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时代》-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次让第一总局和第三总局合作,清理一下红军的问题,只能算是打个小怪练练级。第一是试验一下克格勃各总局联合在一起动手的力量,第二则是谢洛夫给自己以后发起运动积累一下经验。

        “如果我面对一大批官僚想要侵吞人民的财产,怎么脑子里面第一个词总是Большаячистка?”看着渐渐灰暗的天空,谢洛夫使劲摇摇头,太不吉利了。

        五月二十三日,谢洛夫拿着所有驻军代表的报告到了斯塔西总部,全部交给了这位民主德国的同行,“我完成了我承诺的事情,对于小摩擦采取了批评和警告,一些士兵已经向当地的居民道歉,至于涉及刑事犯罪的士兵则移交到了当地的民主德国内务局!”

        马库斯·沃尔夫一份一份的看着报告,忽然站起来前所未有的郑重说道,“谢洛夫同志,我本人对你表示感谢!”

        “是我应该对德国人民表示歉意,事情本来就不应该发生,而且一次清查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我准备让第三总局驻军代表直接对民主德国负责,以后德国居民在碰到和红军的【创建和谐家园】可以直接投诉到第三总局的驻军代表,希望这样可以让第三总局和红军部队不再产生利益纠葛,但可能有一点问题!”谢洛夫皱着眉说道,“也许你们德国又要支付一笔费用,为西方集群的第三总局特工多开一份工资……”

      第54章 柏林墙成

        从影响力的范围来看,民主德国建立柏林墙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在自由世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从简易的铁丝网封锁开始,美英法的各种有影响力的报纸就在不停的口诛笔伐,外交官不断的向民主德国或者苏联提出措辞严厉的【创建和谐家园】,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就算这些西方国家的人民每天都看到报纸上跟踪报道柏林墙的进度,时间长了也一样会习以为常,第一个星期时刻担心美苏赤膊上阵,第二个星期看着有没有外交官在谈判中缓解美苏的敌意,两个星期之后只是打卡签到性质的看看,通常在版面停留一下就去关注其他信息去了,总是关心一个新闻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比起美英法制造出来的浩大舆论,亲手点燃炸药引信的谢洛夫躲在近卫65坦克团的军营中,没有任何一个西方记者能冲破近卫65坦克团的阻拦找到他,可以充分的享受到装完逼就跑的【创建和谐家园】感。

        针锋相对才【创建和谐家园】,西方世界掀起了巨大的舆论惊涛却注定是无用功,因为苏联这边根本就没有回应,虽然仍然是谢洛夫做主角,但是东欧的报纸却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三总局的清查行动上面,先是波兰和匈牙利两个几年前濒临全国对抗的国家,随后是被西方集群驻军的民主德国,最后吸引到了整个东欧的报纸,于是形成了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多自由世界的喉舌准备和苏联集团的同行一战的时候,却愕然发现根本就没人理他们。

        这种情况就像是你满腔热血的在心爱女子的寝室下面表白,结果人家的室友告诉你,女孩并不在寝室,而是和男朋友出门玩去了,晚上会在外面过夜。

        “谢洛夫起底?探秘克格勃最年轻的秘密警察头子?”配图很有技巧,谢洛夫站在坦克上背对史蒂文森,手指近卫65坦克团的照片。如果他本人没有记错,当时他正在询问红军士兵能不能在两个小时占领西柏林。

        “这个崛起于高加索的恶魔从进入人们视线的时候,双手就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呵呵……”端着报纸的谢洛夫无视被报纸遮挡的视线,一只手拿着报纸另一只手准确的拿到了桌子上摆着的爱心苹果,这是伊塞莫特妮给他准备的,嘎巴,剩下三分之二的苹果回到了桌子上,上面清晰的齿痕诉说着可怜的它遭受了什么样的待遇,“应该是双手沾满了人民敌人的鲜血!”伴随着咀嚼声谢洛夫的声音在报纸后面传来……

        随后根据谢洛夫的履历杜撰了几个例子,这让主人公看的津津有味,不过怎么没有高加索清狱行动呢?是不知道还是不敢写?“最终这个恶魔凭借残忍的手段,如愿以偿的进入苏联最为臭名昭著的机关国家安全委员会,嗯?未完待续?”谢洛夫一把把报纸撕得粉碎,叫道,“死太监、太监没人权!”

        这算什么?这么就没了?这种掉坑里的感觉那真是相当的难受,桌子上三分之二的苹果没有幸免于难,被盛怒中的谢洛夫啃成了苹果核。

        “嗯?局长你怎么了?”推门进来的卢卡妮一样就看到谢洛夫像是一只无头苍蝇在办公室里面乱转,桌子上还有一张报纸,上面隐约能看到英文标记。应该是上面在骂局长吧?

        “嗯?没事,都是小场面!”没有管女人怀疑的目光,直接把文件从女人的胸前拿了出来扫了两眼,摸着下巴的胡茬道,“真新鲜,把社会主义两个大国的人都集齐了,时间还早,先监视着,离开柏林之前我们有的是时间踹了他们!”

        自从去了中餐馆,谢洛夫就在也没有见过那个自称偶系东北棱的蔡志武,卢卡妮安排人手对那间中餐馆进行监视,文件上面的材料真让谢洛夫知道了什么叫做与时俱进,不知道那一批经常去中餐馆的俄罗斯人,是不是也和现在中苏的关系一样,怀着无产阶级的革命情感一起工作?

        “在封锁西柏林开始之后,经常进入中餐馆的人,我们已经让国内防谍总局查明了,所有人的身份都经过掩饰,但还是发现了疑点,可以确定不是苏联公民!”卢卡妮站在谢洛夫面前汇报道。

        “第二总局肯定不会出现错误的,既然不是苏联公民,那就是白俄了!散落在欧美的白俄数量足有几百万,找几个出来潜伏回来对美国来讲一点都不难,苏联国内审核严格,他们回不去,就把目标定在了大柏林市,可惜啊……”谢洛夫笑眯眯的冷晒道,“他们没有想到西柏林被封锁住了!”

        “柏林墙进度怎么样了?”谢洛夫心中一动问道,最近他都呆在军营中,好几天没去柏林墙那边看看了。

        “墙体已经完成,高四米五厚度四十厘米,两天内所有六米高的瞭望哨就会完成,大功率探照灯和红外灯已经拉到了工地上,存放在二十八座柏林墙内务守卫部队的营地之中,三天之内柏林墙就会全线落成!”卢卡妮一丝不苟的回答道。

        “好,三天后和马库斯·沃尔夫局长联合召开记者招待会,通报西方集群驻军的问题!”谢洛夫计算一下时间下达了这道命令,柏林墙一旦全线落成,按照谢洛夫和马库斯·沃尔夫的计划,已经被新改建完毕的下水道和电网就会开始运作,切断西柏林的电路和地下水道。同时切断施普雷河和哈维尔河的工程也会开始,新运河将不会在流经西柏林的辖区。

        不过运河工程工程量远远不是柏林墙可比,谢洛夫可不会在这里等待运河的落成。

        五月二十七日,柏林墙全线落成,一直躲在军营不出来的谢洛夫少见的和马库斯·沃尔夫一起出现,这道柏林墙全线一百四十公里,虽然没有喀山监狱的狱墙高大厚实,但对于一个赤手空拳的人来讲,没有着力点的陡直墙壁仍然是不可逾越的大山。谢洛夫从克格勃申请出来的资金也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里面,苏联国内运来的大功率探照灯和红外灯、民主德国本土出产的光学仪器、射击屏障、还有墙体上拉上的电网,造成了这道封锁西柏林的屏障。

      第55章 你们做不到

        “西柏林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他们处在最严格的保护之下!”谢洛夫得意洋洋的对着随行的克格勃和斯塔西特工们说道,“我要墙里面的人体会到最为严密的保卫,如果他们不离开西柏林滚回联邦德国的话,就一辈子呆在高墙之中。如果他们能够忍受这种环境,对此我们只能表示佩服,毕竟我们消灭不了蟑螂……”

        仰着头看着高墙,厚实的墙体代表了谢洛夫此行的最大成果,虽然看不到运河完工,但仍然有时间可以见证运河的开挖,到时候只要掘开防护堤,就能断了一百二十万西柏林居民的水源。美国一直赖在西柏林不走,并不来保卫西柏林人民的所谓权利,也和四国协定没有大的关系,人民的权力取决于资本家的给予,如果不给你也不能抢,华尔街运动的人民也被美国警察好好教育了。至于四国协定可以互相妥协,美国人不走完全是看上了西柏林深入民主德国的地理位置。

        把西柏林打造成一个窗口,更加容易发挥美国人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资本的力量。用美国最为擅长而且最为强势的东西,透过西柏林的存在辐射到东欧。

        开玩笑,谢洛夫怎么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现在这道窗口已经被封死,西柏林面积不过四百多平方公里,四周都在民主德国的领土之内。城中毫无自给能力,一百万多人每天制造出来的生活垃圾就足够让这个资本主义的窗口变成难民营,如果联邦德国愿意耗费巨资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谢洛夫对此表示非常欢迎。

        “简单来说还算满意!”检查完墙体的谢洛夫对着这道柏林墙非常满意,说道,“等到河道改道之后,我倒要看看依靠地下水能不能维持住现在西柏林的生活,生活垃圾怎么处理?电力呢,从联邦德国输送过来?可惜我在柏林的时间有限,不然真的想看到西柏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粮食呢?如果这些问题都能解决,请告诉我,应该对资本主义进行学习了……”

        和谢洛夫一起上车的马库斯·沃尔夫呵呵一笑道,“这下我们可以安心了,可以利用来之不易的宝贵时间发展一下经济了!这十几年来民主德国的人口已经消失了两百多万,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补回来……”马库斯·沃尔夫的话没有错,在谢洛夫的印象当中,民主德国的经济是在六十年代起飞的,当时稳定下来的民主德国对比联邦德国五十年代整整十年的发展期,追赶的相当吃力,但民主德国仍然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最强的国家,人均收入超过苏联三分之一。

        “说实话民主德国的负担还很重,西方集群的消耗也是一个大问题,希望未来我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民主德国的发展需要解开很多束缚!”谢洛夫面对着一样年轻一样位高权重的马库斯·沃尔夫,就像面对着一个老朋友一样说道,“以你们斯塔西的力量,如果找好立足点,其实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不再依赖国家财政的拨款!”

        “不再依赖国家的拨款?难道让我们自己发展企业?这样不好吧?”马库斯·沃尔夫有些皱眉道,像是斯塔西这种部门一旦开始尝试自给自足,在国内几乎马上就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这会摧毁其他部门的企业对国家不是好事!马库斯·沃尔夫心里一惊,难道苏联克格勃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

        “在国内自然是不行的,这会损害国家的利益!我说的是利用我们高超的信息优势和组织力,把脑筋动到其他国家当中!”谢洛夫颇为自得的看着自己的同行道,“这样不会再自己国家形成利益集团,还能隐身于其他国家中扩大自己组织的力量。由我们特工组织牵头,在全世界埋下钉子,现在我们和资本主义阵营经济体系互相不接触,我们影响不到他们,他们也影响不到我们,互相相安无事的竞争有什么意思,主动出击才是我们特工应该考量的……”

        克格勃内部这种企业和资金来源一直都挂在第一总局的名下,但实际上进行这种布局的从来都是谢洛夫本人,第一总局控制的企业在欧洲集中在意大利,包括食品、电子和机械、有技术管理总局负责研制,由第一总局负责建厂。要不怎么说近几年意大利国内开始更加倾向于在美苏之间中立呢,披着资本家外衣的克格勃负责人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普通民众的判断力,人民,从来都容易被欺骗的……

        谢洛夫一直都倾向集体行动,这个集体不是苏联自己单挑美英法德日,而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集体行动,这种行动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当做仆从国是绝对不行的。需要他们发挥出来自己国家的实力,而不是像现在的苏联千方百计的限制自己盟国的发展。

        国家层面他还影响不到,但在情报领域中,可以先采取联合出击的尝试。以后在全世界的秘密战线上,克格勃都拉着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一起行动。相信有了这些兄弟国家情报机构辅助的克格勃,一定会比历史上更加可怕。

        时间不长两人就来到了今天记者招待会的地点,不过在这之前马库斯·沃尔夫还是换了一身军服,把自己的中将军服换成了中校,隐藏在一个角落中旁听,从天然上他就不愿意自己暴漏在所有人的目光下,这种经历又一次就够了。

        “我们这次发现的问题非常令人震惊,以后会和驻军的所在国建立一个机制,比如现在的民主德国,如果红军的士兵在民主德国犯了罪,民主德国自然有权利对士兵进行审判,国家和国家是平等的,在一个月后我回国立刻会下达这方面的文件,在此之前我已经和斯塔西的领导们沟通过了,从文件下达之后也就是从下半年开始,所有第三总局驻军机构将接受所在国居民的投诉,解决驻军和居民的摩擦情况!”谢洛夫洋洋洒洒的对着下面落座的记者说道。

        “谢洛夫先生,这是不是说明苏联红军并不受所在国人民的欢迎?”一个美国记者站起来问道。

        “你是那家报纸的记者?”谢洛夫右手托腮似笑非笑的问道。

      ¡¡¡¡¡°ÎÒÊÇŦԼÓʱ¨µÄ¼ÇÕߣ¡¡±Õâ¸öÃÀ¹úÅ®¼ÇÕßüëһ¶¶£¬µ¹ÊÇÓÐÖÖÅ£×еÄèîæñ²»Ñ±¡£

        “有问题我们从来不避讳,而是想办法解决!不过你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你们美国的驻军法,今天我们处理的过程可以向外公布,涉案士兵可以交给所在国审判!”谢洛夫直视着这个女记者的眼睛一字一顿道,“这点你们美国做不到……”

      第56章 并不孤独

        “小姑娘,我知道你来找麻烦的,不过嘛,你还太嫩!”谢洛夫虽然坐在原地,却有一种不可战胜的神态,“我和你们美国人打交道的次数比你采访的苏联人要多的多,最为了解你们美国的人除了你们美国人自己,还有我们!建议你以后采访的时候,问问题的时候应该先请教你们媒体的主编,否则就算我愿意配合你,你也一个字都发表不出来……”

        “哦?我们是个言论自由的国家,可能谢洛夫先生不了解我们美国!”女记者好像被激怒一样,连珠炮一样问出了苏联驻军和驻地民众的摩擦、克格勃权利以及苏联虐待德军战俘等等的问题。

        谢洛夫从美国驻军治外法权、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的权利分析和莱茵大营等问题进行了回答,随后举手制止了这个女记者道,“作为竞争对手,苏联比你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更加了解你的祖国,最了解你的人其实就是你们的敌人!苏联正在进行的工作和美国是一样的,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自然也提不上谁更加高尚一些!每个人都知道十几年前那场战争苏联和德国的血海深仇,德国杀了我们苏联几百万战俘,我们同样没有客气的回敬了,那是战争时期失去理智的报复!你们美国没有资格对此进行批判,如果你对我说的话有怀疑,那么你可以拿着铁锹挖开莱茵大营的地面,我本人也非常好奇里面躺着多少德国人!”

        “我已经说了这么长时间的废话,现在这位美国记者小姐可以坐下了么?反正我说的你也一个字都发表不出去,美国政府肯定会表示当时这件事情的合理性,要么证明莱茵大营根本没死多少人,反正就是不会承认自由世界的灯塔竟然和苏联做过一样的事情!至于里面埋下了多少德国战俘的尸骨,挖开就知道了!”谢洛夫哼哼一声开始回答别的问题,今天这位美国小姐的问答谢洛夫倒是可以全部回答,但就像他说的一样,他回答了报纸也不会发表。甚至在场的所有记者都不会发表。

        言论自由这种东西听听就好了,可千万不要信以为真。让一个小记者永远不在被报社录用简直太简单了,苏联可以通过国家的命令做到,美国也可以通过资本的运作做到。

        谢洛夫说的涉及到了很多美国政府至少几十年绝对不能改变的东西,既然不能改变,自然就容不得议论,反对意见怎么会在报纸上出现呢?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哪个王八羔子敢在苏联敢动公有制,身为一个克格勃他就必须马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先让卫生保健总局联络当地的医院开出精神诊断证明,视情况严重程度就地羁押还是直接送到喀山集中管理。每个国家都有不能妥协的地方,你要时刻保证自己处在和绝大多数人一致的状态,标新立异强出头只会头破血流。

        “谢洛夫将军,对于西柏林被柏林墙所封锁,苏联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比较靠后一排的女记者起身问道。

        “你是南德意志日报的记者?好吧,毕竟涉及到了德意志民族,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其实本来这个问题和今天的见面无关!”谢洛夫双手十指交叉思考了一下,对着话筒说道,“苏联在这件事情是不持立场的,但会支持民主德国做出的任何决定!柏林墙既然是民主德国决意要修建,现在已经建成苏联就会给予支持,这是我们苏联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我们自然要站在兄弟国家的一边!”

        “可这样很多民众已经被隔离了,没有人想要考虑过他们的感受么?”

        “我个人可以给予你解答,请记住是我个人,我这些话并不代表苏联!”谢洛夫收起了所有的傲慢,对待不同的国家要有不同的态度,每次务必保证自己只面对一个敌人,让其他人处在观望的状态,这还是谢洛夫从二战中的德国学到的,虽然最后德国玩脱了。

        “联邦德国经济处在优势,这本来依赖于人民的勤劳和美国的援助,光明正大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有一个不道德的地方就是,利用西柏林作为跳板从民主德国吸血,十几年来民主德国一直人口都在负增长,根本谈不上经济发展,人都没了怎么发展!如果不阻止人口的流逝,三十年后民主德国的人口就会消失干净!现在民主德国已经比十四年前少了两百多万人,如果我们苏联自私一点,就应该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到时候成为无人区之后可以视为无主地并入苏联!”谢洛夫说到这里的时候呵呵一笑道,“事实上我们没有,对民主德国修建柏林墙的支持,恰恰证明了苏联对民主德国的领土没有野心,想要和众多兄弟国家一样,把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好……”

        “说得好!”谢洛夫的话刚刚落下,就引起了一阵激烈的掌声,仔细一看大部分都是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这类的国家,这些记者对谢洛夫的发言进行鼓掌叫好。

        这些记者处在社会主义阵营,非常认可谢洛夫刚刚的发言,这让坐在上面的谢洛夫心头一阵恍惚,这个时代全世界的话语权还有一部分不是在西方世界的手中,对比后世几个孤零零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好上太多了。

        生长在中国那一代人虽然接受的仍然是社会主义教育,可每次看到世界地图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全世界和自己一样的国家只有五个?实际上只有一个,剩下的四个国家只要美国利用规则动动手指就能让他们变得和卢旺达一样。

        其实曾经有很多和中国一样的国家存在,和后世中国像个异类面对全世界相比,现在的苏联的处境已经好了太多,至少说话的时候有人听,而不是让你闭嘴。当几十年后中国走到了和苏联一样的地位、处在个苏联一样的位置上茫然四顾,除了自己还是自己。不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想没想到过,几十年前的苏联老大哥同样站在他的位置上,但身后至少还有一些国家追随,不想它要一个国家面对整个世界。

        至少现在,谢洛夫觉得这条注定非常难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他还并不孤独。

      第57章 公知的去向

        老大哥并不可爱,苏联在某些方面一直都缺少变化,经过了二十年的对抗之后苏联终于明白需要中国站在自己这边,两国的关系有了解冻的趋势,却首先倒在了和平演变之下。苏联的骤然崩溃让腾出手的美国对中国态度大变,也让沉迷在糖衣炮弹中的中国惊醒,什么叫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苏联解体的时候谢洛夫才刚刚出生,在模糊的记忆中,他听说过长辈说苏联现在怎么样、俄罗斯现在怎么样,小时候的他曾经以为苏联和俄罗斯是两个国家,毕竟让几岁的小孩理解什么叫苏联解体太过强人所难。渐渐长大的他知道这个曾经存在的国家,也知道了曾经存在的社会主义阵营。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并不孤独,至少曾经有很多朋友、他们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德意志民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这些曾经存在的国家诉说着,曾经有一段时间、有那么一群人、为了那么一个理想、进行过那么一次实践、让横行世界的列强们头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深入骨髓的惧怕,这些国家最终倒下去并不代表社会主义输了,仍然有一个国家在坚持继续在这条并不好走的路上走下去。

        “就不能想那些太感性的事情,容易心软!”在回驻地的路上谢洛夫不断的自语道。他一个特工头子,没事想这么伟大的事情干什么。在路过柏林墙的一段路上让司机停车,面无表情的谢洛夫矗立在柏林墙下良久,不知道围墙里面有没有人和他做着同样的事情呢?不过就算是有,那也是敌人。

        “局长,你怎么了?”伊塞莫特妮下车关心的问道,从记者招待会离开之后谢洛夫的心情明显就处在恍恍惚惚的状态,这让伊塞莫特妮十分的关心。

        “我在看着自己的成果!”谢洛夫走到墙边摸着冰冷的墙体,转过头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目光怔怔的看着伊塞莫特妮,“这对西柏林的一百二十万人不公平,其实我也想求一个公平。为什么?资本主义如果认为自己足够战胜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逼迫一个阵亡三千万、伤亡六千万的国家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和他们打冷战?为什么他们拉联邦德国进入北约压制我们就是正确的?我们成立华约自卫就是错误的?他们这么正义为什么不给我们时间恢复过来,我不相信在同一个起跑点会比他们差……”

        过了好半天谢洛夫重新让自己的心情恢复正常呐呐道,“这个世界不公平,我想求一个公平!”一直以来挺拔的腰杆在这个时候略有弯曲,对于谢洛夫来讲今天的这种脆弱状态是非常少见的。

        “局长,你不是说过么?这条路非常难走,但我们要走下去!”伊塞莫特妮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人,但她不愿意见到这样的谢洛夫。

        “说得对,给我一分钟时间冷静一下!”谢洛夫点燃一根烟对着柏林墙,从他的后面看过去,还以为这位苏联最年轻的中将正在对着柏林墙嘘嘘,实际上不是这样,谢洛夫就是对着柏林墙在思考问题,“天天面对这堵墙,里面的人会想什么?”

        “一个正常人被限定在一个生活范围,面对着这种高墙,第一个想法就是出来看看!”伊塞莫特妮毫不犹豫的接口道。

        “我大概还能在柏林带上一个月!”谢洛夫仰着头看着天空良久,忽然低头走回了轿车中吩咐道,“通知亚戈搭心理医生从国内赶来,我要策划一个行动为柏林这次的行程收尾!”

        一天后由亚戈搭医生带领的足足一百多人的队伍在柏林火车站下车,随后进入到了近卫65坦克团的驻地中,奥列格上校专门画出来一个营房安排这些苏联的人文研究者,谢洛夫进入里面和这些学者通宵达旦的商议,直到第二天才出来。

        “我必须要提醒一次,你绝对不能把个人情感加进来,如果柏林墙里面的一百多万人都是俄罗斯人,我也一定不会心软!因为那是白俄,我是苏联人!”斯塔西总部中谢洛夫坐在桌子上的一角,把整个谋划递给了马库斯·沃尔夫道,“斯塔西在西柏林两千多个线人,弄出来点动静并不难!但你们是一个民族,如果里面的人通过过境通道想要冲出来,内务部队必须阻止,西柏林可以进但绝对不能出,我要封死他们……”

        “好的交给我们?散播消息的渠道并不难,但怎么阻止呢?如果里面的人一定要冲出来的话?”马库斯·沃尔夫有些难办地说道,“这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如果骚乱真的起来,那可是以万来计算的!”

        谢洛夫揉了揉已经发红的眼睛道,“开枪射击,那是联邦德国的人。”马库斯·沃尔夫一怔,闭上眼睛狠狠地点点头。

        这份集结了一百多个人类行为和心里专家研究出来的计划,就是谢洛夫柏林之行的最后扫尾工作,虽然河道改道工作还需要时间,但一样可以利用这个工程先实行计划。

        五月二十九日,民主德国政府下令打开柏林墙的过境通道,同时释放监狱中的【创建和谐家园】者、心怀不满的人和一直以来向往联邦德国的公共知识分子。释放这些人的同时已经提前告知过联邦德国,这些人将会被内务部队护送到过境通道中,当然必须承认的是这里面还有一百多个斯塔西的特工,他们将很长时间潜伏在西柏林,这些人的身份甚至连他们的妻子孩子都不知道。

        同一天,没有经过政府的宣布,但是河道改道的运河已经开凿,这也不是秘密的举动,东柏林有很多人看见了施工队沿着柏林墙外围挖掘,目前被蒙在骨子里面的只有西柏林的民众。

        “你看看那群公共知识分子的嘴脸,我真希望他们到了联邦德国还能笑得出来!”在过境通道不远的一辆轿车里面,谢洛夫看着笑着像是捡到金子一样的德国公共知识分子,一点不客气的嘲讽道。

        “他们都是不错的文学家,算是有名的社会活动者!”平心而论马库斯·沃尔夫不知道谢洛夫的想法。

        “哼,这群除了动嘴什么用都没有的人,除了写点文章无病【创建和谐家园】一下还能做什么?”谢洛夫自负地说道,“他们唯一刷存在感的地方就是在民主德国,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吸引到一些西方国家的关注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旦他们离开了民主德国,凭借这些人的专业能干什么?指望联邦德国把自己的宣传人员解雇了雇佣他们?这些傻子不明白,只有在民主德国他们才有利用价值,一旦离开了这里!他们根本竞争不过人家专门的宣传人员,对了,这些人可都要记录在案,绝对不能让他们再回来了……”

      第58章 他们都是

        “这些人加上家属足足有五六千人,我们民主德国的人口本来就流失的很严重了!”马库斯·沃尔夫的意思很明白,其实他很想要把这些人留下来。对于现在的民主德国来说,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如果可能的话他自然希望让这些人改变,留在民主德国做贡献。

        “他们留下的意义就是接着扰乱民主德国的建设,博得外国势力的喝彩!某些公共知识份子天生就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思想,喜欢对这个国家指手画脚,但却没有实践的能力!里面没有一个科学家,都是一群只能靠欺骗民众才能活下去的所谓社会活动家!”谢洛夫忽然拍了拍这位德国同行的肩膀道,“你就知足吧,如果苏联有这么一个窗口,我早就把目前社会不稳定的高加索和中亚人赶到里面去了!”

        马库斯·沃尔夫这个斯塔西的对外情报局局长,在后世号称隐面人,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由马库斯·沃尔夫指挥的对外情报局也有众多的传说。不过谢洛夫现在看来,这位后世留下了自己传说的人物,现在还没有成长到究极体。

        谢洛夫想下车登上瞭望塔看看柏林墙里面的情况,直接被马库斯·沃尔夫拉住了,不得不说这个想法没有过脑子,完全是一是冲动,“如果你上去被狙击手干掉了,西方集群可不会为你报仇的,西柏林里面有的是说辞可以搪塞过去!”

        马库斯·沃尔夫说的没错,万一谢洛夫被暗杀了,苏联最多也就是谴责一下,因为根本无法确定到底是谁在远处扣动了扳机,这可和一个月前谢洛夫光明正大站在坦克上不同。那个时候谢洛夫要是被谢尔曼干掉,苏联是可以冲进西柏林的。但要是现在被暗杀,死了也是白死。

        “如果你想看戏的话,我已经安排好了地方!”马库斯·沃尔夫透过车窗指了指右上方的一个十层大楼,这是市区内靠近柏林墙的一个办公大楼,从视角上看居高临下,只需要倍数不高的望远镜就能将柏林墙的所有情况一览无余,并不比站在瞭望塔上模糊。

        这只五六千人的队伍通过六个过境通道,在内务部队真枪实弹的注视之下排队通过柏林墙,他们将会交出在民主德国政府的身份证明进入到西柏林,到达这些人心中魂牵梦绕的自由之地,同时这些人也将会在斯塔西的档案处挂名,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再回到民主德国。

        “专制政府的走狗,毫无人性的秘密警察!”一个穿着长身风衣带着眼镜的金发男子领着自己的孩子,对着旁边执勤的内务部队战士叫骂道。不过显然这个脸色有些苍白的男人心情是颇为不错的,按照他心里的想法,终于可以离开这个空气中都弥漫着压抑感的地方了。

        顶着斗笠形状钢盔的内务部队战士翻翻白眼,只是民主德国标志性的大钢盔挡住了他的视线,但这名士兵嘴角微微翘起还是表明了自己的不屑一顾,心中巴不得这个喋喋不休的话唠赶紧滚。

        “到你了!”穿着笔挺军服的上尉解除了战士心中的厌恶,招呼这位准备奔向自由的家伙过来登记,一点不停顿的在证件上盖章,标志着有一个人从民主德国的公民名单中消失。

        “爸爸,我们以后还能回家么?”直到男人大腿的小男孩使劲仰着头问道。

        “孩子,我们以后会有更大的房子,更加舒适的环境!”男人蹲下来捧着自己孩子的脸说道。

        “下一个!”站在登记岗位前面的上尉忽然开口道,虽然是让下一个人来登记,但目光却一直落在男人的身上,目光就像看见一坨令人厌恶的狗屎。

        自从铁丝网刚建立的时候出现了人民军战士叛逃事件之后,柏林墙周围的防卫部队就换成了一批人,像是现在负责甄别人员的这些在场的战士,都是铁石心肠的家伙。

        距离不远处的谢洛夫同样知道出现过这么一件事情,但却没有放在心上,从整个事件的发展上来看,那名叛逃的士兵早已经被西柏林策反,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了奔向自由的一跃、早已经安排好的记者拍下了那张颇为著名的照片、然后直接进入了早已经等候他的西柏林警车中,完成了这一幕宣传大戏。

        这点经过基本的调查就能推演出来端倪,就连马库斯·沃尔夫都已经通过西柏林的斯塔西线人查出来,谢洛夫比所有人都知道的多一点,那就是历史上这名人民军叛逃者,在两德统一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被所有朋友和家乡的人视为背叛者、人民的奸细、帝国主义的走狗,最后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前在家中举枪【创建和谐家园】,要知道那个时候德国已经统一了将近十年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6: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