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时代》-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起来像是谢洛夫面对整个法国智囊团,对谢洛夫是十分不公平的,但他其实并没有在意这种细节,对于苏联来讲,这件事情办得成办不成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谁会因为今天早上是吃馒头还是喝粥这种事情着急上火?可能有人会,但是谢洛夫不会……

        “四十亿美元,还要加上苏联军援给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军用物资,这些军用物资也需要法国政府买单!”谢洛夫不管弗朗索瓦什么时候回来,都像是复读机一样的重复这句话。

        “我们还要为苏联杀死我们士兵的武器买单?谢洛夫将军,你不要太过分?”弗朗索瓦强忍着怒气说道,“法国人是一个骄傲的民族,我们自己可以解决阿尔及利亚的问题!”

        “要解决你们早就解决了!还用来到民主德国和我谈?”谢洛夫挠挠头无所谓地说道,“我们出军用物资,出军事顾问,不远万里的去北非大沙漠和你们打仗,还是一场必须要输的仗,伤亡怎么算?军用物资消耗怎么算……”

        “不可能,军用物资我们法国绝对不会买单!四十亿美元必须包括苏联所做的一切,军用物资不能继续算费用!”弗朗索瓦斩钉截铁地说道。

      ¡¡¡¡¡°ËÕÁªÔÚµÚÈýÊÀ½çµÄÐÅÓþÊǺÜֵǮµÄ£¡¡±Ð»Âå·ò¿Ù¿Ù¶ú¶äб×ÅÑÛ¾¦¿´×Ÿ¥ÀÊË÷Íß¡£

        “我们法兰西的名誉也很值钱!”弗朗索瓦瞪着眼睛不为所动的坚持道。

        “好吧,给你们看一些东西表达我的诚意!你可以让懂俄文的翻译进来帮你一起看,不过任何一张纸都不能带走!”谢洛夫吩咐了一声,伊塞莫特妮过了一会就把九国情报碰头会的一些记录拿过来,谢洛夫做出一副不打扰了的样子道,“弗朗索瓦先生,如果你认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集体出手,连区区四十亿美元都不值,那我无话可说!”

        整个一个白天弗朗索瓦和懂俄文的翻译都在看着谢洛夫提供的文件,由于谢洛夫拒绝哪怕是一张纸被带走,弗朗索瓦只能蹲在屋子里翻越。第二天弗朗索瓦也没有出现,而是在和国内进行联络,把谢洛夫提供的一些信息反馈给国内。

        法国国内是怎么争论的谢洛夫无法想象,不过结果他可以看见,再见到弗朗索瓦的时候,谢洛夫明显可以感觉到对方身上一种熟悉而且让人舒服的气质,这种气质叫做帝国主义的合作。不得不说,弗朗索瓦一下子在他眼中就顺眼了不少,还真的是主要看气质。

      第121章 种玉米

        “平定了阿尔及利亚,法国就还是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法兰西帝国!而不是有名无实英联邦,对不对!你们这些【创建和谐家园】帝国主义,其实做了一笔非常合算的买卖!”在握手的时候谢洛夫仍然没有忘记继续嘲讽这些殖民者。

        双方的初步接洽是四十一个亿作为基本价,多出来的一个亿作为苏联调节其他八国和军事援助物资的费用,随后两人在全款兑现的问题上进行了辩论,“全款是必须的,考虑到你们【创建和谐家园】帝国主义的节操,分期付款苏联绝对不会接受!”

        “谢洛夫将军,你不觉得自己在敲诈么?”弗朗索瓦暗含讥讽的【创建和谐家园】道,“苏联现在什么都没有做,就要白白从法国拿走四十多亿美元,如果到时候不认账,法国找谁去?”

        和北极熊的合作危险的,谢洛夫不相信法国人,弗朗索瓦更加不相信苏联!从历史上这些帝国主义列强分不出来谁好谁坏,法国和俄罗斯在一起比较毫无疑问都是一对大【创建和谐家园】。俄罗斯的名声好像还更加恶劣一点,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不虚伪,吃相比较难看!

        “你认为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会赖账?”谢洛夫不屑一顾的反问,还没等对方反驳就先说道,“好吧,你们法国人不懂这么叫做国家声誉,我可以先让民主德国报纸先开始造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等到舆论扩大到其他盟国时机就成熟了!”

        暗地里用国家声誉,埋汰了一下法国二战投降的历史!该做的还是要做!总要用一点动作先表达谢洛夫这边的诚意才行。当然这需要操作的时间,谢洛夫和弗朗索瓦还需要继续讨论具体的操作办法!

        “我们这边会派出庞大的军事顾问团进入阿尔及利亚,同时会通过埃及以及其他国家往阿尔及利亚运送物资,这没什么好说的!难点在于如何说服对方!”谢洛夫摊开一张准备好的阿尔及利亚地图纸上谈兵道,“由于几年前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犯过正面决战的错误,想要让蛰伏的游击队员出来可能需要一点的时间……”

        “你们法国驻军应该首先挑大城市驻守,把有反抗之心的阿尔及利亚人,尽可能的赶到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那边,有了人他们才会考虑发展自己的力量,准备进行城市作战!”谢洛夫缓缓地说道,“我准备预计武装至少十万游击队,我们的军事顾问团会教授这些游击队员进行正规作战!刚开始你们法国驻军一定要做出招架不住的样子,我估计问题不大,毕竟你们有哈基斯人组成的部队,完全可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把他们卖了,送给阿尔及利亚人作为提高自信心的战功!”

        这种卖队友的行为,在战争当中是天然存在的,除非国家实力强大深得人心,军队中还有强大的组织力。但对于殖民地的军队组织形式,哈基斯人如果被独立编成部队,谢洛夫可以断定会出现卖队友的事情。

        哈基斯人是支持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的【创建和谐家园】统称,这些和法国人关系不错的【创建和谐家园】,对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不感冒,很多人都加入了法国军队,编成了独立部队。

        小小的黑了一下法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两人继续纸上谈兵,主要是苏联组织的军事顾问团怎么和法国殖民军进行配合!“我们一旦出手,肯定会尽力的扩大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军,在这个时间里,你们法国人一定要像样的吃上几场败仗!但一定要挺住,压制住国内希望停战的舆论!”

        “希望停战的力量中,有法国【创建和谐家园】!”一直处在听众位置的弗朗索瓦突然出声道,冷不丁的出口噎了一句一直滔滔不绝的谢洛夫。

        “我们的法国同志们总是这么天真!”谢洛夫的反应绝对是够用的,马上自然的神转折道,“人民渴望和平是天然的愿望,你不能说我们的法国同志说的不对!当然了,对于这种希望和平的声音,我们要尊重,但绝不执行!”

        真特么不要脸!这就是弗朗索瓦现在的想法,不论是从什么方面来讲,这十几天的接触中弗朗索瓦已经得出了一个非常准确的结论,不要和这个秘密警察头子进行辩论。不论是谢洛夫站在正面立场还是在反面立场,总能找到足够的依据作为支撑自己的理由。

        而且还能在两种思维中自由切换,帮助阿尔及利亚人独立是为了反抗法国人的压迫,帮助法国镇压阿尔及利亚人独立是为了重振秩序,恢复和平!什么话都让谢洛夫说了,弄得有时候他都无话可说。

        “我们的法国同志首先是法国人,然后才是【创建和谐家园】人!要不是你们法国陆军无能,用了好几年时间都无法扑灭阿尔及利亚的战火,相信法国【创建和谐家园】的同志们也不会激烈的要求停战,根源还是在法国人的无能上面,哦,是上届法国政府的无能……”看见弗朗索瓦不悦的神色,谢洛夫在最后纠正了自己的说法。

        “这件事情上需要你们法国军情七局和我们克格勃的配合,现在我只是说出了具体的思路,那就是改变阿尔及利亚人的游击战状态,采用正面作战,而这种战争模式相信你们六十万大军应该是不在乎的!”经过了十几天的讨论,谢洛夫和弗朗索瓦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在这场两个帝国主义之间的谈判中,越发的建立起来了牢固的帝国主义友谊。

        现在谢洛夫的行为,可以用一个词标准的概括,苏修!标准的社会帝国主义……

        “从当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你们法国就已经明白!所谓的美国核保护伞是绝对靠不住的,对不对?其实我们根本无法威胁到美国,那时候我们的导弹还没有研制成功,无法对美国本土造成太大的核打击!但是美国仍然把你们和英国人卖的毫不含糊!所以呢,谁有都不如自己有,这点我是非常佩服戴高乐将军的,他已经看到了美国的本质!”在敲了四十多亿美元之后,谢洛夫神清气爽的拍着法国的马屁道,“其实我们苏联在对待法国和英美的时候,明显是两种态度,你们也应该能感觉到!弗朗索瓦先生,也许我们可以谈谈怎么付账了……”

        谢洛夫没有一次谈判就敲出来四十亿美元的本事,有这种本事的人也不存在。双方的后续谈判肯定还是要继续的,付款也是后面同志的事情。

        “付账?是的,法国是不会赖账的!但是我们要看到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舆论起来,看到军事顾问团组建派往阿尔及利亚,经过评估之后我们才会付账!不能因为谢洛夫将军画出来的蓝图就付账,这不能太儿戏对吗!”弗朗索瓦以非常符合生意原则的口吻回答道。

        “这算是苏联和法国的一次合作,希望能打开属于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谢洛夫伸出了帝国主义之手,和他口中的【创建和谐家园】帝国主义握在了一起。

        这是克格勃和军情七局搭上的线,谢洛夫也算是为了克格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四十亿美元的概念,就是五十年代克格勃一年的八成经费。当然是按照实际购买力算的。当然这笔钱不能直接用在国内,美元应该有美元的用法。怎么样用钱生钱才是谢洛夫所需要考虑的。

        弗朗索瓦一行人离开了民主德国回法国复命,谢洛夫也准备打点行程回到莫斯科了。双方什么协议都没有签署,理论上计划随时可能夭折,但谢洛夫不在乎,就像是早先说的,着急的不是苏联,而是法国!苏联这个钱能赚就赚,不能赚照样可以捞到好名声。

        “在德国好好学习,想想还是有些对不起你!”搂着怀中火热的躯体谢洛夫低声打趣道,“明年回到苏联,会不会把我的孩子一起带回来?”

        “我会把我丈夫的孩子带回来!”叶连娜嘴角升起一丝浅笑,最近半个多月是两人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段时光,现在她已经在民主德国的斯塔西挂名成为第一总局顾问部的一员,克格勃中校军衔。到了现在为止,谢洛夫这一家子,完完全全成了一个特工家庭。谢洛夫、叶连娜、伊塞莫特妮、卢卡妮都是在克格勃任职。还要再加上最早时候在阿塞拜疆内务部做少校的瓦莉娅。

        “我送你去斯塔西吧,然后从柏林回莫斯科!这次从美国回来直接就转到罗马尼亚了,有些事情还没有亲自处理,我很抱歉!”谢洛夫缩进被子里说道。

        “我理解!”叶连娜把谢洛夫的头抱在胸口,她也知道谢洛夫睡觉的时候习惯被搂住。但胸前传来的阵阵呼吸声还是让女人睡不着,把谢洛夫推醒娇声道,“再来一次吧!”

        十一月莫斯科的寒风让谢洛夫瞬间措手不及,总是在不同纬度转来转去的他,总是被忽然变化的气候闪个跟头。他确实是回来解决问题的,接着为苏联擦【创建和谐家园】。首先得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玉米问题!赫鲁晓夫回来之后再次着手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身为第一书记的追随者谢洛夫必须当仁不让的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成绩。

      第122章 苏卡切夫派

        农业问题谢洛夫不会,但有人会啊!以谢洛夫的克格勃身份最为得意的就是容易调动资源,其中就有包括在军事管理总局之下机构中得到庇护,仍然在研究分子生物学的苏卡切夫院士,以及被李森科排挤出苏联农学院的一大批苏联生物学家。

        他是绝对不会干出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直接到了研究所找到了苏卡切夫院士,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等待苏卡切夫院士换下了实验室的衣服。

        “几个月不见了,苏卡切夫院士!对这里的环境还满意么?”谢洛夫很有一种风尘仆仆的气息,对于这种科学家谢洛夫都是非常尊重的,尤其是事关农业的科学家。

        “谢洛夫将军已经尽力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研究场所,我和我的同事们都非常满意!”苏卡切夫院士虽然不知道谢洛夫是什么意思,但对于谢洛夫庇护他们这些被李先科赶出农学院的科学家,并且给予研究场所的行为还是非常感谢的。

        “这就好!”谢洛夫搓搓手说道,“其实我准备请苏卡切夫院士帮一个忙!”

        这句话让苏卡切夫院士非常好奇,他只是一个受到排挤的科学家,至于院士的学术名号,也不可能比一个总局局长的头衔更加好使,更何况他听说谢洛夫已经成了克格勃的副主席。就算是他还是列宁农学院的苏卡切夫院士,也可能和一个克格勃副主席相提并论。

        “什么事情,我只是一个老头子了,还能帮你的忙嘛?”苏卡切夫院士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的,苏卡切夫院士我想让你领队去苏丹推广玉米种植!一方面那边的环境更自由,另外一个方面!苏丹有很多热带的植物,可以用来充实你的著作!”谢洛夫知道苏卡切夫院士正在编写一本关于植物的教材。

        “是李先科对克格勃施加了压力么?”苏卡切夫院士十分奇怪谢洛夫态度,马上想到了是不是李先科对克格勃施加了压力,准备把他们这些失败者赶尽杀绝。

        “苏卡切夫院士你多心了,李先科虽然比我的职位要高,但是苏联没有几个部门可以给我们克格勃的工作指手画脚!”谢洛夫带着傲然的神色出了一句实话,其实把苏卡切夫院士送到苏丹去,谢洛夫真的是为了苏卡切夫院士这一派的学术科学家着想,一点没有私心的准备帮助这些科学家一把,同时也是帮助苏联一把,当然苏丹也会从中受益。几乎可以让所有人都受益。

        叹了一口气,谢洛夫缓缓地说道,“第一书记正在准备在整个苏联扩大玉米种植,可以看出来第一书记对玉米这种高产作物,抱有了很大的期望!扩大种植的地区包括了中亚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

        “什么?玉米种植在西伯利亚?”苏卡切夫院士一听到这种言论差点跳起来了,大骂道,“李先科呢?就算这个家伙不学无术,肯定也知道玉米肯定无法适应西伯利亚的气候,他为什么不以列宁农学院的名义反对第一书记的想法……”

        “因为扩大种植面积的事情还没有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讨论!”谢洛夫不忙不忙的拿出一张纸把自己脸上的吐沫星子擦掉,一个老科学家一时失态,谢洛夫只能立正站稳,“再者李先科同志就算是反对,也不可能改变第一书记的想法,这件事情上怪不到李先科同志!”

        实话实说,别说是李先科了,赫鲁晓夫推行玉米政策的时候,谢洛夫就不相信整个中央主席团没有人看出来有问题,还不是统统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赫鲁晓夫身兼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苏联各个领域都是第一人。谁敢跳出来找不自在?

        这不是一个李先科就能解决的问题,哪怕他是列宁农学院的院长,但他也明白自己的院长身份是从哪里来的,同时谢洛夫也阻止了苏卡切夫院士这个时候跳起来的想法,以现在苏卡切夫院士这一派的处境,要是胆敢在玉米问题上跳出来,可能受到的打击比李先科给他们的打击还要大,后面的力量来源可是第一书记,远远不是李先科可以相比的。

        “所以你想让我去苏丹,在苏丹扩大玉米产量,你害怕万一玉米战略失败了,苏联的粮食会出问题?”苏卡切夫院士几乎马上就明白了谢洛夫的想法,转而吼道,“还不如直接阻止玉米战略的实施,你这样是在平白浪费国家的精力!你已经想到了后果,为什么不发出自己的声音!”

        “苏卡切夫院士同志,我只是一个克格勃的第九副主席!”谢洛夫自嘲道,“我们克格勃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对于很多数据进行分析和预警。但事情还没有开始,谁都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样,我的工作只能做到对最坏的可能性做出防御,而不是在刚开始的源头卡主。那超出了我的能力,也超出了克格勃的能力!不得不承认,在有些方面上,我们克格勃也不是无所不能!”

        克格勃有没有这方面的职责,有!情报工作包罗万象,自然也有每年对全球农业的分析,这也是谢洛夫能够把苏卡切夫院士这些人保护起来的重要原因,但也就是仅此而已了。指望克格勃有更大的作用,那就强人所难了。

        “如果苏卡切夫院士可以在苏丹做出成绩,完全可以在第一书记同志亲自关心的玉米战略上表现抢眼,更加容易改变你们这个学派不利的位置!”谢洛夫缓缓地说道,“苏丹是非洲自然条件最好的国家,气候也适合玉米的生长!所以我觉得,这次苏卡切夫院士你来讲,也是一次机会,如果可能的话,我真希望你能把整个苏丹都种上玉米!”

        至于苏丹会不会出现水土流失、草原退化这种小问题,不在谢洛夫的考虑范围之内,第一那里是苏丹,不是苏联!谢洛夫没空去关心,别说是这种小问题,就算是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他也不在乎,苏联粮食要真的出现了问题,谢洛夫肯定会想办法把苏丹的粮仓搬空。

        有句话谢洛夫其实很想说,但苏卡切夫院士只是一个科学家,对于科学家谢洛夫一直都抱着尊敬的态度对待。这主要是谢洛夫一直受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口号的影响,所以不管在任何时间,不管自己是多么得势的时刻,都不敢对科学家不敢有一点不尊重。不但是对待苏卡切夫院士是这样,就算是已经被证明是犯了错误的李森科,他一样不愿意这样。科学是一直发展的,谁知道李森科在过了几百年,说不定还会东山再起呢。

        所以对于苏卡切夫院士谢洛夫还是闭嘴,这种一直坚持真理的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不论是任何国家,人类的进步都需要这些科学家来推动。小小的不尊重,谢洛夫完全可以擦干净脸上的吐沫星子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你是想让我对祖国的农业问题视而不见,然后采取婉转的方式从苏丹推广玉米种植,从侧面解决国家可能失败的玉米战略?”苏卡切夫院士一脸的冷嘲,好像第一次认识谢洛夫一样,言语间对谢洛夫自保的方法给予彻底的鄙视。

        科学家就是容易太理想主义,谢洛夫根本不会把苏卡切夫院士的一厢情愿放在心上。中央主席团这么多人,中央委员这么多人,轮得到他一个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的家伙上去和第一书记对抗么?谁会记得他为了苏联粮食的牺牲?没有人,就算是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能有人想起谢洛夫的牺牲嘛?仍然没有人!既然没有人会记得谢洛夫,他为什么主动出去趟地雷?他又不是伊朗那些阿訇忽悠上前线趟地雷的圣战者。

        “苏卡切夫,你还是想想如何证明自己的学术成绩吧!”谢洛夫顾左右而言他道,“科学是不容被亵渎的,我希望你能够证明自己是站在真理一边的!”

        既然苏卡切夫院士想要骂就骂吧,反正这个老头子确实没有骂错。就像和法国人刚刚谈判的基本论点一样,归根究底是谁求谁的问题。毫无疑问,现在是谢洛夫求苏卡切夫。

        谢洛夫回到军事管理总局立刻就弄好了文件,和苏卡切夫院沟通之后,安排包括苏卡切夫院士在内的一百二十八名农业学家去苏丹,作为苏联对苏丹进行援助的一部分。在定下了这件事情的基调之后,谢洛夫设法联系了伊戈尔之后后继的阿斯旺军事基地的长官列昂尼德少将,和列昂尼德少将说明了事情的重要性,让他一定要确保苏卡切夫院士以及一批农学家的安全,对于这批科学家和学者的要求尽量满足,让谢洛夫对于把苏丹塑造成农业大国的计划得以顺利展开。

        很快伊戈尔安排的后继者就给谢洛夫满意的答复,电报中说道,“对于祖国攻略苏丹的计划,我以及整个阿斯旺基地的全体官兵都十分支持,确保十二万分的精力保证苏卡切夫院士和宝贵科学家的安全。”

      第123章 苏丹攻略

        这对苏卡切夫院士一派也是有好处的,只要他们在苏丹推广玉米种植出了成绩。不但可以弥补西伯利亚的粮食缺口,还可以通过这件事情避免继续遭到李森科的打压。事情本来就不复杂,只是苏卡切夫院士那种属于科学家的顽固,才让谢洛夫多费了不少唇舌。

        还要给目前苏丹军政府的总司令阿布德将军写封信,虽然电报更加快捷一点,但写信显得更加庄重,而且一定要本着诚实的态度。让苏丹方面明白苏联需要什么,以及苏丹现在的援助计划有什么意义,这些话摆在明面上更加好一些。让对方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己方可以对对方的帮助,互惠互利比任何国际主义精神都能打动人,明面上的需求也容易让苏丹方面放下心中的戒心。

        阿布德将军敢于发起军事政变,干掉了亲英的政府。毫无疑问是谢洛夫当初代表苏联撑腰的结果,以对方的立场考虑,阿布德将军也很担心自己的部下会不会也有样学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他也干掉,这又不是不可能的。

        阿布德将军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其实他手下军队中的实权派将领,和克格勃的关系都不错,只不过谢洛夫都觉得不满意,他并不喜欢这些落后的军阀,如果出现一个受到共产主义影响的将军,没准他真的会考虑考虑把阿布德将军干掉。但现在不行,苏联的玉米种植正准备推广,这个时间必须保证苏丹的稳定。当年联合阿布德将军干掉亲英政府,不就是为了今天在做准备么。

        所以呢,让阿布德将军明白苏联现在需要苏丹做什么,还能让对方明白自己还有利用价值,才不会对谢洛夫在苏丹推广玉米的战略有戒心。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写手在两个字之间需要多长时间,写这种正式的信件他并不擅长,就像是不擅长写检讨一样。

        “阿布德将军,以现在苏丹的情况,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人口的识字率,部落之间的矛盾和政府的组织结构等等!但有一个点是最基础的也最容让人民感受的到,那就是苏丹的农业问题!经过去年的试点相信你也能感觉到,在我们农业专家的帮助下,一些试验点已经摆脱了刀耕火种的落后农业形势,以我们对苏丹在非洲的了解!苏丹面积非洲最大,水资源和土地都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强国基础!你绝对有时间看着你的国家发展起来。”

        “苏联在推广玉米种植,这次我们派出了苏卡切夫院士为首的生物学家进入苏丹,经过去年的试点今年已经到了大规模推广的时机,只要有苏丹军方的支持,我们可以联手在全世界面前交出一份漂亮的答案,证明独立之后的苏丹有了创造奇迹的能力!”

        “请将军也要体谅我的难处,我们希望把苏丹树立成在非洲的榜样国家,所以近两年苏丹一定要取得令人震撼的发展,让苏联可以对苏丹的成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谢洛夫把卢卡妮叫进来,把自己写的信翻译成【创建和谐家园】文。然后把俄文和【创建和谐家园】文两份装在一个信笺中,让人把自己的信件送到苏丹去。

        这段时间都和苏卡切夫院士探讨去苏丹的细节,“我的一些朋友从中国回来,带来了不错的建议,在农业方面中国人有些非常独到的见解!这种见解往往在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到的老农民之中,虽然有些经验并不适合我们苏联!但也可以作为另外一种思路给我们启发,我已经整理好资料,这次去苏丹着手进行推广!看看有没有效果!”苏卡切夫院士说道。

        这件事情谢洛夫知道,援助中国的科学家正在分批回国,现在已经有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正在打点行装回国了。这是好事和坏事现在还不能判断,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别人的经验只是别人的,真正的吃透才是自己的。不能说苏联撤走专家没有一点好处,至少最为基础和广泛的东西都交给了中国,后世的中国之所以能做世界工厂,都是现在的基础在起作用。

        现在的基础打的牢固,加上自力更生的发展,才有了五十年后的世界工厂!苏联对印度援助不比中国小,印度就远远没有把苏联给的东西吃透的本事。

        就是现在,大批的苏联专家在从中国撤退的同时,转而就去了印度!对于苏联来讲,印度远远比中国要好对付的多,现在对印度的援助项目正在迅速增多。这些项目中谢洛夫还没有看见核设施的援助计划,印度在四年前年就建设了第一座核反应堆,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基于占领民用核市场,积极对外出口反应堆,印度从加拿大引进反应堆来提纯铀和钚,作为制造原子弹的材料,但核设施的基础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人帮助,就会从几年的发展周期延长到几十年。有些科学项目就是这样,往往最基础的东西非常难,一旦把基础的东西建立起来了,突破瓶颈速度就非常快。

        如果苏联又在关键时刻发作了国际主义精神那种病,谢洛夫也要把核设施的援助给拦下来,索性他现在还没有看到。

        谁看见美国帮助别的国家制造核武器了?美国在这方面的表现远远比苏联要聪明。谈什么都行,但这个问题绝对不谈,哪怕是关系再好的盟友也不行。

        别的问题还远,近在眼前的问题就是玉米问题,这个问题太要命了。出了问题之后赫鲁晓夫拿出苏联国库的黄金储备作为资金买粮食,这个问题也是他下台的一个重要原因。谢洛夫不是在救他,而是心疼那几百吨黄金,那笔钱干什么不好……

        “靠近苏丹,处在上埃及靠近苏丹的阿斯旺军事基地,基地司令列昂尼德少将和基地的两千多内务部队,将作为保护你们安全的力量!而且阿布德司令和我的私交还算不错!我想要看到的是产量,只要产量达到了!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谢洛夫冷漠的和苏卡切夫院士说道,他就害怕苏卡切夫院士那股科学家的执拗上来了,再把这件事情搞坏了。

        只要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什么水土流失、什么草场退化、什么森林面积减少,这都没有关系,说话间谢洛夫拿出了计划经济委员会的一份评估,还有第七总局的苏丹情况分析报告,第八总局的近年来的降水量和日照时间分析,第一总局的白尼罗河、青尼罗河流域可耕种面积调查,作为一个严谨的特工头子,谢洛夫不会把情报工作当做是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桥段,庞大组织力和科学力量才是克格勃制胜的法宝。

        一份一份的把资料交给苏卡切夫院士,谢洛夫确定一下没有错误,继续道,“两年内,我要苏丹建立起五百万公顷的玉米种植地带!也就是把现在苏丹的玉米种植带扩大十倍……”

        “五百万公顷?五万平方公里!”苏卡切夫院士大吃一惊道,“谢洛夫将军,你不觉得两年扩大十倍玉米种植面积非常不切实际么?”

        “有什么不切实际的?”谢洛夫仰头朝天道,“烧了森林、推平草原,应该很容易达到,苏丹好像并不缺人吧!人口也有一千多万,种地的劳动力不成问题!”

        随后默然的看着苏卡切夫院士,嘴角挂起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根据我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调查,两年内当地的计划是扩大一千万公顷的玉米种植,所以苏丹的种植面积五百万公顷只是最低的数值,还不一定够!如果你非要以科学家的严谨立场来指导苏丹的玉米工作,万一国内的玉米战略失败,我们的人民就要饿肚子了……”

        “现在是苏丹雨季刚刚开始的时候,苏卡切夫院士你必须在雨季当中出发,在苏丹考察雨季和旱季当中那些地方比较适合种植玉米,不会被气候变化所波及!我们克格勃的调查只能作为参考,真实的情况还需要你自己亲自检验!”谢洛夫看了一下时间道,“我就不去送你们了,不过带够抗生素和一些需要的药品,那里的有些东西我们不适应!还是要注意安全……”

        同时谢洛夫再次给阿斯旺军事基地的列昂尼德少将拍了一份电报,这份电报是加密的,是谢洛夫为了最坏的情况出现拍发的应急电报,一旦阿布德将军在两年内对苏联不满,耽误了计划的事实,列昂尼德少将必须做好准备进行武装干预,干预的时机可以自行把握。

        做完这一切,谢洛夫才算是有了时间不长的消息时间,对于苏联,谢洛夫自我认为绝对是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像是一台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的灭火。

        等到苏卡切夫院士坐上飞机出发的那一刻,谢洛夫才算长长的出了口气,能不能成功还不好说,但他已经把自己克格勃副主席的所能做到的所有事情都做了,以他的职务也不可能做到更好了。

      第124章 尤里的复仇

        “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黄金和美元的兑换问题,并不是说美国的黄金可以支撑起整个美元的使用率,而是根据美国的收入逆差和顺差来决定的!美国以黄金作为保证金,可以通过抛出和回收来维持资本主义金融市场的稳定,利用杠杆效应保持美元的稳定!但我们认为,整个布雷斯顿森林体系有根本上的结构问题!战后美国之外的其他地方经济实力已经恢复了不少,现在包括我们苏联在内,有几个国家正在酝酿货币改革!”谢洛夫的办公室内,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正在给这位克格勃副主席讲解经济方面的知识,坐在沙发上的谢洛夫不住的点头,不敢出声打扰这个人的思路。

        身为克格勃副主席,谢洛夫在学习的时候找的老师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人,就是苏联科学院院士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数学家、和经济学家。

        谢洛夫很是认真的听着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讲课,心中升起了一种叫做佩服的感觉。因为他从后世知道,布雷斯顿森林体系已经【创建和谐家园】了。就是因为美元危机的持续性爆发,最终迫使美国放弃了布雷斯顿森林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布雷斯顿森林体系虽然支撑了美国,但也限制住了美国的美元威力,后世的石油美元更加能撑得住美国的增发货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