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时代作者:青山铁杉》-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没错,现在舆论的压力都在苏联那一边,那头里海虎这次一定会被苏联国内谴责,说不定会灰溜溜的被调回国内!”英国代表笑眯眯的接口道。

        “这样更好,史密斯大使当初所遭受的困境,也该轮到谢洛夫了!”史蒂文森想到谢洛夫的下场,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收敛不住。法国代表则看着场内的舞会自酌自饮,好像这一切和他都没什么关系,对于这种情况美英两国代表都习以为常,法国一直都保持着高傲的个性,虽然通常会在大局上和美英站在一起,但总会有自己的想法。

        东柏林德国斯塔西驻地,谢洛夫趴在桌子上,一只手杵着自己的头,摆着一副死人脸双眼无神的看着窗外,美英法三国代表的对话正在顺着旁边巨大的监控设备一字不落的播放出来,虽然有一些杂音但却无损整个过程的完整。

        唉!谢洛夫沉重的叹了口气,懒洋洋地说道,“所有自由世界的国家都是一个德行,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的国家,双重标准用的如此熟练,好像他们自己国家没有同样的部门一样,我不担心我们名声的好坏,但时间长了我非常担心我们的对手,千万别自己也相信自己说的谎言,【创建和谐家园】把洗傻了就不好了,比如史蒂文森这个人,就是个典型的精神病患者……”

        “一个情报部门,当然要做到无处不在,他们肯定想不到在自己的大本营都能被我们渗透成筛子!”马库斯·沃尔夫内敛的自我夸奖道。

        “把上次会谈的录音公布吧,让柏林人民自己判断,到底柏林危机的根源在哪里!”谢洛夫一拍大腿站起来道,“马库斯·沃尔夫同志,交给你了,我还要去上班!”谢洛夫口中的上班自然是去做建筑工人,他已经请了两个小时假了,再晚就不好了。

      第40章 一夜之间

        这并不是谢洛夫的反击,在他看来人民有知晓真相的权利,加入到对抗中还是成为中立国,应该由德国人民自己决定。录音带在十一日傍晚,正常人忙碌了一天之后围聚在餐桌边的时刻,从遍布柏林的收音机当中响起。

        这盘录音带里面,完整的录下了当天四国谈判的场景,就算是没有视觉录像来的震撼,人们仍然可以听得出来其中剑拔弩张的火药味。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俄语和英语,但人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爆发出来的能量是难以想象的,不懂可以打听,这又不是多难的事情。

        “没有人可以在陆地上威胁苏联,你们明明害怕德国统一,何必这么虚伪呢?西方集群一次突击就能解决掉所谓的北约!”诸如此类的话响彻德国人的脑海中,谢洛夫咄咄逼人的口气所有正常智商的人都能分得出来,人们在只言片语之中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第一苏联在陆地上对北约拥有碾压性的优势,这点可以从谢洛夫的口吻和三国代表的默不作声中看出来,第二,苏联在很早的时候就倾向于德国统一成为一个中立国,但美英法三国一直对此装聋作哑,对苏联的建议采取回避的态度。

        这和西柏林那边的宣传并不一致,在美英法三国的宣传中,阻碍德国统一的因素,从来都是在民主德国境内驻军的苏联,而美英法三国则是希望德国统一的。苏联才是阻碍德国统一的罪魁祸首,是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元凶,现在看来事实似乎不是这样。

        平静仅仅持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成了大柏林大街小巷所有人争先谈论的话题,对于德国人来讲,他们当然希望重新统一成为一个德意志,而不是分裂成为两个国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这点德国人也不例外。

        于是第二天下午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穿着工作服披挂了一身水泥的谢洛夫,在工地上被一百多个来自各国的记者团团围在中间,这种情况大大出乎他的预料,本来他还以为怎么也需要几天的时间进行预热,没想到这群无节操的记者来的这么快。

        “谢洛夫先生,你对在谈判的时候使用间谍设备进行监听这件事情怎么看!”

        谢洛夫虽然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还真就没想到第一个问题竟然这么【创建和谐家园】,他真的很想问问这个记者是哪个国家派过来颠倒黑白的,对于敌人的【创建和谐家园】程度谢洛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警惕,现在这么一看还远远不够,还是把敌人想得太高尚了。

        “对于会谈的过程需要保留一些资料,作为我给国内的答案。本来这只是一件小事,只是没先到西柏林那边竟然【创建和谐家园】的把会谈延期的责任,推到了我们苏联的身上。现在我才觉得带着录音设备是多么正确的事情,你不能指望资本家有着起码的道德,事实上他们真的没有!”幸亏谢洛夫本人在这方面也是内行,转移话题的技巧比美国同行毫不逊色,不然的话真有可能掉坑里面。

        “但我可以保证,我们苏联的态度至少目前还是致力于德国的统一,我们希望德国可以发挥出来更大的力量,成为美苏现今敌对状态的缓冲桥梁!”说到这里的时候谢洛夫不好意思的搓搓手道,“如果下次你们要采访我的话,能不能提前打一下招呼,我现在十分担心你们在报道的时候无节操的用我现在的照片,断章取义的说苏联现在很穷……”

        这可不是不可能的,对于记者这群最没有底线的职业,他向来都不敢保有太大的期望。谢洛夫的话引起了在场记者的一片哄笑,气氛现在也显得相当轻松。【http://www.pan58.com】网盘资源搜索,网盘搜索神器(小说,电影,电视剧)

        谢洛夫这些话现在是毫无问题的,至少苏联内部还是让德国成为缓冲区的声音大一些,但苏联的实力如果进一步增强,到了自认为可以和美国全面对抗的时候,那时候的政策可能就没准了,至少现在赫鲁晓夫推行的还是缓和政策,只是不知道这种缓和政策还能持续几年的时间。

        等到这群不速之客离开了,谢洛夫一直紧绷的嘴角才算舒展开来,拍了拍手中的滑石粉准备下班,只要这些记者说真话,他不相信拥有正常智商的德国还会站在美国一边。

        这身无产阶级装扮不仅限于在建筑工地的时候,就比如现在,谢洛夫戴上了一年都可能不会穿一次的围裙,手中虽然没有筷子,用勺子一样熟练的把鸡蛋糕搅匀,不一会把焖熟的鸡蛋糕端出来亲自尝了一口才转身端进了卧室之中,“能不能坐起来,算了,还是我喂你吧!”一句话之间,谢洛夫就完成了从冷着脸到跪舔的转变,简直堪称本色演出。

        伊塞莫特妮这几天发烧了,作为一个大老爷们谢洛夫可以偶尔露出自己温情的一面,“怎么样?”对于自己的厨艺谢洛夫一直是没有信心的,哪怕是自己尝了一口仍然没信心,因为他对食物的标准只有两个,第一是能吃、第二是没毒!不仅如此,谢洛夫挑食的程度相当可怕,这么多年仍然对欧洲这种喜欢甜食的品味不屑一顾。

        喂完了女孩吃东西,不放心的嘱咐两句,让卢卡妮留下来陪着自己的姐姐,谢洛夫解下了围裙,今天晚上他还有事情要做,马库斯·沃尔夫已经在斯塔西总部等着他了。

        距离上次的工地采访已经过去了五天,在刚开始的时候,谢洛夫的采访登上了很多国家的版面,但美英采取了非常聪明的举动,对谢洛夫的话不进行评论,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希望等着这轮的热度过去,然后再发起反击。

        “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吧!”谢洛夫手中拿着一直飞镖,钉在桌子上又拿起来,又钉在桌子上,周而复始,桌子上是一张西柏林的地图。【http://www.pan58.com】网盘资源搜索,网盘搜索神器(小说,电影,电视剧)

        “六千内务部队、四千民兵部队已经就位,至于铁网早已经准备好了,足够铺设一百五十公里!”马库斯·沃尔夫冷着脸说道。

        谢洛夫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道,“再过一个小时,红旗214工程旅就会出动,先从郊区开始,到了凌晨两点在开始封锁市区,明天早上我就要看见西柏林得知已经被封锁表情!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封锁带必须完成……”说话间谢洛夫猛然一掷,手中的飞镖重重的扎进桌子上。这让马库斯·沃尔夫眼睛猛然一缩,飞镖头全部没入桌面,这个人好大的手劲,不会原来是暗杀部队中出来的吧?

      第41章 推卸责任

        西柏林郊外,红旗214工程旅以连排为单位,在西柏林周围驻军参谋的引领下进入到了预定的地点,砸开堆放铁丝网的仓库、拿走放在露天的原木。悄无声息而又按部就班的投入到作业之中,对于工程旅的战士来讲,遇山铺路、遇水架桥本身就是职责,完成区区一道封锁线更是不在话下。

        “往西柏林的范围前进十米,留出十米的距离!”作战部的参谋这么吩咐道,至于为什么有这道命令,他其实也不知道。这道命令是谢洛夫下达的,区区一道不到两米的铁丝网能干成什么事情?就算是在上面按上刀片也无济于事,脱下衣服垫上就能爬上去。真正的工程还是要钢筋水泥混凝土,而不是能够轻易就能破坏的铁丝网,这十米的距离是要给真正的墙体留出距离!

        沿着西柏林范围这条看不见的分界线,苏联和民主德国投入一万三千多人加入到其中,这个过程热火朝天又寂静无声、既有集体行动的气氛又有秘密行动的谨慎,在这种冲突怪异的环境中,围绕着整个西柏林的封锁线正在慢慢形成,这道由铁丝网构成的封锁线并不坚固,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阻止人员的流动。

        午夜时分,坐镇斯塔西总部的谢洛夫接到一道又一道来电,北郊、西郊和南郊的铁丝网已经建立完毕,看了一下时间,柏林当地的时间是一点半,谢洛夫打个哈欠道,“郊区的封锁线已经建成,剩下的事情要你们自己处理了。我们苏联人最好不要亲自上阵,万一有没有睡觉的西柏林人看见我们就不好了!”

        “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马库斯·沃尔夫也知道事关重大,直接抓起桌上的电话,“内务部队出动,按照原定计划展开行动!”【http://www.pan58.com】网盘资源搜索,网盘搜索神器(小说,电影,电视剧)

        “谢洛夫将军,谢谢你帮助民主德国的人员外逃,已经很晚了,要不你在这里休息吧!”为了今天,马库斯·沃尔夫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民主德国早已经知道人员外逃的损失,本来还在等待契机才像今天这样行动,没想到谢洛夫空降柏林让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谁帮你阻止人民外逃了?谢洛夫最讨厌的就是造谣分子,他计划中的柏林墙和历史上的柏林墙可不是一回事,这不仅仅是工程量和花费提高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目的不同,历史上的柏林墙确实是民主德国阻止人员外逃,而谢洛夫这道柏林墙,他是怕里面的人跑出来,而不是害怕人进去。

        而且是时候推卸一波责任了,对于明天的措辞,谢洛夫心中已经基本上有了腹稿。封锁线已经建立,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让马库斯·沃尔夫安排一下,他今天就在这里住下来。这么晚还是不要回去给两个女人制造麻烦了。

        一夜之间,长达一百多公里由铁丝网组成的封锁带突然出现,当清晨中柏林的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这座城市已经被分成了两部分,时间不到中午,消息已经传遍了柏林全城,西柏林的人忽然发现,一夜之间他们已经被长达一百多公里的铁丝网团团包围了,就像是置身在一座巨大的监狱当中。

        铁丝网的周边,到处站立着民主德国人民军的士兵,人们想要询问却又不敢,询问也没有用,这些人民军的士兵只是奉命调过来巡逻的,建立封锁线是内务部队的工作。

        “喂,科洛姆纳电气工厂?巴达耶夫同志么?嗯!是我,我是谢洛夫!”谢洛夫拿着电话道,“我要的大功率探照灯应该完成了吧,好的,麻烦你了。没有耽误你们的生产任务吧,那种通电之后发红光的灯具也弄出来了?至少和我给你们的图纸外形差不多就行了,其他不用考虑,巴达耶夫同志再见……”

        五十年代的电话线路还是有些问题,从接线员接通电话到真正通话,足足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而通话的过程仅仅是两分钟。

        放下电话的谢洛夫傻笑两声,大功率探照灯在战争时期经常能见到,尤其是面对敌国夜间空袭的时候,起到了引导防空部队的作用,事实上现在还在生产大功率探照灯的工厂已经不多了,毕竟战斗机越来越快越来越高,这种探照灯已经跟不上节奏了。至于发红光的灯具则是晚上震慑用的,黑夜中红色最为醒目,也代表着危险!外形则是按照红外监视器制造,制造真的红外监视器成本太大,所以拿个相像的灯具凑合一下就行了。

        在造假这方面,黑心资本家只能排第二,排第一的部门是各国的情报部门,不过黑心资本家造假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情报部门造假则是为了战略欺骗。

        封锁带的建立引起轩然【创建和谐家园】,从西柏林传出的消息让美英法三国都感到十分愤怒,对于突然出现的封锁带,各国之间开始商讨对策,准备好统一口径对苏联施压。

        那我能给你们机会么!谢洛夫穿着好久不见的中将军服,在东柏林的市政府出现,立刻引起众多记者的骚动,这些记者是从封锁带的通道经过申请才过来的。

        “谢洛夫将军,苏联这种明显敌对的行为是不是经过了苏【创建和谐家园】书记的受益?”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英国记者。

        “谢洛夫将军,苏联是想通过建立封锁带迫使美国就范么?你认为有用么?”这是当今世界嘴强王者美国的记者的。

        对于这些带着明显敌意咄咄逼人的问题,谢洛夫连眼皮都没有动一下,这都在哥的预料之中,“封锁带的建立是民主德国自己的行动!”这种事情谢洛夫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干的,事实上也没有错,民主德国本来就准备自己行动,“我们苏联已经将所有一个国家应该有的权利,包括西柏林的地位问题全部移交给了民主德国。在我个人看来,这一点问题都没有,两个国家的边界线有铁丝网防备一下,并不算非常罕见的事情!”

        把自己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谢洛夫神清气爽地说道,“你们可以向自己的报社申请,在增加一个首都柏林的办事处,以后可能在过来就没这么容易了!”

        这仅仅是个开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知道西柏林到底会变成什么德行了……

      第42章 对峙

        “也许你们并不相信,封锁线的建立和苏联并没有关系!”其实我也不相信,不过这句话谢洛夫没有说出来,“西柏林的地位归属问题,苏联有一定的责任,是我们苏联没有和美英法三国的代表沟通好,毕竟我们无法答应两德合并加入北约,明眼人都知道北约是个什么东西,今天柏林事件发展到了现在我们谁都不想见到的场面,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难辞其咎,但就个人来讲,我对大柏林的市民有着些许的同情,因为他们成了牺牲品,对不起……”

        说到这里的时候,谢洛夫低下了头抹了一把湿润的双眼。有时候这种情况就非常讨厌,太过投入感情连自己都打动了,这番话感动没感动别人他不知道,至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谢洛夫真的忘记了自己的目的,以为自己是千里迢迢赶来为德国人谋求福祉的国际主义战士,忘记了他本来只想单纯的打美国人的脸……

        这一切都被在场记者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了下来,不出意外将会成为这次报纸版面的最佳镜头,“谢洛夫先生,可是这样整个西柏林就相当于处在封锁之中,难道苏联就不能让步么?”

        “你为什么不让美国让步呢?”谢洛夫面色平静的指着提问的记者说道,“我们希望德国成为一个中立国,美国希望德国加入北约,谁的提议更合理一些呢?如果你智商能达到六十,相信你自己可以得出正确的判断,不过鉴于你已经提出了问题,我对你的智商现在持保留态度,如果你肯听从我的建议,我希望你可以去测试一下……”

        “其实我完全没有必要和你们说这些,如果美英法苏四国都撤军离开德国,我相信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非常容易就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但是从五年前贝利亚的提议到现在赫鲁晓夫总书记的善意,美英法三国统统视而不见!只会一而再的让苏联后退后退在后退,现在已经没有谈判的必要了,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以后的事情,不要在来找我了,我这个谈判代表团的团长,没有起不到作用了!”谢洛夫说到最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摆出了一副我很累的样子,似乎将这方面的问题交给民主德国,就是摆脱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烦一样。

        “从今天开始,柏林的问题是由我们负责!”旁边的马库斯·沃尔夫开口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徐徐说道,“民主德国、联邦德国、都是德国人!挑起世界大战的沉重包袱仍然让现在的德国背负着,目前德国境内的所有问题都是起源在那个时候。现在我非常不愿意的承认,重新成为一个国家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实现,命运不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停顿了马库斯·沃尔夫好像下定了很大的决心一样,艰难地说道,“民主德国身为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无法在现在的世界环境中置身于世外,我并不愿意提起太沉重的话题,但又不能不说,联邦德国境内的同胞们,我们分属两个阵营已经成为定局!想不要谈以后了,像个男人一样战斗!虽然是同一个民族,但我们从此各为其主……”

        “马库斯·沃尔夫将军,你的意思我们已经是敌人了么?”一个带着哽咽的女声响起,这名女记者说的是德语,应该是联邦德国的一名记者。此时她最不愿意听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马库斯·沃尔夫的意思无疑是宣布,目前的情况已经无以挽回。

        “我们不是敌人,但既然已经在这种环境中,就要全力去应对,以后的对抗中,民主德国这边是不会留手的,这样是对联邦德国的不尊重,我们没有错,是这个大环境错了!”马库斯·沃尔夫连续咳嗽了好几声,才把整句话说出来。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一时间没有记者再提问,人们都为了一个民族间好像决裂一般的表态所心酸。

        这段讲话也是谢洛夫起草的,其实有时候光明正大的讲出来比模糊政策要好。要突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那种感觉,还要摆明自己的立场和全力以赴的态度。这种表态已经算是最完美的了,如果再重写一篇发言,谢洛夫也无法保证比现在更好。

        就像一九五三年他在苏联醒来的时刻一样,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切入点,太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就无从拯救,因为他还需要时间自己发展。太早了也不行,他连自己都拯救不了,而一九五三年刚刚好。

        这时候从旁边走上来一个克格勃中校,在谢洛夫的耳边耳语了一番,让平静的神态为之一变,让马库斯·沃尔夫留在这里,谢洛夫急急忙忙的离开了市政府。

        “有美国士兵在封锁线的市内大街搞事?”上了轿车的谢洛夫十指交叉,坐在后排笑眯眯地说道,“真是一个好有胆量的动作,西柏林美国驻军一个旅、英国一个旅、法国两个不满装的团、人数充其量不过一万出头、坦克百十辆、竟然还敢过来跟我们【创建和谐家园】?”

        十几分钟之后,轿车停在对峙地点,一道铁丝网的两边美英士兵正在和民主德国内务部队的战士对峙,距离双方对峙的不远处,还能看见一些柏林民众。

        “将军,美英士兵在破坏铁丝网,被我们的士兵发现!”谢洛夫刚刚下车就被告知这里的情况,“知道了,有喇叭么?”谢洛夫不为所动的来到了前沿,看着一道铁丝网之隔的对峙现场,拿着喇叭说道,“停止你们愚蠢的举动,如果你们再进一步,所造成的后果可能自己承担不起!”

        穿着中将军服的谢洛夫到场,让双方的对峙气息就是一滞,民主德国这边气势一下子就充足了很多,可就在这时候,一种让谢洛夫非常熟悉的声音在对面的大街响起,这是履带的声音,果然,两辆谢尔曼坦克从街尾缓缓驶来,这让谢洛夫眼睛一眯露出了危险的目光,但随后就是一笑道,“看看我见到了什么,两只美国原产的大型号打火机!”

        两辆谢尔曼坦克的出现,让这里的气氛更加的紧张,双方的战士都紧紧地握住手中的枪,“去市政府把记者都叫过来!”谢洛夫把旁边的助手叫过来耳语一番道,“把近卫65坦克团叫过来,今天一定要在这里打消西柏林破坏封锁线的念头、不然事情就没完了……”

      【http://www.pan58.com】网盘资源搜索,网盘搜索神器(小说,电影,电视剧)

      第43章 近卫65坦克团

        驻德国西方集群部队是苏联最为精锐的部队,其中的任何一支部队都是在二战当中立下过赫赫功勋的明星部队,其实苏联在柏林周围的驻军并不多,这是因为柏林毕竟是民主德国的首都,苏联红军要做出不干涉内政的态度,所以西方集群的驻军都在民主德国的其他城市,甚至连司令部也准备搬离柏林,而且已经开始准备。大柏林市周围只有一只苏联红军部队,就是近卫65坦克团。

        咔啦啦……坦克的履带声由远及近,履带伴随着路面水泥的摩擦声,用一种颇为壮观的方式表现着现代战争机器的独特美感,这是谢尔曼坦克,就是它在二战之中支撑了美国陆军在各条战线上从一个胜利走到另一个胜利。

        和民主德国内务部队对峙的美英士兵也听到了熟悉的履带声,纷纷回头看了一眼,随后爆发出来巨大的欢呼声,两辆坦克的助力让他们被谢洛夫打压的气势又一次凝聚起来。

        缓缓行驶插着美国国旗的谢尔曼坦克,在柏林市区这种闹市中心,带起一种别样的震撼力,坦克的出现让周围看热闹的柏林居民不由得后退两步,一些人带着紧张的神色看着对峙的美苏双方,少数想多了的人想起了关于【创建和谐家园】的种种可能。

        最终两辆谢尔曼坦克停留在了距离铁丝网五米处的地方,这让谢洛夫放下了心。谢尔曼坦克的确是美国陆军一个时代的象征,它功勋卓著、身经百战!但只有一个问题,太老了!

        让民主德国内务部队疏散这里东柏林的围观群众,谢洛夫对着冲着自己的炮管视而不见,用一种阴阳怪气的口吻大声嘲讽道,“看看我见到了什么?两辆带着岁月气息的谢尔曼坦克,别具一格的负重轮设计、秃脑壳一样的炮塔、牙签一样的主炮。这种老爷爷级别的坦克竟然还在西柏林驻军的服役行列中,对此我表达强烈的【创建和谐家园】,因为我无法找到苏联t34坦克赶过来对峙,这是不公平的……”

        谢洛夫的话随着大喇叭传到了美英士兵那里,这让剑拔弩张的美英士兵神色一僵,有两辆谢尔曼坦克带来的喜悦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不是明摆着说他们装备落后么?美国大兵什么时候被别的国家说装备落后过?各大洋中巡弋的【创建和谐家园】可以证明……

        好吧,那是海军!想了半天,对峙的美英士兵不得不承认,在陆军装备上他们好像是落后了一点,“怎么没有丘吉尔坦克呢?这种展示古董的场合,少了一个主角是不是不太好?如果你们能在找两辆丘吉尔坦克出来,我肯定去废旧武器仓库弄两辆t34出来……”谢洛夫令人讨厌的苏氏英语无时无刻在摧残美英士兵的心理防线,民主德国这边倒没什么,因为根本不知道谢洛夫在说什么。

        “是谁教的那个苏联人英语!”厚重的钢板阻挡不了谢洛夫源源不断的对美国坦克的嘲讽,这让在坦克里面的装甲兵恨不得开炮,干掉这个喋喋不休的苏联将军,这种心态最重的就是在坦克里面的史蒂文森,他本来想要体现出来自己的强硬态度,谁知道谢洛夫对谢尔曼坦克的威胁视而不见。

        终于史蒂文森忍不住了,霍的一下推开了头顶的顶盖,半个身子伸出舱外,指着谢洛夫骂道,“对面的秘密警察头子,不要以为一道铁丝网封锁线就能把自由束缚住……”

        “嗯?那你试试?敢撞倒铁丝网,我敢保证你一定是被当场击毙的下场!”看到史蒂文森的出现谢洛夫愣了一下,这时候才算是完全打消了谢尔曼坦克冲过来的担心,嘴巴更加的恶毒,“谢尔曼坦克外号战场打火机,作为美国谈判代表的你,就算是我们本身是敌人,我也更担心你的性命,史蒂文森同志,珍爱生命,远离谢尔曼……”

        “闭嘴,苏联人!”史蒂文森忽然又钻进了顶盖,两秒钟后由重新出现手上不知道从哪里找到的大喇叭,也许本来就放在坦克里面,“你没有资格侮辱美国制造的质量……”

        一阵急刹车,从车队中冲出来的记者们刚刚下车,手中的照相机不断的闪烁,将隔着铁丝网对峙的双方拍下来,尤其是在坦克上的史蒂文森和被士兵包围在中间的谢洛夫,更是记者们重点照顾的对象。一些诸如美苏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的标题已经闪耀在脑海里面。

        有铁丝网、有坦克、有全副武装的军人、所有的新闻爆点都已经齐备了。一些记者拿出了手中的纸笔,准备将两人的对话记下来作为记录。

        “史蒂文森,不要在这里展示你帝国主义的威仪,这是柏林!”谢洛夫身姿挺拔好似一根标枪扎在地上,大声道,“你们三国守卫西柏林的部队不过一万多人,还包括一小半的特务机关,还不够民主德国人民军塞牙缝的,到底是哪来的勇气做出这种挑衅举动?一群炮灰,双方开战的话,两个小时你们就都在战俘营了,演够了就快回去吃饭,我没空陪着你们在这里玩泥巴……”

        铁丝网的对面,又有一辆车停下来从车上的国旗来看,是法国代表的座驾。果然,法国代表旁若无人的走到中间,用一种中立的态度说道,“我们法国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欧洲大陆不应该在承受战火的摧残,对于美国和苏联这种不负责任的对抗行为,法国对此持保留态度……”

        这里的场面越来越热闹了,法国代表刚刚出现就站在道德制高点给谢洛夫和史蒂文森一顿猛喷,成功的又为自己的新闻增加了一份素材。

        美苏在对立,法国场中斡旋,但是谁都没有后退一步的架势,双方围绕着一道铁丝网僵持起来,谁都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就在这个时候,轰隆隆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履带声音密集的让人头皮发麻,所有人都四下观察,但都没有找到声音的来源,只有谢洛夫眼睛一亮,这种密集的履带声音,只有装甲部队集体出动才能做到,苏联西方集群近卫65坦克团。

        一直在观察着对面情况的史蒂文森脸色大变,还没有看见对手,但那种武装行军的气势已经通过履带声传到了他的耳朵,街角出现了第一辆坦克、随后是第二辆、从三条大街高速行驶的t54坦克像是三道洪流一样,汇聚在了对峙地点。

        “谁敢破坏封锁带,当场击毙,所有责任我自己负责!”谢洛夫用尽了所有力量大吼道。

        “乌拉……”苏联红军的士兵整齐的拉动了枪栓,在这里摆开了战斗队形。

      第44章 滚回西柏林

        近卫65坦克团的红军战士纷纷干净利落的从t54坦克上跳下来,这个动作如此令人熟悉,不同的时间却是一样的场景,尤其是西柏林正对着苏联红军的德国居民,见到这种场景不由得后退两步。

        “爸爸,你怎么了?”一个穿着红色上衣的小女孩紧紧拽着父亲的衣角,在小女孩心中最为可靠的父亲,一直都是最能保护自己的人。而今天竟然非常紧张,似乎想起了非常可怕的事情,在看周围很多中年人都是这种表情。

        “没什么,宝贝!”中年男子强自镇定的安慰着自己的孩子,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铁丝网的对面,一个又一个苏联红军战士从坦克上跳下来,这种情况他见过,十四年前就是同样的部队冲进了柏林,就连坐在坦克上面的战士姿势都差不多,当他还是少年的时候,曾经亲眼看见数不清的红军战士直接坐在坦克上面冲进柏林。现在场景重现,只不过t34变成了t54,苏联红军战士的军服也比当时更加体面了一点。

        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的苏联红军缺少装甲运兵车,为了机动性所以很多士兵直接坐在坦克上面一起行动,这次近卫65坦克团之所以让场景重现,是因为谢洛夫这边的突发状况,所以才马上集结坦克部队赶来。谢洛夫并不知道这种场景给很多德国人造成了心理阴影,但有一点他知道,再来几次这种事件,柏林的水泥地面就该翻修了……

        近卫65坦克团编制中九十四辆t54坦克,四十六辆装甲运兵车,当然装甲运兵车并没有在这里出现,但在这里出现的九十四辆t54坦克显然比装甲运兵车更加具有威胁力。尤其是对比铁丝网对面随时处在淘汰边缘的谢尔曼大爷,t54坦克更加显示出来全方位的优势。

        “你们要干什么?西柏林由三国占领军管理,这是苏联承认的,难道你想要推翻现状?不怕引起来世界大战么?”平心而论三四月份的柏林温度并不高,但史蒂文森的白色衬衫却像是刚从水里面捞出来一般,两辆谢尔曼没有威胁到谢洛夫,但他却明确的感受到了t54坦克主炮的威胁。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是你们先动用谢尔曼坦克的!就算是引起世界大战责任越是美国的,更何况……你们根本就赢不了……”谢洛夫轻飘飘的话语顺着大喇叭传过来,“为什么一定要在你们不擅长的领域和苏联作对呢?”和从坦克上面跳下来的苏联红军战士不同,谢洛夫直接爬上了坦克站在上面面对着不远处的史蒂文森。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4:18:36