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管怎么说,瓦莉娅陪同着自己的男人出现在基辅的乌克兰克格勃总部,也算是在丈夫的这些同行们面前刷脸熟,有了克格勃的支持,以后再乌克兰相信可以少了很多障碍!瓦莉娅虽然也是乌克兰人,却除了和福尔采娃关系不错之外,和这些本地的实权派没有多少交情。
所以克格勃的支持算是瓦莉娅得到的一个巨大的助力,克格勃工作独立于任何部门和国防部、外交部一样对第一书记负责,有了克格勃的支持的好处怎么说都不过分。和眼前的乌克兰的克格勃干部挨个握手,用独特的魅力帮助自己丈夫的工作,也是一个好妻子应该做的。
“乌克兰地区本来属于内务部的内务部队将要和我们的部队进行合并,这点都明确了,知道目前乌克兰内务部的同志们有什么困难,或者有没有不满需要表达的,作为这次总部主持和内务部合并的负责人之一,你们可以和我说……”这些话最近这段时间谢洛夫都能背下来了,五天前在明斯克他也是这么说的。
“原隶属于内务部的部队,将和克格勃的部队合并!至于是由克格勃主席团指挥,还是单独成军则需要莫斯科那边报告!”谢洛夫和这些乌克兰克格勃的同事们讨论关于合并内务部的具体问题,不过好在希列科夫已经在乌克兰工作了一段时间,可以把基辅这里的情况具体的介绍一下,不会让谢洛夫被这帮人糊弄了。
乌克兰对于苏联有多么重要,怎么形容都不过分!从政治上乌克兰第一书记是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俄罗斯都不是,谢列平都只是候补委员!在列宁格勒因为日丹诺夫去世失势之后,没有其他地区像是乌克兰这么稳定的能对整个苏联产生影响,现在中央主席团中的很多人,都在乌克兰工作然后进入了苏联最高的权力机构,其中就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和苏联唯一的女中央主席团成员福尔采娃。
从农业上乌克兰是苏联粮食的基地,从工业上也是苏联重工业的基地,和乌拉尔重工业基地一起支撑着苏联的重工业体系,军工产业很多苏联红军装备离开乌克兰就玩不转。
“好,就这样!”有希列科夫作为内应的谢洛夫,对整个乌克兰克格勃工作有了如指掌,确认没有问题之后,让这里的特工打好报告送到莫斯科,他还有两站,一站是高加索,然后再去中亚,至于远东那个地方太远了!谢洛夫只能在利用手中的电台进行遥控指挥,到时候回到莫斯科用地图开疆的形式,把远东地区的边防军和内务部队辖区划分出来。
谢列平给了自己的王牌局长一个月的时间,而谢洛夫连一个月的时间都不想用,赶紧把事情做完他就可以带着老婆去意大利看奥运会了,两天后匆匆告别瓦莉娅的他,直接南下去了高加索,高加索存在着边防军和内务部队两种编制,高加索克格勃内务部队的司令是伊戈尔,这就比较浪费了,在谢洛夫看来这里的部队由边防军自己承担就可以。
“怎么样,伊戈尔,你也去基辅,担任乌克兰内务部队司令!高加索地区交给边防军来管理!”这次谢洛夫的行程相当紧,没空去找外高加索军区的麻烦,仅仅呆了两天就准备赶往中亚,要不是远东人口稀少很容易划分,他可能还要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去一趟远东,亲眼看着那里的机构合并,再把内卫军和边防军的辖区划分明白,最后才能回到莫斯科提交报告。
“乌克兰?希列科夫不是在那里么?”伊戈尔微微一笑道,“其实我在这里呆的挺不错的,没事和库尔德工人党的领袖谈谈人生理想,一个月前我还访问了雅典,和希腊【创建和谐家园】的同志们呆了一段时间,不得不承认希腊的人文气息真是太浓厚了!”
“你刚说自己和库尔德工人党的人谈笑风生,然后马上就跟我扯到希腊的人文气息?你还记得自己的职责么?有你这还要更加扯淡的言论么?当年你在埃及的时候不是这样啊,这都是跟谁学的?”谢洛夫像是连珠炮一样的发问,就看见伊戈尔非常不客气的伸出手指指着自己,“我当然是跟我的上司学的,谁叫我的上司总是这么讲话呢?”
“这次我是没空理你,你准备一下,高加索地区会划分到边防军区中,你准备回内地吧!”听见谢洛夫口中话,玩世不恭的伊戈尔少将也严肃起来,摇摇头道,“说实话,我在这里呆的真的不错,不过既然你说了,我会准备的……”
希列科夫坐镇基辅很好,不过对于乌克兰的地位来讲,就放他一个人在那里还是有些不够,把伊戈尔放在乌克兰作为内卫军司令,两个人都在乌克兰也许更好一点。
再次回到了克里姆林宫的谢洛夫,捧着厚厚的资历跟随谢列平来到了赫鲁晓夫的办公室,比起一本正经十分严肃的谢列平,谢洛夫的样子则变了一个大样,脸上一层细密的胡茬、神色间有些憔悴,眼袋也大了不少,在谢列平说话的时候不断的打着哈欠,一个接一个终于引起了赫鲁晓夫的注意。
“尤里,你的精神状态太差了!现在的年轻人真是缺少磨砺,我每天工作十五个小时的,都来都没觉得自己累!来跟我说一下你的工作吧!”赫鲁晓夫用响亮的声音把谢洛夫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好的,第一书记同志!”把自己头上的大檐帽推高,谢洛夫集中精神拿着名义上是自己撰写的报告念道,“关于克格勃和内务部机关机构的合并,内务部将改组成内务总局,为了表达对内务部同志们的尊重,内务总局的局长兼任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克格勃内务部队和内务部的部队将合并成内卫军,同时对内卫军和边防军的辖区进行重新划分!划分如下,内卫军司令部以及总参谋部、内卫军第一副司令兼任总参谋长、第二副司令主管下属国土防空部队,第三副司令主管政治工作!为了保证内卫军对于党和国家的忠诚,建议重新启用政委制度,经过核准,克格勃下属边防军人数为三十万零八千五百七十五人,和内务部合并成立的内卫军三十一万两千五百二十二人,合计六十二万人!内务警察大约二十四万。内务部所属民防部队十八万三千左右,不过我们要裁掉一批人补充到地方!具体裁军多少还需要第一书记给一个指标!”
这些数字妥妥的体现了克格勃现在拥有的实力,不客气的说,好歹也是百万大军。
第168章 超级部门
内务警察维持治安显然不能削减,剩下就不知道民防部队、内卫军和边防军到底哪个部分挨刀了,就算不把内务警察计算在内,克格勃的军事力量也已经近百万!这股力量在一个情报部门的指挥下未免太过庞大。
“克格勃的裁军找一个机会,和国防部一起进行!将成为以后裁军计划的一部分!”赫鲁晓夫思考了一下问道,“内卫军的成立我没有意见,不过你的材料里面没有明确内卫军指挥权到底在那里?亚历山大,能不能解释一下……”
“没问题,涉及到三十万内卫军的指挥权,我们克格勃主席团不能自己解决,还需要第一书记同志分配,中央的意见我们克格勃是肯定会服从的!”谢列平在赫鲁晓夫面前,和在别人面前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收敛了自己的狂傲!就像一个忠心而且有能力的干部。
“按照内务部的惯例就行了!”赫鲁晓夫挠了挠头,对这支内卫军他没什么意见,国防部因为卫国战争,遗留下来的老帅实在太多。红军应该被削减,但赫鲁晓夫手中也必须有足以制衡红军的力量,让红军乖乖的接受裁军!目前克格勃正是这个力量最好的载体。
“我明白了,第一书记!那这样,第一副主席兼任内卫军司令!”既然赫鲁晓夫说按照惯例,那谢列平就按照内务部时代的惯例,让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兼任内卫军司令。
“好,就这样吧!你们好好工作……”赫鲁晓夫勉励,眼前两个岁数资历都年轻可怕的干部,之所以对谢列平为代表的这些年轻干部这么信任,那是因为赫鲁晓夫知道他们除了依靠自己之外,其他的领导都对共青团的干部颇有微词,因为这些人太年轻,年轻的让人不愿意相信,“还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我说……”
马上看见谢洛夫在自己的面前举手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新要求,赫鲁晓夫颇为好奇的问道,“尤里,你工作上有什么困难!”
“我工作上没有困难,不过我想要休息几天,顺便为我的妻子请假,下个月我想利用罗马奥运会的工作时间带着他旅游一下,她已经三年没有休假了!”谢洛夫打着哈欠,一副老子已经很累的样子,为了挤出时间他在短短二十天跑遍了大半个苏联,要不是有新型的电气化铁路支撑,说不定时间还要在加长。
看着年轻人脸上细密的胡茬,可想而知最近过的是什么生活,赫鲁晓夫忽然有种体力上的优越感,太年轻了其实也不行,还没有在繁重的工作中寻找到工作的乐趣。相比较而言,谢列平就比这个还要小上几岁的谢洛夫要强多了。
在赫鲁晓夫心中,下一代的苏联领导人一定要是一个年轻富有精力的人,就算不是,也要有一批年轻人进入领导层,保证苏联干部体系的升级换代!避免苏联干部阶层陷入到老年政治,这是赫鲁晓夫提拔年轻干部的初衷。
虽然一直以过人的精力世人,可他本人毕竟已经快七十岁了,别人感觉不到,但他自己能感觉到,应该利用几年的时间考察出来几个接班人!目前眼中的人选不止一个,在这之前他还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弄好苏联的改革!
边防军和内卫军的辖区以及职责,谢洛夫也已经写进报告当中,划分出来的边防军区一共十个,包括红旗太平洋、红旗远东、红旗贝加尔湖、红旗东方、以及中亚、南高加索等军区,内卫军辖区以苏联大中型城市为准、莫斯科内卫司令、基辅内卫军司令、明斯克内卫军司令、敖萨德内卫军司令、列宁格勒内卫军司令、塔什干内卫军司令、巴库内卫军司令、斯大林格勒、以及一些其他城市一共十五个内卫军司令部。
最终两者的辖区还是没有分开,因为某些苏联重要的城市本身就在距离边界不远的地方,而且这份报告内卫军以及边防军的辖区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完全是按照国防部的红军军区来进行制衡的,赫鲁晓夫也曾经在红军中服役,自然能看的出来。
这份报告其实很对赫鲁晓夫的胃口,可以说正中下怀。可以说裁军的念头已经在赫鲁晓夫的心中已经越来越大了,但现在刚刚合并完内务部,明年或者年底在和国防部的将帅们先探探口风在做出决定。
把具体的文件一股脑的交给赫鲁晓夫,谢列平两人回到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谢列平和谢洛夫两人开始决定克格勃的两个武装力量的指挥官,作为本身就是军事管理总局局长的谢洛夫,这个问题并不难!整个苏联包括红军系统的指挥官,他们有什么爱好、特长甚至弱点,全部都在军事管理总局的档案库当中,还有一份在克格勃的档案局当中。现在两人可以把这些指挥官都挑出来,作为理论上这百万大军的指挥官了。
谢洛夫一口气从距离莫斯科最近的捷尔任斯基师调出来六个上校一个少将,这些人都是中亚边防军区司令库德里亚什的朋友,谢洛夫首先把这些指挥官充实到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充当次一级的共和国边防军司令,同时任命伊戈尔为基辅内卫军司令!
当天下午,这些被从部队召回的内务部队军官就到了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站在了克格勃主席谢列平的面前,谢列平向这些人全部宣读了新任命,让这些谢洛夫推荐的军官好好工作,谢洛夫并没有在办公室当中,而是在通讯处口述给伊戈尔和库德里亚什的电报。
“老书记,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处在对我们有利的变化中!”回到谢列平办公室的谢洛夫浑身摸索了一阵,确认身上的烟不知道哪去了,于是很自然的从谢列平办公桌上的烟盒中拿出来一根,开玩笑,拥有着烟囱这个品质的克格勃主席,怎么会缺少能冒烟的东西,这根本不可能嘛,讲讲道理好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就凭借内卫军?还不够远远不够!”谢列平的目标可不是当一个克格勃主席,他的目标很远大,国家的领导者才是他喜欢的舞台。
“但一切都在朝着我们有利的方向变化不是吗?老书记,很明显,第一书记对我们有超乎寻常的信任,只要再过上五六年,整个苏联就是我们的天下了!除了第一书记之外的其他干部,比我们的岁数都大上很多!”谢洛夫不担心自己的话有人听见,没人能在克格勃主席的办公室里面搞【创建和谐家园】。
手里有了三十万内卫军、三十万边防军、十八万民防军,在加上内务警察,打是肯定打不过苏联红军,但是让对方投鼠忌器还是有这个能力的。更何况因为职权的关系,克格勃还占着先手,平衡红军的力量完全在预料之中。如果谢列平他们这些人到了最坏的可能,一定要和勃列日涅夫那些人,不知道谢列平本人怎么想,反正谢洛夫宁可领着克格勃和勃列日涅夫拼了,绝对不能看着他上位。
谢列平像是认真的思考着自己朋友的建议,谢洛夫的话并不难懂,只要等着赫鲁晓夫退休,苏联的一切就能顺理成章的落到他们手中,但问题是谁知道赫鲁晓夫能活多大岁数。目前赫鲁晓夫的身体可是健康的很……
不管怎么说,谢洛夫已经把该说的话说出来,谢列平这个时候还没有反叛的念头,而谢洛夫在认识到目前苏联的权力机构之后,明确了一个问题,不论发动政变的到底是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还是其他人,都绝对绕不开克格勃的工作范围。换言之只要克格勃一直保持着对赫鲁晓夫的忠心,谁发动政变都是个死……
但如果像是历史上一样,发动政变的人当中有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两个人,那怎么办?让勃列日涅夫顺理成章的上位?勃列日涅夫一直以老好人的形象世人,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会认为他有多大的威胁,估计自己就说勃列日涅夫能把你们都干掉也没人信吧?这些包括谢列平本人在内的领导人在内,最不缺乏的就是自信,谢列平是其中自信心最为爆棚的一个,谢洛夫说他干不过勃列日涅夫,谢列平说不定都认为这是谢洛夫对他的侮辱。
“管他呢?内卫军在克格勃的手上,只要不被突然抓起来,谁都不能强行把克格勃给拆了!”合并内务部之后的克格勃,除了没有独立审判权之外,已经和贝利亚时代的内务部有了差不多的能量,谢洛夫有理由相信只要他们这些克格勃的首脑不被突然干掉,谁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克格勃终于在贝利亚时代被拆分之后,再次合并成了一个超级部门,没人再可能把他拆开。
现在还是要增强克格勃的势力,那就是在整个世界的范围之内,保证克格勃的经济命脉不被切断,合并完内务部之后,谢洛夫的工作有重了不少!多了几十万吃饭,克格勃的经费问题更加严重了,怎么赚钱的问题更加紧迫,对于即将开始的意大利之行一定要好好谋划。
第169章 意大利之友
苏联的轻工业部,隶属于苏联部长会议下面的部门,和克格勃、国防部、外交部这些直接对赫鲁晓夫负责的部门自然没法比,就是和机械工业部、石油工业部这些部门相比,也不是很被重视。谢洛夫拜访的就是这个不是很受重视的部门,并且从中拉出了一支庞大的代表团,人数和他带领的印尼代表团人数差不多,和轻工业部的接触后,一份足足上百人的名单出现在谢洛夫的手中,随后又出现在赫鲁晓夫办公室的桌子上。
作为一个能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的人,谢洛夫没有经历过苏联变态一般的数学学习,这是到了今天他都感觉到庆幸的事情,和上辈子一样,没有挺过社会主义严格教育这一关的他,因为狠狠地在上辈子被一所名叫社会大学的地方教育了一通,所以这辈子正在扮演上辈子他本人最为厌恶的角色,这个标准就是我不会没有关系,但你们都要会,我看着你们学习……
最后代表团的人数确定在两百四十人,因为这些轻工业部的干部还要同样数量的克格勃特工一起行动,至于有没有人不满,就给谢洛夫憋着吧!他自己天天处在特工的包围中都没有不满,这些人更加没什么不满的理由。
“要不说上天让我在苏联醒来,其实得到最大的好处确实是意大利人!活脱脱一个意大利之友……”谢洛夫现在越来越有这个感觉了,南斯拉夫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最有经济活力的?还是因为铁托采用中立政策在苏联和美国之间两边通吃,自从谢洛夫车翻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一直没有让意大利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要以为只有计划委员会那些人会制定计划,克格勃也有这种部门!
从这几年帕里米罗托里亚蒂上台之后,玩混合经济体制越发纯熟的意大利因为苏联的市场和美国的资金支持越发的觉得美国和苏联当中中立,真特么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意大利本身就比南斯拉夫的条件要好得多,地位也重要得多,这几年让意大利产品走进苏联,一直都是意大利【创建和谐家园】在做的事情。
像是救火队员一样在苏联各地扑腾了六七年,结果意大利的条件因为谢洛夫不断的扑腾越发的转好,这点谢洛夫也相当无奈,这也没有办法!只要苏联和美国没有一个倒下,玩左右逢源的国家就存在,但要是美苏要是有一个坚持不住倒了,玩左右逢源的下场具体可以参照南斯拉夫,苏联活着的时候你是社会主义阵营中明灯,苏联死了你就是【创建和谐家园】……
目前来看意大利和南斯拉夫这对兄弟玩的相当不错,意大利进入到了紧追联邦德国的行列中,南斯拉夫富裕的地区和意大利差不多,不过贫富差距要比意大利大。这也难怪,南斯拉夫又不像苏联那样玩平均主义。
意大利的情况目前在政治上也挺有意思,意大利【创建和谐家园】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北非的动静,墨索里尼当年的口号确实很正确,直达意大利人民心中最为光辉的地方,【创建和谐家园】虽然挂了,但受到限制远比联邦德国要少的意大利,对北非的情况一如既往的感兴趣。波兰挑头在开罗成立了阿尔及利亚【创建和谐家园】,目前还处在募集捐款争取【创建和谐家园】人民信任的阶段,人数还不到两万人,这件事在北约当中反应最为激烈的就是意大利!意大利一反自己身为老欧洲一员的本质,就差发表社论支持波兰正义的举动了!
自四月份以来意大利和波兰之间互访密集,一副无产阶级友情的样子!双方的报纸也在频频互相吹捧,波兰称赞意大利是欧洲【创建和谐家园】的风向标,正在以自己的力量诠释着一种不同的社会主义路线。意大利报纸提醒人们正视波兰的力量,专门划出来一个版面对波兰陆军做出介绍,为一些人介绍隐藏在苏联羽翼下的波兰人民军!并且煞有其事的得出结论,波兰人民军在华约内部的实力,虽然赶不上苏联,但妥妥的超过其他国家一档,标准的华约二哥……
“臭不要脸!”谢洛夫放下报纸,波兰人民军?那个军队有实力么?不考虑波兰人口远远比民主德国多的话,一场速战东德一个战役就能教波兰做人!再说意大利记者有这么大的本事,透过克格勃的封锁得知人民军的实力?如果真是这样,克格勃还是解散得了……
整个月谢洛夫在新成立的内卫军观察情况,看看内务部和克格勃融合的进展!还有就是在军事管理总局做着监视苏联红军的老本行,宗教要打压、民族主义者要打压、【创建和谐家园】份子要打压、无政府主义者要打压,总之统统都要打压!至于因为内卫军成立的红军老将帅不满,这种事情自然有赫鲁晓夫去扛,国防部的元帅越是不满,赫鲁晓夫越会认为自己做得对。
在莫斯科内务总局,谢洛夫检查了隶属于内务部的内务警察力量,对着这些人声明了一些要点,“内务总局所有的工作只有一个,那就是清除掉国家的有害力量!维【创建和谐家园】律的尊严,对于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我们的工作就是监督、如果他们到了蓄意滋事的阶段,各地的看守所欢迎他们,如果出现了伤害人民的案件就直接抓到监狱,如果出现在了暴力案件就给我当场击毙,总之一句话,对于社会治安的严重程度内务总局负全责,苏维埃全国领土都不能出现黑帮组织,有露头的只给我打掉!社会主义国家容不得黑帮的存在……”
“乌拉……”谢洛夫的话引起一阵的赞叹,不过他本人没有多么兴奋继续说道,“一个黑帮的形成最少也需要几年的时间,这种形成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对于我们安全人员干部尤其是如此,如果一个组织最终形成了黑帮,而我们有没有人发现,责任全部在我们身上!”
“谢洛夫副主席,黑帮的形成以什么作为标准呢?”莫斯科内务总局局长发问道。
这倒是个问题,以意大利的标准应该是形成全国的【创建和谐家园】组织、以日本的标准怎么人数也要过一千人,想了半天谢洛夫觉得苏联的标准也不能太中国化,可以适当的放宽一下,于是说道,“组织骨干成员五十人以上,拥有制式武器和自动武器,有地下产业提供资金来源,就可以视为黑帮分子,内务总局铲除这样一个的黑帮,所缴获的东西全部上交给克格勃,克格勃将按照国际市价给你们发放奖金!”
“或者你们不喜欢直接的钞票,可以说申请兑换成新型的产品补贴家用也行!”谢洛夫拍着桌子道,“我曾经也是一个内务部干部,明白执法力度是可以有弹性操作,一个小偷可以抓起来送进监狱,也可以教育一下就放出来,但这要取决于小偷偷了多少钱。所有问题都可以采取弹性操作,但是黑帮不行,发现一个灭一个!”
本来谢洛夫只是过来进行一下常规检查,但说起这个问题他发现自己很愿意深入的聊一聊,说起来他和这些苏联早期还不算过分的社会闲散人员蛮有共同点的。虽然最后被社会教做人,但他从来不认为这样不好,相反他又不是被冤枉。
法律就是法律,如果因为挨了一巴掌结果你却把打你的人捅死,那你被枪毙有什么可说的呢?杀人没有?杀了,法律规定【创建和谐家园】,你有什么资格喊冤?对方已经承受了一巴掌的结果,现在该轮到你承受杀人的结果了,做错事要付出代价,没什么可说的。
谢洛夫堵住了古拉格最后关押一批的【创建和谐家园】,但之前释放的几十万人已经扩散到了苏联全国,最近几年社会治安肯定会有动荡,希望这些人能够收敛一点,不要还没获得自由多长时间,就又被他抓回来!
收紧了本来属于内务部的权利,克格勃更加要开始对可能危害苏联的力量进行强力压制。这次谢洛夫和莫斯科内务总局的同志见面还算不错,就在这个时候伊塞莫特妮推门进来走到谢洛夫的身边耳语道,“局长,卡冈诺维奇因为患病,进入了莫斯科中央医院住院治疗,不过以他现在的级别其实已经不能去那个医院了,所以被发现了!中央医院对我们通告,怎么回答?”
卡冈诺维奇?谢洛夫一时间愣住了,但马上反应过来问道,“如果真的有病,这也没关系!不过这件事情一定要通报第一书记,算了,我们【创建和谐家园】医院看看!看看具体的情况我亲自像是第一书记汇报吧……”
到了中央医院谢洛夫给的卡冈诺维奇报好了住院手续,和医院的大夫大好了招呼!卡冈诺维奇的遭遇让谢洛夫唏嘘不已,当年这个人可是一手提拔的赫鲁晓夫,政治这个玩意太可怕了,杀人于无形之间!四年前的谢洛夫都没有和对方见面的资格,只能碰运气。
“一定要确保治好他,虽然犯了错误但不是没有改正的机会!”谢洛夫通过窗户看了一会卡冈诺维奇的情况,然后淡然的命令道。随后便匆匆离开中央医院,这件事情一定要告诉赫鲁晓夫,不然就是克格勃工作的失职。
第170章 意大利之行
“卡冈诺维奇?是舍不得良好的医疗特权么?”赫鲁晓夫冷哼一声,他没有像斯大林一样让反对自己的人永远消失,这是赫鲁晓夫不愿意在让大清洗重现!但不代表他愿意听到这些反对他人的消息,特别是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这些人。
谢洛夫的报告同时让赫鲁晓夫想起了两个他比较厌恶的问题,一个是这些当年反对他的集团,另外一个是从斯大林时代就存在的特权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赫鲁晓夫一直想要解决的,却一直拖到了现在!不过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他还是想要想办法裁军,这两个问题还要往后推,直接对谢洛夫说道,“既然已经不是国家的领导者,卡冈诺维奇同志就不应该住在提供给干部的医院中,尤里,你为什么要给帮助卡冈诺维奇呢?”
“可能是可怜吧,他的病确实是需要比较好的医疗条件!”谢洛夫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才对这个前任国家领导者网开一面。他也没空去感知赫鲁晓夫的想法,如果他知道赫鲁晓夫的想法,一定会笑出来,苏联任何时期的【创建和谐家园】和戈尔、巴乔夫时代相比都是狗屁,哪怕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这些所谓的特权,哪有戈尔、巴乔夫带头侵吞国家财产的威胁大?
“可怜?尤里,你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老人么?他可是我的反对者!”赫鲁晓夫忽然说出这么一句话,他很想知道在这些年轻干部当中,是怎么评价他和这些人的。虽然谢洛夫不一定说真话,可是这位苏联的第一书记就是想听听。
“这个?”谢洛夫真的很想抹一把大檐帽下面的汗水,怎么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印出来这么一个问题!感知了一下第一书记的心理活动,谢洛夫组织自己的语言说道,“我们对那些老一辈的干部,比如马林科夫那些人的观感并不好,这点当初舒立克、哦是谢列平同志的表态就可以代表我们的看法,我并不知道别人的看法,但对你的评价,我可以代表自己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赫鲁晓夫大感兴趣,从今年开始赫鲁晓夫在出席任何会议的时候都听不见对于自己的评价,他很想知道谢洛夫的回答,“说下去……”
“你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一直在想办法推动苏联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谢洛夫想了半天这么说道,不过后半句话不适合说出来,那就是你的能力照斯大林差得远,而且和斯大林相比,很容易让个人情绪影响到治理国家的政策,如果完全站在苏联的角度上考虑,援助中国的工业项目都是一个巨大的败笔,更何况还想在印度再来一遍……
“你这个评价,是我七年来听到的最让我高兴的评价!”赫鲁晓夫很有一种龙颜大悦的样子,一点在年轻干部面前都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这个苏联最为人性化的领导人,通常在发脾气的时候把中央主席团的其他成员骂的一分不值,但在私下某些场合,也表现的完全不像是一个领导人,会因为别人一句话就开心的不像话,后一种情况谢洛夫今天见识到了,但前一种状态因为他不经常能见到赫鲁晓夫开会,所以目前还没有见到过……
“你们这些年轻干部啊,未来苏维埃的命运就在你们的手中,不过某些年龄很大的干部对你们很敌视,而我认为这个问题就在老干部的身上,人过了六十岁就没有多大的精力建设社会主义了,大多数的人都会把精力放在抱孙子上面!不是谁都像我一样能一直保持工作的状态……”赫鲁晓夫先说明了一些老干部的观点,同时又说自己和他们是不同的。谢洛夫思考了一下,这其中的意思应该是,你们这些年轻干部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一定要对第一书记保持一致!
这倒是一句实话,平心而论,赫鲁晓夫是所有领导人当中对年轻干部最好的一个,比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这些人更加信任年轻人,这点尤其是体现在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两人的升迁上面,很多共青团的干部都受到了赫鲁晓夫的照顾。
可一想到赫鲁晓夫面对的敌人,谢洛夫心中也有些打鼓,就算是他能说服谢列平一直保持对赫鲁晓夫的忠心,可面对苏维埃有史以来最为豪华的敌人,也不一定能扛下来!戈尔、巴乔夫面对的政变对手看似强大,但庞大的官僚阶级和这些人不是一伙的,赫鲁晓夫面对的几乎是苏联整个干部阶层的反对,最为致命的是一直支持的他的乌克兰派都倒戈了。
谢列平当初之所以加入到政变的阵营中,也未尝不是没看到敌人的豪华阵容,全国大半的中央委员都是反对者,这和戈尔巴、乔夫面对的情况完全一样,那个时候的苏联官僚都是在看热闹。
“去意大利的行程很重要,我们和美国的缓和政策,和对友好国家的经贸合作并不矛盾,况且意大利的同志们也走出了很不错的成绩!”赫鲁晓夫怎么说都是世界革命的领袖,面对出现对苏联有利的变化,还是很愿意乐观其成。
出了克里姆林宫的谢洛夫还在想着这个问题,“距离事情还有好几年,还有时间让我考虑站在哪一边!”其实对于谢洛夫来讲,如果不是勃列日涅夫的存在,站在政变那边简直是毫无疑问的,但谢洛夫又知道自己的老大最终被勃列日涅夫给收拾了,什么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中央委员会书记、中央主席团委员、谢列平身兼四个职务、横跨公检法、政府、党务、都让勃列日涅夫给收拾了,就因为第一书记是勃列日涅夫、谢列平的【创建和谐家园】再多也没用,人家才是一把手!
考虑的结果非常简单,克格勃才是他的家,没有克格勃他就什么都不是!谢洛夫目标只有一个,让克格勃成为独立于任何体系之外的超级部门,首先还是要解决经济问题!合并内务部保守会让克格勃的经费上升百分之七十,年底谢列平又要和其他部门争抢经费了。
要带着苏联比较拿得出手的产品,其中就有这个时代看起来高大上挺能唬人,其实在谢洛夫眼中就是鸡肋的东西,目前整个世界独一无二的阿尔泰移动电话系统。
“等到我退休的时候,会不会成为苏意友好协会主席,取得一个什么意大利人民老朋友之类的称号?”这也不容易,谢洛夫这几天一直在和克格勃国家通讯部的人在沟通,国家通讯部和克格勃第七第八总局一样,主要在科学技术层面对情报工作进行分类和鉴别。
和国家通讯部的沟通,主要是反间谍专家的沟通,沟通点点在于能不能在阿尔泰系统上做一些手脚,如果谢洛夫成功的在意大利推广了这套电话体系,可以让莫斯科的国家通讯部截收到意大利那边的消息。
反正作为苏联出口的拳头产品是肯定了,但是能不能利用这个技术为克格勃服务还没准。怎么说克格勃都是他的职业,赚钱也要同时干好本职工作。
“新式饮水机、中央空调、新式电暖壶、保温杯、热水器、俄罗斯方块、电冰箱、电子摄像机!【创建和谐家园】,技术管理总局能不能保证这些产品都能投产?看起来都是挺像样的!”谢洛夫觉得自己对意大利是不是太好了一点,这些产品都照片上来看,都一改苏联产品那种渣一样的外观,这是一个总局两百多家科研机构突击出来的产品,把自己在后世能接触到的东西都仿制出来,这份大礼给了意大利,简直有些令人心疼……
“苏联的礼物也不是这么好吃的,我会把这些钱都赚回来!”随着时间的越来越近,谢洛夫还在进行一项不是很重要的工作,把罗马奥运会的比赛门票送给苏联各行业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先进标兵、各种比赛的门票足有三十五万张、涉及到了奥运会比赛的几乎所有项目,当然谢洛夫也不会忘了自己的部门,包括第二总局往下的所有总局都有人收到谢洛夫收购的门票,光是克格勃就有四千多人收到谢洛夫送出的罗马奥运会门票,他完全是在把奥运会门票当做福利发……
狠狠做了一次散财童子,谢洛夫在莫斯科火车站把申请休假的瓦莉娅接过来,提前一个月带着两百多人的代表团上了火车,“你这样不行,以后带着代表团访问坐火车多耽误效率!时间这么长,到了罗马这些人都累了!”瓦莉娅拿着咖啡埋怨道。
“我以后改,好吧!”谢洛夫的脑袋从摊开英文杂志的后面伸出来说道,让瓦莉娅直翻白眼!男人手中的杂志就算不懂英文的都可以看,封面上暴露的比基尼女郎更是让人看着火大!苏联自从成立之后可比俄罗斯帝国时期保守多了,当然对于瓦莉娅来讲,两人已经结婚这和保守没什么关系,比较让她不服的是,明明自己比【创建和谐家园】好看多了……
第171章 美国朋友
意大利对于谢洛夫来讲就是他人生当中的福地,因为在阿塞拜疆清狱的活动给打发到意大利当大使,最后成功车翻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这是他目前为止最为得意的一笔,那也是他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首次交手,随后谢洛夫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次来到意大利的他,不再是小小的内务部上校,身份也转变成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兼任第三总局局长的中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和意大利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意大利的经济条件在得到了东欧市场之后,比起其他西欧国家有了一个独特的优势,这也让意大利【创建和谐家园】和社会党联合政府在推行骑墙政策的时候越发的自如。
在罗马下车,当地的意大利民众对一些外国人的出现相当惊讶,很多男人用貌似专业的目光看着这批人,做出一副了解的样子对着旁边的女伴说这些人应该是东欧人。因为北约国家的军服不是这种样子的。
“意大利的同志们在哪呢?”谢洛夫一挥手,后面瞬间撑起了一面巨大的苏联国旗,上面的镰刀锤子迎风招展分外显眼。在他的身后还不断的有人从车厢中出来,几分钟后谢洛夫身后已经站了两百多人,其中有一百多个穿着军服的特工。
代表团两百多号人同时下车,让站台上的意大利以及不少欧洲国家的人相当惊讶,尤其是高高举起的苏联国旗,更是吸引住了这些人全部的眼球。
“这应该是来我们国家访问的外国【创建和谐家园】代表团,你看到【创建和谐家园】党旗了么?”一个穿着蓝色格纹短裤的小伙子装作一副内行的样子,对周围的人说道,“我们意大利【创建和谐家园】自从上台之后,很多国家的【创建和谐家园】都过来学习……”
小伙子用的声调很中性,从语言情绪中听不出来对【创建和谐家园】有什么意见,就像是习以为常一样,不过神色中还是有些自得的意思存在,毕竟外国人来学习经验,总是说明自己有让别人学习的地方,不是吗?
“这些人需要学习你们意大利么?你仔细看看那面红旗,不是【创建和谐家园】党旗,那是苏联的国旗,这些人是后面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最强国家,人家会向你们意大利来学习!”另外一个留学生不客气的提醒着自满的意大利人,首先先搞明白【创建和谐家园】党旗和苏联国旗的差别,不要没知识却硬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