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时代》-第9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什么东西什么神秘?”一直没有说话的普利耶夫大将也很感兴趣的问道。

        “420mm自行原子加农炮,数量是一架,炮弹则是两发,作为早先对关塔那摩美国军事基地准备的一部分。”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原子大炮在克格勃古巴负责人阿列克谢夫手中,这种破烂国防部不稀罕,所以被我弄到古巴来发挥余热了!”

        420mm自行原子加农炮仅仅在五年前的红场阅兵式露了一次面。实际上,苏联在研制出它们之后,却从没有认真的考虑过如何使用它们。因为当时苏军前线航空兵的伊尔二八轻型轰炸机完全可以完成实施战术核突击的任务。同时,苏联能够携带低当量核弹头的战术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工作也接近完成,而且它们的使用要比这两种庞然大物要方便的多,攻击范围也更远。而事实上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这玩意已经被国防部弄到军工博物馆去做摆设了,还是谢洛夫想起来这件事,觉得在古巴隐藏一座原子炮放在那里,就算是不用,也能吓唬吓唬关塔那摩的美军,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上次他来到古巴考察的时候,已经让人把发射基地建好了。

        “一天之内把原子大炮运到关塔那摩外围阵地,在晚上出发,自行原子炮是可以移动的,一个晚上的时间应该不成问题。古巴又不是很大!”谢洛夫直接把自己不太冒险的想法说出来。

        这种轻松的口吻让古巴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大将和格列奇科中将面面相视,这就是不太冒险的部署?他们两个在这里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但都在常规战争的范畴之内,谢洛夫刚刚到达古巴还没有一个小时,准备的怎么看都像是核战争。

        “其实我是带着中央主席团的命令去美国谈判的,不过在争取和平之前,我必须要让杨基佬明白一件事情,打核战争他们赢不了,不是付出一定代价就能战胜苏联,而是同归于尽!”谢洛夫不为所动的继续道,“所有古巴集群下属战略火箭军的中程核导弹马上调整目标,对准美国黄石公园,次要目标为美国人口最大的城市。”

        必须要有个结果了,苏联的海军上不来,核潜艇只能在加勒比海和美国海军捉迷藏,美国本土距离古巴这么近,拖下去对苏联其实是不利的。谢洛夫搭乘的图114客机除了呆了一百多个肉盾之外,还有就是一整套的设备,这套设备可以保证谢洛夫在美国的时候,也能随时和古巴的古巴集群司令部联系。这套设备谢洛夫准备去和多勃雷宁汇合之后,带到美国去。

        在和古巴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大将和防空军司令格列奇科中将商量之后,通过电报对整个古巴集群下属各部队下达了命令,防空导弹部队进入二级战备、战略火箭军部队准备填充燃料,陆军部队还是沿着古巴可能被登陆的地点部署滩头阵地,苏联士兵开始沿着海岸线部署阵地被古巴上空的美国侦察机马上发现。

        消息马上传到美国本土,从古巴导弹危机暴漏之后,美国本土的报纸一天一个说法,本来谢洛夫带着一堆肉票来美国,已经被美国报纸解读成服软了。却没想到图114没有在美国降落,而是去了古巴。这让很多报纸都在猜测,这种时刻肯尼迪也不敢让美国国内的报纸乱来了,开始把最近的进展对媒体进行封锁。这种危机的时刻,放任美国媒体乱放嘴炮,对美国的国家安全一点正面影响都没有。

      第358章 哈瓦那阅兵

        肯尼迪也不是很淡然,从竞选总统的时候他就知道美国的核武器数量远超苏联,能达到九比一的数量优势,从核潜艇到战略轰炸机美国无一不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在古巴导弹危机刚开始的时候,他认为苏联会首先挺不住撤退,但现在看来事情好像不是这样。

        坏消息一件接一件的传来,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签发了一级战备命令,整个欧洲都陷入到了一片风声鹤唳当中,似乎下一秒钟苏联数以万计的坦克就会突破边界呼啸而来。最让肯尼迪烦躁的是自己阵营的人心不齐,意大利总理带领着一群欧洲【创建和谐家园】不断要求美国让步,肯尼迪当然是拒绝的。他不会因为这些和苏联人一样信仰的家伙出来要求,就把牺牲掉美国的利益,他是美国的总统,当然要对美国负责。

        可法国对美国的不满不能不让肯尼迪不正视,戴高乐对美国一意孤行的对抗深感不满,一些不好的消息从法国传来,比如说美国遭到了导弹的威胁就可以摆出核大战的姿态?我们欧洲人已经在苏联的核导弹之下生活了很多年了!现在美国因为自己受到威胁就可以把整个世界拉进核大战当中,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让欧洲人怎么相信美国人?

        “我是美国总统,维护美国的安全有什么错?”肯尼迪狠狠地咬牙自语道。这么想是没错的,只不过欧洲人想要维护自己的安全,让美国后退,也没什么错误。

        比起美国阵营当中的异议,苏联阵营当中简直是众志成城,东欧国家一边倒的支持苏联对抗,一方面是苏联的控制力度比美国严格的多,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关塔那摩问题的出现,美国和古巴之间的不平等条约,连西欧国家都有所不满,更别提比把反帝反殖民当做主要宣传方向的东欧国家了,就连和印度大战的中国都不忘了抽空声援苏联。

        肯尼迪现在十分怀疑,苏联和中国是不是刚开始就串通一气,才在同一个时间动手,对了,还有在阿尔及利亚指挥所谓阿尔及利亚人民军和法国大打出手的波兰人,肯尼迪总觉得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成分在内。

        根据间谍卫星的观测,苏联红海军的所有潜艇都消失不见,远远不是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地区搜索到的那四艘,那剩下的几十艘潜艇都在什么地方?肯尼迪在早上刚刚下令第七舰队在太平洋上搜索苏联潜艇部队,但第七舰队的兵力搜索庞大的太平洋,似乎还有些势单力薄,能不能把消失的苏联潜艇部队找到,谁都没有把握。

        现在肯尼迪觉得,似乎自己早先认为苏联在核武器数量远远不如美国的情况下,一定会后退有些一厢情愿了。现在事情的发展有些超出控制。

        “总统,中央情报局局长麦科恩有事情报告!”推门进来的是肯尼迪总统的弟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

        “叫他进来!”肯尼迪总统揉了揉自己的脸,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从容不迫一些然后说道。

        “总统先生,这是今天在关塔那摩周围出现的东西,我们已经确定了是五年前红场阅兵时候出现的原子大炮,而它现在正对着关塔那摩军事基地。”中央情报局局长麦科恩刚刚进来就带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整个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凝固了,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首先打破沉默,语气中带着颤音说道,“苏联人是准备开战了么?他们已经准备完毕了?”

        到了现在为止,美国仍然不知道古巴岛上有多少核武器,谢洛夫从年初在古巴大兴土木,一口气调集了克格勃六百多万卢布的资金,建立起来了数百座大楼和厂房,这里面能装多少核导弹光从空中侦察上根本看不出来。如果每一座建筑都有核导弹,那这个数量就太庞大了。而今天出现的原子大炮,让本来就莫不清楚苏联军事力量的肯尼迪更加心里没底。

        “多勃雷宁说的那个来华盛顿的谈判代表,为何直接去了古巴。”肯尼迪揉了揉有些麻木的脑袋问道。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谢洛夫,这次他有两个使命,担任苏联古巴集群副司令和私下来到美国处理古巴导弹危机,似乎谢洛夫本人认为先上任做副司令更加重要一点!”中央情报局局长麦科恩也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对了,谢洛夫正在哈瓦那阅兵……”

        在古巴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大将发言完毕之后,谢洛夫来到喇叭面前,当着几十个方阵面前把拿出了几张纸,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把演讲稿撕掉,他自然是不会说这张所谓的演讲稿,其实就是几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写,他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今天在距离莫斯科万里之外的古巴,我有幸在普利耶夫大将和格列奇科中将旁边,见证了这次伟大的阅兵式,阅兵式对于我们这些军人和肃反工作者来讲并不陌生。二十一年前,斯大林同志在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以巨大的意志力和勇气照常进行了阅兵,随后伟大的苏联红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十七年前的胜利大阅兵,让全体苏联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之后,终于品尝到了胜利的喜悦。标志着那场惨重的战争终于离我们远去……”

        谢洛夫清理了一下嗓子继续道,“我一辈子最无法忘记的播音,是在攻占柏林之后,尤里列维坦同志的胜利广播,那场战争中我失去了父母,三十个同学最后完整的回到学校的只有六个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苏联付出的战争代价还要大。而我们为什么还要冒着和美国人开战的风险来到古巴呢?”

        整个挤进了将近十万人的场地中,除了苏联参加阅兵的部队,大多数都是古巴的人民,虽然这里汇聚了超过十万人,但都鸦雀无声,谢洛夫的声音再次传回来,“苏联刚刚成立,就面临着协约国联军的入侵,而古巴刚刚革命成功,就出现了猪湾登陆。是的,古巴只是一个面积十万平方公里的小国,面积是我们苏联的百分之零点五。是的,它渺小、它微不足道、它就在美国人的边上,似乎不值得我们帮助。但我要提醒同志们一点,我们苏维埃的理想是什么,联盟犯过错误,远不是完美的状态,我们自己的事情还很多,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和美国人对抗,那个自称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对抗?”

        “可我们如果不帮助古巴,这个世界就没有别的国家在能帮助他们了,当一个新生的国家面临入侵的时候,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请求我们保护他们,我们绝不能拒绝!”谢洛夫高举攥紧的拳头,“十五年前的铁幕演说、十三年前北约成立,祖国已经被美国人的军事基地团团包围,也许在场的年轻战士还对小时候的卫国战争的惨痛记忆犹新,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要对抗,我们经历过战争,珍惜和平,所以才要拿起枪告诉我们的敌人,不要轻启战端!”

        “乌拉!!!!”上万苏联士兵的大喊是对谢洛夫最好的回应。

        “国际歌告诉我们,从来都没有救世主,也不靠国王上帝!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战争,所以才要站起来对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战争。”谢洛夫最后大喊道,“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对抗,从苏联的国际责任来讲我们有义务让古巴摆脱殖民,这就是这次国家抉择的目的,身为军人,服从命令。如果战争到来,就让命运做出抉择……”

        “乌拉!!!!乌拉!!!!乌拉!!!!”随着三声高喝的乌拉声,军乐队奏响牢不可破的联盟,在近十万名古巴人的欢呼声中,这次阅兵开始。

        伟大俄罗斯,永久的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统一而强大,万年万万年!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爱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

        自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幸福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

        一个又一个步兵方阵从谢洛夫的面前走过,这不太准确,是在古巴领导层加上整个古巴集群指挥官包括古巴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大将和防空军司令格列奇科中将、以及他谢洛夫面前走过,谢洛夫对着每一个方阵敬礼的照片,在在场的所有记者照相机的咔嚓声中,成了占据今天欧洲各大报纸的头条。

        与此同时,冥河反舰导弹被推上了预定位置,克格勃特工则进入到了导弹发射架当中,等待拆除楼顶铁皮的命令。

        “孩子,这是你的父亲,我们为他感到骄傲。”瓦莉娅抱着两个还小的男孩道,旁边的尤利娅则紧紧盯着报纸上父亲的照片“他还是这么有自信!”叶连娜感叹道,“希望不要打起来……”

      第359章 心跳加速

        在到达古巴的第一个十二小时中,谢洛夫的所有准备都是在做战争准备,还是核战争准备,当然少不了向莫斯科方面的解释,他保证自己只在哈瓦那一天就去美国。希望莫斯科方面给他一定的时间,旋即遭到了莫斯科催促,这都什么时候了,比火烧眉毛更加险恶,不说第二天,谁知道下一个小时战争会不会爆发。

        “什么时候把发射架的伪装拆掉,等我的电报。可能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待潜艇部队的消息,争取时间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太平洋方向的安全海域,我们的常规潜艇部队至少要过了夏威夷才有威胁,根据克格勃第一总局在夏威夷的报告,珍珠港的第三舰队正在拉网拦截我们的潜艇,但我相信他们不可能全部把常规潜艇部队拦截下来。”参加完阅兵的谢洛夫,回到司令部和普利耶夫大将和格列奇科中将商议完毕之后,做出了这些部署。

        现在是古巴导弹危机的第十二天,历史上古巴导弹危机仅仅持续了十三天,和历史上不太一样是这次美国没有这么快就占据道德制高点,让谢洛夫不得不庆幸拉出反殖民的大旗真是一个好主意。哪怕就是美国公布了苏联在古巴的导弹,也让这场舆论战打了一个势均力敌。

        “方向正在校正,按照你说的,美国各大城市交给红海军的同志们,我们在岛上的战略火箭军认准了黄石公园。”古巴集群防空部队司令格列奇科中将把自己的军帽仍在桌子上的地图上,“伊尔二八轰炸机群的是要主动出击么?目标是美国本土。”

        “是美国在古巴周围的海军,战争一旦打响,强大的美国海空军就会进攻,轰炸机群如果不主动出击,很可能被消灭在机场。”谢洛夫此时不负在阅兵的时候,那种近乎于狂傲的自信,他知道哈瓦那这时候都是记者,还是不怕死跟到古巴来的记者。在这些真跟到哈瓦那的记者群面前,他就是装也要装的不怕。

        牌太少了,但这也没办法,红海军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资本。至少不具备和美国海军作战的资本,在一九六二年红海军的实力和英国皇家海军不相伯仲,集中红海军五大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作战说不定能打个不分胜负,但和美国海军不是一个级别。

        只能通过先期准备,把每一份力量都发挥到适当的位置上,才能争取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但换过来想,如果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到了七十年代那种水平,还用的着跑到古巴来冒险么?至少不用把核导弹拉过来玩核讹诈。

        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战略火箭军不出国境就能打遍美国。根本不用和美国玩核讹诈,只要没事派出空降军在古巴进行空降演练,就能让美国紧张好几天。

        “第一副主席,我们刚刚接到的电报。”古巴克格勃负责人阿列克谢夫在这个时候进来,手里面拿着一份加密电报。

        “拿过来,用七号密码本解密。算了,我自己来吧!”谢洛夫还是决定自己动手,把这份加密电报解出来,这是一份A舰队的电报,伪装成远洋渔船队的A舰队,已经进入大西洋好几天,目前正在全速向古巴赶来,预计在三十六个小时后道德指定海域。

        “回电,古巴周围五百海里是封锁带,在封锁带外面待命,尽可能接近美国本土一点,但不要故意挑衅美国海军。我知道渔船上有鱼雷,但我们的目的更大。”谢洛夫亲自写了一份电报,让阿列克谢夫拿下去加密。

        三十六个小时,谢洛夫双手搅在一起托着下巴,双眼直勾勾的看着前方的空气。红海军潜艇部队也需要时间,因为潜艇部队还要在水下躲避美国水面舰队,所以体现不出来军用船只的航速,到达发射海域大约也是三十六个小时到四十八小时左右。

        “这三十六个小时一定要拖过去!”摸了一把冒汗的脸颊,谢洛夫计算自己的行程,应该怎么做才能把这三十六个小时拖过去,他就是想要等到潜艇部队到达指定海域在摊牌,万一美国人真的不在乎呢?“美国人凭什么不在乎,他们长得结实核弹炸不死么?”

        他为什么要害怕美国,就算是红海军的潜艇部队赶不到。现在的力量也足够和美国人同归于尽,苏联固然害怕,美国人就不害怕了么?美国有更多的战略核潜艇、更多的战略轰炸机、更多的洲际导弹、但美国还有黄石公园,就算是他们一时半会还没有想起来,谢洛夫也完全可以以善意的态度美国,黄石公园比一万颗核弹同时爆炸的威力还要大。

        本来谢洛夫是准备直接上飞机去美国的,但马上又接到了莫斯科的电报,让他和卡斯特罗谈谈,还没有走出古巴集群的指挥部,谢洛夫又接到了考验心脏的消息。在哈瓦那阅兵的消息传到美国本土后,肯尼迪下令美国全国武装力量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就这样在苏联和华约国家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后两天,美国方面终于把二级战备提高到了一级。

        “真是吓人啊!”谢洛夫不断的做着深呼吸,这种爆炸性消息一天出现好几次。怪不得被后世称为最接近人类毁灭的危机。不说世界各国的普通民众,一天接到两三次爆炸性消息的谢洛夫都感觉自己的心脏已经有些不够强大了。他一个肃反工作者都觉得心脏不够强大,可想而知其他人。

        美国提高到一级战备的命令,显然是肯尼迪对古巴集群在哈瓦那大阅兵的回应。以一级战备对一级战备,在全世界的所有地方,属于美国或者是苏联的武装力量都已经子弹上膛,只要等到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一声令下,轰轰烈烈的世界核大战就要上演了。

        谢洛夫不知道的是,肯尼迪在给赫鲁晓夫的信件中,着重指责了谢洛夫到达古巴之后的动作,询问苏联方面派出这种救火队员,是带着和平的诚意来谈谈,还是来火烧浇油来了。

        莫斯科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谢列平站出来当着所有中央主席团委员面前恳切地说道,“我们以什么理由谴责谢洛夫呢?是因为他搞出了大阅兵,发表了苏联站在正义的一边?如果我们听从肯尼迪的指示,把谢洛夫撤换掉,那是不是表明我们准备退让了。”

        “当然不是,既然全体成员已经决定谢洛夫出去,那我们就绝对不能撤了他。”勃列日涅夫首先对谢列平的看法表示赞成,勃列日涅夫关键时刻的表态,让谢列平十分惊讶,谢列平心中一直评价勃列日涅夫是很平庸的人。没想到正是在他心中这种评价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在这种时刻出言表达支持。

        这种场面谢洛夫不知道,没办法提醒谢列平,勃列日涅夫是一个表面和善,内心中手段高超的人。勃列日涅夫可以在劣势中先后击败几个强大对手,同时让苏联在冷战中达到巅峰,绝对不简单,赫鲁晓夫让别人知道他很强硬,实际上一直寻求和美国人的缓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恰恰相反,嘴巴上喊缓和,实际上一直在采取对抗措施。

        勃列日涅夫是苏联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他的表态远远比谢列平重要的多。赫鲁晓夫放在心中的犹豫,给肯尼迪回了一份信件,但其中没有提到古巴哈瓦那阅兵的事情。

        “卡斯特罗同志,你向第一书记提出的采取先发制人对美国核打击并没有必要。不要说现在还有缓和的可能,就是美国登陆了,以他们的陆军水平短时间内也休想够得到我们的发射基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在陆地上和苏联红军对抗,我这么说你明白么?”谢洛夫强忍着极速的心跳,对这位古巴的领导人进行安抚。

        卡斯特罗在美国发出一级战备之后,发电报向赫鲁晓夫请求首先对美国进行核打击,这种动作让谢洛夫很不爽。就算是历史上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古巴仍然是大赚的,更何况现在以苏联的投入和先期准备,完全可以把关塔那摩拿回来,永久解除古巴面对的威胁。可以说这次古巴导弹危机除了中国,最赚的就是古巴。这样卡斯特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谢洛夫同志,你必须保证绝不出卖古巴!”卡斯特罗目光灼灼的看着谢洛夫。

        “绝对不会,古巴集群将近八万名官兵不是过来旅游的,我们一定要帮助你们对抗美国人的军事入侵。”谢洛夫义正词严的保证道,今天他已经被连续不断的爆炸性消息吓的一跳了,“我这次去美国,绝对尽力让美国人知道,战争是没有胜利者的,让美国保证绝不入侵古巴!”

        这本来就是美国准备妥协的条件之一,谢洛夫完全有把握先把这个条件告诉卡斯特罗。

        随着图114客机加速,谢洛夫再次带着一堆肉票上路,在美国战斗机群的护航下飞往美国,比较不爽的是,离开前军乐队奏乐的时候竟然选了斯拉夫进行曲,如果他没有记错,这首曲子在帝俄时期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向毛妹、向斯拉夫女人告别,这太不吉利了。

      第360章 联合国辩论

        在谢洛夫离开古巴的同时,古巴集群司令部下令修筑战争攻势,卡斯特罗则同时宣布古巴组建人民自卫军,动员人民加入,应付即将可能出现的入侵。这种动作也在向美国政府的一级战备命令表态,卡斯特罗用这种动作表示古巴并不惧怕美国的入侵,为谢洛夫即将到达的美国之行平添了几分火药味。

        “谢洛夫同志,欢迎你来到美国,这里的气氛似乎不太友好。”多勃雷宁作为这次和谢洛夫配合的驻美国大使,握手之后有些自嘲的介绍道。

        “看得出来,气候还有些热!”现在已经接近十一月份,谢洛夫考虑到美国的天气也许不像哈瓦那那么热,于是在下飞机的时候又把自己那一身灰色毛呢军大衣穿出来了。下飞机的时候这身苏联将军的打扮,在这座军用机场平添了几分肃杀的气氛。至少距离不远的一些美军士兵就纷纷对它怒目而视。

        从下飞机开始,多勃雷宁一路上都在和谢洛夫沟通,整个过程中交换彼此对这次古巴导弹危机的看法,因为这件事情从刚开始就是瞒着外交部的,谢洛夫掌控的消息明显比多勃雷宁要多的多,更何况谢洛夫刚刚从古巴过来,对那边的情况是更加了解。

        “对于驻美国外交人员的隐瞒,我个人表达歉意,但这也没有办法,保密工作一直是克格勃所追求的,等到这次的事件解决了,我可以让克格勃发出书面文件向外交部道歉。”同坐在一辆车上的谢洛夫对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歉意地说道。

        道歉的事情完全可以以后再说,摆在眼前的还是古巴导弹危机的事情,多勃雷宁不知道古巴岛上有多少核导弹,所以才在谈判中出现拿不准的情况,但谢洛夫没有这个问题,古巴的核导弹每一个发射架都是他建立的,他亲眼见过核导弹上船运到古巴。对于自己手中有多少可以交换的东西,谢洛夫一清二楚。

        “克格勃方面怎么看,关于我早先对罗伯特肯尼迪提出的建议,就是用土耳其导弹撤离换取古巴导弹的撤离,但美国人似乎对我的建议不太感兴趣,他们不准备公开撤离土耳其的导弹,而是说会在半年内秘密撤离。”到了纽约领事馆后,多勃雷宁询问道。

        多勃雷宁因为最近在参加联合国会议,还要和美国政府交涉,一直在纽约和华盛顿两头跑,幸亏两个城市并不遥远。多勃雷宁可以做飞机勉强做到兼顾。

        秘密撤离?那不是和历史上一样么?苏联搞出这么大阵仗就是来吃哑巴亏的?这根本不在谢洛夫的考虑范围之内,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苏联拿关塔那摩说事,结果苏联连个屁都不放就接受,这不是在呼自己的脸么。

        “我们在古巴摆下了上百颗导弹,就是因为了让美国秘密撤离土耳其的导弹么?土耳其的导弹就算是没有全部被发现,加上可能隐藏的也绝对不会超过五十颗,这种交易就算是公开撤离都不是平等的,更何况美国人还想要秘密撤离!”谢洛夫不屑一顾的点了一根烟,老神在在的道,“关塔那摩基地必须还给古巴,这涉及到了苏联的信用问题。如果我们一声不响都把导弹撤走,我们的盟国还怎么信任我们?”

        信用是一个大问题,美国人害怕公开撤走土耳其导弹会让北约盟国对美国的信用产生疑问,苏联难道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么?如果像是历史上那样,倒是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但现在苏联帮助古巴把关塔那摩收回来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决不能虎头蛇尾。

        从以反殖民口号介入到古巴之后,交换条件就不仅仅局限在土耳其了。一群华约盟国帮着苏联对抗,不就是因为反殖民这个理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么。如果没有这句口号,哪有这么团结一致的口吻?

        “那我们把关塔那摩基地的议题加入到谈判当中,我这就回到华盛顿去找罗伯特肯尼迪,还有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多勃雷宁并不是个迂腐的人,很快就用从谢洛夫口中得到的消息,给出了自己谈判的筹码。

        “我到了美国,已经给美国人放出了和解信号,如果美国人稍微懂一点礼貌,就不应该让我们去主动找他们了。”谢洛夫看着多勃雷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是苏联驻美国的大使,可能还要在这里工作很长时间,一个良好的形象是必要的。所以强硬态度并不适合你,我只是一个克格勃的主管,在美国人的眼中,就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秘密警察头子,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我吧!”

        有人要发出威胁,有人要做好人。以谢洛夫职业天生就应该做恶人,美国人对苏联克格勃的印象已经固定了,尤其是自认为道德感很高的家伙。一直鼓吹苏联是一个秘密警察控制的国家,说实话谢洛夫倒真希望克格勃有他们口中这么神通广大控制全苏联,但实际上克格勃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贝利亚时期倒是勉强够格美国人的标准……

        联合国总部大楼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东侧,其西侧边界为第一大道,南侧为东42街,北侧为东48街,东侧可以俯瞰东河。在上百根旗杆的下面,谢洛夫正坐汽车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面停下,下车之后对着苏联国旗敬了一个军礼,随后在联合国苏联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进【创建和谐家园】合国总部大楼,他仍然穿着一身毛呢军大衣。

        在上百名各色人种代表的注视中,谢洛夫就这么穿着军服走了进来,对着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微微点头,然后对下方的各国代表示意一下,谢洛夫站在讲台前面开始发言,“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威胁美国,让美国人面对我们的导弹三思而后行,从而达到防止他们入侵古巴的目的。我们无意发动一场战争,古巴离我们万里迢迢,只有笨蛋才会想到我们会从古巴入侵美洲大陆。我们的目的是要制止美国发动战争,因为我们充分意识到,一场在古巴爆发的战争必将很快扩展成一场世界大战。”

        “谢洛夫将军身着军装进【创建和谐家园】合国,不就是最好的表示么?”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推了一下眼镜,不甘示弱的反驳道,“你是以军人的身份来到这里,向全体爱好和平的国家宣战么?”

        “第一,我并不是军人,我是一个安全官员。第二,武官不能进【创建和谐家园】合国工作么?好像没有这条规定,第三,我们最好不要把我们两个国家的事情牵扯到别的国家。”谢洛夫一只手按在讲台上逐条反驳道,随后展开了自己的攻击,“最令我惊讶的是,美国竟然无视自己猪湾登陆的前科,来指责苏联发动战争?以美国推翻古巴的前科,我们苏联采取一些手段威赫美国,似乎没有什么不对!”

        “苏联的应对就是往古巴运动核导弹么?这是对西半球安全的严重威胁,是整个美洲人民所不愿意看到的,美洲国家组织已经认可了我们美国的态度。”史蒂文森的话音刚刚落下,立刻引起一片赞扬之声,全部都是拉美国家。

        谢洛夫脸色一变,带着非常好笑的表情声音不大却非常冷漠地说道,“我们驻联合国的大使并不知道这次行动,但是我知道,每一颗核导弹运输过程中都经过了我的批准,我还亲眼见证了两批核导弹出港千万古巴,现在史蒂文森先生明白了?我们的联合国大使不知情,真正的知情人是我,而且你刚才所说威胁西半球的和平,我相信自己没有理解错,这个意思是美洲人的美洲。但我认为这个概括并不是真相,其实你想说的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对不对?”

        “史蒂文森先生把猪湾登陆略过,却对苏联保护古巴的举动采取攻击态度。帝国主义的双重标准玩的很数量,不愧是人类的希望、世界的救星。”谢洛夫一边拍着桌子一边反驳道,“如果我们走了,古巴会不会立刻被美国入侵呢?史蒂文森,你能保证么?你保证不了,因为你只是一个联合国大使,今天我来到美国,不是来主动求饶的,我虽然带着善意而来,却没有打算下跪,我来是表明态度,身为古巴集群副司令,我要对古巴代表说,苏维埃和你们站在一起,苏联存在一天,谁都不能入侵古巴,古巴不是一个国家,苏联和你们在一起,中国和你们在一起,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和你们在一起……”

        “谢洛夫将军,请不要代表中国!”就在这个时候一串流利的英语顺着话筒传出,明显是黄种人的代表在反驳谢洛夫的讲话,这种情况让自认为身经百战的谢洛夫都有些【创建和谐家园】,盯着前方的【创建和谐家园】旗,过了好半天才把注意力拉回来,用普通话说道,“你不会汉语么?”

      第361章 我不是来求饶的

        哪怕是一个民族,也不能保证每个团体都为了本民族的利益着想。亦如苏联被赶出国白俄群体,中国被打败的炮党。不是说这些人都是目光短浅把自己团体的利益放在民族之上的家伙,但也差不多是这样。看着眼前的所谓驻联合国大使,其实也不过是被打的如同丧家之犬里面其中一个而已。

        炮党以暗杀起家,从来没形成过所谓的政治主张,所谓的领袖也不过是从美国归国抢夺领导权的萝莉控,第一代领导人都是这样,更何况往后那些酒囊饭袋?中国真落入这些人手中,下场说不定比印度还惨。这个党派前生就敌视工业化,信奉着造不如买的理念。按照后世的定义,就是一群买办阶级。

        你不会说汉语么?让站出来指责的民国驻联合国大使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谢洛夫的汉语非常标准,标准到了比他口音还少。但除了他自己和周围的几个工作人员之外,整个大会的人都面面相视,因为没人能听得懂,是啊,联合国规定的官方语言汉语和书写文字中文,能听得懂的人不过区区一个,它已经离开联合国大会太久了。

        “没有听明白?还是我的发音有问题?”谢洛夫脸上漏出思索之色,难道自己在苏联呆的太久了,说汉语有了错误?应该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吧?“你听不懂我的说的话,我在问你,你不会说汉语么?”微微低头把嘴巴靠近麦克近一点,不耐烦的大喊道。

        “用英语是符合联合国的程序!”周书楷愣了一下,用软绵绵的汉语说道。

        切!谢洛夫不削一顾的表情简直就是刻在脸上,转头看着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手指却指着周书楷冷漠的道,“这就是你们所谓的盟友,一群已经习惯跪在地上说话,不,是根本没有骨头的家伙,可见你们美国人的眼光一如既往的很瞎,难怪总是在战场失败!”

        “在历史上的特定时间中,野蛮是可以战胜文明的,比如匈人战胜罗马、日耳曼人灭亡罗马,这说明不了什么。”史蒂文森不慌不忙的打着太极,没有回应谢洛夫的话。

        亦如美国冷战战胜苏联一样,谢洛夫在心里补充一句,然后似笑非笑的对史蒂文森这个老头子说道,“你不正面回答我已经证明你心虚了,没关系,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以后你们美国会发现,你所谓的自由世界正在一步步缩小,史蒂文森先生,鉴于你的年龄,我劝你好好活着,活的久一点一定会看到那天的……”

        炮党的德行,谢洛夫可是太知道了,一只毫无战斗力的政党,喜欢认爹,曾经在不同的时间段,把希望寄托在日本、苏联和美国上。之所以能从一个省为基地北伐成功,当初绝对离不开苏联的大力支持,凯申物流的董事长同志,还是共产国际的名誉常委。是共产国际中地位最高的中国人,远远比其他人地位高多了。以苏联对中国两个势力的支持力度来看,炮党简直就是苏联的亲儿子,苏联援华的军事物资足够装备几十个师,援华航空队阵亡人数和功劳都在美国飞虎队之上。然而炮党在两个军事强国的援助之下,在日本投降的一个月还在丢失城市。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7 12: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