做是谢洛夫如果得知苏联的重大机密泄露,可能比他动作更快,已经开始清查了。

        将自己不满压在心中,胡佛重新恢复成了僵硬的表情,对肯尼迪的指责默不作声,毕竟他没有证据,而且玛丽莲梦露的忽然消失,胡佛是有责任的。就算心中怀疑是肯尼迪兄弟泄露了这个重大机密,他也要站在自己这边考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隐藏过去,甚至以后对玛丽莲梦露都不能追杀,因为这件事情苏联也知道。

        谢洛夫不知道胡佛把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从心里已经对肯尼迪不满。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反正肯尼迪兄弟迟早要完,多这一件事少这一件事都不影响大局。

        就在整个会议室已经有混乱趋势的时候,刚刚离开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一脸凝重的神色走进来,手上拿着一堆刚刚取过来的航拍照片,气呼呼的仍在桌子上道,“现在我们知道古巴岛上有多少苏联核导弹了,都在上面!”

        从古巴导弹危机刚刚开始,美国的大部分侦查力量就集中在古巴上空,中央情报局局长麦科恩迫切的想要知道苏联在古巴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大,现在他知道了,很大,大的不像话。这个消息立刻让在座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忘记了刚才的事情,美国核武器的泄露已经成了事实,现在他们想要知道苏联在古巴的导弹有多大的力量。

        “将近两百颗核导弹,几乎可以打遍我们美国的各大城市,怪不得这次苏联的底气这么足?”看到U2侦察机今天的战果,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甚至有一种不敢相信的感觉,他甚至想得知这个消息还不如不知道。至少在无知的情况下他们还可以充满信心对抗,现在则不是美国重伤就能战胜苏联的问题了,而是打起来就肯定会同归于尽。

        作为一个资深的造假专家,谢洛夫自然不会忘记玩战略忽悠,这本来就是克格勃经常干的工作,在一堆真导弹里面塞进一堆假导弹很正常,如果精通造假的克格勃主管忘记了这么干,他才是真正的对不起自己的前辈们。这些假导弹粗制滥造,近距离用眼睛都能看出破绽,可是从空中俯视是辨认不出来的。

        肯尼迪心中有一种压抑感,从古巴导弹危机开始之后,他就没有听说过一件好消息,整个过程简直是荒谬,事情被美国发现的时候苏联已经接近准备完成,美国的动作不能说不快,但现在看来苏联已经运到古巴的力量,都能和美国同归于尽。

        “泰勒上将,军方能不能保证摧毁这些导弹?”肯尼迪捂着自己的额头询问道,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上将。

        “不能,总统先生。就算是我们主动进攻,也不能保证把所有核导弹拦截下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上将也被这个数量惊呆了,这简直是无法抵挡的数量。

        胡佛本来想要对这个数字提出质疑,但一看到罗伯特肯尼迪的样子,心中叹了一口气觉得这个时候不适合自己发言。

        “这样看来,我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但这件事情上我们是无路可退的,古巴距离美国的距离太近,近到我们没有预警时间,无论如何必须让苏联把所有核导弹撤走,给赫鲁晓夫发一封电报,我们可以考虑谈判,在必须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把所有核导弹运走,如果不答应就开战!”肯尼迪总统豁然站起来道,“关塔那摩的问题可以谈,土耳其导弹的问题也可以谈,但除了这两点,我们什么都不会谈。希望苏联不要过分,我已经不准备后退了……”

        此时的苏联大使馆当中,谢洛夫接到了三封电报,一封是携带原子弹的A舰队,A舰队已经到达美国海军封锁线的外围,正在那里等待最后的命令。

        另外一封电报则是在赶路的常规潜艇编队,在两大洋赶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七艘潜艇被美国海军咬住,但他们可以在规定时间赶到地点。最后一封电报则是苏联远东边防军区的电报,告诉谢洛夫今天在当地的国土防空军驱逐了一艘美国的侦察机。

        其他两件事不归谢洛夫管,他给予了A舰队电报进行回应,“我的同志们,作为肃反工作者的一员,我对你们的勇气感到无比敬佩。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我的命令是,阻止美国海军可能会出现的检查!如果美国海军非要这么做,让他们看看大伊万的厉害……”

        发完电报之后,谢洛夫又给莫斯科的中央主席团发了一封电报,详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时间不长则接到了回电,回电十分简单,“尤里,放心去做吧……”

        距离美国六百海里的一片平静的海面上,六艘远洋渔船互相之间发报沟通,过了好半天这些渔船同时发出同一封内容的电报,“身为肃反工作者,绝不妥协!嗅出并铲除叛徒……”

        “谢洛夫将军,白宫方面请我们去继续谈判,同时这是莫斯科方面的来信!”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走进来说道。

        谢洛夫结果电报简略的看了几眼,立刻穿上军大衣喝道,“是摊牌的时候了!”

      第367章 事实和真理

        作为一个执行者,谢洛夫已经能做到自己涉及范围内的一切,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解决问题,英国的外交之所以功勋卓著离不开世界第一殖民帝国的国力作为后盾。美国所过之处无不高呼灯塔万岁,靠的是自己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军力和经济实力。作为后起的德国、苏联、中国不但没有这些东西,甚至作为后来者还要受到世界霸主的打压。

        不论世界舆论怎么看待这次的古巴导弹危机,只要谢洛夫心中自己明白,这是因为美国在土耳其部署核导弹引起的,这就够了。一如铁幕演说主动拉起冷战的大幕围堵苏联,一如成立北约无视苏联的【创建和谐家园】把联邦德国拉入作战体系之内,苏联讲过道理,进行过外交努力,换来的却是美国把苏联的尊严踩在脚下。

        “既然这样,就让核弹来说话吧,这才是人类普遍认识的真理!”在谢洛夫面前的白宫似乎比上次来的时候森严了不少,经过了一道道关卡的谢洛夫,厚重的军大衣下面双手已经紧握成拳,表面上仍然一副严肃到刻板的样子,接受探员们的搜身。

        还是上次一样的办公室,但是却一个人都没有,里面空空荡荡却一尘不染,这里是白宫,美国国家权利的象征,还是很多后世游戏的重要地点。闭上眼镜等待的谢洛夫此时脑海中闪现着很多少儿不宜的内容,如果谈不下去,他有没有可能掐死肯尼迪?在外面的探员冲进来之前做好一切。

        想想也就算了,他也不是电影中的零零七。他手下的零零七倒是数以万计,但相信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大门突然开了,在早先三大部长之前的人,谢洛夫前世在很多纪录片当中见过,坊间传闻中最伟大的美国总统,而实际上并不是很高明的美国总统肯尼迪。

        似乎双方都在想着怎么开始这场谈判,妥协是必要的,因为不妥协就意味着核战争。但如何妥协,保存自己的脸面给民众一个交代,这个力度却不是很好把握。

        双方的底牌都已经暴漏的差不多,凝重的气氛虽然无法量化,但处在前线对峙的美苏士兵肯定都处在最高的戒备当中,他们可能在加勒比海的海面和海下,隔着海水在思考对方在想些什么,可能在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边界隔空张望。最近两天整个苏联的盟国都没有对古巴导弹危机表达出更新的看法,这一方面可能是阻止舆论激化的办法,但另一个方面会不会也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呢,谁都不知道。

        到了这个地步,藏着掖着显得就不是很坦诚,大家的底牌都已经出现了。谈什么如何谈,如何让对方自己知道自己的需求,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说出来。

        坦率就是最大的谈判态度,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直接把一叠航拍照片放在了桌子上,目的是让谢洛夫和多勃雷宁看一看,美国已经得到的信息。和多勃雷宁很认真的辨认不同,谢洛夫就这么静静地坐在四个人的对面,从头到尾连坐姿都没有换一下。

        “谢洛夫将军,不看一下你们苏联的军事力量么?作为一个苏联公民,你应该很高兴!”美国财政部长狄龙缓缓的开口道。

        谢洛夫嘴角扯出一丝微笑,用眼睛扫了一下正在拿着照片的多勃雷宁,无所谓的指着自己的头说道,“看什么?从头到尾,我都是这个计划的重要参与者,甚至还是下面的执行者。每一颗核导弹如何拆解,如何运输,如何组装,如何骗过美国的情报网,如何进行隐藏,每一个步骤我都殚精竭虑,我亲眼看着其中两批核导弹装船,我亲自命令侦察机升空侦查,通过航拍确认如何进行伪装,今天你们之所以看到这些核导弹,那是因为我下令所有伪装全部拆除,让你们看到的,不然的话除非你们能牺牲十万美国陆军士兵,否则根本接近不了这些导弹发射架,只要你们接近这些核导弹,说不定他们已经飞出去了……”

        谢洛夫的口气就像是今天晚上吃什么一样,无与伦比的坦诚,简直坦诚的令人害怕。

        “苏联是要准备和我们进行核战争?相信这不是你们的目的,要知道核战争没有胜利者,谢洛夫将军,你也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核战争爆发,你也不能保证他们一定能活下来!”美国总统肯尼迪身体前倾认真的询问道,“你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看到人类灭亡就是你的目的?我不相信这是你的目的……”

        “我为和平而来,但和平不是在跪下祈求你们美国的宽恕!”提到妻子的孩子,谢洛夫再也不像是一个机器人了,口气也不再冷冰冰,而是转而缓和道,“今天我尽心尽力的帮助国家完成计划,为的就是我的妻子和孩子,我要让核导弹离苏联远一点。国家不会白白将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也要对得起国家的寄托……”

        “然后你就用两百颗核导弹来履行自己的和平?”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咄咄逼人的询问道,“然后利用你们苏联控制的那些国家,一起对和平进行挑衅?”

        “苏联受到了美国核导弹的威胁,美国也一样,这有什么不对?美国是上帝的选民?呵呵,就算是上帝亲临,我也要看看他能不能抗住原子弹。”谢洛夫豁然站起来,最后笑眯眯的道,“今天的局面之所以发生,完全是你们十几年来不断的践踏苏联的尊严引起的反弹。面对你们的霸权,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反抗的勇气,但苏联恰好有这个勇气,也有这个实力,我比较累,就不想科普冷战的铁幕演说和北约成立的事情了,那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

        站起来的谢洛夫,头上的蓝色大檐帽和身上的灰色军大衣都充满了压迫感。

        “谢洛夫将军,你这不是讲道理的态度,相信这也不是赫鲁晓夫先生所希望看到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目光灼灼的开口道,“最终我们还是谈谈的,不是么?”

        “我当然是在讲道理,讲你们能听懂的道理。我们苏联相信以真理和事实说服别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需要把真理和事实当着敌人的面摆出来,但面对美国就不得不这么做了,因为你们的眼睛比较近视,不摆出来怕你们看不到。”重新坐下的谢洛夫掰着手指低声道,“所以只能拿出真理让你们看一看,今天你们面对着古巴集群的事实,和等待发射的道理,在往大了说,欧洲方向我们还有几百万事实,他们还携带着一次战争所需要的道理,这样今天才会出现你们坐在这里,听着我为了和平而来,来和你们讲事实和真理……”

        真理和事实,就是这么简单!苏联拿出几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事实,携带着几个基数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国家都要坐下来听苏联讲和平。如果没有这些事实和道理,苏联所讲的和平就是合并。危地马拉的总统阿本斯先生,因为没有这种事实和道理,所以他被中央情报局给推翻了,一直无法回到国内。

        阿本斯做了什么?他不过就是希望把自己国家的土地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他最基本的目的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国民不被饿死,希望他们活的像个人,一个土地改革就引来了利润受损的美国人干涉,出动中央情报局进行颠覆,真是好有道理的干涉。

        “谢洛夫将军的坦诚,就是一个真正的苏联人,我们中央情报局分析的没有错,你和你们的第一书记都非常相信军事力量!”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暗自贬低道,“根据我们的计算,苏联的核弹数量绝对不会超过五千颗,而我们美国有将近三万颗,你们所谓的事实和真理,似乎有些不够分量!”

        谢洛夫呵呵一笑,对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威胁置若罔闻,自顾自的说起现在苏联开始的科研计划,这个计划和美苏的太空竞赛是同时进行的,太空竞赛期间经济利益与国家自信心结合,促使苏联科学家计划钻出一个“俄罗斯超深钻探”。这样做是为了赶在美国钻探项目之前到达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界面即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超深钻探。这个最初目标确定后,苏联便在人迹罕至的帕钦加地区钻出有史以来最深的洞——科拉超深钻孔。

        “你们美国不但有两万七千颗核弹,其实你们都忘了,你们本土还有一个更大能量的定时炸弹,每年都有无数的人去观光,这颗定时炸弹的名字叫做黄石公园!黄石公园最浅的地方不过才八公里,我可以用事实来告诉各位先生,我到达古巴的那一天,已经把所有的核导弹全部对准了黄石公园,也许他会爆炸,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也许你们美国人的命好,什么事情都不会出现呢?”摆出事实和真理的谢洛夫张开双手,一副把结果交给命运的样子。

      第368章 擦枪走火

        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威胁,根据美国科学家的计算,黄石公园一旦爆炸了,最好的结果是美国变成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大一点整个北约都受到影响。最坏的结果人类都可能灭亡,一直以来几乎没人会想到,几乎敢有人把注意打到黄石公园的上面。

        “听说黄石公园正在复苏,根据我们苏联科学家的估算,黄石公园现在正处在活跃期,真是一个好时候,幸亏这玩意我们苏联没有!”此时谢洛夫就像是抓住帝国主义胸部的刺客,这个感觉真是要多爽就有多爽。

        “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你们还白白浪费了核弹,接下来的核打击不是你们苏联可以承受的了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风轻云淡地说道,“比起这种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威胁,美国给你们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的核导弹可以足够把苏联炸上一遍又一遍,直到所有的苏联人全部消失……”

        黄石公园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他一旦爆发到底是什么结果,根本没人可以预料到。至少六十年代的美国科学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谢洛夫当然不会告诉肯尼迪其实苏联也没有研究出来,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黄石公园的底壳可能稳定也可能不稳定,能确认的是这是地球上目前最活跃的火山,而且正在爆发周期之内。至于核弹能不能引爆黄石公园,莫须有吧……

        这个问题是美国人自己的,又不在苏联境内,出了问题美国人先死,苏联人也许能多活一段时间,万一爆炸的剂量比较小,只把美国炸了,苏联就赚到了……

        “你们苏联到底想要什么?”肯尼迪不耐烦地说道,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在拖下去了。美国不愿意拖下去,苏联想必也是如此。

        “美国军方撤出关塔那摩,撤出土耳其的导弹,我们苏联可以撤出古巴的导弹!”多勃雷宁提出了苏联方面的条件,这本就是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开始之后的初衷。

        “关塔那摩是美国和古巴的事情,美军不会撤出!”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拒绝道,“土耳其的核导弹我们可以秘密撤离,但苏联的核导弹必须在联合国的监督之下全部撤出。”

        “我们还是把事情交给战争来解决吧!”谢洛夫直接打断了麦克纳马拉的话,抬起手腕看着时间道,“我们的潜艇部队应该已经到达了射程范围之内,现在双方才是真正的平等,战争开始之后,将没有胜利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7 16: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