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时代》-第9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们守卫着工人阶级,试问天下谁能敌!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嘿世界上红军最强大。为了正义的事业,满怀【创建和谐家园】的工人,聚合成一支独立的力量,战无不胜,坚不可摧!就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可怜的中国人,不幸的印度人,满怀希望地看着我们的联盟,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嘿世界上红军最强大。”

        频频和自己同志举杯的谢洛夫,情到深处不自觉的唱起军歌,马上就变成了合唱。红军最强大的早期版本,也是最具有国际主义的版本。苏联早期成立的初衷在这首歌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整首歌厚重大气,没有一句话有民族主义色彩。把这首歌唱出来,也是让这些肃反工作者们知道,苏联这次的冒险完全是为了帮助第三世界古巴不被美国人侵略,从国际上完全能站得住脚。

        “红军最强大,乌拉……”最后一句歌唱完,山呼海啸一般的乌拉声响彻大食堂。

        “去吧,把美国人吓尿裤子,肃反工作者无所畏惧!”谢洛夫喝了一口伏特加大喊道。

        “我以成为肃反工作者而骄傲,我们的使命,嗅出并铲除叛徒!”神色激动的众多肃反工作者举起右手握成拳头,就像是第一天进入克格勃那样发下了庄严的保证。

        既然美国人可以在苏联的邻国部署核导弹,为什么苏联不可以在古巴做出同样的动作,今天的对抗之所以出现,完全是你们美国人自找的。谢洛夫目送着A舰队离港,直接转头登上了回到莫斯科的列车。

        苏联今天会做出这种举动,那是因为苏联有资格也有能力反抗,如果没能力的话,最多只会通过外交部【创建和谐家园】两声,然后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默认被威胁。

        在谢洛夫从波罗的海送走A舰队的同时,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在鄂霍次克海也有自己的动作,在海况不错的日子从陆地发射一枚冥河反舰导弹,装着核弹头的反舰导弹准确命中了海上的废弃轮船。这当然有海况不错、没有干扰、轮船体积巨大等等的有利因素。但也证明了反舰导弹不是毫无作战的能力。

        演习的结果很快就被送达到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的手上,刚刚回到莫斯科的谢洛夫听说这件事情就直接来到国防部,他当然有资格看这封电报。只要谢洛夫愿意的话,他甚至可以对赫鲁晓夫进行监视。

        “看来结果还不错,反舰导弹确实有作战的能力。但现在的技术还远远不够!”拿着电报的戈尔什科夫元帅没有被实验的结果所欺骗,对付一般国家的海军还行,对付美国海军绝对是送菜的,不过在古巴周围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反抗。

        “技术会发展的,传统的【创建和谐家园】我们短时间是没办法了,只能弄出来一些自己的东西!方向没错就好!相信现在美国人也知道我们的核试验了。”这么大的动静瞒过美国是不可能的,苏联的对手有着精确的设备来探测到这次的核试验。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对这种情况作出评估,这只是苏联进行准备工作中的一环,就算是核讹诈也要做出一副认真的样子,光打嘴炮迟早会漏底的。

        关于一旦被美国海军封锁,苏联要突破的问题,戈尔什科夫元帅的给出了如下安排,N级核潜艇负责突入封锁线,常规潜艇则在大西洋上游弋,不进入美国封锁线的区域。因为苏联的核潜艇刚刚开始起步,有一定摸着石头过河的性质,出现了一种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第一代N级核潜艇单独从作战的角度上来讲,没有常规潜艇强大。常规潜艇目前可以配备潜射导弹、而N级核潜艇没改装之前不行。

        “虽说有些无奈的成分,但也有好的方面,我们知道N级核潜艇的作战能力地下,但美国人不知道!”谢洛夫是个天生的乐观派劝解道,“让突围能力更高的N级核潜艇和美国海军捉迷藏,常规潜艇在封锁圈之外到达发射地点准备……”

        “老伊万的指挥作战也没有这种狡猾的风格,你这种随时都在欺骗的风格是跟谁学的!”戈尔什科夫元帅拿着笔无奈的笑笑,从刚开始到现在这个小家伙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圈套,让古巴导弹危机从没有发酵的时候就充满了欺骗。

        “我们的工作不就是这样么!”谢洛夫双手一摊道,“第一是欺骗别人,第二是防止对方欺骗,第三是欺骗别人的同时防止对方欺骗……”

        这算什么,在几天前谢洛夫给古巴方面发了一封电报,把包括律贼团体在内的十一万四千名已经在古巴的罪犯在适当的时候穿上军装拉出来走一圈,美国人不是喜欢在空中侦查么?他们一定会很欣喜的发现,苏联在古巴竟然有二十万大军。这种骗术谢洛夫都不会具体去记,从他进入克格勃工作到现在已经太多了。

        苏联是不会出现造假工厂的,如果有,那肯定是克格勃在经营。事实上克格勃下属的工厂很大一部分都在造假,各种假货只要有利润,克格勃都在进行仿制。但克格勃绝对不会卖给本国人,身为执法机关这种操守还是要有的,这方面的事情谢洛夫也一直很注意。

        一座的隐瞒的屋子里面,在各种仪器下,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正在紧张的冲洗着U2侦察机从古巴拍摄的照片,得益于美国在这方面先进的技术,所有照片都非常清晰。

        “这是?”冲洗的特工忽然把其中一张照片拿出来,仔细对比之后大惊失色的拿着照片去了旁边的房间,对着正在打电话的同事叫道,“看看这是什么?”

        “嗯?”看到照片的人放下电话,仔细辨认了一下忽然回到自己的办公桌打开了抽屉,拿出一张照片进行比对问道,“这是从古巴拍摄到的?”

        等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把空抽屉中的照片拿出来让所有人看见,不敢相信地说道,“SS4中程弹道导弹,我在红场阅兵的时候见到过,把他拍了下来,苏联人怎么能这么做,他们怎么敢做出这种动作,是准备和我们美国打核战争么?”

        没人回答他,所有人听到了这个消息,都处在震惊当中,整个房间好半天都没有声音。

        几个小时之后,这张照片出现在了白宫当中,作为苏联在古巴部署了进攻性武器的证据交给了肯尼迪,最近肯尼迪忙前忙后的准备国会大选,同时还因为玛丽莲梦露的失踪有些不安,因为有人说这和他有关系。

        但肯尼迪万万没想到,今天刚刚回到白宫的他,竟然接到了苏联送过来的大礼包,这个礼包大到了除了美国没有第二个国家敢接的程度。

        “把国务卿、参谋联席会议主席、司法部长和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局长都叫过来,有重要的事情发生了!”肯尼迪深深地吸了口气道。

        看着这张照片的肯尼迪,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似乎在自己的任期之内出现【创建和谐家园】烦了。看到的只有一枚,但没有看到的有多少?进入建筑里面储存的核导弹有多少是美国没看到的。这个问题只要深刻的想想就有把自己吓住的效果。

        不一会,门外出现了匆匆的脚步声,门被推开,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自己的弟弟司法部长肯尼迪、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国务卿迪安·腊斯克、以及陆军、海军和空军司令。

        “先生们,我们被骗了,苏联运到古巴的导弹不是防空导弹。而是弹道导弹。”肯尼迪把照片拿出来传给众人一字一顿的道,“SS4中程弹道导弹,每一个这样的导弹都能携带几百万吨的核弹头对美国进行打击……”

        “这是战争,苏联人疯了,竟敢这么做!”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把照片狠狠地砸在桌子上道,“必须立刻出动空军把这个对美国威胁的导弹基地炸掉!”

        “但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到底有多少导弹,而不是凭借一张嘴!”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冷冰冰的开口道,“我们要不留后患的解决问题,万一其他地方还有呢?空军是否能保证一次性把所有导弹都销毁?如果有漏网的导弹,这个负责谁来背负?”

        “首先还是要清除掉这种威胁,我同意麦克斯韦尔·泰勒的意见!必须让这些共产主义者知道,和我们作对没有好下场!”国务卿迪安·腊斯克表达了自己对军方态度的支持。

        “在派出侦察机对古巴全国进行侦查,我们要知道到底有多少导弹对准我们,军方迅速对先发制人的计划进行评估,看看我们有多大的机会把威胁抹除!”肯尼迪迅速的归纳了众人的想法命令道,“首先在秘密情况下把军事力量向东南方向集中,但不要公布,我要和我们的盟国谈一下,争取北约盟国的支持……”

      第348章 不欢而散

        其中欧洲三大国的支持是绝对重要的,英国首相是保守党的哈罗德·麦克米伦,一直在寻求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美国的谅解,应该不养成问题。而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应该也不是问题,这位德国总理、能力虽然十分出众,但什么都不能抵消驻军的影响。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跟着美国走。

        最让美国无法琢磨的则是法国的戴高乐,戴高乐有非常浓厚的欧洲思想,不好控制,而且法国一直在阿尔及利亚的坚持作战,让美国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美国想要把法国拉回到自己的体系之内,但对于阿尔及利亚的问题却无法认同,如果不是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支持者是社会主义阵营,美国早就公开批评法国的政策了。

        现在如果寻求法国的支持,很可能会被等到机会的法国人坐地起价,如果法国让美国在阿尔及利亚的问题上表态,则很可能让美国违反自己的外交政策。和苏联一样,美国一直希望把英法两个殖民帝国打压下去,最好永不超生。

        但现在是要表现团结的时候,肯尼迪立刻和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进行联系,意大利就算了,意大利正在两大阵营中中立的相当开心,外交政策越来越和法国人看齐,再考虑到是意大利【创建和谐家园】执政,不给美国拖后腿就好了。

        事不宜迟,肯尼迪决定亲自给英国首相打电话,至于联系联邦德国和法国则交给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同时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命令美国本土军事力量向东南部的佛罗里达集结,在靠近古巴的空军基地中,四架U2侦察机接连起飞,侦察机刚刚上天就兵分四路对古巴全国的苏联军事设施进行侦查,他们的任务是探查古巴岛上苏联的所有军事力量,让军方对苏联的军事实力进行估算。

        “这些建筑都是苏联的军事设施,天呐,密密麻麻的起伏,这些建筑里面能装下多少人?”鲁道夫·安德森少校驾驶的美国U-2飞机,在一万五千米的高空中俯视下方的古巴大地,连续不断盘旋中的U2侦察机,总能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苏联的弹道导弹虽然都被隐藏起来,但防空导弹发射阵地却还在露天之下。鲁道夫·安德森少校把苏联的防空导弹阵地全部拍下来,立刻直接飞回到美国。

        刚刚降落到地面上,所有前往古巴的侦察机上的设备就被卸下来。早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等着搞清楚苏联的军事实力。两个小时之后,肯尼迪被告知古巴国内存在庞大的军事力量,这股军事力量属于世界第一领土大国苏联。弹道导弹的隐藏位置虽然没有找到,但却发现了几十架伊尔28轰炸机,经过对这种轰炸机的估算,它也可以对美国进行核攻击。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连续召开会议讨论对策,当时提出了七种方案:不采取行动、外交行动,把问题提交联合国、派特使去苏联,私下解决问题、用威胁和利诱手段离间古苏关系、进行封锁。空袭或者是全面入侵。

        不采取行动就是对苏联的进攻行为采取默认的态度,这种损失对美国是不可承受的,连这么近的古巴美国都能忍受,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而且肯尼迪比赫鲁晓夫更加不能后退,美国国会正在选举,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他。

        外交行动有用,但肯定没有大用。把问题提交给联合国?什么时候联合国能管美国和苏联的对抗了?开什么玩笑。派特使去苏联就等于认输,只不过是输的好看一点。美国对苏联做出妥协,北约的盟友怎么看。威胁和利诱古巴和苏联的关系也不可取,如果有用的话,古巴不会同意苏联部署核导弹。至于全面入侵这个风险太大了,美国想要赢,但不想死。

        各种建议被纷纷提出来,最终剩下封锁和空袭被列入到了正式讨论之内,两派意见各有各的道理,声音都很强大。就在这个时候,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接到了苏联在勘察加半岛上进行核试验的消息。

        “距离海岸线约两百公里,可以确定是苏联研发的反舰导弹在进行实验,当时有间谍卫星从上空飞过!”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语气沉重地说道。

        “赫鲁晓夫的海上核大战理论准备要实施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上将豁然站起来激烈的道,“苏联海军真以为那种对付穷国的东西能对付美国海军,他们必将在美国海军的钢铁身躯上碰的头破血流!”

        海上核大战理论,认为【创建和谐家园】不过是一个巨大的棺材,这本来是赫鲁晓夫为了筹集资金发展核工业和航天工业,砍苏联红海军军费的托词,但这么多年赫鲁晓夫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让美国那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思维,成功的接受了这个观点。而刚刚的海上核试验的消息,似乎也在证明苏联准备来真的。

        由于以克格勃为代表的苏联情报部门孜孜不倦的工作,在间谍和反间谍领域的成功,会造成如下结果,美国在苏联本土发展一个间谍都非常困难,最大的信息来源往往是苏联内部主动合作的人,比如平可夫斯基、别尼科夫斯基这种人。克格勃【创建和谐家园】对外情报和国内防谍的工作于一身,就像美国形容的铁幕一样牢牢控制着全苏联的信息渠道,苏联在干什么,军事发展到了哪一步,美国人根本不知道,甚至要观看红场阅兵来收集消息,而红场阅兵也曾经让克格勃骗过,导弹加长、飞机多飞几圈这种招数被运用多次。

        苏联的军事力量越来越神秘,让脑洞大开的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不得不通过脑补来推测苏联的军事力量,代表作是冷战晚期的美国军事建设,美国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备建设。而美国国防部则到处发表研究报告称,苏联人在几乎每个军事领域都超过了美国。前苏联解体后,人们发现,五角大楼实际上是在与一支它自己幻想中的幽灵军队竞赛。还煞有其事的弄出来星球大战计划,结果苏联立刻跟进,结果大家都知道。

        现在美国国防部这种想法还不算严重,但也足够开始影响到政策上。苏联在远东进行的海上核试验,立刻被联想到此时苏联在古巴的动作。

        “我们也刚刚从前往古巴的U2侦察机上获得了更多的证据,苏联在古巴的军事力量似乎让我们大吃一惊,上面密密麻麻的建设着各种军事设施,很多照片上随处可见苏联的士兵在走动,我们可以得知苏联的陆海空三军、以及苏联克格勃的内卫军都在古巴活动,推测的人数让我们十分惊讶,如果那些大楼都住满了苏联的士兵,人数甚至能达到二十万人!”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又抛出了这个重磅消息。

        “我们还发现了几十处萨姆防空导弹阵地,如果阵地旁边都是苏联的核导弹在隐藏,对不起,我不想说这种令人绝望的数字。”麦科恩最后缓缓的摇摇头道,“一旦开战,上百个城市可能会化为乌有,这种代价太可怕了……”

        “一定要让苏联人把导弹拿走,这是对美利坚的威胁,我们不能忍受这种威胁!”把各方面意见都听了一遍的肯尼迪大声道,“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对古巴进行侦查,苏联的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不是要来参加联合国会议么?我要对苏联的挑衅行为进行警告……”

        在古巴的核导弹被发现两天之后,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来到美国参加联合国会议,在白宫当中葛罗米柯和肯尼迪见了面。两人各自落座,整个场面十分僵硬,葛罗米柯食古不化的面容既没有出现怒目而视,也没有一丝温情。苏联往古巴运送核导弹他是知道的,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克格勃也分析了核导弹可能会暴漏,但此时坐在肯尼迪面前的他仍然不会承认。

        “我必须要提醒一下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在古巴部署的中程核导弹会引发最严重的后果,这点你们苏联评估过了没有?你们要和我们开战么?”肯尼迪十分严肃的对着葛罗米柯问道。

        “当一个新生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向苏联求助,抵抗世界上的强权侵略,苏联没有理由拒绝,至于核导弹的说法,肯尼迪先生,你有证据么?”葛罗米柯面色不变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反问道,“谁会相信古巴会进攻美国?苏联的武器都是用来防止美国侵略古巴的……”

        肯尼迪和葛罗米柯在白宫的谈话过程十分僵硬,最后在没有达成任何谅解的情况下不欢而散,肯尼迪看着葛罗米柯像是机器人一样的背影,紧紧地握住了拳头。

      第349章 针锋相对

        选举仍然是重要的,在民众面前轻松自如的肯尼迪,心中充满了对核战争的阴霾,这肯定是早有准备的,苏联通过了一系列的周密准备,现在把整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在为国会选举对民众讲话的肯尼迪,带着这种矛盾心情结束了自己的西部之行,对外则宣称是因为感冒回到华盛顿治疗。

        到底是空袭还是封锁?这是个问题,包括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上将在内的人都主张是空袭作战,有这种倾向的还有永远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肯尼迪召开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主张空袭和主张封锁的言论争吵不休。

        “我必须要提醒先生们,战争必须建立在公开的条件下,我们不能和迷雾中的对手作战,先生们,苏联并非一般的对手。我们不能冒险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作战。”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亚历克斯·麦科恩不失时机的提醒道。

        “我们在苏联的力量就没有得到一点休息么?”财政部长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询问道,“我们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众多的情报部门,难道就无法得到哪怕一点的消息?”

        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是犹太人,和洛克菲勒三兄弟关系十分要好,他是共和党人,当初肯尼迪任命他为财政部长,让很多人出乎预料!

        “本来是有的,但现在没了!”中央情报局局长麦科恩拿出了一张纸说道,“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这几年连续进行了内部整肃,我们的很多线人都消失了。”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总统的幕僚集团,虽然名义上很多部门的情报局都在下面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但从组织结构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了总统、副总统、财政部长、国防部长、这只是一个商量的平台。

        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则是统筹苏联情报、安全、军事的一个部门。应对美国各大情报局的总局部门,都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部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可以随时调阅各种资料、也可以随时更换局长。只要两个第一副主席不反对,谢米恰斯内可以随意调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任何资源。

        “麦科恩说得对,我们不能和一只处在迷雾中的敌人作战,这样,我们的对古巴采取封锁政策,这需要我们的海军!”肯尼迪说话的时候看向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现在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态度就十分重要。

        “我们准备好和苏联全面战争的准备了么?”和自己的前任一样,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是一个文人,他当然做过军人,只不过更擅长的是做经理人。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眼镜片下闪过一抹亮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美国对古巴采取空袭,能不能保证把核导弹全部摧毁,如果不能,那空袭就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这是战争行为,而我们的对手是苏联,甚至不是苏联一个国家,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和我们对抗,我们准备好了嘛?”

        我们准备好了嘛?这句话让刚刚还十分喧嚣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瞬间平静下来了。

        “如果我们对古巴进行全面入侵,可能面对高达十万以上的苏联红军,最终我们当然会赢,这是我们占据了优势。但我们必须考虑另外一个问题,苏联红军如果和我们一样,动用自己庞大的陆军力量攻占土耳其,我们是不是要履行义务和苏联在全世界开战?”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镜沉重地说道,“似乎我们的将军们,从来都是只认为战场会局限在古巴,而没有考虑到土耳其方向的问题……”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意思很明显,空袭可以,但必须保证能把苏联的核导弹全部摧毁,还要担负苏联攻占土耳其南下的风险,就像是古巴一样,土耳其也在苏联的眼皮子底下。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话刚刚说完,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上将的陆海空三军的负责人脸色都变的相当难看。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全体成员一致赞成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并强有力地提出他们的看法:仅仅靠“封锁”是无效的。

        “总统先生,仅仅凭借封锁就能让苏联人后退么?我个人对此持保留意见,苏联人只对强大的力量保持尊重!”空军参谋长柯蒂斯·勒梅站起来,几乎是公开反对国防部长的意见。

        和所有这类会议一样,某些陈述已经被公认为是老生常谈的,至少,这样讨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举个例子,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坚决主张我们应该使用核武器。但要知道,我们的对手肯定也会使用他们的核武器进行反击。

        肯尼迪不为所动,确定了封锁代替了空袭方案,直接问道,“斯威尼将军,你能否保证空军可以把所有的古巴核武器全部摧毁?”

        “总统先生,我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和自己的同事们一样,战术空军司令斯威尼将军也是赞成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但这个问题由总统亲自问他的时候,斯威尼将军发现,自己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如果他真的命令空军出动轰炸古巴,那就是战争……

        此时的莫斯科,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拿着国防部制定的作战计划进入了克里姆林宫、面见赫鲁晓夫,上面详细的标注了土耳其城市的地点,以及准备动用多少核导弹来解决土耳其问题,“只要准备动用三个合成集团军对土耳其采取攻击,先用核武器把美国的核导弹阵地炸了,我能保证此战过后,土耳其将不复存在……”

        赫鲁晓夫把文件收起来,表示自己将作为参考,一旦古巴受到美国的攻击,便会认可国防部的作战计划,同时命令苏联武装力量以及华约集团的军队做好准备。

        同时在卢比杨卡十一号,谢米恰斯内、谢洛夫和伊特瓦索夫在经过了长久的讨论之后,互相点头示意,他们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克格勃主席团命令即刻下达,“鉴于最近联盟内部敌特势力非常猖獗,各地安全人员必须维护联盟的稳定和繁荣。各加盟国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地方国家安全总局、国家安全局、内务人民委员会、内务总局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开始,抓捕散布谣言以及诋毁联盟的反苏份子,决议经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谢米恰斯内、第一副主席谢洛夫、第一副主席伊特瓦索夫以及主席团全体成员通过……”

        国家安全委员会决议经过电报立刻经过电报传遍了苏联,最近如果有散布谣言的家伙出现,少不了要被肃反工作者来一场清洗了。这相当于把本来就不滴水的水龙头拧的更紧,随后三人分别以个人名义发了一封电报,内容还是同样的内容,属于再三强调这件事。但接到了克格勃三巨头的电报后,各地安全干部心中一紧,知道卢比杨卡这次绝不是开玩笑,而是正在督促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保持自己辖区的稳定。

        “叫你们回来真是抱歉,但我有我的理由!”回到家中的谢洛夫看着自己的女人、瓦莉娅、叶连娜还有伊塞莫特妮、卢卡妮。刚刚到家的谢洛夫给自己的妻子一个拥抱、犹豫了一下又抱了抱叶连娜,转头对伊塞莫特妮道,“到时候你带着我的妻子和孩子进入莫斯科地铁,到时候我会通知你时间……”

        根据后世解密的核战争的步骤,首都地区是排名比较靠后的核打击地区,当然那是冷战之后美国单方面解密的信息,苏联这方面的消息他倒是没有印象。说是排名比较靠后,实际上只是多了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莫斯科地铁,那不是应对核战争的准备么?”瓦莉娅本来就很大的眼睛充满了惊愕,随即急切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尤拉,你在策划什么东西?”

        “你听话!”谢洛夫眼睛一瞪,但马上语气又软化下来,“不是我在策划着什么东西,而是我们在策划什么东西,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听我的话,到时候我让你们进入地铁,你们就进去!”莫斯科深达百米的地铁系统,谢洛夫还是比较相信的。

        让自己的女人安静下来,谢洛夫直接上楼换了一身深灰色的军服,莫斯科已经有些冷了。

        “我怎么感觉这次尤拉很紧张,一般的事情他不会这个样子的,他总是这么自信,自信的毫无理由!”抱着孩子的叶连娜看着瓦莉娅道。

        “我也不知道,但愿不要发生可怕的事情!”瓦莉娅使劲的摇摇头,不敢去猜测。穿上军装的谢洛夫回到卢比杨卡,拿出制定的内卫军掩护民众的疏散计划。这是备案,希望不要用的上。

      第350章 古巴导弹危机

        距离古巴发现导弹一个星期,美国和苏联都在进行着相关的准备。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三个国家都接到了美国方面的消息,英国和联邦德国选择了支持美国。法国在表达了担忧之后也表示在适当的时候愿意和美国人站在一个立场上。

        但处在巴黎的戴高乐在综合了阿尔及利亚的战况之后,觉得似乎旷日持久的事情可以一次解决了,于是做了一个有风险的决定。把消息泄露给媒体。

        但法国方面的动作还是没有美国人快,肯尼迪在经过一个星期的等待之后,知道必须到了加码的时候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讲,公开宣布苏联在古巴部署了导弹,从两天后开始对古巴进行封锁。此外他要求赫鲁晓夫将苏联导弹撤出古巴,并威胁假如美国被攻击的话将进行强大反击。美国军队进入三级警备状态,更多的美军被移驻到佛罗里达州,约两百艘舰船围绕古巴。美国摆出核大战的架势,战略空轰炸机带核弹升空、战略核潜艇出海,全球美军处于核战备状态。美国战略空军的全面战备命令是用明码发出的。

        明码电报发出,很快被苏联方面所截获,同时向国内询问的还有苏联驻美国大使馆多勃雷宁,因为根据早先的保密协议,苏联除了外交部长之外得知全部消息之外,其他所有外交人员都被蒙在鼓里。

        “同志们,帝国主义已经发起了第一波的警告,我们的回应是什么?”赫鲁晓夫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周围中央主席团的成员,他希望在自己同志的身上,看到某种担当和力量。

        “尤拉说得对,美国的反应最终是动用海军进行封锁,而我们必须首先突破一次这种封锁!”首先说话的是中央主席团的候补委员谢列平,谢列平和克格勃在此前专门谈论过这个问题,谢洛夫把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说过,专门提到过如果美国海军封锁,必须要突破一次给全世界的人们看看。

        “不错,如果没有动作,会让苏维埃的形象受到巨大的打击!”勃列日涅夫开口说道。

        赫鲁晓夫把目光放在自己旁边的科兹洛夫身上,感受到赫鲁晓夫的目光,科兹洛夫严肃的点点头,得到了支持的赫鲁晓夫立刻下令,“外交部、克格勃和国防部马上做好相关准备,这次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要突破美国人的包围网……”

        很快,得到命令的戈尔什科夫元帅下令海军保持警戒,潜艇部队立刻离港,常规潜艇鞋带潜射核导弹SSN4出港,前往大西洋和太平洋水域集结待命,N级核潜艇编队前往加勒比海地区伺机到达古巴。

        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从国防部发布命令,靠近土耳其的敖萨德、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军区提高战备等级,军人休假取消、进入三级战备状态。

        “地方国家安全局和内务总局必须保持警惕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防止某些不法之徒散播谣言对苏维埃进行颠覆和破坏!”谢米恰斯内于当天对全国克格勃机关进行电令。

        时间不长,谢洛夫接到美国方面的情报,得知了美军动员的力量,包括八艘【创建和谐家园】在内的两百艘船只、正在从美国各大军港起锚赶往佛罗里达、同时还有五个步兵师左右的陆军部队正在集结,至于空军的行动更快速一些,共计有六十八个战斗机中队已经到了那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7 06: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