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时代》-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这种严肃的场合,所有列坐的克格勃干部全部正襟寝坐,目不斜视的等待着谢洛夫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

        当……在民主德国的地图下面,首座的谢洛夫完成自己的工作,把啃干净的猪手扔到盘子里面发出清脆的响声,空气中弥漫着食物味道。从喜欢吃猪肉这点上,谢洛夫明显和德国人更加有共同语言,而不是和苏联人。

        旁若无人的把嘴角的油渍擦干净,剔着牙的谢洛夫才算完成了填饱肚子的工作,现在可以处理一些第三总局份内的小事了,直勾勾的目光从左右两排的克格勃干部身上一扫而过,张着大嘴剔牙的谢洛夫,就像是一直挑选猎物的里海虎。

        唔!打了一个饱嗝的谢洛夫把杯中的水一饮而尽,慢悠悠的自我介绍道,“第一次见面,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军事管理总局局长,内部排名第三,今天召集大家来到这里,主要是了解一下情况……”

        了解一下情况?这句话一出现让在座的所有干部都精神紧绷。开玩笑,在座的干部都是在克格勃内部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通常这句话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字面上的含义,第二种是掌控一切之后,准备动手之前的常规表述。第二种情况也有两种意思,如果当事人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地位,最好是主动配合了解情况,不然的话就要被动让谢洛夫了解了。

        这里的干部几乎没有见过谢洛夫,但对自己总局的老大作风也有所耳闻,谢洛夫把他们召集过来肯定不仅仅是了解情况怎么简单。

        没有管自己的部下们是什么想法,谢洛夫仍然自顾自地说道,“这次来柏林有些工作略有失误,虽然任务完成的还算不错,但却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各位同志,其实我们早就应该见面了……”

        “首先我向同志们说一声辛苦!”然后谢洛夫一声响指,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每个人抱着一叠文件放在谢洛夫的两边,“不要让人靠近会议室!”

        “我知道了,局长!”卢卡妮心领神会的眨眨眼,两位女士优雅的离开了会议室,在外面把门关好,会议室里面的干部还能听见两个女人在外面命令封锁这里的声音。

        随手拿出一份文件打开念道,“第八近卫集团军第七十九近卫坦克师二一一近卫坦克团、二月十二日在耶拿驻地附近,殴打民主德国公民格拉尔德。第二四七摩步团少尉在休假过程中和耶拿当地内务局警员爆发冲突!”

        “第二十七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六十八近卫摩步团在哈勒驻地附近非法占用当地工厂的土地,造成当地工厂不得不花费时间另行扩大厂区……”

        “第三十九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一一七近卫摩步团少尉崔科夫,驾驶装甲车压坏当地农民已经平整好的土地,哦,时间是三月二十日,我好像已经在柏林很长时间了……”谢洛夫笑容满面的阅读着,不知道是在嘲讽别人还是在自嘲。

        “第一近卫红旗集团军、第十一近卫坦克师、第四十近卫坦克团,嗯?”谢洛夫脸上的笑容消失的无影无踪,咬着牙低沉地说道,“强、奸案?”

        合上手上的文件,啪的一声放在文件堆上面,谢洛夫猛然站起来把两堆文件使劲一推,哗啦啦……两百多份文件散落在这些驻军办事处的干部面前。

        “军事管理总局成立时间不长,我也把主要经历放在国内,毕竟国内这几年一直在裁军,还有红军系统的结构变化,所以在东欧四大集群的机构人力是有些不足,我也觉得四大集群虽然人力不足但不会出大问题!”谢洛夫紧绷的脸颊让这些驻军干部大气都不敢喘一声,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摸老虎【创建和谐家园】。

        “我以为四大集群尤其是西方集群,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而且驻军国外肯定会收敛一点,最主要的是我相信军事管理总局的驻军代表能看得住红军!现在看来真的不错,还需要民主德国国家安全局告诉我真实的情况,你们好,你们很好!”谢洛夫拿出杯子一仰脖喝掉了整整一杯水,大喝道,“人力不够无法全面掌控都不是理由,如果你们没有在军中嗅出并铲除叛徒,人力不够的理由勉强过得去!现在你们连风纪都看不住了么?”

        “局长,红军有自己的系统,有时候我们也不好插手!”一个上校小声的辩驳道。

        “你放屁,中央要是对红军的自我纠正能够信任,根本就不会有军事管理总局的成立!”谢洛夫一顿吐沫星子教这个上校做人,“事实就是你们没有起到作用,就是渎职,这些档案能在民主德国国家安全局看到,为什么我这个军事管理总局的局长看不到?就因为我在国内?我很佩服你们的勇气,从我进入克格勃工作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部下对我隐瞒情况,你们这些人是第一批,是不是感到很荣幸!”

        “伊塞莫特妮,那一本稿纸过来!”一分钟后伊塞莫特妮拿着一本稿纸进来,谢洛夫亲自给每个人分了五张,坐在首座淡然道,“今年已经过了五个月,两百起摩擦事件,还有七个月的时间,我的容忍程度是七十件到八十件,而且不能出现对民主德国居民的刑事犯罪,不然的话,你们现在写的检讨到年底统统会盖上大过的印章记录在档案!”

        “别客气了,开始吧,写完了我们在谈论下一个问题!”回应谢洛夫的是安静的环境,所有肩膀上都挂着校级军衔的克格勃驻军代表,全部低着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

      第50章 谢洛夫的狗

        在这些军事管理总局的驻军代表背后,谢洛夫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样转了一圈又一圈,无形中让这些克格勃校级军官压力大增,军服下面的背心都有些湿了。

        “记得五个月前,我在年终会议的时候问四大集群有没有问题,你们可告诉我没问题?检讨书我会一直保留到年底,等你们做出的让我满意,今天这份检讨我就当没有看见过!”背着手行走的谢洛夫慢悠悠地说道,“但如果现在这种情况,大过检讨就会记录在案,情况没有改善说明你们这些人能力有限,克格勃是一个十分看重能力的部门,我只能安排你们转业了,你们的岗位将会由各大院校的毕业生接替,同时这份检讨也会跟着到你们的新岗位……”

        谢洛夫的话就像是一柄大锤击中这些人的心脏之上,空旷的会议室本来气温不高,但这些奋笔疾书的克格勃驻军代表,每个人都觉得身上燥热,就像在一个大蒸笼里面一样。

        又过了半个小时,已经有些饥肠辘辘的众人才把检讨交到谢洛夫的手中,不过作为这些人的上司,谢洛夫没有看哪怕一张纸,自然也就无从检查这些人的检讨写的深刻不深刻。对此情况,还没有消化完猪手的谢洛夫表示问题不大,会议还是要继续。

        检讨的基本意义在于有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是书面工程,把心思放在这上面乞求原谅是不可能的,谢洛夫本人就不擅长写检讨,不然也不会把那篇自我表扬送到谢列平那里了,让卢卡妮把所有检讨都收起来,才说道,“你们可只有一次机会了……”

        “是的,局长!”双方的第一次见面以大过检讨作为开始,但这些人不敢有一点不满,比起谢洛夫口中的年底转业,一份检讨还是非常仁慈的。

        “第八近卫集团军、第一红旗近卫坦克集团军、第二红旗近卫坦克集团军、第三红旗近卫诸兵种集团军、第二十近卫集团军、第十六航空集团军驻军代表,都给我站起来,我看看都有谁!”掏完耳朵的谢洛夫看着几个站起来的克格勃上校,一挥手让它们坐回去,靠在座椅上说道,“自己把自己部队的档案拿回去,一个星期之内我要看到结果,有谁做不到现在就说……”

        没人回应自己的上司,虽说被当成了空气,但谢洛夫并不介意,他就当这些人全部能做到接着道,“少数涉及到刑事犯罪性质的案件,在保证公正的调查之后,直接移送到当地内务局,经民主德国司法部门审判,克格勃以及红军系统不得干涉!但不要记录在档案中,涉事士兵服刑回国后还需要重新做人,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平心而论谢洛夫自认为还算仁慈,至少没有一脚把这些犯了错的人一脚踹到地狱里面,不然的话记录在档案之中,可以轻易的让一个人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局长,把士兵交给所在国审判,目前还没有先例!”第一红旗近卫坦克集团军克格勃驻军代表轻声的提醒道。

        “没有是吧,那从现在开始有了!要不要我现在回莫斯科召开第三总局全体会议表决一下?”谢洛夫眯着眼睛阴沉沉地说道,“这次清查就从你们回到驻地开始,祖国有法律、红军有军纪,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有着崇高的使命!不是殖民军,其他兄弟国家配合苏联完成军事需要,不代表你们可以把兄弟国家的人民不当回事,好的不学,学驻日美军?”

        “去食堂吃饭吧,一个星期内我要看到效果!”谢洛夫说完话首先离开了会议室,留下这些军事管理总局的干部面面相视,就像春天第一颗钻出地面的嫩芽,会议室的凝重气氛终于解开了,不得不说谢洛夫这个总局局长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

        “这样红军指挥官可能会对我们不满的……”第十六航空集团军驻军代表无奈地说道。

        “那怎么办,如果我们不执行,老大年底就让我们转业了!其实局长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我们是克格勃,应该是红军军官怕我们,我们有什么可怕的?”第二十近卫集团军攥紧了拳头道,“老大以为我们的工作很顺利,没想到让民主德国捅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这次谁也躲不过去,哪个红军指挥官要是【创建和谐家园】,直接让他们找老大来吧……”

        离开会议室的谢洛夫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才把胸中的郁结之气化解干净。

        “谢洛夫同志,开完会了!”近卫65坦克团团长奥列格上校好像刚刚从哪里回来,裤子上还蹭了一块明显的油迹,但显然他本人对此并不介意。

        “完了,奥列格同志!”谢洛夫拿出一根烟给这位上校点上说道,“是不是安逸的时间长了,哪怕最为深刻的信仰也会随之消失?我真希望红军能像在国内一样,把盟国的人民当做是同胞一样对待,我们不是殖民军!”

        “会的!我的部队绝对没有这种事情……”奥列格上校带着厚道的笑容吐着烟圈道,“我先去食堂吃饭了,下午要去师指挥部!”看着和自己同龄的上校离去,谢洛夫笑了,凭借第一感觉这个指挥官相当不错。

        五月份的柏林气候很好,非常适合郊游,这也是很多德国人出行的日子。二战的伤痛虽然没有完全遗忘,但已经不是最为深刻的回忆。人要向前看,民主德国的民众也接受了苏联驻军的事实。

        回到各自驻地的驻军代表们,马上就召集了自己下一级的师级的代表开会,师级代表找齐了团级代表,一级一级的传达总局局长对西方集群中克格勃工作的不满。

        “国家有法律,红军有军纪!你们立刻将所属作战师的问题查清楚……”这是集团军级别驻军代表的话。

        “犯错误就是犯错误,我们不闻不问就是渎职,老大下令了,所有今年发生和德国民众的摩擦事件全部要调查清楚,误会就去解释,错误就检讨、犯罪分子移交给当地内务局!”师级代表对着团级办事处的克格勃喷吐沫星子。

        一时间,整个西方集群中所有克格勃的人全部闻风而动,从蛰伏的状态中苏醒过来,拿着从谢洛夫那里取回来的文件开始调查,绕过当地部队指挥官直接上门找人。仅有的几例涉及到刑事犯罪的士兵,直接被当场抓捕送到当地的德国内务局。

        军事管理总局的人成群结队的在各地的军营中行动,【创建和谐家园】电话从团到师、一直到集团军、最后打到了马特维·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大将那里,这些军事管理总局的特工也多了一个外号,谢洛夫的狗。

      第51章 四大集群

        小城措森在柏林南部,哪怕把范围仅仅局限于民主德国,措森也算不上什么有名的地方,这里的出名是从今年年初开始,苏联驻民主德国西方集群指挥部,从柏林搬到这里。这才让措森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至少在军事价值上面出现在了一些人的眼中。

        西方集群在苏联红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装备最好人员最整齐,处在冷战第一线的他们规模庞大,人数足足有几十万。远远比后方第二序列的部队人数要多得多。更不是现在苏联国内只有几万人规模的军区可以相比。

        执掌西方集群的马特维·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大将,手上拥有着苏联最为善战的部队,手下五分之四的部队都以近卫或者红旗作为前缀,每一只部队都有着光辉的历史。不论从任何方面来讲,西方集群都远远比任何军区的部队都要光辉,哪怕是莫斯科军区。

        而从今年年初开始,就有消息说扎哈罗夫大将将会在年底之前被授勋成为元帅,成为和国防部的将帅相提并论的一员,如果把军人也作为一个行业,扎哈罗夫大将毫无疑问已经到达了这个行业的顶端,比起已经在两年前去世的另外一位扎哈罗夫大将,他已经非常幸运了。

        但现在扎哈罗夫大将心情不能算好,各部队驻地传来的消息,让扎哈罗夫大将不由得抚摸起来自己硕大的前额,让额头本就已经非常稀疏的头发看起来更加的稀少。

        “从昨天开始,各驻地的部队指挥官电话已经把总指挥部打爆了!军事管理总局的特工在军营中横冲直撞,不经过当地的指挥官就对士兵进行询问,甚至还有几个士兵被抓捕,被送到了当地民主德国的内务局,军事管理总局的行动也不通知一声,现在在军中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西方集群副总参谋长索科洛夫上将一脸为难的介绍道,“我现在最害怕的就是接到下面指挥官的电话,扎哈罗夫同志,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办法……”

        “想办法?想什么办法?让我用军衔压住谢洛夫么?”扎哈罗夫大将冷晒道,“谢洛夫是克格勃的人,就算名义上也是军人,也不归我们管。就克格勃主席谢列平那种作风,谁能让谢列平去处理他?而且从工作性质上,只有谢洛夫找红军的麻烦,红军一点办法都没有,二十年了有的事情变了,有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变……”

        扎哈罗夫大将显然意有所指,二十年前亚戈达、贝利亚一系列的内务部部长掌控内务部期间,红军在内务部面前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一样,不论有多高的军衔、多崇高的地位。在内务部面前绝对是平等的,将军的命一点都不比士兵的命更加值钱,军衔高更加危险。

        现在时代不同了,但作为继任者的克格勃和内务部一样,仍然有对其他部门指手画脚的权利,红军看起来强势,但谢洛夫一年之内用波拿巴份子的名义拿掉七十多个将军的帽子之后,除了国防部那群高高在上的将帅,一般部队的首长还真的不愿意和谢洛夫作对。

        索科洛夫上将犹豫了一下说道,“可这样对我们西方集群的声誉有一些影响……”

        “早知道有影响为什么不严肃军纪?我以什么名义让谢洛夫停手?我说军事管理总局无权对红军战士处罚?还是说处罚和德国居民搞摩擦是不对的?”扎哈罗夫大将狠狠地把内部参考文件仍在桌子上道,“人家按照规定对有问题的战士处罚,你用什么理由阻止?”

        扎哈罗夫大将不是没有保护西方集群名声的想法,在昨天晚上他就已经给莫斯科的克格勃主席谢列平打电话了,把谢洛夫在西方集群清查的消息告诉了克格勃的掌控者,到现在他都记着谢列平的话,“尤里一旦查出问题,在克格勃里面没人能阻止他,如果尤里认为自己是在为了国家清除一些问题,那连我都阻止不了!如果在国内我还可以调他回来,但在德国我也没有办法,事实上尤里本身是在高加索进行清查工作,是我把他安排到柏林的……”

        “扎哈罗夫同志,如果你和巴格拉米杨元帅私交还不错,倒是能让尤里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清查,否则的话,可能现在你面对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脑海中回想着这些话,扎哈罗夫大将无奈地说道,“谢洛夫不是没有在档案上进行记录么?这说明他已经在手下留情了,如果我们强行阻止军事管理总局的清查,里海虎发起疯来,搞不好又有几个将军因为是波拿巴份子提前退休了……”

        “如果换成刚刚建国的时候,谢洛夫说不定是捷尔任斯基同志的得力助手!”索科洛夫上将的自语让扎哈罗夫大将脸色一变,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玩笑。

        前方捷报频传,在近卫65坦克团的谢洛夫,源源不断的接到各地克格勃驻军代表的电报,在总局局长亲自督阵的情况下,军事管理总局的特工发挥出来了百分之二百的效率,体现了克格勃这个机构本来应该有的面目。

        可是这种效率实在让谢洛夫高兴不起来,磨着牙评价道,“一群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王八蛋,早有这个效率,会被我亲自找上门么?平时哪怕拿出现在十分之一的热情,也不会五个月就有两百件摩擦事件记录在案……”

        “通知军事管理总局驻北方集群、南方集群和中央集群、中央集群就算了!在西方集群的清查行动在北方集群和南方集群同时展开,一定要在兄弟国家的国土上刹住红军士兵一些落后的风气,好了,让十一司的同志们去联系波兰和匈牙利内务部吧!邀请两国内务部一起参加清查行动,解决苏联驻军和所在国居民的【创建和谐家园】!”中央集群只是名义上还存在指挥机构,具体的部队已经被撤销了,谢洛夫口中的四大集群是按照传统的说法,事实【创建和谐家园】集群除了指挥机构,其他部队已经分散在其他三个集群之中,自然没有部队让谢洛夫去查。

        “匈牙利和波兰?我们和当地的内务部关系还算不错,相信这不是问题!”伊塞莫特妮所指的是三年前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当时她也和谢洛夫在两国奔波了很长时间。谢列平是非常了解谢洛夫的,他猜的一点都没错,在西方集群的清查只能算是开始,谢洛夫的目标是整个苏联在国外的驻军。

      第52章 低风险高回报

        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三总局局长令,所有苏联驻东欧红军部队中第三总局驻军办事处在命令下达第一时间,开始清查四大集群中以下问题,着重调查当地红军驻军和所在国居民的关系,秉承着公正的态度对红军和当地居民的摩擦事件进行调查。第三总局所有驻军特工有责任刹住这股落后思想对红军的腐蚀,纠正红军一些不正之风。清查行动代号,东风西进。五月十三日于柏林、第三总局局长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

        在下达局长令之后,谢洛夫将局长令备份通过电报发给莫斯科。将行动禀告给了现今克格勃主席谢列平,对于这份报告谢列平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暗叹一口气在报告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再稍早的时候,也就是谢列平接到电报之前,波兰内务部部长科尔津斯基和匈牙利内务部部长【创建和谐家园】克已经接到了谢洛夫的电报,电报的内容两人只是匆匆的扫了几眼,其中的内容对于两人来讲,其实远远没有谢洛夫的落款签名有吸引力。

        科尔津斯基和【创建和谐家园】克分别是本国的内务部部长,互相不是没有见过面。但要说两人之间的共同点,那就只有一个在三年前波兰和匈牙利风起云涌的时候,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岗位上配合过谢洛夫行动,最终让谢洛夫成功平息了影响十分恶劣的骚乱。

        以他们对谢洛夫的了解,接到电报之后马上召开会议下达了配合第三总局工作的命令,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这次的清查对他们两国的居民来讲,都是一件好事。甚至好好包装一下,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政治成绩。

        就这样在谢洛夫的严令之下,这场纠正红军错误思想的运动迅速从驻德西方集群中波及到了整个苏联驻东欧的部队中,由驻集团军代表带领,第三总局特工两千克格勃工作人员全体出动,掀起了这场遍及三国四大集群的风暴。

        由第一总局十一司遍及东欧的顾问人员剧中联络,第三总局的驻军特工具体执行,当地内务部系统的本国人员作为支援力量,第三总局和第一总局的联手,立刻起到了无往不利的效果,第一总局顾问人员把档案从当地内务部调出送到第三总局驻军特工手上,第三总局特工立刻按照档案上的记录寻找涉事士兵。

        四大集群中,中央集群只剩下空架子,北方集群和南方集群兵力不多,最为难搞的还是西方集群,这里的部队众多,每个部队都有着光辉的历史,所以谢洛夫的目光主要是盯着这里。谢洛夫清查红军的行动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同寻常,在局长令的严令下,第三总局的特工在没有平时的慵懒,像是饿狼成群结队的在草原上游荡一样,突然以极大的密度出现在普通士兵的视野中。

        说实话一般的普通战士,基本上一年都不会见到这些戴着蓝色边框大檐帽的克格勃人员出现,很多士兵还是第一次见到军营中还有这么一只力量。

        但一般头一次见到克格勃特工的士兵印象都不好,因为很快就看见自己的一个战友被这些蓝色大檐帽的克格勃人员叫走,考虑克格勃工作的性质,这些士兵很难对这些特工有好印象。但第三总局的动作却能赢得当地民众的好感,尤其在【创建和谐家园】克和科尔津斯基的引导下,波兰和匈牙利的舆论很快就被第三总局动作吸引过来。华沙青年报和匈牙利首都报从一开始就进行了跟进报道。

        “一直以来苏联驻军和我们国家当地驻军的民众之间,确实有些摩擦,有些驻军地附近的居民也非常困扰,对此作为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国家,是为了目前的形势和资本主义国家对抗,我们给予接受,也都尽力采取协调的态度。但现在苏联国内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类的问题!”华沙青年报这么说道。

        “作为这次运动的发起人,现今第三总局局长我们并不陌生,三年前匈牙利面临全国对抗的时候,当时的第三总局局长谢洛夫就曾经来过匈牙利,协调过我们国内的对话,才没有让匈牙利落入思想分裂的险境……”匈牙利首都报则将主要目标放在了行动的发起人谢洛夫身上,还配上了谢洛夫身着中将军服的照片,标注道,“苏联国内最年轻的中将……”

        目前这位最年轻的中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近卫第七十九坦克师副师长崔科夫少将送走,这位少将是来走后门的,驾驶着装甲车把当地农民土地破坏的那个少尉,是崔科夫少将哥哥的孩子,至于他哥哥在卫国战争时期阵亡了。对这个侄子崔科夫少将十分照顾,这次刚听说第三总局开始清查,还有自己侄子的档案所以才急急忙忙的找上门来。

        面对着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谢洛夫,崔科夫仍然不敢怠慢,毕竟在红军眼中,这个手上倒下了不知道多少将领的总局局长,已经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畏惧。

        “小孩子嘛,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向那个农民道歉一下,陪点一些象征性的钱就行了!”岁数不大的谢洛夫一本正经的和崔科夫少将在这里装同龄人,至于那个二十多岁的少尉,立刻就变成了谢洛夫的侄子,要知道谢洛夫的儿子还在瓦莉娅的肚子里面孕育,还不一定是儿子。

        送走了崔科夫,谢洛夫狠狠地揉揉脸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这次的清查在一些人眼中他可能又在作死,平白得罪了一大批人。但实际上并没有报纸上渲染的这么严重,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行动,不但平息一些盟国对苏联红军的不满,重振红军的声誉,还可以让红军清洗掉一些污垢,一举两得!至于得罪的人,在普通人眼中可能还算个问题,但在谢洛夫眼中,被处理的普通士兵怎么可能比一年前那批高级将领相比呢。

        正是因为被处理的普通士兵都有问题,而且谢洛夫没有对军官阶层动刀,四大集群的指挥官才一直默不作声,让谢洛夫随意发挥。什么冷酷的总局局长、什么毫不留情的作风、都是报纸吹出来的,至少在这次的行动中绝对是吹的。

      第53章 先期试验

        这次行动的意义在于,要在苏联驻军中立下一个纪律,约束住散漫的作风。后世美国驻军的丑闻谢洛夫并不希望发生在苏联红军的身上,至少在东欧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发挥出来华约其他成员国的潜力,而不是和历史上一样苏联单挑美英法德,把其他华约成员国当做小弟来对待。大国沙文主义不是不能用,但在社会主义内部绝对不能用。

        “局长,这次赢得了不少盟国的掌声,我这里有匈牙利的报纸!”伊塞莫特妮走过来扬了扬手中的报纸,一点没有避讳的坐在了谢洛夫的大腿上,双手搂住了那人的脖子。

        伊塞莫特妮本来就是当年内务部在匈牙利收养的,阅读马扎尔语的报纸没有一点生涩,“像我们这种职业总是出现在报纸上并不是什么好事!”搂着女人蛮腰的谢洛夫摇头道。

        “那是别人,其他总局局长都是老头子,哪有我的男人这么英俊!”伊塞莫特妮拉着长声发荡,坐在谢洛夫的身上扭来扭去。

        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下女人的翘臀,谢洛夫抿着嘴带着稀奇的神色说道,“当年你的教官难道准备把你嫁给匈牙利【创建和谐家园】做卧底么?明明岁数不大怎么这么粘人呢?”

        “我不是想让你开心么,总是冷着脸……”伊塞莫特妮楼着谢洛夫的脖子不断摇晃。

        “这算什么?处理一些本来就存在的问题,纠正犯的错误也可以上报纸?大场面在以后!现在不过是先练练手……”谢洛夫拿过伊塞莫特妮手中的报纸,看着上面刊登的照片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简单来说,世界在变化,到了今年斯大林已经死去了六年,曾经在钢铁同志注视下战战兢兢的苏联干部阶层,已经渐渐地忘记了曾经被斯大林所支配的恐惧。没有了用强权压制着他们的斯大林,苏联的干部阶层处在一个安定的状态。

        现在的谢洛夫已经看到了干部阶层在安定的状态下,开始了不太令人高兴的变化。

        这种情况在现在以及赫鲁晓夫执政的时期内,到还不算多么恶劣。一方面现在的苏联还没有到后世那种老人政治的地步,整个干部阶层还相当年轻。再者赫鲁晓夫一直准备建立干部退休的制度,也就是说废掉干部终身制!从这点上赫鲁晓夫和斯大林是一致的,只不过斯大林光明正大的干掉反对者,赫鲁晓夫同志的手段更加柔和一些,用退休年限和规定干部调离时间的手段,保持着苏联干部阶层不会蜕变成官僚阶层。

        苏联比较悲剧的地方在于,最权威的斯大林也无法用铁血手段阻止干部阶层的蜕变,后继者赫鲁晓夫制定的干部调离政策很有问题,有些岗位竟然只给两年的任期,一个干部刚刚上任梳理完情况就面临了调离时间到了的情况,最后导致赫鲁晓夫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乌克兰籍中央代表都倒戈相向,如果赫鲁晓夫不这么急功近利短短几年就得罪了全体苏联干部,适当的延长干部任期,可能苏联在六十年代就会成功的废除干部终身制,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等人,也不会短时间就取得了大多数中央代表的支持,废除了赫鲁晓夫总书记的职务。

        在谢洛夫看来,赫鲁晓夫能力上自然和斯大林差的太远,但在废除干部终身制的这点上,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合法的斯大林继承人。苏联的问题很多,但在要说最为严重的导致了解体的问题,干部终身制绝对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条。

        五十年代颇为年轻的干部阶层,在经过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十八年,慢慢从一个正常的干部阶层蜕变成了一个,到了八十年代由老头们组成的官僚阶层。这些二十年如一日在各自岗位上不动地方的干部,心中的共产主义理念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的无影无踪,等到他们距离离开人世不远的时候,终于开始了蜕变的最后一步,把自己几十年工作中占据的国有财产变成自己的合法财产。

        那个时候的苏联全国已经形成可庞大的官僚阶层,心中残留着理想的干部想要阻止这一切,保卫国家的财产,却发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他们变成了少数派,而准备砸碎公有制吞掉苏联人民财富的官僚阶层,却成了真正的多数派。轻而易举的干掉了保卫社会主义干部的反扑,无视苏联人民希望保留社会主义体制的民调,干净利落的肢解掉自己的祖国,站在祖国的尸体上开始实行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毫无疑问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按照他中庸的风格,一定会重新确立干部终身制来稳固自己的地位,特别是初期谢列平一派强大的势力压力之下,联合其他势力肯定是勃列日涅夫的选择。

        其实在潜意识中,就算是谢列平,谢洛夫心中也不是非常认可,谢列平的作风和能力他没有怀疑,不过要说谢列平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么?谢洛夫还是持保留态度。

        这次让第一总局和第三总局合作,清理一下红军的问题,只能算是打个小怪练练级。第一是试验一下克格勃各总局联合在一起动手的力量,第二则是谢洛夫给自己以后发起运动积累一下经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2: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