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从表面上看,谢洛夫正在瞻仰革命圣地,当然如果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要是没有跟在身边的话,确实像是这么回事。不过跟着两个女特工的情况下,这种场面就显得有些不严肃了,谢洛夫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让两个女人远一点,只留下了一个西班牙语的翻译。
“那两个女人是你的部下么?”劳尔卡斯特罗这个时候问道,似乎对为什么带着女人出现在这里不满,要知道他也是很信奉一句话,战争让女人走开。
“是的,我们情报工作有时候用女人比用男人更容易达成目的,不要小看两个小姑娘,他们在作战能力比我要强得多。”谢洛夫笑呵呵地说道,“她们的枪法比精英士兵还要强!”说到这谢洛夫有些想念那些兵王同志了,不知道在高加索做教官的生涯怎么样,有没有把自己的本事传授给伊拉克的【创建和谐家园】人们。
在卡斯特罗的介绍下,谢洛夫很快就逛完了古巴革命博物馆,也掌握到了不少资料,革命成功之后不少有钱人已经跑到了美国,到了现在偷渡到美国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对此他们几个也都没有办法,知道这是美国政府对付古巴的一种手段。
这也是谢洛夫过来的一个目的,美国鼓励古巴人民逃离古巴,其实就和当年利用西柏林影响民主德国是一样的,利用更高的待遇把古巴的精英阶层一网打尽,给古巴的经济发展造成困难,现在西柏林已经被谢洛夫围成了一个大监狱,听马库斯沃尔夫说西柏林居民的神经衰弱症呈爆发式增长,不满正在加剧。
但西柏林的经验不能用在古巴上面,美国的力量可比联邦德国要强得多,封锁政策不是古巴对美国干,而是美国正在对古巴进行这种政策。不过古巴精英阶层不断逃离慢性失血还是要想办法阻止,不然民主德国面对联邦德国的困境就会在古巴重演。
“古巴精英对社会主义不满是非常正常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卡斯特罗同志的觉悟,敢于背叛自己的阶级革命!”卡斯特罗家族是当地很著名的种植园主,和目前很多国家的很多领导人一样,本来出身不错的卡斯特罗兄弟最终选择了革命这条道路。谢洛夫压低了声音道,“其实我来到古巴也是听闻古巴遇到了民主德国一样的困境,所以在偷偷来到了这里,忘记说了,柏林城防体系是我监督修建的……”
“谢洛夫将军,柏林墙是你修建的?”对于欧洲大陆的事情,目前刚刚取得革命成功的古巴领导人虽然知道,他还不知道其中的很多秘密,没想到当初这么大新闻的始作俑者竟然就在自己的面前,卡斯特罗看过柏林对峙的报纸,现在忽然想起那个站在坦克上叫嚣的军人,似乎就是眼前的谢洛夫。
“是的,民主德国也遇到了古巴一样的情况,那就是联邦德国远远比民主德国提供的待遇要好,西柏林的居民用联邦德国的货币在民主德国买东西,要知道民主德国的物价是非常低的,至少比西柏林低了三分之一,那些西柏林居民的行为毫无疑问是另一种剥削。”谢洛夫耸耸肩说道,“为了杜绝这种事情发生,我只能采取这种办法封锁西柏林,等到民主德国真能把经济差距追上来,在考虑开放边界……”
“可我们古巴没有民主德国的条件,虽说一样是美国人利用优厚的条件挖走我们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但我们无法阻止,难道把那些人都抓起来么?”劳尔卡斯特罗还不到三十岁,想事情有些直接。
“也不是没有办法,我能解决……”谢洛夫眼睛一眯觉得应该进入正题了,因为这句话引起了卡斯特罗兄弟和切格瓦拉的注意,他们都知道问题在出在什么地方,只是没有办法解决。
“我们需要一个私人的场合仔细谈谈这件事情,同时这件事情要保密,只有我们四个人知道,绝对不能泄露!”谢洛夫首先考虑保密,谁让他是一个克格勃呢,反间谍的思维和本能一样存在。几个人对视一眼,都重重的点点头。如果不是谢洛夫不会西班牙语,他连翻译都想要一脚踢开。
谢洛夫不相信自己大使馆找的翻译,于是让卡斯特罗兄弟找一个翻译继续谈,毕竟古巴这里他们才是主人,找一个可靠的人几率比克格勃还要大的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谢洛夫害怕自己的想法被报告给国内,因为这件事情稍微有些没底线是相当无赖的一个招数。
“美国人对古巴流亡者的政策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只要有古巴国籍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留在美国,这是一个大漏洞。”谢洛夫在卡斯特罗的家中看着几个古巴领导人说道,“美国人以为这么做很聪明,但其实是很有风险的,只要同时你们放走一批人让美国吃不下,这样美国人就会自己修改关于古巴流亡者的政策……”
“放走一批人?多少人?十万?二十万?”切格瓦拉皱眉道,“让我们去抓人么?”
“埃内斯托,人民并没有犯罪,我们不能没有证据就抓他们!”卡斯特罗从旁边提醒道。
“这样的人我们苏联有,喀山监狱关押了六万古拉格的律贼,加上每年不断发生暴力犯罪的罪犯,精神病人、反苏份子、公共知识分子和极端宗教份子,还没有算上其他不稳定的因素,如果加上东欧盟国向往美国的人,这个数量简直难以想象!”谢洛夫不慌不忙的开口道,“只要一个恰当的时机,古巴人口流失的问题就会被解决……”
第287章 出海
“当然我只是一个提议,具体的事情古巴的同志可以自己决定。”面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总是有这种问题,谢洛夫不得不把自己社会帝国主义那套内核收起来,每天装国际主义战士确实也挺累的。
“也许事情还没有这么糟糕,我们还要想一想!”卡斯特罗想了一下婉拒了谢洛夫的建议,美国和古巴的关系虽然差劲,但还没有古巴导弹危机期间那种恨不得对方马上被消灭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卡斯特罗还不像把事情搞得这么糟糕。
对于谢洛夫口中的话,几个人都是相信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一副主席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欺骗他们,把谢洛夫口中的那批犯人按照古巴的人口比例算一下,卡斯特罗得出了一个能吓到自己的数字,那批犯人可能会高达百万人。是古巴人口的八分之一,这批人一旦从古巴到达美国,他们都不敢想象这是一件什么事情。
这件事情的最大难点其实还在古巴身上,因为美国的这项漏洞是面对古巴的,这批百万级别的犯人必须拥有古巴国籍才能触发偷渡的条件,不然美国就会在道义上对苏联进行指责,谢洛夫是不准备让苏联背负这种指责的。这种指责需要古巴同志主动的站出来,为苏联吸引火力。
没有直接得到古巴的同意,并没有出乎谢洛夫的预料,这种办法是稍微儿戏了一点。赫鲁晓夫要知道这件事情肯定不会同意,而且需要缓慢的运输才能把百万级别的人口送到古巴,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为了保证成功率最好是越慢越好。
反正谢洛夫不着急,作为一个年龄不是很大的干部,经常和一些老人在一起的他并不缺乏耐心,就像是他对社会主义能战胜资本主义都信心一样,根本不用用多大的心思给美国挖坑,只需要在时间的掩护之下,美国自然会接连不断的犯错误。
“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说实话拉美地区只要不被刻意压制,被调动起来积极性绝对很有发展!我们苏联现在正处在冰天雪地之中,远远没有这么丰富的水果可以吃!”谢洛夫拿着一个菠萝不断的赞叹,气候这个问题真的令人羡慕。
苏联国内的事情自然有新任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操心,此时谢洛夫面对的事情屈指可数,无非就是阳光和沙滩,热情的古巴女郎。当然,谢洛夫确实是在工作,但比起国内那种恨不得今天在莫斯科、明天就在明斯克的频率,这完全像是在休假。谢洛夫已经决定了,今年的假期就选择在古巴了,相信瓦莉娅一定十分开心,这里比黑海强多了。
哈瓦那的日子对于谢洛夫来说是相当的惬意,这种舒服的日子一般苏联人绝对享受不到,当然除了眼前的渔民,苏联渔民,上面挂着的苏联国旗是不会欺骗谢洛夫的,西半球没有哪个国家闲的蛋疼挂苏联国旗,特别是眼皮子底下。
古巴和苏联关系的突飞猛进,第一支被吸引过来的苏联力量,既不是专家,也不是克格勃,更不是军人,第一个被吸引过来的是在全球无处不在的苏联远洋渔船队,当然,某些帝国主义国家总说他是偷猎队,这点苏联是不会承认的。当然对于美国,苏联远洋渔船队还是保持了基本的尊重,至少没有向在非洲一样,沿着海岸线撒网对不对?
对于美国人的基本尊重,虽说完全建立在附近有没有美国人监视的基础之上,但凡附近没有发现美国人的存在,苏联也是不介意靠近美国一点,这个靠近指的是十二海里之内。至于苏联本身主张的本国范围是四百海里。对于这种虽说是不太重要的小事,谢洛夫也是大概知道一些,对于违反了苏联主张的日韩渔船,苏联的态度是明确的,一贯的,不偏不倚的,原则上是罚款、扣押、敢跑就击沉。日韩落在苏联红海军手中的渔民也不多,大概就是每年两三百人的样子,基本上是天天都有……
“不知道这些渔船里面有多少是带着鱼雷的?”让渔船带鱼雷出海,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件事情不是谢洛夫首先倡议的,红海军早就这么干,他在克格勃会议上的倡议只是表明自己支持红海军正义的举动,至少对苏联是绝对正义的。
“走,去看看!”看见熟悉的红旗让谢洛夫心中激动,什么渔业霸权,那都是美帝国主义【创建和谐家园】的造谣,虽说这里是加勒比海,但谁说苏联渔船就不能在加勒比海捕鱼?帮助古巴人民捕鱼不行么?美国人总是闲的蛋疼……
“站住,你们不要靠近!”刚刚靠岸的苏联渔船大概有千吨级别,看见几个人陌生人靠近自己的渔船立刻发出警惕的声音,在加勒比海执行任务的渔船,因为这里太过于靠近美国,所以都保持了很高的警惕心。
“同志们,就这么欢迎同胞的问候么?”谢洛夫用俄语大声的对着渔船上的人们喊道。
过了一会从穿上下来一个身材壮硕,留着胡子的水手,标准意义上的苏联人。可能是经常在海外的关系,身上有一种古铜色,胸前的一撮胸毛破有些桀骜不驯的架势。
“你们是苏联人么?还是俄裔?”水手警惕的问道,苏联人和俄裔可不是一个概念,通常在其他国家的俄裔都是白俄,而白俄通常都是反对苏联的人。现在在美国的白俄通常都是天天痛骂苏联最狠的一群人,但这都是暂时的,以后律贼登陆会比他们更加凶狠。
“很有警惕心嘛?”谢洛夫不慌不忙的从兜里面掏出一个标志,克格勃的强盾和利剑标志,上面则覆盖着带着【创建和谐家园】党徽的五角星。相信这个标志应该足够证明谢洛夫是否可靠了。
“克格勃?”水果的眼睛一阵收缩,四下看了一眼,然后邀请谢洛夫三个人上船。克格勃的强盾利剑标志水手绝对不会认错的,而且没有那个部门去冒充克格勃。
“谢谢,这正是我的目的!”谢洛夫收起了自己的肩章,估计水手要看了他的证件就不会相信他了,因为谢洛夫的证件上写的军衔,上将。
渔船很大,下面装满了这次的收获,由于谢洛夫从来没有在海边上生活过,这些鱼虾之类的东西叫不上来名字,但这不耽误他和船员们一起庆祝,船上的船员有不到三十个,因为苏联的人口问题,所以对船只的自动化问题比较看重,一艘渔船上没有多少船员。为了用尽可能少的人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量,所以自然对拖网渔船情有独钟。
“这次比较危险,差点就被美国人发现了,最近一个月美国人的巡逻船好像知道我们经常去捕捞,所以总是在我们【创建和谐家园】后面出现,那群可恶的资本家。”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水手狠狠地咒骂道。
“下次回国就申请给我们的渔船加上鱼雷吧,听说现在新下水的渔船都有鱼雷发射器,正好半年之后就到了我们轮休了!”早先接谢洛夫上船的大胡子这么说道,引起了一片赞同之声,装上鱼雷发射器不一定会真的使用,但至少会比较有底气。
“对了,这位同志,你来到古巴是执行任务的吧?”水手们对谢洛夫身后的两个美女都有些羡慕,对于他们来讲漫长的出海恨不得看到海市蜃楼都希望是美女。
“是的,我们来古巴和这里的同志们做点事情,具体的事情保密条例不能告诉你们!”谢洛夫含笑不慌不忙地说道,“这几天我的时间很充裕,如果没事的话我想要跟你们出海一次,看看你们是怎么工作的,对了你们应该都是红海军退役的军人吧?”
“既然克格勃的同志想要出海,我们就一起去,三天后出发!”水手们都兴高采烈的同意道,“可惜我们的船上的少尉下船了,不然你们可以聊聊你们部门的事情!”
“会有这个机会的!”亲自来古巴收集情报的谢洛夫,目前正在对古巴的情况进行汇总,写一份报告,加勒比海地区水纹方面的资料可能还需要这些渔船的克格勃人员进行补充。
离开港口的谢洛夫回到苏联大使馆,就对所有在港口渔船的克格勃工作人员进行召集,没有人比这些人更加了解古巴周围的水文资料,了解具体情况后谢洛夫也有些泄气,古巴的地理位置这么重要,却恰好是苏联海军的短板,这里很适合水面舰队的活动,但苏联没有,苏联只有核潜艇,而周围的水纹条件其实并不适合核潜艇的活动,非常容易被美国的反潜力量发现,也就是说一条安全的水下通道并不存在。只要美国稍微注意一下这方面的防备,苏联核潜艇就会被发现。
三天后,这艘渔船上的少尉带着敬畏的神色引领着谢洛夫和几个克格勃一起出海,在墨西哥湾和美国人玩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第288章 美洲网络
一个星期后,带着一身鱼腥味回到岸上的谢洛夫,开始撰写关于古巴的战略地位报告,“优厚的地理位置是古巴最重要的价值,恰到好处的位置和优良的港口,如果我们有一只大舰队停留在古巴,哪怕他什么都不做只是停靠在这里,就能对美国形成天然的威胁。但是古巴最为优良的海军基地关塔那摩湾目前却被美国人所占据,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笑话,如果可能的话应该把美国海军从古巴赶出去,换成苏联红海军在这里驻扎……”
写完这份报告的谢洛夫露出一丝苦笑,苏联目前真的不具备在海外驻扎的大舰队,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苏联领导层对红海军处在一个不关注的姿态,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海军力量不强才被苏联领导层认可,才出现了七十年代世界第二的红海军,目前苏联真的没有这个实力,哪怕是把美国海军从古巴赶走,苏联也没有办法接收关塔那摩。
“能把关塔那摩还给古巴,结束这种不平等的条约,可以让苏联在道义上获得拉丁美洲国家的支持,所以这次的目标有两个,逼美国从土耳其撤走核导弹,逼美国海军归还关塔那摩给古巴,只要这两个目标成功,苏联就可以说自己赢得了这场胜利。”谢洛夫一副思考的模样,让古巴收回关塔那摩湾结束不平等条约,其实无损于美国的海上力量,毕竟美国有很多地方代替关塔那摩湾,但对苏联红海军就不一样了。
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废了这么大的心力,总应该做出一点东西让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看看,不然气势汹汹的来,灰头土脸的走,简直把苏联的脸面都丢尽了。
“关塔那摩湾一定要配备一个核弹,甚至到时候谈判的地点也可以定在那里!”好半天谢洛夫才在古巴的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画上了应该注意的地点,足足有上百个,这都是谢洛夫通过调查认为可以作为核弹发射井的地方。只要赫鲁晓夫想起来古巴准备冒险的时候,谢洛夫就会把关于古巴的资料全部上交上去。
让伊塞莫特妮把报告发往国内,谢洛夫则把自己的推演图纸烧掉,这种东西还是记在脑子里比较可靠,谁也不能把他的脑袋扫描一遍。做完这一切谢洛夫前往哈瓦那的中国城,那里是华人居住的地方,古巴是西半球华人最大的聚集区,当然那是革命之前。现在哈瓦那的唐人街规模正在缓慢的萎缩,这也能够理解,不少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是和中国学的,因为很多华人的经济水平在当地人之上,所以都属于资本家的那批人。
不过没听说过卡斯特罗兄弟在国有化的时候迫害过华人,相信后来华人离开古巴基本上还算是和平分手,谢洛夫在中国城的一家餐馆等候,他要在这里见一见克格勃美洲司的特工,北美司和南美司的负责人都会出现,询问一下具体的情况。
“老板,革命之后你为什么不离开古巴呢?”在这家餐馆中,谢洛夫看着四十多岁的华人问道,华人的老婆是古巴人,这在一边擦桌子。
“有能力离开古巴的人都走了,我的妻子是本地人,先生会说中国话,不过口音是北方人!”华人老板笑呵呵地说道,“我能看出来革命对古巴是好事,只是这种国有化对我们华人是比较不利的,当然指的是那种有钱的华人……”
“我是苏联人,曾经学过汉语。”谢洛夫和华人老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古巴华人的处境其实很像是东南亚的华人处境,这种事情他也没有办法。古巴全国都会进行改造,不可能只对华人网开一面,所以只能以沉默应对。
和华人老板的谈话让谢洛夫一直以来坚定的理念出现一丝动摇,但这种动摇马上就消失不见了,他没有做错,长痛和短痛的差别,后世的马来西亚一直都有保护土著的政策,根本就是一场变相的种族歧视,至于其他国家就不说了,美国的到了二十一世纪才对排华法案表达了后悔,这种例子多的数不胜数,再者就算是华人,谢洛夫也相信大部分华人只是正常水平的普通人,而不是像传言中华人都是富人,就比如眼前的老板。
如果华人作为一个阶层出现在别的国家,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很容易就引起所在国的仇视,尤其是祖国还不算强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换一种思维,谢洛夫在东南亚保护印尼【创建和谐家园】成长,其实就是在救大部分的华人,那也仍然不是全部,比如仇视大陆存在的某些华人,如果未来印尼【创建和谐家园】胜利之后要拿这些人开刀,谢洛夫是不会阻止的。
又要让社会公平,又希望华人远远比其他民族富有,这两个概念不会同时存在,要救一部分人,就要放弃一部分人,对于谢洛夫的立场来讲亲社会主义的要救,想要螳臂当车的就去死。反正清洗印尼共的时候,后者也没顾念亲情对自己的同胞网开一面,相反还按照花生米的指示帮着印尼军方捕杀【创建和谐家园】人,即然这样就简单了,跟着花生米的家伙就去死好了,这批人相信远远没有本来被杀的华人多。
“你们来了?我还以为你们掉海里了呢?”谢洛夫看了一下时间,在看着眼前穿着花里胡哨的几个家伙,这身打扮很难让人相信这是苏联情报网络的特工。不过确实也没人说特工就一定要穿着一本正经。
整座参观都被谢洛夫包了下来,就是为了迎接这几个美洲情报网的负责人。让人无法容忍的事情是,这些人竟然迟到了,开什么玩笑,特工也能没有时间概念么?
“头,我们没有在路上耽误一点时间,但你也知道从委内瑞拉到这里并不容易!”带着草帽的一个男人抱怨道,“我从那里到哈瓦那并不简单,需要绕路,美国人的封锁不是开玩笑的,我们没有正规渠道过来……”
“是啊,还是一个毒枭提供了一艘船,我才从墨西哥过来!”另外一个特工抱怨道。
“毒枭这个问题待会再说,先说说你们那里的游击队情况!”谢洛夫阻止了刚才的话题,当然那个话题也很重要,毕竟能赚快钱的渠道就这么几条,墨西哥工作组和毒枭联络他也不准备批评,只要不往苏联运送,他都可以当做没看见。
听到这几个工作组的介绍,谢洛夫脸色阴晴不定,考虑是不是回到莫斯科之后把论持久战和游击战战术、农村包围城市这几套书印上个十万套送过来。这些游击队和土匪的行为好像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就是喊着口号的土匪。还没有毒枭靠得住,这是不行的,连给亲美政府拖后腿的能力都没有,那要他们还有什么用?
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谢洛夫那种想法不是很靠谱,让国内的人知道他印刷中国东西送到南美,这可是个大问题,涉及到了路线问题,他在立多少功劳都没用。看着墨西哥组长,谢洛夫问道,“现在我们可以谈谈毒枭的问题,你不觉得你们在墨西哥的动作太大了么?现在我估计美国人都知道你们的存在了,你们小心一些,被美国人抓住对于我们克格勃的名声有很大的影响,我告诉你,让那些毒枭的武装自己发展,他们自然会对付墨西哥的政府,因为国家的存在妨碍了他们的敛财速度,你明白么?”
“这个?不是很明白,头,能不能说的具体一些!”和毒枭切割保持安全距离他倒是明白,反正现在除了提供武器之外他也没有和墨西哥的毒枭走的太近。但毒枭有这个本事和政府对抗么,这位负责人表示怀疑。
“具体一些就是你把注意力给我放在卖军火上面,不要搀和毒枭的事情,我们克格勃百万同志影响太大,丢不起这个人!”谢洛夫凑近这位墨西哥的组长边上压低声音说道,“你问问那些毒枭想要什么?所有轻武器我都可以卖给他们,所有的,不管是炮艇还是直升机,只要他们有钱,我们就可以卖,竭尽帮助他们发展,你不要担心这些毒枭会反咬我们一口,苏联可没有那些毒枭的市场,美国人比我们有钱的多……”
“头,那些毒枭会给美国造成麻烦?有些太看得起他们了吧?”特工有些不敢相信的反问道,“美国随便一个营出来都能干掉他们。”
“毒枭的无法无天会破坏墨西哥的治安,治安的恶劣和经济下滑会让民众丧失安全感,丧失安全感的民众则对边界那边的美国产生向往之情,人们会用脚投票,美国人不是一直吹嘘美国梦么?人们越过边界追寻美国梦没什么不对,对不对?我知道你是个外勤特工,但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员,你考虑问题应该从多方面考虑,不然的话,你的才能也仅限于一个工作组组长了!”谢洛夫轻忽一口气道,“你们应该对国家安全补补课……”
第289章 伪善者
“再者毒枭的利润可是远远超过普通的资本家,其中的风险足够让他们冒着被绞死的风险干活了,你明白么?这是一个有广泛基础的事业!”谢洛夫双手一摊道,“从地理上来来讲,美洲只是地球上的边缘地带,美国的地理位置是优势也是劣势,美洲乱一些对我们有好处的,可惜美洲也只有一个墨西哥可以用,其他地方更不会对美国造成一点影响。”
至于美国国内的里应外合力量,古拉格的【创建和谐家园】是最好的人选,那些律贼来到美国就会好好干活么?这点谢洛夫是不相信的,他们除了杀人什么都不会干,指望他们到了美国就从良,还不如指望美国人选举一个【创建和谐家园】上台。
只要他的计划成功,至少遍及美国南部的贩毒网络很快就会形成,后世在苏联国内形成的【创建和谐家园】会在美国首先开花,这点谢洛夫是相当期待的。配合越南战争美国的内政问题,足够让美国人消停很长时间。
“你们在这些国家睡了多少女人,有多少私生子我不管,我们虽然有军衔但不是军人,出现任何的毛病我都可以忍受,但给我记住一点,组织让你们来的目的,先给我完成任务在出去做人形播种机,明白么?”喝了一杯果汁的谢洛夫重重的把杯子放在桌子上,冷着脸轻声道,“违反纪律的家伙,特别调查部找上门的时候你们可不要后悔,万一事情搞大了,真让行动执行部出面,你们可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克格勃的这两个部门是专门应对本部门的强力机构,作为克格勃驻外一个国家的行动组成员,这些驻外特工都曾经帮助过行动执行部的工作,一些踩点的情报都由这些人完成。
加勒比海地区的克格勃驻外站组遍布各个国家,哪怕这个国家再小也不是漏过的理由,当然某些袖珍国家的驻外站组是可以合并的,就比如欧洲的安道尔和列支敦士登这两个国家,就没有克格勃驻外站组的存在,除了这两个国家欧洲所有国家都有克格勃特工活动。拉丁美洲的克格勃力量就小得多了,不然谢洛夫也不会想起借助斯塔西的力量在这边发展。
“放心吧,头,我们知道该怎么做!如果没事的话,我们就回去了,古巴和这些国家的联络不是很方便!”几个工作组组长时间不长就纷纷告辞,趁着时间还不晚赶紧回去。
“是不是对他们的限制太低了?”等到这些人走后,伊塞莫特妮靠着谢洛夫坐下来问道。
“他们的生活很危险,就不要再过多的限制了。”谢洛夫回答,这里不是欧洲,没有这么多文明的条条框框和镁光灯约束,这里一个遍地军政府的大洲,这些海外特工其实非常危险,在用纪律性约束其实并不合适。
必须承认的是,谢洛夫已经不是那个情报司的司长了,当时职位低可以随时随地都自己去做,现在已经是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他还像以前那样,不但无助于克格勃情报网络的发展,甚至还可能自己的插手导致计划失败,他的目标已经变得很大了。这也是为什么这次他偷偷摸摸来到古巴的原因。
现在谢洛夫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随着问题的接连出现对克格勃的工作和组织结构进行时刻的调整,而不是挂着上将军衔在第一线做电灯泡,恨不得美国人注意自己。
手挽手离开了中国城,走在哈瓦那的大街上,古巴呆的时间长了一种安逸感越来越浓,有一种一辈子就留在这里的感觉。这可不是好事,太安逸的气氛会让人丧失警惕性。随后今天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国家的工作组见面,对拉丁美洲的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得不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真是无处不在,几乎就没有一个地方是好消息。
“我让他们介绍一下这里的情况,结果过来都跟我惊呼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这些话从克格勃的人口中出来真是一个讽刺,那还斗个屁,我们投降好了!”谢洛夫非常不满地说道。
“这边我们的力量确实不够,将军,像是中东和非洲还有东南亚,那边的工作人员就这种论调!”从后面抱着男人的卢卡妮低声安慰道。
“我只是说说而已,我明白短时间撼动美洲的格局不现实,这边还是比较适合做长线计划同时等待机会,一时的等待是必要的,我们并不缺少时间。”谢洛夫只是发一下牢骚,对拉丁美洲的焦急心态只是一时的,说出来也只是发泄一下心中的抑郁。
亲自过来收集情报的谢洛夫,也不是只是过来度假,对于一直掌控古巴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卡斯特罗兄弟,他就没有少费心。
平心而论谢洛夫并不是一个对理论多感兴趣的家伙,在苏联国内比他水平高的人多的不可胜数,苏斯洛夫身边的人随便出来一个,都能滔滔不绝的把马克思理论说上几个小时。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熏陶,谢洛夫也勉强可以来一场照本宣科。
这取决于自己面对的对手是谁,卡斯特罗兄弟此时就是一对对社会主义感兴趣的普通人,至于后来的古巴【创建和谐家园】目前还酝酿中,这种对手谢洛夫也可以勉强在几个古巴领导人身上装一下马克思思想的专家,这几天他也没少找书看,防止自己在露馅了。
“必须承认美帝国主义的力量是处在巅峰的状态,我们的斗争是曲折的,但历史站在我们这边,资本主义的结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此时的谢洛夫完全是赫鲁晓夫附体,如果给他一个公众场合,没准谢洛夫也能高喊我们要埋葬你们之类的话……
没多少水平的谢洛夫,勉强对付着目前对社会主义感兴趣的卡斯特罗兄弟,并且寻找一下属于自己的友谊,因为从历史上可以得知,古巴的生命力可远远比东欧的那些国家要强。这当然有多种原因,和拉美民间一直被压制住的反美声音自然是有关系。还有意识形态的原因,就和苏联旁边的国家提防苏联、中国旁边的国家提防中国一样,美洲的国家心中都对美国不满,大国本身就令人讨厌。
再者美国一直都不希望美洲出现一个真正的强国,比起周围一群卢瑟国家,古巴哪怕是在被封锁中,发展的也算不错。和东欧国家旁边的联邦德国、法国那些列强不同,古巴人放眼四处,发现周边的国家不比自己强多少,社会保障还没有古巴强,自然不会出现不满的情绪,古巴虽然面对的压力最强,但其实算是相当稳固的国家。而且有拉美反美声音的同情。
“这里就像是我的第二祖国一样,才来了没多长时间,我竟然有了一辈子想要呆在这里的感觉!”谢洛夫装出一副多愁善感的样子,用一种深沉的口气这么说道。
不远处的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两女,不留痕迹的离谢洛夫这里远了一些,这种伪善的面具实在令人作呕,这种恶心的感觉不会因为天天被谢洛夫压就会减少。
“我们的友情不会因为距离而改变!”卡斯特罗也不得不这么说道,谢洛夫已经表达了这么明显,他也只能继续往下接。还是谢洛夫首先停止了这种拉关系的举动,在继续下去就要来一场勃列日涅夫之吻了,看着卡斯特罗一脸的大胡子,谢洛夫很是恶意的想,不知道勃列日涅夫把他那套外交礼仪用在卡斯特罗身上过没有?大胡子是不是很轧脸?
最后两人还谈了关于关塔那摩基地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卡斯特罗也对关塔那摩基地的问题很上心,一点都没有掩盖的表达了对美国强租关塔那摩基地的不满。关塔那摩是古巴最为优良的港口,换做中国上海的长江口要是被一个国家占领,中国也会不满。得知了卡斯特罗的这种心情,谢洛夫更加确定,古巴导弹危机的目的应该着重帮助古巴废除不平等条约,这样苏联才会在明面上有明显的收获,宣传上也好宣传,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封建,苏联冒着和美国开战的风险云云,说出去也好听。
知道了卡斯特罗的底线,就可以从这方面策划一下,谢洛夫想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
“我马上要回到莫斯科了,有空的话希望古巴的同志们去莫斯科做客!”谢洛夫和卡斯特罗兄弟和切格瓦拉分别握手,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从古巴收获了第一手的资料,对古巴领导人不同的性格,未来会采取不同的应对办法。
“也许我们很快就会见面!”切格瓦拉握住谢洛夫的手认真地说道,一个月的相处让几个人的友情发展的不错,这可能因为大家是同龄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