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谢洛夫当然知道中苏两国肯定打不起来,但他也知道这些多余的军力放在远东地区是多么的浪费,苏联打一个阿富汗不过十万人,而放在远东百万军队,没错,远东是次要方向,那些部队都是二流部队,甚至是克格勃下属的边防军。但问题是那些部队干什么不好,偏偏放在一个方向玩【创建和谐家园】战?
中央主席团之所以会同意谢洛夫冒险进来浑水摸鱼,而不是完全中立当做没看见中印边界战争,不是谢洛夫用社会主义的大道理说服的,实际上如果他真的这么干了,没有人会把他一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意见当回事,真正打动苏联中央主席团的设想,是让中国把多余的军事力量南移,放在印度这边。是这种设想让那些大人物同意了谢洛夫进来操作。
至少以谢洛夫一个正常人的脑袋看来,中苏不对抗就是双赢,苏联不需要在一个次要方向放这么多军队,每年的军费就不知道省下多少。至于中国和印度对抗,他就不相信对抗印度有多难,难道比对抗苏联受到的压力很大。
如果苏联面对普遍支持印度的态度,还要公开在外交上给予中国声援,那才是不正常。现在就挺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苏联要是在这次战争中公开支持中国,失去的会很多,而且还什么都得不到。
没错,谢洛夫知道中苏会越来越疏远,他想的只是中苏和平分手。苏联有什么手段阻止中国开放么?没有!克格勃的力量对于一个不稳定的小国,绝对算是庞然大物。如果是面对中国,谢洛夫申请把欧洲四大集群调过来,而且还不一定管用。
就像国家和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苏联不能开放,而中国则需要开放一样。苏联所能涵盖的市场从面积上并不小,但却没有美国控制的市场更有价值。美国本土和西欧国家的市场比苏联和东欧市场更有价值,更何况苏联和东欧国家本身就很注重自己的工业,不可能让中国把市场全占了,中国想要在这里面做出选择并不难。
谢洛夫和中央主席团委员想的是一样的,绝不能把冷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他比现在的苏联人更加知道的是,中国肯定会开放的,一旦开放了以后肯定会在美国和苏联中间不持立场,到时候苏联就会失去现在中国能提供的助力,所以在这个助力目前还存在的时候,在七十年代之前积累好力量。
“谢洛夫将军,印度总理尼赫鲁会在两天后接见你和美国方面的军官,商量这次战争的问题!”回到大使馆的谢洛夫,马上接到了苏联驻印度大使馆武官的通知。
“知道了,到时候我会去!”从新德里街头转了一天的谢洛夫有些疲惫地说道。
仔细回忆今天的行程,最让谢洛夫感受和上次来印度不同的是,就是他看见的新德里民众精气神已经完全不同,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脊梁骨被打断了,像是丧家之犬一样。
第379章 你行你上啊
昨天在来到苏联大使馆的沿途,谢洛夫就看到了一片惶惶不可终日的印度民众。从在这里的克格勃人员报告上,这种从文字记录的信息更加清楚一些,毕竟谢洛夫只有一个人,无法全部看到整个新德里的情况,火车站上挤满了准备逃离首都的民众,富有的阶层全部拖家带口准备逃离,而剩下的贫困阶层则是一张张绝望的脸,麻木的等待着最后的消息。
根据各地特工和线人的回报,整个印度北方都出现了恐慌性逃亡,各地军队已经在发电站等公众设施上埋下炸药准备实行谢洛夫很熟悉的政策,焦土政策,这招在拿破仑进攻俄罗斯帝国的时候俄罗斯人就用过。
有了照片就显得更加的真实,索性克格勃在收集情报方面还算没让他失望。比较谦虚的说在这个地球上勉勉强强算是第一吧!拍摄的照片很形象的把印度遭到灭顶之灾的影像记录下来,这是非常有用的。谢洛夫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他准备把不结盟运动弄成笑话,那作为第三世界盟主、不结盟世界的领袖、有声有色的大国、印度,就必须成为笑话。
“把这些照片送到国内,找塔斯社社长戈留诺夫同志,在真理报上面全版面刊登出来!”谢洛夫翘着二郎腿,一边思考一边说道,“记住不要夸大这场战争的影响,采用中国同志的叙述,定义成为一个普通的边界冲突。”
本来就是一场边界冲突,太过于夸大就不好了,至于印度十个旅被消灭,丢失土地二十万多万平方公里,那完全就是印度军队自己有问题。如果真理报的同志们不太了解情况,那谢洛夫完全可以提供一些消息,毕竟他几个月之前刚来一次印度。深刻的知道当时印度陆军是怎么作死的。
在资料送回去之后,谢洛夫还是有些不把握,就害怕戈留诺夫比较谨慎,写不出来他要的效果,按照谢洛夫的意思,这次是打击印度声望的好机会,不结盟运动,听起来多么讨厌的一个运动,这种节目效果一样的运动还是早点被拆了比较好。
可惜出了苏联,谢洛夫联系国内的通道有些不通畅了,这也没办法,时代的问题,没有电话让他用,苏联驻印度的大使馆显然没有多大的价值让苏联专门搭一条专线。至少现在没有,以后倒是可以提上日程来。到了克格勃谢洛夫才经常用电报作为交流,近几年克格勃内部才开始使用电话,这还是克格勃的情况,一般的苏联国有企业,此时还要用电挂,电报挂号,需要等待排队。电报独立占据一个线路,电挂则是共用……
把自己的意思反馈给戈留诺夫,谢洛夫现在可以考虑一下下一步如何办了。其实从心里面他知道一个事情,中苏肯定会渐行渐远,让中国给苏联做小弟不现实,中国想要苏联无条件的支持中国,这也是不可能的。两国有共同的目标,但远远不够让苏联迁就中国,中国也不会迁就苏联,两国都不是小国。
就拿现在他在印度的工作来说,就算是真的成功了。他谢洛夫的名字会被记住么?根本不可能,中国的历史书凭什么会记录一个外国人的名字,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没准苏修头子谢洛夫这个名号倒是可以被提一提。历史书肯定会这么,在我军艰苦卓绝的战斗下,如何如何,完事!外国人出现在中国历史书上,尤其是中国历史上,那不是李德么?
“睡觉,明天去见一下有声有色的大国的领袖!”谢洛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
对于尼赫鲁,谢洛夫其实是非常认可的,至少从现在印度的在战争爆发之前的精神状态来看,尼赫鲁绝对比后世印度吹上天的穆迪老仙要靠谱的多。只要这场战争尼赫鲁胜了,借着战胜的威望完成剩下的几步,印度会不会成为后世的笑话,可就很难说了。
尼赫鲁的手段可以从工业化上看出来,印度正式立意迈向工业化,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制订期间,尼赫鲁成立了一个计划委员会来实施保证计划的进行。这些个计委委员权力在各部长之上,而且只对尼赫鲁负责,没有常见的羁绊。这个计委要保证政策推行,就要搞定各邦,当时各邦对他们还是买帐的。而且他们手中有财政权,就是宪法里规定的各邦能得到的拔款,金额多少计委说了算。班子搭起来了,尼赫鲁也有了信心。在五四年底,尼赫鲁作了历史性的讲话,这个会议级别很高,各邦的邦长从全国赶来参加。
尼赫鲁给大家描绘了印度发展的蓝图,蓝图的前提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生产资料应为社会公有,为社会所控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展私营企业”尼赫鲁的讲话,从今天看相当有远见,这个思路中国是在开放之后提出的。
坐在苏联大使馆专车上的谢洛夫,在镰刀锤子旗的掩护下,直接进入印度总理府。为了防止目前正在战争状态的印度人民对这面旗子过敏,谢洛夫专门带了几十个士兵,如果有人敢袭击自己,他不介意化身成为刹帝利教这些贱民做人。
面对空降的苏联空降兵,这些印度人不敢说什么,但落单的苏联人碰见印度人谁知道是什么后果?小心谨慎更好一点。
“尼赫鲁总理,在中印边界空运武器和轻装备,由美军来架驶运输机,美印联合空防,防止中共轰炸印度主要城市。城市防空由美军负责,印度空手腾出手来对中国进行袭击。这是我们美国的态度,相信我们美国,一定能帮助伟大的印度人民抵挡住邪恶中国人的侵略!”谢洛夫刚刚进来就听见一个大鼻子美国军官在滔滔不绝的对着尼赫鲁喷口水。
听见这些话的谢洛夫忽然停在原地,认真的摸着下巴想了一想,是不是应该把这个消息通知给中国,要不就是应该来一波【创建和谐家园】援华了?
“谢洛夫将军,你好!欢迎你来到印度!”还是带着小白帽的尼赫鲁首先看到了谢洛夫,开口说道,“感谢你和苏联空降军对秩序的恢复!”
“不客气,尼赫鲁总理!”谢洛夫伸出手和尼赫鲁表达了友好,真是个好人啊!要不是他这次选择错了对手,未来没准亚洲会有两个大国龙争虎斗,这不好,挤进来一个中国美苏都搞不定了,再加上一个不结盟领袖的印度,这个破球药丸……
印度的国际地位在战争之前是毋庸置疑的,其实在中国被美国挡在联合国之外的时候,现在这个时代五大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那个所谓的民国不过是美国的应声虫,连否决权都被代理了。在一些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因为中国被阻挡在联合国之外,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苏联显得非常势单力孤,所以在联合国都是被孤立。所以这个时代有另外一套机制,苏联在联合国指出民国不能代表中国,而中国又被美国阻挡的时候。苏联往往拿印度作为代替品,给美国的理由很充分,没有中国的参于,这个力量对比是不公平的。而中国不是联合国会员,这样美国答应另组五大国来协商此事。苏联给出的五大国是,美,苏,英,法,印。这就很能体现现在印度的地位了,当然这次战败之后,印度的光环基本上就没了。
“谢洛夫将军,苏联的空降兵昨天在新德里降落,体现了一个军事强国的素质,就和现在的中国一样,我忘记了,中国可是你们苏联一手扶持起来的国家。看到现在这种局面的发生,相信你们苏联人应该是非常欣慰的吧?”说话的是美国驻印度大使丹尼尔。
“我们是在联合国框架内来到印度主持秩序,不是来到这里听你再说这些无所谓的东西,如果你喜欢对抗的话,我只能说你选择错了地方,这里是欧亚大陆,不是四面环海的古巴,如果你非要选择对抗的话,只能自取其辱!”谢洛夫嘴角挂起一丝冷笑道,“既然美国人这么厉害,苏联倒是可以在一边看着你们如何解决问题。”
“谢洛夫将军,你们苏联在这次战争的立场是十分值得怀疑的!”丹尼尔不慌不忙地说道,“为何你们要采取中立的态度,要知道整个世界都站在印度这边。你们苏联这是在和整个世界作对!”
这话说的很有水平,顺便帮助苏联拉了一波仇恨。但是这个锅谢洛夫是不背的,到现在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在受夹板气,中国指责苏联中立,美国也指责苏联中立,中立也不行?
“你让苏联怎么做?要不要派出一百万军队把中国灭了?”谢洛夫咄咄逼人的盯着丹尼尔的眼睛说道,“这样最高兴的是你们美国人吧?”
“那也不能看着中国这么无所顾忌的做事吧,难道苏联的社会主义老大只是说说的!”丹尼尔嘲讽道,“看来苏联的地位并不牢固!”
“就是说说的,你不服?”谢洛夫愣了一下,然后干脆的承认道,“我们就害怕中国了,你说我不行,你行你上啊!”
第380章 锡金
这些美国人真是有意思,让苏联制止中国的行动,拿什么制止?是把中国当成巴拿马了,还是当成危地马拉了,美国连一个小小的古巴都搞不定。还让苏联来搞定中国,苏联要有轻松搞定中国的本事,下一步就该吊打世界了,还需要谢洛夫从六十年代就开始各种备案,做长期规划?这些美国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苏联要有搞定中国的本事,也不会这么做,而是首先拿美国开刀。
“美国不是世界的领导者么?这么多飞机大炮,让你们的士兵上啊!把你们的军舰开到孟加拉湾来啊!”谢洛夫神色轻松地说道,“怎么就派过来一艘【创建和谐家园】?一点都没有古巴导弹危机的霸气,是不是想起朝鲜战争有心理阴影?对了,美国陆军那种战斗力,心里没有底气也是正常的!”
面对谢洛夫指责的丹尼尔神色难看,指着谢洛夫说道,“谢洛夫将军,这不是在讨论古巴导弹危机的问题,我们是在讨论恢复这里秩序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国,苏联不能在这个时候推卸责任!”
“你行你上啊!”谢洛夫眼皮耷拉着,完全把丹尼尔说的话当做放屁。苏联没有义务帮助印度把土地夺回来,如果美国大兵要上世界屋脊和中国来较量一下,他倒是不会阻止。谢洛夫来到印度是准备拆了不结盟运动的,不是在这里来维护正义的。印度丢了多少领土管他什么事情,谁让你输了,输了就挨打站稳。
谢洛夫和丹尼尔之间的敌意的浓烈,超出了尼赫鲁的预料。美国和苏联刚刚在古巴导弹危机交手,距离到现在时间才不过一个月。一个月前都准备来世界大战的两个国家,这么快就消失之间的敌意是不可能的。尼赫鲁认为苏联和美国会阻止中国继续进攻印度,但他忘了一个问题,不管苏联心中对中国有多少疑虑,美国有多么想干掉中国。中国的威胁还远远没有这么大,苏联和美国才是最大的敌人。
在苏联和美国的眼中,和对方比起来,其他一切的敌人都不是敌人,至少不是主要敌人。
尼赫鲁好半天才让敌意浓烈的两个人平静下来,谢洛夫这个时候才发现,丹尼尔这个哥们还是很会做戏的,作为美国驻印度大使,竟然这次穿上了军装?不过怎么看都有些可笑,这种军装的款式,应该是美国二战当中的样式。丹尼尔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面找出来的?
比起穿着苏联制式军装的谢洛夫,丹尼尔这种做作的样子,看起来很有些敷衍的样子。根本就不像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姿态,倒是做戏感十足。
这种情况很有意思,谢洛夫直接坐到了丹尼尔的边上表示诚意,实际上就是想要离近点感知一下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种忽然亲近的自然爱让丹尼尔一阵不适应,但马上谢洛夫就离开了他身边,做到了对面的位置上。
一脸淡定的谢洛夫,听着尼赫鲁诉说目前印度面对的困境,心不在焉的想着对策。坐在丹尼尔旁边几秒钟,也感知到了不少信息。至少明白了这位美国驻印度大使的想法,确切的说是美国人的想法,这些杨基佬竟然在想办法赖在印度不走?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这些美国佬想法还挺多的,想借着这次战争进驻印度?”谢洛夫歪着身子,推演这种可能性,这次战争因为中国准备更充分,有克格勃的情报支持,取得了更大的战果。但主要收获还是印度的东北部,但其实距离印度本土还比较遥远。印度人口主要在恒河沿岸,那是以亿计算的人口规模。印度想要保住自己的核心地区其实并不难,因为那超出了中国的进攻能力。
平心而论,其实这种可能性不大,印度暂时因为困难让美国和苏联进行帮助,就已经让不结盟运动蒙上一层阴影了,如果让别国的军事力量进驻印度,那不结盟运动直接就呵呵了,尼赫鲁应该是不会同意的。
谢洛夫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对苏联的利弊,美国进驻印度对中国威胁更大,但对苏联也是不利的,因为这也是苏联南下的一条潜在备用通道。一旦美军进驻印度就相当于把苏联的南下通道给堵死了。如果不进驻印度,苏联在未来争夺印度的过程中还可能击败美国,毕竟美国不会放弃巴基斯坦这个钉子,而苏联却可以支持印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目前我们印度的军队已经退守西里古里走廊,整个印度东北部都已经落入中国人的手中,谢洛夫将军,丹尼尔大使,相信你们都知道这对苏联和美国都是不利的!”尼赫鲁介绍完毕目光灼灼地说道,“从地缘上来看,苏联和中国不可能长期作为盟友,近年来的摩擦证明了这一点。我相信苏联领导人,睿智的第一书记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不会,苏联和中国在对待美国的问题上一项都是采取同一个立场,任何事情只要美国掺合进来了,就是苏联和中国团结在一起的时候。”谢洛夫直接看着丹尼尔说道,“感谢美国人的存在,不然尼赫鲁先生所说的事情很可能变成现实……”
“谢洛夫将军,但你必须承认,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其实处在一个很难堪的境地中吧?”尼赫鲁强打精神劝说道,“中国趁着苏联和美国对抗的时候,突然攻击我们,让苏联在外交上非常孤立,这是不是事实?”
“确实是事实!”谢洛夫摸了一下下巴,认可了尼赫鲁的话。谢洛夫当然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中国占领的土地已经远远超过了争议的面积。当然这不重要,宣传是可以调整的,过不了两年,占领的土地就会变成中国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于那里的民族和中国有没有关系,这不重要,反正都是黄种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的兄弟姐妹欢乐在一个国家里面生活,这不是很好么?至于到时候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是六十个还是七十个,过二十年就知道了。
苏联这套民族政策,也是没有办法的产物,帝俄的领土超过两千四百万平方公里。不论列宁承认不承认,那些民族确实早就存在当地的土地上。帝俄崩溃后苏联要想尽可能保存帝俄遗留下的领土,只能创造出来这么一套民族政策,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唯一的一个脑残的地方,就是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作为一个民族划分出来,按照中国的标准划分,这两个民族绝对不会出现。至于哈萨克、阿塞拜疆那些民族,他们早就存在在当地。
“要不以后合并成斯拉夫族吧?乌克兰那个地方不搞定,睡觉都睡不安稳!”谢洛夫魂游天外,白白浪费了尼赫鲁的一番苦口婆心。
“相信苏联和美国也知道,一旦印度度不过这次的危机,不结盟运动就会瓦解,这对美国和苏联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中国可能会取代印度的地位。”尼赫鲁对着谢洛夫和丹尼尔两个人说道。
两人都对尼赫鲁的看法表示同意,不过心里面怎么想就不知道了。谢洛夫不得不说,尼赫鲁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因为他这种担心在五十年后已经成为现实了。中国已经成功把印度从代表第三世界国家的候选人上挤下去。
实际上这次战争之后印度的威望就在消失,加上六五年后印尼开始亲美,埃及亲苏后期亲美,几个不结盟运动的领导国家都加入到了冷战的行列中,要不是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冷战在持续个二十年,早就没人记得这个第三、股势力了。
这个运动就是笑话,二十一世纪不要看中国口号喊得响亮,其实中国只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所有国家都知道中国深刻的参与到了冷战当中,以后也不会成为不结盟的领袖,但这不耽误中国总是代表第三世界国家,而第三世界国家总是被中国代表的局面。所以说这种逆历史潮流的运动,还是早点结束比较好。
作为这次美国和苏联过来处理战争的两个人,谢洛夫和丹尼尔必须要拿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双方主要交战地区在印度东北部,而苏联空降军在新德里,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孟买。两国面对着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的首次合作。
“好吧,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也可以和美国人合作一次,但只有这一次,不过不是涉及到了印度和中国,美国人休想!”谢洛夫一边嘀咕一边伸出了自己的手。
对于如何制止继续战争,谢洛夫其实早就有备案了,这在第二天美国和苏联武装力量的军官见面会上提了出来,谢洛夫对着从孟买赶到新德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西里古里走廊的关键点,在于锡金!”
第381章 从锡金开始
在后世,锡金王国已经被吞并了,印度也成了二战后唯一一个成功吞并独立国家唯一者,但在一九六二年,这个在世界屋脊上的小王国还存在,没有遭到来自于印度的灭顶之灾。当然其实现在印度对于锡金的控制已经算比较严密了。
锡金被称为“山顶王国”,国旗四周的红边象征这个国家周围由巍峨雄壮、起伏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环绕;【创建和谐家园】是佛教的圣物,既表示锡金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又象征世间万物轮转相传,繁荣进步。佛教不是谢洛夫对这个小王国升起好感的理由,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让谢洛夫认识到锡金价值的理由是,这个小王国重要的位置。
战略地位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对于中国和印度,这个小王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小国家会成为脆弱的平衡者。因为锡金的位置就在西里古里走廊的正中间,正是这种重要的位置,才让印度下定决心吞并锡金。
后世因为印度本土和印度东北部脆弱的联系,所有联系都要通过西里古里走廊来进行,为了改变这种随时被斩断脖子的劣势,印度开始着手准备吞并锡金的步伐。不过现在么?整个印度东北七个邦全部被占领,印度想要吞并锡金也只能起到一个心理安慰的作用。
但现在锡金王国仍然是有价值的,摊开中印边界地图的谢洛夫,伸出手指出锡金的位置,看着在场的美苏军官们,用英语和俄语分别说了一遍,“你们都是军人,相信看一眼就明白锡金的重要性到底在什么地方?”
谢洛夫当然不让的开始给在座的美苏军官介绍应该介入的关键点,让一个苏联人在滔滔不绝的教做人,骄傲的美军军官当然心里是不服的,但也只能是心里不服。不要看谢洛夫是一个安全干部,但他是有军衔的,上将军衔,所以他说话,这些在场的美苏校级军官都必须听,因为这是国际惯例。如果一个非洲小国的总司令是大将,哪怕他手下只有两三万部队,谢洛夫见到对方一样要首先敬礼,口称长官。
不过一般比苏联军衔还高的国家并不多,可能这个年代的中国可以,别的国家就不行了。
谢洛夫说完后,所有在场的美苏军官都认可的点点头,这倒不是谢洛夫是个多么专业的军人,有多么的高超的战略眼光,而是锡金的重要性根本就不需要多么专业的眼光就能发现,可以说只要是个普通人拿着地图都知道锡金有多重要,特别是在印度和中国这次战争期间。
所以提到锡金的时候谢洛夫是非常自信,就好像他非常懂战略一样,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就像他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也是这么自信。
“好了,谈谈你们的看法吧!不管是我的同志还是我的敌人,这次我们怀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在联合国框架下制止继续冲突,阻止两国军队继续战争。”谢洛夫睁着眼睛说瞎话,全然忘记了就在一个月之前,自己是怎么在联合国大会上发出战争威胁的。
不过不要紧,苏联作为谢洛夫的祖国,可以允许谢洛夫多犯错误,就和美国人一样。国家的国力越强大,作为个人就越有犯错误的空间。就是这么现实,如果苏联公民想要娶一个【创建和谐家园】老婆,是很容易的事情。就和后手中国人往往负担不起本国女人的过礼,往往退而求其次找东南亚老婆,这很正常。
“谢洛夫将军,那么对于这次行动的安排,我希望你有公正的态度进行安排!”说话的是一个美国中校,他是这次美军登陆的海军陆战队团长,美国这次调集了一直两千人左右的海军陆战队,加上五百名空军飞行员,而苏联则是进来了一个空降兵旅,人数有六千人。
因为谢洛夫的军衔比较高,考虑到美国和苏联恨不得对方马上去死的关系。美国人还真的害怕,谢洛夫用军衔接管话语权后,把美国人给坑了,众所周知美国人陆地上面对苏联和中国都没什么信心,这次面对的是中国人,合作者竟然是苏联人,他们更没有信心了。
简直给我惶惶大阿妹你看丢人,美国大兵不是应该我来我战斗我征服嘛?怎么这次一副随时要见上帝的表情?天理良心,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谢洛夫这次一点都没有坑美国的打算,美国就是再吊也不可能在这种世界屋脊上投入太多的军事力量,既然不会投入太多,那坑起来有什么意思?还是越南比较适合做帝国主义的坟场。所以说美国这些军官们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伤害了谢洛夫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的感情。
作为回报,未来如果美国踏入越战的泥潭,谢洛夫一定会【创建和谐家园】援越,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场合才值得他动手,到时候让美国人知道什么叫中苏合作。
除非美国人从本土运过来一个上将,不然的话,这次行动就必须听谢洛夫的。如果认为谢洛夫有独裁的倾向也没关系,可以民主选举,苏联空降旅有六千人,美国海军陆战队团才两千多人,还是苏联赢。
“将军,我们空降过去么?”叶格罗夫上校一脸坚毅的询问道。
“我们要走过去?因为那边的地形比较复杂,具体的事情让印度国防部给我们进行安排!”谢洛夫直接否决了叶格罗夫上校的建议,他之所以在新德里这种大城市空降,完全是为了给印度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专门选择了新德里的平房区作为空降地点,但就是这样现在还是有几十个空降兵在医院修养。
城市伞降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但为了节目效果谢洛夫也认了,不代表他还会在地广人稀的世界屋脊再来一次,在那里作秀也没人能看到,得不偿失。
“我们的目的是前往锡金王国,具体补给由印度国防部安排,当然了,如果各位觉得各自的国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可以回去请示自己的长官。”谢洛夫最后说道,“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将在明天出发,争取在美国感恩节之前结束这场战争。下去准备吧……”
听见谢洛夫的话,有好几个美军军官浑身一哆嗦,感恩节前结束这场战争?这话怎么听着这么不吉利呢?他们当然不知道,谢洛夫是故意这么说的。借着麦克阿瑟的名言羞辱一下这些自视甚高的美国佬。
“真希望美国人不适合高原气候,因为缺氧多挂几个。”带着这种碎碎念,谢洛夫结束了美苏军官的见面会,这次见面会算是初步的让美苏的部队一起行动。
当然他也不是为了什么公平和正义,要知道苏联的士兵比美国士兵的人数多很多,他完全可以用抽调一个团和美国海军陆战队一起行动,然后让剩下的苏联士兵去干别的事情,事实上他正在准备这么干。
比起这种不擅长的东西,还有一个更加擅长的场合正在等待着他,地点就在苏联大使馆当中,苏联大使馆因为工作比较多,而且一直受到苏联安全部门的重视,所以一般都比较大,找到一个开会的地方并不难,只不过隔音不太好,索性这是可以克服的条件。
在会议室懒洋洋靠在椅子上的谢洛夫,正在看着手下肃反工作者带来的计划,不愧是老牌肃反工作者,大清洗的直接执行人,想的东西就是比他这个新兵蛋子要周全。
“不错,老同志们经验丰富,说的话很对!国内和国外的情况是不同的,我早先的看法确实忽视了印度的客观条件。”翻了几下文件的谢洛夫,直接对着这些岁数都能做他爹的老头子道歉。当年苏联可以进行大清洗,是因为内务部的全力运作,几十万内务部工作人员的成果,就算是这样也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而印度没有这个条件,谢洛夫带来的肃反工作者有三百人,里面还有一百多个新兵蛋子,对于整个印度东北部来说,这个力量太小了。
“所以我们的意思是,不需要进行那种彻底的肃反,只需要挑动一下情绪,清除掉很少一部分人,造成恐慌,让印度本土的【创建和谐家园】逃离东北部就可以了。”一个上校军衔的老头子面色严肃地说道。
“嗯,去办吧!我相信你们的能力!做好先期调查后,我到时候告诉你们什么时候开始,至于地点么?首先从锡金开始……”谢洛夫轻松的挥挥手,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那么这次行动中,有多少名额?”另外一个老头子从旁边问道。
“不过是一次小行动嘛!不用这么认真!”谢洛夫歪着脖子想了一下道,“名额就定在一万人吧,你们每个人有三百人的名额,如何在美国人眼皮地底下行动,这考验你们这些老同志的能力了?”
“小事一桩!”几个最前面的老头子对视一眼,信心满满地说道。谁说肃反一定要亲自上阵?本质上不过是清除一次印度势力而已,完全可以借助当地民族的手开始,至于理由,民族觉醒这个理由够不够高尚?
第382章 终极任务
“我不要求你们做的多么出色,这次的工作呢?就算是把你们的这些能力教给后辈吧。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有些忘记肃反工作者是怎么做事情的了,不是说他们不够好,而是缺乏应对突发状况的心理,这点你们老同志有,而我们这代的年轻人没有!”谢洛夫拍了拍几个老头子的肩膀,很是认真地说道。
杀多少人,不过就是一个数字,后面是几个零的区别而已。印度东北部又不是苏联的地方,谢洛夫可以任由他们去闹。至于工作做的干净不干净,其实也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把这种震慑力传承下去。真实历史时空中的八一九政变,当时云集了苏联史上最强大的政变阵容,克格勃、内务部、国防部全部到齐了,竟然落下了像是笑话一样的结果。问题出在哪里?那几个部门的领导人连自己的部门都指挥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