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时代》-第8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罗马尼亚内部追求独立自主已经有广泛共识了,这可能会阻碍我们的关系。”赫鲁晓夫有些为难地说道。

        这个借口谢洛夫只能给一百分,后世冲绳的居民没事就站在美国基地门口【创建和谐家园】,谁见到美国人真的把【创建和谐家园】当做一回事了,还不是该吃吃该喝喝,该日女的时候接着日女。有时候苏联这方面的天真简直和暴力压制的风格成正比,怪不得既能出斯大林又能出戈地图,真令人无法理解。

        “这倒是一个问题,我们似乎应该和罗马尼亚谈一谈!”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也倾向于多沟通,而不是向国防部和克格勃这种一步不退的态度。

        “我觉得小尤里的话有道理,我们撤军再回去就很难了!”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坚持到。

        谢洛夫还是头一次从国防部感觉到善意,对此他十分荣幸,但现在不是时候。想了一下谢洛夫提议道,“甚至我们可以把名义上的指挥权交给罗马尼亚人,但绝对不能撤军!”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瞬间觉得自己刚刚的夸奖都喂狗了,没想到谢洛夫也倾向于和罗马尼亚谈谈,不冷不热的反驳道,“这和撤军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苏联军队是不会调头打我们的,只是失去一个名义上的指挥权,这样既照顾到了罗马尼亚人的自尊心,又避免撤军。”谢洛夫仔细的想了一下道,“但现在我们仍然不主动提出,可以等齐奥塞斯库主动来求我们,如果他下次再来,我们就可以提出等到他领导罗马尼亚的时候,把名义上的北方集群指挥权交给罗马尼亚,换取北方集群继续驻军罗马尼亚的权利!”

        “不错的建议!”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了然的点点头,这是劝说赫鲁晓夫的最后一个途径,连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都点头了,赫鲁晓夫决定采纳谢洛夫这种很了解他才想出来的注意。这种骑墙的思想很对赫鲁晓夫的胃口。

        “对了,劳尔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已经在捷克斯洛伐克考察完毕了,过两天就会来莫斯科,克格勃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明白么?”赫鲁晓夫想起这件事情吩咐道。

        “明白!”谢米恰斯内和谢洛夫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第308章 摸金校尉

        现在刚刚四月份,如果没有估计错,这次的访问就能定下来一些事情。具体的事情谢洛夫不知道,但可以猜测,古巴导弹危机的火已经烧起来了。以他的地位不可能改变苏联第一书记的决断,但可以让一些准备工作提早开始,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

        “怎么了,尤里?怎么有些闷闷不乐?”回到卢比杨卡后,谢米恰斯内见到自己的搭档有些闷闷不乐于是问道。

        “没什么,这次接待之后,我马上要去印度一趟!可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谢洛夫愣了一下回答道。不知道为什么,听到了谢洛夫要出国的消息,谢米恰斯内竟然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收起这种奇怪的感觉转而问道,“印度出什么事情了?”

        “有些地方待证实,不去一趟心里边总是有些不甘心!”谢洛夫的回答也模棱两可,让人听了之后一头雾水,他需要考察很多地方,而且谢洛夫准备从陆地过去。顺便见一见这个时代的阿富汗,有些地方一定要亲眼见到才有发言权,毕竟他不可能拿着地图就和美帝玩推演,这和地图开疆没什么区别。

        现在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安全工作以克格勃这种部门的能力,根本谈不上让谢洛夫劳心劳力,随便调集了一队秘密警察总局的士兵就完事了。其他各种参观又不在克格勃的职权范围之内,相信不用劳烦谢洛夫自己冲在第一线。

        自认为不用冲在第一线的谢洛夫,此时正在陪同劳尔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身边参观工厂,打脸总是来的如此迅速,有让人措手不及的感觉。

        “古巴支柱的制糖工业可以由我们苏联提供设备进行生产,相信整个阵营的人口足够消化掉古巴的年产量!”谢洛夫口中的整个阵营,其实也包括中国在内。中苏的关系目前虽然有些吊诡,但面对其他国家的问题上还是比较一致的。有时候也会显示一下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于是通常一个月的时间里,别的国家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上半个月中苏互相指责对方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云云,下半个月继续高唱社会主义大家庭万岁……

        对于中苏的问题,谢洛夫有一个很低的目标,那就是只要不爆发武装冲突,那就是胜利。嘴炮什么的东西迟早会烟消云散,他就没见过有两个国家是因为互相谩骂结仇的。团结是冷战胜利的基本保障,如果这方面没有做好。那为了冷战的胜利,他就必须考虑另外一个选项,比如说是不是把冷战变成热战,看看谁才是核战争的最后胜利者。

        对了,还有一个事情谢洛夫必须要警惕,那就是历史上谢米恰斯内执掌克格勃策划的一步臭棋,策动中国边民逃亡。对这次行动的评价,谢洛夫只有一个观感,谢米恰斯内真的不适合执掌克格勃这种部门,他做政府首脑倒是还不错,勃列日涅夫把他撵到乌克兰做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真是一点错没有。

        对于克格勃这种综合性部门来讲,暗杀、策反都只是小道。把这种手段当做是常规手段运用只有一个结果,舍本逐末。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克格勃自贝利亚最强的时代轻松被勃列日涅夫肢解,而安德罗波夫本却可以带着分出去内务部的克格勃步步为营的原因。答案就在于领导人不行。他在克格勃要阻止自己这位搭档乱来,这件事一旦真的出现了,给中苏带来的影响不亚于武装冲突,这次在路过中亚的时候谢洛夫准备一次解决。

        “我去过美国,见到过美国那种繁荣的资本主义社会,苏联现在的情况给了留下了另外一种印象,平静而安逸,虽说和美国的情况完全不同,但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参观完毕后劳尔卡斯特罗相当感叹地说道。

        “没有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和美国进行冷战呢?对于我们的对手,我们苏联自然是非常尊重的,战胜这样的对手才有成就感。”和在古巴的时候完全不同,谢洛夫这次一点都没有发现为什么会派自己出来接待这两位古巴的领导人,可既然上面是这么命令的,他就要执行,把印度的行程推后几天也没什么关系。

        说完这句话,几个人相视哈哈大笑起来,这让几个其他部门的主管都一阵愕然,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谢洛夫早在几个月前就去了一趟古巴。不由的感叹,克格勃的安全专家果然名不虚传,手竟然已经伸到了美国旁边。

        安全专家是谢洛夫一直打造的形象,安全这种笼统的概念,以苏联这种有着深刻安全恐惧症的国家来讲,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牌子。有了这个牌子谢洛夫很多事情都可以伸手去做,他现在越来越发现,他选择的这个部门简直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

        一天的行程后,谢洛夫被招到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询问古巴的两个领导对苏联的观感,对此谢洛夫给出了如实的回答。

        “我们的古巴小同志这次来到苏联考察,我已经让柯西金做好了一切准备,务必把我们苏联最好的一面都展示出来。尤里,你那边有什么问题?”赫鲁晓夫回过神来问道。

        “第一书记同志,我的问题就是,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是谢米恰斯内同志,以后这种场合应该让他来参加,从级别上来讲,我本人并不适合出席这种活动。”如果谢列平还是克格勃主席的话也就算了,他有更大的目标,自然会让谢洛夫可以以副手的身份尽情发挥,但谢米恰斯内不同,他远远没有谢列平这么大的胸襟。这从他把勃列日涅夫派来的副手撵到加盟共和国去做克格勃主席,哪怕他本人是勃列日涅夫的同乡,这种表现也不会被容忍。

        “谢米恰斯内对这种安排有意见?”赫鲁晓夫反问道,“他是不是搞错了一个问题,任何部门都不是让个别同志搞小团体的舞台,我们是为国家服务的!”

        “不,谢米恰斯内没有意见,只是我必须对一把手有着应该有的尊重!”谢洛夫说话的同时,勃列日涅夫正好进来听到了这句话,随后对着赫鲁晓夫说道,“第一书记,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已经到了!”

        “我们等一下其他同志的到来,还有把谢米恰斯内同志也叫来!”赫鲁晓夫点点头对勃列日涅夫说道,“我们来谈谈关于古巴的事情。”

        “知道了,我立刻让人打电话!”勃列日涅夫了然的点点头,确定没有柯西金什么事情,便转身离开了赫鲁晓夫的办公室。

        中央主席团直属三个部门、克格勃、国防部和外交部一把手全部到齐,赫鲁晓夫、科兹洛夫、勃列日涅夫、谢列平等等的领导人全部到齐,谢洛夫左看右看,发现自己其实是没资格参加这种会议的,这样就做一个旁听者,发散思维放风筝。

        这次赫鲁晓夫的意见是,让国防部派遣一只军事顾问团前往古巴,帮助古巴整编军队。然后就没了,没了?这和谢洛夫所想象的根本不一样,难道赫鲁晓夫已经转性了。这个时空不会出现古巴导弹危机?

        但不管怎么样,这次会议一点都没有透漏出来要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意思,“这么说来,我好像估计错误了,幸亏没说出来,不然丢大人了!”谢洛夫摸着下巴想着,嗯,又该刮胡子了,去印度要准备好一些必需品。

        派遣一个军事顾问团,人数在三千人左右,这种事情得到了所有列席会议同志的通过,本来也不算是什么大事,赫鲁晓夫第一次表达了自己对于古巴的兴趣。

        浑然不把这当成一回事的谢洛夫,参加完会议之后立刻向谢米恰斯内表示,自己将从陆路前往印度,“这么着急么?印度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谢米恰斯内有些好笑的问道,自己的搭档总是时时刻刻都准备出去。

        这当然,谢洛夫准备去做摸金校尉了,顺便看看这个时代的印度是什么样子。当然很着急,这个年头谁会和钱过不去?真当自己是共产主义了?

        “好吧,什么时候走?”谢米恰斯内知道谢洛夫已经决定了,于是询问道。

        “后天,我要带瓦莉娅一起去!这个问题是小事,我要带一个连的士兵,还有一些特别调查部的同志!”谢洛夫仔细一算,觉得两百人的规模应该足够把这件事情完成了。

        “你考察还带着老婆?你这个花费是不是大了一点?”谢米恰斯内有些好笑地说道。

        “常规考察顺便休假,我准备带着妻子去体会印度风情。”他可是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答应过妻子,总有一天要让她看到黄金铺地的场面,男人必须说话算数。一直标榜行动迅速的谢洛夫直接把申请休假的报告打好,等到谢米恰斯内审批的时候已经到了千里之外。

      第309章 共同的敌人

        第一次下火车的地点,在阿拉木图,迎接的人是哈萨克克格勃主席卡米亚金和边防军司令库德里亚什将军,“好久不见,同志们!”谢洛夫挨个和自己的朋友们握手,上车随着他们去了克格勃的招待所,谢洛夫会在这里逗留几天处理一些事情。在这把火还没有烧起来之前撒泡尿给浇灭,不能给谢米恰斯内发疯的机会。

        “坐吧,今天我们谈谈关于我们的邻国问题!”谢洛夫到了招待所让瓦莉娅去休息,直接把卡米亚金和库德里亚什叫来,两个人是谢洛夫在中亚方向提拔的部下,目前看来对两人的信任还算比较有回报。

        “什么问题?第一副主席,你指的是哪方面?”卡米亚金小心翼翼的问道,谢洛夫突然来到这里,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工作出现了问题。不得不说他想到了,哪个上级来查问题的时候还带着老婆一起来?

        “关于我们在中国西北部的工作问题。作为哈萨克克格勃主席,你难道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不清楚?”他没有空和自己的两个部下打哑谜,赶紧把事情搞清楚才是正事。

        这次他专门来到阿拉木图,就是给自己这边的部下提个醒,不要让伊塔事件发生。看到自己的两个部下言语间有些含糊,直接大声喝问道,“有什么事情直接告诉我,是不是谢米恰斯内给你们下了什么命令?”

        “头,就在你来之前,边界那边有零星的越境事件!”库德里亚什看到谢洛夫这么严肃赶忙说道,“这几天似乎事情越来越严重了!”

        这个回答让谢洛夫霍一下站起来,他知道伊塔事件开始了。抓着卡米亚金的脖子道,“是不是谢米恰斯内给你下的命令。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不像我报告?”

        边民大规模外逃期间,苏联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安置中国边境县市非法越境居民。并在伊犁、塔城等地中苏边界设立临时接待站,配备运输车辆。提供食品、医药、货币,大批接纳,运送越境边民。苏方甚至在塔城县、裕民县、霍城县等地的边境线一带,将铁丝网打开口子,并用探照灯、信号弹、汽车灯或安排专人协助,接应中国边民非法越境。

        一把把卡米亚金推开,用一种杀人的目光看着库德里亚什少将,冷幽幽地说道。“把所有已经越境的边民迅速遣返,同时通知中国方面澄清这次的误会,还有告诉我们在那边的人,所有股东宣传立刻停止,谢米恰斯内在玩火,几万边民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能有什么作用?”

        “告诉那些人,呆在那边就是对祖国最大的帮助,告诉祖农·太也夫和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就是死也死在中国,这就是对祖国最大的帮助!”谢洛夫一边说话一边穿上军装。指着库德里亚什和卡米亚金喝道,“马上封锁边界,边防军立刻出动在边界布防。所有越境边民立刻抓捕遣送回国!”

        “是,第一副主席!”卡米亚金和库德里亚什迅速站起来保证到,他们两个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克格勃的一二把手意见不一致,早知道他们肯定不会接受谢米恰斯内的命令。

        这边激烈的争吵声,让已经睡着的瓦莉娅从旁边房间过来,正好看到谢洛夫怒气勃发的场面,一直没见过谢洛夫生气的她都有些吓住,等到两人出去了,才问道。“尤里,怎么了?没见过你生这么大的气。这和谢米恰斯内有什么关系?”

        “谢米恰斯内在策动中国边民逃亡!你在阿拉木图玩几天,我要会莫斯科。就算是到中央主席团,我也要组织这件事情的发生!”谢洛夫定了定神,语气从来没有过的绝望,任何一个有自尊的国家都不会忍受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且这件事情竟然从头到尾都没让他知道,也不知道谢米恰斯内策划多长时间了。

        走到门口的谢洛夫又回来了,现在回到莫斯科不一定来得及,况且他也不一定能劝说成功,那现在就只有一个办法了,迅速破坏谢米恰斯内的计划,同时和谢列平联系。此时谢洛夫需要做好几件事情,谢洛夫首先立刻给伊宁领事馆发报,“让当地的克格勃人员迅速回国,同时告诉他这是谢米恰斯内的个人策划,没有经过中央主席团的批准,属于越权行为。在谢米恰斯内继续犯错误之前迅速补救。”

        然后在晚上时间,谢洛夫给刚刚下班的谢列平打了电话,没有废话直接进入正题道,“老书记,谢米恰斯内策动了中国边城的居民准备逃亡到我们这边来,人数足有数万人,这件事情你知道不知道?”

        “有这种事情?”这个回答立刻让谢洛夫断定,这件事中央主席团的人并不知情,冷静下来之后他觉得甚至谢米恰斯内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后果。毕竟苏联的中央主席团策动边民逃亡似乎这个格调有些太低了,谢米恰斯内可能认为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动静,才在中苏有分歧的情况下给中国一个教训,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历史上伊塔事件发生之后,苏联会出现前后态度不一致的动作,事情之后要遣返边民安抚中国。

        苏【创建和谐家园】是干这种前后态度不一致的事情,既要显示一下自己的厉害,又不想把事情闹大,但大错已经铸成,事情一旦发生了在怎么补救都是无可挽回的。

        如果伊塔事件苏联强硬到底干脆承认是自己做的,谢洛夫虽然不满也不会说什么,可关键现在看来似乎只是谢米恰斯内的个人决定,而且结合谢米恰斯内的表现,好像更像是玩脱了的结果。这就令人不能容忍了,因为玩脱了表明谢米恰斯内的能力有问题。

        “老书记,我敢保证,沃洛佳可能也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但根据我目前掌控的情况,涉及的边民足够有六万多人。这不是小事,可能会给我们苏联留下恃强凌弱的印象!”谢洛夫拿着电话说道,“目前我们和中国的关系正处在微妙中,一旦出现这么大的事情。更加会给他们攻击我们的口实,而且这件事情除了多出来一些劳动力之外,对我们苏联几乎毫无好处,让其他盟国怎么看?”

        “我去找赫鲁晓夫同志谈这个问题,尤里,你把边界封锁掉!”谢列平一边穿上衣服,还没有吃晚饭就又匆匆起身前往克里姆林宫。

        “知道了!”谢洛夫放下电话立刻让卡米亚金召开哈萨克克格勃会议,基本上是在谈如何阻止这个问题,“边防军立刻布防,关闭和中国的口岸,同时把已经越界的人逮捕,马上遣返回中国,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替罪羊……”

        这个时候谢洛夫发现他需要给出现的风潮找一个理由,首先这个理由不能是苏联人自己,会议室的气氛相当令人尴尬,谢洛夫一边敲击着桌子一边在盘算理由在什么地方,忽然开口道,“哈萨克这里有没有土耳其的间谍在监狱中?”

        “有,土耳其总是利用语言的优势潜伏在中亚地区!我们的工作一直都是在严厉打击这种犯罪!”卡米亚金心中一动有些明白了谢洛夫的想法。

        找到的理由必须是中国和苏联都在防范的东西,这个东西也不是不存在,大突厥主义,这是一种极端的民族沙文主义思潮。它不切实际地主张所有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联成一体,组成一个由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的大突厥帝国。在俄帝时代,鞑靼人受到大迫害。当时在欧洲也兴起了民族主义浪潮。

        “把所有土耳其间谍全部拉出来,一天之内我要见到一份口供,一份帝国主义挑拨中苏关系的口供,同时还要有大突厥主义的报告。能不能做到?把冒头指向土耳其……”谢洛夫敛去脸上的笑容,这种突发事件利用常规的解决手段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比如说严刑拷打。

        “头,交给我了!”卡米亚金知道这是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不然谢米恰斯内和谢洛夫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有波折他不知道,但他现在是肯定被谢洛夫收拾掉了。

        “去吧,只要把需要的东西给我弄好,这次的事情我们揭过去!”谢洛夫出口给卡米亚金卸下重担,今天晚上的阿拉木图监狱,也许里面的犯人会睡不好觉。

        卡米亚金在这个时候表现了自己强大的能力,第二天一早就拿出了几十份口供,谢洛夫匆匆看了一眼,立刻宣布道,“哈萨克克格勃破获一起帝国主义渗透的案件,立刻上报给莫斯科克格勃总部,交给谢米恰斯内主席。公布土耳其间谍挑拨中苏关系的阴谋……”

        “同时立刻通知中国同志,小心类似的渗透,大突厥主义是我们两国共同反对的目标!”谢洛夫把这些带血的口供收起来,事情还没完。

      第310章 善后

        至于谢米恰斯内怎么想,谢洛夫没有空去过问,对于中苏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可以比他知道其中的破坏性有多大,的确,中国牵制苏联只是二线部队,他们装备的武器也算不上多么先进,但这些部队作为机动兵力不是更好么。留有余力的苏联可以处置一些突发性事件,而不是把宝贵的军力发在自相残杀上面。

        四月七日,哈萨克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人民委员会同时发布声明,破获一起帝国主义颠覆苏维埃的消息,报告中表明,某些势力正在尝试使用新的手段,挑拨中国和苏联的关系,这证明帝国主义在面对苏联的时候,手段下作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当他们从正面阻挡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就开始挑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关系。

        下午时间,谢洛夫召开哈萨克共和国安全干部大会,把驻扎在各地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人民委员会干部召集到一起,着重说明道,“现在敌我形势十分复杂,这次事件表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借由一些大突厥主义者潜伏哈萨克地区破坏我们和盟国的关系。此案必须引起安全干部的重视,同志们必须明确一点,对待一些民族主义者,要着重进行打击,同时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解决方案……”

        “我们还要和东方同志们通力合作,地方分离主义势力是潜藏在我们内部的敌人。但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的,至少不单独是!”谢洛夫拿出来早已经准备的地图,上面已经着重标明了突厥语作为常用语的地区,并且在上面标出了各种主张的轮廓,随后放下笔道,“其中这里面就包括了哈萨克,相信大家都明白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敌人已经把手伸到我们眼皮子低下了,现在还无动于衷的话未免有些不称职?”

        顿了一会继续道,“为贯彻二十二大第一书记关于苏联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对于地方民族主义我们克格勃必须严厉打击,责无旁贷的为祖国保驾护航,这就是我们克格勃存在的意义,众位同志必须记住一点,任何时候伟大的祖国都是站在我们身后的,我们有着最强大的支持,放手去做!”

        “明白,第一副主席!”在场的克格勃安全干部纷纷表示同意,跟着这样的一个老大有一点好处就是,谢洛夫总会明确的指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不像其他领导干部,总是饶了半天什么建议也没有提出,光讲漂亮话让下面的干部自己去领会,明显是一种让部下自己看着办的意思,甚至在潜意识中摆明了不敢担负责任。

        其他部门的干部可能还不会想这么多,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部门,整个克格勃都是不缺乏想象力的特工组成,一旦让这些干部有了这种思维定势,基本上就会面临着很尴尬的情况,克格勃的领导人必须具备不畏惧的气势,甚至要明确的告诉克格勃的安全干部,你们就是和别的部门不一样。

        “不用现在和我喊明白,到时候我是要看成绩的。没成绩就什么都没有!”谢洛夫一挥手表示散会,时间不长会议室就变得空空荡荡了,只剩下哈萨克共和国的一把手卡米亚金还在他左手边坐着。

        “第一副主席,关于这次的事情……”卡米亚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谢洛夫不耐的打断了,一副无奈的样子道,“我没有怪你,谢米恰斯内是克格勃主席,你接到命令行动是应该的,但这件事情你应该通报我一声,记着,没有下次了……”

        用暗含警告意味的目光看了卡米亚金一眼,谢洛夫伸了一个懒腰,自语道,“现在扫尾工作我来做,你跟我好好学学一个克格勃应该怎么做,这样以后你就能知道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了!”谢洛夫的话毫无疑问是放过了卡米亚金一次,准备亲自动手收尾。

        “所有涉案七十七名间谍全部枪决,召开公审大会后立刻处理,这件事情不能拖下去,必须立刻、马上!”谢洛夫冷淡的命令道。

        枪决地点在阿拉木图东郊,属于公开审判,到场的除了克格勃的安全干部之外,还有拿着摄像机的记者,这是塔斯社驻阿拉木图的工作人员,谢洛夫和戈留诺夫打了招呼。让塔斯社准备在哈萨克全境报道这个案件,同时也是给还在潜伏或者被收买的土耳其人一个震慑。从正义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但从国家利益上面来讲,这些人就应该去死,死了还能为了中苏友好做贡献。

        随后谢洛夫通过伊宁领事馆给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祖农·太也夫几个将军一份严厉的命令,让他们继续呆在中国服役,随后把整个事件的报告上交给中央主席团。报告中谢洛夫丝毫没有隐瞒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里面也直接注明针对大突厥主义的动作是在借题发挥。

        四月七日晚上,还在阿拉木图的谢洛夫接到了谢列平的电话,里面询问了哈萨克这边的动静,“在几个口岸中,边防军战士已经拦截了超过千名的边民,通过教育或者什么其他的手段把所有边民就拦截回去了,不过从伊宁领事馆那边得到的消息不容乐观,边界几个县城人心浮动,人数足有上万人,不过我已经处理好了,关于间谍的枪决和照片已经送到了中国方面,同时我已经让卡米亚金和中国同志沟通,商量出来一个两国共同打击大突厥主义思潮的合作报告,目前来讲应该问题不大……”

        “尤里,这么说事件已经平息了?”谢列平在电话里面问道,“辛苦你了,还准备出国考察么?”

        “出国考察是既定的计划,一旦定下就不能更改。我还是要去印度!”谢洛夫揉了揉眼睛有些疲惫地说道,“我打断了沃洛佳的计划,不是因为我和他有什么私人恩怨,完全是因为这个计划损失太大收益却可以忽略不计,一旦沃洛佳的计划成型,我们除了能收获一些边民作为劳动力之外,好像什么都得不到,和中国的关系会继续恶劣下去。从国家角度上面来讲,美国是我们的主要敌人,中国不过是潜在的基本敌人而已。一个南斯拉夫那种的国家,我们也不是接受了么?”

        “我知道了,你做的很对,好了,你先休息!”谢列平说完了便放下电话,可惜这个年代不存在一种叫做来电显示的东西,不然的话谢洛夫说话就不会这么随意了。

        大克里姆林宫中,赫鲁晓夫在旁边听着谢列平和谢洛夫联系的电话,随后问道,“舒里克,你刚刚离开克格勃半年,克格勃的一二号主管就出现了这种事情?”

        “沃洛佳和尤里之间没有私人恩怨,事实上他们在阿塞拜疆的时候配合的很好,只不过尤里很早就进入了克格勃工作,我在克格勃的时候对很多事情都采取放任的态度,让尤里发挥了自己的能力,所以这次才出现了这件事!”谢列平面对赫鲁晓夫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主要问题不在这里,而是谢米恰斯内的能力有问题,就像是谢洛夫说的那样,这个计划成功又能怎么样?不过多了几万名边民做劳动力,而我们的损失就大了。”苏斯洛夫推了一下眼镜直至矛盾的根本道,“如果我们能收回来几百万俄罗斯人回来,那倒是可以试一试,谢米恰斯内的策划,毫无疑问是在想当然,我们的克格勃主席竟然制定出来这种匪夷所思的计划,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如果不是谢洛夫恰好从哈萨克路过,说不定现在我们已经受到中国的【创建和谐家园】信了!”

        苏斯洛夫毫不掩饰对克格勃工作的批评,如果是平时谢列平说不定会争辩两句,但现在在场的中央主席团成员都在,而且都对这次克格勃行动十分不满。

        “好了,同志们,这是谢米恰斯内同志的个人问题,不能把个别同志的问题扩大到整个部门的身上嘛,谢洛夫同志不是已经对这件事做出了补救了么?从事情开始到结束不过两天的时间,谢洛夫已经把事情圆满的处理完毕了,哈萨克第一书记刚刚来电报,说中国方面感谢我们打击极端思潮的努力。”勃列日涅夫呵呵笑道,“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就不要抓住不放了,谢洛夫和谢米恰斯内以后还要在一个部门做搭档……”

        “希望他们两个以后不要因为这件事有矛盾,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科兹洛夫看了一眼旁边的赫鲁晓夫征询着意见,“第一书记同志有没有意见!”

        “就这么办吧!”赫鲁晓夫表示自己无异议,把这次谢米恰斯内的事情揭过去,然后说道,“让尤里清除关于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抹掉关于大突厥主义的传播土壤。”

      第311章 喀布尔

        就算是没有人吩咐谢洛夫也准备这么做,苏联的教育可以说比较成功,至少在中亚方向上还没有出现过大失误,不过既然中央主席团已经下了命令,他就原样的把命令重复给克格勃的地方干部一遍,让他们放手去做。等自己从印度回来在主持这方面的工作。

        不过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大突厥主义泛滥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解决掉这个问题的源头土耳其,这需要等待机会,谢洛夫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他在等待土耳其人自己犯错,甚至连马上到来的中印边界战争也有这方面的价值。他要收集情报作为支撑自己理论的依据。

        “你这次算是得罪了谢米恰斯内,他是一把手,以后会不会出现不和?”刚刚洗完澡的瓦莉娅身上不着片缕,身上似乎还冒着热腾腾的水蒸气,毫无顾忌的坐在自己丈夫的旁边低声道,“他以后要是给你下绊子怎么办?”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6 00: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