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时代》-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自己去克林姆林宫吧,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对了,波兰内务部部长科尔津斯基带着一直代表团来和我们克格勃交流,明天到!你和萨哈托夫斯基同志去接一下!”谢列平边批改文件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部下。

        十几天时间谢洛夫已经准备好了厚达五厘米的报告,来说明喀山监狱剩下最后一批古拉格犯人的情况,总体而言足够让人看了一眼就恨不得把这些人全体枪毙。

        克林姆林宫的第一书记办公室中,赫鲁晓夫双手交叉杵在桌子上,硕大的光头微微上扬,听着自己面前年轻人的报告,虽然外面气氛不高,但克里姆林宫的保暖措施绝对是到位的,可此时赫鲁晓夫听到谢洛夫的报告,觉得温暖的克里姆林宫似乎有一丝凉意!

        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但不耽误温度的升降,谢洛夫冷漠的拿着自己不是亲手写的报告,装作一副亲力亲为的样子,带着冷淡的声音念道,“关于喀山监狱接受古拉格犯人的调查报告表明,所谓的最后一批犯人是一批十恶不赦的恶棍,社会的败类,人类中的垃圾!枪毙十次都不嫌多的【创建和谐家园】,那就是古拉格三十年沉淀下来的最负面的一面,把契卡战士从全国各地抓捕的诽谤提炼出来的律贼团体!这个团体的存在目的和第一条法典,就是和苏维埃对抗到底,绝对不和政府合作!这批律贼从来没有经过劳动改造,而不是通过巧取豪夺,伤害甚至杀害他人作为威胁,让劳动者让出自己的工分!”

        “在古拉格中,律贼团体猖狂无比,很多失踪的案件于他们有关!很多人在冰天雪地中被他们杀害,甚至尸体都被他们吃掉!律贼团体一方面对抗管教人员,另外一个方面通过严格的组织和中世纪的刑法保证内部团结,迫害接受劳动改造的犯人!为了表明对抗管理人员的决心,甚至可以砍掉自己的手作为代价!团体大多身上有纹身,膝盖的五角星表明永远不向政府妥协,要继续对抗到底,在卫国战争之后和前线归来的改造者通过暗杀和群体斗殴的方式对抗了整整八年!经过调查和评估,这批人一旦放到社会中,肯定会引起社会治安的恶化,调查人,克格勃副主席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的调查”谢洛夫的声音顺着办公室的门传到走廊中,引起的回声让这份报告显得更加血腥。

        把自己的报告念完,谢洛夫掏出一些照片作为证据,有的是律贼的纹身,有的则是光秃秃的手臂,而手掌早已经被他们砍掉,还有一些古拉格的照片作为证据!同时交给赫鲁晓夫的还有一份所谓的律贼法典,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赫鲁晓夫判断。

        “这群恶棍,【创建和谐家园】!死硬到底和苏维埃作对的臭虫!”赫鲁晓夫拍着桌子大声咒骂道。他比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见识的多底层的人民,但他见到的也仅仅是人民,赫鲁晓夫根本不知道苏联的古拉格中,有这么一个群体!存在的价值就是和苏维埃对抗,以杀掉和政府合作的人作为手段凝聚自己的组织,这是从来没有被赫鲁晓夫知道的领域,但是刚刚知道就冲击了赫鲁晓夫的三观。

        这次赫鲁晓夫用了很长时间才冷静下来,看着面入常色谢洛夫问道,“尤里,五万多人都是这个团体的死硬份子么?他们都愿意和苏维埃对抗?”

        “不到五万人了,未成年和婴儿已经被释放!但剩下的成年人实在无法鉴别!”谢洛夫面无表情的点头道,“这些人是从全国一百四十七所古拉格中筛选出来的,所以集中在一起才显得人数众多,其实五万人分散在一百多个古拉格中,并不算很多……”

        “尤里,你的建议呢?”赫鲁晓夫把那些令人厌恶的照片扔到文件袋里面还给谢洛夫,那些倒胃口的东西哪怕多看一眼都觉得不舒服,现在他不想在看见和听见任何这方面的消息,直接问谢洛夫处理意见。

        “这些最早源自于捷尔任斯基同志时代的武装匪帮,三十多年来从来没有劳动过哪怕一天,如果放到社会上,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的律贼,很可能重操旧业!”谢洛夫很是认真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就像是看到这一切发生一样。事实就是如此,从打架、收保护费、到敲诈绑架、再到地下工厂和走私!最后到和官僚勾结,这些出了监狱的律贼渐渐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成了气候,到了苏联解体的之后已经成了一种黑色的力量,化身为在世界上都臭名昭著的俄罗斯【创建和谐家园】。

        【创建和谐家园】不是一定要消灭,但在苏联境内一定要消灭,这就是谢洛夫的观点!这种东西最好存在自由国家的国土之中,民主国家不太适合黑帮的存在。

        “第一书记同志,我个人的意见是劳动改造帮助这些人有一技之长,否则他们没有劳动能力,很快就又会范围!时间周期在五年左右,当然,这是很有可能失败的,如果他们坚决的对劳动改造采取对抗的态度,我只能关押他们一辈子了!新生儿可以带出监狱交给孤儿院抚养,等到这批人老死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谢洛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的目的还是要以劳动教育为主,这方面尤里你要多做一些工作!”赫鲁晓夫这句话没说赞成也没说反对,反斯大林的他,不适合在这种古拉格的问题上表态。一方面这是斯大林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这些律贼的问题太过于阴暗,不能因为反斯大林就放了他们,所以才有了模糊话的命令。

        有这个态度已经够了,至少对于谢洛夫来讲已经够了!过了赫鲁晓夫这关表明,古拉格的大部分律贼已经被谢洛夫堵在了喀山,运气好提早放出去的家伙,他只要联络内务部的季库诺夫来几次专门的针对性打击,就不会让他们形成气候。

        从赫鲁晓夫让谢洛夫负责这些工作开始,未来的苏联黑帮连萌芽都没有开始,就已经被消灭了。随后应该是第二项工作,谢洛夫介绍了斯大林儿子瓦西里的生活情况,包括精神状态和身体,最后总结道,“我已经让喀山方面放松一下监管范围,但根据我的观察,没有放出来的必要,可以让医生进入监狱治疗一些病症!这样就可以了……”

        “我相信你专业的判断!”仍然是模棱两可的答案,谢洛夫估计的很对!赫鲁晓夫对于斯大林的儿子采取的就是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出来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在莫斯科出现!同时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把现在的这些领导人作为谈资。

        完成了这次的汇报,谢洛夫把关于古拉格的文件袋收起来,转身离开了克林姆林宫。现在律贼的生命已经完全掌握在他一个人手里了,任何的死硬群体都又怕死的,他要用契卡的手段,让这些人中比较识时务的家伙配合自己的工作。

        当然这种设想还比较遥远,近在眼前的就是波兰科尔津斯基部长带领的内务部代表团访问,根本就不用猜,谢洛夫都知道科尔津斯基是要干什么,不出意外波兰的联络的军事顾问团应该已经筹备完毕了,科尔津斯基这次来是和克格勃通一下气。

        “跳的这么高就不怕摔死么?”谢洛夫还抽空回了一趟军事管理总局,随后马上赶往第一总局和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汇合,准备迎接波兰的同志们。

        这次谢洛夫是准备卖队友的,既然波兰强出头做华约二哥,那不坑你坑谁?二月二十七日,谢洛夫和萨哈托夫斯基两人代表克格勃迎接来访的波兰内务部代表团,双方见面之后谢洛夫首先给科尔津斯基一个拥抱,两人已经是老相识了,几年不见科尔津斯基有些略见老态,不过看起来还能在工作十年。

        “尤里,你还是这么年轻啊,真羡慕的你的活力!”同志般的拥抱过后,科尔津斯基打趣道,“现在我们的年轻同志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了!”能听得出来,科尔津斯基的心情相当不错。

        萨哈托夫斯基和谢洛夫两人自然知道科尔津斯基的意思,这是波兰准备牵头组织联合军事顾问团,波兰可以说首次体会到领导者的感觉,一直生活在苏联阴影下的波兰人,自然非常高兴,当不成大哥当二哥也是好的。

        “我们到了总局再谈,外面总归是不安全!”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不失时机的提醒了一下,让自己的波兰同行不要太过于得意忘形,但显然科尔津斯基并没有听出来。

        在第一总局的会议室中,科尔津斯基侃侃而谈,头一次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克格勃的两个总局局长上课,“我们觉得军事顾问团的规模应该在三千到四千人,考虑到兄弟国家平等的原则,波兰不会干涉别的兄弟国家行动!”

        “你也要有干涉的本事才行啊?”强撑精神的谢洛夫用手托着脑袋,心里面暗自摇头。

      第146章 又黑法国

        “我们波兰的意思是,既然苏联目前受困于外交困局,所以波兰这次为了解放第三世界的民众是责无旁贷的!所以军事顾问团的成员以我们波兰人民军顾问为主,特种作战则有民主德国的同志们负责!我们的目的是,赶走法国人迎来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独立!当然指挥机构波兰不会全部掌控,兄弟国家么?我们是非常尊重的!”科尔津斯基眉飞色舞的描述着,在他身后的一些波兰军官也纷纷点头,显然对这次波兰挑头组织的军事顾问团抱有非常高的期望。

        可惜啊,注定掉坑!谢洛夫明白这种组织形态的意思,普通成员以波兰军官为主,民主德国的军官为辅,可能也有波兰政府的考虑,也许是为了和民主德国搞好关系!波兰军官占据最大的份额表明,就算是上层指挥机构波兰人摆出了大家商量的姿态,最终还是波兰人说的算,因为真正执行命令的人还是波兰人。

        谢洛夫和萨哈托夫斯基两人对视一眼,明白了彼此的意思,两人都明白这是波兰人的小九九,但这无伤大雅,既然把这次的行动全部交给波兰人负责,那不如完全放开让波兰人自己去折腾,和法国人的谈判说的很明显,这是真的打仗!如果法兰西的正规陆军都无法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波兰人指挥的游击队,那丢了阿尔及利亚这件事情苏联可不会负责,钱还是要拿,仗也一定要打。

        相信法兰西应该还没有废物到这种地步,事已至此,听完科尔津斯基的介绍,谢洛夫十分给面子的鼓掌,以军事门外汉的角度给于波兰人赞赏,同时以个人的名义对波兰这次的责任感进行了吹捧,“太好了,我们的波兰同志已经肩负起了重任,本来社会主义就不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还需要兄弟国家的合作!”

        “美国人以为盯住了我们苏联,别的国家就不值一提?法兰西怎么了?我看波兰完全可以和法兰西在战场上掰掰手腕,是不是,萨哈托夫斯基同志?”站起来的谢洛夫回头问道,希望和自己在一起的第一总局局长配合一下自己。

        “嗯,没错!美国由我们苏联来负责,但是英法德这些国家也要兄弟国家来制衡,我们都明白,这场两个阵营的对峙,只要我们赢了!那就是赢得了一切!”毫无原则的吹捧,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实在是做不到,换了一种正式的语言表述!更加让科尔津斯基他们这些波兰人能够接受。

        现在则是支援的具体物资清单,在这方面谢洛夫两人还是要和科尔津斯基他们具体商量一下,包括后勤保障子弹和军用望远镜,这种东西没什么可谈的。除了子弹都只是军用物资里面的一小部分,比较有诚意的部分是苏联提供多少步枪以及坦克,就在这个时候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提议道,“已经谈了这么长时间了,我们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今天把我们合作的事情定下来,战场上的事情就依靠波兰同志们的指挥了……”

        “当然没有问题,出国作战和支援第三世界的荣誉感,能让我们的人民军爆发最大的战斗热情!”科尔津斯基部长面带笑容的认可道。

        “那好,我和尤里去安排一下!波兰同志们可以在第一总局随意参观!待会让波兰同志们尝一尝我们俄罗斯的传统美食。”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含笑道,招呼过来一个特工作为陪同参观的向导,随即拉着谢洛夫的手走出了办公室。

        虽说总是在其他总局蹭饭,但不代表谢洛夫愿意来到这种总是充满食物味道的地方,克格勃的公众食堂确实环境不错,仍然不是让他参观的理由!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把他拉出来的举动本身就很奇怪,一定是有事,“老上司,有事情就直接说吧!”

        食堂确实不是两个特工头子应该带着的地方,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带着谢洛夫穿过了食堂,去了休息室!把门关好才问道,“尤里,你准备拿什么武器交给波兰人?”

        “怎么了?我们和法国人有协议,我还是有契约精神的,能真的让法国人吃不消么!”谢洛夫笑呵呵的摆出你小题大做的样子,自顾自地说道,“来个几百辆T34坦克,配合百十辆T44坦克就行了,意思一下就行了!我们也不能太小气了,两三万辆坦克与其一直放着生锈,还不如大方一点送给第三世界一点!”

        听到谢洛夫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就知道自己把他拉出来是一点错没有,真要是按照这个数量拨军事物资,法国人估计会直接终止合作,“你知不知道现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占领军是什么装备?”

        “不知道啊,怎么了?六十万大军看起来确实很唬人了!我明白了,你认为提供的坦克太少了,那就加到一千辆,总比回炉炼钢要强吧!做出姿态向第三世界表明我们的态度其实也不错,我明白了!”谢洛夫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考虑有道理,第一总局的局长就是大气,知道四十多亿美元不能白拿,一定要做出来的像一点。

        苏联大地上的废旧军火库有多少谢洛夫自己都不知道,别看他是军事管理总局的局长。而且这些已经淘汰的武器,苏联一般采取的办法都是封存,同时新武器正在有条不紊的走下生产线列入现役,换下来的武器装备仍然是封存。所以需要的仓库会越来越多,这些破烂的增长数量让一直往外卖的谢洛夫都头疼,目前为止他连二十年代的步枪都没有清理完毕。

        “你真不知道法国军队的武器?”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哭笑不得地说道,身为一个克格勃局长就能调查一下么?真按照谢洛夫的想法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打了一年法国人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另一种是法国人认为苏联不讲信用,把两国合作的事情抖搂出去。

        “我又不是第一总局的局长,对外情报工作你应该知道啊!”谢洛夫的回答令人大跌眼镜,具体军事援助的数量,还真是谢洛夫一拍大脑想出来的,完全是跟着感觉走。

        这让萨哈托夫斯基中将颇感自己英明,幸亏发现苗头不对先把这个年轻人拉出来了。不然的话法国人一定会跳脚,长出一口气道,“T34坦克的数量都要控制,我认为绝对还不能超过两百辆,至于T44坦克想都不要想!轻武器步枪随便多少都行,冲锋枪波波沙也要控制一下,突击步枪免谈!你一张嘴一千辆坦克,如果真的出现在阿尔及利亚战场上,法国人会杀了你的……”

        “两百辆坦克还不到一个坦克师,这点玩意完全不顶用!更别提六十万大军的法国人了!”谢洛夫撇撇嘴道,“太小气了,这不是告诉世界我们是在敷衍么,一点都没有帮助第三世界的诚意!”

        “法国驻阿尔及利亚的六十万军队,一共才不到一千AMX-13坦克,你拉上去一千辆T34坦克,一次坦克大战法国人就只能用步枪和阿尔及利亚游击队开战了!真有契约精神,你就别想把法国人给灭了!奠边府战役一次就够了!”萨哈托夫斯基中将见到谢洛夫一脸茫然,才解释道,“AMX-13坦克全重十五吨,是法国研制的轻型坦克!是目前阿尔及利亚法军支柱的装甲力量……”

        全重十五吨?那不是堪比日本97式坦克的强大存在?你好好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帝国主义,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怎么在陆军的武器上和日本陆军差不多?简直丢尽了陆军强国的脸面!

        “第一总局局长又黑法国人……”现在谢洛夫知道法兰西的具体水准了,老牌帝国主义真的已经不行了!

        “我知道了,对于法国陆军来讲,T34坦克有点太先进!”谢洛夫回答了一句,怎么都觉得自己的话好像有些奇怪,问道,“那怎么办?给远东打电话么?说不定还能从那边的仓库找到几百辆BT—7快速坦克,那玩意是和日本97式坦克掰过手腕的功勋,修修也能用吧?”

        从苏联的情况往上套法国,证明了谢洛夫对别国的军事力量还是不了解,他现在才明白,被别人秒杀的愤怒是让人可以做出极端的事情,例子就是我【创建和谐家园】兰西,本来法国在二战前一直追求的重型坦克,因为被第三帝国机动力强的德国坦克秒杀掉的愤怒,在战后在追求机动性上变得非常极端,结果设计出来的第一代AMX-13坦克变成了一个全重十五吨,扛着九十毫米主炮的怪物,比一直以来印象中小车扛大炮的苏联坦克还要极端。

        这就简单了,吃完饭的谢洛夫两人和科尔津斯基的波兰代表团开始了正式的谈判,统一思想的谢洛夫做出一副便秘的表情说道,“其他都好说,但经过我们情报人员的勘察,北非的沙漠地形不太适合我们苏联坦克的作战,T44太重,T34也比较重而且也没有防沙系统,只有一部分BT—7快速坦克可以派上用场,对此我们很抱歉!”

      第147章 卫国战争标准

        “BT—7快速坦克?”科尔津斯基疑惑的反问,这不怪他!这玩意现在的苏联红军战士都没有多少人知道,只有高级指挥官才对那个苏德战争的消耗品有所了解,忘记了BT—7快速坦克在诺门坎战斗出来的威风,至于这些坦克目前在什么地方?谢洛夫准备在远东边防军打电话,仔细找找没准能找到!再不行只能找个拖拉机厂重新开工了,希望图纸还存在。毕竟已经是快三十年前的东西了,一切都没准。

        过了好半天科尔津斯基才在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的描述中,对BT—7快速坦克这个毫无印象的东西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算深刻!此时的他有一种掉坑里面的感觉,小心翼翼的问道,“苏联只能提供这种三十年前的老东西让我们波兰人指挥?连T34都没有?”

        T34都没有?这是多么痛的领悟?谁知道BT—7快速坦克这种坦克是什么样子?难道又让他们波兰人骑马干坦克么?历史已经证明这种螳臂当车的举动是多么的愚蠢,虽然他们波兰人也不想这么干。

        “科尔津斯基同志,你冷静一下!事情也没有这么糟!我们没有说不提供T34坦克!”虽然是在劝说对方,但这种好像T34坦克多么先进的口吻还是让谢洛夫颇感别扭,好半天都转不过弯来,“你们军事顾问团的任务是指挥战斗,而不是自己开坦克冲上去和法国人战斗,对不对?况且北非的地理环境也不是仅仅限制我们这一边,但法国人也是一样啊……”

        真不知道科尔津斯基为什么这么一副表情,谢洛夫又不是让他们用拳头打仗,不是还有BT—7快速坦克么,凑合凑合又不是不能用,你们波兰人虽然苦逼,但是法国人更苦逼啊!这批BT—7快速坦克苏联还要折合成账单让法国人过目呢。

        “尤里说的没错,事实上北非不太适合重型坦克的作战,也没有我们在欧洲大平原进行坦克大战的环境!你们的对手法国人用的AMX-13坦克,其实也是十五吨的坦克,和BT—7快速坦克是一样的!”萨哈托夫斯基中将轻声咳嗽了一下道,“AMX-13坦克机动性非常高,可以达到七十公里每小时,说不定T34都无法追上它!而BT—7快速坦克则可以!至于火力的差距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比较,我们可以换装成T34的76毫米主炮!法国那边的AMX-13坦克虽然是90毫米的主炮,但双方的装甲是差不多厚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就是说AMX-13坦克虽然刚刚问世几年,而BT—7快速坦克已经不知道是苏联第几代之前的坦克了,但其实两者还是可以较量一下的,谁让法国人这么极端弄出来个这么个东西呢,全重十五吨确扛着90毫米主炮的AMX-13坦克,完全可以和BT—7快速坦克来一场属于他们之间的较量!

        如果谢尔曼在T54面前是战场打火机,那法国陆军的AMX-13坦克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战场上!好不容易说服了科尔津斯基他们,谢洛夫拍着胸脯保证法国陆军的坦克绝对不会先进到哪里去,和二战被第三帝国秒杀的那支军队没什么不同。才算把这件事情揭了过去。

        “先期军事物资五千吨,步枪十万支!波波沙五千支!BT—7快速坦克五百辆,汽车一千辆,苏联驻埃及军事顾问团会作为波兰顾问团的后援,请波兰同志们放心!”谢洛夫一口气把第一批物资都承包下来,“不过BT—7快速坦克需要重新改装一下,方便适应沙漠作战!”

        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谢洛夫代表苏联把波兰推进了和法国交易的坑中。除了坦克和汽车之外,苏联在阿斯旺的库存完全可以解决需要,实在不行可以把埃及陆军淘汰的武器给阿尔及利亚人,反正都是破烂,扔回钢厂回炉都不一定能把成本收回来。

        比较艰难的是一千辆汽车和BT—7快速坦克,谢洛夫准备联系著名的哈尔科夫坦克工厂,看看还有没有备用零件,实在不行就要拆掉一些作为备用零件了。汽车问题可能还要找废旧军用仓库去转转。

        当天晚上,哈巴罗夫斯克红旗远东边防军区司令部,正在准备休息的斯地科维奇少将,被自己的勤务兵所打扰,还没有发火的时间就看到了勤务兵手上的电报,扫一眼就知道这是莫斯科的克格勃总部发来的,马上打开看看出了什么事情,看完之后变成了惊愕,这道命令实在是太出人预料了,对着自己的勤务兵问道,“BT—7快速坦克的封存仓库在什么地方?”

        至于一千辆军用汽车也不难,谢洛夫直接进入档案局,通过询问找到了二战美国送给苏联的US6汽车,这玩意苏联改造完毕之后叫吉斯150,然后援建给中国汽车工业的时候成了老解放,上辈子谢洛夫对于这种汽车只有零星的印象,还是林业局采伐的时候看见的改装吊车,那时候整个林业局只有这么一辆了。

        可惜这玩意现在苏联也不多了,莫斯科的仓库也只有不到一千辆,又把电话打倒了基辅军区,才凑够了一千辆US6,作为提供给波兰军事顾问团保障后勤的车辆!

        “我容易么?从那么多报废和封存的仓库里面找到这些破烂!”谢洛夫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累,苏联并没有报废车辆的制度,理论上只要汽车一直能开,拥有人就可以一直开下去。能在茫茫的旧货中找到二十年前的老古董,谢洛夫都觉得有些佩服自己。

        好像用美国人的东西有些不厚道,为此谢洛夫深感不安,所以又找到了十九年前生产的吉斯5型卡车,让克格勃收集出来一千辆,总共两千作为给阿尔及利亚的军事顾问团配备。仅仅三天有搜刮出来五百辆GAZ61吉普车,作为给军事顾问团个人配备的代步工具。

        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看到了谢洛夫的努力成果,评价道,“完全可以按照一九四一年的红军编制成一个坦克师了!尤里,真难为你了,竟然把凑齐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坦克师的装备!”

        “五百辆BT—7快速坦克足够一个军!”好像没有听到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的讽刺,谢洛夫笑眯眯的纠正了第一总局局长的错误。

        你小子太坏了!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摇摇头,实在无法跟上谢洛夫的维度。仔仔细细的看完补充道,“既然是正面武装阿尔及利亚人,怎么能没有炮兵师的编制呢?加上一百二十二毫米大炮的编制吧,数量要能武装三个炮兵师!火炮要配备齐全!不然那些游击队是不敢和法国占领军正面作战的!”

        “我知道了,淘汰的火炮应该足够满足需要了!”苏联是彻头彻尾的大炮兵主义,至少在二战中绝对当得起这个称号,作为一个半吊子军人,谢洛夫明显在这个时候露馅了。

        等到在把火炮这方面的编制补全了,就可以从乌克兰装运上传送到埃及了,对于军事顾问团的建立,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和谢洛夫分别行动,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带领第一总局和埃及方面联系,最终在开罗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人接上了头,把波兰准备组建军事顾问团的事情告诉了对方,对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人来说,这几乎就等于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巨大的惊喜已经让这些人欣喜若狂,没有深思为什么会有这种好事的发生。有赖于谢洛夫之前做的功课,阿尔及利亚的事情在东欧发酵了足够的时间,使得一切看出来都非常顺理成章。

        在和阿尔及利亚接触之后,中东司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埃及总统纳赛尔、内务部长阿里姆、共和国卫队司令拉赫曼这些人,表明苏联没有背着埃及搞小动作的意思。纳赛尔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创建和谐家园】雄鹰、埃及则是【创建和谐家园】民族主义的中心,开罗则是【创建和谐家园】民族的文化中心。

        中东司只是稍微表明了一下态度,纳赛尔立刻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要知道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正在开罗,是在纳赛尔的保护之下成立的,这个举动足以表明纳赛尔对待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态度是怎么样。

        “如果有埃及的加入,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谢洛夫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道,“埃及作为后方比南斯拉夫稳固的多,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埃及本身对法国就有苏伊士运河之仇,他们加入进来对我们是好事!况且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中间还隔着利比亚,就算是埃及加入进来也不会让事情失控的!”

        “那就让谢皮洛夫同志在波兰和埃及双方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让波兰和埃及他们两个国家自己去折腾,我们隐身在幕后操盘!和法国人来一场实战演习!”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想了一下,以第一总局局长的名义给埃及的第一总局中东司和法术非洲司的苏联特工发电,让大使馆为波兰和埃及的见面进行沟通。

        谢洛夫这边利用自己军事管理总局局长的身份,量身打造了一个苏联标准的卫国战争军事力量,完完全全的按照那时候的标准,配备出来一只足够武装十万人的武器装备。要是碰到美军肯定是然并卵,但是和已经被越南赶走的法军打一下,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

      第148章 列宁格勒来客

        BT—7快速坦克和法国的坦克比自然是不行,虽然重量都是十五吨,都是薄皮坦克。但在火控和技术上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但苏联这边的BT—7快速坦克只是放在国内都嫌占地方的次品,可和AMX-13坦克不是一个地位的东西!就算是五换一,也足够能让法国人心疼!况且谢洛夫也不是让阿尔及利亚人和法国人打坦克大战,这不是还有一个炮兵军的火炮么,真要是传统的阵地战!阿尔及利亚人得到的支持并不比越南人要差。战争又不是一对一,谁说一定要坦克对刚呢?

        给哈尔科夫工厂的电报中,谢洛夫给出了自己希望的改造指标,那就是把BT—7快速坦克的速度想办法在提高,除此之外没有要求!可以拆掉装甲,可以牺牲防御力。但速度一定要快,就算是受限于时代的差距BT—7快速坦克火控打不到AMX-13坦克,但也要让对方也打不到自己,实在不行不是还有埃及的T54和T34坦克作为后备。就算是打光了苏联也不心疼。

        “我好像是今年奥运会的苏联代表!”谢洛夫猛然想起了去年就接受的任务,这么说来今年的行程可不能说轻松。虽说一年才刚刚开始,但他至少要出两次国,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先去印尼还是先去意大利?

        这个问题可以以后再考虑,谢洛夫正在忙着翻译教材!整个苏联没人比他更适合这份工作,因为这套教材是中文版,一共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农村包围城市,第二个部分叫论持久战!进入克格勃六年多,这还是他头一次这么认真的做理论方面的工作,要知道就连检讨他都不愿意写。

        在谢洛夫的办公桌上,堆满了第一总局中东司收集的伊拉克的收据,作为他翻译工作的参考文献,等到出了成果,就拿到阿塞拜疆送给伊拉克人!至少农村包围城市是绝对有用的,伊拉克也是一个不发达国家,乡村人口远远比城市人口要多。争取到了多数力量的支持,没理由会输掉,当然前提是伊拉克【创建和谐家园】要是那块料,不然谁也救不了他们。

        “局长,罗曼副局长送来的人员名单,你看一下!”卢卡妮推开门轻手轻脚的走进来,在本来已经很满的桌子上又堆上了一堆文件。

        “知道了,我等会看!”这是罗曼从格鲁乌找来的肃反干部名单,这些人都非常愿意再次进行工作,而不是呆在格鲁乌里面无所事事的养老,这些老同志对克格勃都很有感情,是克格勃不可多得的财富。

        这些档案中,谢洛夫要挑选出来一批身体还不错的干部,跟随自己出访印尼!出访的时间定在今年,只是不知道是上半年还是下半年,目的自然是准备帮助印尼人建立真正的内务部,而不是他们本身那种有名无实的治安机构。

        “我真是一个预言家,说今年会累成狗就一定会累成狗!”自我调侃了两句,谢洛夫再次把自己埋到了资料的海洋中,如饥似渴的从中吸取着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上辈子要是有这个劲头,就不会连高中都没考上去了!绝对上名牌大学,进入五百强企业,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目前必须亲眼过目的文件一共有这么几种,意大利的克格勃海外企业、美国的赌场以及所有克格勃在世界范围的盈利项目!再者还有伊拉克内战的局势,以及各派别的力量对比和互相关系的推演!埃及阿斯旺军事基地对非洲的辐射程度、苏丹的发展计划还有非洲游击队的力量报表!还有计划中访问印尼所做的功课!最后就是最近新加入进来阿尔及利亚的动静,可以说谢洛夫一天时间就算是光看问题不提意见,都要耗费一个上午的时间,何况他还在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几天他就在翻译中国的材料配合伊拉克的情报,准备给伊拉克【创建和谐家园】的同志们发教材,先统一思想!苏联的经验并不适合伊拉克,如果输出革命的对象是希腊或者阿根廷之类的国家倒是蛮适合的,但像是伊拉克这种还是中国的经验比较吻合,但仍然需要通过第一总局反馈的消息进行修正!希望伊拉克人能把中国人的耐心和苏联的强权系统都学好,只要伊拉克成功革命,苏联的好处是巨大的,前冲到波斯湾的苏联,谁都封锁不住……

        有了伊拉克作为指点,就不用冒险寻找别的突围路线,这样欧亚大陆的世界岛,就牢牢地控制在苏联手中,只要中国和苏联不转向敌对,冷战的苏联就绝对不会输!至少也是平局!

        如果谢洛夫在九十年代在俄罗斯醒来,他必须想办法活下去!如果是在八十年代醒来,他要想办法保持苏联不解体,如果是七十年代他需要想办法保持冷战的均势。但如果是五六十年代,那就不是自保的问题了!这个年代都是苏联回旋的余地和舆论都处在最好的时代,谢洛夫不但要让社会主义运动继续下去,而且还要正面战胜美国!取得冷战的胜利,谁阻挡这个过程,谁就死!

        冷战如果只是苏联和美国的对抗,谢洛夫绝对不会费尽心机的颠覆第三世界国家,但不是,单单一个美国并不能压倒苏联,问题是双方的阵营总体实力差的太多。他倒是很想一边倒的扶持中国,但其他人绝对不会同意!前世很多国人认为苏联太强对中国的压力太大,其实他们总是忽略其实苏联也是这么想的,中国人口太多却和苏联人口稀少地区接壤,给了苏联太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是相互的,中国害怕苏联钢铁洪流一个星期兵临城下,苏联也害怕中国挥军北上,要知道苏联的西伯利亚只有西伯利亚铁路作为连接,这条铁路太脆弱。只要中国敢,苏联真的没有办法,双方陈兵百万在边界都把对方吓得半死,但摆出进攻状态的吓阻对方的意味更多一些。

        谢洛夫在通宵达旦进行思想学习的时候,波兰华沙,科尔津斯基和波兰人民军的军事顾问团已经蓄势待发,一些小道消息在流传,诸如苏联已经被美国盯住,必须依靠波兰打破僵局!苏联请求波兰不要公开组建军事顾问团的此类消息,正在波兰人民军进入军事顾问团的成员中传播,这些人民军的军官对苏联这种怂比的行为嗤之以鼻,暗地里面嘲笑苏联外强中干已经被美国吓破了胆子,这次还要依靠波兰!

        这种谣言根本不会打扰到远在莫斯科的谢洛夫,他能说这些谣言的始作俑者就是自己么?根本不能!不耍一些小手段,这些波兰人怎么会赶着去送死呢?不过就是一点心灵鸡汤而已,被骂两句又不会少两块肉!只要波兰人高兴,请随意……

        在谢洛夫终于抄完了两本巨著的同时,波兰的军事顾问团近两千人已经到达南斯拉夫,体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效率,这些人准备从南斯拉夫上船进入埃及。稍晚的时候谢洛夫得到了这个消息一愣,有时候有个这么跳的盟国也可以省事很多,就比如这次!

        还没有发出自己的感慨,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了,拿起电话就听到谢列平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尤里,今天晚上来我家坐一坐,有客人来了!”

        “知道了,老书记!谁啊?”谢洛夫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打着哈欠问道。

        “托尔斯基科夫同志,他不经常来莫斯科,所以大家准备聚一聚!”谢列平说话晚就挂了电话!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3: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